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人民币兑换~~~~练习二教案
石家庄大专-家长会总结
  
备课人:牛黎军                 授课人:
授课时间: 
人民币兑换
教学要求:1、通过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体会求积、商近似值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
日常
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感受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按照要求求出积、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准确地掌握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下面各题: 1.54×0.2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0.38×6.72(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2.揭示课题:跟小数乘法一样,在实际应
用中,小数除法除得的商也可用“四舍五入法”
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值。(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
老师遇到了一个问题,你们能帮我解决吗?一位美国小朋友寄来一本价值6.7美元
的画册,我应该付多少人民币?
请跟小组里的伙伴交流一下,汇报时要说明那个你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开始吧!
教师巡视、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引导、帮助。 
2、
请一个小组来说一说,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生:我们的列式是6.31×6.
7,因为一美元兑换6.31人民币,6.7美元就是6.7个6.31,
所以用6.31×6.7,结果是42.277元。应该付42.277元。
生2:我觉得应该付42.28元,因为人民币中只有元角分,小数点的第三位就没有意义
了,没有这样面值的人民币,四舍五入就是54.20元。
你觉得哪个正确呢?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汇报。 
刚才我们是怎么样求出42.28元的呢?
生:看小数点后的第三位,第三位上是7,比4大,舍去向上一位进一,就是42.28元。
我们就把42.277保留了两位小数,约等于42.28元。我应付542.28元人民币。
  
  
看来生活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乘法算式中的积取近似值,
这就是本课的第一个知识
点——积的近似值(补充课题) 
3、 练一练 
1、 为了
方便那位美国小朋友,老师就决定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寄给她。600元人民币能兑
换成多少美元?(2
008年4月一美元兑换6.31元人民币) 
请你独立完成,如果遇到问题了,再和你的同伴交流。
有人做得很快,说说为什么? 
生:这个结果很长,我觉得除不尽。
生2:我认为不用除尽,我们要保留小数点后的两位,除到第三位就可以了。 
这个方法确实不
错,除法运算中,我们不用除到最后的结果,直接根据要求多除一位就
可以了,这就是商的近似值的求法
。(补充课题) 
试一试,你们的结果是多少?
生:约等于74.146元。保留两位小数就是74.15元。 
三、巩固练习
1、填空题。 
6.995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3.0,这个数最大可能是(
),最小可能
是( )。 
2、解答下列各题。
(1)、每个桶能装2.2千克油。30千克得装多少个这样的油桶?
(2):一个玩具厂试制了35架玩具飞机,共花了156元。平均每架玩具飞机多少元?
计算时你们发现什么? 
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所以只需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该怎么办?
156÷35≈4.46(元) 
5.比较求积或商近似数的异同点。 
师问:求积或商的近似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使学生分清:求积的近似值要算出乘得的积以后再取近似值
(如复习题);而求商的近
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 
  
    
三、应用
1.做一做:按“四舍五入法”算出商的近似值,填入下表。 
 
40÷14
26.37÷31 
45.5÷38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保留三位小数 
 
 
    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并指3名学生将第l题保留一位小数、第2题保留两位小数
、
第3题保留三位小数,集体订正。 
    2.
按照过程计算7.2÷2.1(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计算下面各题。 
4.8÷2.3(保留一位小数) 1.55÷130(保留两位小数) 
学生独立做题,教师巡视并辅
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时,可让学生讲自己取商的
近似值的方法。 
四、体验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解决难点的? 
 
五、作业: 
 练习六第2、4、5题
六、板书设计:人民币兑换 
美元兑换人民币
6.31×6.7=42.277≈42.28(元) 
人民币兑换美元
600÷6.31≈95.09(元) 
 
 
 
 
 
除的尽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掌握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使学生掌握求商是循环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3.使学生知道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使
学生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等概念,掌握求商是循环小数的近似
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除不尽时能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出示计算10÷3。 
(1)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通过竖式计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除不尽) 
②
这道题商的小数部分和余数有什么规律和特点?(商的小数部分不断的重复出现3,
而余数重复不断的出
现1) 
③这样的商如何表示?  
(3)指导学生书写:
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为:10÷3=3.333„„ 
省略号表示什么?不写行吗?
2.出示:计算58.6÷11。  
(1)学生独立计算。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①通过竖式计算你们发现了什么?
②从哪一位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2和7? 
③这样的商如何表示?
(3)指导学生书写,这样的除法算出的商应该表示怎样表示? 
板书:58.6÷11=5.32727„„
3.你想给这样的小数取个什么名?(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尝试
1.学生自学P.15页内容 
2.学生汇报: 
(1)像这样总也除不尽,商又是一
种比较特殊的小数,这种特殊的小数叫循环小数。(板
书课题:循环小数) 
(2)一个小数,
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为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
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2.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循环小数的特点是什么? 
3.循环小数比较简便的表示法。
   3.3333„„写作:3.3 
    5.32727„„写作:5.327
4.尝试后练习: 
P.把下面各数中的循环小数用括号括起来。 
1.5353„„
0.192192  5.314162„„  8.4666„„ 
  ⑴生独立按要求做。
⑵0.192192是不是循环小数?为什么?(看似循环,却没有省略号)
⑶5.314162„„为什么不是循环小数? 
⑷订正错题。 
5.循环小数有时也可以根据需要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 
  
(1) 出示:一辆卡车的油箱里装130千克汽油,是一辆小汽车装油的6倍。小汽车大
约装
多少千克汽油?(保留两位小数) 
(2)生独立审题并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订正时提问:商的小数点该除到第几位?为什么?(除到上的小数位数出现重复为止。
因为循环小数是无
限的,只要出倒闭题目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即可。) 
130÷6=21.666„„
≈21.67(千克) 
6.
计算下面各题,除不尽的先用循环小数表示所得的商,再保留两位小数写出它的近
似值。
28÷18   2.29÷11.1   153÷7.2
学生独立计算出结果,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小结一下循环小数取近似值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 
    (1)观察计算的结果。
    15÷16=0.9375   1.5÷7=0.27„„ 
(2)思考并回答: 
    ①两个数相除,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几种情况? 
②每种情况各有什么特点? 
    (3)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两个数相除,如果
不能得到整数商,会有两种情况:①除到小数部分的某一位时,不再
有余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
的,也就是被除数能够被除数除尽,如15÷16=0.9375;
②除到小数部分后,余数重复出现,
商也不断重复出现,商里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如
1.5÷7=0.27„„ 
    小
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
限小数。循环小数是
无限小数。 
  板书: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四、应用 
1.下面哪道题的商是有限小数,哪道题的商是无限小数? 
10÷9  1.332÷4  23÷3.33 
生独立计算并判断商是无限小数或有限小数?集体订正。 
   2.P16页第2题。(方法同上)
   什么是循环小数?根据循环小数的概念进行判断。 
   
五、体验
今天你的收获如何?还有什么问题吗? 
 
六、作业
.P16页第1题。第3题。第4题。 
  
  
七、板书设计: 
除的尽吗 
 
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为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
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
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 
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 
(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 
 
 
 
 
 
 
 
 
 
 
 
 
调查生活垃圾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中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运用简便算法来计算小数
除法。
教学重点:⑴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⑵小数除法中一些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地进行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和小数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4÷5
420÷6+150    750÷5-80 
⑴指名板演。 
⑵集体订正。 
使学
生明白:整数连除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整数的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
顺序是先算除法,再算
加法或者减法。 
2.揭示课题:我们已经知道整数的连除、除加、除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而小数的连除
、
除加、除减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是一样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
( 板书课题:调查生活垃圾  ) 
二、尝试 
1. 出示 :五(1)班调查汇报
;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kg垃圾。五(2)班调查
汇报: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
3.5t,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 
  
2.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要求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可列
式为:
   方法一:先求4周共有多少天,再求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30.8÷(4×7 ) 
方法二:先求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再求一个人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  
30.8÷4÷7
3.算式中有几步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4.学生把题目做完后集体订正。
5.计算: 
 432÷3.6+2.88  2.96÷0.4-1.73  
生独立审题,并讲每题中有几步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再计算出来,集体订正。 
三、巩固 
1.生举例在整数除法中学过的一些简便算法,指出这些简便算法有时也可以在小数
除
法中使用。 
2. 计算5.6÷35。 
思考:能否简算?怎么算?省试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板书:5.6÷35
=5.6÷7÷5 
         =0.8÷5 
=0.16 
3.做一做:4.5÷18  930÷5÷0.6 
学生独立审题,做完后让学
生讲一讲是怎样简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提醒学生注意审
题。按要求进行计算后集体订正。 
五、体验 
你能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吗? 
   六、作业
P18页第1.2.3题。 
七、板书设计: 
调查生活垃圾   
 
            30.8÷(4×7 )
30.8÷4÷7  
 
 
 
 
 
练习二
练习要求: 使学生能够正确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的连除、除加、除减、乘除,并且掌握小数
除
法中的一些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练习重点;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小数的加
、减、乘、除法的计算,会运用学过的简便
算法使计算更加简便。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练习八第5题)
1.6÷0.4   6÷0.5   5÷0.25 
0.45×2    0.25×8
7-6.28 
1.2÷0.3   0.76÷4   19×0.8 
生独立在书上计算出结果后,集体订正。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4÷1.8   810÷5÷0.6    4÷2.5 
⑴让学生观察每道题中数字的特点。
⑵说一说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 
⑶计算完后集体订正。 
   3.计算:
    7.2÷1.6+0.8    (16.8+1.47)÷0.7  19.8÷3.3
⑴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后,说一说可以怎样简算? 
⑵归纳板书,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板书:  
 7.2÷1.6+0.8
(16.8+1.47)÷0.7 
=7.2÷0.4÷4+0.8
=16.8÷0.7+1.47÷0.7 
或者=7.2÷0.8÷2+0.8
或者=7.2÷8÷0.2+0.8 
19.8÷3.3=19.8÷3÷1.11或者=19.8÷0.3÷11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二第2.4.5题。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思考后,按题目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课堂,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全班反馈。  
三、攻破难题 
1.下面哪个数最接近85.8÷4.21的准确值?
  20     20.3    20.4    20.38
85.8÷4.21≈20.38 
2 0.3 8 0 
    4.2 1)8
5.8 0 
          8 4 2 
             1 6 0 0
            1 2 6 3 
               3 3 7 0
              3 3 6 8 
2 0 
四、作业 
P19页第1.6.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