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模拟练习卷语文(常州金坛)1

巡山小妖精
875次浏览
2020年10月21日 04: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宁夏考试信息网-王小贱语录

2020年10月21日发(作者:沈跃跃)


成贤街小学2018学年度六年级语文能力调研卷
2018.3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书写:3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阅读《跟着父亲读古诗》一文,完成1~5题。(18分)
跟着父条读古诗
①刚到读幼儿园的年龄,父亲便让我开始背古诗。
②我背的第一首诗是“白日依山尽”,然后 是“床前明月光”和“慈母手中
线”。再然后,应该是“城阙辅三秦”,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我当时的
心目中,这首诗有的地方好理解,有的地方完全不明白:杜少府,肯定是姓杜名少
府 了,但什么是城阙?什么叫三秦?宦游人是什么?换油人?古代的人,拿什么换油?
有首诗印象深刻:“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当时我已经上学了,明明
明老师告诉我们:一杯水,一朵花,一棵 树,这个人却说花是一个一个的,不过这样
说,好像一朵朵花都成了一个个人,很好玩呢。
③ 记得有一年父亲出差,给我带了一套唐诗书法书签,很是简陋,但我爱不释
手,天天拿着看,翻来覆去地 看。其中有一张是我没有背过的杜牧的《江南春》,
记得是用一种“奇怪”的字体写的。这首诗我很喜欢 ,读着读着,眼前好像出现了
一个画面,像是看到了烟雨朦胧中的亭台楼阁。我被一种奇异的感觉笼罩了 ,觉得
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了。多年以以后再(品味 品位)这诗,我明白了其中的妙
处:把千里之外的景“拘”到读诗人的面前,让人觉得优美,(设身处地 身临其境),
这个诗人手段了得!原来并不需要每首诗都讲大道理,单纯写景也是可以的。
④ 十二岁那年,随母亲移居上海全家团聚之后,一下子海阔天空了。我从父亲
的书架上很方便地可以接触各 种类别的书。有一天我发现,有的诗和我过去背的
不一样,有时是一个字,有时是两个字不一样。我惊呆 了,难道父亲错了?这对我来
说是不可想象的。难道书上错了?不可能!父亲说了,编这些书的“都是真 正做学
问的人”!不得了,出大事了!心急火燎的我,等到父亲从复旦校园里回来,满头大
汗地 “扑”上去问他,他却根本不看我手里的书,就轻描淡写地说:“都没错,这是
两个版本。”天哪,竟有 这种事情!竟然没有斩钉截铁的对与错!怎么会这样呢?父
亲笑着说:“你不用眼睛瞪得圆滚滚,这个很 正常,我和他是不同学校不同老师教
的,我们的老师当初读的是不同的版本:还有一种可能,这首诗流传 下来有两种版
本,而我们的老师各人喜欢各人的,所以就不相同了。”于是惊魂初定的我,又记住
了一个重要的词:版本。
⑤也就是在这些诗词选里,我第一次看到了在书上随手标记、评点的做法,
父亲在这些书里,用各色的笔作了各种记号。若是句子好,先划线然后在线的尾巴
上加圈,整首 好,则在标题处画。好,一个圈;很好,两个圈;极好,三个圈。觉得不
好,是一个类似于拉长了的顿号 那样的长点。让父亲画三个圈的情况自然不多,
所以每次遇到我都要整顿衣裳,清清嗓子,认认真真地读 上几遍。有时候我会忍不
住地对父亲说,某一首诗真是好,我完全同意你的三个圈,父亲大多只是笑笑, 并
不和我展开讨论。我于是不敢打扰他,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
“聊天”。
⑥有一天,我捧着一本古诗站到父亲面前,破釜沉舟地对他说:“这首诗,我不
同意你的观点。 ”父亲听完我机关枪扫射般的一通话,想了一想说:“所以说诗无
达诂[诂ɡǔ,达诂指确切的解释], 你的理解好像的确比我当年更有道理。”没等我


发出欢呼,他又说:“哪天我去看朱先生 带你一起去吧。”朱先生,是父亲特别尊敬
的老师——朱东润先生啊!我又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 了。就在那一天,
我觉得自己长大了。
1.联系上下文,完成关于查字典的练习。(3分)
(1)“宦”字第九画是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
2
捕捉;③固执。(2)“拘”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约束;○“‘拘’到读诗人的面
前”中 “拘”的解释应是 。
2.仔细读第③自然段,完成下列练习。(5分)
(1)联系上下文,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空。
(2)文中提到读《江南春》让作者眼前出现了画面,具体指的是诗句“
, ”。
(3)“觉得自己整个人闪闪发光起来了”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这种写法叫

3.“我”、父亲和古诗之间的事与情互相交织,请在括号里填上对应的情感,补全
线索。 (2分)
幼时背诗对古诗( )→十二岁疑诗对古诗(惊异) →“聊天”评诗对父亲(崇
拜) →父女论诗对自已( )
4.读下列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1)“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联系上下文,在作者的眼里,“个个”
一词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2 )“心急火燎的我……满头汗地‘扑’上去问他。”此时“我”有一连串的问题,
请以“我”的口吻向父 亲提出疑问。(至少两个问题)请写出“扑”这个词的表达
效果。


(3)“只能在他读过的书里通过各自的评注和他‘聊天’。”这里加引号的“聊天”
指什么?

5.关于古诗,从内容到理解都并不唯一,文中有详细的叙述,分别在哪两个自然段
中?从中你 明白了这种“不唯一”的原因有哪些?(3分)



二、阅读《有趣的生物钟》一文,完成6~10题。(10分)
①为什么夜合欢迎朝阳绽放, 昙花总在夜间吐蕊?为什么大雁成群深秋南飞,
燕子总是迎春归来?生物体的生命过程复杂而又奇妙,他 们时时都在演奏着迷人
的“节律交响曲”。这种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规律周期性的生理现< /p>


象,就叫“生物钟”。
②许多生物都存在“生物钟”现象。南美洲有一种“鸟钟 ”,它每过30分钟
左右就会“叽叽喳喳”叫上一阵,那里的居民就用它们来推算时间;在南非的密林< br>有一种“活树钟”,它的叶子每隔大约2小时就翻动一次;非洲还有一种称为“虫
钟”的报时虫, 估计每过1小时就变换一种颜色,人们常把它捉回家当钟用。
③作为高等动物的人,也有这种现象。比 如一个正常人不必看钟,就知道吃饭
和睡觉的时间是否快到了。早晨,即使没有闹铃,人们也会在一定的 时间醒来。科
学家证实,人们存在着一个33天的智力变化周期,即使是在一天之中,人的智カ
也是存在周期的。早晨和晚上8点到10点最高,上午次之,下午又次之,最差是黄
昏。
④一 些积极好学的青少年,往往忽视“生物钟”的存在,把“头悬梁,锥刺股”
当作成才的唯一途径,晚上“ 攻关”到一两点,由于“生物钟”作用,智力下降,
效率显著降低。第二天早上起不了床,整整一个上午 昏昏沉沉,午后和黄昏想加紧
学习,无奈已进入智力低潮,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还会导致精神疲劳,影响晚 上的学
习。在学校,往往可以发现一些刻苦的学生成绩平常,一些蹦蹦跳跳的学生反而成
绩优秀 。人们往往认为前者笨而后者“天分高”,其实,这和“生物钟”规律很有
关系。学习成绩是和高效率的 学习时间成正比例的,而高效率的得到,主要依靠良
好的休息。我们认为,所谓“悬梁刺股”,其实就是 和“生物钟”规律作“顽强斗
争”,短期内还有点功效,长期使用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⑤认识“生物钟”,( )就会使我们学习进步,生活轻松,身心愉快。
6.第⑤自然段括号内所填内容如下,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填序号)(1分)
①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 ②承认它的存在 ③尊重它的规律
7.第②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因此这段话的
结构方式是 。这段话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等。
(3分)
8.第②自然段中“左右”“大约”“估计”都表示 ,这些词均不可以省
略,是因为
。(2分)
9.文中与“顽强斗争”引号作用相同的词语还有“ ”等。(1分)
10.短文中对“悬梁刺股”的做法持什么态度?如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请你结合< br>平时的学习,写出自己的做法。(3分)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一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11~~14题。(11分)
今年5月14日是母亲节。六(1)班开展了“最美妈妈”主题庆祝活动。
【活动一:知“美” 】(2分)
1.你认为“最美妈妈”应该是什么样的?请从下列人选中推选出一位作为形象代
言人。
A.嫦娥 B.李清照 C.海伦·凯勒 D.《姥姥的剪纸》里的姥姥



推荐人选(填序号):
事迹及理由:

【活动二:寻“美” 】(2分)
12.“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没有无私的母爱的 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
荒漠。”这两句名言中藏着评选“最美妈妈”的两个关键词是 和 。
【活动三:鉴“美” 】(2分)
13.班级打算邀请部分家长参加活 动,甜甜觉得妈妈长相普通不爱打扮,又不会说
漂亮话,不想让她来参加。因此,你打算怎样劝说甜甜改 变主意?



14.英文单词“母亲”里,蕴含着对“最美妈妈”的赞叹。请根据单词的意思,将
小诗补全。
活动四:赞“美”(5分),3
单词:
在中文中唤作“母亲”,
“M您给了我无尽的关爱,
“O”(old):您 ,
“T”( tears):您会因为我而流泪,
“H您 ,
“E您 ,
“R”( right):您是公正的,永远不会欺骗我。
这些字母组合在一起
就是您—— !
四、看拼音,写词语,并在句未括号里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7
分)
15.“
wān qū
或许能生存,但
qū fú
必将会
huǐ miè
。”这句话中
qū fú
是贬
义词。 ( )
16.“季羡林的散文
zhì pǔ
而不失
diǎn yǎ
。”这句话说明他散文风格
zhì p
ǔ

diǎn yǎ
。 ( )


17.
wān qū qū fú huǐ miè

























zhì pǔ

diǎn yǎ

















五、选择题。(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序号)(5分)
18.下列对“玄武区小学毕业考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共有三个:“玄”“业”“试”。
B.“区”属于半包围结构,大多半包围结构的字应写得半藏半露。
C.如果将它压缩后只留下一个关键词,应该留“毕业”。
D.在它后面加上句号,就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
19.我们说一个人是“事后诸葛亮”,也就是说他是( )。
A.马后炮 B.过河卒 C.棋逢对手 D.旗开得胜
20.“开学真好! ,每一段孤寂的时光都重又沐浴着暖阳。”
横线上应填( )。
A.清冷的每一个角落都重又升腾起欢笑 B.每一个升腾起欢笑的角落都不再清冷
C.每一个清冷的角落都重又升腾起欢笑 D.每一个角落不再清冷而且升腾起欢笑
2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主持人董卿从小每天阅读的习惯。
B.董卿坚持每天睡前大概读书一小时左右。
C.《朗读者》的每一期都精挑细选精密的主题词。
D.《朗读者》这个节目告诉我们:朗读不仅仅是学生时代的事。
22.在模拟对话中,话题与内容不匹配的一项是( )。
A.话题:说坚持。内容: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奇观。
B.话题:谈礼貌。内容:《说岳全传》牛皋问路的故事。
C.话题:论学问。内容: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话题:议合作。内容:正反举例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
六、结合学习的课文或古诗填空。(7分)
23.物的坚守耐人寻味:长江从远古走来, ;长江向未来
奔去, ;三亚落日的笑颜将天和海都感染了,金红一色,
;命运给予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几乎是, ,
它却在 。


24.人的坚守催我奋进:李清照坚持“ ,死亦为鬼雄”;
张志和坚持“青箬笠,绿蓑衣, ”;郑板桥坚持
“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七、根据提供的情境,完成口语交际的练习。(4分)。
某晚报①于5月12日②报道:某京剧演员③开启网上付费④节目《京剧其实
很好玩》⑤。
25.这则消息中最核心的内容是 和 。(填序号)(2分)
26.这个京剧演员名叫王佩瑜,以下是对她的模拟采访,请你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2分)
记者:从这个节目名称看出,你对京剧的担忧是什么?
王佩瑜:
记者:除了京剧,相声、评书也可以网上付费订阅了,你认为小学生参与的必要性
在哪里?
王佩瑜:
八、习作表达。 (35分)
27.随着时光的流逝,很多改变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有身体的 变化,如长高、冒痘、
变声;有性情的变化,如话少了,脾气大了,喜欢独处了……选择你成长中某一方
面的改变,用一件具体的事例写出你的独特感受。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
文中不出现 真实的校名、人名。

















































































































































































































































































































































































































































































































































































































































































































































































































































































湖北工程技术学院-湖南第一师范教务网


雷锋就在我身边-幼儿园教研工作总结


东海高级中学-健康教育计划


食品安全征文-知心姐姐


一句美好的祝福语-河北大学专科分数线


大连导游词-房地产工作总结


李谷一个人资料-运动会入场词


瑞士维多利亚大学-2015全国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