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提高卷
最好的奖赏-6级高频词汇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提高卷
一、填空题
1.小刚和小强赛跑情况如下图
(1)________先到达终点.
(2)请用“快”、“慢”来描述他们的比赛情况:小刚是________后________ (3)开赛初_______领先,开赛_______分后_______领先,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是
________米.
(4)两人的平均速度分别是每分多少米?(保留整数)
第1题图 第2题图
2.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填空.
(1)如图是一幅________统计图.
(2)________日书店文学类和社科类图书的销售量是同样的,都是________本.
(3)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类图书的销售量呈上升趋势.
(4)6月3日这一天销售文学类和社科类图书共________本.
3.如图所示是A、B两市去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A市降水量最多是在________月,B市降水量最少是在________月.
(2)________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________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
第3题图
第4题图
4.如图是一张甲、乙两车的行程图,仔细看图后填空.
第1页
(1)甲车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2)乙车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
(3)两车同时出发半小时后相距________千米.
(4)在5:20分时,两车相距________千米.
(5)A、B两地相距100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1
小时后,两车还相距________千米。
5.下面是某公司营业情况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①________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最小.
②9月份收入和支出相差________万元.
③第四季度收入________万元.
④上半年平均每月支出________万元.(保留两位小数)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如图是某旅游景区去年接待游客情况统计图.
(1)全年两次旅游
高峰,一次是_____月,另一次是______月,这两个月的游客一共是______万人.
(
2)去年,游客人数多于月平均人数的月份有________个,少于月平均人数的月份有________个
.
(3)游客人数最多的月份与最少的月份相差________万人.
7.甲乙两同学进行120米的滑雪比赛,乙让甲先滑10秒,他们两人滑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
(1)甲滑完全程比乙多用________秒.
(2)起跑后的第(
)秒,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 )米.
(3)甲在后50秒内,平均每秒滑行__
______米,全程的平均速度约是每秒________米.
(4)如果乙滑行的速度保持不变,那么他滑行90秒能滑行________米.
(5)在这次比赛中,乙平均每分钟跑( )米.
第2页
8.看图找关系填空.
下面是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再从乙地返回到甲地时,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图.看图填一填.
(1)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用时________分,行驶了________千米
(2)汽车在乙地停留了________分.
(3)汽车从乙地返回甲地行驶了________分,行驶了________千米.
(4)汽车返回时的速度为________.
9.如图是护士给一位病人测量体温后,所绘制的统计图:
(1)护士每隔___
_____小时,给这位病人测量一次体温,这位病人第一次体温记录是________月________<
br>日________时,此时体温是________℃.
(2)在相邻两次的测量数据中,从
6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到6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这位病人体
温升高得最快;从6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到6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
,这位病人体温下降得最
快.
(3)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病情________.(填
“好转”或者“恶化”)
(4)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________摄氏度;最低
体温是________摄氏度.病人在6月8日18时的体温
是________摄氏度.
10. 有AB两根弹簧秤,下图完整地记录了它们称物体时弹簧长度变化的情况,请仔细阅读后填空。
(1)没挂物体时,弹簧称( )的弹簧长度更长一些,它长( )厘米。
(2)挂( )克物体时两根弹簧的总长度相等,都是( )厘米。
(3)都挂40克物体时,两根弹簧的总长度相差( )厘米。
第3页
(4)弹簧称A能称的最大质量是(
)克,弹簧秤B能称的最大质量是( )克,这时
它们弹簧长度总和是(
)厘米。
11.▲+■=12, ■+■=14,●﹣▲=6, ■=(
);▲=( );●=( )
12.小红在计算除法时,错将除数12看成21
,结果得到商36.请你帮他算一算,正确的商应该是________.
13.如图:用火柴按照如
图的方法摆正方形,照这样,摆n个正方形需要________根火柴,如果n=15,则
需要___
_____根火柴.
14.如果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用9分,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
料锯成4段,要用________分.
15.如果数A减去数B的3倍,差是51;数A加上数B的
2倍,和是111,那么数A=________,数B=________.
16.小红步测一段4
0米长的距离,三次分别用了63步、66步、63步,小红走一步的平均长度大约是________
米.照这样的步子,她从家到学校走了800步,她家到学校大约是________米.
二、选择题
1.某市规定每户用水量不超过10吨,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10吨时,超过部分每吨水
价为3
元.下图能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2.《龟兔赛跑》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故事,大意是乌龟和兔子赛跑,兔子开始就超过乌龟好远,兔
子不耐烦
了就在路边睡了一觉,而乌龟一直往目的地奔跑,最终乌龟获得了胜利.下面能反映这个故事情
节的
图象是( )
第4页
A.
B.
C. D.
3.小明和妈妈在家洗澡,热水器内装有250升水,
他洗了6分钟,用了一半的水,然后停止洗澡;6分钟
后,妈妈又去洗,她也洗了6分钟,把热水器内的
水全部用完了.下面的第( )幅图表示了水量随
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A.
B.
C. D.
4.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学校
5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时,出馆后休息
0.5时,然后乘车0.5时返回学校.下面四幅图中,描述
了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这一活动行程的是图
( )
第5页
A. B.
C. D.
5.小婷
的爸爸送她到分校考点,早上从家里出发,走了半小时到分校,然后他将在家长休息区等待约3.5
小时
,待考试结束后,再接小婷回家,估计半小时可到家,如图中能表示小婷爸爸离家时间与路程的关
系的图
形是( )
A
B C D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离家距离
离家距离
离家距离
离家距离
6.芳芳从家出发去看电影.当她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时,发现没带电影票,于是她立刻跑回
家取票,之后
又赶紧跑到电影院,看完电影,再走回家.下面图(
)符合题目中所描述的情况.
A.① B.② C.③
D.④
7.表示下面的哪组数据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
A.张丽2009年体重37千克,2010年体重39千克,2011年体重42千克
B.李红家上月支出电费120元,水费55元,电话费90元
C.小强、小明、小健三人的身高分别是151厘米、158厘米、145厘米
第6页
8.小明根据邻居家的故事写了一道小诗:“儿子学成今日
返,老父早早到车站,儿子到后细端详,父子高
兴把家还.”如果用纵轴y表示父亲与儿子行进中离家的
距离,用横轴x表示父亲离家的时间,那么下
面的图象与上述诗的含义大致吻合的是( )
A B
C D
9.一天,亮亮发烧了,早晨他烧得厉
害,吃药后感到好多了.中午时,亮亮的体温基本正常,但到下午他
的体温有开始上升,直到半夜,亮亮
才感到身上不那么发烫了.下面的折线统计图能基本反映出亮亮
这一天(0~24时)体温变化情况的是
( )
A. B. C. D.
10.有一根蜡烛长20厘米,点燃每时燃烧5
厘米,燃烧时剩下的高度h与时间(时)t之间的关系图是( )
A. B. C. D.
11.如图1第一行是水滴进玻璃容器的示意图(滴水速度相同),如2图第二行表示的是容器中水的高
度随
滴水时间变化的情况(图中刻度、单位都相同).下列对应中正确的是( )(多选)
A.(1)﹣﹣(a) B.(2)﹣﹣(b) C.(3)﹣﹣(c)
D.(4)﹣﹣(d)
第7页
12.在路边安装电线
杆,每两根电线杆之间相距10米,从第一根到最后一根电线杆一共长100米,一共安
装了多少?(
)
A.9根 B.10根 C.11根 D.12根
13.小明今年a岁,小华比小明大3岁.再过4年,小华比小明大( )岁.
A.a+4 B.7
三、计算题
1.口算
138÷0.25÷4= 99×8.5+8.5=
18×0.33+82=
0.21×14÷0.5=
320÷1.25÷8= 0.25×16.2×4=
75÷1.25÷8= 20﹣6.72﹣3.28=
9.6+9.9×99=
24.6﹣8.9﹣1.1=
2.脱式计(能用简便的用简便方法计算
38.75﹣15.38+61.25﹣4.62
15.6×13.1﹣15.6﹣15.6×2.1
1﹣1.8÷1.8+(3.8﹣2.8)×0.01
(0.873×3.27+0.127×3.27)÷327
C.3 D.a+7
1.5×101﹣1.5=
0.05×3.2×40=
1.7÷2.5÷0.4= 0.25×32×12.5=
1.8×7.8÷2.6= 0.25×7.48×40=
12.5×32×2.5=
75×2.5÷75×2.5=
17.3×0.25×8= 5.6×102=
6.87×[40÷(3.49﹣3.09)].
4.5÷4.5+0×4.5+0.8×1.25.
10.7×16.1﹣151×1.07
3.7×91.6+5.3×91.6+91.6
第8页
3.解方程
7.8+x=25.4
3x+5x=8.4
3.2x-1=31
x-0.48x=20.8
四、解答题
1.河南省六次人口普查情况如下表:
年份
总人口万人
1954年
4400
1964年
5000
1982年
7400
1990年
8600
2000年
9200
2010年
9400
8(x-2)=2(x+7)
45×0.8+0.2x=38.6 6.5+3.2x=14.5
3×2.5-3x=6
28x+34x=310 3.2x-4×3=52
7÷x=0.5
12(x+5)=96 77.8﹣5x=22.3
9x﹣5x=0.64
4x+3×0.6=25.8
3×15﹣2x=8x
河南省六次人口普查情况统计图
(1)请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哪一年人口普查时全省总人口最多?哪一
年最少?
(3)哪两年人口普查之间人口增长最少?
(4)河南省的总人口呈什么变化趋势?
第9页
2.小明骑车从家出发,去离家6千
米远的图书馆,借了书后因自行车坏了,乘出租车回家.如图表示在这
段时间里的变化情况.
(1)小明在图书馆里用了多少时间?去图书馆和回
家的路上各用了多少时间?
(2)小明从家去图书馆平均每分行多少千米?
(3)小明从图书馆回家平均每分行多少千米?
(4)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吗?
3. 一列快
车从甲地匀速驶往乙地,一列慢车从乙地匀速驶往甲地,两车同时出发,设慢车行驶的时间为X
(h),
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km),图中的折线表示y与x之间的关系,根据统计图进行以下探究。(7分)
(1)甲、乙两地的距离为( )km.
(2)请解释图中点B的实际意义。
(3)求慢车的速度。
(4)求快车的速度。
4、小强和小亮分别住在学校两侧,如图:小强每分钟走65米,小亮每分钟走75米。
(1)某天两人约好,同时从家出发,向对方走去,相遇点距学校多远?
(2)如两人要在学校相遇,估计谁应从家先走?算算,他需要提前几
分钟出发?若两人同时从家出发,
第10页
又要在学校相遇,小强速度不变,小亮速度是多少?
5. 客车从B地开往A地,货车从A地开往B地,它们行驶情况如下图。
(1)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客车在距B地多少千米的地方停留了多少分钟?停留前后的速度相同吗?计算说明。
6.第一大组有12名同学,一次语
文考试时刘莹请假,其余11人的平均成绩是85分,后来刘莹补考的成
绩比12人的平均成绩高5.5
分,刘莹考了多少分?
第11页
7.在一次射击比赛中,某选手第一枪只打中了8.9环,但是他及时调整心
态,后面9枪发挥很好,结果使
最后的平均成绩达到了9.8环.他后面9枪平均每枪打中了多少环?
8.小丁,小王两人共同加工200
个模具,小丁先做,然后小王加入一起合作,测得加工模具个数俞时间的
关系如图.
(1)如图所示,加工完这批模具一共经历了
多少时间?
(2)小丁加工多长时间以后,小王才加人一起
合作?请说明理由.
(3)小丁和小王每分钟各加工多少个模具?
(4)如果两人只合作了20分钟,小丁另有事情离开了, 余下的由小王单独完成,小王还要几分
钟
才能完成这项工作?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小王后来单独工作的那段图形.
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