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温柔似野鬼°
642次浏览
2020年10月19日 17:0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养生小常识-深圳30周年

2020年10月19日发(作者:舒芜)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1、学习习惯
本册教材突出两个习惯的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
从两个习惯的培养顺序安排看,先听后写合乎认识的规律,合乎学习语文的规律。从语
言表述看, 倾听”更加贴近课标, 勇于”更加切中时弊, 认真写”更加
关注过程。
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我们要树立这样的思想: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
长期训练。教师应做有心人,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良好的习惯培养 ,天长日久,就会让这
些外在的行为变成孩子内在的、自觉的行动。习惯对学习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良好 的习惯是
孩子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
2、识字写字
本册教材共安排生字4 83个,其中要求写的298个,只要求认识的185个。教材中的
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集中识字 ,二是随课文识字。
集中识字共8课,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词串识字、看图会意识字、转转盘识 字。大量
的生字随课文出现,进行识写。
无论哪一种识字途径,都要读准生字的字音,并 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句的意思。因为
识字始终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要采用多种生动活泼、行 之有效的方法帮助识字。
3、阅读
国标本一年级下册共选编课文26篇,其中写景 状物的6课,记事(含生活见闻、童话
故事)为主的11课,写人为主的(包括人物故事)7课,古诗1 课, 文包诗”1课。
内容涉及对自然现象的认识感受,对社会风情的了解体察,对优秀文 化、高尚品德、科学精
神的颂扬,对生存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注等。课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浅显,语文 规范,内
涵丰富。
课后作业设计具有明显的创新意识。一是把培养认读能力放在首位,旗 帜鲜明地突出了
读书、写字两大重点。26篇课文中有20篇只安排朗读课文和描红写字两项作业,其余 6课
也都把朗读、描红两项作业放在前面,再增加一点说话、造句、表演等加深或拓展阅读效果
的活动。这样做完全体现了《标准》提倡的 少做题,多读书”的精神。二是注重语言
积累 。26篇课文,要求背诵的达14课,占54%,这是符合儿童记忆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龄特
征的,抓住记 忆的最佳期,让学生多背一些好东西是可以终身受用的。
4、单元练习·学用字词句
与过去的相比,单元练习中的学用字词句板块,其功能有所变化。原来的 单元练习
”主要是复习巩固单元的语文知识与技能;新的 学用字词句”板块 ,其功能有
所扩展,如探究的功能、迁移的功能、锻炼手脑并用的功能、与其他课程融合的功能、多方< br>面运用语文教育资源的功能等等。
二、教学建议
识字篇教学建议:
1、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多种识字方


法。
2、认真写好铅笔字。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素养。
4、循序渐近、由浅入深、日积月累、温故知新。
阅读篇教学建议
1、激发情趣,让学生做好阅读的准备。
《语文课程标准》把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rd quo;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
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级的阅 读教学必须从创设情境,
激发阅读兴趣开始。让学生在阅读前做好两个准备:
一是情感态 度的准备――要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在迫不及待、跃跃
欲试的心态下进入阅读;
二是知识经验的准备――要激活已有的经验,调动大脑里相关的知识储备,发现已有知
识经 验与课题内容之间相似性和衔接点。必要时可适当为他们提供一些背景知识,帮助他们
建立新旧联系,以 使他们借助已知预测未知,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积极、能动地进入阅读。
2、加强认读,让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连贯。
小学低年级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孩子刚从口语 交际进入书面交流,由现实世界进入
符号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不是一下子就能适应的,必须经过 不断地学习、训练,帮
助他们切实过好认读关,最终达到读得正确、连贯、不错、不丢、不添、不断、不 重。课后
对课文的整体内容,能有大致的轮廓的了解。
3、指导朗读,让学生感悟语言材料
语感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导朗读是培养语感能力最重要 、最根本的手段,在低年
级尤其是这样。低年级阅读教学一定要精心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抓住关键词句 ,引导学生
感悟体验――
一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句的意思。如读《咏华山》第三自然段 只有山在上,
更无山与齐&r dquo;,这一诗句,学生可能不太懂,要是回过头来,联系课文第二自然段,
读读: 啊!华山真高 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上下文结合起
来,对照阅读,就能比较顺 利地了解诗句的意思。再如 情不自禁”一词,除了结合上
下文,还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他们回忆自己遇到特别开心的事,忍不住要唱、要跳、
要表现自己的情景。这样对词义的感悟就会更 加具体、真切。
二是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意境,获取情感体验。其一是要学会 循文明像& rdquo;,
即凭借语言符号展开想象,建立事物的表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画面。也可以借助课文图 画,
来帮助自己建立表象。对于某些比较生疏的事物,还可采用实物、挂图、投影、电脑课件等
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明像入境。其二是要学会 循像明意”,即透过画面去感受课文的
意境 。要设身处地地进入各种角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读到 他们沿着山路艰
难地爬上山顶&r dquo;,可引导学生看看插图,把小男孩与大山联系起来展开想象,就能感
受到爬山的艰苦和孩子的 坚强。再读读 啊!华山真高哇!……太阳显得那么近,
山腰间飘着朵朵 白云。”稍加想象,就能感受到华山的高险和登上华山的惬意心情。
4、组织演诵,帮助学生完成语言的内化。
内化语言是一个能动的自我建构过程,小学生还缺乏这种自我建构的能力,老师必须给
予切实的帮助。
一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表现。在学生对课文中感兴趣的人和事件有所感受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全面的欣赏。可以自读欣赏、听读欣赏,还可以眼看画面、耳
听 配乐朗诵、嘴跟着吟和,双脑并用,多感官参与,语音、语意、图像、情感、观念多要素
融合,以帮助学 生多重记忆,整体吸收。进而再让学生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表现自
己的感受和体验。可以根据自 己的独特体验,创造性运用语调,配上表情动作,反复品味咀
嚼,达到熟读成诵,完成背诵积累的任务。
二要引导升华。可以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加工改造,开展创造性阅读和多种形式的表演
活动 。比如分角色演诵,改编成解说词、导游词来演说,当成课本剧来表演等。总之,要彻
底改变应试性、习 题化的琐碎机械的作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用性、生活化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在有趣的学语文、用语 文的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绿豆汤的功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销售助理的工作内容-法国知名大学


重庆劳动保障网-一件事的启示作文


青岛大学教务在线-南阳市委书记市长留言板


五四运动的口号-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务网


中国正规军-河南公务员论坛


建筑法-异地医保报销最新政策


许雅钧-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