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下《语文园地(1)》电子书+预习单+练习
安全教育的手抄报-三峡大学招生网
自主学习单:
一、
理解课文中相关句子所表达的感受
1.《清平乐·村居》,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
蓬”。(我感受到作者对乡下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
2.《乡下人家》,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
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我从这最后
一句理解了作者要表达的想法。)
3.《天窗》,“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
的慰藉”。(我
从这句话中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二、 理解词语
繁华 璀璨 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 大街小巷
肥沃 麦浪 炊烟袅袅
依山傍水 鸡犬相闻
(第一行描写的是城市生活,第二行描写的是乡村生活。)
繁华:指繁荣热闹;容貌美丽或地位显贵。
静谧:意思是安静。形容静寂无声或忧愁的模样,
高楼林立:高高的房子,像树林一样密集地树立着。
依山傍水: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灯火辉煌:形容夜晚灯光明亮的繁华景象。
肥沃:(土地)含有较多的适合植物生长的养分、水分
璀璨:意思是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非常绚丽。
炊烟袅袅:古时人们做饭时徐徐轻烟回旋上升,随风而逝的
景象。
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
断的热闹情景。
三、观察图片写一写
1.选一幅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①广阔的草原,成群的牛羊,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
云,绘成了一幅草原风景图。
②山间流水潺潺,溪边树木葱茏,小鸟欢唱,构成了一幅和谐
的山水画。
③高大的教
学楼,宽阔的塑胶操场,再加上跑道上奋力奔跑
的孩子,构成了一道亮丽的校园风景线。
四、古诗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作者介绍:
毛泽东
(1893年12月2
6日-1976年9月9日)
,字润之(
原
作咏芝,后改润芝)
,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
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
家,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主题:
《卜算子·咏梅》是现代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61年
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的目的主要是鼓励大家蔑视困难,敢
于战胜困难。
毛泽东借咏梅来言志,鼓舞广大的无产
阶级人民群众,鼓
励他们要有威武不屈的精神和革命到底的乐观主义精神。
译文:
品读了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反用其原本的寓意而写
了这首词。
风雨将春天送走
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正是悬崖结下
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
俏丽但不掠
春光之美,只是把春天的消息来报告。等到
满山遍野开满鲜花之时,梅花却在花丛中欢笑。
注释
冰:形容极度寒冷。
丛中笑:百花盛开时,感到欣慰和高兴。
犹:还,仍然。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此处既能表现梅花的俏丽,
又能表现革命者面对困难坚强不屈的美好情操。)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文中指花全部盛开的样子)
鉴赏:
上阕主要写梅花傲寒
开放的俏丽身姿。作者以冰雪
衬托风骨铮铮的梅花,以梅花的品质、梅花的形象象征
中国共产党
人。作者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全新的,不仅是
诗人眼中梅花的形象,也是诗人自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
的形象。
下阕是对无私无欲的梅花的礼赞。新时代的梅花形
象象征了共产党人斗争在前
,享受在后的崇高美德和无
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作业单:
一、
默写古诗。
二、将下列词语分成两类,并选择三个词语,各写一句话。
繁华 静谧
高楼林立 依山傍水 灯火辉煌
肥沃 璀璨 炊烟袅袅 鸡犬相闻
车水马龙
1. 描写城市生活的词语:
写话:
2.
描写乡村生活的词语:
写话:
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从《清平乐村居
》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词,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乡村朴素生活
的喜爱
之情。
2. 从《天窗》一课的“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这句话中,
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