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不归”最值问题
清明的由来-初中数学教学心得
课题:利用三角函数解决最值问题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以数学史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胡不归问题”为载体开
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研究,让学生经
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的
线段和最小问题,再利用正弦函数将线段和最小问题转化为“直线外
一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
1.能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最短路径问题;
2.在解题过程能总结出解题方法,能进行一定的延伸;
3.体会“正弦函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正弦函数将PA+k·PB问题转化为“直线外一点到直线垂
线段最短”问题.
难点:如何找到合理的角将k·PB转化为另一线段.
四、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
问题:AB、AC有什么数量关系?若∠B不变,移动点C位置,关
系改变吗?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图形分析,让学生意识到角固定,它的正弦
值就固定,对边和斜边关系就是固定,为后面学习做好准备.
2.【数学问题】
如图,点A是∠MON外部定点,点P是OM上动点,过P作PB
⊥ON
,如何确定点P位置使得 PA+PB 最小?
分析: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有连线垂线段最短.(作法如下图)
变式
1:如图,点A在∠MON外部,点P是OM上动点,∠MON=30°,
如何确定点P位置使得PA+
12OP 最小?
分析:过P作PQ⊥ON ,则
PQ=12OP,那么PA+12OP
=PA+PQ.
利用30°正弦将12OP转化为PQ,再利用垂线段最短确定点P.
变式2:点P是射线AC上一动点,点B是射线AC外一点,如何
确定P点位置,使得
PB+12PA最小?
分析:构造30°角,再利用30°正弦将
12PA转化为PQ,再
利用垂线段最短确定点P.(如下图)
变式3:点P是射线AC上一动点,点B是射线AC外一点,如何
确定P点位置,使得
2PA+4PB最小?
点拨:转化为
2PA+4PB=4(PB+12PA),变成前一问题.
变式4.:点P是射线AC上一动点,点B是射线AC外一点,如
何确定P点位置,使得
14PA+12PB 最小?
点拨:14PA+12PB=12(PB+12PA),转化为前一问题.
【反思】确定P位置的关键是什么?利用正弦构造12PA线段.
一般地:先将问题转
化为PB+k·PA,在PB另一侧构造角∂,使
得sin∂=k.化折为直,利用垂线段最短.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变式训练,体会这一类问题处理策略,发现
总结规律.
三、【模型由来】
历史故事:一个身在他乡的小伙子得知父亲病危后
日夜赶路回家。
然而当他气喘吁吁地来到父亲面前时,老人刚刚咽气了.人们告诉他,
在临终之
际,老人还在不断的念叨:“胡不归?胡不归?……”
早期的科学家曾为这则古老的传说中的小
伙子设想了一条路线
(如下图)A是出发地,B是目的地,BC是一条驿道,而驿道靠目的
地的
一侧全是砂土地带.为了急切回家,小伙子选择了直线段AB.
他忽略了在驿道上行走要比在砂土行走快的这一因素.
如果能选合适的路线(这条路
线长一些,但速度可以加快),是
可以提前抵达家门的.那么这应该是哪条路线呢?
这就是风靡千百年的“胡不归问题”
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已知在驿道和砂地上行走的速度分别为
V1 、V2,且V1
=2V2,在BC上求点D,使得A→D→B的行走时间最
短.”于是问题在于如何去找出D点.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典故,激发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应用和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分析能力.
四、【模型运用】
如图已知A、B分别坐标轴上定点,且
AB=2,∠BAO=15°,P为
y轴上动点。则 PB+12PA最小值=
.
变式:PB+√22PA最小值=
.
提示:
设计意图:习题设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解决最短路径问题的基本
策略和基本方法.
五、【拓展思维】
已知,正方形ABCD边长为2,P是对角线BD上动点,则PA+PB+PC
最小值=
.
思路1:旋转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思路2:利用胡不归模型,点线垂线段最短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和模型识别能力.
六、【课堂小结】
1.本节课学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正弦函数将PB+k·PA转化为两条线段,利用垂线段最短解决
问题;
3.转化思想;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七、【作业布置】
八、【板书设计】
角固定,它的正弦值就固定.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所有连线垂线段最短.
九、【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