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第16课
教育类书籍-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
课 题
16、
《鲁滨孙漂流记》
课型
新授课
共
1 课时
了解《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的梗概,浏览作品的精
彩片段,激发起
课外阅读整部作品的兴趣。
知识目标
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主要内容
的能力。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初步了解鲁滨孙在荒岛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体
会鲁滨孙战胜困难顽强生存的积极生活态度。
情感目标
在快速阅读中培养把握主要内容的能力,并初步感知人物形象与精神,
激发起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讨论、摘抄或写心得体会的形式,开展交流活动,加深对作品的理
解。
教学难点
知道生活中有时会遇到触电危险,知道生活中规范的用电行为,要防止
受到伤害。
安全教育
自学问题:
鲁滨孙漂流到荒岛,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解决的?从中你体会到
什么?
课前预习
搜集课文相关材料
或
课前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设 计
二次备课
( )
一、读梗概,知大意
1.学生自主阅读梗概,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
概内容?
2.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
整。可以这样引导:
(1)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
是什么?
(2)默读“梗概”,把鲁滨孙所遇到的困难及
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
(3)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
的大意。
二、浏览精彩片段,体会精彩之处
1.浏览精彩片段,与梗概相对比,想想精彩片
段大致在小说梗概的哪个部分,理由是什么?
2.小声读读这个片段,你认为什么地方最精彩?
结合学生汇报,相机引导学生体会鲁滨孙生
活态
度的精彩和作者写法的精彩。可以这样安排教学:
(1)让我们把他列出的“好处”和“
坏处”,
自己对照读一读,想想这样一个列表,给鲁滨孙带来
了什么?
(2)鲁滨孙自己是怎样认为的呢?我们来读一
读他的话。
(齐读):在最不幸的处
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
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
小结:鲁滨孙的这
种做法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用。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我们遇上不利环境的时候,
就要像他一样
,直面现实,在绝望中寻找希望,增强
跟困难作斗争的信心。
(3)除了鲁滨孙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很精彩,你
还觉得什么地方很精彩?
学生可能谈
到鲁滨孙的语言,如:即使是在这样
的处境中,也有一些消极的东西或积极的东西值得感
谢。我
希望世上的人……
学生也可能谈到作者的写作方式,如:把心里活
动过程像商业簿一样对照来
写,一目了然,清楚明白。
小结:是啊,不少名著,人们之所以喜欢它,是
其中的一些语言常
常给人们很好的启示,给人们带来
精神力量,就像你刚才读的这句,可以说它是给处于
逆境中的
绝望者的一剂良药!本组的日积月累中,我
们还能欣赏到很多这样富于灵魂和力量的语言。
不
少的文章,之所以给人们很深的印象,就是因
为在写法上有独特的地方,就像作者把鲁滨孙的思想
活动列出来一样。
三、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1.再读一读梗概部分,猜想在梗概中还有哪些
部分也会很精彩?你还有什么疑问?
学生可能会有这样一些疑问:
*鲁滨孙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用
那些麦
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终于吃到了自己种
的粮食。我就很想知道他到底是怎么种、怎么收粮食
的。
*他救了“星期五”以后就开始教化他,对于一
个野人,他又是如何“教化”的呢?
*泡泡中提到“鲁滨孙制成一只能耐火的罐子的
那段描写很细致,让人感到快乐”,不知是怎样
的细
致。
*梗概是以别人的口吻写的,精彩片断却是以鲁
滨孙自己的口吻写的,不知
道原著是以谁的口吻写
的。
2.结合学生疑问,鼓励学生阅读原著。
共
享
后
的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