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暗天使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北师大小学一年级数学(第四版)
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组
本册教材的整体介绍
(一)教学的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
一单元、加与减(一)
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五单元、加与减(二)
六单元、加与减(三)
空间与图形
二单元 观察物体
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综合运用
整理与复习 P44
总复习 P84
数学好玩 P684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情境+问题串
“情境+问题串”就是将情境和问题串设
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问题串”指的是基于“情境”,
围绕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精心设计的一
组问题,通过一个个问题指向数学知识、方法、
思想等发生发展过程,从而引领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效实
现学习目标。
“问题串”是实现启学引思、导学引教的有效载体。
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从一个情境引发的对多个问题的讨论:一年级下册
第49页
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采用多个情境,从不同角度促进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22页
上述两种不同形式问题串的结合——在某一单元的一组问题中,既有“引导思考不断
深入的
问题串”,又有“引导多种角度思考的问题串”。
2.试一试
在一些内容中安排了“试一试
”的内容,安排这一内容的课节都是3页,一般需要2课时完成;
没有这一内容的课节都是2页,一般需
要1课时完成。
“试一试”的内容不是前页内容的简单巩固,而是包含了与前页内容密切相关的新的学
习内
容,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课上探索和交流,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3.练一练和独立练习 <
br>每个课节都安排了“练一练“,供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1课时2页的内容,其中包括1页练
一练
;2课时3页的内容,其中包括1.5页的练一练。正文和练一练的页码比例为1:1。
后一页中,前
1-2题与试一试相配不做统一要求,更不做考试要求。1.5页练习,与问题串
一致,0.5页配第一
课时。
“练一练”按照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拓展练习三个层次设计,题目的比例大致为7:2:1。
其中基本练习、变式练习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拓展练习为问号题,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
更不
做考试要求。变式练习可以从问题变式、情境变式、方法变式等角度来设计。
拓展练习力求体现在对于
重要内容的进一步理解,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在
繁杂度或者课程标准已经明确要求削弱
的地方进行拓展。
“独立练习”按照(事实性)知识和技能、数学理解、解决(常规)问题、联系拓展
四个维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设计。其中前三者是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联系拓展为问号题,不作为统一要求。
特别注
意了习题层次设计,尤其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习题,
同时在保证学生基本计算技
能的前提下努力控制计算练习的数量和复杂性,教材练
习传递明确的信息“不以计算速度论英雄”,引导
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对数学核心概
念理解和运用、更加注重学生从事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的经验积累。
4.整理与复习、总复习
在一册教材大约中间的位置(相当于学期期中时段)安排了“整理与
复习”,在学期末安排了
“总复习”。
5.数学文化
按照《标准(2011版)》
教材编写建议中的要求,教材需要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包括史料、
背景材料、知识应用等,供学生选择
阅读。对于史料、背景材料、知识应用等,教材首先关
注的是尽可能结合正文和练习加以体现,也就是说
,教材努力从数学发展史中挖掘有利于小
学生学习数学的素材和问题情境(参看一下教材第25页说一说
,读一读。你知道吗)。
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使用的题材不断丰富,教材也设置了“你知道吗”的栏目
,供学生阅读,
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对数学的认识。考虑到学生的阅读量,这一栏目从三年级开始出现。
6.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问题银行
每册最后设计有“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
和“问题银行”。“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旨在
帮助学生对于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问题
银行”是鼓励在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
中,将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的但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存入银行”,
有些问题伴随着学习过程
就得以解决了,有些问题将留待以后解决。
二、各单元内容介绍与教学建议
1.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已学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20以内数的退位一年级下册
20以内数的加减法
100以内的加减法
法、不退位减 解决有关的简单及其应用
法及其应用
实际问题 二年级 100以内
数的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20以内数
的退位减法,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后续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下册:100以内的加减法及其应用;二
年级: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加减
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掌握了相关
的计算方法,并达到并了一定的熟练,积累了大量关
于数的知识,为本单元的学习
打下了基础。
第一单元 加与减(一)
单元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剪发的意义。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口算。
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多样性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时划分
教 学 内 容
买铅笔(十几减9)
捉迷藏(十几减8)
快乐的小鸭(十几减7、6)
开会啦(比较意义下的减法)
跳伞表演(十几减5、4、3、2、)
美丽田园(解决问题)
练习一
做个减法表
建议课时数
3
3
1
1
1
教学重点
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体会减法的实际应用,激发数学兴趣。
教学难点
能熟练口算,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发现和提出用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解决问题
易错点
不理解算法,计算有误
在数线模型上画线表示减法
理解“比较两个量的多少”不准确,导致列式错误
提出问题并解决,困难。
训练点
通过小棒、计数器、数线模型深入理解算理
加强口算练习,提高熟练程度
通过摆小棒、画图等方法理解“比较两个量的多少”
练习根据数学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拓展点
写出得数相同的算式(含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尽量多写
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发现规律。
第三单元 生活中的数
已学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100以内数的认 二年级下册
10以内数的认 识与比较 万以内数的认识
识与比较 在具体情景中描
与比较
20以内数的认 述数的相对大小 大数的意义及估
识与比较 关系 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2
0以内的数,初步感受自然数的意义,会比较大小,认识了个位、十
位两个数位,感受了“满十进一”。
单元目标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以内数的过程 ,
体会百以内各数的意义理解计数单位“百”、“十”的意义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
的密切关系,培养数感。
课时划分
教 学 内 容
数花生(100以内数的数法)
数一数(100以内数的数法)
数豆子(100以内数的读、写)
谁的红果多(比较数的大小)
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做个百数表(100以内数的顺序)
练习二
建议课时数
3
2
1
1
教学重点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以内数的过程 ,
体会百以内各数的意义理解计数单位“百”、“十”的意义。
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百以内数的过程 ,
体会百以内各数的意义理解计数单位“百”、“十”的意义
比较数的相对大小
易错点
数拐弯数,如,29,(30)。31.
比较多个数的大小。
比较数的相对大小。
理解数的意义
填数表
训练点
练习数数,填空、填数线等练习。
加强数的意义理解,填空练习
比较数的大小练习。
设计练习比较数的相对大小。
拓展点
填数表练习
用三个数字组成不同两位数,并比较大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五单元
加减法(二)
后续的相关内容
已学过的相关内
一年级下册
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
100以内进位、
一年级上册 容
退位加减法
10以内数的 100以内不
二年级下册
加减法运算 进位、不退
乘(除)加、减
位的加减法
20以内数的
的两步混合运算
加减法运算
万以内的加减法
与混合运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
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初步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并且认识了100以内
的数,理解了100以内数
的意义,为100以内的加减积累了经验。
单元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并正确计算
初步形成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 学 内 容
小兔请客: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采松果: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青蛙吃害虫: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练习二
拔萝卜: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回收废品: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练习三
机动
建议课时数
4
1
3
1
1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并正确计算
初步形成解决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
形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
易错点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列竖式
改竖式错题
根据数学信息发现、提出、解决问题
训练点
竖式练习,进行变式练习。
改错题练习
解决问题
填数线
拓展点
根据加法、减法算式的规律填算式。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六单元 加减法(三)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后续的相关内容
一年级上册
本单元的主要内
20以内的加法、二年级上册
容
不退位减法及其
100以内数的连加、连
100以内数的
应用 减、加减混合运算
进位加法、退
二年级下册
一年级下册
位减法
20以内数的退位 万以内的加减法
解决有关的简
与混合运算
减法及运用
单实际问题
100以内数的不
进位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理解了100以内数的意义,并学习了100以
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
法。为本单元的学习积累了经验。
单元目标
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与退位减法的算理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通过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乐趣,激发学习数
学的兴趣。
课时划分
教 学 内 容
图书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摘苹果(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练习四
阅览室(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
跳绳(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练习五
教学重点
在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与退位减法的算理
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通过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初步发展估算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发展估算意识。
易错点
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列竖式计算退位减法
改错题(森林医生)
估算题,如80页队员乘车
6
建议课时数
5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解决实际问题
训练点
列竖式计算进位加法、退位减法。
理解算法,改错题(森林医生)。
解决实际问题
拓展点
先估算再计算练习,(书80页,队员乘车)
后续的相关内容
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练习,书 83页
三年级上册
2、空间与图形
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形状
已学过的相关本单元的主要内 体会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内容 容 的范围和形状不同
一年级上册 从不同的方第二学段
认识前后、向观察一个
三个方向观察用小立方
上下、左右 简单物体
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形
状
体会不同范围和角度观
察到的物体的不同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为本单
元观察物体积
累了知识基础。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缺乏。
单元目标
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
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
简单物体的形状。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力。
积极参加与观察活动,了解观察方法,体会观察物体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时划分
教 学 内 容
看一看(一)
看一看(二)
建议课时数
1
1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
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
简单物体的形状。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
简单物体的形状。
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力
易错点
辨认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实物的样子
根据图片或照片判断在物体的哪个方向看到的物体。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训练点
在物体的不同方向看到的样子,是哪幅图,连线
辨认图片的样子是在实物的哪个方向看到的。
拓展点
从实物的多个方向(如4个方向)看到的物体是哪个图片
第四单元 有趣的图形
后续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已学过的相关内
二年级下册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
容
直观认识角、直
方形、三角形和圆
一年级上册
角、锐角和钝角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
初步认识长方
了解长方形和正
名称
体、正方体、
方形的特征
用长方形、正方形、
圆柱和球
直观认识平行四
三角形和圆拼图
边形
欣赏、设计图案
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简单的立体图形,对这部分内容很感
兴趣。为学习
本单元内容积累了一定生活经验。
单元目标
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初步培
养空间观念
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
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进行设计。
感受图形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图形的兴趣
课时划分
教 学 内 容
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动手做一做(一)(折纸拼图活动)
动手做一做(一)(认识七巧板)
动手做一做(一)(欣赏与设计)
教学重点
在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初步培
养空间观念
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
,激发学习图形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能利用所学图形,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
易错点
数图形,易漏掉。
点子图上画图马虎,不准确、美观。
找规律画图形。
设计美丽的图案。
3
建议课时数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训练点
数图形练习。
点子图上画规定的图形
找规律画图
折纸练习
拓展点
数较复杂图形的个数。如书37页5题
综合实践与复习
综合实践
数学好玩(分扣子、填数游戏)
整理与复习 教材第44页
总复习
实践活动
1.结合具体内容设计的实践活动
在教室里数一数、说一说
小调查:你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每班各有
多少人,哪班人最多,哪班人最少
用学过的图形设计漂亮的图案
2.独立设置的实践活动(建议三课时)
数学好玩
分扣子
填数游戏
整理与复习
(一册书的中间位置)
(建议三课时)
我学到了什么
我的成长足迹
我提出的问题
巩固应用
“整理与复习”分为“我学到了什么”、“我的成
长足迹”、“我提出的问题”、“巩固应用”四个版
块。“我学到了什么”帮助学生通过在情境中解决问
题来整理学习内容。
“我的成长足迹”体现了学生的成长过程。“我提出的问题”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
和学习结束后
提出新的问题。
“巩固应用”,题目维度仍然包括知识技能、数学理解、解决问题、联系拓展。
总复习
(5课时)
回顾与交流
练习
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
“总复
习”分为“回顾与交流”和“练习”两个版块。“回顾与交流”按知识版块复习,如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图形与几何等,内容是提出某一知识的一些关键性的思考问题,供学生在讨论问
题中整理所学知识。
“练习”按照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全部题目均为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