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问题汇总
关于孝的名言-库房工作总结
西方经济学复习资料
1. 西方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对
象不同。政治经济学以社会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
用。
(2)研究内容不同。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构;
西方经济
学主要研究供给、需求、效用、成本、收益、边际、均衡等。
(3)研究方法不同。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抽象法和辩证法;西方经济学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心理分析
和实证分析的
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法与定量分析法在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中都有运用,但是政治经济学以定性分
析
法为主,而在西方经济学研究中,定量分析法比较重要。
(4)研究的层次不同。政治经济学偏重于对
经济关系本质的分析;一般而言,西方经济学偏重于对经济现象的表
层描述和分析。
2. 有的经济学家把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归纳为选择,你怎么理解?
答:由于相对于无限
的人类欲望而言,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欲望无限性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一切
社会经济活动
。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是人们必须做出的选择行为——即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
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即选择。
3. 请你举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规范经济学和实证经济学?
规范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研
究方法之一,是指那些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某些分析和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
并以此树立起经济理
论的前提,作为经济政策制定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要解决的是
“应该是什
么”的问题。比如,研究通货膨胀现象的时候,规范经济学主要回答通货膨胀的弊端有哪些。
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
并
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比如,通货膨胀现象出
现时,实证
经济学会分析其形成原因,如货币发行过多、消费者总需求大等。
4.
说说什么是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是说明商品本身价格和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其基本内容是: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
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
加。
但也有例外,比较重要的例外是吉芬商品和炫耀性商
品。所谓吉芬商品就是在其他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当
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增加,价格下降时,需求
量减少,主要为价格较低的生活必需品,一般表现为供不应求,
主要受心理预期的影响。而炫耀性商品是
用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商品,如首饰、豪华型轿车等,这种商品只有在
高价时才现实人的社会身份高,
因此价格下降时需求反而会减少。
5.
在影响供给因素中,其他商品的价格如何影响供给?举个例子来说明。
在A、B两种互补商品中,A商
品的价格上升,对B商品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B商品的价格下降,供给减
少;反之,A商品的价格下降
,对B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B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如,汽车与汽油
为互补商品,汽车的价
格上升,对汽车的需求会减少,从而对汽油的需求减少,汽油的价格下降,供给也会相应减
少。
在A、B两种替代商品中,A商品的价格上升,对B商品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B商品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反之,A商品的价格下降,对B商品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B商品的价格下降,供给减少。如,苹果与香
蕉
为替代商品,苹果的价格上升,对香蕉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香蕉的价格上升,供给增加。
6. 什么是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
支持价格是一种价格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
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一般应用于
农业。后果是供给大于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
需要增加库存或扩大外需。
限制价格,是政府为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而对这些产品所规定
的最高价格,限制价格一般低于
均衡价格,是政府为保护消费者利益而制定的最高限价。限制价格政策一
般是在战争或自然灾害等特殊时期使用。
1
7.
尽量用简短的语言说明什么是弹性理论(弹性理论研究什么)。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
动,但需求量或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弹性理论正
是要说明价格变动与需求量或供给量
变动之间的这种量的关系的。
8.
9. 什么是恩格尔定律? 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
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1)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静态】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其食品支出在总的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不同: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
重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其食品支出比重越低。
(2)恩格尔定律:其他条件不变,随
着收入提高,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重有所下降的趋势。【动态】
恩格尔定律表明:食物开支占总消
费数量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越高,生活水平越低;反过来,食物占比重越小,
恩格尔系数越低,生活水
平就越高。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用于食物消费部分支出的比重就越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
的经济学家又对恩格尔定律做了若干补充,恩格尔定律的内容有所增加。目前西方经济学
对恩格尔定律的
表述如下:
1、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即恩格尔系数)会下降。
2、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家庭住宅建设和家务经营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体不变。
3、随着
家庭收入的增加,用于服装、交通、娱乐、卫生保健、教育方面的支出和储蓄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会上升。
10. 请你举个例子来说明边际效用。
(1)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
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即消费量变动所引起的效用的变动。
(2)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
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达到最大;当边际效用为负数时,总效
用减少。
(3
)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所以被称为边际效用的递减规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品消费量的增加,他从物品连续增加的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举例:
【1】对一个饿着肚子的人来说,第一碗饭给他的效用最大,第二碗饭则没有那么大了,吃到一定程度后
,再吃的
话,饭给他的效用是负的,即不仅不能给他好处,反而是负担。
【2】对买车的人也
一样,当他买了第一辆车时,他感到方便很多,同时有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当他买第二辆车时,
由于他不
能同时用两辆车,这第二辆车给他的效用就没有第一辆车大。当然第二辆车还能起到备用的作用,而且会增
加他的炫耀资本,此时总的效用是增加的,但增加的幅度没有他买第一辆车时增加的幅度大。如果他继续购车,
买了
车后,既要雇司机,又要准备停车的车库,同时要防范窃贼等等,这些成本反而可能高于第三辆车给
他带来的效用,
是得不偿失的。
【3】你开了个小作坊,你一个人每天可以产出5件商品,那
么效率是5件天。你的生意越做越大,需要找来帮手,
于是现在变成了2个员工。人多了,工作时聊天误
工等问题,于是效率变成了8件天,但是平均算下来,实际上每个
人每天产出商品是4件,边际效用递减
,每个人在工资等激励制度不变的情况下,产出效率会越来越小。
11.
请你说说消费者均衡,即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
消费者均衡所研究的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从理论上讲
,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表示并进行加总求和,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为:
(1)把全部收入用完。(2)每一元钱都花在刀口上,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注意其假设
的条
件)
序数效用论认为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
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
能用序数来表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消费者可能
线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
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也就是(1)把钱花
光,买到商品的最大数量。(2)追求最大的满足。
2
把西方经济学第二章的内容高度概括一下。
消费者理论是以单个消费者为中心
的。只要消费者具有完全的消费自由,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就可以实现效用最大
化。但消费者没有完全的消
费自由:
(1)国防、立法、交通之类的公共物品;
(2)消费者不是完全理性的;
(3)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外部性。
(4)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如生产者的广告。
所以还需要有相关政策来纠正市场机制的不足。
12. 什么是消费者主权? <
br>消费者主权是诠释市场上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一个概念,消费者通过其消费行为以表现其本身意愿和偏好
的经
济体系,称为消费者主权。 即,消费者决定自己的消费者。
13.
讲一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又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
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
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
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
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
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
律。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通俗的说法
是:开始的时候,收益值很高,越到后来,收益值就越少。用数学语言表达:x是自
变量,y是因变量,
y随x的变化而变化,在开始的时候,y值随着x值的增加而增加,到了一定临界值后,y的值却
随x的
增加不断减小。
比如,在农田里撒化肥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当你向一亩农田里撒第一个100公斤
化肥的时候,增加的产量最
多,撒第二个100公斤化肥的时候,增加的产量就没有第一个 100公斤
化肥增加的产量多,撒第三个100公斤化肥的
时候增加的产量就更少,也就是说,随着所撒化肥的增加
,增产效应越来越低。
14. 讲一下内在性与外在性(内在经济与外在经济)。
【内在经济】内在经济是指一个厂商在生产规模扩大的时候,由自身的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的现象
。
或者说是厂商规模的扩大所引起的平均成本的降低和收益的增加的现象。
【内在不经济】一
个厂商由于本身的规模过大,规模不适度,而引起的产量减少,效益递减的现象被称作是规模
不经济。
【外在经济】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称为外在经济。
【外在不经济】外在不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生产规模扩大以后使个别厂商的单位产量减少和成本增加。如果厂商数
量增加从而整个行业的产量增加使得单个厂商的成本增加,则称该行业存在着外在不经济。
15. 如何理解利润最大化?
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表明厂商每年多生产以单位产品多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
的成本,
这时,对该厂商来说,还有潜在的利润没有得到,厂商增加生产是有利的,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
利润最大化。
如果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表明该厂商每年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小于这一单
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这对该厂商来说就会造成亏损,更谈不上利润最大化了,因此,厂商必然要减少产
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调整其产量,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
实现利润最大
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
,即实现了利润最大化。
3
16. 垄断竞争市场为什么既存在垄断又存在竞争?
垄断竞
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并出售相近但不同质商品的市场现象。是指一种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
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引起这种竞争垄断的基本条件是产品差别的存在。
每一种有差
别的产品都可以以自己的产品特色在一部分消费者中形成垄断地位,这样,产品差别就会引起垄断。
产品
差别是造成厂商垄断的根源。
但由于同行业产品本来就是相近的、同一类型的,而且产品之间的差别不
是大到产品完全不能相互替代,一定程
度的可相互替代性又让厂商之间相互竞争,因而相互替代是厂商竞
争的根源。
比如,各种空调形成了竞争,但根据其静音、环保等产品特色又可以形成垄断。
17. 西方经济学中的“利润”如何理解?
利润指企业销售产品的收入扣除成本价格和税金以后的余额。
利润是一种颇为特别的经济学概念,它有两种含义:
(1)经济利润:总收入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习惯地用“Π”来表示(要注意的是,总成本包括机会成本)。
(2)正常利润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支付给企业家资本投资的报酬。
西方经济学家把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利润。
正常利润是企业家才能的价格,也是企业家才
能这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它包括在成本之中,其性质与工资
相类似,也是由企业家才能的需求与供
给所决定的。
超额利润是指其他条件保持社会平均水平而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
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
润。包括创新的超额利润、承担风险的超额利润与垄断的超额利润。
18. 西方经济学中关于“分配理论”两条基本的原理。
1、按生产要素分配;2、生产要素的供求影响其分配(如何影响)。
19.
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或译坚尼系数,是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根据洛伦斯曲线所定义的判
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
的指标。
即,根据洛伦斯曲线可以计算出反应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
这一指标就
是基尼系数。
A面积表示实际收入线与绝对平均线之间的面积,B表示实
际收入线与绝对
不平等线之间的面积。
基尼系数=A÷(A+B)
若其等于0,表
明洛伦斯曲线与45度线重合,社会分配绝对公平;等于1
则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实际基尼
系数总是大于零二小于一。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
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 平均。
20. GDP。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
品和劳务的价值,要注意的是:这里指的是一国国境内
的产值,不管是国内企业的产值还是国外企业的产值,都算在
内,外资的产值也算在内,是属地原则,以
地域划分的,就是中国特定时间境内生产总和,包括在华投资的国外个人
和机构,比如通用投资建厂生产
指。
【GNP】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国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包括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要注意的是:这
里指的是一国国民的产值,这个国家在外国的产值也算在内,是属人原则,是以国籍划分
的,指中国人特定时间生产
总和,包括国内在外投资,比如联想在美国建厂生产值。
4
21. 如何看待“节俭并非美德”。
22. 通货膨胀有何危害。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
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
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第一,通货膨胀会直接影响公众的生活。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所以在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将有利于债
务
人而不利于债权人(比如借100元,加上利息要还120,但此时120可能还比不上之前的80元
);在雇主与工人之间,
将有利于雇主而不利于工人,因为利润增加但工资不增加或者工资增加之后或者
工资增加得比较少;在政府与公众之
间,将有利于政府而不利于公众,因为随着名义工资的提高,达到纳
税起征点的人增加了,政府的税收增加,而公众
的纳税额增加,实际收入减少。
第二,通货膨胀不利于产业结构的正常发展。
第三,通货膨胀很可能引发经济危机。
23. 通货紧缩有何危害。
第一,
通货紧缩时,需求不足,价格下降,影响企业发展,企业利润下降,经济衰退;
第二,
通货紧缩时,财政会遇到麻烦,没有税可收;
第三, 通货紧缩会引起失业,从而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第四,
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