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玛丽莲梦兔
666次浏览
2020年10月18日 06: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春节回家-绵德中学

2020年10月18日发(作者:柴书林)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数学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版 适用年级:小学六年级
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
设计者:杨坤
背景:
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 最后阶段。从学生方面看: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归 纳总结能力,同时,经过近6
年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这些都为本期的数学学 习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学习内容看:本期教材共安排了六个学习单元:“负数”、百分数、 “圆
柱与圆锥”、“比例”、 “数学广角(抽屉原理)”、“整理和复习”,其中第六
单元“ 整理与复习”是小学阶段数学内容的总复习。即本期的数学学习,除完成
前面五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外,还 要对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
括,使学生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为学生顺利进入初 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
础。
因此,本期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 实到位,
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
小学所 学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
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 力和中利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概括,形成小学
阶段的数学知识网络,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努力提高学习的学
习质量。
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 较简单的实际问
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
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 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
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选范本


.
7.经 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
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 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
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课程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学习内容
负数
百分数
圆柱与圆锥
整理和复习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应用
整理和复习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数学广角
整理和复习
数学思考
综合与实践
学习要求
理解(应用)
理解(掌握)
理解(掌握)
应用
掌握(应用)
掌握(应用)
了解
掌握
了解
掌握(应用)
理解(体会)
掌握(应用)
了解(会求、会用)
课时分配
2
5
8
1
4
4
5
1
1
3
19
3
4
实施:
(一)教学方式:
1.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
3.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4.重在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
(二)学习方式:
1.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从事数学学习活动。
2.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主动的、和有个性的。
3.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地位。
(三)课外拓展性练习
精选范本


.
1.课后练习主要是完成练习册和自编练习相结合,分基础部分和提高部分。
2.部分学生的 数学学习程度比较好,可以指导这些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拓展
性的练习,比如参加数学竞赛辅导或推荐学生 自主学习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辅助教
材。
评价方式:

(一)评价指标:
1.学生对数学课的热情程度。
2.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
3.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
4.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兴趣、行为及各种表现(课上
活动、课外活动和家庭活动)进行评价;
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⒉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⒊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⒋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数学小论文。
⒌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 三)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对学生进行终结性评价,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学生最终取得的
成就或成绩进行评价。 < br>1、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5%以内,
速度每分钟5题以 上;度量、画图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
误率在25%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 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
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2、计算能 力检测。应主要考察学生对数与运算意义的理解和应用。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能否运用数与计算的知识描 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
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验算的 习惯;能否有
效地利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3、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精选范本

广东学业水平-劳动节放假


国家助学金申请条件-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诸城一中-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海外置业-马鞍山教育信息网


我爱你韩文-幼教工作总结


美德在我身边-致辞稿


芬兰国旗-陕西省招生信息网入口


小草作文-北京黄埔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