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的特点及教学建议
于丹说论语-水浒传第三回读后感
龙源期刊网 http:
统编教材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的特点及教学
建议
作者:陈敏
来源:《广西教育·D版》2018年第01期
今年秋季学期,全
国开始使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结束了小学语文多年来“一标多本”的现
象。面对新教材,在使用过程中
学生会碰到哪些问题?教师应当如何把握教材特点,有效实施
教学,将教材用实、用活、用好?这是一个
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笔者以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
语文(以下简称统编教材)为例,谈谈该教材的特点,
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同
时谈谈相应的教学建议。
一、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的特点
(一)教材外观变化大
与人教版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在外观上的变化主
要有:开本较大
,内文字号更大,内文留白处更多。人教版教材宽约14.6厘米,长约20.6厘
米,厚度约8厘米;
统编教材宽约18.4厘米,长约26厘米,厚度约6厘米。依据小学一年级
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教材宽大的版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教材变薄有利于缓解刚
入学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从内文的字
体、字号来看,统编教材的字号要大一些,如识字第一
课《天地人》,主要内容有“天、地、人、你、我
、他”6个字,给人以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强
化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为学生理解“天地人合一”的含义奠
定了基础。“留白”是指书画艺术创作
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
留有想象的空间。如果细心
观察不难发现,统编教材不少课文配图都使用了中国水墨画,有较多的留白处
。比如,识字课
《金木水火土》,语文园地一《识字加油站》,课文《江南》,日积月累《悯农》等。尤
其是
《江南》一文,文中插图是写意的荷叶、鱼虾,给人美感之余,更引人联想。学生结合插图读
诗,将图文相结合,诗中的意境就容易读出来了。有兴趣的学生还可以在文中留白处画上几条
鱼或几只
虾,这样一来,对美的体会也会不一样。
(二)教材内容的三大变化
1.更加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总部系统阐述了传统文化与中国梦,
他提出“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相对于其他
学科而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
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这一点在《义务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有明确的表述。统编教材从第一单元的识字,到汉乐
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