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问题期末作业

巡山小妖精
545次浏览
2020年11月03日 16:1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唐诗宋词选读-我爱祖国手抄报内容

2020年11月3日发(作者:周达明)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姓名:裴天魁
学号:11073144
网络工程四班

关于中国经济问题浅谈
随着中国经济的告诉发展,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我认为当 前中国经济面
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不断增强的通货膨胀、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产业结构转
型 的缓慢。这三大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致命因素,本文将分别阐述
这几个问题的成因、分析问 题、依据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解
决方法。通货膨胀的加剧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贫富差距的扩大进一步破
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不利于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业结构转型的缓 慢
使中国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制约了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一,我们过去的繁荣建立 在出口高增长和投资高增长之上。这个高增长有
一个特点,就是持续的高增长形成了一个很大的产能,特 别是制造业,很多与房
地产相关的制造业,产能非常大。这一次保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把这些落< br>后的产能淘汰,而有时候反而是逆调整,就是技术水平不高的钢材卖不出高价,
需求量不大,技术 含量高的钢材卖不到好价,没有需求,这就是一个逆调整。 保
增长已经产生了某些负面效应,第一个效 应就是我们还是继续过度依赖于投资,
投资依然带来产能的扩张,产能扩张就会带来麻烦。国家现在重视 了,对六个行
业进行了结构调整。我认为产能过剩问题,不是明年会显现,而是后年,未来好
多 年中国最大的一个压迫经济的力量是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问题过去有两个方
法解决:一个是出口,一个 是投资来消化产品。担心出口这架马车歇下来之后,
中国投资增加产能,以后就会很麻烦,就会形成产能 过剩危机。所以现在一定要
通过调整结构,通过让投资适当的放慢,来减少产能过剩的压力。
第二,资产泡沫问题。20XX年的GDP总量增长大概是1.6万亿,我们20XX
年的 信贷增长是10万亿。这就意味着我们信贷扩张的产出效应是很低的,但产
生另外一个效应很高,就是资 产泡沫,预计中国的房地产价格稳定了之后还是会
拉高的。过去的八年,2001-20XX年,中国信 贷总投放量新增的是20.1万亿,
同期GDP增长是20.4万亿,有多少信贷创了造多少GDP。2 0XX年我们还是按
照多少信贷创造多少GDP, GDP应该增长35%,但这是不可能的,我们增长 只
有8%。我们实体经济,整个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并没有那么大,并没有10万亿,
但我们投放 了10万亿。实际可能要6万亿,我们多出了4万亿,多出的4万亿
最终的结果不是选择通货膨胀,就是 选择资产泡沫,所以资产泡沫对未来发展是
很危险的。 第三,国际贸易摩擦集中爆发。也就是中 国未来面对的国际格局和
国际形势会非常复杂、非常冲突,摩擦将不断加剧。美国经济增长恢复了,反而
放手,采取很多对中国不利的政策,造成价格的上升、下降,美国可能会采取抑
制中国的政策, 所以我们要做好准备,包括可能造成价格的波动。而且还有贸易
保护主义和人民币升值,像这样的因素, 美国明年可能不断地打这些牌,核心要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务是抑制中国。
中国的城市化之落后于工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过去50多年里工业化< br>的道路非常独特。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的国家,几乎都会发生投资和建设的混乱
现象,越早越如此 ,但是一般说来,在其他国家,工业首先在城市和矿山兴起,
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向郊区或其他低成本的 城镇转移。但是中国的工业化从50
年代兴办人民公社时就开始向广大的乡村分散,“大跃进”失败后, 为了调整经
济,不得不动员大量人口返回农村,而且不得不实行最严格的城乡户籍隔离,实
际上 经济体系也被分割开来,城市工业是自我服务的,农村工业被允许自成一体。
70年代就已形成“社队企 业”,改革开放后更如决堤之水,波涛汹涌。乡镇企业
的发展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转轨具有根本性意义,因 为它所带来的对传统计划经济
的冲击既是致命的,又是温和的,没有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中国经济改革 不可
能很快地且持续地见到发展成效,市场经济机制也不可能稳步地不可逆转地取得
支配地位。 但是,由于制度和政策上沿袭了“二元安排”,乡镇企业及其资源被
挤到城市经济体系之外的地方寻求出 路。以乡镇企业遍地开花为特征的农村工业
化,导致了工业组织在空间上的过度分散,90年代初期大约 87%的乡镇企业分
布在村,直到今天仍然只有30%左右进入城镇和园区,服务业的市场形成相对延< br>迟,乡村人口的非农化自然也放慢了步伐。这种过度分散的工业化道路对整个经
济的长远可持续发 展及内部的结构平衡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在最近十多年里越来
越严重地显现出来。除了当期的资本投入浪 费和持续多年的银行贷款坏账之外,
资源、环境以及人口质量方面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仅只从这一角度 来观察,就
可以看到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有多么重
要的意 义。
劳动力市场的长期分割是造成中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原因,在带来严重
的社会道义问 题之前,首先是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率和国民福利可能达到的水平。
然而,许多中国经济学家,甚至还包括 相当数量的外国经济学家认为,工资水平
的停滞和就业保障的缺乏,是中国经济的优势所在。不能说他们 完全没有一点道
理,但是那些言之凿凿的论据其实大都似是而非。一是所谓“原始积累论”,套
用工业革命时期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起飞国家的情形,强调资本的极端稀缺
性,显然与中国连续多年 资本净流出的状况有天壤之别;二是所谓“劳动力无限
供给论”,违反了经济学最基本的原理:资源都是 有限的,劳动力资源更是有限
的,而且供求均衡取决于价格水平,在“民工荒”的呼叫声中这种理论已经 听不
到多少动静了;三是所谓“劳动力市场弹性说”,把劳动者区分为城镇的和农村
的、本地的 和外地的、固定的和临时的,同工不同酬,只能增加摩擦和风险,降
低工作效率,这种“弹性”决不是经 济生机和活力所需要的;四是所谓“有利于
城乡双向流动说”,实质是期望城市和政府对外来务工人员不 承担任何责任,一
旦经济波动有人失业,他们能自动返回老家,然而没有看到城市化是一个不可逆
的现代化过程;五是所谓“保持竞争力理论”,现代经济竞争靠的是技术进步和
产品创新,靠的是劳动 生产率的不断提升,如果把市场优势长期建立在廉价劳动
力的基础上,这种经济注定会走向衰败;六是所 谓“保护农民理论”,认为如果
进城务工者的待遇好过在家务农者,那就会从根本上动摇农业基础,岂不 知农业
产业化之所以步履蹒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土地上滞留的人口太多等等。类似
的高论还 有许多。我们不能不提出一个最简单的问题,1995年以后的10年里国
民经济增长1.38倍,但是 数以亿计农民工的工资几乎没有增长,那么多新生产
出来的产品谁来消费呢?不要考虑道德和良心,暂不 讨论生产目的和社会价值,


多练出技巧 巧思出硕果
仅就经济自身循 环的要求来观察,难道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吗?高工资高福利曾经
在发达国家导致高物价和增长停滞,但是 ,大概不能因之就说我们期望的是一切
都相反。值得庆贺的是,去年以来终于出现了好转的势头。
与劳动力市场统一密切相关,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
发展的制度性建设, 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中国在养老、医疗、失业等基本社会
保障领域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和其他国家一样 ,原有的现收现付体制在财政上难
以为继,而且造成严重的低效率;二是数以亿计的劳动者及其家庭没有 被纳入任
何保障体系。与城市化进程人为拖延不无相互关联作用的是,坚持排斥农民进入
统一社 会保障体系,而这样做的理由之一是农民的承包土地可以成为其最好的社
会保障。受过经济学训练的人会 发现,此说难以成立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1)
土地是农民家庭的生产资料,如果用来养老或医疗, 那就得出卖;(2)土地在法
律上并不是农民可以自由出售的;(3)国家垄断非农用地的一级市场,农 民并不
能得到大部分土地出让收益;(4)土地有级差,不同条件不同地段的土地出让价
格可能 有天壤之别;(5)农民从土地非农化过程中得到的现金收入可能储蓄也可
能消费,但两者都不属于社会 保障;(6)任何国家,特别是工业化有所发展的国
家,都不可能无视公民缺乏最基本保障的事实,否则 经济社会稳定就难以维持,
换言之,政府要对所有农村居民承担一定的社会保障责任,这是不容讨论的既 定
前提。
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还比较年轻,又不存在高福利国家那样的负担,中国的社会保障问题相对说来更容易解决。首先必须确立起预筹积累的模式,不能
重复欧洲的“大锅饭 ”制度,但是不应搞成自由分散的基金运作;其次,必须保
持开放形态,把进城的农民以及没有进城的农 民逐步纳入基本保障体系。疑问马
上产生:哪来那么多钱呢?谁会为过去没有积累的中老年职工以及农民 提供积累
呢?因此,结论似乎只能是,新体制要么不能转动,要么只能“空转”。我从20
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就开始沉迷于一个所谓的“一石三鸟”的幻想:把一定数量
国有资产和国有土地收益划拨 给社会保障基金,使预筹积累模式立即运转起来,
可以为每一个人算账到每一年每一月,不需要所谓划分 老人、中人、新人的过渡
办法;使国有企业立即改变“所有者缺位”状况,而且可以通过市场更顺利更平
稳地调整产权结构;使农村人口城市化持续平稳,避免土地用途转变收益被各级
政府挪作它用, 甚至也可避免补偿给农民的资金被农民自己挥霍一空。这种思路
的要害在于把存量资源盘活并与增量资源 相统筹,使新机制完全彻底地运行起
来。幻想如果不能变成现实,那就只能是幻想。我自然期待着它能变 成现实。遵
循类似思路的贵州住房改革取得成功之后,可能更增加了理由去期待。
中国经济在 发展过程中曾面临过很多重大的问题,中国都顺利地克服了这些
困难和问题。我相信只要中国政府采取有 效措施,中国一定可以顺利解决这三大
问题,实现中国经济的快速健康增长。

科技论文格式-曹雪芹的诗


云南专科学校-求职意愿怎么写


株洲教育考试院-凝聚态物理排名


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幼儿园安全责任书


个人工作评价-集体备课计划


贵州省林业厅-拜泉一中


情人节由来-销售述职报告


长沙市教育局网站-河套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