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张怀秋-党性锻炼总结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美丽的家乡》。
教学难点:
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教学过程:
1、播放歌曲录音,导入教学。
学生讨论自己对这首作品的感受。
2、教师介绍歌曲。
简要介绍:歌曲主要描写了
达斡尔族姑娘傲蕾一兰不畏强暴,
誓死保卫祖国,保卫家乡的动人故事,热情歌颂了她的民族主义精神。让学生深刻感受歌曲的意境。歌曲为两段体,C大调,四二拍。
3、播放范唱录音,学生聆听。
4.学生朗读歌词部分。
5、让学生跟着录音伴奏轻声哼唱第一段歌谱。
1
教师强调:注意唱准附点音符、十六分音符以及重音符号的运
用位置。
6、教师简单教唱,唱熟第一段曲谱。
7、教师教唱第二段曲谱,依次学习两个声部,唱熟后,可用竖
笛吹奏两个声部。
8、将全班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演唱两个声部并互换声部练习。
注意:练习时要注意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
9、播放伴奏带,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旋律。
10、播放伴奏带,学生完整地演唱歌词。
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驯鹿》、《冬猎》。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了解月琴、柳琴的音
色、演奏特点、表
现手法以及乐曲所描绘的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重点:
感受北方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学难点:
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演奏特点和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1、观看书本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
2、欣赏《驯鹿》。
教师介绍作品的出处、作
者:《驯鹿》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
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
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
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
的驯良、柔顺。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
乐器演奏的?
(2)观看月琴图片,向学生介绍月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
现手法。
2
(3)再次播放录音,并播放鄂温克族人的生活片段,让学生身
临其境地体会音乐。
(4)请学生拍手或拍腿,用× ×× ××│× ×× 0× ×│
的节奏为A段音乐伴奏。
3、欣赏《冬猎》
教师介绍作品的出处、作者:《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
生活
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
(1)播放录音,让学生谈谈乐曲描绘了怎样的情景以及用什么
乐器演奏的?
(2)观看柳琴图片,向学生介绍柳琴的音色、演奏方式以及表
现手法。
(3)再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情绪。
(4)学生谈谈书上两首音
乐主题分别是以什么样的速度、情绪
演奏的,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乐曲 速度
情绪 表现情景 乐器演奏
驯鹿
狩猎
月琴
柳琴
《驯鹿》
欢快 喜悦
《冬猎》 中速 优美
4、将这两首作品连起来欣赏,请学生谈谈这两首作品有
何异
同,并比较月琴与柳琴的演奏方式有何不同。
3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长城放鸽》。
教学目标:
1、能够依据《长城放鸽》的节奏、旋律特点,理
解歌曲的情绪,
并用热情、欢快、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充分运用多听多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音准概念。
3、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歌曲教学。
教学难点:
歌曲中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
一、简介歌曲
《长城放鸽》是一首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歌曲,属于10
0首爱
国主义歌曲之一。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改编为合唱曲谱后,被广泛
选取为合唱比赛的演唱
曲目。本课歌曲开始第一乐句运用了合唱的
形式,来模仿鸽子发出的声音。歌曲抒情而豪迈,节奏中有很
多弱
起小节,歌曲表现了祖国经济国力的发展,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教学歌曲
(一)常规练习:
1、以聆听前奏导入。
4
学生聆听歌曲前奏。
2、播放歌曲录音范唱。
学生聆听歌曲录音范唱。
3、教师提问:歌曲表现了什么内容?
4、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二)歌曲教学
1、出示曲谱。
2、听琴试唱歌谱。
3、有感情的读歌词。
4、学唱歌曲。
5、完整演唱。
6、用竖笛吹奏。
7、师生小结。
三、课堂总结。
5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
学唱歌歌曲《银色的马车从
天上来啦》,用多种艺术形式体验冬天在雪地里锻炼的欢乐情景。
2、在听赏与跟唱歌曲《踏雪寻梅》时,体验歌曲所表现的冬天
的情景,培养自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学会快乐演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教学难点:
感受与理解音乐,大胆地进行演唱与表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音乐诗歌《雪花的快乐》。
雪花蕴含着我们的热情与渴望,浓缩着人类艺术的精华。让我
们一起走进大诗人——
徐志摩的音乐诗歌《雪花的快乐》吧!
2、板书《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片片雪花从天而
降,它像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今天让我们
一起学习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师板书)
二、学唱歌曲
1、听赏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
6
想一想冬爷爷给大家带来什么礼物?歌曲的情绪怎样?
2、朗诵歌词
你们喜欢冬爷爷送的礼物吗?冬爷爷为什么要送礼物给你们
呢?他有什
么愿望?请大家一起朗诵歌词吧。
3、师热情范唱
4、掌握节奏
你们发现旋律中,那种节奏用得最多?(学生讨论)
24 X - ︱X X X︱ X
X ︱ X_ -‖
师生拍手练习节奏
节奏模仿了什么?表现了什么?
模仿了马车上的铃铛声,表现力小朋友收到冬爷爷的礼物后,
高兴的心情。
5、学生听唱歌曲两遍,自己试着学唱歌曲第一段
让我们音乐声中感受一下收到礼物后的快乐心情吧!
6、师生分析旋律的特点
第一段旋律共有两乐句,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同头异尾。
大家发现第二段旋律
的音区有什么变化?为什么旋律有这样变
化?要表现什么?请同学们再唱一遍,然后回答。
音
区变高,表现了小朋友勇敢、坚定、不畏严寒的意志,旋律
的舒展表现了小朋友洁白无瑕的情怀。
太棒了,让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和纯洁的情怀去迎接小雪花吧!
7
7、学生随琴齐唱歌曲。
8、学生以多种方式表演唱歌曲
师生接唱小组唱
男女比赛 领唱 学生个人上台展示并演唱。
教师激情鼓励,并评价,让学生之间评价。
同
学们不但收到了冬爷爷的礼物,还记住了冬爷爷的叮嘱。老
师也被你们的歌声给打动了,让我也和你们一
起去迎接小雪花吧。
9、师生一起走进儿歌,再次感受歌曲的快乐。
纷纷扬扬小雪花
姿态万千好潇洒。
不辞辛苦为大家,
勇敢锻炼意志发。
三、总结全课。
8
第二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为歌曲伴奏,随歌声舞蹈。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的
认识。
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3、在唱歌、伴奏、跳锅庄舞诸项音乐活动中能大胆投入、热情
表现。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教学难点:
加深学生对少数民族善良、朴实、豪放、能歌善舞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有56个民族,他们中有很多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
蹈丰富多彩,是
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应学习、
了解它并热爱它。
今天我们学习歌曲《吹
起羌笛跳锅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
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以藏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歌中唱的“羌笛
”
9
是羌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
,从中
也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二、学唱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
1、欣赏歌曲范唱录音(两遍),请同学们说说听后的感受。
2、集体有感情朗读歌词。
3、随录音轻声哼唱歌词。
4、学唱前16小节歌谱,引导学生“发现”后面8小节与前面
8小节基本相同。
5、背唱第一段歌词,并随伴奏带放声歌唱。
三、学习歌曲旋律
1、教师简单教唱歌曲旋律。
2、学生自己练习。
3、跟伴奏带练习歌曲旋律。
4、竖笛吹奏歌曲旋律。
四、学习几个锅庄舞的动作,欢快起舞
1、根据图片,随教师学会一两个锅庄舞的动作。
2、随录音做动作。
3、男女同学各站一排,随歌声起舞,男女同学动作可以不同。
五、教师小结
我们
感受到跳锅庄舞带给我们的欢乐,也了解羌族,请同学们
在课外收集羌族和锅庄舞的有关资料并互相交流
。
1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用课堂乐器演奏《瑶族舞曲》
主题。
教学目标: <
br>1、能专心欣赏、听出《瑶族舞曲》三个部分速度和音乐情绪的
不同,并能顺利完成课本上的填写
练习。
2、能背出《瑶族舞曲》的主要主题,并能用课堂乐器演奏。
3、能随《瑶族舞曲》的主题音乐做声势练习。
教学重点:
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教学难点:
乐器演奏《瑶族舞曲》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去了羌寨,这节课我们要去瑶寨访问。
瑶族的服饰非常漂亮,也是一个善于歌舞的民族,我们今天要
欣赏的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就是由瑶族
民歌《瑶族长鼓舞歌》
改编而成的。
瑶族在我国的南方,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海南等
省区
都有。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与外人交往时,都
用汉语。以农业为主,精
于织染和刺绣。
11
让我们来看看瑶族人民的服饰(图片)和他们载歌载舞欢度节
日的情景(图片)。
二、欣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
1、《瑶族舞曲》描写在节日之夜,瑶族人民载歌载舞尽情狂欢
的情景。
乐曲分为三
个部分,今天我们欣赏的是第一部分中的两个主题,
主题A非常优美动听,主题B矫健活跃。
我们学唱主题A。教师教唱,学生随教师轻声歌唱,反复多次,
要求边学唱边记忆。
2、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先有一个简短的引子,随即主题A多次出现,描写身
着盛装的瑶族姑娘们翩翩起舞,气氛逐渐热烈。主题B进入后,速
度加快,刚强矫健,描写小伙子们也
加入到歌舞的队伍中。X
请学生静静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两个不同主题的进入。
3、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
这一部分乐曲调性发生了转变,拍子也变成四三拍子,旋律安
宁,深情委婉,与瑶族特有的柔美舞姿结合起来,很有诗情画意,
仿佛是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二部分轻柔舞曲,学生自己划三拍子的手势。
4、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
br>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重现,但气氛越来越热闹,并加了一个
结尾,结尾的音乐速度更快,力度更
强,表现歌舞达到高潮,全曲
12
在热烈欢畅的情绪中结束。
学生欣赏乐曲的第三部分。
5、学生完整地听赏一遍《瑶族舞曲》可轻声哼唱旋律。
三、声势练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图示:
● 跺脚、 △ 捻指、
× 拍手、 摇手。
2、先随音乐练前8小节,只用跺脚(左脚)和拍手两个动作。
3、再练后8小节。前4小节,学生敲击铅笔盒发出清脆的响声。
最后一小节是最难的,摇手、捻指与
跺脚三个动作同时出现,其中
摇手要持续两拍的时间。
4、由教师指挥,全体学生齐奏,力求
节奏整齐、音色优美,使
学生陶醉在自己演奏的音乐声中。
四、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
们不但欣赏了优美动听的《瑶族舞曲》,还亲自演奏
了乐曲的主题,相信这一优美的主题将永远留在同学
们的脑海之中。
13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木鼓歌》。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木鼓,能准确演唱歌曲。
2、在四分休止符处能为歌曲加一定的节奏伴奏。
3、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佤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木鼓,准确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旋律音准,多种节奏型准确。
教具准备:
木鼓图片、钢琴、木鼓舞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木鼓舞》的录象。
人民在做什么?
人民聚在一起边敲鼓边跳舞,这是云南佤族人民在跳《木鼓舞》。
佤族人民能歌善舞。木鼓是
佤族特有的一个鼓种,人民祖辈相
传的至高无上的通天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木鼓一般有三个用途:一是用来祭祀,祈祷木鼓保佑山寨五谷丰登,风调雨顺;
二是用来报警,山寨放手火灾或
外来侵略事件,敲响木鼓报警,召
14
集寨人应急;三是用于歌
舞娱乐。在云南的西盟、沧源等佤族聚居
的每一个村寨,都有一个或几个建在寨中高地上的竹制木鼓房。
房
中放一对木鼓,左边是母木鼓,右边是公木鼓,佤族人民把制作木
鼓的日子当作盛大的节日,
称为“拉木鼓”,(展示木鼓图片),
人们不仅跳木鼓舞,而且还唱木鼓歌,边歌边舞,场面非常热闹。
我们今天要学的“木鼓歌”就是表现了这种欢乐歌舞的场面。教师
播放歌曲(出示课题)录音。
二、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练习节奏:
XX XX X 0 X 0 XX XX XX X
XX XX X
0
3、学习歌曲第 1-4小节的旋律:注意歌曲中的休止符用听唱
法慢速练习。
学习第9-12小节的旋律。
学习第13-18小节的旋律。
反复练习第9-18小节。
学习第19-21小节,注意两个重复出现的乐节。
第23-28小节总是出现四度的音程跳跃6-2,2-5,下滑音记号
的唱法。
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歌词。
播放第二段歌曲。
15
学生听录音,加深印象。
分组练习展示。
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师:请大家尝试在歌曲有休止符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为歌曲
伴奏。
学生设计伴奏的方式。
5、小组汇报展示。
三、拓展知识资料
观看一段
木鼓舞让学生更加进一步感受佤族人的粗犷、豪放之
情。激发学生用更加兴奋激动的心情表现歌曲。
四、课堂总结:
这节音乐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16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阿喽喽》。
教学目标:
1、能富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2、初步学会这首歌曲的歌谱。
3、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重点: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阿喽喽》
教学难点:
能为歌曲设计多种演唱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要到贵州的彝乡去走一走了!
贵
州是一个多山的省份,大家看《阿喽喽》的歌词,“流水上
山坡”!流水为什么会上山坡呢?改革开放以
来,贵州省建起了好多
中小型的水电站,山乡有了电,就能引水上山了。今天我们要学唱
的歌曲
《阿喽喽》就是从儿童们的角度歌唱这一山乡巨变的。
二、学唱歌曲《阿喽喽》
1、听赏范唱录音数遍,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17
<
br>2、讨论歌词,理解歌词,特别要理解歌词中“它是我指路”中
“我”字的含义,指整个彝乡的人
民。
3、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4、跟着范唱录音轻声学唱歌词。
5、跟着伴奏带
放声歌唱,要求唱出自豪、热情的感情,控制好
声音,防止大声喊唱。(教师提示速度和强弱)
三、学唱歌谱
1、教师大声唱谱学生轻声唱谱。
2、要求学生边唱谱边划拍。
这首歌曲的歌谱中有四处用了3/4拍,引导学生注意,如边唱
边挥拍,应划三拍子。
3、为歌曲设计演唱形式
歌曲活泼风趣,曲调也有丰富的变化和对比,例如:可将领唱
(包括男声或女声领唱)、女齐、男齐、齐唱穿插起来演唱。
学生自己设计演唱形式。
四、课堂总结。
18
第三单元 唱大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唱歌《看大戏》。
教学目标:
学习歌曲《看大戏》,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正确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会唱歌曲《看大戏》。
教学难点:
学生自己设计歌曲的念白节奏。
教学过程:
1、导入:
播放豫剧《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感受豫剧的唱腔风格。
2、学习歌曲《看大戏》
(1)初听:体会乐曲的情绪,感受乐曲的风格。
(2)这首歌曲采用了哪种戏曲的音乐?
(3)学生自己读歌词,体会歌曲情绪。
(4)跟范唱带哼唱歌词:注意过门、变化音以及拖腔的正确演
唱。
19
(5)学生自主设计念白的节奏。
例1:
例2:
(6)完整演唱歌曲。
3、拓展部分:
让学生课后欣赏舞蹈《姥姥门前看大戏》。
4、总结学习情况。
20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豫剧《花木兰》。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河北梆子的历史、表演特
点以及主要剧目
2、欣赏《花木兰》,进一步感受河北梆子的音乐特点。
3、对比欣赏豫剧《花木兰》,学习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
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重点:
欣赏豫剧《花木兰》。
教学难点:
了解豫剧的历史、表演特点以及主要剧目。
教学过程:
1、教师了解各小组的学习情况:戏种以及相关知识等有关资料
的准备情况。
2、导入:播放歌曲《看大戏》
提问: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什么戏剧?今天向大家介绍其他的学
习内容?
3、教师介绍剧种:豫剧
21
(1)发展历史:豫剧
,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
“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
传于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
(2)艺术特点: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
俗共赏。
(3)音乐
特点:豫剧属于梆子腔系统,音乐以“高亢粗犷、豪
迈激越”著称。豫剧形成以来就是个重唱的剧种,故
有“宁唱十句
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
(4)代表剧目:《拷红》、《花木兰》、《朝阳沟》、《好队
长》、《打金枝》等。
(5)优秀演员::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
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
派。
常香玉,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巩县人,1922年出生,原名张
妙玲。出身艺人家庭的
她,九岁随父学戏,后改名为常香玉。 “常
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
绘情、
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
深邃、性格鲜明,在表
达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
一貌,栩栩如生。
代表作有《花木兰》《拷红》《断桥》《大祭桩》《人欢马叫》
《红灯记》等。
22
在艺术上广泛吸收京剧、评剧、秦腔、河南曲剧以及坠子、大
鼓等艺术之长,同时独创新腔,成为豫剧中的一支主要流派,被誉
为“豫剧皇后”。
4、欣赏《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
A、简单了解《花木兰》的剧情。
B、模唱:感受音乐风格。
5、欣赏河北梆子《花木兰》。
A、揭示曲名:《花木兰》。
B、乐曲的旋律由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速度、情绪怎样?分
别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C、这首戏曲的主要伴奏乐器是什么?
D、猜一猜:这首乐曲采用哪个戏种的基本音调?
6、教师简单介绍:河北梆子
(1)发展历史:河北梆子是河北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2)艺术特点:高亢、激越、慷慨是河北梆子唱腔固有的风格
特点,听来能使人有热耳酸心、痛快
淋漓之感。
(3)音乐特点:河北梆子的唱腔,属板腔体。唱腔高亢激越,
擅于表现慷慨悲愤的感情。
7、找学生背诵古诗《木兰辞》。
23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石湖美》。
教学目标:
1、感受江南文化及越剧音乐的风格特点。
2、学会由越剧填词的歌曲《西湖美》。
教学重点:
在越剧欣赏中能学唱越剧调填词歌曲《西湖美》。
教学难点:
能用越剧语言演唱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练声、连音练习、模唱练习。
2、复习《太湖美》。
二、感受西湖
1、在太湖美的歌声中继续我们的天堂之旅,上有天堂、下有苏
杭,我们告别苏州,又将去哪里呢?学生
回答。
2有同学去过杭州西湖吗?请谈一谈对西湖的印象。学生交流
24
3、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观看课件(背景音乐
西湖美)
4、感觉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5、历代的文人雅士来到西湖禁不住诗兴大发,留下千古名句
,
让你又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有关西湖的诗句)
6、配乐朗诵西湖美歌词。
三、体验学唱。
1、初听范唱。
2、复听歌曲。
3、听旋律,注意间奏。
4、填词演唱。
5、重难点教唱。
6、集体演唱。
四、越剧欣赏
1、怎样让歌曲唱出越剧的味道呢?同学们了解越剧吗?
2、欣赏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
3、学生交流自己品出来越剧味道,师小结简单介绍越剧特点。
4、在歌曲《西湖美》中找一
找越剧的影子,从歌词的字数、间
奏来体会歌曲的戏曲特点,学生交流。
5、师生运用吴侬软语学唱歌曲,配伴奏音乐。
6、学生表演
五、课堂总结
25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故乡是北京》。
教学目标:
1、欣赏两首歌曲,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激发学生对家
乡的热爱。
2、感受戏曲的音乐风格特点,了解北京、海南等地方特色。
3、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绪、速度等。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歌曲的欣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2、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
教学准备:
电子琴、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
的家乡在哪里?(我们可爱的家乡沂源)你喜欢吗?为什么
喜欢自己的家乡?(有山有水,景色迷人,有
好吃的水果)让我们
一同走进我们美丽的家乡。
二、欣赏歌曲《故乡是北京》
26
1、今天老师介绍一位大朋友给大家认识,他就是我国的著名的
词作家阎肃爷爷,他的家乡是北京。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我们全
国各族人民忠心敬仰的圣地。而从小
生长在北京的阎肃爷爷对这座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具有很深厚的感情。所以阎肃爷爷
就作词,作曲家姚明作曲写了一首戏味浓厚的歌曲《故乡是北京》。
阎肃爷爷邀请大家随着歌曲一起走进
名城北京。
2、刚才大家听得非常认真。歌曲的种类有很多有艺术歌曲、群
众歌曲、少儿歌曲
等,那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曲属于哪一种呢?
(群众歌曲)
3、歌曲中阎肃爷爷到过许多名
城,他最爱的是哪里?(故乡北
京)大家仔细的听一听歌曲都唱了家乡的什么呢?(北京古城的传
统的景物如天坛、北海、卢沟桥等)还有呢?(北京现代都市的风
貌如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机房
)还有呢?(四合院、油条、
豆浆等)。
除了歌词中所描绘的,你还觉得歌曲旋律又是如何表
达对家乡
的热爱之情呢?你说(有京味)你说的京味就是戏曲的味道?
对了,作者是用
“戏歌”的演唱体裁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
情。
4、我们了解了歌曲的内容,这首歌曲分为几
个部分?我们再来
听一听。(播放歌曲)歌曲有分几个部分呢?(三个)你怎么听出
的?(速度
的变化)
5、分别听一听这三部分再来体会速度的变化以及情绪的变化。
27
6、我们都已经对歌曲比较熟悉了,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呢?
作曲家为什么选择女声独唱呢?(因为听起来更亲切优美)。
三、课堂总结
第四单元 影视音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映山红》。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歌曲《映山红》的旋律,有表情的演奏乐曲。
2、能够初步感受电影音乐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对《映山红》歌曲节奏的掌握。
教具准备:
葫芦丝、钢琴。
教学过程:
一、气息练习:
运用闻花香、吹蜡烛等方法练习快吸慢呼的呼吸方法。
闻花香:我们前面有一盆很香的茉莉花,闻一闻,用鼻子和嘴
巴同时把花香吸到肚子里去。
28
吹蜡烛:花香吸到肚子里以后,存2秒钟,再慢慢吐出来,
你
前面有一支燃着的蜡烛,气息要控制好,轻轻地、平稳地、均匀地
吐出、不能把蜡烛吹灭。
二、长音练习:
练习曲
1= 44
1 - - -︱2 - -
-︱3- - -︱4- - -︱5 - - -︱
三、新歌《映山红》
1、简介《映山红》
2、初听歌曲
旋律:婉转优美
情绪:抒情性的
速度:舒缓的速度
3、复听歌曲
4、学习歌曲旋律,合着节拍演唱歌曲旋律
5、葫芦丝试奏音乐,强调呼吸和换气记号的掌握。
6、学习倚音的吹奏方法。
7、合着歌曲的伴奏演奏乐曲。
6-
- -‖
29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影视音乐。
2、初步学唱《让我们荡起双桨》。
3、分声部练习二部合唱部分。
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过程:
一、丰富多彩的影视音乐欣赏
1、同学们,我们今天先来听几段音乐,听后请大家说说这些音
乐曾经在哪里听过。
2、教师简单唱影视音乐《冰山上的来客》、《闪闪的红星》等
选段,请同学回答
3、同学们,影视音乐可以分成歌曲和器乐曲。其中歌曲又可以
30
分成主题曲、插曲、片头片尾曲;器乐曲可以分为情节音乐、情景
音
乐、配乐等。我们刚才听到的这些电影音乐与电影所描绘的剧情
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4、再次播放有关音乐,请同学们复听。并请同学说说有关电影
的剧情。
教师补充,简单介绍一下这些电影音乐的词曲作者。
二、巩固练习
教师再次播放录
音,请同学把听到的音响与歌曲、词曲作者一
一对应起来。教师在黑板上或通过投影列出文字让学生连线
。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你们还了解哪些影视音乐?可以唱给我们听听吗?
四、学唱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1、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是《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曲也是
一首电影插曲。
2、
教师简要介绍:电影主要描写两个小学生在老师和少先队员
的教育培养下,养成集体主义精神的经过。所
表现的则是新中国里,
少年儿童幸福的生活。
3、请同学们对照乐谱,聆听歌曲的范唱录音。
4、播放录音。
5、教师范唱一遍。
6、跟着录音或教师的琴声学唱乐谱,先不教第二声部。
7、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31
8、唱熟歌曲第一段。
9、学习合唱部分中第二声部的乐谱。然后分声部合唱,注意让
同学体会二部合唱的效果。
10、完整学唱歌曲。
五、课堂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2、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
《英雄》音乐选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进一步提高学生演唱二
声部歌曲的能力。
2
、初步了解影视音乐的意义和作用。3、通过音乐小编辑,进
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能注意到乐
曲在配合画面时的相辅
相成作用,并能创造性地进行包括模拟“音效”在内的配音。
教学重点:
欣赏电视剧《大宅门》音乐选段《迎春》《纸风车》,电影《英
雄》音乐选段。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学生欣赏乐曲的能力
32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这节课我们先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
双桨》,请大家分成两组,
分别演唱高、低声部。在演唱时,请大家注意音准以及两个声部的
和
谐,而且要唱得优美些。
演唱歌曲。
二、欣赏《迎春》、《纸风车》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配乐,介绍《大
宅门》剧情。
(3)播放《大宅门》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两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
们在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教师总结。
三、欣赏《风》
1、聆听音乐,请学生谈谈感受。
2、教师介绍乐曲是电影《英雄》的配乐,介绍《英雄》剧情。
3、播放《英雄》片段,边看边欣赏音乐。
4、请学生谈一谈这段音乐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以及它们在
电视剧中所起的作用。
5、与《迎春》《纸风车》相比,这三段配乐有何不同?你更喜
欢哪首作品?为什么?
33
四、课堂总结。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送别》。
教学目标:
1、演唱歌曲《送别》,能够按照歌曲的意境有表情地演唱;
2、通过学唱和对歌曲的艺术处理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3、通过发声练习让学生正确发声,通过旋律视唱、歌曲演唱的
方法对作品进行学习。
4、通过对《送别》歌曲的学习,体验声乐演唱所带来的美感,
感受浓浓惜别之情,加深学生对友情、
亲情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
1、发声练习中对气息的控制。
2、有感情地歌唱,深入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并表现于歌
声中。
教具准备:
键盘乐器、多媒体、音响。
34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视频欣赏,教师提问:这段视频描述了怎样的场景?(离别
送行)
2、下面再和大家分享一首表现依依惜别之情的诗词《送别》。
3、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送别》是李叔同根据美国音乐
家J.P.奥特威的一首歌曲旋律填词的作品,同时,也是电影《城南
旧事》的主题曲。
4、欣赏《送别》的音乐旋律。
二、新课教学
1、发声练习:用U、O母音练唱。
2、视唱练习:
①
将《送别》旋律作为视唱练习,注意节奏、音准。(钢琴带
唱;律动视唱)
②
曲式结构分析:A+B+A
3、用U模唱,要求气息连贯流畅、轻声、高位置。
4、将《送别》诗填入这段旋律。
① 学生按节奏朗读。
②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依依惜别的深情,有感情地朗读。
5、完整欣赏。把握歌曲基调,边听边思考问题:
① 歌曲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② 歌曲的速度?
35
6、演唱歌曲:
①
填词演唱,引导学生解决歌唱上的难点。(适时提示学生正
确的歌唱状态与方法)
②
歌曲感情处理。引导学生体会感情的变化,表情记号的处理,
以情带声。
感情处理:A忧伤+B激动+A失落
表情记号。
结束句的意境延伸:渐慢、渐弱,表达真实离别之情。
③ 教师伴奏,学生完整演唱。
三、多种形式的演唱,增加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更好地表
达感情。
1、鼓励学生领唱
2、鼓励学生自由上台展示,并和乐队配合。
四、课堂小结及拓展:
除了这首《送别》外,还有哪些关于离别惆怅的歌曲或者诗词
呢?
36
第五单元 古韵新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梅花》。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梅花》,感受梅花不畏严寒在风雪中竞相开
放的特征和坚强不屈的性格。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能够用连贯、饱满、富有力度对比的
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意境,
力争做到声情并茂。
3、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演唱方式和表现方法对歌曲进行综合性
表演。
教学重点:
能用连贯的声音唱会并唱好歌曲《梅花》。
教学难点:
掌握歌曲中的“×× × ×”
切分节奏;第三乐句的
力度变化;第四乐句与结束句音准的区别。
教学准备:
37
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古筝。
教学过程:
一、赏梅花之美
1、花儿都很娇嫩,但有一种花却很坚强,它能在寒雪中傲然
怒放,
那就是梅花(出示梅花图片)。
今天的音乐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梅花的世界,领略梅花独特的
美吧!
2、欣赏了这些梅花,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回答)
二、品梅花之韵
1、梅花
不畏严寒,高风亮节的形象象征人们坚强的性格和崇
高的品格,老师也想唱一首歌来赞美梅花,请同学们
听一听,这首
歌的歌词跟我们平常学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出示古诗《梅花》。
2、朗诵古诗
①播放古诗范读视频,学生跟着视频轻声朗诵。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古诗的意思吗?谁来说说?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②能学着古人的样子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吗?想想此时的王安
石会用怎样的感情、怎样的表情、怎
样的动作吟诵这首诗?
学生试着感受体验。
③老师弹古筝为你们配乐怎么样?我想请一名同学来领读,谁
愿意。(配乐朗诵古诗)
38
三、唱梅花之乐
1、谢谢你们精彩的朗读。接
下来让我们再次感受歌曲的旋律,
请同学们边跟着音乐开口默唱边想想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跟着音乐用激光教鞭指歌词)
2、我看到好多同学小脸憋得通红,是不是都想一展歌喉唱一
唱呢,接下来我们就跟着音乐用讲悄悄话的方法轻声哼唱一遍。
3、你们的声音可真美,跟老师一句一句地来唱一唱这美妙的
旋律吧,我们先来学唱第一部分。
实物展示台显示歌谱,用铅笔功能标注歌曲的两个部分,再用
幕布功能遮挡第二部分。
①教唱第一句时,强调“墙”的唱法(一字三音、切分节奏)
这是本首歌最难的地方,没想到同学们一遍就会唱了,真厉害,我
们再唱一遍巩固一下吧!
②接下来老师唱第二乐句,看同学们有什么发现没有?
③现在我们加大难度,把这两个乐句
连起来唱,不过老师还有
一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跟着音乐动动身体,面带微笑地来唱,能
做到
吗?看看谁唱得最投入。
4、学唱第二部分
①第一部分同学们唱得很柔美、很抒情,现
在我们进入第二部
分的学习,先听一下第二部分的情绪有什么变化没有?(情绪更激
动一些)
②学唱第三乐句:刚才同学么听到的情绪最激动的乐句就是歌
39
曲第三乐句,跟老师一起来唱一唱。
用怎样的力度表现激动的情绪
呢?渐强(用图库功能插入渐强符号)
③学唱第四乐句:接下
来我们一起学习下一句,先听听这一句
的力度有变化没有?(渐弱)请同学们也用渐弱的力度来唱一下这
一句。
④动情演唱第三、四乐句,唱出力度的对比。
⑤揭示反复跳跃记号的演唱顺序,用两种颜色的笔标注;
⑥分析两个结束句的异同:23
1—比较平,仿佛是放在鼻子下
闻花,43
1—起伏大一点,仿佛是抬头闻枝头的梅花。(学生边做
闻花香的动作边唱)
⑦有感情地演唱第二部分。
5、小组检查演唱:四人小组跟随伴奏音乐进行演唱,边唱边<
br>听一下其余同学唱得怎样,如果有同学唱得不对,在演唱完后,请
给他指出来,并帮他纠正音准。
6、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都有些陶醉了,但这还不够,我想请
同学们用你最好的声音、最好的表
情、完整地演唱一遍歌曲,希望
你们能唱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四、抒赞梅之情
1、同学们歌声很美,音也很准,可惜表演方式有些单一,这
不,老师带来了一些打击乐器来助兴,想
不想来试一试。
40
①不过我们得先想好怎么打。歌曲第一
部分情绪抒情优美,你
们觉得应该怎么打?第二部分呢?(设计好节奏后指导学生用打击
乐器给
歌曲伴奏)
②部分学生使用打击乐器,部分学生演唱,老师弹古筝伴奏。
2、太美了,
这真是天籁之音啊!但老师觉得咱们班同学应该
还会有更加精彩的表现。现在你们开动小脑袋瓜想一想,
还可以用
上哪些表现方式和演唱方式让这首歌曲听起来和看起来都更美,更
能表达诗人对梅花的
赞美之情呢? 引导学生加入表演、朗诵、舞蹈、
绘画、书法、打击乐器等方式综合表演。
五、拓展延伸
1、梅花以它高尚的品格和可贵的精神感动了许多诗人和音乐
家,所
以关于梅花的诗词和音乐作品很多,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
起来欣赏由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演唱的歌曲《红
梅赞》,让我们在歌
声中再次体会梅花的高风亮节。
播放视频的同时,出示歌曲《红梅赞》的创作背景以及要表达
的思想。
2、课后收集关于梅花的诗词和音乐作品。
41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2、使学生了解古琴音乐的特点、风格等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古曲中的“三弄”。
2、会唱《梅花三弄》的主题,体验古琴所表现的意境、内涵及
艺术魅力。
3、通过朗诵、图片欣赏来了解文学、美术、舞蹈与音乐的内在
的联系。
教学重点:
欣赏古曲《梅花三弄》,了解相关文化。
教学难点:
听辨音乐的结构及音乐表现的意境、内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42
1、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让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2、提问:中国的民族乐器有哪些?导入课题。
3、介绍有关古琴的知识引入新课。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
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
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
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本世纪初为区
别
西方乐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个“古”字,被称作“古琴”。至
今依然鸣响在书斋、舞台上
的古老乐器。
二、欣赏古曲《梅花三弄》
1、播放《梅花三弄》音乐,让学生欣赏一组有关梅花的视频。
2、听录音,让学生说说古琴音色有什么特点?曲调有什么特
点?这首乐曲表现了什么意境?
3、聆听《梅花三弄》的主题音乐,想象一弄、二弄、三弄所表
现梅花的形象。
4、唱一唱《梅花三弄》音乐主题,让《梅花三弄》主题音乐记
在同学们的脑海里。
5、讨论:“三弄”指什么?
结构上采用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三次,每次重复都
采用泛音奏法,故称为“三弄”。
6、分段欣赏《梅花三弄》,引导学生想象各乐段表现的意境。
7、全曲欣赏,感受乐曲表达的意境,内涵。
三、拓展、探究
43
1、欣赏 国画《傲雪寒梅图》
2、欣赏舞蹈《梅花引》片段
探讨诗人、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在表现梅花的神、情、志上
有何共同之处?又有何独自的特色?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渔舟唱晚》。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
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
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
2、体会乐曲的情绪与意境,感受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3、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乐器──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乐曲《渔舟唱
晚》,感受音乐,想象音乐,发展学
生形象思维的能力,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正确地描述。
2、体验我国民族乐器──筝丰富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44
1、上节课我们认识、感受了我国民族古老乐器──埙,它的音
色古朴、浑厚而悠远。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同认识和了解我国
另一件民族乐器──古筝。
2、介绍筝(古筝图片)。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它是
一种多弦多柱的弹拨乐器。它的外
形近似于长箱形,中间稍微突起,
底板呈平面或近似于平面。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右手弹弦为主,其中筝的划奏是构成其旋律特色的一个重要演奏方法。
二、辨别结构
1、初听:欣赏一首筝曲。
师:大家对筝这种民族弹拨乐器有了初步了解,一定还想仔细地品味它所表现的音乐吧!那么,我们就一起欣赏一首筝曲。
2、出示曲名。
这首乐曲的曲名是《渔舟唱晚》,是表现江南水乡傍晚的美景
和渔民充满乐趣的捕鱼生活。
3、介绍曲名的由来。
师:这是近代筝演奏家娄树华在1936年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的,并引用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
响穹彭蠡之滨”的诗句。“彭蠡”
即指的是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
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
4、欣赏动画。
45
师:下面我们将音乐与画面相结合,体会乐曲所描绘的夕阳西
下,渔夫载歌归舟的优美意境。
三、学唱旋律
1、欣赏第一部分。
(1)现在请大家分段欣赏。先听《渔舟唱晚》第一部分音频。
(2)运用表情术语来描述音乐。(《渔舟唱晚》对比填空)
(3)随琴视唱歌谱。(出示《渔舟唱晚》第一部分主题谱例)
(4)同学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和力度来演唱这段旋律
呢?学生讨论。
(5)这段旋律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情怀?
小结:是的,和我们城市的喧闹相比,好像来到了世
外桃源。
这段旋律抒发了作者对湖光晚景的赞美之情,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渐
渐西沉的夕阳,轻拂
湖面的涟漪,缓缓移动的帆影和轻声歌唱的渔
民。
2、欣赏第二部分。
(1)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音频。
教师可配合视频讲述:这段音乐采用了筝特有的“花
音”奏法,
使我们感到声音华丽流畅,韵味十足。
(2)随琴学唱旋律。(出示《渔舟唱晚》第二部分主题谱例)
(3)运用表情术语来描述音乐。
这段旋律的情绪是怎样的?你能用一个表情术语描述一下吗?
3、欣赏第三部分。
46
(1)欣赏《渔舟唱晚》第三部分音频并讨论。(出示《渔舟唱
晚》第三部分主题谱例) 师:请同学们边听边想,此时,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
面?听到了哪些声音?音乐结束时音量
有何变化?你能想到什么?
请你们小组讨论欣赏后的感受。
(2)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非常
丰富。随音乐仿佛听到了交织
在一起的浪花的飞溅声、摇橹的吱吱声、渔民的歌声和收获后的笑
声„„,随着音乐的渐慢渐弱,渔民收网归航,湖面上又恢复了原
有的宁静。
(3)随音乐哼唱旋律,再次体验音乐的情境。
四、完整欣赏
再次欣赏《渔舟唱晚》动画。(《渔舟唱晚》动画一、《渔舟
唱晚》动画二)
五、配乐朗诵
乐曲的意境与一些古诗的意境比较相似,可请学生配乐朗诵《渔
舟唱晚
》。也可试着让学生写写与《渔舟唱晚》意境相近的诗句配
乐朗诵。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欣赏的乐曲《渔舟唱晚》,让同学们体会到了乐曲
的情绪与意境,感受了祖国古典音乐的美感
,并认识和了解了我国
民族乐器──筝。希望课后同学们再找一些关于筝的乐曲来欣赏。
47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静夜思》。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较长的气息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从中感受
歌曲中思念故乡的情感。
2、能正确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挥图示,并能用四四拍的指挥图示
指挥大家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第二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连。
2、正确地掌握四四拍的指挥图示。
教学过程:
一、进行三度和声练习
学生在练习大跳音程时,先请学生注意听琴,老师弹奏音程后
学生再开口演唱。
48
教学要求:通过三度和声练习,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合唱能力。
二、导入新课
现在,我们来欣赏音乐家马思聪创作的乐曲《思乡曲》,听一
听有什么
感受?(学生谈听后感受。)
这首乐曲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
家乡,当我们离开家乡时,总免不了要思念家乡的亲人,有许多
艺术家都留下了思念家乡的艺术作品。像
我国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
脍炙人口的诗《静夜思》,就是表达了这种情感。同学们一定都非
常熟
悉,我们一起来朗诵一遍这首诗。
师生一起朗诵唐代诗人李白的诗《静夜思》。
同学们朗诵得非常好,我国作曲家黎英海把这首诗谱写成了一
首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学习歌曲
1、欣赏《静夜思》动画,学生整体感受音乐。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
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学生回答:这是一首优美抒情的歌曲。
2、聆听《静夜思》范唱。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一首几几拍的歌曲?
(2)这首歌曲的力度、节奏、速度是怎么样的?
49
带着问题,学生听录音范唱。(老师随着旋律单手划四四拍指挥
手势。)
听完范唱以
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为合
唱,是一首四四拍的歌曲。力度较弱、节奏比较舒展、
速度较慢。
师:同学们对这首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这
首歌曲。
3、《静夜思》歌曲学习。
(1)这是一首合唱歌曲,我们先来学唱第一声部。
要
注意用连贯、较长的气息唱满全音符的时值;第二乐句的八
分休止符,要做到声断气连;唱准第三乐句的
八度音程;前倚音要
唱得巧而连。
(2)学唱第二声部。
注意听第二声部是在什么时候进入的?指导学生用连贯、较长
的气息唱满全音符的时值。
(3)练习合唱。
① 学生在演唱第二声部时,要注意聆听这个声部的准确进入。
②
在合唱教学时,要求学生不仅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聆听
另一声部的旋律,做到声部和谐统一。
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感,使歌曲的和声部分融合在一起,
而不是产生对抗的效果。
4、学习歌词。
50
(1)学生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会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
情。
(2)学生分小组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加以指导。
(3)全班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教学要求:教师先范读,然后,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
读歌词。
诵读歌词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绪。
5、学唱歌曲。
(1)聆听《静夜思》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老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老师的口形,随《静夜思》伴奏
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运用较长而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静夜思》。
(4)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
足。
教学要求:在学
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较长
而连贯的气息演唱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6、聆听《静夜思》伴奏演唱歌曲。
教学要求:学生用柔和的声音、较弱的力度,优美抒情的情绪
演唱歌曲。
7、欣赏视频《静夜思》。
四、课堂小结
51
通过学习本课,同学们掌握了四四拍的指挥图示,感受到《静
夜思》这首歌曲的意境,体会到思念家
乡和亲人的感情。希望同学
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巩固四四拍指挥图示。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读唐诗》。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读唐诗》,了解歌中唱到的古诗,并从中感受歌
曲亲切的情感。
2、积极参与“古诗词演唱会”的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难点:
积极参与“古诗词演唱会”的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今天,我们来欣赏
52
歌曲《读唐诗》,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聆听歌曲
1、初次聆听歌曲《读唐诗》。
教师要求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
学生回答:优美、亲切、抒情等等。
这首歌曲优美抒情。
2、再次聆听歌曲。
歌中都唱到了哪些古诗?
学生没有回答的古诗,教师可加以补充。李白《静夜思》、白
居易《夜雪》、杜甫《绝
句》、骆宾王《咏鹅》、张继《枫桥夜泊》、
李商隐《夜雨寄北》、王昌龄《出塞》、王维《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
弟》。
3、小声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和歌曲中较难掌握的节奏,
如:切分节奏等。
4、放声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
提示学生:第四乐句的“泉”字在演唱时可以作延长处理,表达更
深的情感。
三、活动:“古诗词演唱会”
朗诵古诗或演唱古诗歌曲,可以增进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今天,我们举办“古诗词演唱会”,
可以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1、宣布比赛规则,选出的评委组成评审团,给各组打分。
53
2、比赛分为四关:
第一关是配乐朗诵
古诗;第二关是演唱一首学过的古诗歌曲;
第三关是向同学们介绍欣赏一首古诗;第四关是表演古诗歌曲
。
3、各组汇报表演、展示自己小组的成果。
4、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本课,同学们对古诗有了进一步地了解,感受到古诗
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了“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
唐诗里有乐”的意境。希望
同学们能更加喜欢古诗,更加努力学习
古诗。
第六单元
小小音乐剧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音乐剧《东郭先生与狼》。
教学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分
段落模唱歌曲,为
创作《东郭先生》的角色表演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
初步感受音乐剧的主题音调,为演唱打下基础。
教学难点:
创编对话、选配音乐、表演。
教学过程:
54
一、导入
请学生讲《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
二、范听歌曲:
在欣赏完
乐曲之后,我并没有像以往那样组织孩子进行角色分
析为表演做准备,而是请学生总结了这个寓言故事的
道理:不要被
畜生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三、反思质疑:
问:为什么东郭先生会被郎
的花言巧语所蒙骗,而农夫却没有
上狼的当呢?孩子们对提到的问题很感兴趣,因为《东郭先生与狼》<
br>这篇课文他们在三年级就学过,只是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孩子们
的回答千奇百怪:
如:因为农夫知道不能相信畜生的话。
如:因为农夫知道狼是吃肉的。
如:因为东郭先生太仁慈了,心地太善良了。等等......
学生回答这个答案时,我接受
了这个意见,但同时提出疑问:
你说东郭先生仁慈,很善良,难道农夫不善良吗?农夫还救过蛇呢,只是在被蛇反咬一口,经历这个血淋淋惨痛的事实教训之后,农夫
再也不相信畜生的花言巧语了。还
打了这样的一个比方:一只蚊子
落在东郭先生的胳膊上拼命的吸血,东郭先生发现了:哪怕这只蚊
子长得很漂亮,哪怕这只蚊子也会人言,哪怕这只蚊子也是苦苦哀
求,你们说东郭先生会不会放过这只
蚊子?(学生纷纷发笑,说肯
定会打死蚊子)
55
师问:那这个时候东郭先生为什么会狠心地打死蚊子呢?他不
是很善良,很仁慈吗?
四、此时又结合音乐剧,边问一边模仿东郭的书呆子气,让学
生领悟......
问
1:东郭心肠软,赶紧跪下地,说一句,别客气,把那老狼
呀嘛忙扶起,藏进书袋里。东郭先生还跟狼客
气......
问2:他自己做的决定,救了一个畜生,那么他就得自己承担
后果。可东郭先
生尽管两腿抖得急,认为好心没好报,说老狼不仗
义,实在没教育。说狼没教育......
问3:如果你在生死关头碰到人了,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而东郭先生呢,他是咋做的?——拉
着农夫评理。在自己的生
命受到了威胁的时候,他还在想着要评出个是非曲直来,(摇头)
真是
愚顽不灵......提醒学生:遇到了危险我们该怎么办?
死读书,读死书,不晓得联系实际,不晓
得灵活变通、活学活
用,典型的“高分低能”儿。任何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的,数学亦
是,语文
亦是,就连唱歌跳舞都是......(举例证明:做一个舞蹈
动作——它是插秧;做一个双手前推——
来源于洗衣服......)——
只知道理论,文字,不知到联系实际,缺乏生活实践,这种人是最容易受骗上当的。
五、总结:
1、不要做一个高分低能儿。要把我们学到的东西与生活联系起
来,学习和生活不是分离的。
56
2、做一个感恩图报的人,不能做忘恩负义的人。
3、不要被畜生(包括类似于畜生的人)的花言巧语蒙骗,对这
种人我们要毫不留情,坚决消灭,不能
心慈手软,否则受害的轻则
可能是我们自己,重则——有可能祸及家人。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歌曲,让学生领悟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
2、能够以自然、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
求表现强弱。
3、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表达歌曲
情感。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并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2、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怎样运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方法
表达歌曲情感。深化对歌曲内涵的体验。
57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基本技能训练。
1、音阶练习。
2、发声练习。
三、学唱歌曲。
1、初听歌曲,学生感受音乐情绪。
“妈妈”用歌声讲了个什么故事?
2、教师讲解“叙事性歌曲”。
3、复听歌曲,边听边思考,这首歌分为几段?
分为三段。
第一段:描述了在晚上我们依偎在“妈妈”的身边听妈妈讲过
去的事情。
第二段:“妈妈”讲述在旧社会时期艰辛的生活。
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妈妈”讲故事的场景。
教师告诉学生这首歌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
4、学习歌曲第一段
(1)教师分别用中速、快速两种速度演唱,让学生感受不同速
度所表现的不同情绪。
(2)教师再唱一遍,学生说说这段音乐是什么样的情绪?亲切、
平和的情绪。
(3)学生跟琴唱
58
5、学习歌曲第二段
(1)听第二段音乐,第二段的情绪有没有变化?
(2)教师采用不同声音及速度演唱第二段
,请学生辨别用哪种
声音和情绪更适合第二段的演唱?用比较低沉的声音,悲愤、凄楚
的情绪。
(3)学生跟琴视唱旋律。
哪几句旋律相似,区别在哪里?
(4)学生跟琴唱歌词。
(5)在我们整首歌中,出现了很多力度记号。咱们比比看谁的观察力最强,找找我们的谱子里都出现了哪些力度记号?
它们分别表示强、中强、弱、中弱、很弱。
(6)要求学生按照歌曲要求表现强弱。
6、完整演唱歌曲
提醒学生注意情绪变化和力度变化。
四、课堂小结
今
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通过演唱这
首歌曲,我们知道了在旧社会妈妈的生活是非
常艰辛的。妈妈有着
非常悲惨的过去,那我们应该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59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井冈山下种南瓜》。
教学目标:
1、通过
学习歌曲《井冈山下种南瓜》,使学生掌握儿童合唱曲
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歌唱表演能力。
2、体验、模仿、合作、探究、综合等。
3、形象地学生进行革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及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学唱掌握民族歌曲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正确表达歌曲,合唱、领唱声音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绿藤绿叶满树爬,笑开朵朵大黄花,结开个个大甜果,两个娃
娃抱回家。
揭题:今天我们来学唱《井冈山下种南瓜》。
二、欣赏范唱。
谈听后感——活泼、抒情?并学会分段。
用领唱和齐唱的方式学唱第一乐段,高效、有趣。
先由老师领唱,逐步过渡到学生领唱。
三、教唱歌曲
60
重点学唱第二乐段。
1、从第二声部着手,由易到难。
2、用竖笛进行二声部练习后。
3、由老师唱第一声部,用手势带着学生第二声部。谁来当当
老
师?发挥学生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并尝试。
4、将学生分两声部练唱。
5、第二乐段的后半部分相对简单些,放手让学生自学。
6、第三乐段分别用男女和甲乙对唱完成,减轻负担,减少用嗓
时间。
7、完整表现
歌曲,请俩男女学生扮演姐弟俩,将学生分成甲乙
两声部,在教室里排出合唱队形,营造舞台表演节目的
感觉。
四、课堂总结。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