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培训体会
思念家乡的作文-食品安全总结
2014年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石城县第三小学 温红玲 <
br>今年8月10日—11日,我有幸参加三﹑四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为期两天
的培训,是一次难得
的学习机会,由衷感谢上级领导为我们准备这么一个很好的
学习平台。这两天培训内容主要是专家李燕老
师对教材的调整和变化进行解读。
李老师的讲座以鲜活的例子、丰富的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震撼了我,
使我的思
想得到了升华,对工作也燃起了斗志,实实在在的感到受益匪浅。
新教材主要调整和变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三年级上册教材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
实验教材
一
二
三
四
五
实践活动
六
七
八
九
实践活动
十
第一单元 时、分、秒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增加对“1秒有多长”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秒钟的时间观念。
2.
增加对时间的估计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并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3.
将主题图的一个情境改成四个情境,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更丰富的现实背景。
4.
将实验教材的例2改成“问题解决”。
由于版面原因,删去了“你知道吗”(刻漏)的版块。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测量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四边形
有余数的除法
时、分、秒
填一填,说一说
多位数乘一位数
分数的初步认识
可能性
数学广角
掷一掷
总复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综合与实践
七
八
九
十
修订后教材
时、分、秒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测量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倍的认识(原二年级内容)
多位数乘一位数
数字编码(原五年级上)
长方形和正方形
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原五上的内
容)
数学广角
总复习
1. 将乘船参观“鸟岛”的情境改成乘车去参观“世博会”的情境,增强时代感。
2. 由于版面原因,将实验教材例3、例4合并成例3,以两个小题的形式出现。
3. 将
实验教材例5改成问题解决,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
并重点让学生体会根据需要选
择合适的单位进行估算的重要性。
4.
第三单元 测量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除“毫米”的认识保留实验教材让学生探索发现的形式外,分米
、千米和吨的认识
均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介绍。
2. 增加了用字母表示“毫米、分米
、千米和吨”这些计量单位的方法。只是介绍,让
学生知道并不要求学生会用。
3.
增加例3,加强了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4. 增加了例6和例9两个问题解决。例6通过估计距离的活
动,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
策略的多样性,培养估计的意识和策略;例9通过派车问题,教学解决问题的重
要策略之一,列表的方法。
5. 删去“你知道吗?”(曹冲称象)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总结,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填空的形式给出计算法则的
文本。
2.
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增加“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三位数加两位数
(十位向百位进)、三
位数加三位数(百位向千位进)、三位减三位(不退位)”的
例题,减少教学的坡度。
3.
改变实验教材集中编排“验算”内容的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在教学计算后分散编
排。
4.
增加例4,教学“问题解决”,重点强调在解决问题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
问题的策略。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将实验教材分散编排在二年级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
“倍”的知识集中编排。
2. 例2和例3都是教学问题解决,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
的几倍
是多少”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教学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的解题策略。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根据课标要求,增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不进位)”。
2. 将实验教材口算乘法中的例2移到笔算乘法作为例7,教学问题解决。
3. 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总结,在学生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以填空的形式给出计算法则的
文本。
4. 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将实验教材例4“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
例题放
到“做一做”中,以便学生迁移类推解决问题。
5. 增加说明“在乘法,乘数也叫做因数。”
6. 例2在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时,增加了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7.
例7、例8和例9都是教学问题解决。例7是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
不同的解题策略。例8
和例9是利用画示意图和画线段图的解题策略,解决归一和
归总的实际问题。
综合与实践:数字编码
由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改编而成。
注意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体验和交流,在实践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活动经验。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根据《课标(2011年版)》将实验教材第三单元“四边形”中“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内容删去。
2. 根据实验过程中教师的建议,将“四边形的分类”删去。
3. 增加“长、正方形的各
部分名称和特征”的内容,在一年级认识图形的基础上进一
步认识长、正方形,为学习长、正方形的周长
和面积做准备。
增加例5,教学问题解决,利用画图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在引出分数概念时,加强直观性和操作性。除保留原来的月饼的
了图形的素材,一个圆的
11
和外,增加
24
11
和一张长
方形纸的。
35
2. 增加第3小节“分数的简单应用”,通过剪一剪、分一分、涂一涂等多
种操作活动,
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物体作为一个整体时的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在加深学生对分
数
意义的理解的同时,为五年级正式教学分数作准备。
3. 在第3小节中增加例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
一和几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让学生利
用已有的知识——分数的意义和除法,及画图等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不仅培养了
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而且沟通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加深了对分数的理解,为
五
年级正式教学“分数的乘法”做了铺垫。
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9单元“数学广角”中的例1“集合思想”单独教学。
2.
增加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素材,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第十单元 总复习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加强总复习的整合性。例如,第1题通过一个素材将时、分、秒
与测量加减法与乘
法等知识的复习整合起来,避免分条分块使知识太细太碎。
2. 注重问题
的综合性。例如,在解决第2题时,要用到长、正方形的特征、周长等多
个知识。第3题“分数墙”为整
理和复习多个有关分数的知识提供了素材,并具
有很大的探究空间。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四年级上册)》介绍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变化之处:
1.从三年级年级下册移来“面积”
单元的“公顷和平方千米”内容,单编为一个单元。
(不讲)
2.把原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
册、二年级下册和三年级下册的“统计”内容按课标要
求进行了调整整合,统一安排在本册第七单元。
(不讲)
3.原“统计”(复式条形统计图)移到四年级下册。
4. “角的度量”“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数学广角”等单
元教学内容发生较大变化。
5.编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的主题活动。
主要区别如下: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明确给出“数位”的概念
2.改写和求近似数分开编排,避免学生混淆。
3.计算工具的认识作为正文教学
4.丰富了“你知道吗”的内容。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1.根据课标要求,从三下移来。
2.借助直观并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会两个面积单位的大小。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1.增加用符号表示直线、线段和射线。
2.突出测量角的大小需要标准,角的度数表示包含多少个1度角(单位)。
3.量角和画角都结合图示,以填空的方式给出了具体步骤。
4.用射线转动描述平角、周角。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1.口算、估算融入到笔算教学中。
2.增加了一组数量关系
3.以填空的形式,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给出了积的变化规律文本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用不同方式,突出图形的特征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 把如何画图与解决问题建立起联系。例4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增加了笔算除法例题的数量,由4个例题变成7个例题。
2、积的变化规律,
由1个例题变成3个例。
3.丰富4、增强了对计算方法的总结了试商、调商方法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前面已说)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1.删去“排队问题”。
2.优化了对方法的引导(无论是流程图、图示还是图表不仅展现了
操作、探究、思考的过程,
而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一种具体的方法或路径。)
3.增加了练习题。
给我的启示有如下:
1.开阔了视野。
平时更多的是
关注所在年级的教材解读,对4-6年级全部教材涉猎
的少,对教材的编排体系了解不够到位,在因此,
视野相对比较狭窄,通过培训对小学阶段
的教材有了整体的认识,对各领域教学内容的调整、对教材的编
排特点有了鲜明的认识,同
时,了解了各册新教材与实验教材相比有哪些变化等。
2.转变了
观念。
新教材的出台是教学改革的必然,是时代的要求,这要求广大教师
必须不断更新教育教学
观念。注重体验和感悟、注重能力的培养、编排体系新是新教材“新”
的所在,我们要严格遵循新教材的
编排体系、充分利用好课本,吃透教材,宏观调控,避免
随意性和盲目性。
应该承认,过去在
教研过程中关注更多的是各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对教学策略等方
面的思考,而对教材本身的编排意图
不去思考,不去探究,对问题的呈现方式也不在意,可
是这次的培训颠覆了我对教材的理解,现在我体会
到了只有读懂教材才能真正上好每一堂
课,才能将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得到彰显,才能更准确的把握教材
,处理教材,才能真正地
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
趣和信心,
同时受到必要的品德教育。
3、明确了方向。<
br>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在全县的新教材培
训中,要引导广大教师应抓住契机,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要注重综合实践与数学
广角的教学,要注重每堂、每单元、每册的回顾与
反思,在教学中解决好如何渗透“四基”
(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基本的数学
活动经验)的教学,从而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在教学中让全
县师生达到共同
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