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上海小学一年级新生使用《语文》新教材
茅山后裔吧-推荐信英文
今秋上海小学一年级新生使用《语文》新教材
日期:2004-09-08 作者: 来源:文汇报
从2004学年第一学期起,
上海800多所小学一年级新生将全部使用上海中小学“二期课改”
新教材,这意味着小学“二期课改”
从“点上试验”进入“面上推广”,开始了小学从起始年级
全面使用新编教材的征程。
《语文》课程,是小学一年级新生开始接受正规的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感知周围环境、认识客观世界、丰富内心情感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一年级的
语文
学习,是母语学习,对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发展乃至人格的形成,都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
响。
今秋近10万名小学一年级学生捧上的《语文》新课本,与“一期课改”《语文》课
本相比,
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其中“识写分流,分步到位”是语文学科中识字教学的基本策略。它的主
要特点是——
其一:识字的环境不同——从原来的认读单字向在语言环境中的识字转变,简言之,就是在
阅读中识字。
其二:识字的目的不同——从原来的简单认字向培养阅读兴趣、养成学习习惯转变,
同时将
识字的兴趣与态度放在重要的位置。
其三:识字的要求不同——
从原来的“四会”(会读、会写、会默、会用)向以“一会”(会
在语言环境中认读)为主转变,由大量
的“一会”带动“三会”。
其四:识字的序列不同——从一般的先易后难认字安
排向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边
阅读边识字方向转变。
其五:识字的渠道不同——从只注重课堂识字向课内外识字并重转变。
为了方便
教师、家长把握使用新教材,进行有的放矢的课堂教学和家庭辅导,市教委教研室
特编写了今秋上海小学
一年级新生《语文》学习完全手册,以供参考。
识字篇
识字与认读
[标准与要求]《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以下简
称《课程标准》)规定,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能认识2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但只要求在一定的语言环
境中能认读,能大致
了解意思。虽然《课程标准》将部分识字内容重心下移,一二年级的识字量由过去的
1200个提高
到2000个左右,但识字要求大大降低,将原来的“四会”要求降低为“能在语言环境
中认读”,
鼓励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巩固所识的字。
话题1
为什么低年级要认识那么多汉字?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重点是
“走进阅读”,而阅读的基础是一定的识字量。过去小学一年级
语文识字量过少,识字速度过慢,学生识
字的潜能没有很好被开发,致使学生迟迟不能进入阅读
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学生学语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阅读
的兴趣和阅读的习惯,而这种兴趣和习惯应该在学生初学语
文之时起就悉心培养。
[新教材特点:边阅读边识字]为了帮助学生尽快扫除阅
读障碍,低年级新教材变过去识字
晚、识得少、识得慢为早识字、多识字、快识字;变先识字再阅读为先
阅读再识字,边阅读边识
字,促使学生能尽早进入阅读状态。
[经典说法]要走进阅读,首先必须解决识字问题。据对小学读物(书、刊、报)的字量、
百度文库
字频所作的研究,结果表明,如能识2000个常用汉字,那么,可能遇到的
生字障碍只有2.6%,
学生只要借助字典就可以解决,这就意味着,如按照“二期课改”语文课程的改
革要求,从三年
级起,学生已基本能独立阅读。
话题2
一年级学生识这么多字,适应得了吗?
与“一期课改”教材相
比,现在新教材要求识的字是多了,然而,在识字的起步阶段,要求
达到的程度低而合理,而且坡度设置
更为科学。
[新教材特点:识写分流,分步到位]以往识字要求做到“四会”,
即会读、会写、会默、
会用。学生在抄写和默写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牵制了识字的速度,影响了
学生的学习热
情。新教材遵循“识写分流”的基本思路,对识字的四项要求,不要求一次完成,一步到位
,而
是分项落实,分步到位。对2000个常用汉字的掌握要求是“在文章阅读中认读”,即只要求把字
放到文章里会读,在阅读中能大致了解意思。新教材并不要求学生每天所学的生字“堂堂清”——
当天所学的生字当天巩固,不允许遗忘——而是鼓励学生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对生字“渐读渐
熟”,直
至记住,体现对字的掌握时有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经典说法]从知识掌握的
规律来说,学习过程中的遗忘是正常现象,且对汉字的认识不同
于表音体系的文字,它有一个从模糊到清
晰的过程,也就是说,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复现率才能
较清楚地认识到汉字的结构。
要及时发现学生识字的障碍点,如学生认识了250至500个字后,会产生一定的识字障碍,
可能还会有短暂的停滞。此时,教师可适当放慢识字速度,强化识字环境,重视对所学汉字的梳
理与巩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
[友情提示]家长每天可以让孩子把在
学校里学的课文读给大家听,把自己新认识的字向大
家作介绍,家长应以欣赏的心态给孩子以热情的鼓励
,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家长可有意识
地让学生在生活中多接触汉字,如读路牌,看广告等,不断激
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家长还应鼓励
孩子和自己的昨天比,让孩子感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从而激发起进一
步学习的愿望。
拼音与识字
[标准与要求]《
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但只要求能够认读字母,
拼读音节,无需描、抄、默,
无需掌握汉语拼音术语及相关的专门知识。与识字有关的汉语拼音,
内容上没有变化,但要求大大降低,
由过去的会认、会拼、会写、会背(背汉语拼音字母表)、
会默,降低为会认、会拼读,能借助汉语拼音
识字和查字典,意在使汉语拼音成为识字、查字典
的工具,让学生在不断认读、反复运用的过程中掌握,
而不作强化训练。
话题3
听说学新教材的学生汉语拼音学得不够扎实?
自从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
公布以来,汉语拼音教学就成为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
我国语言文字发展方向的认识与把握发生了变化。人
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汉语拼音教学在中小学语文教
育中的作用应该是两方面:即帮助学习汉字
和帮助学习普通话。拼音的功能是“工具”,我们不应赋予其
太多的附加意义和价值。
[新教材特点:识字、学拼音同步进行]根据课程标准
的精神,新教材的拼音教学变先学拼
音再识字为识字、学拼音同步进行。让学生边识字边学拼音,由识字
引出拼音。识字过程中的,
拼音教学只要求学生能够认读字母,并逐步地学习拼读音节,而无需描、抄、
默,也不需要学生
掌握拼音术语及相关的专门知识;而是在不断识字、阅读的过程中,增强实际的拼读音
节能力,
识字与汉语拼音的学习同步进行,建立“音”与“字”的双向联系,使学生通过拼音字母的学习
,
能借助音节认识汉字,同时能借助汉字的发音来学习拼音的拼读,如认识了“鹅”,学习韵母“e”;
借助汉字“鸡”,拼读音节“ji”等,这样的双向联系起到了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学完所有字母,能大体拼读音节之后,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能根据汉语拼音识字。
百度文库
新教材一至二年级的课文采用全注音方式,将拼
音教学的过程从过去的两个月延长至三个学
期,同时对学生的汉语拼音学习不进行相关的验收。拼音教学
的周期延长,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
个体差异,给他们相对宽松的环境,使一些一时还不能很好掌握拼音的
学生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
内反复练习,最终能够熟练拼读音节。这样能克服过去短时“集训”、统一达标
给学生造成的心
理压力。
写字篇
[标
准与要求]《课程标准》规定,学生要有良好的写字基本素养,包括写字兴趣与姿势、
字迹端正、书写规
范等。至二年级,会写10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
一年级第一学期学习中安排
少量笔画、汉字的描写练习;第二学期学生继续描写简单笔画和
常用汉字,并练习书写250个笔画比较
简单的汉字。二年级开始,继续扩大写字量,在会写250
个汉字的基础上,通过描摹、仿写等形式,再
学会写75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并要求通过适量的
抄写、默写等形式巩固一年级所写的字。
话题4
字写得少了,会影响对正确的笔顺笔画的掌握吗?
新教材第一学期安排的写字数
量比“一期课改”的教材(S、H版),约少了三分之一左右。
不少家长和老师,担心会影响学生对笔画
笔顺的掌握。这样的担心,并不是完全多余的。
[新教材特点:写字编排有序]
新教材第一学期字虽然写得少了,不过非常重视笔画的认识
和笔顺的指导。比如,在编排上,先写独体字
,后写合体字,第一学期以独体字的书写为主;学
习写字时,从描到写,也就是先让学生照着例字描摹,
再进入独立书写,第一学期以描为主。另
一方面在课文练习、“识字游戏”和“语文快乐宫”中编排了认
识28个基本笔画和7条笔顺规则。
还对一些笔画或笔顺容易出错的字,在教材或教师用书中做了提示。
研究表明,对笔画、笔顺的
练习要比抄写、默写字重要得多。
[经典说
法]需要注意的是,正确的笔画笔顺能否掌握和写字的次数多少并不成正比。因为,
能否掌握正确的笔画
笔顺,取决于对笔画笔顺规律的掌握和对一些笔画笔顺容易发生错误的字的
认检程度。
[友情提示]家长不要光从写字数量和机械抄写上对孩子提出过分要求,重点是书写规范和习惯,养成孩子对字形、字体的正确认知习惯。
话题5
只认不默,能否记住所认的字?会导致出现大量的错别字吗?
过去,采用简单的抄、默等方法,让学生机械地将每个字(词)抄四五遍,默写错误还要再
抄几行,耗费
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错别字多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有增无减。
汉字,
记住字形是难点,孤立地看,抄写特别是默写似乎就是减少错别字的唯一办法。但是,
错别字问题是复杂
的,涉及到学生对汉字字形认识的精细程度,对汉字字义的了解程度,汉字的
积累量,以及写字的态度、
习惯等许多方面。
[新教材特点:渐碰渐熟]新教材在低年级阶段另辟蹊径,采
用“阅读是最好的巩固识字的
方法”的理念进行编写,第一学期少写字,不默字。
用“识写分流”、“起步开篇”、“大量阅读”等编写原则编写教材,为学生对字的掌握提供了语言环境下认字的一个过程。比如,对“学”这个字的认识,开始,可能只是个大概,知道
它是
“学校”的“学”,字形的认识很模糊,只会读,不会写,更不会默;接着他们在不同的课
文中与这个字
多次见面,学生看到的“同学”、“学生”、“学习”、“学语文”等语言环境中
都是这个“学”字,对
它的印象越来越深,认识也越来越精细了。这个“渐碰渐熟”过程,是符
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
百度文库
因此,新教材在编写的时候,不仅注
意了阅读量增大,而且充分考虑了常用字,特别是“生
字的复现率”(生字在课本中出现的频率)。在“
识字游戏”和“语文快乐宫”中,设计了一些
辨析字形、记字方法介绍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识字写字的
规律,提高学生对同音字、形近字等
容易混淆字的辨别能力。
[经典说
法]刚进校门的一年级学生,手腕、手指肌肉发育不全,容易疲劳;思维发展尚不
成熟,模糊、笼统是他
们思维的主要特点,此时,用抄写和默写的方法,孤立地反复地训练他们
对一个一个字的字形的精确记忆
,机械地繁琐地去掌握一个一个字的意思,不仅是低效的,而且
影响学生的手腕、手指肌肉的发育,同时
也容易引起厌学情绪,是有害的。
阅读篇
[标
准与要求]《课程标准》规定,学生一二年级要积累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培养良好的
阅读习惯,有课外
阅读的兴趣。
为增加阅读,新标准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增加了阅
读推荐篇目。其中一二年
级背诵60首古诗词(以绝句为主),课外阅读总量为10万字;三至五年级背
诵60首古诗词,阅
读总量100万字。阅读量略有增加,是为了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外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记诵优秀的古诗文,也可让学生记诵文质兼美的
现代文
的篇章或语段,增加学生的文学修养和积累。
话题6
新教材每天学一课,学生能接受吗?
[新教材特点
:识字、阅读、发展语言互相促进]新教材每天学一课,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丰
富多彩的语言环境,让学生
饶有兴趣地去读文章,在专心读书的过程中主动去学习生字,而不是
孤立的让学生去记住一个个生字。另
外,新教材鼓励学生“先识字后写字,识字多一点,写得少
一点”,对生字的巩固在现阶段主要是通过大
量的阅读来进行的,因此必须要用一定阅读量的保
证。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
,再在生动的语言材料的阅读中巩固所识
的生字,发展语言。从而做到识字、阅读、发展语言互相促进。
这是新教材最大的优点。
新教材在选文上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有许多篇幅短小、
内容浅显、文字精美、知名度高的名
篇。这一篇篇充满童趣、学生喜闻乐见的文章,增强了可读性,激发
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对课文
掌握,只要求是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学习巩固生字,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培
养语感。因此,按
照这样的要求,新教材一天一课学生是能够接受的。
话题7
课文篇目多了,篇幅长了,内容较以前深了,学生有阅读兴趣吗?
六周岁的儿童,由于受较丰富的母语环境影响,一般已经能够听有一定情节的故事,
背朗朗
上口的儿歌,说一些简单的句子。
[新教材特点:愉快阅读]传
统的语文教材,从语文课程的知识体系出发,先学拼音,再认
单个的字,然后识词,读句。初学语文识字
时,两节课80分钟,学生面对的只是“上、中、下”
三个字。新教材大胆舍弃了孤立的学拼音、认字、
识词、读句,读句阶段,“起步开篇”,增加
篇目,让学生一翻开语文书,就是一个个饶有趣味的故事,
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必然而且
已被首轮实验证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修改教材的过程中,也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尽可能使课文的文字精练些,因此,新教材进一步缩短了篇幅,降低了难度。课文篇数比首轮实验时少了、短了、浅了。
当然,要让学生顺利地保持阅读的兴趣,老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
面的改革。
[友情提示]对课文的掌握,千万不要提出“字字落实”、“句句弄懂”的要求,更不必要
百度文库
求孩子对字义、句义进行解释。孩子能够把课文基本读正确,就可以算达到这方面的目标了。
为了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每天应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一年级第一
学期,
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15分钟,二年级每天读书时间不少于20分钟。)在规定的读书时间内,家
长应督促孩子一心一意地读书,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也可以是课外的儿童读物。
话题8
按现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知识能学得扎实吗?
[经典说法]对“语文知识是否学得扎实”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小学阶段,良好
学习习
惯的养成比知识掌握更重要。新教材在训练体系的构建上,着眼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方<
br>法的探索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教材的单元训练目标落实在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如:借助字典
识
字,读课文圈画词句,学会预习课文,默读课文了解内容,默读课文提出问题,等等。课文的
练习设计注
重语言材料的积累,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注重引发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摒
弃纯知识概念的记忆
、复现。改变以往的“一课一练”式的训练形式,强调让学生有体验、消化
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一定的
学习弹性。要重视在一定语言材料积累基础上的感受,不搞立竿见
影式的知识反馈。
[友情提示]一些家长认为多做练习就能提高成绩,所以买了很多的测试题,每天要求孩子做一定量练习题,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挤占了学生阅读的时间,挫伤了孩子的学习热情,
也加
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及心理负担。同时,也应当指出,孩子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同样重要,
尤其是小学
低年级阶段,不要光顾写字,而忽略了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
在新教材试验过程
中,经调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有些家长的心态相对比较平和,对孩子也
不苛求,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
点滴进步大加赞赏,引以为豪,这部分孩子学习就显得比较轻松,
学习效果也较好。可见,家长的不同心
态与学生学业负担轻重之间也有密切的关系。
为配合新教材的推广,实现上海课
程教材改革信息化,由上海市教委课改办负责牵头并指导,
会同复旦金仕达多媒体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一
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软件——《让你学得快乐》已正
式面市。这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产品,从学生
的兴趣入手,旨在帮助学生有效地巩固所
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该产
品得到了沪上众多语文学科专家
的很高评价。
表达篇
[标准与要求]口语交际:《课程标准》规定,一二年级学生要养成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能主动与他人交流,有表达的自信心。
写作:《课程标准》规定,二年级学
生能写完整的句子,能连贯地写出几句自己想说的话,
学写三言两语的日记。
话题9
一年级没有写作(写话)的要求,二年级只要求写一些简单的句子,这是否会影响学生写作
能力的发展?
[经典说法]一年级的表达重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要鼓励学生敢说、多说
,让学
生能够围绕一个简单话题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希望学生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用普<
br>通话说话的习惯,能主动与他人交流,特别是要有表达的自信。到了二年级,学生有了比较规范
的
口语表达,并有了一定量的字词句的积累和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就有了书面表达的基础,这时
可以让学生
根据具体的内容(如图画等)写二三句连贯的句子,或学写三言两语的日记。这些做
法,意在让学生逐渐
进入书面表达,由句到段再到篇,循序渐进,有利于克服学生初学写作时觉
得无内容可写的心理障碍,这
不仅不会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为学生今后的写作打下
扎实的基础。
[友情提示]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家长应关注孩子平时说话习惯、态度和方式,要
多与孩子沟通
,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要求把话说完整,说清楚。孩子开始进入写
百度文库
话时,家长切忌操之过急,随意拔高要求,如从一开始就从字数、谋篇布局,
立意行文等方面提
出要求,而是应该让孩子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写自己想说的话。
评价篇
[标准与要求]《课程标准》规定,一二年级不安排书面考试。
对学生的学习评
价,应以日常性评价为主,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的听、说、读、写和
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态度
、习惯、方法等,教师应随时记录,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障碍
点、发展点;应多作纵向比较,少作横
向比较,让学生通过自我比较,感受进步,体验成功,增
强学习的自信心;应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评价(包
括学生的互评和自评),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
生的学习情况,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话题10
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果?
小学生进校门之后,没有书面考试,老师和家长该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成果。
[
经典说法]家长和教师要着重看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就是更重视学
习的内涵和对学
生持续学习起关键作用的方面。如果孩子能够随着学习的进程,兴趣提高了,学
习态度慢慢主动了,好的
学习习惯渐渐养成了,那就是最大的成功。
看待学生识字、读课文等可以具体衡
量的内容,也要注意符合课程标准的规定和新教材的要
求。在日常评价时,也要允许孩子遗忘,他们能认
识80%以上的生字,就可以看作优秀。同样,
对于课文朗读,第一学期也不能以“一字不差”的要求来
衡量。因为,除了遗忘的原因之外,新
教材的每篇课文中,还有一些学生没学过,在该篇课文中又不作为
生字教的“带读字”,离开了
课文的语言环境或者离开了汉语拼音,学生完全有可能不认识,读不出来。
因此,对刚入校门的
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来说,把课文基本读正确就可以了。
低年级就要识2000个字,有可能产生遗忘的现象,因此,评价标准制订时要有较大的弹性。
一般能在
语言环境中认识1200个字就可视作合格,认识1600个字,就可视作优秀。
[友情提示]一年级新生入学学习的头两个月最为关键,也是最困难的两个月,如果学校和
家长能达成共
识,形成合力,帮助孩子顺利地过这一关,那孩子以后的学习就会显得相对轻松了。
千万不要盲目给孩子
“施压”,贪快求全。
名词解释
“识写分流”
所谓的“识写分流”一是指识字和写字在时间上分流,即先识字后写字;二是指识字
和写字
在数量上的分流,即多识字少写字;三是指识字和写字在内容上分流,即不是识什么写什么,而<
br>是识字和写字各成系列。识字与写字虽然分流,但不是截然分开,“分”是为了更好的“合”,
它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百度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