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教材编排体例
仿写山中访友-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案
一年级教材学习资料(上)
学习习惯; 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
单元练习。
一、关于“学习习惯”:
1、教材安排了以下习惯的培养: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惜学习用品。
乐于倾听、勇于发言;认真写铅笔字。
2、教学理念: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长期训练。把良好习惯的养成体现在日
常教学之中。
让外在行为变成学生内在的、自觉的行动。
二、关于“汉语拼音”:
(一)教材编排:
1、共15课,分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
(1~2): 教学6个单韵母。
第二三单元(3~9):教学23个声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
第四单元(10~12):
教学8个复韵母、1个特殊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复韵
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第五单元(13~15):教学9个鼻韵母及相关的整体认读音节;拼读鼻韵母音节(包含一些有介音的音节)。
2、每个单元后面安排16个只识不写的常用字,(主要是部首字
、基本字),每个字均
配以图画。拼音、识字交叉安排,在识字的同时巩固了拼音的能力,又在拼读的同
时强化
了生字的字音,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
3、“汉语拼音”共安排15课,分5个单元。“汉语拼音”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
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
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
3)音节拼读练习;
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
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二)目标定位:
总目标:能熟练地借助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年级目标: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
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三)教学策略:
1、正确使用“情境图”与“语境歌”。
用“情境图”引出声母、韵母就可以了;“语
境歌”是用来巩固“声母、韵母”认读成果
的。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和背诵儿歌,要
始终把声母、韵母和拼读练
习作为重点。
2、要在教学生准确拼读音节上下功夫。
要在帮学生读准音节上多花一些功夫。要让
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前
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
碰”(两拼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
拼读十几个后,自然
就会成为学生熟练的顺口溜,成为歌诀式的拼读。拼读时,注意让学生养成读轻、读
短的
良好习惯。
1
3、教学读法,一般有三种教法:
一是音节数调法。先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第一声)的韵母相拼,拼成音节,再看上面
是
哪个声调,就用这个音节按照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的顺序数下去,数到这
个音节的声调为止
。适用于初学。
二是音节定调法。用声母和基本声调的韵母相拼,眼里看着声调符号,读出的是带调
的音节。
三是韵母定调法。用声母和带调的韵母相拼,直接拼出带调的音节。
强调:教参虽然提供了三
种方法,但是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源,应该引导学生直接采用
韵母定调法进行拼读。
4、要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整合。
引导学生学会在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重
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在复韵母、鼻韵
母的学习中,进行如下的整合:
1)读音的融合:从前一个字母到后一个字母的快速滑动或快速连读。
2)构成的组合:或两个单韵母组合,或单韵母与韵尾组合。(特殊韵母除外)
3)书写的结合:两个字母或两个部分的书写要紧凑。
4)运用的整合:拼读时要作为一个整
体;运用时要统整考虑,或自成音节,或与声母
相拼,或是整体认读音节的替代。
四)基本步骤:
一课一般分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重点是认读字母。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正确规范地进行书写。
第二课时重点
是拼读音节。借助学生已有的口语经验,运用拼读方法,掌握拼读技巧,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规范地
抄写音节。
第一课时的基本步骤:
1)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
2)认读字母。
3)利用“表音表形图”加强对字母的记忆。
4)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
5)通过描红仿影学写字母。
第二课时的基本步骤:
1)复习字母的认读。
2)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把握拼读方法。
3)运用拼读方法进行拼读练习。
4)描红、抄写音节练习。
(五)注意点:
1、正确使用“情境图”、
“语境歌”、“表音表形图”以及拼读练习的示意图。注意使
用时机、火候的把握。
2、正确把握音节教学的目标,始终坚持只要求学生能准确拼读,不要求直呼;只
要求正确书写,进行适
量的描红、抄写练习,不要默写。
3、在音节教学时,不要依靠教师的领读,而要致力于学生独立认读
能力的培养。
先按照顺序拼读,后打乱顺序拼读。进而练读拼音词、拼音句,以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
br>力。拼读方法要采用韵母定调法。
4、关于规则:
1)省略规则:
声母 j q x
与单韵母ü、复韵母üe、鼻韵母ün相拼时,ü上两点省略不写。
2
(ju qu xu jue que xue jun qun
xun)
声母 y与韵母ü üe ün组合时,ü上两点省略不写。
(yu yue yun)
2)标调规则: 有 a 不放过,没 a 找 o 、e,i 、u
并列标在后。
5、要把握好拼音抄写的量。“汉语拼音”是个工具、是根拐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认、读”。我们应该在读准上多下功夫。写要适当,不要片面追求书写得漂亮、入体,
做到“正
确书写”就可以了。
6、在汉语拼音教学告一段落后,要尽量让学生凭借注音来朗读课
文和识字,给学
生提供大量接触音节的机会,以利于复习巩固,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
7、学生学习汉语拼音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识字”、“阅读”、“单元练习”等学
习中不断地运用
、实践、强化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合理安排教学
进度,把握好教学节奏。
整体认读音节学习一览表
整体认读音节 读 音
构 成 用 法
zi ci si zhi 比声母z
c s zh 在声母 z c s zh 不需拼读
chi
shi ri ch sh r 的读音长ch sh r 后加了“i”。 整体识记
一些、响一些。 直接注音
yi wu yu 与单韵母i
u ü 读由声母y w与单韵母
音相同 。 i u ü 组成 。
ye
yue yin 与韵母 ie üe in 在韵母原形上或小i
yun
ying ü n ing 读音相变大y;或直接加大y
同 。 ( ü上两点省略)。
yuan 借助“员”“圆”的读 由yu和an组成 。
音 。
三、关于“识字、写字”:
1、生字的学习要求分为两类:
要求会写的字;要求认识的字。
2、生字的学习分两个途径安排:
一是集中识字;二是随文识字。
(一)集中识字:
一、特别重视每篇课文各个组成部分的整合。
二、要注意借鉴随课文识字的做法,尽
量让识字、写字、读课本中出现的歌谣同步推
进,“以识促读”、“以读和写巩固、深化识字的成果”。
三、介绍了三种识字方法:
1、词串识字;
2、看图会意识字;
3、转转盘识字。
1、词串识字:
词语与事物要挂钩,注意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 词语之间要融通,明确单行、
行与行之间排列的有机
联系,连词成串、连串成篇。入情入境地读,把词串当作一首小诗,
当作一幅画,当作一篇散文,读出意
境,读出韵味。
3
2、看图会意识字:
不要过多去讲
述有关造字规律和汉字演变知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展开想象,找到图与
文字的联系,从而了解汉字演
变的历史,形象感知字的结构特点,提高主动识字的兴趣和
能力。
3、转转盘识字:
要让快乐的转盘游戏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快乐识字。
领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声旁多标音,形旁多表义。
(二)随文识字:
课文为识字提供了一个语境。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创设的语境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字
音,联
系上下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提高识字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与初步的阅
读能力,让学生做到情
趣盎然地读书,循序渐进地读书,融会贯通地读书。
四、关于“阅读”:
(一)教学目标:
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兴趣。寓识于读,能识字、会写字,养成识字的良好习惯,初步
培养识字的能力。
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4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学习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
积累词语。
5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情
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
流。
6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
气。
7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25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两万
五千字。
8 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二)基本理念:
1 重视阅读情趣和良好阅读习
惯的培养,实践“在阅读中识字字,识字是为了阅读”的整体
观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
识字教学原则。
2 从学习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具备最起码的阅读能力抓起(如朗读、借助图画阅读
),而
把理解程度的要求降低到最低底线(如了解词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让学生认
真地读课文,认真地学习课文的语言,从而规范其语言,扩大语言积累。
3
注重学生个人的情感体验、词语积累,同时提倡交流与合作。
4 认(识字)是读(读书)的基础,
认读能力是阅读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能识字、会写
字、能朗读、会背诵,阅读兴趣浓,识字习惯好,是
一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三)基本策略:
1、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阅读教学”的首位。
要求我们能在学生阅
读起跑线的起点上,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
读书,逐步把读书当作一种乐趣与享受。
2、要坚持在阅读教学中切实过好“认读”关。
要实现“识读同步、寓识于读”。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识与读的关系:
初读时准音顺文,明
义记形,整体感知;精读时据文解义,重点感悟;诵读时巩固强
化,正确运用。要把注意力放在正确认读
,读得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上,要注意指导学 生
4
“双行认读
”,注意引导学生以句子为单位进行阅读。要尽量减少齐读,多增加个别读和自
读,特别要注意避免齐读
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唱读、叫读(喊读)、快读。提倡学生轻读、慢
读,轻读为的是读给自己听,慢读为的
是边读边想。
3、指导朗读课文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主。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
重点体现在语感上,而决定语感的生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是表象。
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帮助学生阅读
,帮学生建立词语与事物表象的联系;我们还要善
于用课文中的词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激活他
们脑海中的生活画面和生活经验。
4、要坚持让学生好学乐背。
第一,引导
学生学会欣赏课文,赏中乐背。在教学中可以给课文配上适当的音乐,将
课文与插图结合起来进行反复朗
读欣赏,可以让学生看图诵读。
第二,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创中好背。背诵不单是要记住课
文,也包括自我阅读感受
的表现和自我潜能的释放。我们要善于给学生创造机会,通过分角色演诵、演课
本剧、背
诵比赛等形式,让他们喜欢背诵。
(四)基本步骤:
一篇课文一般分两个课时进行学习。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
1)创设情境,激活情趣。
2)放手试读,整体感知。(学生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顺
课文,了解字义,识
记字形。能大体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检测试读,强化认读。(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检测、 指导,注意“字不离词”,
训练有序。如
生字新词的认读,先注音,再去音;先词语,后单字;从文中提出来认,再
放回语境中读。还要注意灵活
处理。如,有的字义须结合课文了解,就暂且不问;有的字
形较简,就不去多说;要求认识的字不必扩展
训练,结合语境认会即可。)
4)反复读文,读正确、读连贯,说明大意。
5)仔细描红, 认真写字。
第二课时的教学步骤:
1)复习认读,巩固成果。
2)抓住关键,重点感悟。(要注意“分层推进”,要注意了解
文本“度”的把握。切实加
强朗读、背诵的语文实践,让学生读得有兴致,背得有情趣。杜绝繁琐分析和
空洞的说教。)
3)熟读背诵,形成积累。
4)迁移运用,拓展探究
。(对文中的语言能够学会去运用,对文中感兴趣的问题,鼓
励学生去作进一步的探究。)
5)描红仿影,认真写字。
(五)注意点:
一年级的阅读是“起步阅读”,成功与
否,意义重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始终要注意
做到“小”、“实”、“趣”。
“小”,是小
学语文之“小”的起点,开口要小,教学目标要简明集中,指向性要强。要
抓基本功的掌握,要抓良好习
惯和阅读品质的培养。
“实”,就是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导读的过程要扎扎实实进行,要把
读的基本方法教
给学生,让他们会操作,真正能读,真正自己会读。
“趣”,是“情趣
”,要把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放到重要位置。激发“情趣”不仅要注
意课的开头,而且要贯穿
课的始终,更要把它当成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让课堂富有情趣,
充满生命的活力。
课例:
5
2、升 国 旗
一、读文引航:
1、整体把
握,明确句意:这篇课文是一首小诗,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第一句是说我国的国旗是五星
红旗;第二句是说在升国旗时要奏国歌;第三句是说在升
国旗时,我们要立正、敬礼。)
说明
:在升国旗时,我们都要立正,少先队员敬队礼,没有加入少先队组织的同学要
行注目礼:眼睛注视着国
旗冉冉升起。
2、引导看图,联系实际:仔细观察图画,启发学生联想到学校升国旗的场面,加深
印象。
3、指导诵读,传递情感:教师以自己的爱国之情去感染、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情感,
面对国旗,就想到了
祖国,油然而生自豪、崇敬之意。
二、识字点津:
分类:升、我、们、中;(提、斜钩)
立、正、向。
提示:“我”的第四笔“提”要写得短而有力,第五笔 “斜钩”要写得舒展到位。
“立”的第三笔“点”与第四笔“撇”要写匀称,相互照应。
三、训练支招:
1、填空:
国旗( )起,高高飘扬。我们( )( ),( )您敬礼。
2、说话:
我们——
3、儿歌:国旗国旗真美丽,五颗星星照大地。一颗大,四颗小,小星跟着大星走。
8、看 菊 花
一、读文引航:
话题:1、公园里的菊花怎样好看呢?
“黄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颜色美)
“一朵朵”、“一丛丛”、“一片片” ;(数量多)
2、人们为什么喜欢菊花呢?
“它们正迎着深秋的寒风开放呢。”
“天冷了,许多花谢了,可菊花一点儿也不怕冷。”
(
迎寒风,喜开放,不怕冷。)
3、为什么觉得菊花更好看了呢?
(菊花不但长得好看,而且不怕冷。)
二、识字点津:
分类:公、开、放、不、许(横折提);
点、也、听。
提示:“公”上面的八字头要写好,与人字头区分;
“许”的第二笔横折提从左半格的横中线处起笔;
“点”的四点底要写匀称;
“也”的第一笔横折钩起笔要低一些。
三、训练支招:
1、我能读准。不(bú bù)怕冷 舍不( bù bu )得
2、我会填空。一 朵 朵 一( )( ) 一( )( )
3、我会写话。花坛里的花开得真鲜艳呀!红的,()的, ( )的,( )的,它们
6
正对着游人笑呢!
2、 雨 点
一、读文引航:
话题: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都是些什么样子?为什么样子会有所不同呢?
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地点不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跃 (动态各异)
1、结合图片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睡觉的安然
、散步的悠闲、奔跑的激情、跳跃的兴奋,从雨点
的不同动态了解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
2、领悟写法迁移运用:美丽的雨点还会落在哪些地方?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
雨点滴在果园里,点红了桃花;
雨点洒在树梢上,染绿了柳芽;
雨点落在田野里,滋润了庄稼;
雨点落在池塘里,唤醒了青蛙。
雨点落在花坛里,鲜花一簇;
雨点落在校园里,笑声一片;
雨点落在玻璃上,踢踏起舞;
雨点落在脸蛋上,清凉爽心。
二、识字点津:
分类:落、进、觉、散、步;;
跑、跃、海、洋。
提示:落,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
步,上下结构,下面是“少”去右点。
海,右下部分“母”的笔顺为:撇折、横折钩、点、横、点。
三、训练支招:
sàn bù hǎi yáng tiào yuè
1、我会写。 ( )( ) ( )( ) ( )( )
2、我会选。 睡 觉 (jiào jué) 感 觉 (jiào jué)
3、我会填。
进 近
1)小红最( )学习的信心很足。
2)我走( )教室,看到大家都在读书。
3)他家离学校很(
),一会儿就来了。
8、 小 松 树 和 大 松 树
一、读文引航:
话
题:大家喜欢小松树还是大松树?为什么?
大松树:面对小松树对自己的不礼貌,他没有在意,很宽容。
小松树:开始自我夸耀,后来听了风伯伯的话,惭愧地低下了头。他有知错就改的品质。
1、读好小松树的话:“喂”、“!” “?”
(没有礼貌,自我夸耀,目中无人。)
2、读好风伯伯的话:“孩子”、“!”
(和蔼可亲,耐心引导,深切关爱。)
二、识字点津:
分 类:松、多、回、答、孩、爷;
7
伯、托、呢。
提示:“多”上下结构,不能左右排列,下面的“夕”略大,以托住上面的;
“孩”中“亥”中间的两个撇是分开的,第二笔的撇头要对准第一笔的撇腹。
三、训练支招:
1、我会填空。
很远很远 很( )很(
)
看得远 长得( ) 写得( )
做得( )
一棵松树 一( )爷爷 一(
)孩子
2、我会写话。
山下的松树比你高多了。
比————————。
11 、奶 奶 的 白 发
一、读文引航:
话题:1 奶奶的头发为什么是雪白雪白的呢?
(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人年纪大了,头发就会慢慢地变白。)
2
奶奶为什么说“这白发,一半是你爸爸给的,一半是你给的”呢?
(这是奶奶风趣的话语。奶奶把儿子养大,又把孙子看大,吃了不少苦,受了很多
累,操尽了心呀!她
对小孙孙这样说,没有责怪之意,更没有表功之心,只是在体现长
辈的慈爱胸怀,表达对晚辈的深切关心
、浓浓亲情!)
3 小孙孙听懂奶奶的话了吗?你听懂了吗?(“低下了头”、
“没有吭声”在回想
奶奶一直以来对自己的关心与照顾,想起自己生病时奶奶的焦急,淘气时奶奶的话语
,
撒娇时奶奶的疼爱等;“要是我不再让你操心,这白发还会变黑吗”,这是在向奶奶传达
他已
经深深体会到奶奶的爱了,并要更好地去敬奶奶、疼奶奶了!)
4
奶奶听了小孙孙的话,有何反应呢?
(“抚摸”、“笑”,这一摸一笑,传递了欣慰之
情。这就是我们的长辈,对晚辈情愿
付出,只求得晚辈的懂事,只为得晚辈能健康成长,幸福生活。)
二、识字点津:
分类:指、抬、给、怎、玩、会;
吗、半、让。
提示:“玩”与“让”要注意左右两部分的避让关系;“指”、“抬”、“给”要注意写得左窄
右宽。
三、训练支招:
1、我会写。
黑黑的
( )( )的 ( )( )的
雪白雪白 ( )( )( )( ) ( )( )( )( )
2、我会用。
奶奶的头发(雪白雪白)
地里的小草( )
满山的枫叶(
)
晴朗的天空( )
25、咏 华 山
一、读文引航:
1、先出古诗,设置悬念:(古代7岁小孩所写)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8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2、逐段疏通,整体把握:准音、顺文、明意。
3、细读课文,借文悟诗:
联系上文,找出文中与各句诗相对应的句子:
1)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2)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4、文诗对应反复吟读,感受文字体会意境。
抓住文诗对应的句子,借助文中的语言来了解诗句的意思,借助文中优美的文字
体会诗的意境。
5、指导背诵,积累内化。
由重点段开始,再到背诵全文。引导学生
调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使背诵不再是单
纯记忆文字的现象,而是有情感的参与与倾注。
6、引导总结方法,形成学习能力。
让学生对“文包诗”的学习做好总结:诗句的意思
就含在文中,找出文中与各句诗对
应的句子,就能读懂、读好。
二、识字点津:
分类:华、间、称、岁;(禾木旁、山字头)
与、齐、代。
提示:“称”左窄右宽,“岁”上扁下长,结构紧凑,占格适当。
“与”是独体字,第二笔竖折折钩要写好。
三、训练支招:
1、我能分得清。
华山(huá huà) 中华 (huá
huà)
称赞(chēng zàn) 对称 (duì
chèn)
2、我会写话。
啊!华山真高哇!
啊!—————!
古 诗 导 学 模 式
1、解诗题,知诗人:教师激情引趣
之后,组织学生对诗题的理解、诗人的简介及写作的背
景进行交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适
度给予引导、点拨。
2、明诗意,悟诗情: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字词入手,弄清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进而正
确理解诗意。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展开想象,使诗句描绘的意境在学生头
脑中形成一幅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表达出自己对诗句的深刻感悟。
3、诵诗文,链诗篇:
学生在感情朗读诗文的基础上,能熟记于心,吟诵于怀。教师要启发
学生在诗句的学习中要善于纵横链接
,纵向链接指带出本诗人的其他作品,增进对本诗人
的了解;横向链接指带出与本诗类似的他人作品,强
化对一类诗的理解。学生能做到触类
旁通,一篇带多篇,通一篇则通多篇。
五、关于“单元练习”:
主要由“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口语交际”四大板块组成。
“学用字词
句”这一板块一般有三道训练题,分开看,相对独立,单独成题;统整起来,
各道题互为依赖,又紧密联
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练习体系。
“读读背背”主要内容:成语、古诗、儿歌、谚语。所选成语基本上与本单元内容有机
9
联系。
“写好铅笔字”主要指导学生掌握笔顺规则,并
能举一反三,写好具有同一笔顺规则的
字。还要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
口语交际”:培养倾听、表达、应对的能力。教学实践的组织形式要灵活,教学后,
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
锻炼。教学时要重双向互动,重情境的创设。重视交际的态度和学生
的言语修养。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