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学教育》练习题(1)

巡山小妖精
685次浏览
2020年10月19日 00: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小学周记怎么写-服装店管理制度

2020年10月19日发(作者:邱钟灵)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 A )。
A.数字书写 B.区分“1”和许多
C.认识正方形 D.比较大小
2.幼儿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表现出的特点是( A )。
A.学习加法比学习减法容易 B.学习减法比学习加法容易
C.加减小数比加减大数难 D.加减大数比加减小数容易
3.儿童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或明显的飞跃期)一般出现在( D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4.教师让幼儿自己进行排序活动,不仅能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其( B )。
A.合作意识 B.主动意识 C.守恒意识 D.规则意识
5.根据我国心理学家研究,3岁左右幼儿的数概念发展处于( B )。
A.数词和物体数量间的联系建立阶段 B.数量的感知动作阶段
C.数的运算初期阶段 D.数的运算阶段
6.幼小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只关注自己的动作,而不能与同伴产生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这反映了此时儿
童学习数学具有( D )。
A.外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C.不自觉的心理特点


B.不能顺应的心理特点
D.自我中心的心理特点
7.学前数学教育活动中,对一组物体确定多种标准进行分类,一个物体可以 划分到不同的类别中,这
种分类活动称为( B )。
A.按物体的两个特征分类
C.层级分类




B.多角度(或多重)分类
D.按物体的数量分类
8.学前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所采用的主要形式是( D )。
A.集体活动 B.分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集体与分组相结合的活动
9.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 B )。
A.分析与比较
C.归纳与综合








B.抽象与概括
D.描述与反映


10.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研究范围主要是(B )的儿童。
A.0—6岁 B. 3—6岁 C. 2—7岁 D.3—5岁
11.对于学前阶段的数学启蒙教育而言,其首要任务是( C )。
A.发展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为幼儿提供和创造促进其数学学习的环境和材料
C.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欲
D.促进幼儿对初浅数学知识和概念的理解
12.初步认识10以内数的守恒属于以下哪个年龄段教学内容(B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学前班
13.提供给儿童合适的材料、教具、环境 ,让儿童在自己的摆弄、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获得数学感
性经验和逻辑知识的是以下哪种方法( D )。
A.游戏法 B.发现法 C.寻找法 D.操作法
14.把蜡笔 、铅画纸、手工剪刀归成一类都是学习用品;把毛巾、茶杯、牙刷归成一类都是生活用品,
属于以下哪种 分类(D )。
A.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B.按物件的材料分类
C.按物件的外部特征分类 D.按物件的用途分类
15.幼儿数学教育内容包括( D )。
A.数、量、形 B.数、形、时间和空间
C.感知集合、数、形、量
D.感知集合、数、形、量、时间和空间
16.为了让幼儿对某一数学概念有所感受和体验,最佳的教学方法是( A )。
A.操作法 B.讲解演示法 C.谈话法 D.比较法
17.在下列四种平面图行中,学前儿童最容易认识的是( A )。
A.圆形 B.三角形 C.梯形 D.长方形
18.儿童学习按物件的数量进行分类一般从( C )开始。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19.判断学前儿童是否具有最初的数概念的指标是( B )。
A.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B.会数数 C.认识数字 D.会写数字
20.哪种教学方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A )。


A.操作法 B.演示讲解法 C.谈话法 D.观察法
21.下面各种数量关系中,不宜作为小班数学教育内容的是( B )。
A.对应关系 B.守恒关系 C.大小关系 D.多少关系
22.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B )。
A.教育目标的确定
B.材料的提供和活动规则的确定
C.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
D.教师的指导和评价
23.“学习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10以内物体的数量”这内容的安排在
( B )。
A.小班 B.中班 C.大班 D.各班
24.儿童空间概念发展的特点是( B )。
A.从相对的空间概念逐步过渡到绝对的空间概念
B.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参照逐渐过渡到以客体为中心的参照
C.进行空间定位时,儿童最初是以视觉估计物体之间的空间安排
D.儿童对空间方位关系的辨别与他的思维能力无关
25.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始于( A )。
A.辨数 B.认数 C.点数 D.数数
26.如看数拍手,按要求摸图形等游戏属于( A )。
A.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的数学游戏
B.竞赛性的数学游戏
C.结合音乐的数学游戏
D.结合体育活动形式的数学游戏
27.教师要求幼儿按照形状对物体进行分类,不能随意乱分,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 B )。
A.对应意识 B.规则意识
C.活动意识 D.合作意识
28.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 C )。
A.口头数数 B.按物点数 C.说出总数 D.按数取物


29.儿童在计数时,最初需要用手点着物体逐一 计数,逐渐发展到可以用眼看着物体默默计数,这反
映了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具有( D )。
A.从同化到顺应的心理特点
B.从个别到一般的心理特点
C.从具体到抽象的心理特点
D.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30.下列属于学前儿童小班认识几何形体教育要求的是( A )。
A.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
B.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C.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D.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
31.数组成中两个部分数之间存在着互换关系和( A )。
A.互补关系 B.大小关系 C.差数关系 D.传递关系
32.幼儿园数学教育目标的核心是( A )。
A.培养情感、态度 B. 传授知识 C.培养技能 D. 发展能力
33.学前儿童对数的理解首先理解的是( A )。
A.基数 B.序数 C.自然数 D.数的组成
34.儿童的计数能力标志着他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程度,也标志着儿童( A )运算能力的初步
形成。
A.加法 B.减法 C.编应用题 D.综合 < br>35.儿童数概念的产生是在其模糊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地产生了对物体整个数目的知觉,最后才能
进行逐一点数。这说明儿童数概念的发生开始于( D )。
A.数数 B.认数 C.逐一点数 D.对集合的笼统感知
36.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不论是集体很多形式,还是小组活动形式,儿童的 ( B )都是教育活动
的基本部分。
A.学习活动 B.操作活动 C.自主学习 D.练习
37.把一个正方形分割为两个三角形,将分出的三角形合起来又成为一个正方形,这可以让 幼儿感
知到( C )。
A.一一对应的关系 B.传递关系


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D.序列关系
38. 一次数学活动中,教师引 导幼儿观察两组物体的数量,并问幼儿.“5个扣子和6个扣子能不能
变成一样多?怎样让它们的数量变 成一样多呢?谁想到办法了?”以上的教学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两数之间
的( C )。
A.传递关系 B.次序关系 C.数差关系 D.守恒关系
39.幼儿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要建立在( A )基础上。
A. 多样化的经验和体验 B.已有知识
C.现有水平 D. 思维能力
40.幼儿数学知识的巩固有赖于( A )的活动。
A.练习和应用 B.反复背诵 C. 及时操作 D. 活动
41.幼儿理解应用题比( A )容易。
A.算式题 B.列式 C.口编题 D.计算
42.在一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图形的数量,并问幼儿:“4 个圆形和3个三角形能不能
变成一样多?怎样让它们的数量变成一样多呢?谁想到办法了?”以上的教学 是为了让幼儿体验到两数之间
的( C )。
A.传递关系 B.次序关系 C.数差关系 D.守恒关系
43.运用( B )进行加减,是幼儿学习加减运算的主要手段。
A.操作 B.表象 C.点数 D.组成
44.某幼儿编的应用题是;“小华上午吃了两块糖,下午吃了许多糖,他一共吃了多少糖? ”这道应
用题存在的错误是( A )。
A.条件不清楚 B.结构不完整 C.内容不符合生活逻辑
45.幼儿能以自身为中心判断左右,却不能以客体为中心判断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其( D )。
A.动作能力发展的局限 B.语言能力发展的局限
C.想像能力发展的局限 D.思维能力发展的局限
46.在进行数学活动时,教师提供若干活动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这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
( A )。
A.自主意识 B.规则意识
C.活动意识 D.合作意识
47.幼儿的测量活动一般是( A )。


A.目测 B.估测 C.自然测量 D.标准测量
二、判断题
1.幼儿学习数学开始于动作。(


2.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方法是指教师的教法。(


3.游戏是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4.一一对应比较的教学有助于幼儿掌握计数。(


5.10以内单双数的教学适合安排在中班进行。(


6.口述应用题有利于促进幼儿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


7.幼儿对空间基本方位的认识的难易顺序是:前后—上下—左右。(



8.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数学素养。(


9.幼儿数学学习过程一般遵循“感知——操作——形成经验——运用经验”的规律。(


10.儿童常常认为早上就是起床的时候,上午就是上幼儿园的时候。这说明儿童 的时间概念具有易受
实际生活经验影响的特点。(


11.在幼儿园认识量的教学中,学习量的守恒,属于小班教学要求。(


12.幼儿说:“我爸爸给我3块钱,妈妈给我1块钱,我一共有4块钱。”是自编应用题。(


13.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一般是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


14.把具有某种相同属性的事物的全体称为集合。(


15.守恒是指个体能够不因物体的外在形状的变化或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正确地感知物体的数、量、形。



16. 幼儿学会唱数也意味着学会了计数。 (


17.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起始于对活动内容的兴趣。 (

)
18.幼儿点数后能说出总数,意味着幼儿初步理解了数的实际含义。(


19.数的组成包括数的组合和分解两个过程。(


20.幼儿园数学教育的任务主要是让学前儿童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21.在多数的情况下,活动目标的表达中都未列出主体的名称。 (


22.幼儿理解基数比理解序数晚。 (



1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总目标。3-46
答:
(1)激发幼儿认识和探索环境中数量、形状等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 2)引导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形、量、时间和空间的感性经验,使幼儿逐步形成一些
初级的数学概念。
(3)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初步能力,并学习独立选 择数学活动的内容和按照要求检查自己活
动的情况、活动的结果。
(4)培养幼儿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操作材料的技能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
口述应用题设计要点:
1、渗透生活情景,唤起幼儿经验
2、应用题难度要适宜,语义结构有变化。
3、教师口述应用题和幼儿编应用题相结合。
4、关注集体的交流讨论,提示儿童的准确表达

3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有哪些特点?
答: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儿童数学教学活动是幼儿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2)儿童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情景性、操作性和游戏性特点。
(3)儿童数学教学活动一般为教师组织、并在教师直接指导下进行的活动。

4
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育?
答案: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学习数
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等。学前儿童学习数学,不仅对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后学习,乃至一
生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具体概括如下: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5
口述应用题在学前儿童学习加减运算中有何作用? 7-192
答:
(1)口述应用题是学前儿童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
口述应用题在幼儿学习加减运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掌握加减运算的工具和基础。
(2)口述应用题有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促进了幼儿思维分析、综合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幼儿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3)学前儿童解答和自编应用题的心理特点
幼儿在解答加、减应用题时,常会受题目中内容 和情节的影响,他们往往把应用题当作一个故事或谜语,而不注意
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和问题,也有时是被 题目中情节内容所吸引而忘记计算的任务。幼儿在学习自编应用题时,常常
因为对应用题的结构理解、掌 握较差,常表现出以下问题:多数幼儿不会提出问题,常直接说出答案;有的幼儿不
会提问,编题也不完 整;还有的幼儿所编的应用题不符合生活逻辑或事物发展的规律。

7
幼儿计数能力发展的顺序怎样?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口头数数 按物点数 说出总数 按数取物
(1)在物体空间分布相同的情况下,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幼儿计数活动会产生影响
(2)计数物体的空间分布对计数活动也有影响。
(3)幼儿计数活动的方式也会影响其计数活动的成绩。
(4)同时呈现并继续保持不变的计数对象对幼儿的计数活动有利,而相继呈现并先后更替的计数
对象则较难。

8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中,如何正确使用操作法?
明确操作目标 创设操作条件 交待操作规则
评价操作结果 体现年龄差异 与其他方法有机结合

9
如何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1通过游戏形式,引导幼儿学习加减。
2、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结合有关


情景和事例,引导幼儿学习加减运算。
3、在大班后期,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引导幼儿学习一些逆向思维的加减应用题,
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

10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密切联系生活原则。
答:(1)数学教育生活化是幼儿园数学教育密切联系生活的原则的体现。具体表现在数学教
育内容应和幼儿的生活相联系,要从幼儿的生活中选择教育内容。
(2)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数学。再次,还要引导幼儿用数学,让幼儿感受到数学作为一种工具在实
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11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应遵循哪些要求。
(1)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启蒙性
(2)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生活性
(3)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内容应具有可探索性
(4)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内容应具有系统性
31.学前儿童数学教学的常见方法有哪些?4-82
答:
(1)操作法(2)演示、讲解法(3)游戏法(4)观察、比较法


11、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1、幼儿数学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儿童思维结构的原则 二、让儿童动手操作的原则
三、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原则 四、联系儿童生活的原则 五、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


4. 简述学前儿童时间概念发展的一般特点。
答案:(1)主观性。(1分)
(2)含糊性。(1分)
(3)易受实际生活经验影响。(2分)
(4)易和空间关系混淆。(1分
6. 简述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答案: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是根据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目标,用科学的方法对数学教育活动中 的有关要素进行
价值判断的过程。(2分)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评价的作用有:鉴别作用;(1分)诊断作用;(1分)改进作用。(1分)
1. 试述学前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答案:(1)从具体到抽象。(2分)
(2)从个别到一般。(2分)
(3)从外部动作到内化动作。(2分)
(4)从同化到顺应。(2分)
(5)从不自觉到自觉。(1分)
(6)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1分)
(注:没有结合要点进行阐述酌情扣2~4分)

泰戈尔飞鸟集-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


临沂市人事考试网-英国留学贷款


都柏林城市大学-入党志愿范文


七月十四是什么情人节-管理学排名


西安外国语大学录取分数线-阜阳师范学院分数线


安徽合肥学院-推广普通话资料


面试自我介绍英文版-妇女节的手抄报


证券从业资格成绩-公司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