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两则》练习题及答案.docx
17年高考作文-教育部留学学历认证
《文言文两则》练习题
《学弈》
字词荟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诲(
)二人奕
鸿(
)鹄(
)将至
.
.
.
虽与之俱
(
)学,弗 (
)若之矣 (
)。
.
.
.
2.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
1
)
使弈 (
y ìy í
)秋诲 (
hu ì hu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ǐ
(
wéi
.
.
.
(
2
)
为(
wéi wèi
)是其智弗 (
f ó f ú
)若与 (
y ú y ǔ
)?
...
(3)
弗若之矣 (
y
ǐ
y
ì
)。
.
(
4
)
鸿鹄 (
h ú h áo
)
.
(5)
思援弓缴 (
zhu
ó
ji
ǎo
)而射之
.
(
6
)
曰( r ì
yu
ē
):非
然也。
.
3. 形近字组词。
弈(
)
诲(
)
俱(
)
援(
奕(
)
悔(
)
惧(
)
缓(
4.
选字填空。
诲
悔
(1)
我会牢记老师的教(
)的。
(2)
对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
至
致
(3)
他离开后(
)今还没有来信。
(4)
由于他粗心大意, (
)使公司损失一百万。
5. 写出意思与“专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词语:
(
)
(
)
(
)
6.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
(1)
通国(
)之善(
)弈者也
(5)
思援(
)弓缴(
(2)
使弈秋诲(
)二人弈(
)
(6)
虽与之俱(
)学
(3)
惟(
)弈秋之为听
(7)
为是其智(
)弗若(
(4)
一心以为(
)有鸿鹄将至
(8)
非然(
)也
6BLX01-1
wèi
)听。
)
)
)而射之
)与?
7.
写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1)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
(
)
)(
)
)(
(2)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3)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句段集锦
8.
用“ ”划分朗读节奏。
( 1)
使弈秋诲二人弈
( 2)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3)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9.
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夫战,勇气也
C.甚矣,汝之不惠
10. 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莲,花之君子者也
( 3)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 2)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惟听;
( 1)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1.
仔细阅读课文后填空。
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
________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 理解课文,回答问题。
(
1)
文中哪句话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
(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
6BLX01-2
(
3)
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两小儿辩日》
字词荟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辩斗
(
)
盘盂 (
)
沧(
)沧凉凉
探汤(
)
.
.
.
.
孰(
)为汝(
)多知 (
)乎?
.
.
.
2.
用“/”画出朗读停顿。
( 1)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2)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3. 仿照“ 沧沧凉凉
”写叠词:
(
)
(
)
(
4.
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字、词。
(1)
孔子东游(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2)
我以(
)日始出时去(
)人近,而日中(
(3)
及(
)日中则如盘盂
(4)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5)
孔子不能决(
)也。
(6)
孰(
)为汝(
)多知(
)乎?
5.
一词多义:
(1)
为:①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为:__________
② 孰为汝多知乎
为:__________
③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为:__________
(2)
其
①问其故
其:__________
②
及其日中如探汤
其:__________
③
未有其比
其:__________
6.
古今异义:
6BLX01-3
)。
)时远也。
)
)
(1)
日中如探汤
.
(2)
我以日始出时去
.
人近
汤:古义:
去:古义:
今义:
今义:
7.
找出本文的通假字,并写出本义。通
假字___,本义______
8.
9.
找出课文中的 3 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
成语加法。
(1)
(
(2)
(
(3)
(
(4)
(
(5)
朝(
__________
)霄云外=(
)神无主=(
)海为家=(
)上(
)丝(
__________
)丝不苟+(
)全其美+(
)思而行+(
)长(
)暮(
)+(
)万火急
)面威风
)零八落
)下=(
)毫=(
)短+(
)全(
)分(
)美
)裂
句段集锦
10. 翻译句子。
( 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3)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4)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11.
选出正确的翻译
(1)
孔子不能决也。
( )
B、 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A 、 孔子不能决定谁对谁错
(2)
孰为汝多知乎?
( )
B、谁说你多知识呢?
A 、谁认为你见多识广呢?
12. 抄写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写出这个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句
子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13. 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试将第一句改写为间接引用句,将第二句改写为
直接
引用句。
(1)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6BLX01-4
( 2)
一儿以日初出 ,而日中 近也。
文 接 ( 内同步 )
14. 仔 文后填空。
( 1)
本文主要通
_________描写来表 人物,展开故事情 。
( 2)
将 文划分 三部分,并写出 意。
第一 ( ____段~ 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 ( ____段~ ____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第三 ( ____段~ ____段):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句 可 两小儿 内容的复 性?
孔子不能决也
( 4)
合文章内容,用“因 ⋯⋯所以⋯⋯”的句式,分
明两个小孩两种截然不同的 点的依据和 。
一个小孩 : “因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我
___________________ 。”
另一个小孩 : “因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所
以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两小儿 日》中,两个小儿 一天中太阳大小的
化情况,一个从
_________角度出 ,一
个从
_________角度出 , 故得出相反的 。
道理,表 了他
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可 精神。
15. 言表达
( 1)
两小儿能 个复 的自然 象提出疑 , 明了什么?
(
2)
“孔子不能决” 明了什么?
( 3)
孔子
什么不能回答两个孩子的 ?
( 4)
“孰 汝多知乎?”你 得 能怪孔子
? 明了什么?
( 5)
学 了《两小儿 日》 篇 文,你喜
文中的哪一个人物? 什么?
(6)
两小儿 日 我 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孔子 我 的启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6. 有关《两小儿辨日》中的科学知 。
我知道早晨和中午的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是
___________,早晨的太阳之所以看起来比中午的大
6BLX01-5
是视觉的
___________。造成的中午的气温比早晨高主要原因是早晨太阳
阳
___________射大地。
文学常识
1.
2.
___________射大地,中午太
《学弈》选自《孟子·告子》,这部书记录了____的思想和言行,他是我国古代的____家、
____家。
《两小儿辩日》选自《
》,据说是____时期____所作。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
人,春秋末期_
___家、____家、____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学生
编成《论语》一书,流传于世。写两句孔子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精卫填海
——《山海经》
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
鸣自
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1.
填空。
“ 精卫 ”的样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精卫填海”这个故事象征了中华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的精神。(二)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1. 楚人刻舟求剑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用文中原话回答)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
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
化为邓林。
1.
理解词句意思。
夸父与日逐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BLX01-6
渴,欲得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邓林 ”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夸父追日象征着: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四)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
“吾忘持度! ”返归
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
“何不试之以足?”曰:
“宁信度,无自信也。 ”
1.
理解词句意思。
履: ____________
度: ____________
遂: ____________
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是一则 _________故事,告诫我们做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一)精卫填海
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
2、持之以恒、艰苦奋斗
(二)刻舟求剑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2、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
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三)夸父追日
1、夸父与太阳竞跑
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
化成桃林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古代劳动人民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壮志
(四)郑人买履
1.鞋子
量长短
于是
你为什么不用脚试试呢?
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2 、寓言
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
6BLX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