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拓展与提高:典型应用题(2)(知识点总结+同步测试) 通用版

余年寄山水
904次浏览
2020年10月23日 16:2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观察植物作文-感恩节活动主题

2020年10月23日发(作者:申屠友松)


2020年小升初数学专题复习训练—拓展与提高
典型应用题(2)

知识点复习
一.
植树问题
【知识点归纳】
为使其更直观,用图 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
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 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
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1.
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 4、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与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再乘二,即:棵树=段数+1
再乘二.
二、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三、在正方形线路上植树,如果每个顶点都要植树.则棵数=(每边的棵数-1)×边数.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命题方向】
例1:杨老师从一楼办公室到教室上课,每走一层楼有24级台阶,一共走了7 2级台阶,杨老
师到
4
楼教室上课?


分析:把楼层与楼层 之间的24个台阶看做1个间隔;先求得一共走过了几个间隔:72÷24=3,
一楼没有台阶,所以杨 老师走到了1+3=4楼.
解:72÷24+1
=3+1
=4(楼)
答:杨老师去4楼上课.
故答案为:4.
点评:因为1楼没有台阶,所以楼层数=1+间隔数.
例2:有48辆彩车排成一列.每辆彩车长4米,彩车之间相隔6米.这列彩车共长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车与车的间隔数是48-1=47(个),那么所有的彩车之间的距离和
是: 47×6=282(米),因为每辆彩车长4米,所有的车长度和是:4×48=192(米),把这两
个数加起来就是这列彩车的长度.
解:车与车的间隔数是:48-1=47(个),
彩车之间的距离和是:47×6=282(米),
所有的车长度和是:4×48=192(米),
这列彩车共长:282+192=474(米).
答:这列彩车共长474米.
点 评:根据题意,按照植树问题求出彩车的长,因为每辆彩车还有车长,还要加上所有彩车的
车身长,才是 这列彩车的总长.
二.
方阵问题
【知识点归纳】
将若干人或物依一定 条件排成正方形(简称方阵),根据已知条件求总人数或总物数,这类问
题就叫做方阵问题.
数量关系:
(1)方阵每边人数与四周人数的关系:
四周人数=(每边人数-1)×4
每边人数=四周人数÷4+1
(2)方阵总人数的求法:


实心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
空心方阵:总人数=(外边人数)-(内边人数)
22
内边人数=外边人数- 层数×2
(3)若将空心方阵分成四个相等的矩形计算,则:
总人数=(每边人数- 层数)×层数×4.
【命题方向】
例1:四年级共选49位同学参加校运会开幕式,他们排 成一个方阵.这个方阵的最外层一共
有多少人?
分析:先根据方阵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 数,求出这个方阵的每边人数,再利用方阵最外
层四周人数=每边人数×4-4计算出最外层四周人数即 可.
解:因为7×7=49,所以49人组成的方阵的每边人数是7人,
7×4-4,
=28-4,
=24(人);
答:这个方阵的最外层有24人.
点评: 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4-4
的灵活应用 .
三.
年龄问题
【知识点归纳】
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解答年龄问题的一般方法是:
几年后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小年龄
几年前年龄=小年龄-大小年龄差÷倍数差.
【命题方向】


例1: 儿子今年6岁,父亲10年前的年龄等于儿子20年后的年龄.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
年龄的2倍时是 在公元哪一年?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儿子20年后是6+20=26岁,父亲今年26+10=36 岁.根据年龄增长是一
样的,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解:儿子20年后是6+20=26岁,父亲今年26+10=36岁.
设x年后,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由题意得
36+x=2(x+6)
36+x=2x+12
x=24
由今年是公元2011年,则2011+24=2035,
故当父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年龄的2倍时是公元2035年.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年龄问题,首先要把题意弄清,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四.
鸡兔同笼
【知识点归纳】
方法:假设法,方程法,抬腿法,列表法
公式1:(兔的脚数×总只数-总脚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鸡的只数; 总只数-鸡
的只数=兔的只数
公式2:( 总脚数-鸡的脚数×总只数)÷(兔的脚数- 鸡的脚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
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3:总脚数÷2-总头数=兔的只数; 总只数-兔的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4:鸡的只数=(4×鸡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 兔的只数=鸡兔总只数-鸡的只数
公式5:兔总只数=(鸡兔总脚数-2×鸡兔总只数)÷2; 鸡的只数=鸡兔总只数-兔总只数
公式6:(头数x4-实际脚数)÷2=鸡
公式7:4×+2(总数-x)=总脚数 (x=兔,总数-x=鸡数,用于方程)
公式8:鸡的只数:兔的只数=兔的脚数-(总脚数÷总只数 ):(总脚数÷总只数)-鸡的脚
数.
【命题方向】


例1:鸡兔同笼,鸡兔共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分析:假 设全部是兔子,有35×4=140只脚,已知比假设少了:140-94=46只,一只鸡比一只兔子少(4- 2)
只脚,所以鸡有:46÷(4-2)=23只;兔子有:35-23=12只.
解:鸡:(35×4-94)÷(4-2),
=46÷2,
=23(只);
兔子:35-23=12(只);
答: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
点评:此题属 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也
可以用方程, 设其中的一个数为未知数,另一个数也用未知数表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例2:班主任王老师,在期 末用50元买了2.5元和1.5元的水笔共30支,准备作为优秀作业
的奖品.那么2.5元和1.5 元的水彩笔各多少支?
分析:假设30支全是2.5元的水笔,则用30×2.5=75元,这样就多 75-50=25元;用25÷
(2.5-1.5)=25支得出1.5元的水笔支数,进而得出2.5 元的水笔数量.
解:1.5元的水笔数量:
25÷(2.5-1.5)
=25÷1
=25(支),
30-25=5(支),
答:2.5元的水彩笔5支,1.5元的水彩笔25支.
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这 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也可以
用方程进行解答.




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
.刘强今年
x
岁,李红比刘强大
5
岁,再过三年刘强比李红小( )岁.

A
.(
x

3
)岁

B

5


C

2


D
.(
x+3
)岁


2
.元旦节, 学校举行诗歌朗诵比赛.五(
2
)班学生排成一个方阵,最外层每边站
7
名学 生,最外层一共
有( )名学生.

A

28

B

32

C

24

3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
鸡兔同笼,有
10
个头,
28< br>只脚,鸡、兔各有( )只.

A

5

5

B

4

6

C

6

4

4
.五年级举行安全知识竞 赛,共有
20
道试题.做对一道得
5
分,做错或没做一道都要扣
3< br>分.笑笑得了
60
分,那么她做对了( )道题.

A

5

B

15

C

16

5
.一段公路长
2400
米, 在公路的两旁每隔
40
米放置一个垃圾桶,两端都放,共需要垃圾桶( )个.

A

60

B

120

C

61

D

122

6.观察下面
3
个图形的规律,按这样的规律排列,第
8
个图形有( )个.


A

24

B

28

C

32

7
.母亲的年龄比儿子大
26
岁,今年母亲的年龄恰好是儿子的
3
倍,儿子今 年是多少岁?

解:设儿子今年是
x
岁,依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3x

26

x

B

3x

26

C

3x

x

26

D

3x+x

26

8
.“湖边春色分 外娇,一棵柳树二棵桃.平湖周围三千米,五米一棵都栽到.漫步湖畔赏美景,可知桃树
有多少?”根据 这首诗,可以求出桃树有( )棵.


A

399

B

400

C

401

D

600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

9
.妈妈今年的年龄是小丽的
3
倍,妈妈比小丽大
22
岁, 小丽今年

岁.

10
.沿一个周长为
140米的圆形水池边插彩旗,每隔
10
米插一面,需要

面彩旗.

11
.某公园新辟一条小道,长
120
米,从头到尾在小 道一旁等距离做了
7
个长
12
米的花坛,那么,每两个


花坛之间的间隔是

米.

12
.五年级同学排成方阵做操,最外层每边站了
10
人,最外层一共有

名同学,整个方阵一共有


名学生.
< br>13
.有
28
盆花,平均放在会议室前、后、左、右四周,要求四个角都要放一 盆,每边放的花的盆数相同,
每边各有

盆花.

14
.小小今年
15
岁,小小的妈妈今年
43
岁,

年前小小妈妈的年龄是小小的
5
倍.

15
.一个大人一餐吃
2
个面包,两个小孩一餐吃
1
个面包,现在有大人和小孩 子共
99
人,一餐刚好一共吃

99
个面包.小孩有

人.

16

10
元钱刚好买面值
8
角 和
4
角的邮票
17
张,买了
8
角的邮票

张,
4
角的邮票

张.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

17
.今年小飞
5岁,妈妈
35
岁,妈妈的年龄是小飞的
7
倍,明年妈妈的年龄小飞的6
倍.

(判断
对错)

18
.围棋 盘的最外层每边能放
19
个棋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
76
个棋子.

.(判断对错)

19
.把一根木料锯成
3
段要
3.6
分钟,锯成
5
段要
6
分钟.

(判断对错)

20
.今有鸡兔同笼,头有
27
个,脚有
74
只,则鸡有
16
只,兔有
11
只.

(判断对错)

21
.小明今年
a
岁,哥哥比他大
b
岁,
c
年后,哥哥比他大
b
岁.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
8
小题)

22
.小红用
1
元的硬币摆了一个正方形方阵,最外层每边都有
6
枚硬币.最外层 一共有多少枚硬币?

23
.小区花园是一个长
20
米、宽
16
米的长方形.现在要在花园四周种树,四个角上都要栽,每相邻两棵
树间隔
4米.一共要栽多少棵树?


24
.张亮的爸爸比妈妈大
6岁,张亮爸爸、妈妈今年的岁数和是
72
.张亮的爸爸、妈妈今年各几岁?
25
.今年爸爸的年龄是小刚的
4
倍,
5
年后爸爸和小刚的年龄 和是
70
岁,今年爸爸和小刚各是多少岁?

26
.鸡兔同笼,上有
14
个头,下有
38
只脚,问鸡免各有多少只?

27
3
路公交车行驶路线原来共有
10
个站牌,每两个站牌之间的距离是< br>2km
.现在为了市民出行方便,一
共设了
19
个站牌,现在平均每两 个站牌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28

(北京市第一实验小学学业考)小区物业摆了一个正方形花坛(如图).最外一层摆的是兰花,里面
摆的都是月季花,兰花和月季花 各摆了多少盆?



29
.某停车场,停了小轿车和共享自行 车一共
32
辆,这些车一共
108
个轮子.其中小轿车有多少辆?用你
喜欢的方式表达想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
.【分析】李红比刘强大5
岁,即刘强比李红小
5
岁,由于年龄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再过
3
年,
他们相差的岁数不变,由此求解.

【解答】解:李红比刘强大
5
岁,即刘强比李红小
5
岁,

再过三年刘强还是比李红小
5
岁.

故选:
B


【点评】理解年龄差不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
.【分析 】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
4

4
;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解:
7
×
4

4


28

4


24
(人)

答:最外层一共有
24
名学生.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最外层点数=每边点 数×
4

4
的灵活应用.

3
.【分析】此类问题 可以利用假设法,假设全是鸡,那么就有
10
×
2

20
条 腿,这比已知
28
条腿少了
28

20

8
条腿,
1
只兔比
1
只鸡多
4

2
2
条腿,由此即可得出兔有:
8
÷
2

4
只, 则鸡有:
10

4

6
只,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假设全是鸡,那么兔有:


28

10×
2
)÷(
4

2



8
÷
2


4
(只),

则鸡有:
10

4

6
(只);

答:鸡有
6
只,兔有
4
只.

故选:
C


【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 关键是用假设法,也可以用方程进行解答.

4
.【分析】假设
20
题全做对,则应得
20
×
5

100
,实际比假设少得了< br>100

60

40
分,这是因没做或做
错一题不仅 不得
5
分,还要扣
3
分,就是少做或做错一题少得
3+5

8
分.据此可求出做错的题数.求出
做错的题数,再用
20
减,就是 做对的题数.


【解答】解:假设
20
题全做对,则做错了:

(< br>20
×
5

60
)÷(
3+5


=(
100

60
)÷
8


40
÷
8


5
(题)

做对的题数是:
20

5

15
(题)

答:他做对了
15
题.

故选:
B


【点评】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此类题目一般用假设法来进行解答,也可用方程进行解答.

5
.【分析】根据题意,用
2400
÷
40
求出间隔数,因 为两端都放置一个垃圾桶,用间隔数加上
1
,就是一旁
放置垃圾桶的个数,然后再乘上
2
即可.

【解答】解:(
2400
÷
40+1
)×
2


61
×
2


122
(个)

答:共需要垃圾桶
122
个.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两旁植树问题,先根据两端植树, 用路长除以间隔距离加上
1
,求出一旁的个数,
再乘上
2
即可.
6
.【分析】每边圆圈的个数=图形顺序
+1
;再利用方阵最外层四周 点数=每边点数×
4

4
计算出最外层四
周圆圈数即可.

【解答】解:(
8+1
)×
4

4


36

4


32
(人)

答:第
8
个图形有
32
个.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总点数=每边点数× 每边点数;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
4

4

灵活应用.

7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式,今年母亲的年龄﹣儿子的年龄=
26岁,设儿子今年是
x
岁,那么今
年母亲的年龄是
3x
岁,然后列 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儿子今年是
x
岁,那么今年母亲的年龄是< br>3x
岁,


3x

x

26

2x

26

x

13

答:儿子今年是
13
岁.

故选:
C


【点评】此题考查列方程解应用题,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出基本数量关系,设未知数为
x
,由此列方程解
决问题.

8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是在平湖(封闭图形 )一圈栽树,平湖的周长是
3000
米,每
5
米栽一棵树,

3000
除以间距
5
米可以求出桃树和柳树的总棵数,又因为一棵柳树二棵桃树,即 桃树的棵数是柳树的
2
倍;然后根据和倍公式,用总棵数再除以
2+1
3
求出柳树的棵数,再乘
2
即可.

【解答】解:
30 00
÷
5

600
(棵)

600
÷(
1+2
)×
2


200
×
2


400
(棵)

答:桃树有
400
棵.

故选:
B


【点评】在封闭图形中植树,植树棵数等于植树的路程除以间隔距离即可.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

9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妈 妈与小丽的年龄差是
22
岁,又知妈妈的年龄是小丽年龄的
3
倍,倍数差是< br>3

1

2
,再根据差倍公式差÷(倍数﹣
1
)=较小数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意,

小丽的年龄:
22
÷(
3

1



22
÷
2


11
(岁)

答:小丽今年
11
岁.

故答案为:
11


【点评】本题考查了年龄问题与差倍问题的综合 应用,关键是找到数量差与它对应的倍数差,从而求出
一倍的量.

10
.【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圆形水池的周长是
140
米,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插彩旗时,彩旗的面数= 间隔
数,据此求出间隔数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
14 0
÷
10

14
(面)

答:需要
14
面彩旗.

故答案为:
14


【点评】此题问题原型是:植树问题中,围成封闭图形植树时,植树棵数=间隔数.

11
.【分析】
7
个长
12
米的花坛,花坛的总长是:
7< br>×
12

84
(米),那么还剩下:
120

84

36
(米),
从头到尾在小道一旁等距离做了
7
个 花坛,那么间隔数是
7

1

6
(个),然后用
3 6
除以间隔数就是间
距.

【解答】解:
7
×
12

84
(米)

120

84

36
(米)

36
÷(
7

1



36
÷
6


6
(米)

答:每两个花坛之间的间隔是
6
米.

故答案为:
6


【点评】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 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
1
,即:棵数=间隔数
+1
.本
题关键是求 出除去花坛的总长,剩下的长度.

12
.【分析】最外层人数=每边人数×
4

4
;实心方阵中总人数=每边人数×每边人数;代入数据即可解
答.
【解答】解:
10
×
4

4

36
(名),

10
×
10

100
(名),

答:最外层一共有
36
名同学,整个方阵一共有
100
名学.

故答案为:
36

100


【点评】此题考查了 方阵问题:最外层点数=每边点数×
4

4
;实心方阵中总点数=每边点数× 每边点
数的灵活应用.

13
.【分析】根据方阵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 ×
4

4
可得:每边点数=四周点数÷
4+1
,然后代入数 据
解答即可.

【解答】解:
28
÷
4+1


7+1


8
(盆)

答:每边各有
8
盆花.


故答案为:
8


【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 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
4

4
的灵活应用.

14< br>.【分析】设
x
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小的年龄的
5
倍,那么小小的年龄 就是(
15

x
)岁,妈妈的年龄是

43
x
)岁,用小小的年龄乘上
5
,就是妈妈的年龄,由此求解.

【解答】解:设
x
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小小的年龄的
5
倍,由题意得:


15

x
)×
5

43
x

75

5x

43

x

4x

32

x

8

答:
8
年前小小妈妈的年龄是小小的
5
倍.

故答案为:
8


【点评】解决本题设出未知数,表示出小小和妈妈的年龄,再根据倍数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 br>15
.【分析】假设都是大人,一共需要
99
×
2

198
个面包,比实际多了
198

99

99
个 ,因为每个大人比
小孩多吃
2

1
÷
2

1.5
个面包,那么小孩有
99
÷
1.5

66
;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99
×
2

99
)÷(
2

1
÷
2



99
÷
1.5


66
(人)

答:小孩有
66
人.

故答案为:
66


【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br>也可以用方程,设其中的一个数为未知数,另一个数也用未知数表示,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16
.【分析】假设全部为
0.8
元的,共有
0.8
×
17

13.6
元,比实际的
10
元多:
13.6

10

3.6
元,因为我
们把
0.4
元的当成了
0.8
元的,每张多算了
0.8

0.4

0.4
元,所以可以算出
4
角的张数,列式为:
3.6
÷
0.4< br>=
9
(张),那么
0.8
元的就有:
17

9

8
(张);据此解答.

【解答】解:假设全是
8角的,
4
角=
0.4
元,
8
角=
0.8


4
角:(
0.8
×
17

10)÷(
0.8

0.4



3.6
÷
0.4


9
(张)

8
角:
17

9

8
(张)

答:买了
8
角的邮票
8
张,
4
角的邮票
9
张.


故答案为:
8

9


【点评】解 决鸡兔同笼问题往往用假设法解答,有些应用题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思考问题时,
可以假设要 求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未知量相等,或假设它们为同一种量,然后按照题中的已知条件进行
推算,如果数 量上出现矛盾,可适当调整,以求出正确的结果.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

17
.【分析】明年小飞(5+1
)岁,妈妈(
35+1
)岁,求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飞的几倍,根据求一个 数是另
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然后再和
6
倍比较即可.

【解答】解:(
35+1
)÷(
5+1



36
÷
6


6

即今年妈妈 的年龄是小飞的
7
倍,明年妈妈的年龄是小飞的
6
倍,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br>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用除法解答 .解题规律:抓住年龄差是个不变的数(常
数),而倍数却是每年都在变化的这个关键.
18
.【分析】利用空心方阵最外层总点数=每边点数×
4

4
,即可计算得出这个围棋盘最外层一共可以摆
放的棋子数,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解:
19
×
4

4



76

4



72
(个);

答:最外层一共可以摆放
72
个棋子.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空心方阵最外层总点数的计算方法的灵活应用,熟记公式即可解答.
< br>19
.【分析】一根木料锯成
3
段,锯了:
3

1< br>=
2
次,共用了
3.6
分钟,那么锯一次用:
3.6
÷
2

1.8
(分);
锯成
5
段,锯了:
5

1

4
次,要用:
1.8
×
4

7.2
(分钟);据此解答.

【解答】解:
3.6
÷ (
3

1
)×(
5

1



1.8
×
4


7.2
(分钟)

即:把它锯成
5
段要用
7.2
分钟;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植树问题,知识点是:锯木次数=段数﹣
1


20
.【分析】假设全都是鸡,则应用
2
×
27
=< br>54
只脚,实际有
74
只,实际就比假设多了
74

54

20
只脚,
这是因为每只兔子比每只鸡多了
4
2
只脚.据此可求出兔子的只数,再用
27
减兔子的只数,就是鸡的
只数 .据此解答.

【解答】解:(
74

2
×
27< br>)÷(
4

2



20
÷
2


10
(只)

27

10

17
(只)

即有鸡
17
只,兔子
10
只,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属于典型的鸡兔同笼问题,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用假设 设法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得出结论;
也可以用方程,设其中的一个数为未知数,另一个数也用未知数表示 ,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1
.【分析】根据“小明今年
a
岁,哥哥 比他大
b
岁,”可以求出今年哥哥的年龄;再分别求出
c
年后小
明和 哥哥的年龄,那哥哥比小明大的年龄即可求出.

【解答】解:哥哥今年的年龄是:
a+b
岁,

c
年后小明的年龄是:
a+c
岁,

c
年后哥哥的年龄是:
a+b+c
岁,

c
年后哥 哥比小明大的岁数是:
a+b+c
﹣(
a+c



a+b+c

a

c


b
(岁)

答:
c
年后哥哥比他大
b
岁,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是通过计算推导出两人的年龄差是不会随着年龄的 变化而改变的,在推导计算时,把
所给出的字母当作已知数,找出对应的量,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 题.

四.应用题(共
8
小题)

22
.【分析】 最外层每边都有
6
枚硬币,要求最外层一共有多少枚硬币,根据最外层点数=每边点数×
4

4
;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解答】解:
6
×
4

4


24

4


20
(枚)

答:最外层一共有
20
枚硬币.


【点评】此题考查 了方阵问题中:最外层点数=每边点数×
4

4
的灵活应用.
23
.【分析】长方形是一个封闭图形,封闭图形的周长除以间隔距离就是植树棵数.根据长方形的 周长公
式:
C
=(
a+b
)×
2
,求出它的周长, 再除以它的间隔距离
4
米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解:花园的周长是:


16+20
)×
2


36
×
2


72
(米)

四周可以栽树:

72
÷
4

18
(棵)

答:一共要栽
18
棵树.

【点评】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

24
. 【分析】设张亮的爸爸
x
岁,则妈妈的年龄是(
x

6
)岁 ,根据等量关系“爸爸、妈妈今年的岁数和是
72
”,列方程解答即可.

【 解答】解:设张亮的爸爸
x
岁,则妈妈的年龄是(
x

6
) 岁,

x+x

6

72

2x

78

x

39

39

6

33
(岁)

答:张亮的爸爸、妈妈今年分别是
39
岁、
33
岁.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年龄问题,首先要把题意弄清,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答即可.

25
.【分析】
5
年后爸爸和小刚的年龄和是
70
岁,那么 今年爸爸和小刚的年龄和是
70

5

5

60< br>岁,相当
于小刚年龄的
4+1

5
倍,然后根据和÷(倍数< br>+1
)=
1
倍数求出小刚的年龄,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解 答】解:小刚:(
70

5

5
)×(
4+1


60
÷
5


12
(岁)

爸爸:
12
×
4

48
(岁)

答:今年爸爸
48
岁,小刚
12
岁.

【点评】本 题考查了年龄问题与和倍问题的综合应用,关键是找到数量和与它对应的倍数和,从而求出
一倍的量.< br>
26
.【分析】假设全部为兔子,共有脚
4
×
14

56
只,比实际的
38
只多:
56

38

18
只,因为我们把鸡当


成了兔子,每只多算了
4

2

2
只脚,所以可以算出鸡的只数,列式为:
18
÷
2

9
(只),那么兔子就
有:
14

9

5
(只);据此解答.

【解答】解:假设全是兔,
< br>鸡:(
4
×
14

38
)÷(
4

2



18
÷
2


9
(只)

兔:
14

9

5
(只)

答:鸡有
9
只,兔有
5
只.

【点评】解答此类题 目一般都用假设法,可以先假设都是鸡,也可以假设都是兔.如果先假设都是鸡,
然后以兔换鸡;如果先 假设都是兔,然后以鸡换兔.这类问题也叫置换问题.通过先假设,再置换,使
问题得到解决.

27
.【分析】此题属于两端都植树问题,公式为间隔数=树的棵数﹣
1
,在 原来停靠点的间隔数就是
10

1

9
(个),间隔距离为
2
千米,从而可求出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再除以现在的间隔数是
19
1

18
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
2
× (
10

1
)÷(
19

1



18
÷
18


1
(千米)

答:现在平均每两个站牌之间的距离为
1
千米.

【点评】本题属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解答依据是植树棵数=间隔数
+1


28
.【分析】(
1
)最外一层摆的是兰花,每边有
8
盆, 然后根据“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
4

4
”,
代入数据解答即 可;


2
)里面摆的都是月季花,每边有
6
盆,然后根据 “总点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代入数据解答即
可.

【解答】解:(
1

8
×
4

4


32

4


28
(盆)

答:兰花摆了
28
盆.


2

6
×
6

36
(盆)

答:月季花各摆了
36
盆.

【点评】此题考查了方阵问题中:总点 数=每边点数×每边点数;最外层四周点数=每边点数×
4

4

< p>
灵活应用.

29
.【分析】假设全是小轿车,则一共有轮子
3 2
×
4

128
个,这比已知的
108
个轮子多了
128

108

20
个,因为小轿车比共享自行车多4

2

2
个轮子,所以共享自行车有:
20
÷
2

10
辆,则小轿车有
32

10

22
辆.

【解答】解:假设全是小轿车,则共享自行车有:

32
×
4

108
)÷(
4
2



20
÷
2


10
(辆)

则小轿车有:
32

10

22
(辆)

答:小轿车有
22
辆.

【点评】此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采用假设法即可解答.

工作简历-如何写辞职信


水的重要性-实习鉴定


华天涉外学院-师德体会


握手礼仪-高一物理教案


弯曲体位-环保知识资料


盐城工学院教务管理-新党章心得体会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化工北方学院


溺水安全知识-团队队名口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