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说教材稿
2014成人高考成绩查询-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研说教材稿
高正玲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与
大家交流的是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我主要从课标、
教材及建议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课标
学段目标:《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及常见的量
;掌握必要的
运算技能.能准确进行运算;在具体情境中.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
·经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
的平面图形;认
识物体的位置。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数学思考方面:
·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
行估计的
过程中.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
·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
·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方面:
·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
·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
·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
课程内容标准
一、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10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
写10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
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
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理解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
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数的大小。
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1 5
数的运算
能熟练的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作出解释。
常见的量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常见的量有关有关的简单问题。
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情境下的变化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
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拼图
能对简单几何体和图形进行分类
三、统计与概率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
的关系。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
呈现整理数
据的结果。
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
四、综合与实践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
决简单
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共有8个单元: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
三单元分类与整
理、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
的加法和减法(一)、第
七单元找规律、第八单元总复习。分别安排在四个板块中。
数与代数中有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第五单元认
识人民币、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
单元找规律、。要求:教学生写数
字、初步建立“100以内数”的数感.培养符号意识.体会加减法的
意义;能熟练地口100以
内的加减法;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图形与
几何中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要求: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等简单图形;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长方形、
正方形、圆、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拼图
统计与概率中有分类与整理。要求:
2 5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
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了解调查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呈现整理
数据的结果;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
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
息。
综合与实践中包括想一想、摆一摆和总
复习共2个单元。要求: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
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
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
动经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历
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
理解所学的内容。
2、教材编写特点。
(一)科学性——
尊重学生已有经验.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教学素材的选择.既体现数学
的实质.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学习兴趣
例如“20以内退位减法”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
的经验和已有的进位加法的知识探索、理解退位减的计算方法。“找规律”从学生们熟悉的
学校
举行联欢会的具体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列原来包含有数学
问题.初步感受到
数学的奇妙和无所不在.产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动机。
(二)可读性——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
例如第10~11页的游园活动、第19页
的放学以后、第31页的牧场上、第86~67页的小小
商店等.都是反映学生生活的内容。教材还设计
了一些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内容.第20页的
热闹的小河边、第25页的爱劳动的小松鼠、第41页的小
熊一家.第43页的能干的小青蛙等。
这些都是儿童喜欢、熟悉的情境.而在这些有趣、美丽的图画中包
含有许多奇妙的数学知识.
需要去探索才能完全理解.这就容易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教材还安排了
一些有趣的游
戏.第9页的“听反话”、第30页的“教你折飞机”、第44页的“估一估、猜一猜”等
.通
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三)过程性——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反应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
例如第19~20页的
例题和练习.第22页、第75~77页的一些练习题等.这里一般都展示了
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现实情
景.提示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
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
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
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
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
用数学去解决问
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先
让学生整
体感知100有多大.接着学习数数、数的组成、读数、写数.然后探索100以内数的顺序、
比
较数的大小.再试着用语言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等等.使学生经历形成100以内数的概念的
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又如“统计”单元的教学安排了两个例题.先让学生收集各种颜色的花
各有多少
盆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再调查本班学生各喜欢什么颜色.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
整理和分析。让学生
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不仅学习了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简单方法.初步认识简单的
统计图表.而且初步感受到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为形成统计观念打下基础。
(四)伸缩性——面向全体、关注差异
(五) 整体性
(六) 现实性
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
用数学的
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
容(发新书、联欢会
、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
3 5
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又如教材在第6页、第37页和第85页安
排了“生
活中的数学”;分别展示了学生所能见到的含有数学内容的现象.使学生体会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加对数学的亲近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编排体例
本册教材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
基本理念.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的体
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
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努力为学生的数学
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
材料与环境.其基本体例是:激发兴趣的主题图——促进思考的例题——
多层次的练习——
巩固拓展的实践活动。
三、说建议
1、教学建议
1、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标中提到: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
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在情境中通过观
察发现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第五单元单
元的第一个例题提供了两幅情境图.教学时.先通过观察三个小朋友走进
商店购物的情境图.激活学生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引起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兴趣和需要;再通
过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小朋友在商店购物的情境
图.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极大地
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以及获取知识的热情。
2、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情境中产
生的问题独立思考.发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总
结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投入到小组交流的活动中.交
流看法.讨论不同的见解.从多
角度主动探索新知。
3.在应用中拓展延伸.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
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
活中的应用价值。
2、 评价建议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主体多元化 主要有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
形式多样化 主要有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物质评价、延时评价、及时评价
质量结合
主要有口头考核、小卷考核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走入
4 5
数学课堂.学好数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开发校内资源.合理运用校
外资
源。
1、要合理开发教材中的主题图资源。教学时.利用教材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
入.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开发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时利用课件出
示相关视频、图片等内容.可以有效地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意识地利用学生课堂上的
生成性资源.学生的自学、交流的过程又将其生成学习
资源.特别是汇报时的错误信息更要有效利用.它
是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有利渠道.是有
助于教学的重要资源。
4、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
课前安排学生调查了解商店.课后鼓励学生多进行一些购物
实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
应用于生活。
5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