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最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与教案.
眉山市人事网-学会感恩演讲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共安排了八个单元,分四个领域编排教学内容。
1
.“数与代数”领域
“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是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安排
5
个单元,包括“简易方程”、
“因数与倍
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
br>1
)“简易方程”:本单元内容是由原五年级上册和六年级上册的方程内容整合而成。
修订后的教材有几
下几点值得注意的变化。一是以应用等式性质解方程为主,同时适当启发学
生依据方程特点灵活进行思考。二是
增设列方程解稍复杂相遇问题的例题。三是引导学生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求不同方程的解法,逐步提高解
方程的能力。
(
2
)
“因数与倍数”:这部分内容不仅知识点较多,而且存在很多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
法,历来是小学数
学的教学难点之一,为了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教
材注意以学生熟悉的整数乘除法为基
础,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基本线索,突出相关知识和方法
的逻辑关联,有序地展开教学内容。
(
3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侧重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分
数的意义,具体包
括分数的基本含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真分数与假分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第二部分侧重引导学生
探索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具体包括分数的基本性
质、约分、 通分和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
4
)“分数加法和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分数连加、连
减、加减混合式题
的计算。考虑到学生在三年级就已经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
本册教材的第四单元亦已学习过分数
的意义和性质,所以本单元教材十分注意为学生留出充分
的自主探索的空间。
(
5
)“解决问题的策略”: 删除用 “倒推“
策略解决问题,教学用“转化”的策略解
决问题。转化是一
种重要而又最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此前的各类数学活动中曾经
多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具有较
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考虑到上述具体学情,教材在安排
这一内容时,一方面注意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
验,感受转化策略的意义和价值,尝试从
策略角度重建相应的认知结构,体会转化的策略能够使问题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化生疏为熟
悉、化未知为已知,从而使原有的相对模糊的认识趋于清晰和明朗,使原本相对具体的方
法和
技巧更具一般意义。
2
.“图形与几何”领域
“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一个单元,即第六单元“圆”。
本单元教学圆的知识,主要有圆的形状特征、圆
的周长与面积。作为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基
本的曲线图形,圆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学生对圆的特征的认识不能仅
仅局限于圆的半径、直
径以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较为直观的层面,还应在不同形式的活动中形成更多、更有价
值的 感悟。
3
.“统计与概率”领域
“统计与概率”领域安排了
1
个单元,即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呈现和描述数据的方法
之一,而呈现和描述数据仅是统计活动中的一个环
节。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掌握一些知识和
技能,而更多地在于学会根据问
题背景和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以及通过不同角度的数据分析获得更多有
意义的结论,
从而不断加深对统计活动过程的理解,逐步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4
.“综合与实践”领域
“综合与实践”领域一共安排了
2
次活动,包括:“蒜叶的生长”和“球的反弹高
度”。 《蒜叶的生长》是结合
“折线统计图” 的认识重新设计的,其侧重引导学生围绕蒜叶及
其根须的生长情
况,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进一步感受数据对于发现和提
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球的反弹高度》由原实验教材中同名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改造而成,其一方面强化了提出
问题、实验探究、
获得结论的活动线索,引导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积极参与活动过程,主动开
展实验探究;另一方面则突出了 “回
顾反思”的活动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
总结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帮助他们积累活动经验、
提升认识水平。
第八单元是本册教材的“整理与复习”。
此外,修订后的教材删除了《找规律》单元内容,增设探索“积与
积的奇偶性“规律的专
题活动。教材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举例、观察、猜想、验证、归纳、反思等活动,探素并发
现几
个数相加的和或几个数相乘的积的奇偶性规律,帮助他们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
归纳过程,感
受基本数学思想,培养探索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从新
的角度丰富对奇数和偶数的认
识,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也有利于他们感受数学规律的多样性
和趣味性,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
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
水平有了一
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主
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
具有观
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等能力。有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
上
课不认真听讲,不能自觉的完成学习任务
,
需
要老师督促并辅导。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学习上有
困难的学生,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
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最佳
学习的动态。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方面
(
1
)让
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会解一些简易
方程,会列方程解
答相关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经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
数、质数和合数的认识过程,学会求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加深对自然数的特征
和相互关系的理解;经历探索和理解分数的意义、性质
和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
数概念的进一步扩展,丰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
(
2
)通过观
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
式,进一步积累图形和几何的学习经验,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3)联系统计活动过程认识折线统计图,初步掌握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方法和特点,
能按要求完成相关
的折线统计图,能对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数据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
2
.数学思考方面
(
1
)在认识等式、方程,探索等式的性质、解
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
中,感受方程的思想
方法及其价值,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培养符号意识,感受方程思想的意
义和价值。
(
2
)在认识因数和倍数、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和公倍数等
活动过程中,进一 步感知自然数的基
本特征,加深对自然数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
3
)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
会有序思考的意义
和价值,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
4
)在认识分数
的意义,探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分数加、减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主动 进行观察和操作、
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学会合乎逻辑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培养初步
的合情推理能力。
(
5
)在探索
2
、
5
和
3
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等活动
中,经理有具体到
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
6
)在认识圆的特征、探索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
形的认识,感受不
同平面图形的相互关联,发展空间观念。
(
7
)在收集和
整理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以及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中,进一步发展数
据分析观念。
3
.问题解决方面
(
1
)联系分数的意义、方程的特点,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求法,分数加、减法的计
算,以及圆的周长
和面积等数学知识和方法,尝试从数量的多少及其关系、物体的形状及其变
化等角度,提出和发现问题,分析并
解决问题,进一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
2
)在列方程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体会其特点和价
值。
(
3
)在基于数据作出判断和简单预测,以及应用转化
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等活动中,进
一步体会数学知识
和方法的内在关联,增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根
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
力。
(
4
)在分析数量间的相互关系,
推导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探索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的求法,归纳分数
基本性质等活动中,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
身的思考,进一步增强合作交流的意
识。
(
5
)在探索计算方法、检查计算
结果、发现数学规律,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过程中,有条理的
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总结,进一步增
强主动评价和反思的意识。
4
.情感态度方面
(
1
)能积极参与
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提高学
习数学的兴趣,树
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2
)在探索
2
、
5
、
3
的倍数的特征,分数的基本性质,和与积的奇偶性规律,列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用
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求组合图形面积等活动中,经历克服困难、发现规律、获
得结论的过程,感受自己在数学
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和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进一步增
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3
)在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确定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
最小公倍数,用分数描述现实
生活中的数量和关
系,用方程表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等活动中,体会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严谨
性,感受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初步了解数学的特点和价值,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 自觉性。
(
4
)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中的内容,参与实际调查,探索球的反弹高度与下落高度
等关 系等活动,进一步
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逐步养成乐于
动手、勤于思考的习惯以及认真严
谨、实事求是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方程、的含义,掌握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握圆的特征及分数的加
减法的计算方法。
2
、难点:将问题抽象成方程,掌握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措施:
1
.认真学习、吃透新教材,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精心备课。
2
.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
学。
(
1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
(
2
)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习的关系。
3
.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
意识与合作学习能力。
(1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
个比较充分的思考
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
(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要适时,有效
的帮助和引导。
4
.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
br>1
)数学教学应体现“创设情境——经历探索——交流体验、
感悟——评价反思——应
用拓展”的基本过程。
(
2
)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习作业等实
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 但不能随意删减,
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5
.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
1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
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点和教学要
求,开展教学活动
(
2
)
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习概念,
不要用死记硬背
的方法。
(
3
)
加强学法指导,通过探究、交流、指导、反馈、总结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 趣,提高自学能
力。
6
•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
1
)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
(
2
)
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
(
3
) 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周次
1
起止日期
单元 教学内容
1、等式与方程
2、等式的性质(一)
3、解方程(一)
4、等式的性质(二)
课时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机动2
3.2-3.6
2 3.9-3.13
、间勿
方程
5、解方程(二)
6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
机动2
7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
8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16-
3
3.20
(三)
机动1
9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四)
10、整理与练习
1、单式折线统计图
3.23-
4
3.27
二、折线 统
计图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机动2
机动2
机动1
机动2
劳动节
机动1
机动2
机动2
机动2
机动2
机动2
2、复式折线统计图
蒜苗的生长
1、因数与倍数
5 3.30-4.3
2、2和5的倍数的特征
3、3的倍数的特征
4、质数和合数
6
4.6-4.10
三、因数
与倍数
5、分解质因数
6、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7、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4.13-
7
4.17
&整理与练习
和与积的奇偶性
1、分数的意义
4.20-
8
4.24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
的几分之几
4、真分数和假分数
9
4.27-5.1
5、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
带分数
四、分数 的
意义和
性质
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7、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9、约分练习
10、通分
10 545.8
5.11-
11
5.15
11、异分母分数大小比 较
12、整理与练习
球的反弹高度
5.18-
12
5.22
5.25-
13
5.29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五、分数 的
加法和 减法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1、圆的认识
2、认识扇形
六、圆
3、圆的周长
4、圆的周长的计算的实
际
应用
5、圆的面积
14 6.1-6.5
6、组合图形的面积的计
算
7、整理与练习
七、解
1、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 转
决问题的
15 6.8-6.12
化
策略
2、用“转化”的策略解
决
分数问题
八、整
理与复习
6.15-
16
6.19
1、数的世界(一)
2、数的世界(二)
3、图形与统计
4、应用广角
1
1
1
1
1
1
1
1
1
1
1
机动2
机动2
机动2
17-18 6.22-7.1
复习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