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及答案

别妄想泡我
508次浏览
2020年10月19日 00:3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食品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离骚全文

2020年10月19日发(作者:邢崇智)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数学教育总目标到数学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是逐级的…(3)
①概括化 ②笼统化 ③具体化 ④一般化
2、顺口溜数数是为……教学打基础。 (4)
①数序 ②序数 ③基数 ④计数
3、当整体分成若干相等的部分时,份数越多则每份数越少,这是…关系。
①函数 ②互补 ③可逆 ④多少
4、数学区域活动的关键在于…… (2)
①教师对幼儿的观察 ②操作材料的投放
③教师对幼儿的指导 ④区域活动规则的建立
5、按照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的教育,可安排在……进行 (3)
① 小班 ②中班 ③大班 ④小、中、大班
6、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 ( 3 )
①按物计数→口头数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②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数取物→说出总数
③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数→按数取物
④口头数数→按物计数→按物取数→说出总数
7、书写数字是结合……教学进行 (3 )
①数的组成 ②加减法 ③基数 ④相邻数
8、10以内数的相邻两数中存在…… 关系 (4)
①可逆 ②大小、多少 ③传递 ④等差
9、幼儿数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幼儿的…… (4 )
①智力 ②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③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 ④思维能力
10、教师可采用……的方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准备情况 (3)
① 任务分析 ②问卷调查 ③观察 ④谈话



1) (


二、是非判断题
1、整体可以分成若干相等或不相等的部分,各部分之和等于整体。这是加法和减法关系(X)
2、数的守恒教育一般安排在大班进行。 (ⅴ)
3、在量的比较中存在着可逆关系。 (X)
4、幼儿辨别形状最关键不在于“指认”,而在于“命名”。 (X)
5、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起始于对活动内容的兴趣。 (x)
6、幼儿学习加减法比学习自编口述应用题容易。 (X )
7、幼儿理解基数比理解序数晚。 (X)
8、把一个有规则的物体分成四份就叫四等分。 (X)
9、在多数的情况下,活动目标的表达中都未列出主体的名称。 (ⅴ)
10、让幼儿比较物体数量应右手取物,从左到右一一对应地排列物体。(ⅴ)
三、名词解释
1、操作法:是指幼儿动手操作学具,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学习,获得
数学 感性经验、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2、数学教学活动: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指在教师领导下,有目的 、有计划的组织幼儿
集体参加的数学学习活动。
3、计数活动: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包括:按 物点数,认识总数;感官计数,强化总数;进
行各种寻找活动
4、小组活动形式:是指在教师 指导下,幼儿独立选择活动内容,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学
习活动形式。
5、计数活动
计数活动的指导要点包括:按物点数,认识总数;感官计数,强化总数;进行各种寻找活动。
6、感知集合教育
幼儿感知集合的教育是指在不教给集合术语的前提下,让幼儿感知集合及元 素,学会用对应
的方法比较集合中元素的数量,并将有关集合、子集及其关系的一些思想渗透到整个幼儿 数
学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去。
7、数的守恒
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8、数学区
在幼儿活动的场所内,专辟一个小区域,设置各种可用 以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材料,供幼儿
自由选择和运用。
9、数的守恒
数的守恒指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
四、简答题:
1、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 则,知识的
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2、幼儿数学 教育的总目标: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
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2)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
时间、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 形成一些初级的数学概念。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
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学习独立选择数 学活动的内容和按照要求检查自己活动的
情况、活动的结果。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 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4、小组活动组织形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幼儿在小组活动中,虽 进行的是同一内容的活动,但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
幼儿,应肯定每个幼儿在自己发展基础上 所获得的进步。2.)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
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而 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
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即幼儿智慧发展水平,要使幼儿两种操 作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
3).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主要任务是观察、了解个别幼儿的活动,并给 予他们必要的指导,
例如,向幼儿提出建议或提出启发性问题;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或明确任务;帮助幼儿 回忆已
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给幼儿再次示范和讲解等等。
5、数学教学活动的作用:
1)这是有目的、有计划对幼儿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
2)数学教学活动引导幼儿注意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习、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对班级全体幼儿的发展施加影响。


6、物体分类教育的注意事项。
1).要让幼儿充分地观察2.)让幼儿明确 分类的要求3).应尽量指导幼儿讨论与评价不同
的结果4).要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结果
7、选择幼儿数学教育内容的要求是什么?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启蒙性2)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其有可探索性
8、数学教学活动的特点。
1).数学 教学活动一般都采用集体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师依据数学教育目标和本班幼儿的发
展水平,制定教学活动 的具体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目的、有
计划地组织全班幼儿进行数学学习。
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都以以下方式进行,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或设置一定的情景,
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愿望,引导幼儿摆弄、操作数学活动材料,或采
用游戏的形式 ,让幼儿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在与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解决教师提出的
问题,获得了有关数学概念 的感性经验。
3).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也是幼儿游戏活动的过程。在这 过程
中,教师引导幼儿去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激发幼儿探索、猜想的愿望,鼓励幼儿用
9、认识相邻数的指导要点。
1).认识两数之间的相邻关系(中班)
a.用数的形成的方法比较两数的多少
b.用转换两数的方法理解两数的关系
c.通过多种活动巩固对两数关系的认识
2).认识三数之间的相邻关系(大班)
a.先进行两个相邻数的比较,再进行三个相邻数的比较。
b.可以直观教具入手,结合数字进行。
c.5以内的相邻数教学进度要慢些。
d.理解10以内自然数列的等差关系。
10、认识十以内序数教育的指导要点。
1).集中分两段教学 2).结合教具讲解演示,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含义,掌握序数词。
3).引导幼儿对基数和序数进行区分 4).学习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1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2、小组活动组织形式中,教师观察与指导的主要策略有哪些?
1).幼儿在小组活动中, 虽进行的是同一内容的活动,但教师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评价
幼儿,应肯定每个幼儿在自己发展基础 上所获得的进步。2).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发展状况
的主要手段,教师不仅要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 而且要通过观察幼儿手的操作活动,分析
幼儿思维内部的操作活动,即幼儿智慧发展水平,要使幼儿两种 操作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
3).在小组活动中,教师主要任务是观察、了解个别幼儿的活动,并 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
例如,向幼儿提出建议或提出启发性问题;提醒幼儿遵守规则或明确任务;帮助幼 儿回忆已
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给幼儿再次示范和讲解等等。
13、物体分类教育的注意事项。
1).要让幼儿充分地观察2).让幼儿明确分类的要求
3).应尽量指导幼儿讨论与评价不同的结果4).要引导幼儿表述分类的结果
14、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
答: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的基本 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
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等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对学 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
今后的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具体概括如下: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 确的认识世界,
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5、数学思维的特点有哪些?
1)在于它的抽象性和逻辑性2)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取代直觉 行动思维3)数学思维是一种独
特的思维方式,就是将具体的问题归结为模式化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的 方法寻求解决4)
数学思维追求的是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事实上的合理性。







16、
学前儿童加减运算概念发展的三种水平: 1)动作水平的加减,指幼儿要以实物等直观材料为工
具,借助于合并、分开等动作进行加减运算。 2 )表象水平的加减。指幼儿可不借助直观的实物
和动作,而依靠头脑中呈现的物体表象进行加减运算。运 用表象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的主要手段。 3)概念水平的加减。也可称作数群概念水平的加 减运算。概念水平的加减是指直
接运用抽象的数概念进行加减运算,无须依靠实物的直观作用或以表象为 依托,这是较高水平的
加减运算。
17、学前儿童加减运算的特点: 1)学习加法比减法容易 2)学习加小数、减小数容易,学习
加大数、减大数难 3)理解和掌握应用题比算式题容易
18、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的作用: 1)口述应用题是学前儿童掌握加减运算的
工具和基础 2)口述应用题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它促进了幼儿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
发展 也促进了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19 学前儿童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要求: 1)会解答简单的加减(求和、求剩余)口述应用
题 2)学 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理解加减的含义;认识加号、减号、等号,认识加减算式并知
道算式表示的含义 。
20、10以内加减运算教育的指导要点: 1)10以内加减教学活动的安排,5以内加减教学 时,
可将加减分开教学。在6——10的加减运算教学时,加与减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2)教师通
过口述应用题,帮助幼儿理解加减含义和应用题的结构。 A教师口述应用题有两种形式,一 是
在口述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运用教具等直观材料进行示范,以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含义
和结构。二是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时幼儿理解应用题,完全凭借头脑中的表象进
行思考 。 B教师在口述应用题后,可引导幼儿学习复述应用题,以帮助幼儿理解加减的含义和
了解应用题的结构。 3)教师提供材料,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和体验加减运算的含
义和应用题的结构。 A教师提供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背影图,让幼儿在图上摆放材料,并引导
幼儿讲述操作过程。 B引导幼 儿观察、表达加减运算的图片,并学习讲述图片内容,使幼儿理
解加减运算的含义和应用题的结构。4) 引导幼儿运用组成经验学习加减 5)运用多种形式,引
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A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 儿学习加减,B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引导
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C在大班后期,教师根据幼儿的发 展情况,还可以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
思维的加减应用题,以促进起思维的发展。



1加减运算一般过程是从实物加
减过渡到用符号运算运算;从口
头应用题到试题从逐一加减过渡
到按数群加减;从加法到减法
2每个操作6要素:目标、材料


规则、形式、指导和评价3空间
方位顺序上下、前后、左右
4以自我为中心到以客体为中心
5数学教育的总目标:从生活
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
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6身心发展目标,可分为认识、
情感和动作技能领域7学习加法
比减法容易8幼儿掌握加减要经
过逐一加减到按群加减的发展过
程9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
的具体问题就是数学地思维10皮
亚杰认为抽象的思维起源于动作












1数学活动有数学集中教育
活动区、数学游戏、日常生
活活动2个别差异,表现为
思维发展水平、发展速度、
学习风格差异3物体量的认
识,不是通过测量的方法,
而是通过感官感知物体量的
特征4 5―6岁是数概念发展
转折期5认知领域目标包括
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
展6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情感
领域目标指兴趣、态度、习
惯、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
7考虑思维特点及年龄特点,
避免单一枯燥的灌输方式8
数学特点逻辑性、抽象性、
广泛的应用性、结论的确定
性9数学是教师组织并指导
10操作活动是教育基本部分











感知集合含义,集合和元素、基数和序数、计数 、自然数列等差关系、数的守恒、量的守恒、
图形守恒、自然测量、数的组成、重叠比较、并放比较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答:早期数学 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
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 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对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
后学习,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具体概括如下: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
确地认识世界; (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
情感和个性发展。

简述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及特点:(1) 3~4岁3岁半以前的幼儿面对实物,
却不知道用它来帮助进行加减运算。他们要依靠成人将实物分开、合拢给他看,才能说出一
共有几个或 还剩下几个。他们不理解加减的含义,不认识加减运算符号,数的运算对这个年
龄的幼儿来说是困难的。
(2)4~5岁4岁幼儿一般会自己运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了,但在进行运算时,需要将表示
加 数和被加数的两堆实物合并,再从第1个一个一个地逐一点数后说出总数(即得数)。减
法与此一样。这 时幼儿完全依靠动作思维,是在最低的思维水平上学习数的运算。但4岁以
后的幼儿已经表现出有初步的 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了。
(3)5~6岁5岁以后,幼儿学习了顺接数和倒着数,他们能够 将顺接数和倒着数的经验运
用到加减运算中去。此时,多数幼儿可以不用摆弄实物,而是用眼睛注视物体 ,心中默默地
进行逐一加减运算。 5岁半以后,随着幼儿数群概念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了数的组成以 后,
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开始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这样就从逐一加减向按群加减的
水平发展

5 . 为什么说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的发展?
答案:通过数学教育 可以形成儿童积极主动、独立的个性品质。首先,通过数学活动为儿童
提供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儿童在 活动中可以自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自己独立完成各种
数学操作活动,这对培养儿童积极、主动、独立 、自主的个性非常有益。其次,由于规则在
数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要求 儿童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
作,使儿童形成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最后,通过数学教育还可以培养儿 童的任务意识。
儿童起初并没有明确的 任务意识,有时在操作中会忘记自己正在进行的操作任务。在数 学


活动中,儿童会根据老师的要求逐渐形成初步的任务意识。总之,通过数学教育可以有 效地
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6 . 教师口述应用题时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教师口述应用题有两种形式: (1)是在口述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运用教具等
直 观材料进行示范,以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含义和结构。
(2)是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 此时幼儿理解应用题,完全凭借头脑中的表象进
行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幼儿智力活动的水平,同时也促使 幼儿的加减运算由动作水平的加减
向表象水平的加减过渡。




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尊重个别差异的原则,既是尊重思维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 上的差
异,还要尊重学习风格上的差异。 3、分类既是计数的必要前提还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
4、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方式中,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儿童学的活动还包括师
幼行 为活动顺序。
5、、在教师指导下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儿童主动学习活动即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
6 、遵循和利用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程度决定数学教育目标能否实现,数学教育内容的确定
是否恰当。
7、选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方法,应从儿童数学的思维特点及年龄特点出发,避免单一枯燥
的灌 输方式
9、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情感领域目标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10、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
学 感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一种方法是操作法。
简答题 论述题
教师应如何选择幼儿数学学习经验?
答:教师在选择学习经验时应考虑:所选经验是不是数 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所选经验是否是
幼儿能理解,并能得到满足的;所选经验是否是能对幼儿发生多种作 用,即能给予幼儿整体
发展以影响的一种经验;所选经验是否是达到同一目标的各种不同经验,即可以在 不同发展
层次上获得的经验。
简述引导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的教学策略
答: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的策略是先让儿童直接感知自己身体有关部
位的 方位;再配合适当方位词的描述,逐步理解方位词汇的含义;再次要在生活情景中认识
空间方位。
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2)幼儿数学知识的内化需要借助于表象的作用。
(3)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基础上。
(4)幼儿抽象数学知识的获得需要符号和语言的关键作用。
(5)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练习和应用的活动。
如何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位?
帮助儿童辨别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方 位先让儿童直接感知自己身体有关部位的方位,再
配合适当方位词的描述,逐步理解方


1、幼儿园数学活动目标表述常见的表述方式有教师为主体行为表述和幼儿为主体行为表述。
2、3―4岁的幼儿一般能从1数到10,带有顺口溜的性质。
3、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也是儿童思维过程结果的一种表现。
4、运用表象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主要手段。
5、在量的教学中,幼儿期只是 初步学习直接测量,一般不使用常用的计量单位,即是学习
自然测量。 6、儿童自然测量过程中包括两 种逻辑活动:一是儿童知道整体是由若干部分
组成;二是逻辑相加,进行易位和替换的过程。 7、5—6岁儿童能理解大小和长度的相对
性。 8、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科,是一门关于儿童数学学习和教学的学科。
9、幼儿一一对应观念形成于3岁半。 10、数学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
体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 [填空题]

钱雁秋-小学政教处工作总结


夏天的诗-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书


居庸关长城-失业保险费率


高级人才-宿州人事考试网


儿童节英语-大四实习报告


陆诗雨-梦的起点


春节电子贺卡-中秋节周记


秋天的好词好句-参赛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