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2课时 数学思考(2)教案
13年高考作文题目-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
4.数学思考
第2课时 数学思考(2)
【教学目标】
1.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通过列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推理、判断,得出
结论。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了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根据已知条件,运用排除法判断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喜欢看警察叔叔破案的影片吗?警察叔叔根据一些
线索进行推理,最终将犯罪分子
绳之以法。你们想不想进行推理判断
得出正确的结论呢?
1.课件出示简单的推理问题,学生回答。
(1)小红和小明分别拿着语文书和数学书,小红
说:“我拿的不
是数学书。”那么,他们两人究竟各拿什么书?
学生:根据小红说的话可知她拿的是语文书,小明拿的是数学书。
(2)小红、小丽、小刚分
别拿着语文书、数学书、社会书。小
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刚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那么
小丽
拿的什么书?
学生:根据小红和小刚说的话可知小刚拿的是社会书,小丽拿的
是数学书。 <
br>2.小结:同学们对简单的推理问题分析得有理有据,得出了正确
的结论。这节课,我们学习较复
杂的推理问题。希望同学们积极开动
脑筋,作出准确的推理判断。
二、复习讲授
课
件出示例2:六年级有三个班,每班有2个班长。开班长会时,
每次每班只要一个班长参加。第一次到会
的有A、B、C;第二次有B、
D、E;第三次有A、E、F。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指名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这里的A、B、C、D、E、F分别表示3个班的6位
班长,每班有2个班长,每
次开会,每班只有1位班长参加。
3.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不可能和谁同班?组
织学生议一议,并进行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A不可能和B、
C同班。
教师:第一次到会的有A、B、C,说明A只能和谁同班?组织学
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使学生明确:A只可能和D、
E、F同班。
4.
教师:第二次有B、D、E,第三次有A、E、F,这些条件又说明
了什么?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评议。
5.教师:看了这些条件你有何感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能使这么
复杂的条件一目了然呢?
组织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用列表的方法试一试。
课件展示问题:
用数字“1”表示到会,用数字“0”表示没到会,填写下表:
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写。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指名学生汇报。(投影仪)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教师:请问哪两位班长是同班的?
指名学生答一答,并进行集体评议。(板书:A、D同班,B、F同
班,C、E同班)
6.教师:如果不用列表,能直接根据条件推理吗?
组织学生议一议,互相交流。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进行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上面的推理过程用了“排除法”。
三、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二十二第6、7题。
(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独立完成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4)指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并进行集体教学。
(5)全班齐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就本节
课的内容而言,学生之前尽管已经接触了比较多的数学广
角系列安排的内容知识,但前后的知识联系看起
来并不紧密,不过数
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却是一贯的:都强调数形结合,都强调合作探讨与
交流,
也都强调策略与方法的优化等,尤其是注重数学思想的渗透。
鉴于此,本课在设计时,我就比较注重让学
生在参与过程中将思维充
分调动起来,重视“说”的过程,在“说”的过程的基础上再进行对
比
交流和优化,并相应渗透数学化的思想,体悟数学的简洁美。学生
只有在借助表格说思路的过程中充分意
识到其价值,才会认同,才会
自觉加以运用。这种运用的目的是对方法的认同,并非要在
一节课中
做对太多的推理题,这也不现实,因为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时间。毕
竟,严密的推理尤
其是信息条件比较复杂的推理更是挺费时间的。如
果学生能在课后对推理知识有比较高的热情,并且在以
后遇到同类问
题能够想到运用这种方法去尝试解决,应该说就已经达到了本课的基
本目标。 <
br>纵观全课,我认为最大的成功在于充分体现了浓浓的“数学味”:
通过直观教学,数形结合,以简
驭繁,让学生的探究有目标,学生的
思考有深度,学生的交流有实效,学生对数学思考的认识更深刻,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确有提高。
我的困惑是对教材中表格的处理,是否该发放给学生?如果让
学
生自己去设计,能顺利达到同样的目的吗?如果直接发送,是不是前
功尽弃?又是否存在牵着
学生鼻子走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