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正比例》教学设计

余年寄山水
661次浏览
2020年10月23日 03: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同安孔庙-建筑材料供货合同

2020年10月23日发(作者:周湘花)



《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认识成正比例的量,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56页
的例1 、第57页的“试一试”和“练一练”,完成练习十的第1~
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实例中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初步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学会根据正比例的意 义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
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 会数量之间
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
学模型,进一步培养 观察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
活现象中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了解了一些数量之间的关系,谁来说说你知道哪些
常见的数量关系?
引导回顾:(1)速度 时间 路程 (2)单价 数量 总价
(3)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量
引入:这些是我们已经学过的一些常见数量关系,每组数量
之间是有 联系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认识这种变化规律。
二、互动新授
出示例1。
1.探究时间与路程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提问:
仔细观察这张表格,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
自由发言)
引导:表格中的路程和时间有关系吗?说说是怎样的关系?
可先让同桌相互说一说,再组织全班交流。
通过交流,使学生初步感知两种量的变化情况。
预设:
(1)行驶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行驶的时间越长,行驶路程越多;行驶的时间越短,行
驶路程越少。
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



着变化。
2.分析时间与路程这两个量的比值。
提问:表格中时间越长,路程越多;时间越短,路程 越少。
现在我们就来探究时间与路程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动手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并求出比值。
学生观察比值,发现规律,汇报小结。
引导学生回答: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这些比值都是相等的,它们表示行驶的
速度。
提问:谁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上面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3.揭示正比例的意义。
教师对两种量之间的关系作具体说明:例1中的路程和时间
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时间变化,路程也随着变化。当路程和相对
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也就是速 度一定)时,行驶的路程
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板书:
路 程和时间成正比例)
4.正比例意义的应用
做第57页的“试一试”
(1)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先把表格填写完整。
(2)根据表中的数据,依次讨论表格下面的四个问题,并仿
照例1作适当的板书。
(3)让学生根据板书完整地说一说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什么
关系?
5.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正比例关系。
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路程和时间 成正比例
关系;那么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如果用x和y表示两种相
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 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
来表示呢?
总价﹕数量=单价(一定) 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y﹕x=k(一定)
三、巩固练习
1.第57页的“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再要求说明判断理由。
2.第57页的“练一练”第2题。
提问:题中的两种量是否相关联,小组内讨论本题数量 之间
的关系,并说说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练习十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进行判断,再指名说判断的理由。
4.练习十第2题。
先让学生 说说题目要求我们把已知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
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几厘米,再让学生在图上画 一画。
填好表格后,组织学生讨论,明确: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
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能成正比例。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
获? < br>引导总结:两种相关联的量,当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
而变化,且它们的比值总是一定我们就 说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
在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时,我们一要看两种量是否相关联,
二要 看一个量是否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最后看比值是否
一定。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第3题。

我和父母-毕业典礼发言稿


正定中学网站-武汉大学28岁正教授


红樱桃-高二英语期末试卷


阜新人才市场-校长工作总结


写桂花的作文-我愿是激流


最后一头战象小练笔-深泉学院


经济学毕业论文-张家港中考分数线


恒星英语网-特色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