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课文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保管员岗位职责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观潮》课文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
br>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
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
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
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
层蒙蒙的薄雾。
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
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
br>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
像闷雷滚动。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
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
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
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面。再近些,只
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
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
br>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
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
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
看提下,江
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第 1 页
教材分析
《观潮》
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
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
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
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
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
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
壮美河山的
思想感情。
(一)课始,以“声”激情诱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与朗朗地读又与有
音乐烘托伴奏的
朗诵,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带给人的内心体验都是不同
的。文章描绘了钱塘
江大潮来前的风平浪静与潮来时的惊涛
浪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水由远推近,
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感
染力,用雄浑有力的交响乐伴以激情昂然的
朗诵,使学生入
其境,动其情。
准备一段由缓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缓渐弱的交响曲。以“舒展缓慢”吻合潮来前的平静;以“欢乐抒情”衬
托人们观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壮激昂”
,烘托大潮的磅礴
气势。
(二)课中以“像”释疑解惑。
学生生活在繁华
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
从目睹这样雄伟壮丽的大潮之景观。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
第 2 页
又无类似经历可以借鉴,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
开想
象造成困难。因此,需运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
结合,创设情境,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
。
根据课文内容,从《神州风采》里的“海宁观潮”一片
中截取有关片断,按潮来时开始
还是风平浪静到有声无
“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渐近,拉
长变粗,横贯
江面”;再近,白浪翻滚,如同一道城墙”;更
近,犹如“战马飞奔,坦克轰鸣”的顺序组接。录制两遍
。
第一遍按由远及近,将潮水的“如线”、“横贯江面”、“如
墙”、如“万马奔腾”的四个画
面各定格6秒,以便使学生
有时间看清楚并将实际景象与课文里的文字描述在头脑中
“衔接对号
”。第二遍不定格,使学生对大潮由远及近的推
进变化、发展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三)以“读”促思通文。
朗读是理解内容的基础,也是检查理解的手段,更是以<
br>文悟道的途径。《观潮》从声、形、色三方面描绘赞美了被
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形象鲜明
,富于感染力。有感
情地诵读既有助于理解课文,又能更好地受到感染。
读,应求形式多
样,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
要根据不同段落的学习内容、训练任务、教学目的选择适当
的读法。默读,利于思考;朗读,助于理解;齐读,训练面大;
自由读,灵活主动;个别读,“以点带
面”便于指导。读,
第 3 页
又不能走形式,明确读的目的,提出读的要求
,求得读的成
效。要以读引思,以思促读,读思结合。
这堂课的教学,采用下列读法:
课始:教师范读激情;课中:自学时默读,理解中自由
读,理解后感情朗读;课尾:个别读
、齐读相结合。
(四)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结构力求体现“教为主导、生为主体、
学为基础、
思为核心、‘道’贯其中”的整体优化结构型。
教学过程
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主观能动性,做到“三动”和“三个保证”。
三动:动脑思考;动口读说;动手画批。
三个保证:在学习的中心阶段,即高潮处,
关键处,难
点、重点处,保证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议;
保证学生各抒己见,畅所
欲言;保证学生自始至终在课堂上
过着愉快的精神生活。
(五)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1.教学重点:
潮来时的壮丽景象是教材的重点部分,也是教学的主要
内容。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好这一段。
突出重点的方法:
(1)理清作者观察和表达的顺序。
懂得作者是按照“极远—渐近—再近—更近”的顺序
第 4 页
观察和描述的。
(2)理解作者的表达途径和方法。
懂得
作者是从声音、形状、颜色这三方面将大潮雄伟奇
特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从中体会作者赞美“天下奇
观”
的思想感情。
(3)重点理解比喻句。
引导学生分清本体与喻体,即
把什么比作什么,在理解
的基础上体会它们的作用,懂得这样比的真正含义。
(4)运用
电教手段——录像,创造情境,激发情感。放
录像—画批—讨论—朗读多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
将看、想、说、读有机结合。做到
“图”“文”“视”“听”互补;“听”、“说”、“读
”、
“思”互促。
第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