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校本教材

温柔似野鬼°
888次浏览
2020年10月18日 08:50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东华理工大学论坛-招标书格式

2020年10月18日发(作者:石昌佳)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祖国教育一
刘胡兰宁死不屈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
中农家庭。 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
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 从此更名刘胡兰。继母积极投身于
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
参加了中共文水县 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
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5月, 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
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
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
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 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 送情报,成为当地
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阎锡山匪军
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
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 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
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 交给继母后,
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
眼见匪军 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 匪军喝叫“一个
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


实践活动:
1、谈谈刘胡兰给你留下的印象。
2、学会唱《国歌》。




1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祖国教育二
抗日英雄王二小

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涞源县上庄村。抗日战争时 期,
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
小是儿童团员,他 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1942年
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 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
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 br>走在前面,为了保卫转移躲藏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
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 ,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气急败坏地用刺刀挑死了
王二小,正在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 敌人。

实践活动:
1、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内容。
2、歌舞《王二小》。











2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祖国教育三
董存瑞舍身炸碉堡

名言:“为了新中国,冲啊!”

旱河上,巨大的桥型暗堡中向外喷吐着罪恶的火舌;桥型暗 堡下,一
个全副武装的年轻战士巍然挺立,单手托举着炸药包,导火索燃烧着,冒
着青烟哧哧作 响,战士高声呼喊着:“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喊声,震
撼山河;这喊声,穿透硝烟,成了千万人的呼 喊;这喊声,至今还回荡在
我们的耳边。 董存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1954年,隆化县委、县政府为
纪念董存瑞烈士,修建了董存瑞烈士陵园,1982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
省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1986年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
单位;1995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
年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 96年,解
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民政部、国家教委、团中央、国家文物局联合定
为全国百个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7年,被列为全国百个爱国
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实践活动:
1、画一幅“我爱北京”的图画。
2、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英雄的故事?请与同学交流。










3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祖国教育四
邱少云的故事

邱少云(1926~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 于四川铜梁(今
重庆铜梁)。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作战。1952< br>年10月,为打击盘踞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被选派参加潜伏部
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 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
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 燃遍全身。为了不
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
土里 ,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被部队党委
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 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
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议会常务委员 会授
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

实践活动:
2、找身边有国旗、国徽图案的实物。










1、课后查阅有关国旗、国徽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4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学习故事一
读《名人故事》——爱学习的牛顿

牛顿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很早去世,家里 的负担全落在了母亲
的肩上,母亲希望牛顿早日挑起生活的重担,让他放弃学业,回家经营生
意 。他只好离开了心爱的校园。可是,牛顿特别会念校园的生活。他就每
天和仆人一起出门,让仆人自己去 卖东西,他则找个清净的地方去学习,
晚上在和仆人一起回家。后来,他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伟大的物理 学家。


实践活动:
2、把每天在课外学到的字写在一个本子上,比一比谁在一周内学到
得多。













1、谈谈你将怎样去学习?
5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学习故事二
勤奋学习的郭沫若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文化史上一位才学卓著的文豪。曾任中国科学 院院
长。他在文学艺术、历史考古、古文字学以及其他很多方面,都有重要建
树。与此同时,他 勤奋苦学的精神也十分感人。
郭沫若在小学一年级读书时,老师讲历史课--《十六国春秋》,< br>其中有许多胡人的名字,跟外国人的名字一样,非常难记,因而记人名便
成为当时历史课的一只“ 拦路虎”。为了克服这个困难,一天,郭沫若约
了一位要好的同学躲进一间阴暗的自修室里,两人苦读硬 记,进行比赛,
直到把整本历史课本一字一句背得滚瓜烂熟才走出屋子。
在后来的日子里 ,即使在年假期间,郭沫若都手不释卷,天天苦读。
有一年年假期间,他把太史公司马迁写的《史记》, 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
并一篇一篇地进行分析、校订和评价,在旁边写下批注,连《伯夷列传》
里有一句被历代注家解释错了的话,他都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并加以校正。
对其中一些精辟言论和难得的资 料,郭沫若视为珍贵财宝,不惜时间和精
力整篇整段地用毛笔把它抄录下来,放在案头,随时翻阅学习。
郭沫若一生写了不少诗词和文章,论著宏富。但他从事著述有个习
惯,就是从来不让旁人代为 抄写,一律都是自己动手。即使到了晚年,在
他年近80高龄撰写《李白与杜甫》这部研究性著作时,因 视力减退,有
人提议让别人代抄,可他仍然不同意。他的不少书都是前后几次易稿,全
都是他亲 自逐字逐句地反复进行斟酌、锤炼、修改和抄写而成的。
显然,郭沫若的这种勤奋苦学的精神,始终是值得我们学
习。 。

实践活动:
把全班人的名字认下来。


6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学习故事三
爱学习的几个小故事
刺股悬梁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
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 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
梁”的故事。
凿壁偷光晋朝的车胤 、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
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 火虫装进去,
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
反光苦读 ;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
“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 这几个故事。
墨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
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
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 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著名的书法
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实践活动:

每天把新学的字在课外写10遍。










7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学习故事四
勤奋好学的海伦·凯勒


海伦·凯勒有一本书,你们看过吗?这 本书的名字就叫做《勤奋好
学的故事》。这本书里面记载着许多名人刻苦学习的故事,我就讲一下里面其中的一个:海伦·凯勒相信大家都知道吧?她是美国的著名的女作
家,她小的时候生了一场大病 ,弄得她双目失明,耳朵也失去了听觉。当
海伦七岁时,她的父母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帮助她学习。可 是,海伦看
不见,也听不见,怎么学呢?所以这位教师想了一个办法:先拿一个洋娃
娃给她玩, 然后在她的手心上,写上洋娃娃这个词儿,这样海伦就知道了
什么叫洋娃娃了。因此,海伦很快就喜欢上 这种学习的方法。从此以后,
海伦就用这个办法学习,她一个一个地记,日积月累,她学会了不少的词。
你可以想想,海伦作为一个又聋又瞎的孩子,她要克服怎样的困难啊?但
她不怕困难,以惊人的 毅力在学习、在生活,终于成为一个举世闻名的作
家。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好多了,我们都 是健康人,比海
伦·凯勒强多了,只要我们学会不怕困难,不半途而废,刻苦学习,立志
成才, 就一定会成功。

实践活动:
写出自己课外阅读的计划。








8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创新故事一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
要很多木料,鲁班就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由于当时还没有锯子,他的
徒弟们只好用斧头砍伐,但这 样做效率非常低,工匠们每天起早贪黑拚命
去干。累得精疲力尽,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远远不能满足工 程的需要,
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这可急坏了鲁班。为
此,他决定 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
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 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
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 br>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
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 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
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 下一大片。这同
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
现蝗虫 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
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极 其深刻的印象,也使他受到很大启
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 是
同样会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
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 ,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
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深 沟,鲁班非常高兴。
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
就 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
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 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
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 到了铁片。
于是他们立即下山,清铁匠们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继
续实践。鲁 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 只见他俩一来一
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 ,锯就这样发明了。在鲁班之前,
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 中
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
生活小事,不值得大 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

9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 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
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 某
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
干思考,会增长许多 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
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实践活动:

你发现生活中有哪些不便,开动脑筋做一些改变,写下活动经过。


















10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创新故事二

巧算灯泡容积
一天,发明家爱迪生把一只灯泡交给他的助手——普林斯顿大 学的
数学系毕业生阿普顿,要他算出玻璃灯泡的容积,阿普顿拿着 灯炮琢磨
了好长时间,于是用皮尺在灯泡上左右、上下量了一阵, 又在纸上画了
好多的草图,写满了各种尺寸,列了许多道算式,算 来算去还未有个结
果。爱迪生见他算得满头大汗,就对他说:我 的上帝:你还是用这个方
法算吧!他在灯泡里倒满了水递给阿普 顿说:把这些水倒进量杯里,
看一看它的体积,就是灯泡的容积 了.助手听了顿时恍然大悟,于是照
法很快就算了出来。 青少年学习知识时,要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
才能学得活,记得住,更便于应用。

自制一个音乐盒。













实践活动:

11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创新故事三
四大发明——指南针
指南针是中国史上的伟大发明之一,也是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一
项重大页献。指南针是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制成的一种
指向仪器。磁石的这种特性, 被古人利用来制成指南工具。最早出现的指
南工叫司南,戢国时已普遍使用。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 ,样子像一只
勺,重心位于底部正中,底盘光滑,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时把长勺放在底
盘上, 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后长柄就指向南方。 东汉王充(论衡?是应
篇)记载了它的形状和用法。( 鬼谷子?谋篇)里还谈到郑国人到远处去采玉,
就带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另外,指南车的发明亦谁一 步把这种仪器提升
至更高的境界。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较低,磁性较弱。
到 了宋代,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制造了指南鱼和指南针,而指南针更
为简便,更具实用价值。它是以 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成,在地磁作用下保持
指南性能;以后把它装置在方位盘上,就称为罗盘。这是指南 针发展史上的
一大飞跃。
抌括对指南针放置方法也作过详细研究,总结出四种不同的方法, 并
作了比较:一,水浮法。把指南针浮在水面以指示方向,至于具体方法,沉括
没有说明。到北 宋晚期,药物学家寇宗奭的(本草衍义?磁石条)才有介绍,
原来是在指南针上穿上灯心草,就可以把针 浮起。水浮法的缺点是磁针会
随水摇荡不定。二,指甲旋定法。把磁针放在指甲上,可以灵活运转,但缺
点是容易滑落。三,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碗口边绿上,也可以旋转自如,
但同样易掉落。四 ,悬丝法。取一根新棉丝,用一点蜡黏在磁针中央,悬挂
在没有风的地方磁针即可指示方向。比较之下, 沉括认为这个方法最为理
想。
指南针在公元十一世纪时已是常用的定向仪器。指南针的最大 页献,
是大大地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据考证,公元十一世纪末,指南针就开始
用于航海了。 大约在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然后由阿拉伯传入欧洲。
实践活动
用一根针制一个指南针。

12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创新故事四
四大发明——造纸术
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化学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
在纸还未发明之前, 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
料。但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不能 满足发展的需求,
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
当时人们已开始应用小块的丝绵制成的纸, 因为考古学家于1933年
在新强罗布淖尔发现了一张古纸,它是”麻物、白色,作方块薄片,四周不完整,长约40厘米,宽约100厘米,质甚粗糙,不匀净,纸 面尚有麻
筋,盖初做纸时所做, 故不精细也〃由于古汉时的纸张是由麻缕和丝绵,
加上制法粗糙,所以纸张的质量不太好。而麻缕和丝绵 都有其本身的作用,
如要把它们用作造纸的原料,就必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难以得到迅速
的 发展,来满足文化生活上对纸张的要求。
在新的客观形势要求下,蔡伦的出现便为造纸术带来新突破 ,在《东
汉观记》卷二上记载:”蔡伦·有才学,尽忠重慎,每次休沐,闭门以绝
宾客,曝体田 野。典作尚方,造意用树皮及敝布、鱼网作纸。元兴元年奏
上,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天下咸称蔡侯纸 〃。从以上看来,蔡伦是用
树皮、破布、鱼网造纸的。
虽然在蔡伦之前也有纸的存在,但是 原料左身就有很大的局限,而蔡
伦对新原料的发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破布、破鱼网早已结束了它们
本身的任务,成了废物而又用作做原料,对造纸工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原料的使用必 然提出新技术的要求,但是由于典籍流失,实际的操
作如何,已缺乏记载,无从考知,但大概是先张布或 网撕破或剪断,然后
放在水里浸渍相当长的时间并且需要加以舂捣,才能做成纸浆。用树皮做
纸 张,困难更大一些.除初步切短和后部舂捣外,中间还需要烹煮和加入
石灰浆之类的促烂剂。下图是中国 古代造纸工程之(抵压帘覆)及(干焙火
烘)。
实践活动:
用废纸做一个笔筒。

13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父母教育一
——哭竹生笋


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
家里十分贫寒,母 子俩相依为命。长大后,母亲年纪老迈,体弱多病。不
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一天,母 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
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
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
风吹过来也是热的。他睁眼一 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
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
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有诗颂曰: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实践活动:
歌舞“我的好妈妈”





















14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父母教育二


——鹿乳双亲

周朝时,有一位叫郯子的,从小就很孝顺。 他的父母年老的时候,
双目均患眼疾,想吃鹿乳。 郯子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他穿
上了鹿皮,往深山鹿群中走去,想这样去取得鹿乳供奉双亲 ,没想到被打
猎的人发现。 正当猎人举起了弓箭要射杀他时,他急忙喊道:”我为了取
得鹿乳 ,给患有眼疾的双亲吃才穿上鹿皮,混到鹿群中采取鹿乳。”猎人知
道原来是人不是鹿,才放下弓箭没有 射他,并且对他这种孝敬父母的行为
赞叹不已。有诗赞曰:亲老思鹿乳,身穿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
箭归。



实践活动:
调查父母的爱好制作连心卡,并且在平时要留心关照他(她)们。















15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父母教育三


———亲尝汤药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 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
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皇太后很孝顺,从来也不
怠慢。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
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 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
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 煎药,每次
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
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
仁孝之子。有诗颂曰: 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
先尝。

实践活动:
每天放学后主动帮家里人做家务,比如:收拾房、摘菜、倒垃圾等。













16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父母教育四
———挨杖伤老

汉朝时,大梁有个 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孝敬父母,是一位著名
的孝子。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 举杖挥打。有一天
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他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
都 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我觉得疼痛,知道
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 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
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甘心忍受 。”说明了
他非常孝敬母亲。 有诗颂曰:体念母亲情至忱,母棰轻重甚关心;一朝
知母力衰退,顿起心酸泪湿襟。



实践活动:
1、在父母生病时,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
2、主动给父母端饭 、倒水、叠被子等。










17


水峪中心小学一年级校本教材

爱父母教育五
——望云思亲


唐朝有一位叫狄仁杰的人,从小家庭贫困,勤奋好学,后 来做了
丞相。他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都很尊敬他。他的一个同僚,
奉诏出使边疆之际 ,母亲得了重病,如果这样离去,无法在身边侍候,
心中非常悲痛。仁杰知道他的痛苦心情之后,特此奏 请皇上改派别人。
有一天仁杰出外巡视,途中经太行山。他登上山顶向下看着云,对他
的随从说 :“我的亲人就住在白云底下。”徘徊了很久,也没有离去,
禁不住流出了思亲之泪。有诗颂曰: 朝夕思亲伤志神,登山望母泪
流频;身居相国犹怀孝,不愧奉臣不愧民

实践活动:
给父母洗一次脚。







18

2013安徽数学-晚会主持人开场白


背影原文-北京银行业协会


上海师范大学地址-庆十一


读书笔记200字-幼儿园中秋节活动方案


关于安全的标语-小饭店管理


陈天蛋-100以内的加减法


拉拉勾-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消防手抄报图片大全-谈谈科技发展与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