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6下回顾整理量与计量教学设计
四毛-工人年终总结
学习-----好资料
《量的计量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青岛杭州路小学
李英男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整理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构建系统的
知识网络,并能熟练进行单位之间的转化。
2.在小组合作、相互评价的过程中
学会分类归纳、有序整理、系统复习的学习方法,增强综
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
br>3.在经历自主梳理、复习应用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拓宽数学视野,
激活
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量的计量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发现长度单位
、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
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构建完整、系统的计量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自主复习卡、练习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量与计量的整理与复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导入新课,直奔主题,使学生明确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以饱满的热
情投入到本节课的复习中来。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一)回顾与梳理
1.自主梳理,组间交流
谈话: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都学习了哪些计量单位?
预设: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容积)单位、重量单位、时间单位。
谈话:这么多的计量
单位有必要好好整理一下,课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的计量
单位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进行整理
,请大家把整理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好资料
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整理与讨论情况。
2.集体交流,达成共识。
谈话:为了让更多的小组有发言交流的机会,每个小组选择其中的
一种计量单位进行交流,
好吗?其他同学注意仔细地看,认真地听。
预设:
生1交流长度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
提问:记忆这些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好办法?
预设:除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它每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追问:为什么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其它每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在千米和米之间还有两个计量单位——“百米”和“十米”,加上这两
个单位,相邻
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生2交流面积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
提问:你觉得关于面积单位的进率,你有什么要提醒我们大家的?
预设:除了公倾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它两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
追问:为什么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学生可能会说:边长是100米的正方
形的面积是1公顷,100×100就是10000,所以1公顷
=10000平方米。
谈话
:为什么其它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而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0呢?会
不会在公顷
和平方米之间还有其它面积单位?
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教师可以补充:在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确实有这么
一个单位,这个单位叫
公亩。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亩,加上这个单位,相邻面积单位间的
进率都是100。
生3交流体积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
提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特点?
预设:相邻两个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提问:升和毫升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预设:计量液体的体积
谈话:还有哪些计量单位?哪位同学愿意接着介绍?
学生可能介绍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 <
br>谈话:时间单位更多的是一种生活常识,同学们可能最早接触,与咱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
更多精
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于时间单位,有要补充说明的吗?
学生可能会介绍大月、小月、平年、闰年、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等有关知识。
在学生交
流展示的过程中,除了知识点的复习,教师要对不同的整理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评价,进行整理方法的
指导。
【设计意图】由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整理复习能力,所以教师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所学的计量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进行归类、整理,然后通过学生课堂展
示介
绍,教师适时点拨,一方面使学生巩固量的计量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利用列
表、连线等方
法对计量单位及其进率进行归类整理是一种不错的复习方法。
3.沟通比较,认知内化
谈话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整理,你们一定发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既有联
系,又有区别,比
较一下这三种单位,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吧。
谈话: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想法?
预设:
生1:长度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
0,面积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100,体积单位相邻之间
的进率是1000。
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会是这样?
学生可能会说:面积单位是平方什么,所以10×10=1
00,体积单位是立方什么,所以10×
10×10=1000。
学生也可能会说:长度单位
是一条线段,所以相邻的进率是10,面积单位是一个正方形,
所以是10×10=100,而体积单位
是一个正方体,10×10×10=1000。
教师课件演示,并说明:长度单位是线段,是一维单位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表示
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以这条线段为边长画出正方形,正
方形被平分100份,所以面
积单位是二维平面,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10的平方100;再以这
个正方形为面画出正方
体,正方体被平分1000份,所以体积单位是三维立体,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
率是10的立方即
1000。
【设计意图】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学生在实际应用时
容易混淆,这一环节让学生
比较常用的这三类单位,使学生发现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初步形成一维长
度、二维平面、三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维空间观念,促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深化。
4.小结提升
谈话:孩子们,刚才你们
用列表、连线的方法,对计量单位进行了梳理归类,然后通过沟通
比较,发现了常用的长度单位、面积单
位、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老师希望每学完一部分知识后,
同学们都能像这样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类、
比较,使零乱无序的内容形成一个知识串,这会对
我们今后的数学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好吗?
(二)讨论与交流
1.复习单位换算的方法。
谈话:同学们刚才对不同的计量单位
进行了分类整理,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计算或比较的需要,
我们经常要进行不同单位间的转换,你能举例说
明如何进行计量单位间的换算吗?
小结方法:先弄清是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把低级单位改写
成高级单位。如果是高
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就要乘它们的进率;如果是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就
要除以它们的
进率。
2.练一练
5千克80克=( )克
3.2米=( )米( )厘米
3.计量单位的拓展。
谈话:同学们,除了我们刚才整理的计量单位,你还知道哪些?
学生可能会提到微米、光年、毫克、海里、加仑等等。
如果学生提到丈、尺、寸等,教师说明
这些单位是我国以前使用的一些单位,现在不常用了。
我们现在使用的都是国际通用单位。你知道我们为
什么要用国际通用单位吗?
课件出示: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不同的计量制度逐步趋于统一,给人
们的生活带来很
大的便利。
【设计意图】讨论与交流环节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回顾单位换算的
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熟
练掌握方法,形成技能。另一方面,将计量单位适当的拓展延伸,也是复习整理
课要达到的目标
之一。通过旧制单位和国际通用单位的介绍,使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明了了
计量单位学习的意义,为后续其它计量单位的学习和掌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一)基本练习
1.比一比,为什么要选择不同的计量单位?
谈话:如果交换每组中两个计量单位,你有什么感受?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二)拓展练习
1.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吗?
1( )= 100( )
1( )= 1000( )
2.一列470米长的火车,用1分20秒通过1130米长的大桥,
又以同样的速度用40秒通
过隧道,隧道长几千米?
【设计意图】通过有层次的练
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更加进一步加深对量
的计量意义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练习使学生体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合适计量单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
-----好资料
位的必要性,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计量单位。拓展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计
量单位间的
进率,并能利用量与计量的有关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回顾,总结提升
谈话:同学们,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
知识:我知道了各种计量单位及其之间的进率。
我还知道了除了我们学习的计量单位,还有其它的计量单位。
方法:我掌握了单位换算的方法。
我知道了列表格,边线找关系是整理知识点的好方法。
感受:统一的计量单位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
……
谈话:这节
课,我们通过梳理归类、沟通比较、灵活运用等方法对计量单位进行了整理与复
习,相信这些复习方法对
你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等几个方
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
本的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
能力。
更多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