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值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之
少先队知识竞赛-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最值问题的基本解题策略之——活用“垂线段最短”
宁波东海实验学校 赵绍君
众所周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本节课就意在说明它<
br>在解题中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1.直接使用
【引例1】如图
,
O
的半径
OA5cm,
弦
AB8cm,
点
P
为弦
AB
上一动点,则点
P
到圆心
O
的最短距离
是 cm. (2008年济南市)
O
B
A
P
(第1题图)
y
B
A
O
x
(第2题图)
【热身】如图,点A的坐标为(-1,0),点B在直线y=x上运动,当线段
AB最短时,点B的坐
标为( )
(2009年山东省德州市)
(A)(0,0)
(B)(
2222
11
,
) (C)(-,-)
(D)(-,-)
2222
22
点评:涉及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一般要用到“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
说明:在点与线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作垂线段的方法确定点到直线最近的点。
【例1】(2008年甘肃兰州市)
如图,在
△ABC
中,
AB
10,AC8,BC6
,经过点
C
且与
边
AB
相切的
动圆与
CB,CA
分别相交于点
E,F
,则线段
EF
长
度的最小值是
点评:本题把EF的值转化
为OC+OT的值,由此知只有当T、O、
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时,EF的长度最小
【例2】2009年陕西省中考题
如图,在锐角
△ABC
中,
AB
42,BAC45°
,
BAC
的
平分线交
BC
于点
D,M、N
分别是
AD
和
AB
上的动点,则
BM
MN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
M
D
B
E
C
F
图3
C
A
A
N B
图4
点评 本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运用两个重要知识点:①当三点共线时,
两条线段和最小;②点
到直线上各点的距离,垂线段最短。
2.引申及应用
一定点到过另一定点的所有直线的距离中,最大等于两定点的距离。
【引例2】如图,圆O的半径OA=5cm,点P为圆O内一点,且OP=3,过点P作弦AB.
则弦
AB的最短距离是 cm.
A
P
O
B
【例3
】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为直角,AB∥CD,AB=7,CD=5,AD=2.一条动直线
l交AB于点P,交CD于点Q,且将梯形AB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点A到动直线l的
距离
的最大值为
D
Q
E
C
B
AP
【例4】设△ABC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过顶点A引直线l,顶
点B、C到直线l的距离记为
d
1
、d
2
,求d
1
+d
2
的最大值。
【综合创新】如图,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
D
为
抛物
(OAOB)
线的顶点,
O
为坐标原点.若
OA、OB
的长分别是方程
x4x30
的两根,且
DAB45°.
(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
(2)过点
A
作
ACA
D
交抛物线于点
C
,求点
C
的坐标;
(3)在(2)的条
件下,过点
A
任作直线
l
交线段
CD
于点
P,求
C、D
到直线
l
的距离分别为
2
d
1
、d
2
,试求
d
1
+d
2
的最大值.
y
C
l
P
B
A
O
D
x
解:(1)解方程
x4x30
得
2
x1或x3
,而
OAOB,
,0)
,点
B
的坐标为
(3,.0)
则点
A
的坐标为
(1
·······················
··················································
········ 1分
过点
D
作
DD
1
x
轴
于
D
1
,
则
D
1
为
AB
的中点.
0)
D
1
的坐标为
(1,.
又因为
DAB45°
,AD
1
DD
1
2.
D
的坐标为
(1,2).
······································
··················································
··················· 2分
令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a(x1)2.
2
0)
抛物线过点
A(1,,
则
0
4a2,
得
a
1
.
2
故抛
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
11
2
3
(x1)
2<
br>2.
(或写成
yxx
) ················ 4分
222
.
(2)
CAAD,DAC90°
·······
··················································
····························· 5分
又
DAB45°
,CAD
1
45°.
令点
C
的坐标为
(m,n),
则有
m1n.
···
··················································
····················· 6分
1
···············
··················································
····· 7分
点
C
在抛物线上,
n(m1)
2
2.
2
化简得
m4m50.
解得
m5,m
1
(舍去).
2
6)
·故点
C
的坐标为
(5,
.
·············································
··················································
·········· 8分
(3)由(2)知
AC62,
而
AD22,
···
··················································
···································· 9分
DCAD
2
AC
2
45.
过
A
作
AMCD.
11
ACADDCAM,
22
AM
2465
·······················
··················································
····························· 10分
.
5
45
S
△ADC
S
△APD
S
△APC
,
111
ACADAPd
1
APd
2
.
······························
·············································· 11分
222
d
1
d
2
24245
≤24
45.
APAM
65
即此时
d
1
d
2
的最大值为
45.
···························
··················································
················· 13分
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指出:
总所周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引申:一定点到过另一定点的所有直线的距离中,最大等于两定点的距离。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1、矩形
ABCD中,AB=20cm,BC=10cm。若在AC、AB上各取一点M、N(如图9),使BM+MN<
br>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
D
M
A
C
N
图9
B
2、如图10,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点P为边BC上任意一点(可与点B或点C重合),分
别
过点B、C、D作射线AP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B′、C′、D′。
求BB′+CC′+D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D
B'
D'
A
图10
C
P
B
C'
★★6、如图11,在直角梯形A
BCD中,∠A为直角,AB∥CD,AB=7,CD=5,AD=2. 一条动
直线l交AB于点P,
交CD于点Q,且将梯形ABCD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则点A到动直线
l的距离的最大值为
D
Q
E
C
B
图11
AP
3、如图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OAB是等腰三角形(OB为底边),顶点A的
坐标是(2,
4),点B在
x
轴上,点Q的坐标是(-6,0),
AD⊥
x
轴于点D,点C是AD的中点,点P是直
线BC上的一动点.
(1)求点C的坐标.
(2)若直线
QP
与
y
轴交于点M
,问:是否存在点P,使△QOM与△ABD相似?若存在,请求
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3)以点P为圆心、
2
为半径长作圆,得到动圆⊙P,过点Q作⊙P的两条切线
,切点分别是E、
F.问:是否存在以
Q
、E、P、F为顶点的四边形的最小面积S
?若存在,请求出S的值;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y
A
C
Q
O
D
图12
B
x
解:(1) ∵
AOB
是等腰三角形,顶点A的坐标是(2,4)
又∵AD⊥
x
轴于点D,点C是AD的中点 ∴C(2,2)
(2分)
(2)
∵△QOM与△ABD相似,而
QOMADB90
0
y
A
M
P
C
O
B
OM
OQ
OM
OQ
或 (图1) (1分)
BDADADBD
又∵AD=4,BD=2,OQ=6
∴OM=3或者12
∴使条件成立的M点坐标可能是
(0,3)或者(0,-3)
Q
或者(0,12)或者(0,-12) (1分)
又∵Q(-6,0)
∴必有
∴①当M
(0,3)时,直线QP的解析式是
y
D
x
1
x3
2
(图1)
1
x3
2
③当M(0,12)时,直线QP的解析式是
y2x12
④当M(0,-12)时,直线QP的解析式是
y2x12
(2分)
∵B(4,0),C(2,2) ∴直线BC的解析式是
yx4
(1分)
②当M(0,-3)时,直线QP的解析式是
y
分别解由
直线QP与直线BC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
11
y
2x12
y2x12
yx3
yx
3
①
,②,③,④
22
y
x4
yx4
yx4
yx4
8
2
x
x
x14
3
,④
x8
3
,②
得:①
,③
20
10
y10
y4
y
y
3
3
210820
使△
QOM与△BCD相似的点P的坐标是
(,)
,(
14,10
),
(,)
或者(
8,4
). (2分)
3333
说明:以上解题过程中,每少一种情况扣1分,格式不对或解题不完整酌情扣分.
(
3)以P为圆心、2为半径作圆,过Q作此圆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是E、F,连结PE、PF(图
2)
.
则PE=PF=
2
,PQ=PQ,
PEQPFQ90
0
∴
PEQ
≌
PFQ
(1分)
∴
S
四边形QEPF
2S
QEP
2
1
PEQE2QE
. (1分)
2
F
P
y
A
E
O
C
B
∵
QE
2
P
Q
2
PE
2
PQ
2
2
当点P在直线BC上移动时,QE的大小
由PQ的大小确定,PQ最小时,QE达到最小,
从而使四边形QEPF的面积最小。显然,
在所有点Q到直线BC的距离中,
当
QPBC
时QP的长是最小的。
∴此时四边形QEPF的面积即为最小面积. (1分)
当
QPB
C
于P时,
QPBBDC90
,
PBQDBC
,
故
PBQ
∽
DBC
0
Q
D
(图2)
x
PQ
BD
PQ
∴
2
∴
BQ
,而CD=2,BD=2
∴BC=
22
BC
10
∴PQ=
52
(1分)
22
∴
QEPQ
2
25024843
∴四边形QEPF的最小面积
2QE83
. (1分)
说明:解法不同参考给分,格式不对或解题不完整酌情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