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教案-全册
三十六大-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我长大了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成长与变化带来的喜悦。
2.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本活动主题通过“讲故事”、“想一想”、“看一看”、“写写画画”、“
说
一说”、“做一做”、“写一写”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变化,体验
成长的快乐。学习
记录成长的方法,体会老师、同学、父母对自己的
关爱,同时知道自己的变化与周围事物的变化有着紧密
的联系。培养
孩子的健康人格和良好的品行。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可通过教师讲故事《柯里亚的宝盒》或引导学生看图讲故事进行
导入。
(二)活动的组织
1.想一想。提问:柯里亚为什么找不到自己的“宝盒”了?你能帮
助他吗?
2.看一看。一个学期过去了,你发现自己有什么变化?同学有什
么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身体、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变化。
3.写写画画。引导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发现自己的变化,并把自
己的发现和感受写(画)下来。
4.说一说。一个学期过去了,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这里
是让学生说说上一学期在
学校生活中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教师要注意
点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成长中生活和学习的快乐。
5.做一做。这个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通过交流使学
生初步了解记录成长快乐的各种方法。
6.写一写。此活动为选做。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最想对家人、老师
或同学说的话写在框里,
教师应注意启发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来。
活动参考资料
让孩子快乐成长
未成年人处在心理和身体的发育时期,过小的年龄显然负担不了过大的
压力,如果引导不好
,容易造成各种心理问题:缺乏信心、没有热情、考试
焦虑、过分自责等等。这些因素对青少年健康人格
的形成和良好品行的塑造,
都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青少年走上歧途。在加强和<
br>改进未成年的思想道德建设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学校、家庭和全社会达成
共识,形成合力,创造
条件,让孩子们快乐成长。
只有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我们才可能培育出心智健全、全面发展、适应
社会、勇于创新的人才。只有内心的快乐,才有真正的坚强。谁都希望孩子
拥有宽容和自信,能
真正健康地成长,那就从让孩子们真正地享受快乐、享
受友谊、享受关爱吧!
寻找规则
一、活动目的
1.感知规则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体验与儿童生活相关的规则。
2.感受规则在集体生活中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活动分析
规则是人类社会性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一个有序的社会必
定人人具有
强烈的规则意识。遵守规则既是一个人讲究社会公德的基
本表现,更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养之一。人们是
否具有规则意识,在
一定意义上表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
人的规则意识应当从小抓起。对
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随着集体
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已经能够意识到规则的存在,但还没有形成对规则的正确认识,还不能真正体
会到规则在他们生活中的作用和
重要意义。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获得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
本理念。每个
孩子都是在游戏中成长的,游戏都有规则,只有大家都
遵守规则,游戏才能正常进行。本次主题活动就是
通过“看一看”、“找
一找”、“讲一讲”、“玩一玩”和“说一说”、“议一议”等实践活动,让学<
br>生在游戏和集体学习中感受到规则与生活的关系,以使学生把自觉遵
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引导学生观察学生间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图片,提问
“他
们在做什么?”使学生初步感知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2.找一找。启发学生发现在这些场合(乘
公共汽车、上课、放学
过马路、踢足球)有哪些规则?我们应该怎么做?并引发学生谈论“生
活
中还有哪些规则呢?”通过回顾、讨论的方法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
感知规则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3.讲一讲。引导学生说出你都会玩什么游戏?如果游戏没有规则
会出现什么情况?
可以设计情景,也可以讲故事。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在游戏
的时候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只有遵守了规则,我们在玩的时候才能玩
得开心,玩得痛快!没有规则或我们在玩的时候不遵守规则,游
戏就
无法进行。
4.玩一玩。学生分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先讲清(设计好)游戏
规则,再带领同学们游戏。
5.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学校生活里都有哪些规则?为什么要遵
守规则?明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和《小学生守则》是我们每一
个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6.议一议。这是一个拓展
的环节,教师要引导同学们议一议,放
学后,在家里、在朋友家里、在商店……你应该怎么做?了解规则
对
人有约束作用,但规则也是为大家服务的。
土的乐趣
一、活动目的
1.通过玩泥巴,发现土的乐趣,并初步感知了解事物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泥土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分析
儿童有着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天性,面对自然中的泥土,孩子
们无不表现
出想要接触、玩耍的愿望。本活动是一次室外活动,主题
是让孩子们通过“看、认、说、玩、试”这样一
个由感知、体验到探究
的过程中,初步了解泥土的作用,得到科学素养的培养,进而产生对
土地
的情感。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这个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泥土,教师可提供多色
土的样本或图片,如果能
实地观察不同种类的土就更好了。土为什么
有不同的种类和颜色,教师不必讲得十分细致、专业,只要让
学生明
白:因为各地环境不同,所以土壤的颜色不同。
2.认一认。室外考察,引导学生
通过感官接触周围的土。闻闻泥
土的气味;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泥土的表面;用手拍一拍泥土,听听发出的声音;向泥土里倒一点水,看看水去了哪里。孩子们对于泥土的
热情会很高,教师应进一步引导
学生用铲子挖开泥土,切出一个“横
切面”,以便更清楚地观察泥土中有些什么。通常会
出现诸如草根、
小石子、小昆虫的巢穴等等。
3.说一说。原地休息,让同学们说说自己
的发现和感受,交流对
泥土的认识。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自由畅谈。
4.玩一玩。可以用泥土和着水捏泥玩具,也可以让孩子们滚泥球,
挖泥洞,总之让孩子们玩得尽兴。
5.试一试。分组(个人)进行这项活动。教师可以就种植的方法
和浇水的时间等问题作必
要的指导,但要提出明确要求,种植、养护
等活动学生必须亲历亲为。适当的时候还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
“成果”
带到学校来,让大家欣赏。
6.写一写。一年级学生识字不多,可以用文字配合图画(拼音)
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
五、注意事项
1.注意卫生和安全。玩土时不用手揉眼,游戏后洗手;玩泥土前
教师要清
理场地,以免有危险物品而发生意外等等。
2.学生用泥土种植,并不一定都能成功,一方面教师
应引导学生
种植较易萌发的植物,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发现原因,及时鼓励。
活动参考资料
孩子喜欢玩土
有心的父母都知道,大多数孩子喜欢玩水、土
,尤其是小男孩,对水、土、
棍棒更是偏爱。他们把这些当成了很好的玩具,通过这些东西,他们总能得
到快
乐。幼儿阶段是最接近自然本性的时期,他们眼中的世界美好、灿烂,他们对任
何事物、现
象都感兴趣,他们喜欢新鲜的、自然的事物。泥土当然也是他们的好
朋友、好玩伴了。
小草青青
一、活动目的
1.学习观察的方法,养成注意观察的习惯。
2.初步了解小草对于自然界的作用,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活动分析
这次活动承接上一个主题活动——土的乐趣。通过“看一看”、“说
一说”
、“做一做”、“想一想”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了解
小草,和小草做朋友,并了解小草在
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懂
得爱护小草,保护环境的道理。体会小草“团结友爱”的真谛。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看一看。小草随处可见,城市里的草坪、绿化带、农村的山坡、
田野、我们的校园里都生长着小草。
这一环节是让孩子们有意识地去
观察亲近小草,留意小草的变化和生长情况,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资料片,拓宽学生的视野。
2.说一说。通过多种渠
道了解信息,让学生了解小草在我们生活
中的作用。如:水土保持、防风固沙、净化环境、饲养牲畜等。
也可
以采用设计游戏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如:一名学生就是一株小草,
一组同学就是一簇小
草,一个班的同学就是一片小草,教师可以设计
类似于闯关的游戏,闯一个人的关口容易,闯一组同学的
关就不容易,
闯一个班同学的关就更不容易。由此引出小草在水土保持和防风固沙
等方面的作用。
3.做一做。学唱一首儿歌,或分小组设计一个保护草坪的牌子,
还可
以结合学情和校情设计其他活动,例如,整理、清扫草坪、画一
幅以小草为主题的画等等。
4.想一想。如果没有小草我们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使学生初步
了解小草在环保上发挥的作用。
5.议一议。这是一个延伸活动,从小草特别团结,它们总是聚拢
在一起引申,我们应当向
它们学习什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
认识到团结和集体的重要意义。
活动参考资料
当我们阅读报纸、杂志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些与草地相近的词,比如城市中
的绿地不叫草原,而叫草坪或草地;而内蒙古的辽阔草地,人们通常都叫它大草
原。这些词之间
有什么不同吗?
当然,这几个词是有所区别的:
草原一般指的是天然的草地植被,
是指在不受地下水或地表水影响下而形成
的地带性草地植被。我国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青海、甘
肃的荒漠草原都
是这种类型,都叫做草原。
草场是草原以及各种类型的草地,一旦被用来
放牧或割草等,即称之为草场,
也就是说,草场可以认为是已被人们进行开发利用的草地。
草坪指的是有特殊功能的草地,是人工建造并管理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草地。
草地是一种泛指,是指
生长有草本植物或具有一定灌木植被的土地,因而草
原、草场、草坪都被包括在其中。
蚯蚓本领大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
2.尝试用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3.通过活动对蚯蚓有初步的了解。
二、活动分析
在经历了“土的乐趣”、“小草
青青”两个活动之后,我们又安排了
“蚯蚓本领大”这个主题活动。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意识,
尤
其喜欢户外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亲近自然,了解蚯蚓,探究蚯
蚓的秘密是这次主题活动
的目的。
蚯蚓就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每到春夏之际它的踪迹就会显现出
来。让学生先“看
一看”,了解蚯蚓的形状和特征,然后“找一找”,知
道蚯蚓的生活习性,再做一个小实验,观察在震动
、光照、噪音的条
件下蚯蚓的反应。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
识,尝试
用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学习。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讲故事《一粒种子》。小小的蚯蚓,它不但帮助种子
发芽,还帮
土壤妈妈松了土。同学们你想知道小蚯蚓还有哪些本领吗?今天老师
带你们一起走进
大自然,来到蚯蚓身边,仔细观察蚯蚓!
(二)活动的组织
1.找
一找。蚯蚓的家在哪里?先做个小计划,然后讨论如何做到
分工合作,还要检查小组的工具是否齐全(铲
子、小木棒、空瓶子),
特别要注意要求学生认真做记录。
2.读一读。了解蚯蚓的种类和大小。
3.观察。抓一些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蚯蚓让学生观察:
蚯蚓是
什么样的?从颜色、形状等方面用放大镜仔细看,别放过每一个细节。
鼓励学生大胆地去
摸,去闻,用“我发现”说一句完整的话,谈谈自己
的发现。有条件的学校带学生到户外去活动效果会更
好。
4.试一试、记一记。亲自动手做个小实验,可分小组进行。让学
生抓三条均匀的蚯
蚓放在杯子里,按照图示要求进行试验。观察蚯蚓
的变化,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写观察记录,然后分小
组,讨论观察
结果。还可以再试一试,假如把蚯蚓切成两截,又会是什么样情况?
做实验对一年
级学生来说是初次经历,教师要注意及时指导,让学生
观察要耐心、仔细,记录要尽可能翔实、完整。
5.说一说。组织学生开个“探索蚯蚓的秘密”主题班会。要求学生
把观察到的或实验得出
的结论,搜集到的资料,尤其是在活动中的体
验、感受整理出来,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以“蚯蚓本领大”
为题,以“我
还知道……”开头,进行交流。
活动参考资料
“蚯蚓”又称
“地龙”。环节动物,寡毛纲动物的统称。身体细长,
由许多体节组成。头部退化,没有眼。口在前端,
上有优质的叶,即
口前叶,用来取食。肛门在后端。除围口节及最后节数外,每一体节<
br>上都生有刚毛。雌雄同体,但是要异体受精,卵生。性成熟的个体,
在14-16体节间有一圈较
阔而没有刚毛的粉红色环带,称作生殖带。
在体背中线,节和节之间有背孔,体腔液就由孔里分泌出来湿
润身体
表面。这都是适应穴居生活的体态结构。
蚯蚓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在受伤或被切断
之后,会产生一种似胚
胎的间叶细胞,能分化成各种组织,只要不被切断靠头的前部,如在
15
~20节被切断,一般很容易再生。当然,也可以相互移植。
蚯蚓对土壤里的物质转换起一定的作
用。蚯蚓粪是一种高效的有
机肥料,含有丰富的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盐等成分和腐殖酸,能改良
土壤,增加肥力。有人统计过,每10万条蚯蚓一年中可排粪六七吨。
蚯蚓的食性比较复杂,目前世界各
国如英、美、法、日本等,利用蚯
蚓来处理大量垃圾,例如美国一家蚯蚓养殖厂,每天能处理150吨垃
圾,变害为益。
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可作食品和
饲料。此外,在我国也有一种传统的中药称作“地龙”。
认识蔬菜
一、活动目的
1.认识蔬菜,知道蔬菜的营养对自己的成长很重要。
2.学习初步的统计方法。
3.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水平
的提高,农贸市场里蔬菜的品种越来
越多。认识蔬菜,认识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蔬菜,知道蔬菜与
自己健康的关系,是这次活动的主题。活动通过“涂一涂”让学生准确
地描绘不同的蔬菜;通过
“讲一讲”让学生互相交流各自了解的信息;
通过“玩一玩”让学生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蔬菜;通过“填
一填”引导学
生学习最初步的统计方法。并通过以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交往、
自主活动的习
惯。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猜谜揭题,让学生各猜一种蔬菜名。并问“你还知道其它有关蔬
菜的谜语吗?”
(二)活动的组织
1.走一走。和爸爸妈妈一起逛逛市场,看看市场里都有什么蔬
菜?了
解爸爸、妈妈和自己爱吃的蔬菜的名字。使学生对蔬菜有一个
初步的了解。同时安排学生
收集有关蔬菜的图片等资料。
2.讲一讲。是让学生将收集的蔬菜资料、图片,拿出来和大家交<
br>流,使大家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蔬菜的营养。
3.填一填。这是一个小调查活动,初步
渗透一点统计知识。教师
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启发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收获。用“正”
字做统计是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一年级的学生可
能还很陌生,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指导
。
4.玩一玩。通过有趣的分辨蔬菜的游戏,检验自己对蔬菜究竟认
识了多少。
5.涂一涂。让学生认一认背景资料中所出示的蔬菜图片,结合自
己的生活经验互相交流。
正确、细心地给蔬菜涂上颜色。
活动参考资料
蔬菜的营养成分分类
科学家根据蔬菜所含营养成分的高低,将它们分为甲、乙、丙、丁4类。
甲类蔬菜:
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C、钙、纤维等,营养价值较高,主要有芥
菜、苋菜、韭菜,雪里蕻等。
乙类蔬菜:
营养次于甲类,通常又分三种。第一种含核黄素,包括所有新鲜豆类;第
二
种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较多,包括胡萝卜、芹菜、大葱、青蒜、番茄、辣椒、
红薯等;第三
种含维生素C较多,包括大白菜,卷心菜,菜花等。
丙类蔬菜:
含维生素类较少,但含热量高,包括洋芋、山药、芋头、南瓜等。
丁类蔬菜:
含少量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低,有冬瓜、竹笋、茄子、茭白等。
食盐用处大
一、活动目的
1.了解食盐的广泛用途。
2.培养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二、活动分析
食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它不仅能调节我们的
口味,还能
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此外,盐还有许多其他的用途。本
活动主题是通过查询、探究、实验等实践性活动
让学生了解盐的作用
和功能,同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听故事。教师可以提
问:你知道关于盐的故事吗?在班里给大
家讲一讲。如果学生不知道,教师可以给学生讲“傻瓜吃盐”等
故事。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查一查。请同学活动前通过查阅、问询的方法了解食盐的
多种
用途,鼓励一年级的学生用文字配画(拼音)的方法作记录,以弥补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的
不足。
3.动脑筋。通过两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盐的用途的事例引发学生
质疑,了解盐的广泛用途。
4.动动手和说一说。各小组可以选择其中的一项进行实验,教师
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做好记录,并选
择合适的时间组织实验结果的
交流活动;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品种的盐,联系生活实际想一
想盐在生
活中的作用。
活动参考资料
食盐的最大用处就是食用,除了食用,食盐的用处还有很多,下
面列举一些它的妙用方法。
1.
在衣领、袖口上撒些盐末,轻轻揉洗,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按
常规洗涤,领子和袖口就变得分外洁净。
2. 食盐水加柠檬汁可洗去衣服上的血迹。 3. 用浓盐水浸泡,可
除去衣物上的茶渍。
4. 在衣服上的果汁渍处撒些食盐,用水润湿,然后浸在肥皂水中
洗涤,可洗去果汁渍。
5. 把新买的牛仔衣裤放入浓盐水中浸泡12小时,可防止以后洗
涤时褪色。
6. 用极细的食盐末撒在地毯上,再用笤帚扫,可去灰尘,并使
地毯呈现光泽。
轻巧灵活的筷子
一、活动目的
1.了解筷子的传说与来历。
2.了解筷子的功能,从小养成正确使用筷子的习惯。
二、活动分析
筷子看起
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具有挑、拨、夹、
拌、扒等多种功能,既轻巧又灵活,被西方人称为
“东方的文明”。
本活动主题是从学习正确使用筷子入手,通过看、想、玩、说、做等
各种形式
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筷子的传说与来历和使用中的礼
仪,关注一次性筷子的利弊。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谈话导入,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以
筷进餐
少说已有3000年的历史,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5亿人在使用筷
子,足以证明筷子的魅力。考考你对筷
子的知识知道多少。
(二)活动的组织
1. 想一想。筷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
,使用筷子时要注意
些什么呢?可以分组模拟一次家庭聚餐,同学之间相互观察在餐桌前
的表现
。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筷子,充分发挥筷子轻巧灵活的
功能。同组之间可以互相纠正,让每个学生
都能正确使用筷子。通过
交流明白使用筷子中所包含的特殊的礼仪文化。
2. 你知道吗?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我们还使用哪些餐
具,如:勺等。可以让学生说
一说西方人吃饭不用筷子用什么?请知
道的同学表演给大家,餐具怎样摆放?使用时有什么讲究?
3. 玩一玩、说一说。这是一次非常有趣的游戏活动,通过夹豆子
(弹子)比赛,看谁夹得又
稳又快。请取胜的同学把他的“小窍门”
讲给大家听。还可以在游戏中,互相纠正错误的使用方法。
4. 小资料。关注一次性筷子的命运。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一次性
筷子使用情况,一次性筷子
使用后的命运告诉大家。使学生初步了解
一次性筷子与树木、绿化、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5. 做一做。用筷子、牙签、火柴棒等做一个小模型,采取分组的
形式合作完成。培养学生团
结协作、动手、动脑的能力。小制作完成
后教师应组织一次评比活动,以调动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活动参考资料
筷子使用禁忌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
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
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
究
得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
子,并且筷子
的两端一定要对齐。在使用过程当中,用餐前筷子一定要整齐码放
在饭碗的右侧,用餐后则一定要整齐的
竖向码放在饭碗的正中。但要绝对禁忌以
下十种使用筷子的方法。
1. 仙人指路:这种做
法也是极为不能被人接受的,这种拿筷子的方法是,用
大拇指和中指、无名指、小指捏住筷子,而食指伸
出。这在人们眼里叫‚骂大街‛。
因为在吃饭时食指伸出,总在不停地指别人,人们一般伸出食指去指对
方时,大
都带有指责的意思。所以说,吃饭用筷子时用手指人,无异于指责别人,是不允
许的。
还有一种情况也是这种意思,那就是吃饭时同别人交谈时用筷子指人。
2. 品箸留声:这种做法也
是不行的,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
来回去嘬,并不时地发出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
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
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声音,更是令人生厌。所以一
般出现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同样不允许。
3. 击盏敲盅:这
种行为被看作是乞丐要饭,其做法是在用餐时用筷子敲击盘
碗。因为过去只有要饭的才用筷子击打要饭盆
,其发出的声响配上嘴里的哀告,
使行人注意并给予施舍。这种做法被视为极其下贱的事情,被他人所不
齿。
4. 执箸巡城:这种做法是手里拿着筷子,做旁若无人状,用筷子来回在桌子
上的菜
盘里翻找,不知从哪里下筷为好。此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极
其令人反感。
5.
迷箸刨坟:这是指手里拿着筷子在菜盘里不住地扒拉,以求寻找猎物,就
像盗墓刨坟的一般。这种做法同
‚执箸巡城‛相近,都属于缺乏教养的做法,令人
生厌。
6. 泪箸遗珠:实际上这是用筷
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里不利落,将菜汤
流落到其他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视为严重失礼,同样
是不可取的。
7. 颠倒乾坤:这就是说用餐时将筷子颠倒使用,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
的,正所谓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将筷子颠倒使用,这是绝对不可以
的。
8.
定海神针:在用餐时用一根筷子去插盘子里的菜品,这也是不行的,这是
被认为对同桌用餐人员的一种羞
辱。
9. 当众上香:出于好心帮别人盛饭时,为了方便省事把一副筷子插在饭中递
给对方
。这被会人视为大不敬,因为民间的传统是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如果
把一副筷子插入饭中,无异是被
视同于给死人上香一样,所以说,把筷子插在碗
里是决不被接受的。
10. 交叉十字:这
一点往往不被人们所注意,在用餐时将筷子随便交叉放在
桌上。这是不对的,因为人们认为在饭桌上打叉
子,是对同桌其他人的全部否定,
就如同学生写错作业,被老师在本上打叉子的性质一样,不能被他人接
受。
美丽的艾得莱丝绸
一、活动目的
1.
知道艾得莱丝绸是维吾尔族传统服饰衣料。 2. 初步了解其特
点和生产过程。
3.
培养学生欣赏、探究民族服饰、工艺品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美丽的艾得莱丝绸是维吾
尔族独有的丝绸织物,具有悠久的历
史。生长在新疆的孩子大多见过。本活动主题是让学生通过“欣赏”
、
“排排队”、“涂涂色”等游戏初步了解艾得莱丝绸,了解艾得莱丝绸
的生产过程,感受我国
少数民族服饰的绚丽多彩,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新疆,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1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 看一看。这个环节要尽可能
多地收集可视的教学资源。引导学
生通过探究发现桑树和丝绸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这种丝绸的图案是新<
br>疆独有的,和我国其它产地的丝绸有所不同。这里教师可以适当提供
一些背景资料,如:讲讲丝绸
的发源地以及丝绸之路等。
2. 排排队。先让学生给背景资料中每幅图都标上序号,再排队。正确的顺序:蚕宝宝、蚕茧、丝、纺织、丝绸。
3. 涂一涂。涂色可以临摹艾得莱丝绸图片中
的色彩和纹路,还可
以自由设计色彩。要注意,表现艾得莱丝绸的色彩时,无论多么绚烂
的色彩都要搭配些白色,使得丝绸的色彩既热烈而又不焦灼。另外颜
色的选择不要超过三种。
4. 说一说。近些年来已开发出多种艾得莱丝绸的工艺品,如:领
带、箱包、丝巾等,请小朋
友们畅所欲言,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大
家,可以先分组交流,再将本组的意见集中起来向全班汇报。
活动参考资料
艾得莱丝绸
艾得莱丝绸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产品,是维吾尔族
妇女最喜欢
的衣裙材料。它是在蚕丝上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照图案的
要求进行染色,
其工序是非常细致而繁琐的。艾得莱丝绸有两大产区:
一是喀什、莎车的绸。特点是用色反差大,对比强
烈,以色彩绚丽、
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
二是和
田、洛浦的绸。特点是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犷奔
放,色彩强烈,简单富有变化,再现了大自
然中光和色的美感。艾得
莱丝绸质地柔软,富于弹性,轻薄柔韧,美观华丽,具有鲜明的维吾
尔
民族文化特色,深受少数民族群众的青睐。现在人们不仅把艾德莱
斯绸视为衣料,还有不少人把它作为工
艺品买回去制作成室内装饰
品。
艾得莱斯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
神、
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纹、梳子纹以及民族乐器
变形纹样。
迷路了怎么办
一、活动目的
1.
了解一旦迷路后自护、自救的方法。 2. 增强学生自护、自救
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和表演的兴趣。
二、活动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和外界接触的机
会多了,外出的时候也多
了,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和复杂的社会场景中,迷路的几率也增加了。
本活动主题是从具体案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迷路了该怎么办,并在体
验性活动中使孩子们了解迷路后自护
、自救的方法,增强学生自护、
自救的意识和能力。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1. 看一看。背景资料提供了两
个城乡不同的事例,用以唤起学生
生活经验的回忆,“他们该怎么办呢?该找谁来帮他们呢?”进入活<
br>动主题。
2. 说一说。这里是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见、所闻或自己亲身经历
的迷路
事件,介绍给大家,并简单分析迷路的原因。这个环节要特别
强调,记住家里和父母的联系电话、父母的
工作单位、家庭地址、学
校的名称和地址等。学生在叙述迷路的事例时,教师应引导他们把迷
路
的原因、经历、结果全过程说完整。
3. 想一想。这个环节主要是探讨避免迷路和迷路后的自救方
法。
应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探究多种途径和办法。
4. 议一议。让大
家畅所欲言,把自己想到的方法告诉大家。教师
要及时指导,让各小组认真做好记录。小组讨论后可以选
代表把本组
的讨论结果向全班作汇报。
5.
演一演。以表演的方式活跃紧张的气氛,也可以使学生演练并
相互交流自救的方法。
活动参考资料
在城市迷路了怎么办?
第一种方法,是向路人询问。‚有困难,
找警察‛,但是要注意,使用礼貌用
语,如请问‛、‚谢谢‛、‚打扰您一下‛等等,让对方乐意帮助你
。还有一点需要注
意的是,一定要尽量使用普通话,否则对方可能听不懂你的意思。
第二种
方法,就是看路牌,城市街道、房院都有路牌房号,沿路也都有公共
汽车站牌,细心观察就可找到答案。
第三种方法,就是打电话,如果你要去的地方有联系电话,可以打电话给对
方,问一问该怎么走
,或者打给自己家里告知家人自己的准确位臵。
在野外迷路了怎么办?
1.
退回原路法。 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心慌,仔细回忆一下自己走过的路,
从最有代表性的地点如何走到
此处的?如果按原路返回是否可以走上正道?如果
是在密林之中,可试探着往回走,但一定要每走8~1
0米时在树上做一个记号。
可折断一根树枝,也可在树干上划一个记痕,以防再次走错方向可以返回原地
。
2. 登高远望法。发现迷失方向时,应先登高远望,判断往哪走,在山地尤应
如此。先
爬上附近大的山脊上观察,然后决定继续往上爬还是往下走。
3. 沿河走法。顺河面而行最为保险
,这一点在森林中尤为重要。俗话说水能
送人到家,因为道路、民居常常是涉水临河而筑的。
4. 迷路时,如果遇到岔路口,首先要明确要去的方向,然后选择正确的道路,
若几条道路的
方向大致相同,无法判定,则应选中间那条路,这样可以左右逢源,
即使走错了,也不会偏差太远。
5. 预防迷路就要学会辨别方向。在晴朗的白日或夜晚,上有太阳或北斗当然
方便,但若在阴
雨天气或茫茫林区,要辨方向需要有些窍门。一可观察树木,由
于植物喜阳,故树木向阳的一面枝叶繁茂
,树干纹理较另一面光疏;二可观察石
头,石头向阳一面往往光滑、裸露,而朝阴一面则粗糙多苔类植被
;三可观察土
地,向阳一侧往往草木茂盛,而阴坡则植物稀疏。若在高原地区,即使在夏季,
阴
坡仍会有积雪或残冰。这样,凡阳面即南面,凡阴面即为北面,大致可以辨出
方位。
小小旅行家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介绍自己家乡的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家乡的愿望。
2.通过交流资料活动,了解更多的祖国美景,产生探索大自然的
兴趣。
3.亲近家乡的山水,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初步学会制定简单的旅
游计划。
二、活动分析
新疆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美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特
色,
在祖国各省区中独树一帜。本活动主题是让学生通过“模拟旅游”
活动亲近大自然,了解自己的家乡,并
通过选择旅游所需用品,外出
旅游中某些行为正误的判断等活动,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正确的
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课时建议
本活动建议2课时完成。
四、活动过程建议
(一)导入
可采用一段优美的新疆歌曲进行导入。听后问学生,歌中所唱的
是什么?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二)活动的组织
1. 说一说。这一环节是通过播放展示新疆美丽的教学图片,让学生说出其所在地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家乡的美丽
景色。同时引导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图片拿出来在课堂上进行展
示,与同学共享,使大家产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2. 画一画。亲近家乡的山水,做一个小小旅行家,首先要准备外
出的必需品。问:如果你要
旅行,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物品?在你认
为正确的物品图片上画个圈。这里可以先让学生对背景图片中所
提供
的实物进行选择,并判断正误。通过选择旅游必备物品,渗透一些旅
游常识,帮助学生有选
择地去整理所需物品。
3. 议一议。此环节是上一环节的继续,目的是使学生明确哪些是
旅游中要带的必需用品,旅行所带的物品应不多也不少。
4. 评一评。就背景资料中“野外旅游的
小朋友,做错了什么”这
一问题,请学生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感受,通过自省、自悟,明
白
“美,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只要你弯弯腰,就不会让小河的脸脏,
让小草的脸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5. 试一试。开个家庭讨论会,与家人商量一份家乡一日旅游计划。
做一次小小的策划师,设
计一份旅游计划书,请家人评议,并试着自
己准备外出旅游所需用品,培养学生自理能力。
活动参考资料
1.魔鬼城
北距奇台县城约110千米处有一经过长期风蚀而形
成的规模宏
大气势雄伟的风蚀奇特景观,被人们称作魔鬼城,在大自然鬼斧神工
长期作用下形成
的密集而又错落有致的砂岩奇异形体,俨然是一座城
堡巍然屹立于戈壁苍茫大漠之中。这座城堡,似亭台
楼阁,似城廊街
道,似罗刹宝殿,各种景象,真可谓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形成了一个梦幻般的迷宫世界,什么‚布达拉宫‛、‚吴哥窟‛、‚罗马斗兽场‛、‚
富士山‛、‚路南石林
‛……古今中外的名山胜迹应有尽有;什么‚石猴
观海‛、‚黄牛耕耘‛、‚雄师横卧‛、‚小猴摆尾‛
、‚大鹏展翅‛……各种
各样的造景地貌琳琅满目,惟妙惟肖,臵身魔鬼城定能使你形象思维
的
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2.克孜尔千佛洞
新疆由于和佛教的发源地印度接壤,所以
可以说是中国陆地传播
佛教的发祥地,佛教的盛行在新疆辽阔的大地上留下了无数的佛教遗
址,
石窟艺术便是其中之一,新疆的石窟艺术有如下特点:其一是数
量众多,新疆现在发现的石窟达到八百余
处,居中国首位;二是时间
早,新疆的石窟开凿时间普辫比内地的早了一至二百年左右,新疆著
名的石窟有克孜尔千佛洞、柏孜克里克千佛洞、库木吐拉千佛洞、森
姆塞姆千佛洞、克孜尔尕哈千佛洞、
玛扎巴哈千佛洞等等。
臵身于雄伟的明乌达格山举目远眺,克孜尔千佛洞尽入眼帘:悬
崖上
一个个石窟层层相叠,鳞次栉比,气势恢宏,威风八面。专家介
绍,克孜尔千佛洞建造于3至13世纪,
共有236个洞,现存壁画画
面约10000平方米,是新疆最大的一处佛教文化遗址,这在世界上是<
br>仅次于敦煌画的艺术宝库,堪称‚中国第二敦煌‛。现已被指定为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br>这里的壁画不仅包括飞天、伎乐天、佛塔、菩萨、罗汉、天龙八
部、佛本生故事、佛传故事、经变
图画,而且还有大量的民间习俗画:
古时的生产和生活场面、西域山水、供养人、飞禽走
兽等等。
克孜尔千佛洞不仅有大量宣扬佛教教义的画面,也有畜牧、狩猎、
农耕、乘骑、古
建筑的真实写照。
智慧泉
综合实践活动是
一种新型的课程,要求学生亲近自然、走向社会,
开展调查、实验、观察、体验等活动,这对小学、初中
学生来说都是
一种全新的体验。怎样进行调查、实验,怎样去观察、采访,这都需
要我们教师给
以适当的提示和指点。因此,《新疆综合实践活动》(探
索与研究)修订时在每册书后都增加了“方法指
导”的内容,其中一、
二年级以“智慧泉”的形式呈现。
为了便于低年级学生理解,我们在
“智慧泉”中对综合实践活动
所涉及到的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用图解的方式进行了简单扼要的描
述,希望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初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常
识和方法。教师在组织活动前应
全面浏览各册“方法指导”内容(详见本书上册附录部分),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一年级下册我们设计的学习内
容是:一、学会做调查;二、学
会做实验。
一、学会做调查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调查活动的基本过程。
2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调查活动,并学习做记录。 教学
要求
教师可以从
观察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开展调查活动的基本程
序。即:先要确定调查的问题和内容,其次要根据确
定的主题确定调
查对象,最后还要合理安排调查时间。最好能结合一个简单的案例组
织学生讨论
,使学生对调查活动有初步的认识。
二、学会做实验 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实验活动的基本过程。 2.让学生尝试进行一些
简单的实验活动。
教学要求
教师仍然需要从观察图片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开展实验活动的基
本程序。背景资料
提供了一个小实验的案例,教师可以结合这个案例
引导学生做一些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实验活动有初
步的认识。
一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豆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