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练习题

余年寄山水
791次浏览
2020年10月23日 09:3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房地产估价师考试科目-柚子树

2020年10月23日发(作者:袁耀发)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除法)
一、填空。
1、312÷3的商最高位在( )位上。商是( )位数
2、□48÷4的商是两位数,□中最大填( ),这时商大约是( )。
3、小东4分钟跳绳356下,小明3分钟跳绳291下,他们两人( )跳得快一些。
4、☆÷7=15„„△,△最大是( ),这时☆是( )。
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6、□89÷8的商是三位数,□中最小填( ),这时商大约是( )。
7、一个数除能7商是115,有余数,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8、要使2□2÷2的商中间有0,□可以填( ),也可以填( )。
9、一个数的8倍是648,这个数是(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3只燕子4天吃害虫600只,1只燕子4天吃害虫( )只,3只燕子1天吃害虫( )只。
A、 50 B、200 C 、150
2、从8时到下午12时,王师傅共加工32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加工( )个零件。
A、1280 B、40 C、80
3、下面说法是正的是( )
A、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B、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没有0。
C、73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只可填8和9。 D、125÷0=0
4、下面算式,商末尾是0的算式是( )
A、630÷6 B、870÷5 C、690÷3
5、要使□67÷5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
A、5~9 B、1~5 C、1~4
6、下面说法是正的是( )
A、125÷0=0 B、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没有0。
C、736÷□,要使商是两位数,□里只可填8和9。
7、李老师4分钟打四百多个字,王老师7分钟打六百多个字,( )打字的速度快一些?
A、李老师 B、王老师 C、没办法比
8、96是甲的4倍,是乙的6倍,则甲比乙( )。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三、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80÷4= 816÷8= 100÷6=


602÷3= 672÷5= 620÷6=

四、解决问题
1、一瓶药共120片。每日3次,每次2片,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4分)




2、小明家有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放240本书。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


3、 李老师、刘老师和吴老师一起去买皮球,每个皮球5元,共花了105元, 你知道平均每位教
师买了几个吗?


4、3个花坛里一共栽了144棵月 季花。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同样多。平均每个花坛里
黄色的月季花有多少棵?


5、7.甲、乙两地相距63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7时从甲地出发,下午4时到达乙地,这 辆汽车
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5分)


6.王师傅和他的3个徒弟一 起加工零件,8小时共加工了768个零件,平均每人每小时加工多少
个零件?(4分)


7、学校新购了6捆练习本,每捆45本,平均分给9个班级,每个班能分到多少本?(4分)


8、
买3盒一共用了216元,每枝的价钱是多少元?(4分)


9、一本故事书有168页,小明准备3个星期把它看完。他平均每天看多少页?(4分)

书店

219米
10、小强从家经过书店到体育场用了7分钟。(5分)
257米 体育场
(1)小强平均每分钟走了多少米?


?米

小强家


(2)如果他照这样的速度直接从家到体育场,只要5分钟,那么他直接去体育场的路程是多少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年月日)
一、填空。
1、一年有( )个季度, 9月在第( )季度,这个季度共有( )天。
2、有30天的月份是( )
3、夏令营从7月24日开始到8月4日结束,一共有( )天。
4、已知2004年是闰年,这一年以后的三个闰年分别是( )年、( )年、和( )年.
6、暑假小明在奶奶家连住两个月,正好62天,这两个月是( )月和( )月。
7、通常每( )年里有一个闰年,1884年、1989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中,
( )是平年,
( )是闰年。
8、小红生日是第二季度最后一天。她的生日是( )月( )日。
9、5月1日的前两天是( )月( )日;6月30日的后三天是( )月( )日。
10、平年二月有( )天,闰年全年有( )天,有( )个星期零( )天。
12、小强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 )月( )日出生的。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年份中,平年的是( )。
A

1974年 B

1800年 C1

996年
(2)一年中有( )个月是30天。
A

4 B

5 C

6 D

7
(3)( )是劳动节,( )教师节。
A

10月1日 B

5月1日 C10

月9日 D

9月10日
(4)一年中有( )个月是31天。
A

4 B

5 C

6 B

7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年都是365天。 B

25个月就是2年多5个月。
C

每年都有4个小月。 D

李红4月31日从上海回来了.
(6)每年的下半年有( )天。
A

平年181天,闰年182天。 B

总是181天。 C

总是184天。
(7)在下面的年份中,全是闰年的是( )。
A

1980、2000、2014 B

2032、1997、1854
C

1204、1996、2008
(8)劳动节在( ), 教师节在( )。
A

第一季度 B

第二季度 C

第三季度 D

第四季度
(9)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每年都是365天。
B

小文今年10岁了,只过了两个生日,他的生日一定是2月29日。
C

月31是小红的生日。


D

1986年2月29日李老师参加了演讲。

(10)每年的下半年有( )天。
A

平年181天,闰年182天。
B

总是181天。 C

总是184天。
三、用竖式计算,※要验算。
342÷9 928÷8 ※842÷8



37×63 98×38 ※68×73



六、解决问题。(共18分)
1、良钨业有限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平均每天节约用水9吨,第二季度共节约用水多少
吨?


2、一共要安装637台空调。安装队总共有13名安装工,安装一星期就可以全 部完成。
平均每人每天安装多少台?



3、订一份《扬子晚报》每月9元,订一份《电视节目报》每个季度15元。
(1)订阅一份《扬子晚报》全年的要多少钱?


(2)订一份《电视节目报》全年的要多少钱?订哪份报纸便宜一点?


4、服装厂从4月28日到5月2日,一共加工了370件服装。平均每天加工多少
件服装?



5、一个修路队要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9千米,今年3月1日开始, 3月底完工,这
条路有多少千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平移和旋转)
一、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吊扇在空中运动 6乘坐电梯 7转动转盘 8指针运动
属于平移的有: 属于旋转的有:
二、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请各写出两个
、 的运动是平移。
、 的运动是旋转。(4分)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教室门的打开和关上,门的运动是( )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2)电风扇的运动是( );推拉窗的运动是( )。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3)下面( )的运动是平移。
A

转动着的呼啦圈 B

电风扇的运动 C

拔算珠
(4) 左图是 图形经过( )得到的。

A

平移 B

旋转 C

既平移又旋转
(5)右图中,从图①到图②是( )得到的,从图②到图③是( )得到的。
A.向右平移7格
B.向右平移9格
C.向右平移11格


D.向下平移1格
E.向下平移5格


F.向下平移9格







四、移一移,画一画。(共9分)










1
2



(1)画出图1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
(2)画出图2向左平移6格后的图形。
(3)画出图 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五、计算。
1、用竖式计算。
760÷8 560÷8 168×7


六、解决问题。
1.一本故事书,我6天看了42页,照这样计算,看完这本105页的故事书一共需要多少天?



2.

一共要安装360台空调。


我们第一季度就可以全部完成。
平均每人每月安装多少台?


3.一辆汽车从曱地到乙地,计划每小时行40千米,7小时到达,结果只用了5小时,实际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4.张师傅和李师傅平均每人每天加工8个零件,你知道他们今年2月份一共加工了多少个零件吗?


5.三(1)班一共有9个小组,每个小组6人,他们在植树节一共植树216棵 。平均每人植树多少
棵?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测试题 (乘法)
一、填空
1、49×28的积是( )位数,积大约是( )。
2、25×3×6=25×( ) ( )÷6=60„„5
3、一张作文纸共21行,每行18个格子。这张纸一共大约有( )个格子。
4、李师傅平均每天加工10个零件,二月份工作22天能加工( )个零件。
5、50个20相加得( );1乘360得( )。
6、在○里填上“>”、“<”或“=”。
43×24○18×39 79×11○23×79
76×12○12×76 22×15○22×3×4
7、28×53的得数比( )大,比( )小。
8、41×59的积在( )至( )之间。

二、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20分)
46×38= 65×80= ★56×29=


60×37= 78×65= ★820÷6=



三、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得数比1800大,比2800小的算式是( )。
①29×53 ②37×65 ③76×49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 ),差是( )。
①99 ②990 ③ 100 ④89
3、估计12×63的答案可能是正确的是( )。
① 586 ② 756 ③1536
4、某公司去年第二季度平均每月节约用电20度,照这样计算,第四季度共节约用电
( )度。
①120 ②1840 ③60
5、大华超市平均每天要用电60度,这个月一共要用电( )度。
①180 ②1800 ③1860
6、下面算式( )的得数大约是3000
① 39×92 ② 52×58 ③ 26×85




四、解决问题
1、小明从家去学校用了3分钟。照这样的速度,他去图书馆用了12分钟,
小明家离图书馆有多远?(7分)
学校


186米

小明家


图书馆






2、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到公园玩。公园的门票是:成人每位 28元,儿童每
位14元。请问我们买门票要花多少钱?(6分)




3、24位老师带12个班的同学去春游,平均每班36人。一共租了10辆大客车每辆有< br>45个座位。车上的座位够吗?(7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六单元测试题 (观察物体千米和吨)
一、填空
1.王奶奶步行每分钟走50米,她一小时走( )千米。
2.一桶水大约重10千克,( )桶水大约重1吨。
3.2块砖重4千克,( )块砖重1吨。
4.跑道每圈400米,2圈半是( )千米。
5.12吨=( )千克 5千米=( )米
10000米=( )千米 6000千克=( )吨
6.把1吨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千克
7.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长城长约7000( );
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70( );
珠穆朗玛峰高为海拔8848( );
一个集装箱装货25( )。
8.化工厂每天可以生产消毒药水5吨,5月份天天开工,大约可以生产(
吨。
9.一袋大米重50千克,( )袋大米重1吨。
二、仔细观察。
1、下面的立体图形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连一连。
上面 侧面 正面



2、用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出下面的几个立体图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1)从正面看到 的有( )。
(2)从正面看到 的有( )。


(3)从侧面看到 的有(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从( )面看下面这三个立体的形状的弄完全相同的。
①上面和正面 ②上面和侧面 ③侧面和正面



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一袋面粉重25吨。
②一汽车的载重量是8000千克。
③一块菜地长48千米。
3.从( )面看 和 两个立体的形状完全相同。
①正面和侧面 ②侧面 ③正面
4.一个小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 )个这样的小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①100 ②200 ③40
5.2千米、4000分米、3000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①2千米、4000分米、3000米
②4000分米、2千米、3000米
③3000米、2千米、4000分米
④2千米、3000米、4000分米
四、解决问题
1.小明在200米的直道上跑了5个来回,他跑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80米,他从家到学校用了3分钟。照这样的速度, 他从
家到少年宫用了12分钟。他家离少年宫有多少米?



3.货场有煤780吨,已经运出6次,还剩60吨没运,平均每次运多少吨?



4.甲、乙两城相距860千米,一辆汽车上午6时从甲城开往乙城。汽车平均每小时
行60千米,晚上8时汽车能到达乙城吗?



5.一辆卡车一次能运10桶油,每桶油重200千克,运120吨油需要运多少次?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单元测试题(轴对称图形)
一、填空。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
(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
2.圆的对称轴有( )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 )条。
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
3.右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为( )

4.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 S ② H ③ P ④ Q
2.下面图形中,( )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 ② ③
3.下面的英文字母,哪组找不出轴对称图形的字母?( )
①A B C G ②E F G H ③O P U W ④Q J L N
4.在下列图形中,有( )个是轴对称图形。



① 4 ② 3 ③ 2 ④ 1
5.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和( )

① 丹麦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②英文字母S是轴对称图形。
③小玲体重是31千克。
④一块菜地长48千米。
⑤一袋面粉重45吨

6.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长方形 ②平行四边形 ③ 圆 ④ 半圆
三、操作与实践。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分别画出它们的对称轴。

2.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四、解决实际问题。
1.跑道长500米,小明每天坚持跑2个来回,他每天跑多少千米?一周跑多少千米?


2.一条路长6千米.一个修路队每天修250米,修了16天后,还剩多少米?


3.食堂运来面粉80袋,每袋面粉重25千克,一个月后吃掉32袋,还剩面粉多少千克?


4.把264块月饼用包装盒装起来,每4块月饼一小盒,6小盒装成一大盒,装 完这些
月饼能装几大盒?


5.重庆到成都的公路长480千米,一辆汽 车从重庆出发,2小时行驶了160千米,照
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小时才能到达成都?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测试题(认识分数)

一、填一填。
1、有12个苹果,如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些苹果的(—),是( )个苹果。
5
4
1
11
2、3个是( ),( )个

是,里有( )个。
8
8
757
1
5
3、1小时的
3
是( )分钟;1小时的是( )分钟。
6
1
4、一堆小棒18根,这堆小棒的是( )根。如果把18根小棒平均分成6份,
3
其中的5份占这些小棒的( — ),是( )根。
5、
( )



( )




0 1




角=( — )元 2厘米=(—)分米 6、7分米=( — )米

3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 )
1、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 )。
111
①.
3
②.
6
③.
8

13
2、12只苹果的是( )只苹果;12个苹果的是( )个苹果。
34
① 3 ②4 ③9 ④12
3、场地上来了5只母鸡和2只公鸡,公鸡占这群鸡的( );后来跑掉了一只母鸡,
这时母鸡占这群鸡的( )。
2
212
① ② ③ ④
5
723
11
4、一堆砖头的比这堆砖的( )。
35
①多 ② 少 ③一样多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有( )
1
①把一盘草莓分成3份,其中的1份是这盘草莓的。
3
② 丹麦国旗是轴对称图形。
③英文字母O是轴对称图形。
6、□□□○○○ 左图中□和△的个数分别占图形总个数的( )。
△△△△△△



36311133
和 ②和 ③和 ④和
1010624246
7、10厘米的和10厘米的
2
5
4< br>的长度相比较,( )。
10
2
4
①10厘米的更长些 ②10厘米的更长些 ③它们一样长
5
10
四、操作题(共26分)
1、右图大正方形中有16个边长1厘米的相同的小正方形。(3分)
3

①请你给大正方形的
4
涂上颜色。

②大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3
请在钟面上画上时针。
2、 时钟从12起走了12时的 ,
4
(2分)

五、解决实际问题。
1
1、学校美术兴 趣小组一共有42个同学,其中学国画的占小组总人数的,学素描的
7
3
占小组总人数 的 。学国画和学素描的同学各有多少人?
6


3
2、三年级同 学参加戏曲小组的人数是参加体育小组人数的,参加体育小组的一共
5
有20人。
(1)参加戏曲小组的有多少人?


(2)如果每人每天喝一瓶纯净水,这些同学连续训练15天,一共需要多少瓶纯净水?


3、一根彩带长15分米,小红扎花用去其中的
2
,小红用了多少分米彩带 ?(先涂色
5
表示出小红用去的部分,再列式算一算。)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测试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填空。
1、计算或测量面积时要用( )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
3、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3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2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用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图形 ,它的周长是( ),面积是( )。

5、一个长方形菜地长是8米,宽是5米,面积是( )平方米,合( )平方分米。
6、用3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7、一块长方形菜地面积是45平方米,已知长是9米,宽是(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下面说法是正确的是( )
①边长4cm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②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相等。
③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2、用一根长8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 )。
①32平方米 ②64平方米 ③4平方米 ④2平方米
3、如图,长方形被分成了A、B两部分,这两部分的( )。
①周长和面积都不相等 ②周长相等,面积不相等。
③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4、用一根长20厘米的线,围一个长方形,正确的说法是( )。
①长5厘米,宽4厘米 ②长8厘米,宽2厘米
③面积一定是16平方厘米
5、用52平方分米的布做每块500平方厘米的手帕,最多可以做( )块。①1块 ②1块
也不够 ③10块 ④11块
6、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的周长大一些。
①长方形 ②正方形 ③不一定
7、有三块铁皮,面积分别是9平方分米、90平方分米和900平方分米。( )块铁皮的面积最
接近1平方米。
①9平方分米 ②90平方分米 ③900平方分米

8、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如下的图形, 周长最长的是( ),面积最大的是( )。

A、 B、 C、
三、作图题(每个图2分,共6分)
下面方格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


(1)请你在这张方格纸上画出一个面积是28平方厘米的长方形;再画一个面积为36平方厘米 的
正方形。
(2)估计图1的面积大约是( )平方厘米。




1





四、先量出必要的数据(取整厘米数),再分别计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共8分)







五、解决问题(共29分)
1、小玲用一张面积大约是48平方厘米的卡片量备课本封面,沿着长边一排摆了6张,沿着宽边
一排 摆了4张,备课本封面的面积是多少?(5分)


2、一张名片,长6厘米,宽4 厘米,做25张这样的名片,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卡纸?(4
分)


3、有一个正方形苗圃,一面靠墙,其他三面围竹篱笆。竹篱笆边长18米。
苗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竹篱笆长多少米?(4分)


4、王伯伯有一块正方形地,边长20米。
(1)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2)如果这块地的35种西瓜,种西瓜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4分)

(3)如果每平方米收西瓜28千克,这块西瓜地共收西瓜多少千克?(4分)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十单元测试题(统计)
一、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 )平均数是不合理的。
①小力走8步,共走了520厘米。他每步都是走65厘米。
②学校买来120盒粉笔,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20盒。
③电梯里有8人,他们体重的和是430千克。平均每人的体重大约是54千克。
2.池溏的平均水深140厘米,小华身高是145厘米。他下河玩水( )。
①不会有危险 ②可能有危险
3.四(1)班平均身高135厘米,五(2) 班平均身高147厘米。王民在四(1)班,张建在五(2)
班,王民比张建( )。
①高 ②矮 ③有可能高,有可能矮,也可能一样高。
4.四位同学进行100 米跑的成绩分别是:小明15.3秒,小军16.8秒,小华16秒,小山15.1秒。跑
第一的是( )
①小明 ②小军 ③小华 ④小山
5.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5本。
①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5本书。
②可能有捐4本书的。
6.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 )
①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
②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cm的队员。
7.下面图形中,( )是轴对称图形。

① ② ③
8.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3次,其中的1份是这张纸的( )。
111
① ② ③
368
二、解决问题
1.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540米 ,小明上学要走9分钟,回家时比上学少用两分钟,那么小明
往返一趟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3.修路队一周修路的情况如下表。(2+2+4+4)分
时间
米数
周一
250
周二
300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280 320 360 300 381
(1)( )修得最多,( )修得最少。
(2)平均每天修的米数大概在( )到( )之间。
(3)实际算算,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4)照这样计算,再修6天,还能修多少米?



5.李强的 书法作品参加比赛,7个评委的打分分别为89分、91分、62分、90分、92分、88分、
97分 。(4+4+1)
① 这7个评委打的平均分是多少?

② 如果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计算平均分,这时的平均分是多少?


③ 我认为( )个平均分更公平合理。


6.下面是周爷爷某星期每天锻炼的统计图。(单位:千米)(2+3+4+2)


(1)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制成统计表。
星期
路程(KM)















(2)跑得路程最远的是星期( ),最少的路程是星期( )。
平均每天大约跑( )千米。
(3)实际算一算,周爷爷平均每天跑多少千米?

(4)( )跑的比平均数多,( )跑的比平均数少。

励志诗歌朗诵稿-秀恩爱的说说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9月放假


航天员景海鹏-dj排行榜


小升初试题-关于圣诞节的作文


苏州人事局-圣诞节是几月几日


2015年中秋-关于战争的名言


胸围尺码表-火箭队口号


牛根生-党员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