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电子教材

余年寄山水
710次浏览
2020年10月22日 13:5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龙华寺-嘉宾邀请函

2020年10月22日发(作者:祝韵琴)


编写说明

为了帮助教师理解并使用好《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地 理》,我们编写了这套高中地理
教师教学用书,共分两册,分别与教科书上、下册配合使用。
本书各单元的结构分为教材分析、练习篇参考答案、参考资料三个部分。在教材分析中,对整个单元
的编 写意图和教学内容编排作了总的说明,对每一课的具体内容作了分析说明,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教学中
要注 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供教师参考。由于缺乏教学实践的反馈信息,编写时间又很仓促,
因 此这套教师教学用书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希望广大教师提出宝贵意见。
本书的编写者 :第五单元:高俊昌;第六单元:刘健;第七单元:韦志榕;第八单元:覃燕飞、丁尧
清。责任编辑:刘 健;审定:吴履平。
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社会室
2003年9月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教材分析
在前四单元学习了自然地理的基础上,从本单元开始, 将要学习人文地理。在人类的各种活动中,与
自然环境联系最紧密、相互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生产活动。因 而教材将人类的生产活动安排成人文地理的开
篇。人类的生产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教材按照大纲的要求, 只讲述了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两种生产活
动,即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
为社会发 展服务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我国现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目前以至今后的一段相
当长的时间内 ,经济建设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为此,教材对本单元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
单元教学内容 的安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教材无论讲述农业生 产活动,还是讲述工业生产活动,侧重
点都不在生产活动的本身,而是在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 教材在本单元的引言中概要地阐述了人
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全单元教材就是本着具体分析 两者的相互关系而逐渐展开的。在人类
社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的生产活动同样面临可持续 发展的问题。由于可持续发展问题将在
第8单元作单独讲述,本单元教材只是在自学园地中,安排了“持 续农业”的内容,供学生自学。
第二,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典型案例论证基本原理。具体体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1)从分析实例
入手,阐述基本原理(如农业区位选择和工业区位选择),并用大量事实材 料进行说明。(2)从教材结
构看,本单元分别用2课时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用2课时讲述工业区域,目 的是通过诸多不同类型的具体
地域的分析,来论证基本原理。这也使学生认识到地理所具有的地域性特点 。(3)讲述每一种农业地域
类型或工业区域,都是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来说明普遍规律的。典型案例的选 取,除考虑到其代表性外,还
照顾到世界各地,以使学生从小见大,了解世界各地人类生产活动的一般情 况。(4)讲述基本原理或进
行地域分析,都尽可能举中国的实例,或联系中国以及学生家乡的实际。
1 102


第三,体现发展的观念。教材无论是阐述基本原理,还是分析具 体案例,都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
题。例如,教材分析区位因素,重点在于分析其发展变化;讲述农业 地域类型,特别关注各地域类型的形
成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讲述工业区,专门介绍了传统工业 区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造以及新兴工业
区的发展。
第四,加强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从素质教育 的原则出发,教材将培养学生能力、加强思想教育与传
授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能力培养方面,例如 ,教材通过典型地域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地理区
域的能力;通过开放型活动题的设计,培养学生运 用基本原理,独立分析、判断、评价具体问题的能力;
通过中外对比,培养学生借鉴国外生产方面成功的 或先进的经验,为中国以及家乡的生产发展服务的能力。
思想教育方面,例如,发展生产应因地制宜;生 产活动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都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正确
看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产上存在的差距。
本单元共9课,前4课讲述农业生产活动,后5课讲述工业生产活动。每一种生产活动主要分3个部分:生产活动概述、区位选择和地域分析。鉴于工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另写了工业地域的形成1 课。
5.1 农业生产活动
一、本课内容可看作是本单元农业部分的概述。大纲中没有对本课内容 作要求,但是,大纲要求讲述
的“农业的区位选择”和“农业的地域类型”两个知识点,需要有一些基础 知识作准备。为此,教材将农
业生产活动的概念、特点、投入—产出、分类等知识,合在本课讲述。 < br>二、教材开篇阐述了农业生产活动的概念,并由此引申出农作物和驯化动物的传播对世界各地农业生
产活动的影响。
教材阐述农作物的培植和家禽、家畜的驯化,以及它们从起源地向世界各地的传播, 目的是使学生理
解,一定地域的人们,一方面可以通过劳动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发展农业生产;另一 方面,人们进行
农业生产可以有多种选择。这就为后面讲述农业的区位选择及农业地域类型打下铺垫。
三、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的特点。理解农业生产特点的关键是动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和动植物生长发育的规律性。教学时可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逐个回答出农业生产的特点。
四、教材 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简单分析了农业投入—产出的一般模式。投入—产出是经济学上经常运
用的分析方法 ,地理学借用这种方法来评价生产系统经济效益的高低,从而为合理配备各投入要素以使生
产系统获得更 高的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教材在此讲述农业的投入—产出,没有从经济学意义上作更多
的分析,只是 考虑到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需要:第一,使学生对农业生产所涉及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作常
识性的了解; 第二,使学生认识到,增加生产资料投入和科技投入可提高农业的产出;第三,为下一课讲
述影响农业区 位的因素作铺垫。
五、教材把农业的历史发展安排为选学课文,简单介绍了世界农业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的主要特点和主
要分布区。学生在学习农业的分类和农业地域类型时,可对照了解各类型农业所处的历史 发展阶段。
六、教材安排讲述“农业的分类”,主要是为后面讲述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作知识准备。 农业的分
类有多种方法,教材采用三种经常使用的分类。
2 102


1. 根据生产对象的不同,将农业分为农(种植业)、林、牧(畜牧业)、副、渔五个 部门。但是世
界上主要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基本上可归为种植业和畜牧业两大部门。混合农业只是农场 经营的一种方
式,并形成固定的农业地域类型,但不像种植业、畜牧业那样作为农业的一个部门,与种植 业和畜牧业不
属于同一分类层次。
2. 根据投入生产资料或劳动力的多少,将农业分为粗放 农业和密集农业。密集农业也称集约农业,
并可分为劳动密集型农业(如亚洲的水稻种植业)、资金密集 型农业(如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等。不同
类型的密集农业,在后面讲述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时 ,将会作较为详细的分析。教材在此为体现
教育三个面向的原则,重点以实例说明农业的工厂化生产及其 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
3. 根据产品用途,将农业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区别自给农业和商品农 业的关键是看农民生产
农产品的用途(自给或作为商品)。
农业生产的地域类型是指在一定地 域内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成型的、区域性的农业生产类型。对于世
界农业地域类型的划分以及各类型的命 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人文地理学家把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
为12种: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热带定 居农业、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谷物家畜农业(种植旱作谷类
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地中海农 业、园艺业、乳畜业、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游牧业、大牧场
放牧业。教材没有对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进行系统的分类和分析,只是参照上面的分类,选取其中学生比较
熟悉的几个类型,作为例子用框图(图 5.2)的形式加以说明,为后面分析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作铺
垫。
七、在教学本课前, 教师可按本课“活动”要求,选择当地比较普遍的一种农业生产类型(或某种作
物的种植,或某种牲畜的 饲养),让学生事先做简单的咨询或调查。活动可以穿插在课间进行,也可以在
本课内容教学完毕后进行 。
5.2 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本课系统地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 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
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 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二、教材通过三江平原的种植业和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的对比,引出区位的概念 ,以及农业不同区位选
择的原因。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业生产特点等知识 ,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中
已经学过了。学生在回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能较容易地回答出两地农业生产存在 巨大差异的原因。
本课第一次接触到区位的概念,理解区位的概念,将有利于高中地理人文部分的学习 。区位的概念包
括绝对区位和相对区位两层含义。绝对区位指位置,相对区位指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原来的中学地理课不讲区位,而讲布局,两者都强调某一事物(如工厂)与其他事物(如原料地、市场)的空间关系,区别在于前者强调客观存在,后者强调主观安排;前者强调微观(如某个农场、某个工厂、某个城市的区位),后者强调宏观(如农业、工业、城市的总体布局)。但是,影响布局的因素也就是区位因素。
三、教材通过三江平原和青藏高原农业的对比,引出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教学时首 先应引导学生阅
读图5.5,使学生注意到:第一,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第二,农业的区位选择 ,实质就是农民综
合考虑多种区位因素而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在读图的基础上,再分析农业主要的区 位因素。
3 102


气候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光照来说, 生物有喜阳与喜阴之分。就热量来说,不同的热
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就水分来说,不同的生物生长发 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
地形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坡度因素,一般情况下, 坡度大于18°就不利
于发展种植业;我国政府要求,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得发展种植业。其二是山 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
土壤对农业区位的影响除举教材中土壤酸性的例子外,还可从土壤肥力、土壤 的盐碱性、土壤层的深
度、土壤的质地等方面举实例加以说明。
交通运输主要影响商品农业的 区位,因为商品农业的产品需要及时运往销售市场。对于自给农业,交
通运输的影响较小。
政 府政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各国(或各地区)政府,从国家(或地区)利益、国际贸
易、区 域规划等方面考虑,常会制定出相应的政策,影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从而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四 、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是科技因素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的。无论是
对自然 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科技因素。因此,教材没有单独讲述
科技因 素,而是将科技因素的影响结合在农业区位的其他因素之中。教学时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技因素
的作用 。
五、“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有很大的
影响,但是,这些影响并非都是决定性的;人类可通过多种途径,对自然因素进行改造,减小不利因素的
影响,以达到充分利用自然的目的,但是,人类对自然因素的改造也是有一定限度的。教材中举出一些实
例加以说明。教学时可再举一些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宁夏平原气候干旱,发展种植业需加强灌溉改造水分
条件;三江平原沼泽地过湿,发展种植业需通过排水改造水分条件;东南丘陵地形坡度大,发展种植业需
修筑梯田改造地形条件;沿海围垦滩涂土壤含盐度高,发展种植业需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排盐以改造
土壤条件。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加深学生对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六 、教材以市场和交通运输两个因素为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市场是
最富变 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区位,产品的价格,竞争对手,以及政府鼓励或抑制政策等,都从不同侧
面影响 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教材通过20世纪90年代我国苹果由供不应求到供过于求
的变 化,说明了进行科学的市场预测对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性。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产品运输
的时 间,加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和农产品生产地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跨地区以至
世界 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教材依次举出我国和世界上的一些实例加以说明。教学时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
活和 当地生产中举出这类例子,如当地的某种农产品主要销往哪些地区?日常食用的某种食品(如奶粉、
糖等 )主要是哪些地区生产的?
七、本课教学最后,引导学生做本课“活动”题。本题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 生运用基本原理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本题参考答案:A.小麦;B.乳牛;C.花卉。
5.3~5.4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教材本着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分析实际问题的 编写原则,在讲述了农业的基础知识和农业区位选
择的基本原理后,用了2个课时,重点讲述了4个农业 地域类型。每个类型在简单介绍其在世界的分布和
4 102


主要特点后, 都选一个典型区域进行具体分析,体现了案例分析的编写思想。此外,安排了2个农业地域
类型的简介, 供选学。
教材选择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区域的指导思想是:考虑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涉及农业 的各种
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等);体现出各地区农业的发 展水平
和世界农业总的发展水平。4个农业地域类型讲述的先后次序,基本上本着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 家,先
传统农业后现代农业的原则。
教材从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对 每个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典型区域进行分析。
但是,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各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不同,各 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因此,
教材并没有按统一要求讲述各农业地域类型,而是各有侧重 :有的侧重于生产的特点(亚洲的水稻种植业
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有的侧重于区位分析(美国的商 品谷物农业);有的侧重于发展的努力措施(阿
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
二、在教材重点讲述 的4个农业地域类型中,水稻种植业包括了我国南部广大的水稻种植区,能直接
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 ,所以教材首先讲述水稻种植业。虽然为保持相对一致而将典型区域确定为亚洲
整个水稻种植区,但是论 述的重点仍放在我国。
教材首先从水热等自然因素(通过图下设问反映)和人均耕地少、劳动力资源丰 富、人们的食米爱好
等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三个方面,论述了东亚、东南亚、南亚从事 大规模水稻种植业的
原因。这也就分析了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
接着,教材论述了亚洲 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在世界粮食生产中,亚洲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普遍较高,
但是,生产规模较小,商品 率、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都较低。不难理解,在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几个特点
中,除水利工程量大是由于 水稻生产的特点和气候条件决定的外,其他几个特点是相互依存的,并且人多
地少、生产规模小是形成这 些特点的根本原因。从图5.11可以看出,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农业,我
国水稻种植业的机械化水 平较低,但已有了一定的发展。
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大力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新科技,以提 高农业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和商
品率,而生产规模小无疑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为此,我国政府近些年来 鼓励农业生产实行适度的规模
经营,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度扩大农业经营单位(如家庭)的生产规模 。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人
口一般比较稠密,种植水稻是农业劳动力谋生的主要手段,如果扩大水稻生 产的规模,势必有大量农业剩
余劳动力面临就业安置问题。我国苏南地区在乡镇企业大发展后,大量农业 劳动力流向工业和服务业,使
农业劳动力出现自然分流,仍然留在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少了,农业生产的规 模也就自然扩大了。工业和服
务业的发展使乡村的经济实力增强,乡村政府又资助农户购买农业机械和生 产资料,进行水利建设,从而
促进农业的发展。因此,适度的规模经营是一个努力目标,但不可硬性划分 。本课的“活动”就是基于上
述分析而安排的,教学时应利用“活动”使学生理解亚洲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并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水稻生
产的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
在讲述水 稻种植业水利工程量大和科技水平低两个特点时,教材指出政府在这两个方面应做的努力。
我国政府一直 不遗余力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和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教材限于篇幅,只举了杂交水稻的例
子。教学时可 举一些当地的实例作说明。
最后,教材简单介绍了水稻种植业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分布。
5 102


三、大牧场放牧业是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教材首先介绍 了大牧场放牧业在世
界上的主要分布区,这些地区成为大牧场的自然条件,以及各地区大牧场放牧的主要 牲畜。然后,教材重
点分析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上大牧场牧牛业的情况。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 放牧业是世界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代表。教材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里发展大牧场
的区位优势:优良的天然 草场;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接着,教材讲述了欧洲人到来前后,
这里牧牛业情况的变化: 商品牧牛业代替粗放的自给自足的牧牛业;印第安人由土地和牛群的主人转变为
被雇用的牧牛者。通过这 种对比,使学生认识到殖民主义对当地土著居民的深刻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思
想教育。
地广 人稀的阿根廷,要大规模发展商品牧牛业,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找到牛肉的销售市场。当时,这个
市场主要 在西欧,而阿根廷离西欧实在太远。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海上冷冻船的发明无疑是促进阿根廷商
品牧牛业 大发展的重要因素。这可作为5.2课中关于交通运输以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世界农业区位
影响这 一原理的典型例证。
教材最后讲述了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维持牧牛业繁荣发展的4点措施:培育良种 牛,改善交通运输
条件,开辟水源和种植饲料。这些措施对我国广大牧区的畜牧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
四、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教材从种植的主要作物、主要分布 地区、
基本特征三方面对商品谷物农业作了简单介绍。这类农业主要分布在拥有丰富的耕地资源而又地广 人稀的
地区。其农场的面积一般都在几百公顷以上,大型农场可达数千以至上万公顷,从而可进行大规模 的商品
谷物生产。所以,有人也把商品谷物农业称为大农场种植业。如此大规模的农场,加上当地劳动力 缺乏,
生产的高度机械化则成为必然。我国东北平原和新疆的国营农场,虽然与发达国家的商品谷物农场 在生产
组织和管理上存在区别,但是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同样是很高的。在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为 旱作作
物,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而水稻对水、田地等条件的要求较高,不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 ,所以
商品谷物农场多种植小麦或玉米。美国南部有的商品谷物农场采用旱地直播技术种植稻谷,从而避 免了水
田耕作以及育秧、插秧等环节,其生产过程与种植小麦无多大差别。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 粮食出口国,其商品谷物农业也最为典型,因此教材选择美国作为商品谷物农业的
典型区域进行分析。美 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这从教材中“美国的小麦区和
玉米带的分布”图上可 以清楚地读出。此外,美国南部和大西洋沿岸地区也分布着许多商品谷物农场,教
材为简化头绪,没有介 绍。
教材将商品谷物农业的教学重点放在对美国大平原商品谷物农业所作的区位分析。优越的自然条件 和
方便的交通运输是商品谷物生产的基础,地广人稀为农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了可能,高度发达的工业和 先
进的科技则成为农场现代化生产的保证。这些因素的综合,使美国大平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 产
基地。
“美国农业一体化”供学生阅读,以使学生对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 程度获得一些感
性认识。
在讲述完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商品谷物农业和 大牧场牧牛业这两种进行大规模
商品农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条件进行对比。可参照以下思路引导 学生讨论:这两种农业地域类型
的生产,都需要有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且地广人稀,有方便的交通运 输条件;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区,
6 102


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土地 的开发程度较低或尚未开发,从而提供殖民者进行大规模开发的可能;东亚、
西欧等土地开发历史比较悠 久的地区,则很少有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农(牧)场。
五、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 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混合农业
的形式多样,但是生产形式比较稳定、分布比较广 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
和牲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即 是指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教材在介绍了这类农业的分
布以及所经营的主要作物和牲畜之后,还分析了我 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与这类农业的区别,并指出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属于混合农业的范畴。 < br>教材选择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作为混合农业的典型区域进行分析。教材首
先简单介绍了这一地区在澳大利亚以至世界的羊毛、小麦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然后分析了这一地区小麦、
牧羊生产的三方面显著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灵活的生产选择。这三个方
面也是混合农业与其他农业地域类型相比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教学时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图5.18和表5.2,使学生对混合农场的生产活动和土地利用获得感性认识,并让学生思考农场为什么要留一部分休耕< br>土地。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做本课“活动”第1题。混合农场将耕种、放牧、休耕进行轮作,主要是为保< br>持土壤的肥力和自然生产力,使经济再生产和土地的自然再生产和谐统一起来,以达到对土地的合理、有< br>效的利用。
教材接着讲述了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生产、经营、销售的一般情况。通过这段内 容的教学,应使
学生了解这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以及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 < br>教材最后讲述了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所面临的灌溉问题和澳大利亚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
的措施。学生在初中地理课中已经学过了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因而能较容易理解山地的雨影效应和雨影区
的概念,从而理解大分水岭的东水西调对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教材中图5.20,比较直观地反映出大分水岭的雨影效应和东水西调工程。澳大利亚把这项水利工程称为雪山水利计划。通过这项工程及其影响的实例教学,应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政府对农业生产的重大影响。
讲完混合农业后,引导 学生思考课后“活动”第2题。本题是开放型的思考题,旨在使学生理论联系
实际,在学习的同时思考我 国的现实问题。学生可能会从生产、组织、管理、政策、基础设施、市场等多
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例 如,建立人工草场,种植优质牧草;加强草场管理,进行合理放牧;种植饲料
作物;培育良种牲畜,进行 牲畜病害研究;改善牧区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牧区的供水状况;政府实施政
策倾斜,促进牧区生产方式 改革;加强牧区与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扩大牧区产品的销售渠道等。值得注
意的是,农牧混合经营不能 成为我国牧区发展的借鉴经验。
六、为使学生对世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有较全面的了解,教材简要介绍 了种植园农业和乳畜业,并安
排为选学。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发展中国家一种现代化的大规模商品农业 生产组织形式,在拉丁美洲、
非洲、东南亚、南亚都占有重要地位。乳畜业则在欧洲西部、北美、大洋洲 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中占有
重要地位。
5.5 工业生产活动
一、本课是教材有 关工业部分内容的概述,主要讲述工业生产活动的一些基础知识,为后面讲述工业
的区位选择和主要工业 区域做准备。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工业的投入—产出、工业不同发展类型
的特点和工业的发展。
7 102


二、本课引言部分从工业生产过程的角度,简单介绍了工业生产 所涉及的主要因素。这段内容不仅是
本课的引言,也可看作是教材工业部分内容的总前言。
工 业包括采掘业和加工工业(制造业)两大类。由于采掘业受矿产分布及其地质条件的制约,因此,
教材讲 述工业的投入—产出、工业的区位因素等,主要是就加工工业而言的。但是,教学时不能忽略采掘
业。
三、教材安排讲述“工业的投入—产出”,主要是为后面讲述工业的发展和工业的区位因素等内容做准备。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读图5.22,了解工业的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
在讲述工业的投入要 素时,教材突出了以下两点:第一,与农业生产相比,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
响要小得多,这表现在地 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生产两方面;第二,科技投入对于工业企业发展的
重要性,这一点将在后面 各课中作更为详细的说明。
在讲述工业的产出时,教材指出工业产品分别满足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这 时,可让学生复习在初中
地理课中学习过的有关重工业和轻工业分类的知识。
讲授完工业的投 入—产出后,可引导学生做本课“活动”的第1题。该题的参考答案:铁矿石、焦煤、
劳动力、电能为投 入要素;炼铁、炼钢、轧钢属于生产过程;钢管、钢筋、钢板为产出要素。
四、有关世界工业生产和分 布的知识,大纲没有作明确要求,但是,从较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出发,对
于工业的教学,这一知识仍是不 可缺少的。为此,教材以“工业的发展”为题,主要介绍世界工业生产和
分布的发展概况,包括:工业分 布的集中与分散;工业部门的增多;工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
的变化;工业生产对于原料、劳 动力投入的变化;工业生产方式的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工业分布一直存在着从少数地区扩 散到多数地区、从少数国家扩散到多数
国家直至全球的发展趋势。从现状分布看,世界工业仍然集中分布 在少数国家的少数地区。新技术革命以
来,世界工业分散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分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 是,世界工业分布的突出特点仍然是集
中。
教材通过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生产影响的简单叙述 ,说明了科学技术对工业生产以至社会发展的巨大
推动力,使学生在了解世界工业生产发展的同时,加深 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理解。
从世界各国工业化历史来看,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 工业生产总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一
般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当工业化完成后,社会进入后工业 化的发展阶段,上述比例会不断下降,而第三
产业将获得长足的发展。
教材以纺织工业和钢铁 工业的发展为例,讲述了工业生产对于原料和劳动力投入的变化。通过这段内
容的学习,应使学生认识到 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工业生产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在不断减弱,而对于劳动
力,尤其是劳动力的知识和 技术的依赖性逐渐增强;第二,进行工业生产的选择越来越多,工业产品也越
来越丰富;第三,人类通过 工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深。
教材最后简单介绍了工业由生产大批量 标准化产品向生产中小批量定制产品的发展,并用图5.23形
象地表现出这两种工业生产方式的本质区 别:前者是卖方市场,后者是买方市场。
8 102


五、本课“活动”的 第2题是开放式的讨论题,目的是使学生通过生活实际,了解我国工业在新中国
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 放以来的迅猛发展,以及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
5.6 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本课系统地 阐述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在举例分析工业的主要
区位因素的基础上, 侧重于从实际出发,分析各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以及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
的影响。
二、教材以鞍钢和宝钢为例,引出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教材选择钢铁工业为例,是因为钢铁
工业 的区位选择比较典型,而且,鞍钢和宝钢代表了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发展变化,即由煤铁复合体型区
位到 临海型区位。
三、关于“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教材分两步进行论述。第一步从决策者的角度分析选 择工厂区位
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第二步从具体的区位因素分析相关工业的区位选择。
教材站 在决策者的角度,分析工厂的区位选择,比较贴近社会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
时还可以让 学生充当决策者,一步步引导他(们)自己做出决策:决定工厂的区位,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原料、动 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选择的区位应达到的目的(成本最低,利润最高),理想
区位应具备 的条件(原料和动力充足,劳动力质优价廉,市场前景广阔等),现实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
的优势条件 )。然后以鞍钢和宝钢区位的优势条件进行论证。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教材以图5.26展示出 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
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 少数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以其主导
因素为指向。教材以举例性质,分别讲述了原料指向型 、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和
技术指向型五类工业的具体部门及其区位选择的主要原 则。
四、教材在分析工业主要区位因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分析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 经
济、技术条件的发展变化,工业区位的每一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并使工业区位选择的原则不断 变
化着。教材不可能对工业区位因素每一方面的发展变化都展开讲述,仅以举例性质,讲述了工业区位选 择
在四个方面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第一个方面,在工厂的区位选择时,原料地的影响逐渐减弱 ,市场的影响逐渐增加。教学时可让学生
通过5.5课中的表5.3来理解这种变化,然后用鞍钢和宝钢 的例子来论证这种变化。
第二个方面,交通运输是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但是,如果到处交通运输都很 方便,那么工业的区位
选择就没有必要考虑交通运输条件。教学时需要注意,虽然在发达国家,交通运输 已不成为工业区位的主
要因素,但是,在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交通运输还不发达,许多地方交通运 输还较为落后,因此,
交通运输条件仍然是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三个方 面,信息的通达性是工业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新因素。尤其是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一
个地区尽管交 通不便,但可从互联网上取得与外界的联系,如得到信息,获得生产定单,找到产品销售市
场等,从而促 进工业的发展。
9 102


第四个方面,劳动力的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力在逐渐增强。这也说明了加强对劳动者的文化教育和
业务培训,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五、 以上主要从经济效益讨论了工业的区位选择。实际上,要找出某个工厂理论上的最佳区位是比较
困难的, 并且,工厂的设置,工业的发展,很多情况下并不完全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人们在现
实中看到 的工厂,其区位并不一定都很优越,有的甚至很不合理。为回答现实与理论的矛盾,使学生能更
灵活地运 用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实际问题,教材安排讲述了“社会、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任何国家 或地区的工业发展,都要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并且在发展中国家,这种影响是巨大的。教
材通过我国三 个历史时期工业发展重点地区的不同,以及为解决就业问题而设置工业,充分说明了一个国
家(或地区) 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工业发展,不仅要服从经济发展的需要,还要服从社会发展的多方面需要。
在现代社 会,厂商个人的偏好对其工厂的区位选择的影响有时是决定性的。教材举了到自己家乡投资
为例加以说明 。个人的偏好是多方面的,例如,某厂商爱好打高尔夫球,那么他可能将自己的工厂设置在
周围有较好的 高尔夫球场的区位。我国许多地区为改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旅游、康乐等服务业,道理也
就在此。 < br>接着,教材介绍了工业惯性及其产生的原因。原来比较合理的工厂区位,过了一段时期后,由于区位
因素或社会环境等的变化,区位逐渐变得不合理了。这正好说明了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 br>教材最后介绍了环境需要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用图5.27作了直观反映。需要注意的是,< br>图中反映的是在小地域(如一个城市中)污染工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时可补充在较大的区域以至国际范围< br>内的实例。例如,发达国家为保护自己的环境,利用发展中国家开放经济、加速工业化进程的机会,将污< br>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迁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转嫁工业污染。
六、本课教学的重点,应是让学生理解 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并能分析实际问题。为此,教材安
排了联系家乡实际的“活动”。教学时也可 以“活动”为案例,展开本课教学。
5.7 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本课内容包括工业联系、 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工业地域三个部分,三部分内容紧密联系、逐步递
进: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 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工业地域是对工业集聚区域的通称,按规模又可分为工业点、工业城市、工业区、 工业地带等,其中,
工业区又有城市内的工业区、地区性的工业区等不同。教学时不必深究不同规模工业 地域的概念及区别。
二、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教材论述了工业在三个方面存在的联系。
第一个方面是生产上有投入—产出的联系,这又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各工厂分别完成某一产品
的 某道工序,负责前一道工序的工厂的产出成为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工厂的投入。另一种情况是许多工厂为
某 一产品生产零部件,生产零部件各厂家之间没有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它们分别与最终产品的组装厂
家 (或总厂)联系,或通过组装厂家互相取得联系。教材通过专业化工厂的生产情况以及生产流水线的介
绍 ,说明工业生产联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0 102


第二个方面是非生 产上的联系。这种联系的原因比较复杂,教材举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和共同利用廉
价劳动力两个原因。
第三个方面是信息的联系。这种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
三、教材在讲述工业联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工业的集聚和分散。
关于工业的集聚,教材首先指 出工业集聚可以带来规模效益,然后介绍了工业集聚的两种情况。第一
种,传统的工业生产,一些在生产 上有投入—产出联系,且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的工业企业,相互
靠近而导致集聚,钢铁工业区和石 油化工区是典型的代表。第二种,新兴产业的集聚,这种集聚下的各企
业之间很多没有生产上的联系,但 它们可以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典型代表是高技术工
业区。
关于工业的分散 ,也有两种情况。第一种,老工业区处于饱和状态,使得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
这种情况不是工业联 系的结果,更多的是由于其他原因,如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环境状况差,以及
许多社会问题等,因 此教材没有讲述。教材重点讲述第二种情况,即有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
象。教材分析了这种 分散现象产生的两方面原因:第一,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
以空运;第二,可以 充分利用各地的优势条件。这种分散的结果,就形成了跨国公司。福特汽车的世界生
产网络就是一个很好 的例证。
四、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教材分两步来讲述工业地域。
第一步,教材介绍工业 地域形成的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生产的联系,工业企业集聚而自发形成
工业地域,传统的工业区一 般都是这样形成的。另一种情况是,利用工业企业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具有的
地理空间联系,规划建设工 业地域,这类工业地域在世界上比较普遍。教材还安排了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
开发区的简介,作为阅读材 料,供学生自学。
第二步,教材分析了两类不同性质的工业地域。一类是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如 食品工业点)。
另一类是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如钢铁工业区)。教材在分析了两类工业地域的发展 条件和特点之后,
进一步以钢铁工业区区位的发展变化,说明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的区位,受其核心 工厂的区位因素的
制约。
在讲完工业地域后,引导学生做本课的“活动”。第1题的思路是: 以钢铁工业或汽车工业为主的工
业地域,发育程度较高,容易扩展成工业城市;而以糕点、糖果等食品加 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发育程
度较低,不易形成工业城市。第2题的答案是:汽车厂、造船厂、机床厂 宜靠近钢铁厂,因为这些厂的生
产都需要投入大量的钢铁。
5.8 传统工业区
一、本单元的最后2 课,分别介绍两种类型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与讲述农业地域类型相一致,教材讲述每类工业区,都采取案例分析的方法,重点分析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区。 < br>二、教材首先介绍了传统工业区的概念。理解传统工业区的概念,关键要抓住工业部门(传统工业)
和工业规模(大型工业企业)两点。早期的传统工业区多数是在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临海
11 102


型布局的工业区,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也属于传统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的另一特点是工业分布高
度集中,教材虽然没有讲,但从鲁尔区的案例分析中可以归纳出。
教材以鲁尔区为例,主要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的主要原因和综合整治。教学时应注意通过鲁尔区的案例分析,扩展到对传统工业区的认识。
三、教材分析了鲁尔区五个方面的区位优势, 即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位较近、充沛的水源、便
捷的水陆交通和广阔的市场。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 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
区工业发展所需的铁矿石,初期主要来自法国的洛 林铁矿,后来则来自瑞典等国。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
结合,促使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便捷的水陆 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其
中,内河航运尤为重要,因为,鲁尔区所需的铁矿 石主要经荷兰的鹿特丹港通过内河运入,而工业产品的
输出也主要依靠这条运输线;方便的陆上交通,把 鲁尔区与德国以及欧洲其他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教学
时可引导学生读图5.36,结合该图的说明文字 ,了解鲁尔区发达的交通网。
四、教材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鲁尔区衰落的原因。
教材首先分析 了鲁尔区的产业结构问题,它是后面各原因产生影响的基础。教材介绍了鲁尔区五大传
统工业部门,并用 框图说明了这五大工业部门之间及其与煤、铁、水资源之间的主要联系。从此可以看出,
鲁尔区以煤炭工 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并高度集中于少数重工业部门。在这样的生产结构中,如
果某一工业部门 生产衰落,将引起全区生产的衰落。
鲁尔区的衰落由煤炭工业开始,随后是钢铁工业。教材接着分析了 鲁尔区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的
原因。煤炭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直接导致煤炭 的市场需求量的下降;炼钢耗煤量
的降低相对来说是次要原因。钢铁工业衰落的主要原因则是激烈的市场 竞争和市场需求量下降的综合结
果,表现为世界性钢铁过剩。
最后教材分析了新技术革命对传 统工业区的冲击,这是传统工业区衰落的根本原因。教学时可联系本
单元第一课关于工业发展的内容,说 明技术进步对传统工业区方方面面的影响。
五、关于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教材讲述了五个方面。(1) 产业结构调整,这是综合整治的核心。一
方面通过合并、统一管理等,对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进行改 造,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
业。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促进本区经济结构的多样化。(2) 调整工业分布。打破原有的产业结构,建
立新的产业结构,必然要调整区内原有的工业分布,以保证新结 构下各产业部门的平衡发展。教材通过钢
铁工业为例,说明了鲁尔区如何通过调整工业布局,将区内各产 业部门安排在相对有利的区位。(3)交
通建设。教材通过图5.36作了说明。(4)发展科技,这是 维持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5)通过治理工
业污染和植树种草等,改变了重工业区烟囱林立,污染严重 的状况。
六、本课活动题的设置,目的是通过山西煤炭工业的分析,了解我国传统工业经济结构的调整 问题。
有条件的地区,也可将此题变为对当地某传统工业区改革的分析。本题只希望学生能通过搜集的资 料,谈
谈自己的认识,不要求学生能分析多么全面、深刻。
5.9 新兴工业区
一 、新兴工业区也叫新产业区,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区而言的。新兴工业区之所以“新”,可从以下三
方面理 解。第一,时间新,多自20世纪50年代(或之后)开始形成。第二,地区新,一般形成于乡村地
12 102


区,且没有传统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尤其表现在既不接近原料地,也不接近市场 。第三,企业规模以中小
型为主。
新兴工业区有多种类型,教材分析了两种典型的新兴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和美国“硅谷”。与
讲述传统工业区有所不同,教材将新兴工业区的讲述重点放在特 点和发展条件两方面。
二、意大利新兴工业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发展起来的,因而,对于广大发展中国 家的工业化更具借鉴
意义。
教材用框图(图5.37)说明了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 件。其中,除大批廉价劳动力是本区
的优势条件外,其他几方面则说明了本区发展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 。如果横向比较,拥有大批廉价劳动
力的地区很多,因而可以说,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形成,没有突出的 区位优势,而是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机
遇。 “硅谷”的形成也很相似。可见,人的创新意识是促使新兴工业区形成的关键因素。
教材分析了意大利 新兴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相比具有的五个方面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图5.38中都有
一定的反映,应带领 学生边分析特点,边读图。教学时还可引导学生列表(见下页表),比较意大利新兴
工业区与传统工业的 不同。

生产规模
主要工业部门
生产过程
资金集中程度
工业分布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轻工业
分散

分散
传统工业区
以大型企业为主
重工业
集中

集中
工业小区是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独特的发展模式。教材在图5.38中给出了 一些工业小区的分布及其主
要产品,这些工业小区只是意大利众多工业小区中的一小部分。要了解意大利 新兴工业区的发展,必须了
解这些工业小区是如何发展的。为此,教材又重点分析了普拉托这个以毛纺业 为主的工业小区。教材通过
图5.39说明了一个工业小区,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建立 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而实现规模生产的。通过普拉托工业小区的分析,可以看出,意大利的工业 小区虽然很分散,实力与传统
的大型工业区无法相比,但每个工业小区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并 使这种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
在意大利以至欧洲联盟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
三、讲完意大利新 兴工业区之后,可引导学生做本课的“活动”,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的
实际问题。教材中阐述 的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五个特点,温州都具备;温州的专业商品产销基地,与意大
利的工业小区类似。因 此可以说,温州也是个新兴工业区。但是,与意大利的工业小区相比,温州专业商
品产销基地没有形成生 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企业之间没有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而是彼此成为竞
争对手。
四 、现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一大批高技术工业区,如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德国的慕尼黑等。
美国 在世界上最先形成了高技术工业区,现在其高技术工业区已经发展到十几个,其中的“硅谷”,是世
界上 最早的、规模最大的高技术工业区。

科技人员比例
高技术工业

传统工业

13 102


产品增加值
生产增长速度
产品更新换代周期
投入中的研究开发费用








考虑到学生对高技术工 业了解较少,教材在分析高技术工业区之前,先介绍了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历史
背景、主要工业部门以及主 要特点。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将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与传统工业的特点进行比较(见
上表),从而加深学生对 高技术工业的理解。
教材以“硅谷”为例分析高技术工业区。首先分析了刺激“硅谷”崛起的主要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
除军事订货是“硅谷”发展所特有的条件外,其他因素基本上是高技术工业区的共性因 素。高等院校或科
研机构是高技术工业的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以及宜人的气候是高技术工业 所追求的;便捷的
交通是高技术工业的必要条件。需要强调的是,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形成过程中的作 用。原来,斯坦福
大学的科研实力并不算强。由于该大学开辟了第一个科研工业区,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 正需要这样的科研
工业区,于是有关人才迅速向斯坦福大学集聚,高技术工业也逐渐向斯坦福大学校外扩 展,“硅谷”开始
形成。这再一次说明了人的创新意识在新兴工业区形成中的作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读 图5.40,注意“硅
谷”的位置、交通、范围,以及主要的电子工业企业。
教材接着说明了 “硅谷”在世界电子工业中的地位,以及“硅谷”的企业把工厂建到东南亚、墨西哥
等地的原因。这一方 面说明了“硅谷”高技术工业的兴旺,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它为世界高技术工业的发展
以及高技术工业向世 界各地扩散所做出的贡献。
教材最后安排了关于“硅谷”公园式的工业园区的简介,供学生阅读,以使 学生对高技术工业区有个
感性的认识。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高技术工业区与传统工业区的区别。
练习篇参考答案
1. (1)

(2)极地大陆 风沙、暴风雪
14 102


(3)木材加工、造纸、畜产品加工、饮料工业(答对其中四项即可)
2.(1)地形因素
(2)第二次 高
(3)不合理。石油化工区位于城市中的上 风向和河流的上游,给城市中的其他功能区带来严重的污

第五单元 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
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发展中 国家兴起的,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
命。其主要内容是大规模地推广矮秆、抗倒伏 、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水稻等作物优良品种,并配合
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这一农业技术革新 取得了惊人的进展,因而被誉为绿色革命。
(一)绿色革命给人类带来福音
在绿色革命中, 有两个国际研究机构做出了突出贡献。一个是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以诺贝尔和
平奖金获得者N.E .勃劳格为首的小麦育种家,利用具有日本“农林10号”矮化基因的品系,与抗锈病
的墨西哥小麦进行 杂交,育成了三十多个矮秆、半矮秆品种,其中有些品种的株高只有40~50厘米,同
时具有抗倒伏、 抗锈病、高产的突出优点。另一个是国际水稻研究所。该所成功地将我国台湾省的“低脚
乌尖”品种所具 有的矮秆基因,导入高产的印度尼西亚品种“皮泰”中,培养出第一个半矮秆、高产、耐
肥、抗倒伏、穗 大、粒多的奇迹稻“国际稻8号”品种。此后,又相继培养出“国际稻”系列良种,并在
抗病害、适应性 等方面有了改进。
上述品种在发展中国家迅速推广开来,并产生了巨大效益。墨西哥从1960年推广 矮秆小麦,短短3
年间达到了占种植面积的35%,总产接近200万吨,比1944年提高5倍,并部 分出口。印度实施绿色革
命发展战略,1966年从墨西哥引进高产小麦品种,同时增加了化肥、灌溉、 农机等投入,至1980年促使
粮食总产量从7 235万吨增至15 237万吨,由粮食进口国变为 出口国。菲律宾从1966年起结合水稻高产
品种的推广,采取了增加投资、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措施,于 1966年实现了大米自给。尽管这类品种存在
着要求肥水条件高、不适于旱地种植等问题,但绿色革命 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在推广绿色革命的11个
国家中,水稻单产80年代末比70年代初提高了63% 。目前,发展中国家种植小麦1亿公顷,其中60%
的面积采用绿色革命的育种成果。
199 0年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6次会议首次提出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新的绿色革命,即第二次绿色革命,
其发展 趋向有三个方面。
1.在巩固水稻、小麦、玉米育种等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果的基础上,向农业其他领域扩展
今后 ,国际水稻研究所将重点致力于改变植株结构、发展热带地区杂交水稻以及改进水土资源管理、
提高水稻 生产力的研究。目前,该所同印度、印度尼西亚、朝鲜、马来西亚、泰国合作研究热带杂交水稻,
预计5 年内可推广应用。有关国际研究中心(所)将加强高粱、谷子、木薯、香蕉等作物的研究,并向林
业、渔 业等领域扩展。
15 102


2.在有效利用灌溉地的同时,向旱地、低地、丘陵山地扩展
旱地、低地、丘 陵山地维持着20亿农业人口的生计。鉴于第一次绿色革命仅侧重灌溉和降雨多的条
件较好地区,因此新 的绿色革命将更多地注意上述低潜力地区。
3.扩大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开展“基因革命” 预计21世纪组织培养技术可望在马铃薯、草莓、甘蔗、苹果、葡萄、香蕉及多种花卉等作物上进一
步扩大利用,并实现产业化。花药培养除已实际应用于水稻、小麦等作物外,将在加速新品种选育中发挥
更大作用。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在奶牛、猪、绵羊、山羊等试验基础上,可望加速扩大实用规模,使胚胎工
厂化成为现实。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将扩大在植物与动物疫病诊断上的实际应用。非豆科作物的生物固氮
的突破,将使目前的施肥技术体系发展巨大变革。可见,21世纪新的绿色革命将成为一场“基因革命”。
(二)中国的绿色革命
以推广良种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革命,实际上在中国开展得比国外更早, 规模更大,成效更显著。早在
1956年,中国就培育出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矮秆早籼良种“矮肢脚南特 ”。此后,一系列矮秆品种育成并
得以推广,至1965年,南方稻区基本上实现籼稻矮秆化,促使每公 顷产量由3 000~3 750千克提高到4 500~
5 250千克。这是中国水稻育种上的一大突破,同时在第一次绿色革命中起着先锋作用。
随后不久,杂 交水稻的选育和推广又取得了划时代的巨大成就。从70年代开始,我国就大面积推广
杂交水稻。至19 90年,我国杂交水稻面积增至1 593万公顷,占水稻总面积的48.17%。由于杂交水稻根
系发 达,长势旺盛,光合作用强,叶面积系数大,从而促使全国水稻平均每公顷产量由3 480千克增至4 920
千克。中国实际上已经跨入了第二次绿色革命阶段。自从80年代以来,我国又开始研究培育新的杂交水
稻新组合,并有望解决原有杂交水稻选育周期长、制种程序复杂、种子成本高等问题,使杂交水稻进入了
一个新的阶段。
我国自1983年以来,通过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又育成了常规水稻新品 种62个,推广600多万公
顷;杂交水稻新组合33个,较好地解决了早、中熟配套问题;小麦新品种 42个,推广约500万公顷;玉
米抗病新杂交种43个;棉花新品种45个,使纤维品种品质、丰产性 、抗病性明显提高;大豆新品种42
个,累计推广160万公顷。
此外,在人工选育油料、糖料、蔬菜等作物优质品种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在畜禽方面, 人工选育工作也取得重要成果。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瘦肉需求增长的新形势,已
选育出一批商品瘦 肉猪。如大白猪,163日龄体重达90千克,增重耗料比为1∶3.06以下,体重90千克
屠宰时, 胴体瘦肉率为62%以上。由于瘦肉猪的选育和推广,80年代商品瘦肉猪占出栏猪的比重由不足5%
提 高到18%。我国育成的第一个乳肉兼用的品种三河牛,年产奶量达4 000千克,乳脂率为4%左右。未经肥育的阉牛屠宰率可达50%~55%,净肉率达44%~48%,且肉质好,正在牧区推广。育成的黑白 花
奶牛,现已拥有年平均每头产奶5 000千克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11万头高产牛群。中国美 利奴羊
已选育成功,产毛量和质量均达到国际水平。通过科技攻关育成的优质北京黄羽肉鸡“京黄1号” ,肉质
鲜嫩、骨细、皮薄,8~10周龄平均活重1.8~2千克,肉料比为1∶2.2,已在各地普遍 推广。
食物的偏好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16 102


在欧洲的地 中海地区,人们对乳制品的偏爱不像西欧那么深。这种生活习惯对美洲等地区的农业活动
产生了深远影响 。拉丁美洲曾沦为西班牙与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乳畜业并不发达。相反,美国、加拿大,
以及澳大利亚 、新西兰等的情况却不相同,那里曾是酷爱乳产品的西欧人的殖民地,乳畜业也被带到那里,
结果在农业 中乳业占有重要地位。在饮料方面的偏爱则是影响作物分布的另一明显例证。英国人爱喝茶,
美国人爱饮 咖啡,他们之间的差异引起了茶叶与咖啡种植的地区差异。由于英国原殖民地印度和斯里兰卡
距原茶叶产 地中国较近,结果,印度和斯里兰卡成为茶叶生产的基地,以供应英国的需要。而处于西半球
热带高原的 哥伦比亚以及巴西,由于距美国比较近,集中生产咖啡比较有利,这就促进咖啡种植园在那里
发展。在东 半球,印度尼西亚曾是荷兰的殖民地,荷兰人也像美国人一样喜欢咖啡,因而印度尼西亚没有
发展茶叶生 产,而成为咖啡生产国。这不仅说明人们对饮食的偏爱制约农作物的空间分布,也显示了地理、
历史和政 治因素作用于农作物的地域分布。
杜能环
1826年,德国人杜能提出了农业区位的理论模 式。他假设有一个与外界无任何联系的孤立国,在这
个孤立国内:
(1)只有一个中心城市,城市周围是广阔的、自然条件均一的可耕平原;
(2)均匀分布着 具有相同技术素养的农民,他们追求最大利润,并有能力按市场要求调整其农业经
营类型;
( 3)城市是农产品惟一的市场,马车是惟一的运输工具,农民承担农产品的运费,运费与距离成正
比。
根据孤立国的假设,按照当时的农业生产条件,杜能认为,在孤立国内,将形成以中心城市为中心,呈同心圆状,由内向外分布的6个农业圈。
第一圈:自由农业带,距市场最近,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如鲜奶、蔬菜等。
第二圈:林业带,为城市提供木材和燃料。
第三圈:作物轮作带,该带内作物6年轮回一次。 6年中有2年种稞麦,分别用1年种土豆、大麦、
苜蓿和野豌豆。这样,中间就不需要有休闲地。
第四圈:谷草轮作带,谷物、牧草和休闲地轮作,7年轮回一次。
第五圈:三圃轮作带,每年分别有13的土地种燕麦、稞麦和休闲,3年轮回一次。
第六圈:畜牧带,生产牧草,放养牲畜,实行租放经营。在该带以外就是未耕的荒野。
196 9年,地理学家对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进行的研究发现,尽管当地的种族和环境与欧洲
不同,但 是亚的斯亚贝巴的周围情况与杜能环有明显的一致性。特别是该城外部的一圈油加利树林带,其
位置与作 用与杜能环中的林业带相似。
17 102


但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很 多情况都发生了变化,例如,为城市提供木材和燃料的林业带已不复存
在。后来,有人根据实际情况,对 杜能环进行了如下的修改。
第一圈:市场园艺业与栏饲业地带。
第二圈:乳畜业地带。
第三圈:混合农业地带。
第四圈:商品谷物业地带。
第五圈:大牧场业地带。
第六圈:非农业地带。
这种修改后的模型,不仅可用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周围地区,而且可以运 用于较大规模的地区。例如,
从美国的农业带分布图上,可以看出,以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为中心,自东北 向西南依次分布着市场园艺业
带、乳畜业带、混合农业带、商品谷物业带以及大牧场带。又如,有人在研 究西欧土地利用时发现,西欧
土地利用的密集程度,从以英国南部、比利时、荷兰、丹麦为中心的地区向 外围逐渐下降。在我国,杜能
模型也有所表现。我国各大城市四周的农业布局大致是:近郊区为蔬菜、鲜 奶和禽蛋业;远郊区为粮食和
养猪业;更远的郊区为粮食和果木业。
部分农业地域类型简介
世界上有许多农业地域类型,其中比较典型的约有12种。教材中已经讲述了6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此对其余6种农业地域类型作简单介绍。
(一)迁移农业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 始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这种农业没有固定的农田。农民通过砍伐、焚
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 原始的办法种植作物。当这片土地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作物时,农
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 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中的低地与丘陵地区。迁移农业种
植的作物各地并不相同。在巴西的 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种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东
南亚山区丛林中的部族,种的是山 药、旱稻等。
(二)热带定居农业
指在热带迁移农业的周围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定居农业。 热带定居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湾沿岸
及其北部较干旱地区、东非高原、玻利维亚以北的安第斯山区 、墨西哥南部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地区。这
些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有利,但常受干旱威胁,因此,灌溉是提 高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这类农业农田固
定,除种植粮食作物外,也种植经济作物,并畜养牲畜。
(三)谷物家畜农业
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这类农 业主要集中在亚洲,包括中
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 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
18 102


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农作物中小 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土豆等
粮食作物;豆类作物以大豆为主; 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甜菜。畜养的牲畜除供役力外,也是肉
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该类型农 业分布区中的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中国的黄河中游地区是人类文明
的起源地,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一 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加上耕作强度高,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
特别是低洼地区,如果灌溉不当, 易引起土壤盐渍化。
(四)地中海农业
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粮食作物以耐旱品系为特征,主要是小麦、大
麦、燕麦和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葡萄、油橄榄、无花果 。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在地中海农业
中,粮食作物、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在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 离的。粮食作物分布在平地和缓坡上,经济作物
多种植在丘陵地。较高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畜牧与 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作为农田的肥料,
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肥力。在过去,农田种植粮食,果 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牧业提供肉食、乳类
和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体式农业几乎提供了全部生活 中的必需品。现在,为面向欧洲市场,地中海周
围许多地区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农业所替 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农业(如种植蔬菜、
水果等)占据重要地位。
(五)市场园艺农业
市场园艺农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商品性农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从事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专业化、密集型的生产。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专门用途的果品。这种农业一开始主要分布在一些大城市的周围。后来随着长途快速保鲜等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也发展了市场园艺农业。
(六)游牧业
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生的一种自给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干旱气候地区。
主 要分布在北非、东非、中东、中亚等地。游牧业虽然驱赶牲畜,逐水草而牧,但是绝不是随机的漫游。
一 般是牧民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以及牧草生产情况,随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迁移。牧民必须定期与农耕
民 族进行物物交换,用畜牧业产品换取粮食、衣着等生活必需品。
原料地和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有些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其重量几乎都转移到产品中去,这种原料称纯原料。使用纯原料的工厂从运
费角度考虑可以配置在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任何地方,因此往往接近市场或劳动力供应地(如纺织厂)。
有些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只有部分重量转移到产品中去,其余重量转化为废渣等,这种原料称为失重原料。
使用失重原料的工业,其区位主要受原料地吸引以保持较少的运费(如粗铜冶炼厂)。有些原料经加工后
甚至会增加重量,称为增重原料。使用增重原料的工业往往趋向市场(如啤酒厂)。
某些工厂,特别 是食品加工厂,所用的原料很容易腐烂变质,如新鲜水果、蔬菜、牛奶、甘蔗等,在
变质前必须加工完毕 ,因此,这些工厂宜配置在原料地附近。另一些工厂,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或者必
须保持新鲜状态,这 些工厂(如生产面包、肉类熟食等食品加工厂)宜靠近市场。
19 102


有些原料易燃、易爆或易碎,某些液体或气体原料不宜长距离管道运输,它们相对于产品来说可运性
差 ,因而工厂的区位指向原料地(如乙烯厂)。一些不便于长距离运输的产品,例如易燃、易爆、易碎的
产 品,散装的粉状产品,以及一部分气体或液体产品,其制造工厂趋向市场区位(如硫酸厂、电解烧碱厂)。 原料单位重量的价值越高,则运费所占原料成本的比重越小,可运距离越远。例如电子产品可运往万
里之外加工装配,以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价产品远运是不合理的,因为其运
费可能超过产品本身的价值。因此低价产品的生产区位应选在消费区(如水泥厂)。
廉价劳动力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工业通常指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地方。台湾20世纪 60年代经济起飞的主要原因是,它充
分利用了廉价劳动力。例如,集中在高雄港的台湾大部分中小型拆 船公司年解体旧船二三百万吨,约占世
界拆船量的一半,高雄港西南的中华大钢厂的一半原料为进口废钢 ,另一半就是由劳动密集的拆船业提供
的。
50年代,劳动密集型工业首先从欧美转移到日本 ,60年代又转移到亚洲“四小龙”,80年代,随着
“四小龙”产业结构升级,又向泰国、马来西亚等 国转移,现在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我国,如电子
装配、普通服装、包带、制伞、制鞋等。据报道, 1992年我国已成为世界制伞大国,伞产量占世界一半。
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呈现从沿海向内地转移, 从南方向北方转移的趋势。我国不少乡镇企业都是利用劳动
密集的优势发展起来的。
在欧洲, 葡萄牙是欧洲联盟内劳动力平均成本最低的。随着欧洲联盟市场的形成,葡萄牙吸引了大量
外资,其中主 要是欧洲联盟成员国的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另一些操作复杂的劳动密集型工业位于技术劳动力丰富的 发达国家。例如,高级手表
工业在瑞士,高级时装工业在纽约、巴黎、伦敦等。这些国家或城市并不存在 工资低的优势,但由于持续
创新,却保持较高的利润,经久不衰。
能源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大耗能的工业,其区位选择必须以充足而廉价的能源供应为出发点。
电解铝是典型的大耗能工 业,水电站附近是其理想区位。世界上最大的铝业公司加拿大阿尔康公司,
利用本国丰富的水电,从澳大 利亚、牙买加进口氧化铝,从巴西和几内亚进口铝土矿,在既有丰富和廉价
的水电,又有深水良港的有利 区位(基蒂马特和加呢翁)建立了两个大型炼铝中心。
生产铝合金建筑材料也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美国 能源价格提高,铝产品产量下降,日本取而代之成为
主要产铝国。我国有电费低廉的优势,铝生产成本比 日本低,每吨铝制品批发价格只有日本同类产品价格
的一半,炼铝工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除 铝外,大耗能工业还有镁、钛、铁合金、电石等。某些大耗能工业不仅耗电,还耗用大量燃料和蒸
汽,如 铁合金、碳化钙、电解锌、氮肥生产等。在许多情况下,这类工厂不是配置在大水电站附近,而是
接近燃 料基地,建立热电厂供应电能和蒸汽。吉林化工业区既接近大水电站,又接近煤炭基地,区位比较
理想。
20 102


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现代的化工工业,如塑料工业、合 成纤维工业、合成橡胶工业、化肥、农
药等,都以石油或煤炭为原料,这些工厂的区位应靠近能源产地, 或靠近输油管线和输煤铁路。
工业发展的环境控制
工厂产出产品的同时,也产出废气、废水 、废渣。排出废水的工厂主要是化工厂,如农药厂、化肥厂、
制药厂、涂料厂、印染厂等,其他还有炼油 厂、石油化工厂、钢铁厂、电镀厂、纸浆厂、煤气厂、皮革厂
等。其废水中常常含有硫化物、氰化物、汞 、砷、酚、铅等污染物及一些复杂的有机物。冶金、电力、石
油化工、纸浆等很多工厂都排放大量废气, 主要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苯类、氨气、氯化氢等,
通过气象和水文的改变,产生光化学烟雾 、酸雨、大气保温效应、臭氧层减少等环境问题。钢铁厂的高炉
渣、氧化铝厂的赤泥、火电厂的粉煤灰、 纯碱厂的白泥等废渣都是大量的,它们有可能对土壤、水体、大
气等造成严重污染。
在规划建 设一个工厂之前,应当得到城市规划和环境部门的许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受到环境
法规的约束。 例如,政府对工厂废弃物的排放都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为此,工厂必须对废弃物进行净化、
处理和综合利 用,使废弃物排放达到环境法规的要求。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乡村的环境
法规约束力有 很大的差别。正因为如此,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开放之机,
将重污染工 业安置在发展中国家,以转嫁环境污染,这是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
我国随着 工业化的发展,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政府一方面将城市中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逐渐转移到农村,
另一方 面对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的工厂进行关、停、并、转。例如,1996年,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对造成淮
河 污染的近千家工厂,主要是乡镇办的小造纸厂、小印染厂、小皮革厂等,强制关闭。
在对有污染的工业 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应逐步发展在生产过程中无污染的清洁工业,并生产污染
的绿色产品。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人韦伯于1909年发表了他的工业区位学说。韦伯的理论强调价格和 成本的因素,目的在于寻求
最小费用的区位。他力图建立一个适用于任何工业部门,并且对任何经济、政 治制度都有普遍意义的纯理
论。他认为,工厂偏向运输费用最低的区位。假定某个工厂,其原料来自两个 地区,那么,原料地和市场
之间构成了一个区位三角形。在区位三角形内存在着一个总运费的最低点,这 个点则是工厂最理想的区位。
如图5.41所示,M1和M2代表两个原料供应地,C代表市场。工厂要 生产1吨产品,需用M1地的原料34
吨,需用M2地的原料12吨。那么,在区位三角形内寻找一点P ,使它到C(市场)、M1、M2三点的距离
与运量的乘积之和为最小。这样,P点就是工厂理想的区位 。

韦伯的区位三角形示意
21 102


在研究了运 输费用对工厂区位影响的基础上,韦伯又研究了劳动力费用和工厂集聚的作用,使上述运
输定向的工业区 位产生的变化。
韦伯开创了工业区位的理论研究,并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有益的思想和方法。
多年来,很多人对韦伯理论进行了批评,从而趋向于现实的探讨。韦伯理论建立在简单化的假设基础上,仅对少数区位作了纯理论的分析。就他所提到的内容看,也受时代局限而显示出片面性。因此,韦伯工业区位理论虽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区位问题的方法,但是在目前现实中的应用性是很差的。例如,现在工业部门越来越复杂,很多工厂的生产过程不是从最初原料开始,而是从半成品或零部件开始,在这些生产过程中,原料几乎没有重量损失,原料指向型的工厂很少。一些原料(半成品或零部件)本身可能在人口密集的地区获得,这些地区又是市场区位。另外,现在不受地区限制的原料已经很少了,尤其是在资源缺乏的国家和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原料可以被认为是普遍存在的。
韦伯提出了劳动力作为主要 区位因素之一,注意到区位随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效率而变化,但他所涉及
的劳动力在空间上是不可移动的 。
韦伯非常重视运费对工业区位的作用,但他仅仅强调了产品和原料的重量以及运输的距离,这是远远
不够的。后来的学者对他的理论作了很多重要的补充。有的学者提出,运费由终点费(包括装卸、仓库、
码头、管理、保养维修等费用)和运行费(线路维修、管理、运输工具磨损、动能消耗、保险、运输工人
工资等费用)两部分组成。运行费用与运输距离呈正比,而终点与运输距离无关,因此,单位重量的运费
随运距增加而递减。有的学者提出,需要充分认识运输基础结构的重要性,因为运输基础结构可以对特定
区位赋予特殊的利益,然而它的建造费用是昂贵的。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城市工业区多数靠近运河 、
可通航河流和铁路线,在当代,公路交通很重要,高速公路的出口处通常吸引工业。在发展中国家,由 于
运输联系条件有限,少数运输基础结构较好的地区有发展工业的优势,一些自然障碍(如山脉)使运输 基
础结构所需投资增加,超出了地区经济承受能力,因而较少提供工业区位。从厂商来看,由于多数厂商 无
力自建公路、铁路或港口,难以达到运输基础结构密集和运费低的条件,因此趋向于在较大城市化经济 的
地方建厂。
从工业革命到自动生产线
在用手工和机器把原料加工成产品的生产活 动中,人们总是希望在节省人力的情况下(包括体力和脑
力),多出产品,快出产品,出好产品。人们永 远追求发展机器设备和制造技术,用以代替人类的部分劳
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制造产品的机器和技术 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并促使加工和制造能
力不断提高,为社会创造出无穷的财富,促进人 类社会的进步。
我国古代制陶技术、冶炼技术等,在人类生产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1 0 00多年前,经丝
绸之路把我国先进的产品和制造技术传播到了西方。18世纪,西方国家发生了以珍妮 纺纱、莫里斯的螺旋
车床、瓦特的蒸汽机等为先导的机器大工业代替手工业生产的工业革命。由于这次工 业革命浪潮的冲击,
使工业自动化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自动机床、单一生产过程自动化,以及自 动生产线等生产方式。
20世纪初,汽车工业竞争激烈。出身于农家的汽车制造商福特认为,汽车制造 必须实现产品部件化、
部件标准化和部件制造工序化,才能使成本降低,取得竞争的胜利。汽车公司在1 913年创建了由专用机
床组成的刚性流水生产线,福特在流水线生产中强制推行了定额管理思想。用这 种流水线生产汽车,大大
提高了效率,节省了人力,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制造成本。流水线生产方式 大大促进了汽车工业,甚
至是整个制造业的发展。
22 102


在流水生产线不断发展的基础上,1947年又出现了自动化生产线。因为这种生产线上有许多专用机
床 ,还有自动传送装置,所以它比流水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又前进了一步。
现在的自动生产线是由自动机 床、工件传送装置和控制系统将加工、检测、装卸等设备,按照工艺顺
序连接起来,自动完成产品全部或 部分制造过程的生产系统。在自动生产线上,不需要人进行直接操作,
只需少数人进行监视。
数控技术
1952年,出现了由电子线路控制的数控机床。这种机床是将加工程序、加工要求 和操作信息用数字
及文字代码存储起来,经过计算后发出指令,数控伺服机构驱动机床的工作台或刀具进 行加工。
1959年又制造出了能按数字指令自动更换刀具并完成多种加工工序的数控机床,即加工中 心(MC)。
相对数控机床来说,加工中心的自动化程度、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通用性都又提高了一步 。70年代初,
计算机逐步代替了数控机床中的逻辑控制电子线路,实现了计算机数控(CNC)。不久 ,又出现了由计算
机直接控制多台机床的系统,即所谓的群控或直接数控(DNC)系统。70年代是数 控技术大发展并达到普
及的时期。我国1958年开始自制数控系统,研究数控技术,到80年代引进了 国外先进的计算机数控装置,
使数控技术进入了实用阶段。
数控的优点是:(1)可以一次装 卡定位,不但缩短了加工的辅助时间,而且减少了人为的加工误差,
提高了加工精度,减轻了人的体力劳 动;(2)适于进行复杂外形零件的加工,其生产效率比普通机床提
高了几十倍;(3)只要按所要求的 加工数据修改变换数控机床的控制程序,就可以加工多种零件,具有
很大的灵活性,即具有了柔性,特别 适于中小批量多品种的多工序零件的加工,能满足产品经常变更品种
规格的需要;(4)缩短了产品试制 的周期(用柔性自动化加工时间减少了60%~75%),对市场的需求
能作出迅速反应,从而使制造业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它的产值是制造业总产值的40%。机床业则是 机器大工业生产的
技术基础。机床数控化是机床业技术进步的必由之路。数控技术为实现柔性生产系统、 自动化工厂打下了
坚实的技术基础。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机制已成为现代制造业的明显特征。 采用数控设备使中小批量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了,所以,以数控技术为基础的柔性生产自动化不但在机械制 造业中得到了普及应用,而且在纺织、钢铁
等工业部门也得到了推广。
柔性制造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FMS)就是把若干台数控加工系统、物料搬运系统及上下工件系统、立体仓库、优化
调度管理(信息控制)系统集成起来,形成较完整的生产系统。柔性制造系统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自动完
成加工、装卸、运输、管理的系统,它具有监视、诊断、修复、自动转换加工产品品种的功能。柔性制造
系统是制造业向现代自动化发展的基础设备。
柔性制造系统具有一定的柔性和灵活性,适合于多品种中 小批量的生产。它可以缩短产品的制造周期,
提高机床利用率(可达80%);可以把劳动力、机床数量 、占地面积、生产成本减少到12左右。
20世纪90年代初,全世界已有1 500条柔性制造系统。
23 102


海尔集团发展简介
海尔 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成立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
家特大 型企业。
起初,海尔集团只是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生产1种产品,全厂职工不到800人 。至1999
年,海尔产品包括58大门类9 200多个品种;工业销售收入215亿元,平均每年增 长81.6%;职工2万多
人。海尔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品牌。
海尔集团坚持打海尔牌出口。目前,海尔集团在海外发展了62个经销商,36 000多个经销点,产 品
批量出口到欧、美、中东、东南亚等世界十大经济区域共90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设厂5个,在建厂 8
个;1999年出口创汇1.38亿美元。
海尔集团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
名牌战略阶段(1984~1991年),专心致志研究和生产冰箱,创建海尔名牌,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横向一体化战略阶段(1992~1998年),向电视机、空调器、计算机、电热水器等生 产领域扩展,
成功实施了横向一体化战略。
国际化战略阶段(1998年后),以创国际名牌为先导,向国际市场扩展。
企业增长的原因
促使企业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有实现规模效益、减少交易成本、发挥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
1.实现规模效益
在一定范围内,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可带来单位产值生产成本的下降,从 而获得规模经济效益。随
着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提高,最佳经济效益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2.减少交易成本
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原料、零配件等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一般要通过与 其他企业的市场交易来实
现。由于市场不完善等原因,交易成本可能会很高。为了减少市场交易成本,企 业可通过扩大经营范围,
把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交易。许多企业的早期扩张是企业实现对供应和市场 的控制。企业通过经营范
围的扩大,提高了经济效益。
3.发挥技术优势
一方面, 技术的价值在市场交易中很难充分实现,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一般趋向于在本领域内扩大
经营范围,以 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获得更大的利润。另一方面,进一步的技术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这种投资必 须有大规模生产才能支持。
4.竞争激励
24 102


市场竞 争激烈且残酷。为了实现长期生存,企业必须发展,以增强企业实力,增加企业在市场的地位,
取得竞争 优势。
创造新工业地域
在工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原先主要工业 地域或城市中心之外意料不到的
地方,突然兴起了工业。底特律这个制造货运马车的小市镇,20世纪初 一跃而为美国汽车制造中心;洛杉
矶这个历史上以橘园和健康疗养地驰名的地方,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变成 了飞机制造中心,30年代跻身于世
界先进之列。前人无论如何不会料到,深圳这块偏僻的地方,80年 代初会如此腾飞。
根据这些情况,有的地理学家认为,工业化过程孕育着工业地域,即工业地域是工业 本身的产物。工
业化的地理形态是由工业发展的内动力而产生的,并不是古典工业区位理论所论述的那样 ,由原料地或消
费地等外力所引发的。根据这种认识,工业地域可被看作工业化的空间动态,在工业化的 进程中,工业地
域的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这个理论首先提出区位规格和区位能力两个概念。区 位规格是工厂、企业或部门根据其生产特点和投
入产出要素所提出的区位要求。区位能力是指工厂、企业 或部门在给定的区位满足其要求的能力。各个工
厂、企业或工业部门都有一定的区位规格,也有或强或弱 的区位能力,并不像古典工业区位理论所分析的
那样,被动地适应区位的条件。从静止的观点看,区位能 力是购买原材料和保证市场占有率的能力,取决
于生产成本、劳动力供应和产品质量等;从动态的观点看 ,区位能力是由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劳动力优
化、技能训练,以及投资增加等力量合成的创造区位的能 力。可以推断,工艺落后的传统工业,区位能力
往往很弱,在技术和组织等方面进行了改造后的传统工业 ,区位能力明显加强。高技术工业的区位能力很
强,它的区位远比传统工业的区位灵活和自由。
创造新工业地域的内动力是强烈的不平等竞争和新工业的产生。老工业地域的命运取决于原有企业对
环 境的态度。很多老工业中心往往不适于开发新产品,那里的企业领导人对老工业部门十分感兴趣,而对
新 兴产品和新技术非常不熟悉。管理体制僵化、人际关系复杂、生产设备陈旧、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资源
枯 竭等问题,导致老工业中心的停滞和衰退。此时,具有较强区位能力的新工业不再被吸引到老工业中心。
新工业的产生并不受对大型工厂和工业综合体巨额投资的影响,它可能在各地自由选择区位,打开“区位
机会窗口”。不过,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对新工业的容纳程度是有限的,实际上最常见的情况是,新工业地
域靠近大中城市,在老工业地域的边缘出现。例如,旧金山附近的“硅谷”,东京附近的筑波,以及我国
的深圳、珠海、浦东等。这种在靠近大中城市的未工业化地理区位发展新工业的现象称为“刀刃现象”。
虽然它们兴起的缘由各不相同,但多与有意地投入大量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密切相关。研究与开发活动的成
功成了这些新工业的区位能力,创造了老工业地域以外的新工业地域。新工业地域在竞争中向老工业地域
挑战,很快使老工业地域相形见绌。于是,老工业地域的企业开始采用新的方法: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组
织形式以及开发新产品,力图对本地域进行改造。
关于新兴工业区的研究
在国际工业地理学 界,对新兴工业区的研究方兴未艾,观点不尽一致。这里介绍与教材内容有关的、
影响较大的几方面研究 成果。
1.新兴工业区的判定
25 102


在对意大利新兴工 业区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学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准则判定新兴工业区。第一,中
小企业集聚且它们之间 具有密集的联系网络。生产安排为小批量定制产品的柔性生产方式,市场安排具有
明显的非正式性,亲缘 关系起重要作用。第二,区域生产专门化突出。区内各企业家都是区域一个大公司
的成员,具有详细分工 。每一个成员集中于一个专业化领域的生产,整体上形成一体化的生产系统。第三,
当地根植性密切。根 植性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的结构的影响。当地根植
性是区内最终市场形 成过程中,为当地企业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形成的。第四,呈现一定程度的
“机构密度”,即区 域内具有复杂的机构网络,这些机构网络主要以协调冲突和加强合作为特点。“机构”
包括范围很广,如 商会、创新中心、金融机构、培训机构、贸易协会、工会、地方政府机构、市场营销机
构等。
2.新兴工业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新兴工业区强调产业联系,这样,区内的经济增长易于形成 扩散效益。一企业或一部门的增长,便可
带动区内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增长。新兴工业区的根植性和企业间 的合作,利于减少生产的交易成本,并发
挥区域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新兴工业区的柔性生产方式, 可更灵活地满足市场变化的需要,使生产
组织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不同类型的工业区, 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地方性网络和根植性发达的工业区,
最终产品的生产对其他企 业的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外部联系密切的工业区,使得相关地区根植于全球性交
易网络之中。在经济活动 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这种外部联系可以为相关地区带来动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的该类工业区,通过跨国 公司投资可以带动区域技术、管理水平的提高。当然,全球化联系也可以为相关
区域带来不利影响。尤其 当外部市场急剧变化时,这种不利影响是十分明显的。
3.新兴工业区在我国的实践意义
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农村工业在过去的非经济重心区迅速发展,且
通过竞 争、选择、淘汰,逐渐相对集中于一些小城镇地区。这些农村工业当地根植性强,企业之间联系密
切,完 全有可能发展成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区(实际上,有些已成为新兴工业区)。此外,主要靠外资注入,
我国 区域发展中迅速形成另一类快速增长区域。这些区域(如经济特区、开发区等),有相当一部分过去
经济 不发达,当地的主导企业(一般为跨国公司的附属企业)与国际联系密切,地方性网络多不发达,这
在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当地经济的总体发展。借助新兴工业区的研究,可通过适当措施,促成区域性联系网
络的 形成,并通过网络联系和根植性建立创新环境。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教材分析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衣、食、住、行。居住也是人类的一种活动,与人类获取 食物的历史同样
久远。人类聚居(集中地居住在某一区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整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人类活动
的方方面面。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总称为聚落,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基本起点, 也是人类文明成
果的集中体现。研究人类聚居就是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来考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 br>从单元名称可以看出,本单元力求探索人类居住地──聚落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聚落,尤其是城市,
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自然对人类社会反馈最强的区域。聚
26 102


落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生产力水平下形成的,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规划、
建造并管理好聚居环境。
本单元研究人类居住地与地理环 境的关系,是为了寻求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找到聚居、发展和环
境之间的平衡关系,实现人类生活、 生产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聚落作为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场所,它的
形式与规模,既要与周围的自然环境 相适应,也要有利于生产和生活。
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贯穿本单元的指导思想, 也是本单元教材的内容选取的出
发点。也就是说,要站在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理解本单元的 内容。
教学大纲要求的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乡村和城市的起源;城市的形成和区位;城市化及 其过
程中的问题。教材按照这三个方面内容进行构架,基本上反映了聚落的形成、分布、发展、存在问题 与解
决问题途径等各个方面。
本单元知识结构,可用以下框架表示。

以 上结构是本单元知识内容安排的一条明线,其中隐含着本单元要解决关于聚落的4个基本问题:
1.为什 么要建立聚落?(乡村的形成、城市的起源)2.聚落是怎样分布的?为什么?(城市的分布、城
市的区 位因素)3.聚落为什么会增长?(城市化)4.聚落增长带来了什么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围绕这4个问题,精选教学内容,以拓宽学生人文地理的知识面为主要目的,不过分追求概念的严密和系
统完整。在教材的编排方式上,注重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前后衔接。
从聚落两种基本形式来看,本单 元重点介绍城市聚落,因为城市是聚落的高级形式,是社会进步的标
志,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城市在地球 表面占据着一部分土地,虽然面积不大,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中心,
同周围广大区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具有控制、调整和服务功能。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
市里。
本单元共安排5课 。第1~3课的内容是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其中聚落的形成1课,城市的区位因素
2课。第4~5课的内 容是城市化及其过程中的问题,其中城市化1课,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1
课。
27 102


总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公民所必须的有关聚落地理(尤其是 城市地理)的基础知
识──乡村和城市的起源、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化、受到世界普遍关注的 城市问题及解决途径,
理解人类的居住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树立人类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6.1 聚落的形成
一、本单元的开篇有一小段引言,简要阐明了聚落的概念、分类及其与地 理环境的关系。地理学者一
般都把聚落分为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类,也就是说,所有聚落,不是城市, 便是乡村。过去我国乡村居
民几乎全是农民,所以乡村又称农村。
在人文地理学中,聚落也被 称为人口的文化景观。它是人类的居住活动所创造的最为典型的人文环境。
作为人文环境的聚落,在其形 成发展的过程中肯定受到风俗、文化等人文因素的控制与作用。例如,西方
乡村聚落景观与东方不同,同 属工业社会的西欧与北美,其城市景观也不相同。
二、人类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按照一般惯 例,城市是从乡村发展而成的,所以,本单元从
乡村聚落讲起。
“乡村的形成”这部分内容包 括了4个要点。1.人类聚居的本性和需求。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
一。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中,人们发现共同生活在一起,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开展互助合作,
更好地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 等方面的目的,由此形成聚居。人类聚居的发展是和人类生存进化分不
开的,是不断适应变化的环境并在 竞争中取得胜利的结果。从穴居野外到筑室成居,人类经历了百万年的
漫长过程。2.乡村形成的历史条 件。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人类社会出现第一次大分工,农业和畜牧业
相分离,人类开始定居,出现乡村 聚落。3.乡村的发展。最初的村落是临时的、移动的,可以随时变更
的。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 方式的改进,人类逐渐在某地定居下来,形成了固定的、集团式的聚居
形式。4.村落的形态与地理环境 的关系。村落的形态各异,不管是带状村落,还是多边形状的村落,都
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受 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
三、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生产方式是制约城市形成发展 的根本因素。“城市
的起源”这部分内容,教材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其一是城市出现的基本条件,其二 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
市的地区。
城市起源的条件是多方面的,根据大纲的要求,课文讲了两个 最基本的历史条件:农业生产技术的创
新和劳动分工。对于农业技术的创新是城市出现的物质基础,理解 的关键是剩余产品;对于劳动分工促进
了城市的出现,理解的关键是商品交换。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 业和农业相分离,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
目的的商品生产,城市才随之产生。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 市的地区,是人类古文明兴起的地区,也就是早期农业生产发达的地区。农业的发
展,使一些人得以从事 工商、军事、文化、政治等活动,而这些非农活动是城市显著的特色和根本的标志。
农业发展需要一定的 自然基础,例如气候温暖、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等。而满足这些条件的最理想地段是
中纬度临近大河沿岸 地带。现代考古学发现,世界早期的重要城市,一般都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教材讲述
了最早出现城市的地 区,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城市基本具备了上述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
下面的框架图,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城市的起源。
28 102



本课的知识为后面讲城市的区位因素作了铺垫。通过城市的起源,可以看出平原、河流、交通、贸易等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四、本课“活动”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和倾听、表达、交流的能力。
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站进行相关材料的收集工作,建议让学生收 集一些图片资料。学生收集到
的资料可以制作成地理板报、墙报,也可鼓励学生写成地理小论文。讨论可 分专题进行,例如河流与早期
城市的分布、地势与早期城市的分布等。讨论可以在小组里进行,让对某些 方面有兴趣的学生组成一组,
然后各组把发现的问题和结果向全班汇报。
教师可以把这一活动 进行扩展,进一步向学生提出问题:某些古代城市为什么不能延续到今天?不可
持续的发展模式,曾经使 大多数古代城市文明沦于衰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有过一段精辟
的论述:美索不达米亚、 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
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 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
存水分的中心。恩格斯告 诉我们,人类曾经在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的地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文明。可是人
类在对自然环境的开发利 用中,毁坏了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使古文明在那些地区消失。
6.2~6.3 城市的区位因素 < br>一、这两课讲的是城市的区位因素。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就是说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
展受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主导的区位因素。这两课教材,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
经济条件两方面,将城市的区位因素列为六个方面(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
宗教),并结合实例,逐一讲述。值得注意的是,这六个方面的因素彼此又有包含或交叉的关系。我们讨
论影响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把眼光放到这个城市刚诞生时,是什么原因把它吸引在一定的地点
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这样就能找出某一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二、 教材从设问开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教材在开始时提出的两个问题,实际上是
引导学生 理解城市区位的这两层含义。这两个问题体现了城市区位所包括的两层含义。第一个问题,问的
是城市的 总体分布,即哪儿多,哪儿少。第二个问题,问的是每个城市的具体位置,即在哪里。通过设问,
教师应 向学生总结:城市区位包括了城市的位置和城市的分布两层含义。城市的位置是从微观上来谈城市
区位, 是指每个城市的具体定位,而城市的分布是从宏观上来谈城市区位,指的是城市总体的分布。
29 102


关于区位的概念,上一个单元已经学过,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进行回忆和复习,然 后明确指出:影响城
市具体位置和分布的因素,就是城市的区位因素。
三、第二课教材从自然 地理条件来分析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环境是城市的自然基础,是城市的背景、
底色和依托。不同的自然 环境为那里的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
教材从地形、气候和河流三方 面,讲述了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课文由图导入(图
6.6),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 分析我国城市宏观分布与地形、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
教材接着用统计数据来说明中国的大城市主要分 布在以平原为主的第三级地势阶梯上。从面上看,我
国城市分布的主要自然基础是地形。教学时可以补充 以下素材。从青藏高原外缘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
山、雪峰山一线之间的第二级地势阶梯,主体是1 000~2 000米的广阔高原和盆地,占全国面积的40%
以上,有建制市125个,占城市总数的 32%。而海拔在4 000~5 000米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和东部以宽
广平原和丘陵为主的第三 级阶梯,面积各占国土的25%强,但前者只有6个城市,仅占全国总数的1%多,
而后者在差不多的面 积里却集中了336个城市,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7%(以上是1990年的城市数据统计)。
中国的 主要城市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上,世界大城市的分布也基本如此。教材给出了世界大城市
的分布和城 市密集区示意图(图6.7),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大城市多数分布在平原地区,图下文字
指出了世 界上三大片城市密集区。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回忆初中世界人口分布的情况,然后讲清楚城市的分布基 本上与人口分布是一致
的。由于城市是集聚着人口的聚落,所以,一般说来,城市的分布大势与人口的分 布大势是一致的,即人
口稠密的地区,城市一般较密集;人口稀疏的地区,城市一般较少。制约人口分布 的因素,同样是制约城
市分布的因素。
虽然平原是城市的理想环境,但城市不可能全部集中在 平原上。教材列举了高原和山区的城市分布情
况。
四、关于气候与城市区位,教材是从气候的 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按先中国后世界的顺序
说明气候条件好的地方,城市分布多。气候因素 影响着城市总体的地区分布,与人口分布的自然原因基本
一致。
我国气候的巨大差异影响着城 市的分布。教材突出了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两侧城市的分布情况。若以
400毫米和1 000毫米等 降水量线为界的话,可以把全国分成3部分,45.4%(212个)的城市分布在面积
占全国约15的 南方湿润地区,有同样多的城市(212个)分布在面积占13的北方半湿润地区,9.2%(43
个) 的城市分布在面积占25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
五、河流自古至今对城市的区位选择产生着巨大的 影响。教材首先指出了河流对城市的城址选择具有
深远的影响,然后从城市用水、水运、军事防卫三方面 具体阐述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城市用水的来源之一是河流,这是城市临河分布的主要原因。从另外 一方面看,某些没有大河的城市
面临着严重缺水,城市发展受到了限制。
由于水运在交通运输 中所占的重要地位,河流成为重要的交通线,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教材安排
了图6.8,从中可以看 出我国内河航线与南方主要城市分布之间的关系。水运的起点往往是城市选址的条
30 102


件。水运线溯源而上,遇到河道狭窄、河床过浅,或遇到急流、险滩、瀑布、峡谷等天然障碍 ,船舶无法
继续航行,需将货物转换其他运输路线,那里同时也是货物的集散地和水、陆交通的要道。河 流汇合点是
水运交通的另一优越地点。这里代表三个不同方向的交通路线,它是货物的集散地。内河航运 与海上运输
在河口处转运,因此常在靠近河口处建立码头,因而多被选作城址。
利用自然条件 ,使城市在防卫上处于有利地位是某些城市选址的重要条件。教材简要地说明了河流可
作为防御的屏障, 在早期城市选址时,起着较大的作用。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打开地图查看某一城市的位置,让学生自己 发现,总有河流流过城市周围,或者
穿城而过。
六、第三课教材从自然资源、交通和政治、军事、宗教三方面讲述了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开发千年沉睡的丰富自然资源往往是新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可以看作是影响城市宏观分布的经济地理条件。本课教材受篇幅的限制,重点叙述了矿产资源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教材首先用矿业城市形成示意图(图6.12)来说明由于开 采煤矿而发展采煤工业,最终导致某一煤
矿城市的形成。接着介绍了世界和我国著名的矿业城市,说明了 矿业城市分布与矿产资源有关。我国矿业
的机械化水平不高,职工队伍庞大。年产2 000万吨的煤矿 ,往往有10万职工,形成相当规模的城市。
1990年,东北17座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有8座城 市以矿业为支柱产业。矿业城市依托矿产开发而兴起,
伴随矿业发展而繁荣。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矿业国, 随着矿山企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崛起矿业城镇约300
座。
教学时,先让学生阅读某矿业 城市从无到有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有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矿业城市的形
成。课文中提到的矿业城市,基本 上都是初中地理所接触到的地名,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
分析这些城市的分布与自然资源的 关系。
七、城市是货物与人员的集散地,需要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教材以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为线 索,
以我国的城市为例,介绍了交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
在古代,我国有“南船北马”的 说法,我国南方城市大都沿江河发展。由于船型的增大,航道的迁移,
不少城市的对外交通口岸经历由沿 河向沿江或沿海发展的过程,城市的总体布局也随着作大幅度的转移。
我国北方城市的对外交通运输方式 大都经历了驿道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
的对外交通口岸,对城市的总体布 局产生不同的影响。到了近代和现代,铁路运输成为促进城市发展的重
要条件。城市分布沿铁路线集聚的 特点十分明显。教学时可补充一些这方面的材料,例如,京哈线、京沪
线、京广线这3条最重要的南北向 铁路干线上,就有城市近70个;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
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这3条最重要的东西向铁路干线上有约80个城市。1990年,中国通铁
路的城市336个,约占城市 总数的70%,其中接近50%集中在这几条铁路干线上。当我国跨进高速公路时
代和航空运输时代后, 城市总体分布模式将会发生新的变化。
八、政治、军事、宗教因素对城市分布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时因 国家而有差异。早期和中世纪的城市
主要作为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中心。教材列举 了国内外许多在历史上或是现在都是
政治中心的城市,从城市的政治职能说明了政治因素对城市的影响。 军事、宗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在城市
31 102


形成的历史上起很大作用 。中国古代的“城”就是指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意义的军事
据点。
九、城 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对这两课的简单总结,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城市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
化发展中。 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让学生发展地看问题、动态地分析问题,以培养他们分析错综复杂的地
理事物的能 力。
十、教学时不必拘泥于教材中所列的六方面的因素及其顺序,可根据教学实际作适当调整。对于本 部
分内容的教学,最好不要平铺直叙地按照教材一气讲下去,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实例和插图,并注意收 集
一些有趣材料,从实际事例的分析开始,通过与学生的共同活动,让教学内容生动起来。教师还可以让 学
生结合本市或本地临近城市的发展变化来分析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6.4 城市化
一、简单地说,城市化是乡村变成城市的一种复杂过程。城市化过程是城市的动态发展过程,又是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而且带动了农村的发展,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是当代社会的潮流,但在世界不同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异。本课教材从城市化的概念入手,先总体讲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然后分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同进程及其主要原因。 二、在“城市化含义”中,教材介绍了城市化的概念、积极意义及主要标志。城市化的定义至今尚有
争议,社会学、人口学、经济学和地理学有不同的概念。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说明了城市化过程是一种
影响极为深广的社会经济变化的过程。从教材中城市化的概念可以看出,城市化过程包括两个紧密联系且
不可分割的方面,其一是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人口城市化;其二是变农村地区为城市地区的地域城市
化。
城市化的意义体现在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的发展对于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重 要
作用。在现代社会,城市在区域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中更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城市化的 三个主要标志中,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
的高低,而城 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则反映城市的发展是否合理。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
工业化是导致 近代城市化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所以,城市化通常是指工业革命以后的城市化。
三、从根本上说,城 市化水平是由经济水平决定的。在工业革命之前漫长的历史时期,城市发展缓慢,
城市规模较小,城市化 水平很低。工业革命之后,城市成为工业生产中心,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进
程大大加快,城市化水 平迅速提高。18世纪中叶的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专业化和协作化的加强,加深了
地域分工,促使工业 和人口在地域上的集中。工业化的发展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
了一大批新的工矿业 城市。工业化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为城市产业提供了后
备劳动者,从而使城 市人口进一步增加。此外,工业化也促进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城市对工
业和人口的吸引力。 总之,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从工业革命之后,可 分为两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工业革命至19世纪末,第二
个阶段是20世纪以来。在这两个历史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和特点有着明显的区别。后一阶段世界城
市化的特点又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表现得更 为显著。
32 102


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是本课的 重点。教材分两个黑字标题分开讲述,总结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城市化比发 展中国家起步早,前者于18世纪中叶起步,后者
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起步,两者相差约两个世纪;第 二,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1990
年城市人口比重前者为72.6%,后者仅33 .6%;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的速
度超过发达国家;第四,目前,发达国 家大中小城市的比例比较合理,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规模膨胀,
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在讲发 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这一特点时,教材以英国为例,并点出了其原因是最早开始工业革命。城
市化是人类 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后的必然趋势,这是发达国家城市化开始早的基本原因。发达国家城市化水
平高主要表 现在城市人口比重大,当前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后期,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城市化前期,即处于
人口由农村 向城市集聚的阶段。
在讲第四点差异时,应向学生明确指出,当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大城市占有比例的
相对增加。这一点可引用以下的数据来说明问题。1960年,世界上有114个城市 的人口在100万以上,其
中62个城市在发达国家,52个在发展中国家。1980年,百万人口城市 的总数增加到222个,发达国家拥
有103个,发展中国家拥有119个。到2025年,预计世界百 万人口城市总数达639个,其中只有153个
在发达国家,而486个在发展中国家。
为了 把课讲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必拘泥于教材先讲发达国家再讲发展中国家的顺序,可列表对
比分析, 使学生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有清晰的了解。本部分教材涉及许多数字,教师应
引导学生 结合课文中的图表加以理解,而不要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否则只会加重学生记忆力的负担,却无
助于对知 识的真正理解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数字背后的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
五、本课“活动”的 设计,是让学生通过读图和计算,进一步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不
同进程和特点,培养学生 利用地理数据,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计算时,人口数取整数。教师还可以扩展
表中的内容,增加192 0年和1940年的数据,并让学生利用表中的数据,绘制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
市化的变化折线图 ,了解20世纪城市化的大致趋势。
年份
世界人口(亿)
发达国家 总人口(亿)
城市人口(亿)
城市人口百分比(%)
发展中国家 总人口(亿)
城市人口(亿)
城市人口百分比(%
1960年
30
10
5
50
20
3
15
1980年
45
12
8
67
33
6
20
2000年
60
15
11
72
45
20
44
6.5 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城市的合理发展和分布,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市化在积极推动社会
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某些消极作用,如城市环境 污染、交通拥挤、失业、贫民窟、侵占耕地等等。
城市环境是人类利用、改造自然的产物,它包括自然环 境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在城市中,人类活动
强烈地改变了原有的自然条件,给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 来较大影响。城市的功能日趋复杂,只要某一环节
发生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33 102


二、本课教材主要讲述城市问题和城市环境的保护,让学生了解城市化过程中产 生的问题,并结合实
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城市问题多种多样,教材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这一 黑字标题,从城市污
染和交通、居住状况两方面介绍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 闻都离不开城市化过
程中带来的问题。城市问题对城市学生来说,身临其境,乡村的学生也能看到城市化 对耕地的侵占等问题。
教学时,最好从学生周围的生活讲起,多利用图片、录像等手段辅助教学。 三、对于高中学生来讲,不能只谈问题,要结合实例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
是针对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而讲述的。教材以我国上海市为例,从城市规模、城市交通和居
住条件、城市环保三方面,具体展开讲述。
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是上海控制大城市规模的主要途径, 其实质是将人口、工业、资金、技术等向
郊区扩散,这种扩散要考虑到离城市中心区的距离是否适度、有 无便利的交通条件等,而不能无规划地扩
散。这些扩散点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成为中心城市的卫星城。从世 界范围来看,许多大城市都有自己的卫星
城或新区。伦敦附近已建设了8座新城,接受了从伦敦迁出的部 分工业和人口;东京附近20世纪80年代
建设了7座卫星城。
教师若能结合学校所在城市, 围绕“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主要有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如何能达到目
的?”这两个问题安排教学,就更好 了。
四、关于本课的“思考与练习”,第1题设计成开放式讨论题,教师应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方法, 并
让学生说出每种方法的优点和可行之处,让大家都来关心我们周围的城市交通问题。第2题可以融到“ 保
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中,作为具体案例进行讲解。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 合
理发展中小城市。最近又提出了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城市化水平不高,但大 城
市数和人口数很多。我国经济水平和城市基本设施还比较落后,但是若干城市的人口密度却高达几万人 每
平方千米。中等城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交通枢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类城市一般不 要
发展成大城市,应因地制宜地在现有的基础上,使其充分合理地发展。小城市人口从几万到20万,在 我
国分布很广。它们是大中城市与乡镇间联系的纽带。合理建设小城市,把工业向县城扩散,是从根本上 改
变我国工业分布和城市人口分布的重要措施。最后应向学生指出,中国的城市化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 必
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练习篇参考答案
1.①⑦⑨
2.(1)50年代以后,亚洲这5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比重都呈上升趋势。
(2)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
第六单元 人类的居住地与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
乡村聚落类型
以聚落的形态而言,世界上的乡村聚落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住 宅聚集在一起的集聚型村落,简
称集村;另一种是住宅零星分布的散居型村落,简称散村。在集村内,按 村庄的延伸形式又可分为团状、
带状和环状等。团状聚落的平面形态近于圆形或不规则多边形,一般位于 耕作地区的中心。平原地区和盆
34 102


地的聚落多属于这一类型。带 状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或避免洪水浸淹而沿高地成条带状延伸的
聚落。散村的分布表现为分散 、孤立的特点,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农宅或三五户,或独户零散分布。
其形成原因主要是耕地数量少 、分散不连片。每户为了最大限度地接近自己的耕地而分散建宅。
乡村聚落的分散与集中,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
1.自然环境的支配。一般来说,平原面积大 ,聚落集中;平原面积小,聚落分散。水源供给充足,
聚落集中;水源供给匮乏,聚落分散。气候优越, 聚落集中;气候恶劣,聚落分散。
2.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南方水田农业耕作半径较小,无论耕耘、施 肥、灌溉、收获等工作,均以居
住在农田附近为宜,以散居最为方便。
3.传统风俗习惯、文 化背景。中国北方的家族,多喜群聚,显得宗族繁盛,且利于安全防卫,往往
集村之内全是同姓,所以中 国北方以姓氏为名称的聚落比比皆是,如赵家村、李家庄、刘家屯等。
我国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条件、民族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乡村聚落存在着种种不同形式
和形态。在农区和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
在水乡和江河之中,还有以舟为室的水上之家。固定的村落又有分散的孤立的农村、半集聚的村落和密集
的乡村之分。乡村聚落的规模更是有着巨大的差异。
乡村聚落的区域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表现 在不同地区的聚落布局形式、规模大小、房屋的结构、
民族习俗、经济文化水平及生产方式等方面。可将 我国乡村聚落划分成三大聚落系统,即北方聚落系统、
南方聚落系统、西部聚落系统。它们之间的基本差 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住宅形式不同。北方多平
房,住宅有院落;南方房屋多斜顶,没有院落,房 前屋后都是农田或菜地;西部则多帐幕式住宅。第二,
聚落规模及密度不同。北方多为大型聚落、密度较 小;南方多以中小型聚落为主,密度最大;西部则多为
小型聚落,密度最小。第三,聚落形势不同。北方 多团状聚落;南方团状聚落和带状聚落各占一定比例;
西部则多散居、流动性村落。第四,聚落的农业生 产状况不同。北方以杂粮、棉、麦等旱作物为主;南方
以水田为主;西部则是灌溉农业和草场牧业以及高 寒农牧业。
城市的界定
世界上的聚落有临时性聚落和永久性聚落之分,永久性聚落又分为乡 村和城市两大类。早期,城市和
乡村的区别是很明显的,因为城市被包围在城墙之内。但后来城市的发展 不断地向城墙外扩张,就空间来
看,城乡的界线已逐渐模糊;从社会环境而言,乡村和城市的生活,由于 传播事业的发展,报刊、电视的
大量使用,两者之间的差别已越来越小。因此世界各国对城市的界定都不 尽相同,通常根据各自的行政体
制、历史传统等因素而界定出来。尽管如此,世界各国在界定城市时,人 口规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以人
口多少为标准,将凡是达到某特定最低人口限额的地方,视为城市。由于 各国的文化背景和发展因素不同,
各国的限值也有差异。例如,美国定为2 500人,加拿大定为1 000人,希腊定为10 000人,日本则高
达30 000人。很明显,这种最低人口限额界定方法 有其不足之处,因为人多的聚落不一定有城市的特征
和功能。
城市起源区的古老城市
35 102


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 度河谷地、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
美等地。
1.尼罗河谷地
埃及城市起源于大 约公元前3200年。现存最古老的城堡为第二王朝在阿拜多斯建的城堡,城墙用粗
糙土坯砌成,城外有 护墙和壕沟,城内设神庙、住房及其他设施。
第十二王朝(公元前1991~前1786年)的卡宏城 是古埃及现存较完整的城市遗址,它位于开罗以南
约100千米处。该城呈长方形,围有城墙,内分东西 两部分。东部为贵族区,西部为贫民区。城内房屋、
街道排列整齐,代表着古埃及普通城镇的格局。 < br>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379~前1362年)在开罗以南287千米处建的都城阿马尔奈,跨尼罗河两岸 。
该城设有城墙,东西宽5千米,南北长13千米。中心区有王宫,神庙分列于左右。北部有夏宫,作为 避
暑用,南部为高级官员府邸。
2.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美索不达米亚城市出现的时期与埃及大体相同。乌尔和巴比伦城是其两座世界闻名的古城。
乌 尔古城遗址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市东南约300千米的幼发拉底河畔。乌尔城建于公元前2200~
前 2100年,呈卵形,南北长约1 000米,东西宽约600米。周围筑有城墙,城北和城西各有一码头。城< br>中建有塔庙、庙宇、王宫、城堡、陵墓等。塔庙是最重要的宗教建筑,分4层,基长62.5米,宽43米 ,
顶部有神庙。该塔庙是祭神和观察天象用的建筑。
巴比伦城位于巴格达以南约90千米处。 公元前19世纪,汉谟拉比国王统一两河流域,以巴比伦城作
为王朝首都。后经扩建,据记载,该城面积 达88平方千米,人口多时达50万~60万。它跨幼发拉底河两
岸,呈长方形,有三道城墙,9个城门 。城中心有南北向大道,两侧是神庙,西侧的塔庙高91米,有7层,
比乌尔的塔庙多3层。皇宫分南宫 和北宫,位于大道北端西侧。南宫东北部有著名的“空中花园”。与富
丽堂皇的宫殿和神庙相比较,贫民 区住房非常简陋,街道狭窄弯曲,卫生条件差。
3.印度河谷地
古印度文明产生于现巴基斯 坦境内的印度河两岸。早期的重要城市有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它们大
约建于公元前2550~前20 00年。
哈拉帕城位于现巴基斯坦北部旁遮普省的拉维河左岸,面积有数百公顷。该城建在一高地上, 周围有
高而厚的城墙,呈整齐的长方形。城内街道宽直,两旁房屋排列整齐。房屋一般为砖砌的两层。城 中有一
大型建筑遗址,可能是宫廷或兵营。城中设有卫城,其北面有谷仓遗址。
摩亨佐·达罗 位于现巴基斯坦南部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境内,面积达2.5平方千米,人口估计有三四万
人,城市近似长 方形。城内街道排列得十分整齐,成十字交叉状。房屋用烧制的红砖砌成,平顶,部分为
2层。卫城位于 城西地势较高处,四周有壕沟和城墙,是统治阶层的住地。北半部中央有一大浴池,可能
是某种宗教仪式 的建筑物。池西有大谷仓。卫城的南部可能是会堂和寺庙。整个城市已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36 102


4.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据早期的文字反映,夏朝时已筑有城。但 迄今从考古发掘的遗迹确认,中国最早的城市是位于今郑州
市中心及北关一带的商城。据考证,商城为商 王仲丁的傲都,距今有3 500年历史。该城平面图形接近长
方形,南北长2 000米,东西宽1 700米。城墙为夯土,相当坚实。城内房屋有地上的、半地上的,甚至
完全是地下的穴。房屋附近有储 藏谷物的窖穴。在东、北、西三面城墙外发现有大量的铜器、骨器、陶器
以及酿造坊。由于现在只挖掘出 一部分,该城整个面貌尚不清楚。
周时,原都城在今西安市以西不远的丰、镐两县附近,后迁至今洛阳 。在洛阳市涧河旁发现的夯土城
墙遗迹可能就是周王城。其外形为十分规则的方形。据记载,当时都城城 方九里,每边3门,城内街道9
纵9横(也可能是3纵3横,每条街由3条并列的道路组成),每条街可 并排走3辆车。城中心朝各方百
步,内有祖庙和社稷坛。这种记载虽尚未被考古所证实,但对我国后来都 城建设影响很大,例如元大都城
和明、清两朝北京城的布局与上述记载颇相似。
5.中美 < br>在美洲,城市起源最早的地区在中美。其中最古老的城市为代表玛雅文明的蒂卡尔和代表托尔特克文
化的特奥蒂瓦坎。
蒂卡尔位于今危地马拉的东部,是玛雅地区中央低地的主要古典文化中心。大约在 公元初期,该地出
现城邦,到9世纪时衰落。城区面积较大,估计约有4万居民。城中央是祭祀和行政管 理中心。众多的金
字塔式台庙以及宫殿和官署组成复杂的建筑群,加上道路、广场、球场等卫城十分壮观 。该城直到上个世
纪经考古挖掘才为世人所知。
特奥蒂瓦坎位于今墨西哥城东北48千米处。 公元1世纪,此地已有城市,5世纪前后达到鼎盛时期,
毁于8世纪中叶。城区建筑呈棋盘形。最盛时面 积达21平方千米,人口约10万。现留下的遗迹有100多
个金字塔台庙,著名的有太阳金字塔和月亮 金字塔。城中心还有其他神殿和宫殿,外围有贵族住宅,再外
围是一般市民居住区。
西方城市的发展
西方城市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即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 兴以后时期;工业化革
命以后时期。
1.希腊、罗马时期
西方的城市发展始于希腊 。在公元前600年时,希腊半岛及其附近岛屿上就有了许多城镇。随着希腊
人向外扩展,城市在地中海 沿岸地区陆续兴起。公元前5世纪时,雅典城的人口可能已达到30万。希腊
城内有卫城和人民会场。卫 城是有权阶层的住地,人民会场是公民活动的地区。早期希腊城市缺乏规划,
街道狭窄弯曲。但后来地中 海周围希腊殖民地中的城市已有了棋盘式的街道格局。
罗马帝国兴起后,中心城市转向罗马城。公元前 3~前1世纪,罗马人口已达到百万。罗马城街道成
方格状,有豪华的王宫以及庙宇、仓库、图书馆、学 校等公共建筑和繁荣的市场。贵族住宅中已有了取暖
设备,城市的给排水系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罗马 帝国的扩展,城市在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地区得到迅
速发展。许多欧洲城市是在罗马军营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如英国的兰开斯特和温切斯特。
37 102


罗马在选择城市城址 时已经注意到交通以及其他因素。尽管罗马帝国崩溃后城市也随之衰落,但像巴
黎、伦敦、维也纳等城市 ,仍然是在其旧址上发展起来的。
2.中世纪时期
罗马时期过后,罗马城市先前繁荣的景象 不复存在了,罗马城的人口从上百万降到4万。大约从公元
10世纪至15世纪,欧洲的城市又重新缓慢 地发展。这些城市大多数是在封建主城堡的周围发展起来的,
有一些是在交通枢纽、罗马营寨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也有一些新城,其范围已远远超过罗马统治时期的
地域。
城堡、证书、城墙、市场 、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城市的重要特征。城堡是贵族的住地。证书是封建主发
出的政治文件,它赋予市民组 成的市镇以政治权利。城墙是市民与非市民居住和活动的界限。市场一般位
于市中心,是商店、行会、商 人集聚之地。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也是市民的社区中心。
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规模一般不很大, 街道狭窄曲折。城市由于与封建主经济的对立,形成自治城市,
可以说是“自由的城市”。有的发展成为 城市国家,如当时的威尼斯、佛罗伦萨;也有的成为城市联盟,
兴盛时有100多个城市参加。
3.文艺复兴以后时期
文艺复兴开始后,欧洲的城市在形式上和功能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 时的城市多成为各级政府的行
政中心。作为首都,如巴黎、伦敦等,为体现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以及君主的 权威,建有豪华的王宫、开阔
的市场、宏伟的公共建筑、整齐的林阴大道、精致的府邸花园,以及雕塑、 喷泉、草地等,这与中世纪拥
挤、脏乱的城市形成鲜明反差。首都以外的城市,市政厅成为城市的中心。 由于商业的繁荣,城市中商业
区扩大,并出现高大的行会大楼、银行以及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等。城市 人口增加和马车的使用,促进
了城市范围的扩大。
但是,由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城市仍要建城 墙,城外需留有宽阔的地带,以防炮火的袭击。这仍限制
城市的发展,并造成城市拥挤。
4.工业革命以后时期
工业革命以后,工厂围绕城市在郊区蔓延,加上交通工具的革新──铁 路的出现,城市突破了历史以
来城墙的限制而得到充足的发展。城市改变了消费中心的形象,而成为生产 中心。城市规模和范围迅速扩
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涌现,并出现城市群或城市 带。城市中的现代化建筑和现
代化交通方式快速发展。
中国城市的发展
我国城市的 发展大体可以分春秋、战国;秦汉至宋;元、明、清;鸦片战争至1949年;1949年以后
几个时期 。
1.春秋、战国时期
38 102


这一时期黄河中、下游地 区城市数较多,长江三角洲、汉水流域、四川盆地城市开始兴起。商业已在
城市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诸 侯割据,战争频繁,各城为防御而扩大、加固城墙。当时比较著名的城市都
是各诸侯国的首都。例如齐都 临淄,由大小两城相套,大城为不规则方形,周围12千米;小城为宫殿区,
呈长方形。据《史记》记载 ,该城商业繁荣,居民达7万户。
2.秦汉至宋时期
这时期我国是封建统一的国家,各级行 政管理机构的所在地,成为大小不等的防御据点。随着经济的
发展,人口的迁移,城市由多集中在北方的 现象开始向南方转移。
秦汉两代,首都在咸阳、长安与洛阳。外形较完好保存下来的是西汉的长安城, 周围约25千米,街
道平直,内分9市,盛时人口约30万。据记载,当时长安以下,全国有18个较大 的城市,它们都是区域
性商业中心。其中著名的4个是洛阳、邯郸、宛、临淄,都位于北方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连年战乱,一些大城市几乎毁坏殆尽。而在南方,建康(南京)已成为政
治、军事中心,地位急剧提高。其他如杭州、广陵(扬州)、明州(宁波)、洪州(南昌),以及原有的
较大城市吴越、会稽等也有较大的发展。原来经济闭塞的福建,福州、晋江等城市均有明显的扩大。
隋 唐时,中国由分裂转向统一,城市有了新的发展。这时的长安城人口近百万,其周长36千米,采
用南北 向中轴线的格局,街道成十字交叉,城内已有明显的功能分区。同时,由于南方经济有了较大的发
展,以 及大运河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使长江流域、珠江流域出现了一些以商业为主的区域性经济中心,
如扬 州、江陵、武昌、长沙、广州等。
宋时,我国城市的商业职能明显增强,南方城市进一步发展。北宋京 城汴梁(开封),人口达百万,
城外形呈不整齐的方形,周长约25千米,内分皇城、里城、外城三重。 城内有闹市区、金融中心、游乐
性地区等职能分明的区域。商店发展到沿街设立。南宋的临安(杭州), 周长35千米,人口约120万。
城内商业繁荣的程度与汴梁无异。这时期,南方的城市发展水平已超过 北方,浙江一带城市更为繁荣。南
宋时号称繁华的大邑有40个,其中的三分之二在浙江。
3.元、明、清时期
这个时期是封建社会城市发展的后期。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是北京,为三 套方城,沿中轴对称兴建,
宫城居中,前朝后市,左祖右社,外置天、地、日、月四坛,钟、鼓楼位于轴 线上,充分反映了以天子为
中心的皇权思想。城内街道呈棋盘式。民宅以胡同分为长条形的居住地段,一 般成为三进的四合院相关联
的布局。明、清两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的著名城市, 如景德镇(陶瓷),南京、
广州(丝织),福州、佛山(棉织),武夷、普洱(制茶),瑞金、济宁(制 烟)等。景德镇、佛山镇、
夏口镇、朱仙镇成为全国闻名的四大镇。城市分布按性质分为三类:其一为分 布于经济发达地区的手工业
城市,如东南沿海一带的苏州、杭州等;其二是分布在交通沿线,特别是河流 水运线上的商业城市,如长
江沿岸的武汉、重庆,大运河上的扬州、沧州、天津等;其三是沿海的外贸城 市,如广州、福州、泉州、
宁波等。
4.鸦片战争至1949年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沿海、沿江城市发展迅速。例如,鸦片战争前,上海、天
津仅有20多万人 口,到20世纪初已发展成1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1936年我国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
39 102


有上海、天津、北京、武汉、广州、南京,这6个城市大都为沿海、沿江城市。 综观这一时期我国城市的
总体发展,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1)受外国资本输入或影响而产 生较大变化的或新兴的城市。有些城市长期受某一个帝国主义国家
所控制,特别是在他们主持下进行规划 和建设的城市,城市建筑和布局都带着该国的色彩。例如青岛(先
德国后日本)、哈尔滨(先俄国后日本 )、威海卫(英国)等。有些城市受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长期占据,
他们在城市中都有租界地,例如上海、 天津、汉口等。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我国最大的工商、交通城市。还
有一些城市被开辟为商埠或设有外国租 界,在旧城旁或租界区往往形成畸形繁荣的商业区,与旧城的格局
及面貌完全不同,如济南、沈阳、福州 、烟台、重庆等城市。
(2)原来的城市因受外国资本的影响和工商业的发展而变化较大的城市,如北 京、西安、成都、太
原、南昌、长沙、兰州以及无锡、南通、内江、自贡等。
(3)随着铁路 运输的兴起和发展以及工矿业的发展而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如在铁路枢纽上兴起的
城市有京广线上的石 家庄、郑州,京沪线上的蚌埠,陇海线上的宝鸡等;新兴的工矿业城市如唐山、焦作、
大冶、萍乡、鞍山 、抚顺、本溪、阜新等。
(4)原来的城市,因交通路线变化与工商业的竞争而逐渐衰落。例如,因津 浦铁路的修建和海运的
发展,大运河的运输地位不断降低,使大运河沿岸的淮阴、淮安、扬州、济宁等城 市逐渐衰落;嘉定等原
来靠土布生产与交易的重要城市,受上海发展的影响而失去原先繁荣的基础。
5.1949年以后
1949年以后,我国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有城市得到改造,旧城
市和一些畸形发展的大城市在城市职能、城市面貌及城市内部结构上有了 很大的改变,这些城市的工业产
值、人口和用地规模都有了较大增长。(2)内地城市发展较快,改变了 此前我国城市偏集于东南沿海地
区的局面。这包括三种情况。第一,在原来缺乏工业基础的内地省城,出 现了一批特大人口规模的工业城
市,如兰州、西安、太原、成都、乌鲁木齐、昆明、贵阳、长沙等。第二 ,一些小城市发展成为大、中城
市,小城镇发展成为小城市。第三,出现了一批新兴的专业化城市,如石 油城大庆、汽车城十堰和以煤炭
工业为主的平顶山、以冶金工业为主的攀枝花等。(3)一大批小城镇发 展成为中小城市。这也有三种情
况。一种是旧有县城因生产发展而得到繁荣。另一种是在特大城市(如上 海、北京)周围出现的卫星城镇。
第三种是在新的交通线上或工矿区出现的新兴城镇,如新疆的克拉玛依 、青海的格尔木、四川的渡口等。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沪宁杭地区、京津唐地区、辽宁中南 部、胶东半岛五个地区形成了大、
中、小城市以及建制镇和乡镇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成为城市密集区。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工业革命 的浪潮起源于英国,继而席卷
欧美以至全世界。从此世界从农业社会开始迈入工业社会,从乡村化时代开 始进入城市化时代,世界城市
化的进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
1.增长势头猛烈而持续
从城市起源以后的几千年里,世界的城市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呈很低水平上的缓慢增长。1800年世< br>界总人口为9.78亿,大约5.1%居住在城市。从这以后态势完全改变,世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不断提 高,
40 102


世界的城市人口以更高的速率增长,城市化的发展迅猛异 常,势不可挡。在19世纪的100年里,世界人
口增加了70%,城市人口增加了340%,1990 年城市人口比重从5.1%提高到13.3%。20世纪前50年世
界人口增加了52%,城市人口增加 了230%,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29%。1950~1980年这30年中,
世界人口增加 了75%,城市人口增加了150%,1980年城市人口比重逼近了40%。合计这180年里,世界
人口增加了3.5倍,而城市人口却增加了35倍有余。显然可以看出,1800年以来的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加< br>速的过程。
2.城市化发展的主流已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最早欧洲一度是世 界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1800年世界有65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只有21个
在欧洲,到19 00年世界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增加到301个,欧洲却占了148个。英国在1850年成为世
界上 第一个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的国家。20世纪初美洲的城市发展具有更高的速度。世界发达地
区 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以后其主流又逐渐到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其是20世纪中叶以来,民族独立解放运动的普遍胜利,这一趋势更见明朗,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发展势头尤为迅猛。
20世 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增长突然加速,年增长率1925~1960年间接近
甚 至超过4%,1950~1960年期间最高曾达到4.68%,这种速度不仅超过了同时期的发达地区,而且比 发达
地区以往的最高速度还要快。1975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数开始超过发达地区,而且差距也 越拉越大,
目前约集中了世界全部城市人口的60%。只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乡村人口基数很大,而且增 长速度也很快,
所以城市化的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1980年时只有30%左右。
3.人口向大城市集中
大城市在地域空间的不断扩展,形成了许多以一个或几个城市为中心、 包括周围城市化了的地区的巨
大城市集聚体。百万人口的城市集聚体已经比比皆是,且人类历史上从未有 过的1 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集聚体也已有10多个。许多大城市还首尾相连,形成了若干个包括几 千万人口的大城市带。
城市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中的聚落,是人 类文明的结晶,是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心。正
如马克思所说:“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 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从理论上说,城市
化和经济现代化、工业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城市化是经济现代化在聚落形式上的必然反映。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布局的特征是集聚。工业生产需要 广泛协作,包括工艺协作、零部件和配件协作,
水、电、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协作,情报、金融、维修 、供应等生产性服务协作,教育、卫生、文娱、
商业等生活性协作。
协作需要集聚。如果一厂 一点,许多协作要求自行解决,必然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半封闭状态生产
体系和社会体系。
金融、保险、贸易、科技、文教等第三产业的集聚性更强。世界各国的大银行、大保险公司,都集中
在主 要的经济中心。
城市的膨胀
41 102


1950年,发达国 家50%以上的人口住在城市,1970年为66.6%,1990年为72.6%,到2025年,发达
国家将有80%的居民生活在城市。与此相比,1950年发展中国家所有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仅为17.0%( 中国
当时只有1%的城镇人口),1970年为25.4%,1990年为33.6%,到2025年, 发展中国家半数以上(57%)
的人口将住在城市。发展中国家的某些地区已高度城市化,如在拉丁美洲 ,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城市群与大城市带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外延伸,几个位置 接近的城市互相连接起来,形成规模巨大的城市群。城市
数量更多、规模更大、具有世界意义的城市群称 为大城市带。如美国的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
荷兰的“兰斯塔德”,德国的鲁尔区,日本的 太平洋沿岸地区,我国的沪宁杭地区都已成为城市连绵的大
城市带。城市群和大城市带的出现,是当今世 界城市分布的新特点之一。城市群和大城市带,又称城市集
聚区和大都市连绵区,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的 形式之一,集现代化工业职能、商业金融职能、文化先导职
能为一身,成为国家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 率最高的地区,甚至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
城市化过程中的吸力与推力
人口从乡村向城 市转移的规模和速度受两种基本力的控制,一是城市的吸力,一是乡村的推力。城市
的吸力主要来自:工 业建设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工业发展相应的其他非农业活动对劳动
力的需求;城市相对 于农村就业、工资、文化生活、发财致富、社会地位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优越地位所
产生的不可抗拒的诱 惑力。乡村的推力来源于:农业人口的增殖超过土地开发的速率,使人均的生产对象
──土地的绝对拥有 量下降;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业机械和农业服务社会化的进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率,造
成农业生产力的剩余 ;种种原因造成的农业收成不好,迫使贫穷的农民背井离乡;随着时代的变迁在逐渐
开放的条件下,世代 祖居乡村的农民寻求理想“乐土”的精神推力。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是由推力和吸
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中国城市化水平
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城市化水平较低。1996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 29.37%。1978年以前,国
家控制城市发展。1949~1978年,30年间城镇人口仅增加 了7.3个百分点。1978~1996年,城市化发展
加快,18年间增加了11.45个百分点。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表

年份
1949年
1954年
1978年
1980年
1990年
1992年
1995年
1996年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10.6
15.35
17.92
19.39
26.41
27.63
29.04
29.37
中国各地区城市发展与分布
42 102


1996年,我国设市城市有666个。从地区城市发展状况看,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前,东部地区城市数量基本稳定,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较快。这是因为当时实行重点发展内地、平衡布局工业的方针。< br>1978年以来加强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城市发展速度东部明显高于西部。
各地区城市数量的变化

年份
东部地区
城市数(个) 占全国城市
比重(%)
1949
1965
1978
1980
1985
1990
1996
69
67
68
78
113
181
298
52.67
39.88
35.42
34.98
34.66
38.76
44.74
50
69
84
100
133
193
255
中部地区
城市数(个) 占全国城市
比重(%)
38.17
41.07
43.75
44.84
40.80
41.33
38.29
西部地区
城市数
(个)
12
32
40
45
80
93
113
占全国城市比
重(%)
9.16
19.05
20.83
20.18
24.54
19.91
16.97
131
168
192
223
326
467
666
总计城市数

中国主要城市带
中国有三个主要城市带,即沪宁杭、京津唐 和辽宁中部,其中沪宁杭是世界6个巨型城市综合体之一。
据1990年统计,这三个地区的土地面积占 全国的1.56%,却有大中小城市33个,城市人口3 532万人,
占中国467个城市人口总数的23.5%。上海市市镇人口密度高达1 403人每平方千米。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城镇较集中的地区还有珠江三角洲(广州为中心)、胶济地区 (以济南、青岛为中
心)和闽东地区(以福州、厦门为中心)。
这些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地区 都已发展成城市群。这类城市群的特点是非农业化水平高,交通和通信
基础设施好。
中国城市发展方针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 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着重
发展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中国城市化水平不高,但大 城市数量和人口数很多。大城市是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中
心,是国家发展的支柱。控制大 城市规模,主要是控制大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控制大城市中心区人口
的发展,积极建设郊区小城镇, 促进郊区城市化。例如首都北京,已明确其主要职能是政治中心和文化中
心,限制发展重工业,以避免城 市职能过多,城市规模过大。
中等城市是工业基地、交通枢纽或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类城市 一般不发展成大城市,而是
因地制宜地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发展。
小城市分布很广,是大 中城市与乡镇间联系的纽带。合理发展小城市,把工业向县城扩散,以从根本
上改变工业布局和城市人口 的分布。
43 102


中国的乡镇星罗棋布,有些乡镇已向城市化发展。 国家提倡以乡镇企业为依靠,建设一批布局合理、
交通便利、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它们成为当地 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中心。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 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
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 的重大措施。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 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发展小城镇,实质上就是在乡村地域 推进城市化的问题。
所谓小城镇,其特点:一是小,二是城镇。就其实质而言,城镇与城市并无根本不同 ,差别在于一个“小”
字,表现为规模小、设施差、人口少,但起功能不为小,作用不可少。在我国这样 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大多
数的泱泱大国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推进乡村城市化,对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 、环境的优化、人文素
质的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都有特殊的意义,它既是一种现代化的过程,又 是一项宏伟的世纪性工
程。
小城镇建设要合理布局,科学规划,规模适度,注重实效。要把发 展的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
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 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发展
小城镇的关键在于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 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和社会化服务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 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
地。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差异很大 ,要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推进城镇化,逐步
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注意发展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发挥中 小城市对小城镇发展的带动作用。在着重发展
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 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
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大、中、小城市与镇协调发展
大、中、小城市 和镇各司其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相互代替。每一个区域的城镇体系都是不同规模
的城镇相互结合的网 络。每一座城镇的规模都反映腹地范围的需要。
客观上需要出现一座大城市的地方,城市的规模不会停 留在小城市阶段,一些四五千万人口的省级单
位,发展商品经济以后,必须要一座百万人口级的中心城市 来带动。
在工业化过程中,按城市群体计算,大城市发展最快,比总人口增长速度快,比城市人口增长 速度也
快。主要原因是中小城市升级,不断升为大城市,大城市数目增加。同时,大城市的规模也在扩大 ,出现
500万人口,甚至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1800年全世界只有伦敦一座城市达到100 万人口规模。1850
年有3座100万人口级城市,占城市总人口的6%;1900年100万人口级 城市增加到16座,占城市总人口
的13.9%;1950年达到115座,占城市总人口36%;19 80年达到234座,占城市总人口40%,全世界平均
每8个人中有一人住在大城市。从1900年到 1980年,世界大城市人口增加速度等于总人口增加速度3倍,
等于城市人口增加速度1.5倍。19 49年我国只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沈阳5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
2000年已有百万人口以上城 市40座。
44 102


大城市的经济效益一般高于中小城市。我国历年 公布的城市人均工业总产值等指标,200万人口以上
城市都高于其他级别城市。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的 效率越高。大城市集中全国文化、艺术、科技队伍的精
英,是全国文化的心脏。我国200万人口以上城 市的大学生平均指标等于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6倍,万
人医生数是20万人口以下城市的2倍。 大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郊区化和逆中心化。首先是高速公路网和小汽车的普及,职工在一小时以
内可以到50千米左右的半径内上班。其次是电讯和计算机网络发展,减少了人们面对面洽谈事物的必要
性。此外,休假时间增加,工作时间缩短,工业生产的小型化、轻型化、自动化,城市中心土地价格上升,
环境管理严格等也促进大城市郊区化和逆中心化作用。大城市的郊区化和逆中心化是大城市发展形态的改
变,是大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统计习惯上将100万人口以上城市称为特大城市,50万至100万 人口城市称为大城市,20万至50
万人口城市称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城市称为小城市。200 0年的统计,我国各级规模的城市基本上
处在有序排列中,100万人口以上城市数为40座(其中20 0万人口以上的13个,100万~200万人口的
27个),占城镇总人口的14左右;50万~10 0万人口的城市数53个;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数218个;
2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数352个。 10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一半左右。县辖镇人口占城镇
总人口的14左右。
中国城市的环境污染
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主 要发生在城市。城市环境问
题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中国城市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气环境,以烟尘、二氧化硫为主的煤烟型污染占主导地位,大、中城市的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基本都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北方城市冬季污染严重,南方部分城市出现酸雨污染。
(2)水环境, 因水资源紧张,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近百个城市严重缺水;城市中80%以上
工业废水和生活 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水体,使流经主要城市的70%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地面水以
有机污染为主 ;50%的城市饮用水源受到污染;地下水因过量开采,形成地面下沉和水质恶化。
(3)固体废物排 放量大,综合利用和处置率低;累计堆存量达65亿吨以上,占地5万余公顷;城市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率仅1.2%,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4)城市噪声污染较严重,23的城市人 口暴露在较高的噪声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不到50%;
90%的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超过了70分 贝;社会生活噪声呈明显上升趋势。
(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排水设施落后,50%城市没有 排水管网,现有设施13老化;城市燃
气和集中供热率低;有14城市垃圾粪便不能日产日清;城市污水 处理率仅为5%左右。
在中国工业化的城市化发展阶段人口逐步向城市集中,工业在大、中城市高速发 展,城市建设却跟不
上城市经济增长和城市居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城市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 个方面。
(1)长期以来只注意利用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发展经济,单纯追求城市经济效益;在城市建 设中忽
视环境条件对经济和人类需求的制约作用,而不注重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高。
45 102


(2)不注意城市总体规划和工业合理布局,城市中重工业和 污染重的工业比例高;工业建筑与城市
居住、文教、水源地、风景名胜区相混杂;全国80%的工业集中 在城市,加重了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危害。
(3)现有工业总体技术水平低下,资源、能源利用率不高; 单位产品物耗水平高,致使大量有用资
源成为废物流失于环境;受能源结构和燃烧技术限制,设备热效率 低,造成能源浪费与污染。
(4)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造成淡水供应短缺,煤气、供热普及率低, 交通拥挤,通讯落后,住
房紧张,环境基础设施更加落后,只有少数城市有污水处理厂。
(5 )城市环境管理体制不完善,城市环境法制尚不够完备,缺乏有效的环境管理;尤其是工业企业
经营管理 不善,不能依法保护环境。
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发展的历史证明,城市一方面是人类作用于环 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另一方面,也是人类社
会中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城市环境问题是由人类经 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被破坏,主要是资
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所造成的。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有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等。
城市大气污染源主要有三种:城市居民燃烧煤碳等燃料做 饭和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
气,以及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尾气。 这些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硫
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铅等有害物质,使城市 空气污浊,烟雾弥漫,有时出现酸雨、光化
学烟雾等大气污染事件,危害人们的健康。在20世纪80年 代的后五年,全世界约有13亿人居住在没有
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悬浮颗粒物(空气中的烟尘)标准的城市 地区,他们面临着呼吸紊乱和癌症的严重威胁。
如果减少排放物,使各地都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那么估计每年可以挽救30万~70万人的生命,
还有更多人可以免受慢性呼吸道疾病所导致的痛苦。
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城市地面径流,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大量城市污水随意排入江河湖海,使江河湖海和地下水的水质变坏,特别是饮用水的水质不断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将污染的水用于饮用和洗涤,是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它导致每年成百万人丧生和10亿以上的人口患病。城市污水中过多的植物营养物进入水体,使藻类大量繁生,水体呈缺氧状态,致使鱼类大量死亡。有些金属,如汞、镉等,通过食物进入人体,会发生“公害病”。
随着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 ,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固体垃圾等废弃物急剧增加而未得到及
时处理,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世界每 年大约有100亿吨垃圾,其中美国约4~5亿吨,日本约3亿吨。
腐烂的垃圾传播疾病,堵塞排水管道 ,污染地下水源。
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噪声妨碍人们休 息、工作和交谈,
甚至损害人体健康。一般说来,声音在50分贝以下,环境是安静的,而各种车辆造成 的噪声一般都在80
分贝以上。
城市交通问题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和汽车的增加, 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许多大城市,由于过量的汽车,经常
导致交通堵塞,交通事故频繁,大气遭到 污染等。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影响城市经济的
46 102


效率。在人们上下班的高峰期,交通阻塞现象尤为明显,在很多大城市中心区,高峰期交通速度仅有每小
时16千米。
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下表列出了不同国家部分特大城市地区 道路交通事故
数据。
一些特大城市地区的道路交通事故统计

城市
洛杉矶
底特律
芝加哥
巴黎
每10万人中死亡人数
17.5
14.7
10.5
12.5
城市
伦敦
东京
马尼拉
卡拉奇
每10万人中死亡人数
10.2
7.2
8.4
8.6
此外,汽车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一氧 化碳会导致人体各部分组织缺氧,特别是人脑组织
和心脏缺氧后会很快进入昏迷状态,严重者会死亡。氮 氧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会影响肺毛细血管
的通透性,导致胸闷、咳嗽、气喘甚至肺水肿等疾病。 长期吸入含铅空气,可以引起慢性铅中毒,症状有
头昏、头痛、全身无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汽车发 动机产生的噪声会对人的听力、生理功能等造成不
良影响,使人烦躁不安,长期生活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 境中会影响学习、工作和健康。
城市住宅问题
城市住宅问题主要表现为住房缺少,质量低劣 。随着城市人口急剧膨胀,住房拥挤的现象很普遍,有
些人甚至无家可归。世界上多数大城市都有贫民窟 和棚户区,尤以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明显。这里房屋破
旧,街道狭窄,缺乏或根本没有社会服务。 城市人口激增,结果就是恶劣的住房条件、配套不全的市政及卫生服务设施,不断滋生的贫民窟,以
及数以百计的无家可归者。估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有1亿人没有任何形式的住所,城市人口13以上住在不
合格的房屋中,40%的城市居民得不到安全的饮水和适当的环境卫生。
城市环境的生态化与特色化
现代城市应具备两个属性:一,生态化;二,特色化。生态化的中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与文化的协调融合,创造一个为市民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家园综合体”。
城市生态系 统的目标可以归纳为和谐、高效与发展。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尽可能地与山、河、湖
泊、植被等自然 景观协调。高效是城市生态系统在极小的范围内创造大量财富,有惊人的生产力。发展是
现代城市生态系 统处在快速演替中,经济结构不断调整,生产效率不断提高。
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中心。人的生活和生 产需要环境保障。随着生活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要求
越来越高。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良好 的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追求的目标,是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
发展和高速演替的保障。
47 102


城市特色是城市本质的表现,是城市景观艺术和居民精神气质的统一,是城市文 化传统、风土人情、
建筑风格、市政风采、园林特色的总和。城市特色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整体上,体现在 街道广场、海滨湖畔、
建筑群体、人海车流的连续景观上,通过极目远眺,漫步观赏,沿途浏览,给人深 刻的、难忘的印象。
城市特色主要受自然背景、社会文化传统、科学技术三个要素的制约。三要素中, 技术是最活跃的,
是不断发展的。技术的创新推动城市特色的创新,决定城市特色在继承的同时必须发扬 和创新。自然背景
和社会文化传统千差万别,因此,城市特色应该五彩缤纷,万紫千红。
城市 特色的本源是天人合一。天是自然环境的综合,是城市发展的舞台。我国传统城市选址讲究背阴
抱阳,依 山面水,顺应自然,冬挡寒流,夏迎南风。人是历史、文化、技术等人文要素的综合。历史、文
化有强烈 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是特色的核心。
厦门市中心与鼓浪屿、集美、杏林有1至3千米海面相隔 ,“城由水分,城海一体”,互相衬托,互
相嵌织,城中有景、景中有城。桂林城市错落在山水间,山体 不高,水体不大。遗留下来的一层两层民居
与山水尺度相宜,错落的坡屋面与群峰叠嶂衬托,灰黑的瓦面 与裸露的峰石协调,溶天然与人工为一体,
成为我国风景旅游城市中的灿烂明珠。青山、秀水、幽洞、奇 石,是桂林山水的自然基础。“碧莲峰里住
人家”。田园、芳洲、村舍,与山水融为一体,构成桂林天人 合一的美景。
改善人类住区环境
人类的聚居地,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人类聚居必然 和地理环境发生关系,因而环境问题始终
伴随着人类聚居的发展。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 未来》注意到了城市发展的严峻挑战,并提出:
应及早控制大城市的膨胀;鼓励中小城市根据其地区自然 经济的优势进行发展;农村与城市的发展应该合
作互补;发展中国家必须加大城市和乡村基础设施的投资 ;重视土地规划和有效利用等。1992年6月在里
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通过 的《21世纪议程》把促进人类住区(聚居地)的可持
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和经济进步的重要方面,之后 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21世纪议程,提出了促进人类住
区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21世纪 议程》提出了人类住区的总体目标:改善人类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质量,特别是城市
和乡村贫民的生 活和工作环境。它提供了8个方案领域:(1)向所有人提供适当的住房;(2)改善人类
的住区管理; (3)促进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4)促进综合提供环境基础设施──水、卫生、排
水和固体废 弃物管理;(5)促进人类住区可持续的能源和运输系统;(6)促进灾害易发生地区的人类住
区规划和 管理;(7)促进可持续的建筑业活动;(8)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和能力建设以促进人类住区发
展。并 分别依此制定了各自的行动依据、目标、活动和实施手段。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
行动计 划,并根据需要和情况的变动,确定各自的优先次序。
健康城市行动战略
健康城市是世界卫 生组织(WHO)面对21世纪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挑战而倡导的新的行动战略。
它起源于世界卫 生组织欧洲地区专署的“健康城市项目”,该项目立足于两点,即城市的概念和一个健康
的城市理想境界 应该是什么样的。
城市化是当今全球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发展
给人类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大方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据估计,全球已有50 %的人口居住在城
市化的人造空间里。然而,高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尤其是工业化的城市面临着社会、卫 生、生态等诸多问
48 102


题,如人口密度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饮水和食品供应、污染日见严重的生态环境、
暴力伤害等社会问题,正逐渐成为威胁人 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今世界对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即城市不仅仅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效 率的经济实体,城
市应该是能够改善人类健康的理想环境,城市应被看作一个有生命、能呼吸、能生长和 不断变化的有机体。
健康城市的概念为城市应该是由健康的人群、健康的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有机结合发展 的一个整体,应该能
改善其环境,扩大其资源,使城市居民能相互支持,以发挥最大潜能(WHO,19 92)。
1986年,WHO首次提出健康城市行动战略后,一呼众应。“健康影响评估”由世界卫生 组织领航下成
为众多国家和地区的政策规划工具。公共健康风险评估的把关机制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 旧区重建、基
础建设选址、经济旅游发展等方面都强化健康影响评估的比重。例如,能源政策现在只考虑 供电成本、电
价及利润,而没打进公众健康和气候变化废气污染的代价。据估计,采用5%的可再生能源 可减低14%二氧
化硫、13%氮氧化物、5%二氧化碳等。
WHO提出健康城市行动战略时 ,加拿大多伦多市首先响应,制定了健康城市的规划,组织全体市民参
与城市卫生建设,取得了可喜成效 。随后,健康城市规划活动便从加拿大传入美国、欧洲,而后在日本、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掀起了热 潮,逐渐形成全球各大城市的国际性活动。
在我国,居住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数已由解放初期的几十个 发展到目前的600多个,城市人口迅速增
长。1994年开始,由国家卫生部与WHO合作开展此项工 作,目前,正式批准加入该项目试点工作的城市和
地区有北京市的东城区、上海市嘉定区、海南省海口市 、辽宁省大连市及河北省保定市等。(《南方周末》
2003年5月22日,沈颖整理)
上海环保与发展同步
上海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加大环境整治的力度,并把环境整 治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
转换及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结合起来,用于环境保护投入占全市GDP的比 重已从1991年的0.85%升至今
年的3%以上,10年的总投入超过了620亿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与黄浦江交汇的苏州河是中国现代工业的发祥地,是上海的象征。20世纪20年代
起 ,由于沿岸纺织、面粉、化工、造纸等工业的发展,苏州河发黑了,变臭了。横穿上海城区的苏州河得
不 到治理,上海的环境质量就不会得到全面的改善。
1993年,上海市政府专门成立了苏州河综合整 治办公室,1996年,启动了上海开埠百年来最大的
环境治理工程──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整项 工程规划投资200多亿元,计划用10多年的时间,通
过水资源调度、水污染整治、沿岸景观改造等1 7项主体工程的实施,使苏州河消除黑臭、重新恢复鱼翔
浅底的勃勃生机。
正在实施的苏州 河治理一期工程已投资86亿元,通过综合调水、支流截污、码头搬迁、桥闸改造等
工程,现在苏州河上 的黑臭已基本消除,达到了阶段性的目标。2000年11月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
在苏州河上举行 了“苏州河光明行”,让上海水上运动队的运动员们在苏州河上悬帆劈浪,引来观众阵阵
由衷的欢呼。昔 日深受苏州河恶臭之苦的居民们终于可以亲近苏州河了。
上海整治环境的努力还体现在调整产业结构、 转换城市功能上。无自然资源优势的上海在全国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框架日益完善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新格局中,走出了一条能最大程度发挥其优势的可持续
49 102


发展道 路,及时调整原材料及能源消耗的传统产业,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自20世纪80年
代以 来,上海大力发展汽车、通讯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石化和家电等六大支柱产业,近年来,又将重
点拓 展到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上。目前,上海的六大支柱产业产值已占全市GDP的
54 %,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到12.8%。
上海的经济在整个90年代的增 长速度年均达到12.3%,由于80%以上的工业企业治污达标,主要污染
物的排放量却有较大幅度的 削减。1999年,全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工业化学耗氧量分别比1990年减少
40%和63%。大 气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的含量分别比5年前减少了50%以上,空气中已几乎不
含有直径大 于100微米的大颗粒悬浮物,酸雨的发生频率平均每年也下降了3个百分点。2000年7月1日
我国 实行新的国家空气质量监测标准。这以后,上海测得的一、二级空气质量天数超过100天,优良率达
到 90%以上。
十几年前,上海市中心还是烟囱林立、烟尘弥漫的工厂与居民住房混杂的城区,功能不 分,林立的高
楼间夹杂着“棚户区”和“穷街”,环境问题突出,市民生活质量不高。现在,通过城市布 局调整和产业
结构优化,已有1 500多家企业或向工业区、开发区集中,或被淘汰、转产,腾出地盘 发展第三产业。现
在的上海中心城区栋栋摩天大楼取代了工业烟囱,20多个3 000平方米以上的大 型绿地取代了“棚户区”
和“穷街”,有代表性的老建筑经过整修焕发了“青春”,上海城市面貌更具现 代化色彩了,更具亲和力
了。
上海城区已是处处透绿。90年代,上海建成公共绿地约3 000公顷,是前40年绿地建设面积的3倍,
绿化覆盖率增加了9个百分点,达到21%以上。上海市 区每年新建的公共绿地在200公顷以上,人均公共
绿地由解放初期的“一双鞋”(0.13平方米左右 )增加到目前的“一张床”(4.5平方米以上)。同时,
上海用改革开放的思路,仅用了10年的时间 ,新建住宅1亿平方米,市区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12平
方米,住房成套率由31.2%提高到70 %以上,300余万市民搬进新居。买房、买套房、买环境可人的称心房
成了眼下上海人颇感自豪的新话 题。
上海城区环境的改善不仅提高了市民的生活质量,也增强了中心城区贸易、商业、服务功能,全 市金
融证券、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产业快速增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进一步显现,与海外的联系更 加频
繁密切。上海已从原材料、产品的集聚扩散发展到资金、信息的集聚扩散,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 开始
凸现。
目前,约有2.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和1万多家外地企业落户上海。上海实际吸 收外资近460多亿美元,
吸纳外省市资金300亿元人民币。2000年前三个季度上海外贸出口突破 200亿美元,证券等6个要素市场
交易额超过50 000亿元人民币,3 000多家境外商务机构 云集上海。上海的第三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
已由1990年的30%上升到2000年的50%左 右。
环境是可持续发展最为重要的资源,环境质量是进一步对外开放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此,上海人 尝
到了甜头。调查显示,上海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新投资和扩充投资的首选之地, 目
前“世界500强”中已有250家在上海设立了投资项目。但上海人清楚,由于受环境质量因素的制 约,还
有许多国际大企业还在观望。
上海正在抓紧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市政府已对 未来几年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作出安排。在
工业区环境综合治理方面,把环境整治与工业布局、产业产品 结构优化、升级结合起来,与生产技术的更
新改造结合起来,到2005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将 占市工业总产值的25%;在治水方面,继续抓紧
50 102

产品说明书范文-厦门国税网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官网-助考


有关环保的作文-仿生学的作文


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我的信念读后感


尘埃星球-国家助学金的申请书


福州中考分数线-七年级英语上册期末试卷


北京市回民学校-选调生报名时间


为梦想喝彩-钱学森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