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
青春作文素材-会计社会实践报告
教案名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
工作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北海小学 姓名:何淑娟
学科:数学
联系电话: 邮箱:cortney@
一、教案背景:
学生对于路程
、时间与速度的关系一定有所了解,虽然他们知道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但并不十分了解为什么有这样的
关系。因此,
在课上应遵循“问题情境——建立模式——解释应用”的基本叙述模
式,为学生自
主参与、探究和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
二、教学课题: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法《路程、时间与速度》。
三、教材分析:
“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之所以安排在这里,其目的就是让学
生能
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并
能进行实际应用。对于学生而言,这部分
的知识既简单又难理解。如
什么是“速度”,大部分学生的理解是比较不确切。因此如何帮助学
生通过自己的探索,理解 “速度”
概念和“路程、时间与速度”三
个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重点,难点是速度的单位。。
本节课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
速度之间的关系。为此,教材安排了一
个实际情景:比一比哪辆车跑
得快些?从而让学生归纳出路程、时间与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
促使学生总结归纳出速度=路程÷时间,再结合另外两道典型题让学
生知道并推出路程=速度×时间。
学习了这节课,学生可以自己尝试
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
1.在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与个体学习的能力
4.注重运用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路程一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重温刘翔比赛情景)
师:同学们,刘翔跑得怎么样?(很快)这里的快指的是刘翔的什么快?(速度)
(出示成绩表)
名次
1
2
3
姓名
刘
翔
特拉梅尔
加西亚
路 程
110米
110米
110米
时 间
12.91秒
13.18秒
13.20秒
师:从成绩单中,他们都跑的这110米是什么意思?(出示:路程)
那么他们的12.91秒,13.18 秒,13.20秒这些是什么?(出示:时间)
同学们,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为什么是刘翔赢了呢?(他用的时间最少)
师:像这样,路程相同,怎样比快慢?(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
【
设计意
图:利用简单又有趣的刘翔110米栏比赛创设情境,引出“路程”和
“时间”的概念。路程一定时,谁
用的时间少谁就快。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
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
2、时间一定,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师:都说刘翔跑的快,其实老师我跑得也是相当的快,我也能用12.91秒跑,你
们信不信?
(不信!)大家都不信啊?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老师和刘翔比赛的情
景?(动画)
师:老师没吹牛吧,我确实用了12.91秒跑完,这次我跟刘翔比,谁快?
(生反馈:刘翔快,因为老师跑的路程比刘翔少)
名次
1
2
姓名
刘 翔
何老师
路程
110米
60米
时 间
12.91秒
12.91秒
师:也就是说我们用的时间是一
样的,但跑的路程的却不一样,那么像这样在时
间相等的情况下又该怎么比快慢?(谁跑的路程多,谁就
快)
3、导言:
名次
1
2
3
名次
1
2
姓名
刘 翔
何老师
路程
110米
60米
时 间
12.91秒
12.91秒
姓名
刘 翔
特拉梅尔
加西亚
路 程
110米
110米
110米
时 间
12.91秒
13.18秒
13.20秒
师:(出示并观察这两个表格),那么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发现速度的快慢
与
什么有关系?(时间、路程有关系)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又有什
么关系?今天
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路程 时间 与速度)
【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明白
想要知道谁的速度快,不单只看他所
用的时间,或者所走的路程多少。通过两次比较,发现速度的快慢与
时间、路
程有关系
。】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路程不同,时间也不同。
师:刚才呀,咱们在比快
慢的时候知道了如果路程相等的时候,谁用的时间
少,谁就快,在时间相等的时候,谁跑的路程长,谁就
快。如果路程跟时间都不
相同呢?怎么比快慢?下面请看这样一组信息:
小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的比
较快?
(1)师:请说出数学信息有哪些?
哪辆车跑的快些?你们能试着解决吗?
(2)
你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借着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清楚了吗?做完后可以和同桌
交流,开始
(3)汇报各自的解决办法。(指名板演)
(4)同学们比的都不错,那么刚才
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都没有用
线段图,其实呀,画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那么
怎么画线段图呢?你们想不想学习呀?
师:好,请看。我们先画一段线段,
用它表示小卡车行驶的路程,小卡车行
驶了多少千米呀?(在黑板上画下表示120千米的线段) 然后我们再画一条线段,用来表示大客车行驶的路程,那么在画的时候要注意左
端对齐,那么同学们
,跟这条线段相比,应该画多长呀?
强调: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当的长些。
(黑板上画了210千米长的线段)
那么大客车行使了多少千米?
师:小卡车的120千米是多少时间行驶的?(生反馈)
师:那么怎么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它1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恩,在一半的位置来画,就是把线段怎么样?
师:平均的分成两半
(教师在黑
板上分)那么这里的每一份表示小卡车1时行驶的路程,我们这样来
表示。那么怎么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大
客车1时行驶的路程呢?
(在黑板上比划了不同的3段)可以吗?怎么分?一起说。
师:把它平均分成3份,同样,这是每一份表示大客车1时行驶的路程,同<
br>样,我们取这一段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分)那么从线段图上来看,哪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长?
师:大客车行驶的路程长。大客车就跑的快。
【
设计意图:通过画线段图
,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理解绿茶、时间、速度
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
2、讲解速度的读法、写法
师:在刚才的比较过程中,我们无论是通
过计算,还是通过画线段图,都是
比较两辆车多长时间行驶的路程?
师:对了,他们每小时或
1时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那么像这样小卡
车1小时行使了60千米,也就是小卡车的速度是60
千米时,
(板书60千米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来表示速度的单位,谁来说一说
这个
单位是是由哪些我们学过的单位组成的?
师:对,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的,中间
用斜线隔开。读作每
小时60千米。(指名读)
你知道每小时60千米表示什么吗?
那么你能不能这样来表示出大客车的速度?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指名板演)
3、经历公式形成的过程。
师:很好,刚才呀,咱们求出了小卡车和大客车的速度,那么结合
这个算式
和线段图来看一看,速度和路程还有时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你的伙伴交流交
流。好,
开始。
(汇报,结合120÷2=60(千米)来讲解。板书:速度=路程÷时间)自己说说。
4、理解单位时间,理解速度的意义。
同学们,那么通
过这个关系式来看,如果要想求出速度的话,我们需要知道
什么?知道了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我们就可
以求出速度了。好,请同学们在下
面小声的读题,然后口答下列各题中物体的速度,开始。
师:请写出下面各物体的速度
①一列火车2时行驶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②自行车3分钟行驶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③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__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三个速度,它们分别是这些物体在多长时间内行驶的
路程?
师
:其实他们每时,每分,每秒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我们把这样的
像一时、一分、一秒„这样的时
间叫做单位时间。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
物体在单位时间(一时,一分,一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自己练
习说一说。 【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并通过生活
实例进一步建
立单位时间的表象,进一步理解速度的意义。
】
5、经历公式形成的过程。
现在咱们知道了什么是速度,也知道了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那
么同学们,
时间该怎么求?路程又该怎么求呢?我们一起结合下面的问题来试一试。
(出示题目1)你能从中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能说一说求路程的关系式是怎么样的?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
br>师:同学们太厉害了,通过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求出速度,就必须知道
相对应的路程和?
(时间)
师:那么求时间和求路程也是一样的,必须要知道相对应的另两个量,你看,路
程,
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给予
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真正明确了路程、
时间、速度这三者的关系。
】
三、实际运用: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
师:速度不仅在咱们的课堂中有
,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咱们一
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吗?读一读,感受一下。 师:在雷雨天,我们经常能见到电闪雷鸣的场景,你知道是先看见闪电,还是先
听到雷声?为什么咱
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呢?(播放电闪雷鸣的视频)
师小结:因为光的传播速度要远远快于声音传播的速度
,同学们能用刚才学
的数学知识来解释下自然现象,真是太厉害了,那么生活中像这样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日常生活中速度应用广泛性的认识。
】
2、解决问题
小红和小华约好到少年宫玩,如果她俩同时从家里出发,谁会先到达少年宫
呢?
(出示 只有距离没有其它条件的题目)
师:那么同学们,你说如果看路程的话,能不能确定谁先到少年宫?
师:还需要知道什么?
师:那么现在老师就把速度提供给你们
(出示
(1)小红的速度是60米分,小华的速度是80米分,谁会先到达?)
抓紧时间,口算
师:有同学算出来了,很多同学算出来了,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问题的?
师:看来离的近的不一定会先到,对吗?
师:那么如果小红也想和小华一起到少年宫,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师:无论是小红快点走还是小华走慢点,就是改变什么?改变什么?
(出示:(2)如果小红的速度达到70米分,她8分钟能到达少年宫吗?)
【
设计意图: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进一步理解路程、时间、速度这
三者的关
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板书设计:
路程、时间与速度
小卡车
60千米时
大客车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70千米时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110米栏比赛引入,通过创设情境,培养
了
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并感受到数学与日场生活
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学生来说,“速
度”的概念比较抽象,不像路
程那么明确,不像时间那么常见,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与时间两部分
组成的,它的表示形式学生从未见过,学生在理解时可能存在一定的
困难,所以本节课就特别需要感悟
速度与路程、时间的含义及密切相
关。引入环节中,让学生初步感知物体的快慢就是物体的速度。通过<
br>对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两个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与路
程和时间都有关系,从而引出
路程、时间与速度。再进一步让学生体
会到速度就是“每分、每秒”物体行驶
的路程。最后,讲解“
一时,
一分,一秒„
”这些就是一个时间单位叫单位时间,单位
时间内物体所
走路程就是物体的速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分化了难点,便于学生
理解与掌握。
值得更深层地思考的是:在教材的安排上对于路程、时间与速度
的数量关系推导比较轻地带过了
,是得出其中一个数量关系后,利用
乘除法关系,推导出另外两个数量关系的,这样处理合适吗?学生真
的理解了这两个数量关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