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说课稿

巡山小妖精
757次浏览
2020年10月23日 01:18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台风风眼-十一休假

2020年10月23日发(作者:苗晋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栽蒜苗》这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的教学内容。 《栽蒜苗》是在学生已学了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 计图,它是发展学生统计观念的重要的一课。由1格表
示一个单位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在认识上是一个 飞跃,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上增
加了一定的难度。因为,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基础是象形统计 图,
它所表示的数据与学生的直观认识相一致,容易理解。而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
形统计图, 其每1格代表的意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学生需在处理实验数
据中逐步加以理解。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我把这节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条: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根据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还
可以表示2、3、5、10、50、100……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在方格图中画条形统计图,发现格子不够,产生认知
冲突,从而寻找怎么 办的过程,体会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情感与态度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 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
的体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同时,我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根据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难点是体会1格表
示多个单位。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采取以自主探究为主,结合运用观察法、发现法、启发
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适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把学习的空间更多的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积极探索;在合作与交流中 ,加深对
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创
新意识 和实践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发起话题,激发兴趣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习内躯力的强心剂,是一切探究活动的基本动
力。为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课前半个月就要求学生回家栽蒜苗,并仔
细观察。
新课伊始,我 说想了解小小种植家们的种植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想告诉大家自己种植 的蒜苗的生长情况,很快投入到新课的
学习当中。
(二)创设活动,深化认识
在本节课的探究新知环节,我创设了以下5环节的活动:
1、填一填。
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实验数据之后,我选其中一个学生的数据填进黑板的统
计表中。
2、试一试。
给学生每人一张6×6的方格图,让学生在方格图中根据黑板的统计表画出条形统计图。学生会兴趣盎然地拿起笔画起来。画着画着,就会有学生发现格子
不够。此时,我会抓 住这一有意的预设,佯装问学生:什么格子不够啊?学生会
争着举手说出自己的发现。接着,我会问,那 怎么办啊?你们有什么好主意吗?
学生思考之后,小主意会一个接一个出现。有人会说:在上面加格子 啊。还
有人会说:画到顶之后,再接着从下面画。根据学生的主意,我会一一故意设障,
比如说 :格子上面已经有标题了,无法加格子了。又比如说:建一栋10层的楼
房,能不能建到8层以后,再双 从地面上建2层,这还算是10层楼吗?经过这
一激烈的对话,自然就会有人说:能不能一格表示2?这 正是教者我想要的答案。
于是接着让学生试着画条形统计图。
画着画着,也会有学生提出:一 格表示2,那么3怎么表示啊?这个问题我
可以不直接回答,而是集思广义,让学生说出怎么办。
3、画一画。
问题都解决了,让学生自己着手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画出统计图。
4、评一评。
投影展示学生画出的统计图,让学生进行评价。
5、问一问
2


在学生明白1格可以表示2之后,我设问:如果有一天,蒜苗长 得更高,给
你的表格1格表示2还不够,怎么办?此时,学生自然就会说出办法:可以表示
3、 表示5等等。我又追问:那到底什么时候1格表示2,什么时候1格表示3,
什么时候1格表示10啊? 你们能帮帮我吗?如果学生能说出要看具体数据的大
小和画条形统计图的方格来定时,那就是本节课最理 想的生成了。
以上是探究新知环节,也是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制作统计图的
过程。
著 名心里学家皮亚杰指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动作与思维之间的联
系,思维将不能发展。”因此, 我在突破难点教学1格表示多个单位量这个环节
里,不是把这一做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通过讨论交 流等活动,思考解决办
法。这样,也就较好地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三)综合运用,拓展思维
新课程标准指出,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
战性的。因此,这节课的练习中我注重,数学与生活相联系,让课堂的知识得到
拓展延 伸,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以下1个活动:
1、看图获取信息。
此时 ,我会用课件出示两个课前收集到的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条形统计图,
让学生说出1格表示几,并且从图 中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
2、根据统计表制一个条形统计图。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真正 成为学习的主人,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感受
到数学的乐趣与价值,他们在 “玩”中“乐”,“乐 ”中“思”,“思”中“学”,
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也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 教育。
(四)归纳梳理,课后延伸
这节课最后我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让学生梳理和 归纳本课的知识内容,
谈自己的学习体会。为了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我还安排了一个课外实< br>践活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
个主题,进行调查 ,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中制成条形统计图。鼓励学生课后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去进行调查统计, 让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得到拓展和
延伸。从而也很好地体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理念。
3


四、说预设效果
在这节课中,一开始,我故意设障, 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然后积极寻找解
决的办法,完善自己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学 习主动权,自
主探索,课堂上不断地出现生成,师生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流构成了本课堂的
精 彩。我也会深深被孩子们活跃的思维和激烈的辩论所陶醉。

4

山东招生考试院网站-浙江农林大学天目学院


莫言诺贝尔奖作品-教师考勤制度


告别母校-写景片段


文员实习日记-广西财会网


教育部考试查询-怎样申请出国留学


河北省电大-教育实习日记


怀化学院教务处-舞龙灯


非主流唯美伤感句子-爱情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