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人教版
李大钊的资料-信用社述职报告
第一课《古风新韵》
教学目标: 1、聆听两首古诗词歌(乐)曲,体会作品所表现的
意境。知道歌曲《但愿人长久》在乐句
结束音运用上的特点,以及所表现的情景和情感。
2、能饱含深情地背唱歌益《游子吟》,表达自己
对母爱的感激之情。并能说出两段不同
的旋律在音区、旋律上的不同。
3、能用轻柔、连贯的声音
演唱歌曲《花非花》,在吟诵中感知词曲之间的紧密关系。
4、在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的过程中,
认识民族乐器古琴,并记住古琴的音色。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与学唱,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 2、让学生感受古琴所表现的
“安静悠远”的意境,体会古琴独特的“天地之音”和空灵感,并记住古琴的音色特点。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聆听乐曲《关山月》,认识古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从主题“古风新韵”直接进人。聆听古琴曲《关山月》片段,教师
从演奏乐器的音色
上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古风”,设问:你认为乐曲中的什么因素让你有“古风”之感
?听到这首音乐,
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2、认识古琴导入。
3、初听乐曲,
感受古琴曲的意境。让学生边听边闭着眼睛,随音乐用手模拟古琴的演奏动作,如同
身在其中。
4、随音乐默诵古诗《关山月》,体会古琴曲的意境。先让学生诵读古诗《关山月》,谈谈这首诗所表
现的情景和情感。在默诵时,教师借助相关的图片展示,将乐、诗和画结合,引起学生的联想,帮助
他们
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意境。
5、自选一首与古琴曲《关山月》的意境相配的古诗,进行配乐诗朗诵,体会古代文人的气质与情感。
三、全课小结。 谈谈这节课收获和感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学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一)、聆听歌曲《但愿人长久》 1、用师生“对诗”的形式,从苏轼的《水调歌头》中
的名句人手,如:教师出上句“人有悲欢离合”,学生对下旬“月有阴晴圆缺”;教师吟上句“但愿人<
br>长久”,学生诵“千里共婵娟”。
2、简单赏析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及创作背景,知道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
有感情地配乐朗诵《水调歌头》。选用古琴曲《关山月》和歌曲《但愿人长久》作为背景音乐,朗
诵后,
请学生谈谈不同的配乐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感知“古风”与“新韵”。
4、聆听歌曲《但愿
人长久》,歌曲在乐句结束音的运用上的特点。让学生边听边跟着唱,熟悉歌曲.在
感受歌曲特点时,师
生接唱的方式.如教师唱“明月几时”,学生唱“有”.帮助学生感知结束音基本
运用长音这一特点。
5、安排对比聆听邓丽君和王菲演唱的版本,比较她们在演绎这首歌曲中的不同韵味、鼓励学生尝试打破歌词原有的节奏,根据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语调来吟诵歌词,给诗词赋予“新
韵”。
(二)、演唱歌曲《游子吟》。1、复习学过的《咏鹅》《春晓》和《静夜思》等古诗歌曲导入。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请学生朗诵唐诗《游子吟》,体会诗中的情感。
p>
3、再听歌曲,听出两段旋律在情绪上的变化。启发学生:这首唐诗呈现了两遍,在情绪上给
你有什
么不同的感觉?
4、用歌曲的伴奏音乐做背景音乐,请学生诵读唐诗《游子吟》两遍。要求学生读出不同的情感。
5、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1)视唱旋律。要求学生带着感情来视唱歌曲前八
小节
的旋律,视唱时不带装饰音。熟练后跟教师的琴声、用模唱的方法唱一唱前八小节旋律(带装饰音)
。
(2)跟音乐哼唱歌曲的旋律,体会两段旋律在音区、旋律进行方面的不同。请学生用“M
’’哼唱第一
段旋律,用“wU”来哼唱第二段旋律,感受两段旋律的变化。引导学生从音区、旋律的走
向比较它
们的不同。 (3)学唱歌词,演唱歌曲。这首歌曲深受学生喜爱,且容易学唱,在演唱时,教
师从旋律
的走向、音区的变化上,引导学生通过力度的变化、唱法上的不同来唱好歌曲,表达对母亲的感
激之
情。
三、全课小结。 齐唱歌曲,谈谈感受。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花非花》,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学过的歌曲《西风的话》。唱完后,请学生回顾歌曲的曲作者是谁,引入本
课的学习。 2、用“WU”哼唱旋律,边唱边划旋律线,感受旋律的线条美。同样考虑部分学生进入变声期,请部
分学生用竖笛吹奏,熟悉歌曲的旋律。教师用C调为学生伴奏,适当降低音高。 指导学生学吹竖笛。
3、聆听歌曲范唱,理解歌词表达的意境。请学生用轻而高位置的声音来朗读歌词,用高位置的发声感觉帮助学生感受这首“朦胧诗”的意境。朗读后,请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还抓住歌
词中“花非花,雾非雾”和“夜半来,天明去”,启发学生理解诗词所比喻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的
含义。
4、有情感地吟诵歌词,体会词曲音调的紧密结合。请学生根据诗中每个字的声调,
适当地放慢速度、
延长韵母来吟诵。然后请一组同学吟诵一句歌词,一组同学哼唱一句旋律,其他同学对
照、感知词的
声调和旋律的音调之间的联系。
5、学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在
学唱时,引导学生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每个字的字头唱
得稍为“虚幻”而“柔美”些,体现“朦
胧诗”的意境。唱好歌中的力度变化,注意气息的运用,尤
其是最后一句“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渐慢与渐
弱的处理,气息要控制好。
6、复习和交流学生已掌握的有关诗词歌曲,个人或设计小组演唱等多种
表演形式,与同伴分享和分
组展示。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唱歌曲《花非花》。
第二课《月下踏歌》
教学目标 1、能
感受乐曲《阿细跳月》和《火把节》片段热烈欢快的情绪,在聆听中知道云南少数民
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和
风俗人情。
2、能说出《阿细跳月》的主题是由4个乐句组成,听出主题重复了几次。并能用动作表
现弹拨乐器
演奏和速度、力度变化的段落。
3、能听出《火把节》片段中演奏的乐器音色,
并能用动作、节奏拍击和打击乐器表现旋律的特点及
音乐中的独特效果。
4
、用圆润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表现彝族儿童嬉戏
的情
景和欢快的情绪。
5、背唱歌曲《转圆圈》,并能用“do、mi、sol”三个音编创短小旋律。
6、能根据乐器的形状、构造特点、演奏方式及音色特点,分辨民族乐器中“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转圆圈》和《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感受浓厚的儿童情趣和鲜明
的彝族风格特点。
2、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拉弦乐器组和弹拨乐器组,并配合实践聆听,加强对乐器音
色类别的听辨能力。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阿细跳月》,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1)聆听《快乐的罗嗦》或演唱《赶圩归来啊哩哩》人手,请学生回顾彝
族的
艮族风俗风情,然后进入乐曲主题的聆听。
2、聆听主题,熟悉主题。通过唱、奏、跳等方式,帮助
学生加深对主题的记忆,然后说一说:主题
是由几个乐句组成的?(4个乐句,1小节为1个乐句)
(2)跟老师学一学“跳月”的舞蹈基本舞步,
边听边跳,感受乐曲的韵律。动作为:前三拍走三步,后
两拍空中蹬脚两下,蹬脚时边拍手边喊“嗨
嗨”。走的方向为:左右、前后。
3、多次聆听
乐曲,听出主题重复的次数和变化。引导学生从音色、速度、力度和音区等要素中,听
出主题重复时的变
化。
4、再次聆听乐曲,用动作表现弹拨乐器演奏的乐段和情绪越来越热烈的尾声。 启发学生:当
听到弹
拨乐器出现时,随音乐模仿弹奏的动作;当听到乐曲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时,随音乐的节
拍
用拍手、摇手腕等动作表现越来越热烈的情绪。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转圆圈》,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1)复习演唱歌曲导入歌曲的学习。
(2)从本课的发声练习入手,
把学生带入歌曲的意境之中。
2、播放歌曲,听后谈谈歌曲的意境和前后部分不同的情绪。
3、学唱前八小节,表现与体
会歌曲的意境之美。此部分在演唱时要注意音量不宜太大,唱好渐强、
渐弱的力度变化以及延长音记号的
地方,通过教师的指挥手势,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和表现。
4、学唱歌谱,感受歌曲的特点。歌曲主要由“do、mi、sol”三个音组成,音型重复多,
识读乐谱
较为容易。因此,在识读乐谱时,教师稍加分析和引导,以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
(1)听教师唱
旋律,引导学生边听边思考:歌曲主要由哪几个音组成?每一个乐句所表现 的意境是不
是一样的?在
分析时,结合歌曲的三个组成音“do、mi、sol”,介绍彝族歌曲的特点。
(2)分乐句视唱歌谱,
边唱边请学生划出乐句的旋律线,感知旋律的走向。简谱版做复习变换拍子,请
学生出现的小节左上
角标出相应的拍号,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拍子的变换。 (3)根据学生的基
础情况,先把高声部掌握,
并用有趣的象声词帮助读节拍的办法,先把变拍子的强弱规律掌握,注意突出
强拍。把歌曲变拍子的
节奏练好,再换成旋律唱一唱。由于歌曲变拍子的难度,二声部不唱,以降低难度
。用分组和分声部
自学的办法学唱。
5、学唱歌曲,处理歌曲。学唱歌曲应
着重于歌曲的意境表现,要把撒尼儿童在银色的月光下欢快的
歌舞场景表现出来,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
爱。唱好这首歌曲,请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学生
按歌曲提示的力度与速度记号来演唱。
在演唱时与学生一起复习旋律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如:反复跳
越记号、力度记号(渐强、渐弱)等。
(2)用徐缓的速度、柔和的声音和小快板的速度、轻巧的声
音来表现两个不同情绪的乐段。
(3)歌曲除变拍子外,多用听唱和模唱的方法唱好倚音。
(4)
由于速度的变化与延长音记号的运用,指挥将是统一歌声的重要手段。
6、熟唱歌曲
后,请学生手拉手站成排,随乐句的进行,摆动双手边唱边做律动,体验撒尼人民月下
踏歌时的意境。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火把节》,学唱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管弦乐《火把节》。 1、从民族风情导人。课前请学
生查找云南地区少数
民族传统节日的相关资料,如:火把节、泼水节、三月三等,课上进行交流分享。教
师设问:你认为
要表现“火把节’’上热闹欢腾的场景的音乐,在速度、力度、节奏等音乐要素上会怎样
的表现?
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后让学生谈谈所想象的热闹场面。
3、重点聆听第1段。
(1)第1遍,请学生边听边用节奏拍击,为音乐伴奏,感受与体验音乐的
情绪。 (2)第2
遍,听出此乐段演奏的乐器有弦乐组和木管组。引导学生听出轻快、灵巧的中间
部分是由短笛主奏和铃鼓
伴奏的,启发他们仔细聆听铃鼓的音色,并合着“x 0 ∣ 0 x”,节奏型
拍击。
(3)第3遍,要求学生当听到重音出现时,做擂鼓的动作;当铃鼓音色出现时,和着节奏
拍击。分男女
生做,如:男生做擂鼓的动作,女生做拍击铃鼓的动作。
4、聆听第2段,感受乐曲抒情优美的情绪
。聆听时,请学生听出此乐段由双簧管主奏,想象音乐表
现的场景,然后再哼唱或吹奏主题,熟悉旋律;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打击乐 器,如三角铁,在乐段
的长音处上奏一奏。
5、完整聆听乐曲
,表现乐曲热烈欢腾的情绪。启发学生边听边用乐器伴奏、身体律动和哼唱主题等
形式来表现。
(二)演唱 歌曲《我抱着月光,月光抱着我》 1、复习演唱《转圆圈》导入,聆听歌曲《我抱着月
光,月光抱着我》的范唱,引导学生谈谈这两首歌曲所表现的意境。
2、初听歌曲范唱,说
出歌曲演唱的顺序。聆听前先复习一下反复记号,然后请学生边听边在歌曲中
找找反复记号。
3、多遍聆听,用听唱和视唱相结合的方法学唱歌曲。
4、这首歌曲是变换拍子,学生在演
唱时不好掌握节拍的变化。在学唱时,让学生在节拍变换的小节
前标注拍号,边唱边为歌曲划拍,以帮助
学生准确掌握。
5、启发学生从速度、力度和演唱形式上进行歌曲的处理。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三课 银屏之声
教学目标
1、能听出歌曲《爱是一首歌》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说说最感动自己的是哪一段。
2、用嘹亮的歌声随音乐哼唱《两颗小星星》,唱出歌中主人公的自豪。
3、能视唱《滑雪歌》其中一句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并与同伴一起设计表演形式来演唱歌曲。
4、能用明亮、自信的声音背唱歌曲《DO RE MI》,并与同学分角色表演。
5、能
编创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在学吹竖笛二声部练习曲中,复习巩固双吐、三吐的吹奏方
法。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滑雪歌》和《DO RE MI》。
2、初步体会到主题歌曲在塑造电影人物性格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创造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和《两颗小星星》,编创旋律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爱是一首歌》
1、展示动画片《小鹿斑比》的相关图片或视频片
段,看过这部动画片的学生讲讲其 中的故事。 <
br>2、初听歌曲,听出歌曲中出现的人声音色和演唱形式。聆听前,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人声的分类和
学过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并把这些知识写在黑板上,便于学生在聆听时对照。歌曲先是由男声领唱,
接
着是男女声合唱。
3、复听歌曲,听后让学生说说歌中的哪一段最能感动自己。引导学生从歌名和歌
词中谈谈对歌曲的
理解,结合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与合唱”所体现的效果,体会歌曲最令人感动的部分
。
4、再次聆听,感受歌曲所表达的甜美与温馨。
(二)聆听歌曲《两颗小星星》 1
、从复习演唱歌曲《小小少年》人手,简单回忆德国影片《英俊少
年》的故事情节,并让学生谈谈对主人
公海因切的印象。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教师引导学生从歌曲的节奏型与一字一音中,
感受主人公海因切的
自信与自豪的性格特点。还请学生听出不同情绪的两个乐段,为后面编创活动做铺垫
。
3、再听歌曲,请学生随音乐哼唱,体会主人公海因切的自豪心情。让学生边唱边用动作来表现。
如:
手握空拳随音乐的节奏来挥动,以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与自信。抒情段落时,把握拳的
手张开,随乐句划动。
4、鼓励学生尝试编创2—4小节的旋律短句来表现不同的情绪。教
师启发学生模仿歌曲的节奏型来编
创旋律,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不同的情绪。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滑雪歌》,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从对比聆听动画片《雪孩子》中两首歌曲入手。先复习演唱歌曲《堆雪人》,然<
br>后播放歌曲《滑雪歌》,请学生感受两首歌曲的不同情绪。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意境。
听后,请学生在歌曲的伴奏音乐下,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曲
所表现的意境。
3、视唱歌啦旋律,为歌曲划分乐句。
(1)视唱“编创与活动”中的旋律,请学生唱后在歌曲中找出
这一句旋律。 (2)请学生跟着教师的
琴声用慢速、轻声地试唱歌曲的旋律,并为歌曲划分乐句。抓住
歌曲弱拍起唱的典型节奏
、基本上是四小节为一句这些特点,启发学生说一说这首歌曲乐句划分的规
律。
4、学唱歌
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曲的旋律优美舒展,所表现的银色世界让人感觉恬静甜美。在
演唱时,注意气
息和音量的控制,把歌曲的意境表现出来。歌词中有不少的词语重复,教师启发学生
用不同的力度去演唱
,给歌曲的演绎赋予更多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感受与体会歌曲为影片渲染“雪
花飞舞的银色世界”所起
的作用。
5、为歌曲设计情景想象、律动与造型等表演形式,边唱边表演。
6、表演唱歌曲《滑雪歌》。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DO RE
MI》,分组和分角色表演歌曲;复习歌曲《滑雪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这是一首经典英文歌曲,很多学生对歌曲旋律并不陌生,本节课我们一起
学唱歌曲《DO
RE MI》。
2、鼓励学生视唱或用竖笛吹奏歌曲的旋律。采用分组、分句自学,或者师生接龙的
形式来唱(奏),
带有变化音的乐句教师要多做示范,让学生先聆听后模唱。
3、复习巩固
“d0、re、mi、fa、sol、la、si”柯尔文手势,引导学生从音阶的排列中,感知歌曲采用
旋律模进上行的创作特点。
4、用饱满、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尝试用英文来演唱。
5、观看影片中的片段,鼓励他们模仿片中的演唱形式及简单的合唱效果。
6、分小组合角色进行表演唱,比一比哪个小组的表演更精彩。
7、复习聆听过的影片中的另一首插曲《孤独的牧羊人》,并请学生分享自己会唱的其他插曲。
8、全班分角色表演《DO RE MI》,复习歌曲《滑雪歌》。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第四课《美好祝愿》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龙腾虎跃》热烈欢腾的情绪,听出乐曲主要演奏的乐器。
2、能用热情、活泼的情绪
背唱歌曲《拍手拍手》,并编创拍手的节奏和新歌词,以增加歌曲的气氛,
表达对文明友爱的美好祝愿。
3、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并能根据歌曲内容设计表演形式,与同伴一起表现。
4、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能听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和所属的乐器组别;会自制小乐器。
教学重难点: 1、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表达了人们对和平、友谊与未来的美好祝愿;学唱歌曲<
br>《拍手拍手》唱出了少年儿童对文明新风的热情赞美。
2、使学生在多种节奏的复习和歌词的
编创活动,进一步提高合作能力与歌曲表现能力,在歌声中情
感世界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龙腾虎跃》,认识民族乐器分类(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由于乐曲较长,采用先分段后整体的欣赏方式进行。
2、从曲名入手,如设问:“龙腾虎跃”这
首乐曲是用西洋乐器演奏的还是民族乐器演奏的?让学生结
合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的角度来谈谈,
从而进入对乐曲的聆听。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乐曲的情绪并听出演奏的乐器。截取乐曲第一部分
的片段,听后让学生结合
自己对“龙腾虎跃”的理解,谈谈乐曲所表现的喜庆、欢乐的情景。学生基本能
听出乐曲主要的演奏
乐器有:鼓、唢呐、镲以及二胡后,请学生边听边模仿乐器演奏。有条件的学校,听
后提供相关的演
奏视频给学生观看,直观了解演奏的乐器。
4、聆听乐曲第一部分。引导学
生对比聆听主题1和主题2的不同情绪,熟悉主题旋律。聆听中,设
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如:(1)
鼓励学生分组编创短小的节奏,拍手或敲鼓为主题1伴奏。由于乐
曲的速度较快,因此,节奏型不宜过于
密集。(2)请学生哼唱或用竖笛吹奏主题1和2。
5、聆听乐曲第二部分。此乐段是鼓的独奏,也
是鼓的多种奏法的展现,聆听时,教师引导学生从鼓
的不同奏法、鼓点的变化以及速度与力度的变化中,
去感受和想象乐曲所表现的场面。
6、聆听乐曲的第三部分,听出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旋律。
7、完整聆听全曲,简单介绍作者。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拍手拍手》,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知识与技能”中的发声练习,然后从重音记号和“拍手”进入本歌的学习。
2、初听范唱,感
受歌曲的情绪。听后,请学生从歌名和歌词内容中,谈谈歌曲对“文明友爱是每个
公民的道德素养”等思
想内涵的理解。
3、再听歌曲范唱,边听边随音乐在“× ×”的处用拍手表达对文明友爱的赞美
,并引导学生编创
出不同的拍击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歌曲中的“× X”还以作怎样的节奏变化?
4、学唱歌曲。歌曲节奏感强,拍手的掌声贯穿全曲,充满活力,学生爱唱也容易掌握。在学唱时注意: (1)齐唱部分采用分组分句自学曲调的方法,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发现歌曲的特点。
(2)合唱部分
借助课堂乐器竖笛或口风琴把握音准,注意两声部的和谐。
5、完整地、充满热情地演唱歌曲,加入打击乐器伴奏,为歌曲增添热烈的气氛。
6、鼓励学生为歌曲编创歌词,并唱一唱。引导学生从文明礼仪、赞颂美好事物等方面进行编创。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
第3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明天会更好》,复习《拍手拍手》,做“活页习题—自制小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通过展示一些社会公益活动的图片或视
频导入本课的学习,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
背景及曲作者罗大佑。
2、聆听歌曲,让会唱的学生随着音乐哼唱,听后请学生谈谈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
3、
启发学生发现和找出歌曲多次出现的节奏,并复习回顾学过的知识,说一说这些节奏的名称,拍
一拍、唱
一唱。引导学生运用几个节奏,用拍手或拍腿等为歌曲伴奏。
4、反复聆听歌曲,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学唱歌词时,除了要注意歌曲中出现以上节奏的地方外,还
要唱准、唱好一字多音、连音线以及变换拍
子的地方。
5、跟着教师的琴声视唱歌曲前四小节的旋律。
6、提供群
星演唱的和童声演唱的两个不同版本给学生聆听,感受不同人声演唱的效果和歌曲的处理,
为下一环节的
活动做感性的体验。
7、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设计表演的方案,采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处理歌曲,
并完整地表现。演
唱形式设计为:第一乐段的第1、2段歌词分别由男、女生齐唱,第3段领唱,第4段
全班齐唱;第
二乐段采用齐唱、轮唱或合唱。
8、全班表演唱《明天会更好》。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五课《快乐的阳光》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的情绪,能说出歌曲旋律进行的方式。
2、
感受埃及民歌《光辉的太阳》的情绪,并在聆听中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感受与比较外国民歌的
不同风格
和情趣。
3、能用明亮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一把雨伞圆溜溜》,表现歌曲欢快、诙谐的情绪,并
设计表演形
式随音乐表演。
4、能边划拍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榕树爷爷》,并能说说二声部合唱的特点。
5、能用不同的音色、速度和力度表现编创的旋律短句。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充满阳光的生活态度。
2、使学生感受与体验不同的音乐要素所造成的不同音乐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编创旋律的能力。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发声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守住这一片阳光》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情感
内容。聆听前,设问:歌名中的“一片阳光”指的是什么?听后,
教师从歌词中“充满生机,充满希
望”、“新的冲击,新的色彩”等词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
2、再听歌曲,听出歌曲的演唱形式和高潮部分。请学生带着问题聆听:你认为歌曲分为几个乐段?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儿?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听后,学生交流回答。歌曲的第一乐段采用领唱与
齐唱(第1遍领唱,第2遍齐唱),高潮部分是第二乐段“守住这一片阳光„„”,采用了合唱的演唱
形
式,突出了歌曲的主题。
3、跟着音乐哼唱,分析歌曲旋律的进行方式。与学生回顾旋律进
行的三种方式:上行、下行和波浪
式进行,然后请学生分别用“Lu”和“La”哼唱第一、二乐段,边
唱边用手随旋律的走向划旋律线,
感受旋律的进行方式。歌曲的旋律走向,基本上是第一乐段上行与波浪
式相结合,第二乐段以乐句下
行为主。
4、跟着音乐唱一唱歌词,体会歌曲的情绪
和表达的情感。请学生采用领唱、小组齐唱和全班齐唱来
演唱,加深对歌曲的体会。
(二)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1、教师通过多种聆听法,帮助学生熟悉歌曲,加深对
歌
曲的整体感知.为唱准、唱好歌曲作铺垫。如: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描写的情景;听歌曲,说<
br>出并唱唱歌曲中表现嬉戏快乐的心情的歌词(衬词“啦”)等。从容易唱准、唱好的地方人手。
2、学唱歌曲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整体韵律,并从歌曲的意境和情感中,引导学生用
明亮
的、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歌曲所表现的雨中欢笑之情趣,以及同伴风雨共伞、一往无前的情感。另
外,还请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1)这首歌曲的歌词演唱重音与平时演唱的歌曲不同,多个重
音出
现在弱拍、弱拍中的强拍或跨小节弱拍上,不容易掌握。教师先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突出个别
弱拍上的字,帮助学生掌握好歌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在学唱时,教师多作示范和带唱,以帮助学生唱好、唱准。 (2)歌曲中出现跨小节和连续切分的地方,让学生用边划拍边唱的方法辅助解决。
多用模仿的办法唱出节奏特点。
(3)歌曲中多处出现六度、七度、八度的大跳,教师多用琴声和
范唱辅助学生唱准音程。
3、歌曲轻快活泼,诙谐有趣,学生学会歌曲后,教师启发学生在歌曲中休止符出现的地方,做拍手
或跺
脚(踩雨)的动作,完整地演唱歌曲,以增添歌曲的情趣。
4、鼓励学生分角色设计表演形式或创设情景,随音乐表演。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榕树爷爷》,变声期嗓音保护;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演唱歌曲《榕树爷爷》 1
、歌曲的旋律抒情优美,节奏简单,易学好唱。
学唱前,先请学生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并听
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部分。
2、歌曲的引子部分和尾声部分是相同的,只是引子部分的主旋
律在低声部,而尾声部分再现时主旋
律在高声部。先学唱此部分,请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哼唱旋律,学唱
歌词。教师要抓住这一部分的特
点,从乐句的长音节奏和衬词“呣”中,引导学生用连贯、圆润的声音来
演唱,把歌曲生动地模拟孩
子们热情呼唤榕树爷爷和榕树爷爷轻柔“回答”的意境表现出来。
3、歌曲的主要乐段曲调流畅,节奏规整,采取学生分组、分声部自学的方法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边唱边为歌曲划拍。学唱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跳跃、活泼的声音演唱低声部的补充音衬词“啦”,
唱出孩子的稚气与俏皮;从歌词“虽然你老啦,却总喜欢和青藤一样攀崖”、“虽然你老啦,却总喜欢
和小鸟一起玩耍”中,引导学生感悟其中的精神内涵。各声部熟练后,再两个声部合成,要注意两个
声部
的音准与声音的和谐。启发学生用领唱或小组齐唱的形式来演唱前两个乐句,突出与榕树爷爷的
对话。
4、尾声部分用渐弱的力度和渐慢的速度来演唱,表达即将毕业的学生对榕树爷爷的依依不舍。
5、完整演唱歌曲,请学生边唱边为歌曲划拍。鼓励学生争当小小指挥家,比一比谁划拍最准确。在划拍的练习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思考与分享:二声部合唱有什么特点?(用拟人化手法,描绘了
孩子们深情呼唤榕树爷爷、向榕树爷爷表达即将毕业要离开榕树爷爷依依不舍的情感,二声部用模拟
榕树
爷爷轻柔地应答的效果。)
(二)变声期嗓音保护教学 1、发声练习此条发声练习是歌曲《不
老的爸爸》中的一句,主要是配
合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的学习,训练学生用短促而有弹性的声音,来
演唱歌曲中一连串的衬词
“啦„„”。练习时提示学生注意唇、口的肌肉不要紧张,发“ba”音时要放
松、灵活;练习从“ba”
音过渡到“La”。
练习的音域建议在1=bE至1=B之间进行。
2、变声期嗓音保护 教师结合人
体喉部解剖图向学生简单介绍变声期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懂得
基本生理常识,明白保护嗓音的重要性。
(1)变声期是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要因为歌唱困难
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不要嘲笑因处于变声期而歌
唱困难的同学; (2)要避免在各种场合大声喊唱、
喊叫; (3)在生活中
注意对嗓音的保护,避免过冷、过热或刺激、辛辣的饮食,多喝水、多吃蔬菜水
果,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
。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编创旋律短句,学吹竖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 1、从复习聆听学
过的外国歌(乐)曲导人,
如:播放《樱花》、《噢,苏珊娜!》、《迪克西岛》等片段,请学生说出是
哪个国家的作品。然后进入
本课的学习——聆听一首埃及民歌,请学生结合自己的人文知识,简单谈谈对
埃及的印象。
2、聆听歌曲《光辉的太阳》,感受歌曲所描绘的情景。聆听时,启发学生想
象:当太阳光芒照耀埃及
这片土地时,你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教师补充介绍:歌曲描写的是热爱家乡、
热爱劳动的埃及人民,
用歌声唱出美好的希望,用汗水换来丰收好时光。
3、再次
聆听歌曲,结合音乐中特有的鼓点,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风格。请学生听出歌曲中的伴奏音
型,并用拍手
、拍腿或击鼓,边听歌曲边伴奏。
4、回顾学过的外国民歌,请学生听一听、唱一唱,感受它们不同的风格和情趣。
(二)学吹竖笛 教师从复习聆听柳琴曲《春到沂河》导入,让学生唱一唱民歌《沂蒙山小调》
,
熟悉歌曲的旋律。主旋律分别在第一声部和第二声部呈现了两次。在学习吹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
br>意突出主旋律的声部以及旋律的歌唱性,第一声部中超八度大跳的地方
要注意指法的转换和高音
急吹的气息控制。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六课《神奇的印象》
教学目标:
1、聆听民族管弦乐曲《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在聆听中认识民族管弦
乐队的排列。
2、聆听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感受乐曲魔幻、神秘的气氛,懂得音乐要素在乐曲表现以及电影<
br>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3、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准确演唱变换拍子歌曲《火车来了》,并自制简易乐器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
4、能富有激情地演唱歌曲《飞天曲》,表达“豪迈与自豪”的歌曲情感,独立视唱歌中四小节旋律。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学唱与表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与联想,从而提高他们<
br>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其音乐体验,体现音乐的人文性与审美性。
2、让学生在音乐的感受与体验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丰富其情感体验,同时激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海德薇格主题》,学唱歌曲《飞天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 电影音乐《海德薇格主题》
1、导入:从介绍《哈利•波特》系列小说、
电影及电影配乐的影响力作为话题来引入。
2、简单介绍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故事梗概和配乐大师约翰•威廉姆斯。
3、初听乐曲片段,感受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聆听后师生交流、思考:音乐对影片起到什么作用?<
br>教师启发学生把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与影片的名字和故事内容相联系来谈谈。
小结后,再次播放此片
段,让学生闭目聆听,想象音乐所表现的电影画面。
4、聆听乐曲的第一部分,听出主题重复时的变化。
(1)第一遍听,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3次)
(2)第二遍听,听出主题在音
色和力度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听出主题由钟琴奏出,后加人弦乐嚣、木
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力度上不断
加强。也许学生对钟琴的音色记忆不深,教师与学生回顾《糖果仙
人舞曲》当中的片段,帮助学生加深记
忆。
(3)第三遍听,边听边哼唱主题,感受与体验主题在音乐要素上的变化。请学生在钟
琴和铜管演奏主
题出现时,分别用“ding”和“du”或“beng”来哼唱。
5、完整地聆听乐曲,整体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魔幻、神秘的印象和气氛。
6、再次聆
听全曲,听后请学生谈谈乐曲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乐曲是通过哪
些音乐要素来营
造这种气氛的。
(二)演唱歌曲《飞天曲》。
1、导人:从复习聆听《木星——欢乐使者》片段人手,回顾乐曲
所表现的意境,然后导人本课的学习。
2、学唱歌谱。 结合“编创与活动”中的识读乐谱活动进行。
(1)出示两条节奏,听辨出老师拍击的是哪一条。
(2)学生练习拍击以上两条
节奏,熟悉掌握歌曲的节奏。第一条节奏是歌曲的引子部分,第二条节奏
是歌曲第二乐段的第三句,歌中
的三连音节奏改成学生容易拍打的节奏。
(3)播放歌曲《飞天曲》,请学生边听边找出这
两条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教师边弹奏这两句旋律,让
学生边听边拍击,同时用“啊”哼唱旋律。
(4)分组独立视唱下面的旋律,提示学生注意唱准两处八度大跳。
(5)完整地
跟教师的琴声哼唱歌曲的旋律。自于歌曲采用的节奏较多,如:附点八分节奏、切分音、
跨小节切分以及
三连音、后半拍起等,学生不易掌握其节奏和时值, 教师要求学生边划拍边哼唱旋
律,换气记号的地方
提示学生换气要快,旋律中标有延长音记号“冬”的地方先不要作延长,待唱熟
练或学唱歌词时再作处理
。
3、学唱歌词。学唱时,教师应结合歌词内容和我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
引导他们用自信、豪迈的歌声来表达。另外,注意以下几个地方:
(1
)唱准几个八度大跳的音准和三连音的时值;唱好带“一”的地方,此处时值很短且又在弱拍上,
不要为
了唱出装饰音而加重音、拖长时值,要唱得短促、灵巧。
(2)第二乐段的第三乐句较长,
旋律一气呵成,乐句中间换气记号的地方、跨小节切分音延长以及其
后半拍进入是歌曲演唱的难点,演唱
时要注意保持其乐句的连贯性。
(3)歌曲中延长音的地方,其时值根据演唱的需要,做适
当的时值延长,演唱时看老师的指挥或边唱
边划拍来掌握。
4、有感情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根据旋律的走向,选择合适的力度变化,设计不同的演唱
形式来表现。 第一乐段,领唱或男
女生小组唱;第二乐段,全班齐唱,按歌谱中标记的力度记号演
唱;第三乐句的扩充句在反复时,旋律上
行至歌曲的最高音,此处用渐强的力度,唱得坚定、有力,
表现出中华儿女“为人类创造新文明”的豪情
壮志。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火车来了》,做自制乐器的“编创与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演唱歌曲《火车来了》 1
、从复习聆听乐曲《火车托卡塔》人手,回顾乐曲中模拟
火车的汽笛声和车轮的滚动声,以火车的印象引
入本课的学习。
2、初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聆听前,教师简单地介绍一下歌曲的时,代背景。
3、歌曲速度较快,情绪欢快热烈,是一首四二、四三拍反复变换的变拍子歌曲,不易掌握。在学唱前,教师采取多听范唱来帮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与节拍,通过一些感受变换拍子的小游戏来辅助学
习。 (1)听范唱,听出歌曲中模拟火车行进时的隆隆声。歌曲在前奏和间奏同音反复的地方都模拟了
火车的隆隆声,让人身临其境。 (2)听范唱,随音乐用人声模拟火车的声音。 (3)听范唱,分析歌词部分开始的十小节旋律,并请学生在每小节的左上角标出相应的拍号。复习变拍子的知识。
4、学唱歌曲: (1)根据各班学生的识读乐谱的能力,采取先识谱再唱词或直接学唱歌词的方式进行
,
视唱旋律时,建议教师要求学生划拍视唱,把握好拍子的变换;要引导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br>注意启发他们以情带声,把握好演唱的速度和力度的变化,表现出歌曲欢快、兴奋的情绪。 (2)歌曲<
br>中出现了许多表情符号,如保持音、装饰音(上滑音、下滑音)、速度变化(渐快、稍慢)以及力度
变化(<、_、s、mf、pp)等,对于这些知识的学习及应用,应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如请学生先看谱听范唱,提示他们关注这些记号;请他们说说这些记号怎样演唱,为什么要这样演唱;它们表达了
什么样的感情等。 (3)学唱歌词时,从歌词中启发学生理解“铁路修到新疆,火车开进新疆,新疆人
们载歌载舞,从此幸福生活万年长”的喜悦心情,唱出歌曲欢快、兴奋的情绪。
(4)衬词及上滑音、
下滑音要唱得自然而富有民族风味。教师介绍新疆柯尔克孜族 的民俗风情,以
及歌词中提到的本民
族特有的乐器——“库木孜”;学唱时,指导学生多听范唱、多模唱。
5、自制几个小型弹拨乐器和打击乐器,与同伴一起合作表演歌曲。用橡皮筋、纸盒等身边材料,自
制简
易乐器,参与到前奏、间奏的伴奏中;也用人声模拟火车前进的声音,以烘托演唱的效果。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3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瀑布》片段,认识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复习两首歌曲,做“活页习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聆听 民族管弦乐《瀑布》片段
1、先复习聆听乐曲《晨景》或《雪花飞舞》等描
绘大自然景象的音乐片段。
2、初听乐曲
,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聆听前设问:听到这首音乐,你会联想到什么样的大自然景
象?学生听后自由
回答,然后教师再揭示曲名,简单介绍:乐曲是指挥家阎惠昌创作的交响音画《水
之声》的第一乐章,描
绘了山泉由少到多、最后终于汇成瀑布一泻千里的壮观情景。
3、再听乐曲,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音
乐和演奏的乐器。(先是弹拨乐组与打击乐组以极弱至极强的力
度,奏出犹如泉水暗涌的音调。随后,拉
弦乐器和吹管乐器组也运用此音调加入其中,伴随着这些音
调的出现,定音鼓、小鼓、钹、锣等打击乐器
由弱至强的演奏。 聆听前,教师借助李白的诗《望庐
山瀑布》或图片,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设计一
些活动,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如: (1)当听到瀑
布飞泻的景象时,请学生用动作来表现。
(2)听后,请学生说出有哪些乐器表现了瀑布飞泻的景象。
(3)再听时,请学生用人声模拟瀑布飞泻的声音,或用模仿乐器演奏来表现。
(4)鼓励学生用图谱或连
环简笔画,画出所听到的“瀑布印象”。
4、复听乐曲,请学生
谈谈:哪一部分的音乐给你印象最深?你能说出这一部分的音乐是用了哪些乐
器演奏的吗?
三、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第七课《放飞梦想》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和平颂》,能说出主题多次出现时的变化,并为主题旋律编创歌词,表达
对和平的赞颂。
2、感受《欢乐颂》热情饱满的情绪,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和演唱的形式,以及在重唱时依次进入的人声。
3、学唱两首歌曲《永远是朋友》和《我们是朋友》,与好友一起用歌声和动作表达彼此的
友谊;背唱
《永远是朋友》。
4、认识音乐家贝多芬;做改变旋律的节奏和节拍的练习,在
唱唱、奏奏和比较中,感知音乐要素在
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唱,激起学生回忆这六年中与同伴一起度过难忘的学习生活,感受友情的可
贵。
2、让学生在音乐中受到心灵的洗礼,陶冶学生高尚情操的好题材,同时也是对人声的分类、演唱形
式以
及民族管弦乐队等相关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聆听乐曲《和平颂》,学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管弦乐《和平颂》片段 1、播放一组“南京大屠杀”中日本侵略
者
残害中国同胞的图片,然后提问学生:你知道这一惨痛的历史吗?你知道“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
br>时候吗?接着,教师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简单介绍作品《和平颂》的创作背景。
2
、初听乐曲,熟悉主题。聆听前设问:你是否能听出乐曲中那熟悉的音调呢?学生听后回答,并哼
唱或吹
奏主题,唱一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感知乐曲的主题与民歌音调的关系。
3、多遍聆听乐
曲,听出主题出现的次数与变化。主题以合唱与乐队的形式,通过音色、力度和旋律
的变化。反复出现了
五次,把乐曲推向了高潮。聆听时,教师结合主题的表现手法和曲名《和平颂》,
引导学生感知音乐要素
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加深对“和平颂歌”的理解。
4、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尝试为旋律编创歌词,表达对和平的赞颂。
(二)
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 1、从有关朋友的诗句、名言或歌曲导入。如:请学生吟诵一
段诗句
或唱一段相关的歌曲,然后谈谈对“朋友”的理解,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一些有趣、感人或难
忘的事情,
引起学生学习本课的情感共鸣。
2、聆听范唱,感受和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容。教师结
合歌词中“以诚相见,以心相许”、“天高
地厚,山高水长”等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和懂得友情的真挚与
珍贵。
3、再听范唱,说出歌曲分成几个乐段。教师从乐段的节奏、音区和情绪的对比上作
启发。还请学生
为这两个不同乐段设计不同的节奏型,边听边伴奏,熟悉歌曲。
4
、学唱歌曲。复习反复记号,找一找教科书中的反复记号,说说不同反复记号的用途。学唱时,教
师注意
指导学生唱好、唱准歌曲中的切分节奏;注意带有休止符如“寻”和“相见”的地方,要唱得
“声断气不断”,把一字多音唱清晰。教师要结合学生即将毕业,同学将要分别的现实,激发他们用
深情的歌声来表达同学间的友情,用真情抒发“永远是朋友”的心声。
5、学生自由组合,邀请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表演歌曲。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我们是朋友》,聆听《欢乐颂》,认识音乐家贝多芬;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一)演唱歌曲《我们是朋友》
1、把歌曲的前四小节发声练习,然后导入歌
曲的聆听与学唱,为后面歌曲演唱上的处理做铺垫。
2、聆听歌曲范唱,请学生听后谈谈歌曲的情绪,并结合歌曲内容与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自己在小学阶段的师生之情和同学之情。
3、鼓励学生采用自学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启发他们发
现这一乐段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休止符的地
方,编创拍手的节奏等,以突出“伸出你我的手,我们做朋友
”的主题,增添歌曲热烈、欢快的气氛。
4、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分声部学唱第二乐段,
合唱能力强的班级,采取自学的方式进行学习,借
助课堂乐器辅助掌握音准。演唱这一乐段时,要把歌谱
中的力度变化唱出来,以表现歌曲热烈欢快的
情绪,表达对友情的呼唤与珍惜。
5
、完整地演唱歌曲,边唱边用动作相互交流,表达情感。根据歌词的内容编创动作,如拍手、挥手
以及围
着圈,手拉手前后摇摆等动作;用前四小节为歌曲增加引子和尾声,如引子用慢速、弱的力度
演唱两次,
表现对友谊的呼唤,结束句用半音上行转调、渐强的力度演唱三次,最后以渐慢的速度、
强力度结束,把
歌曲推向高潮,突出“我们是朋友”这一主题。
6、比较《我们是朋友》与《永远是朋友》两首以友
谊为主题的通俗歌曲,引导学生在节奏、旋律和
情绪上作对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感
受。
(二) 聆听交响乐《欢乐颂》片段 1、导入:
(1)复习聆听乐曲《溪边景色》片段导入,认识
音乐家贝多芬。 介绍音乐家贝多芬 音乐家
贝多芬,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贝多
芬的资料(生平简介、音乐作品及创作背景等),然
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分享。从聆听学生熟悉的
贝多芬的作品,如:《欢乐颂》、《献给爱丽丝》等人手
;还讲述贝多芬的童年故事,或者结合学生学
习的课文《月光曲》进行导入,配以形象的图片;结合教科
书上呈现的贝多芬的形象,让学生初步认
识贝多芬,为进入中学后深入了解贝多芬打下基础。
2、随教师的琴声演唱或吹奏《欢乐颂》主题,理解歌词所表达的“自由、平等与和平”思想内容。
演
唱时,注意唱准、唱好有连音线的地方,并提示学生用饱满的热情、崇高的情感和高亢有力的声音
来演唱
。
3、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教师结合贝多芬与命运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感
受
乐曲热情、饱满的情绪中所包含的乐观、顽强精神。
4、再次聆听乐曲,听出《欢乐颂》
主题音乐出现的次数与演唱形式。《欢乐颂》的主题,分别采用了
独唱、重唱与合唱的演唱形式,主题先
后出现了三次;在重唱时先由女中音、男高音和男中音演唱,
后加入了女高音。聆听时,教师与学生一起
复习人声的分类和演唱形式的相关知识,并在反复聆听中
充分感受人声及合唱的魅力。
5、模拟《第九交响曲》合唱部分,请学生用领唱与齐唱的演唱形式演唱《欢乐颂》主题,表达对“自
由
、平等与和平”的赞颂。先让学生自己展开讨论:用怎样的音色和力度能更好地表达赞颂的情感?
然后给学生时间尝试。教师还启发学生采用前两句领唱,后两句齐唱的形式来演唱,如:第一、二遍分别由男女声领唱与齐唱,第三遍全班同学起立齐唱。
6、再次完整聆听乐曲,简单介绍《第九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及深远影响。
三、全课总结。
谈谈学习了这节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