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治疗白发的方法-电子商务专业就业前景
苏教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2分)
1. (2分) (2019八上·玉溪期末)
下列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
A . 锐不可当(dǎng) 纳粹(cuì)
蹿红(cuān)
B . 高屋建瓴(líng) 憧憬(tóng) 提防(tí)
C . 张皇失措(cuò) 杀戮(lù) 荻港(dí)
D .
负隅顽抗(yù) 瑰宝(guī) 瞥见(piē)
2. (2分)
(2019八下·建平期末)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偏僻
吩咐 和言悦色 振耳欲聋
B . 延安 检讨 历历在目
偷偷摸摸
C . 眼框 喧哗 慢不经心 不知所措
D . 浮燥 橄榄 穿流不息 天衣无缝
3. (2分)
(2019七下·灵石期末) 下面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家都知道,雷锋一生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好事。
B .
不论经历了什么挫折,都要锲而不舍地奋斗,磨炼自己的意志,才能给未来生活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C
. 梦想不是空想,不是海市蜃楼 , 实现梦想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D .
虽然只是微微一笑,却满含着浓浓的情谊,虽然我们说话不多,却彼此心有灵犀。
4. (2分)
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如一本书,应该多一些 ,
少一些乏味的字眼;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
少一些忧伤的音符;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 , 少一些灰暗的色调。
①
亮丽的色彩 ② 昂扬的旋律 ③ 精彩的细节
第 1 页 共
12 页
,
A . ③②①
B .
①③②
C . ③①②
D . ②①③
5.
(2分) (2019·萧山模拟)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著名艺术
家王刚用欢快的语调朗诵了朱自清的《春》,让人仿佛看到了春风中摇摆的绿柳,嗅到了花草泥
土的芳香
。
B . 一些孩子在视力康复机构进行“治疗”后,可能发现视力暂时变好了,但真要在临床上几乎
改变度数是不
可能的。
C . 经过国际科研团队通力合作,借助分布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多个
射电望远镜的联合观测,终于成功获得第一
张黑洞照片。
D . 本次“爱鸟周”系列活动旨
在加强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和参与度,教育公众不要非法猎捕、贩卖和
经营野生鸟类。
6. (2分) (2019八下·和平期末) 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经历祸乱的美好地方,后来人们常用成语“世外桃源”来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B . 《最后一次讲演》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追悼会上
发表的演讲,整篇演讲运用了大量的感叹句表达强烈的
感情,增强了演讲的感染力。
C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近体诗,在诗歌篇幅、每句字数和诗歌格律上相对比较自由。
D .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两句诗是对卖炭翁外貌的描写,表现他的年高与劳苦。
7.
(10分) (2019·黄岩模拟) 古诗文名句默写。
在积累古诗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分类整理的方法,加深对诗文的理解。
方法一:按意象
归类。诗人常用嫩绿的春草,抒发爱春之情,例如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①________”;
又
用如烟的春草,比喻心中满溢的愁绪,例如贺铸的“试问闲愁都几许?②________,③________
,梅子黄时雨”;
第 2 页 共 12 页
也用蓬勃的绿草,表
现环境的清幽,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中写道:“苔痕上阶绿,④________”。
方法二:按
情感主题归类。关于战争题材的诗歌,既有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百姓遭受战乱的同情,例如
“⑤___
_____,犹是春闺梦里人”;也有表达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例如“⑥________,⑦_______
_”。
方法三:按同一诗人归类。杜甫的诗常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如“⑧________,恨别
鸟惊心”;又如
“⑨________,⑩________”。
此外,我们还可以按同一时代、同一季节等等方面来进行归类。
二、 语文综合运用
(共1题;共15分)
8. (15分) (2019九上·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应的活动任务
材料一:国内首个“白云爱衣墙”在广州市白云区嘉禾望岗志愿
驿站亮相,社区里的贫困人员以及流浪人员等,
都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免费领取爱衣墙内干净的衣物。爱
衣墙由志愿驿站提供场地,市民捐赠的衣物由“尚丙辉关
爱外来务工人员工作室”提供清洗、消毒服务。
爱心衣物墙活动起源于国外,是一项二手衣物捐赠的公益活动。因
为门槛低、人人可参与,进入中国后,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全国许多城市迅速普及开来。
材料二:有人调查了各地“爱衣墙”的运
行情况。具体情况是:有的爱衣墙因设置在地下通道,运行不久就被
环卫部门“取缔”;有的爱衣墙很短
时间就收到几千件衣服,无处堆放,不便整理;有的捎赠人把爱衣墙当成了处
理旧衣物的“垃圾站”,不
少衣服太旧不适合使用;有的捐赠衣服被人取走卖旧衣牟利……
(1)
依据材料一,请你为“爱衣墙”活动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2)
请你将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
为了使“爱衣墙”活动运作顺畅,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建议。
三、 阅读理解
(共5题;共80分)
9. (12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第 3 页 共 12 页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1) 诗歌中最不能显示时令季节的词语是(
)
A . 枝间新绿
B . 数点红
C . 小蕾
D . 桃李
(2) 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3) “借物喻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结合诗歌的三,四句,说说作者借未开的海棠给了儿女们怎
样的告
诫。
10. (11分) (2019·北部湾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世间愚人
昔有长者子① ,
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 经历
多日,不能
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
炭
,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选自《百喻经》)
【注】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方得一车 方:________
②不如烧之作炭 之:________
(2)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第 4 页 共 12 页
(3) 从文章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1. (17分)
(2019·鄂州)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小题。
古人的名、字、号居然有这么多讲究
顾明
①古人非常重视人的名字,在取名字方面也有许多的讲究。而且,他们的命名方式与现在
不同,一个人不仅有
姓有名,还要另外取字和号。那么,古人的名、字、号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呢?
何谓名、字、号
②古时候,一个人出生三个月后,长辈会给他起第一个名字,这就是“幼名”。
③等到他长大成年之时,就要在名之外另取一“字”。
④《礼记·士冠礼》:“冠而字之,敬
其名也。君父之前称名,他人则称字也。”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
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
而“字”是用来在平辈或晚辈间称呼的。
⑤对于文人雅士,他们常常会为自己取个“别号”,在文章唱和时作为代称,也可以用来自称。
⑥所谓“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号以寓怀”,此三者包含着个人的全部品格。
古人怎样取名
⑦每个人的名都将跟随他一生,因此取名是一件非常值得重视的事。为了慎重地给人命名,春秋时代还讲
究“命
名之道”。
⑧关于古人取名的原则,《左传·桓公六年》写得明确:“名有五,有信、
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信,
指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些标记和特点,比如某种特殊形状的胎记,与众
不同的长相等。《红楼梦》中贾宝玉因含玉
而诞,故名为“宝玉”,当然这有神话的色彩。义,指的是某
人出生时伴随的祥瑞现象。象,是以相似之物来命名。
孔子名“丘”,因为他出生时头顶是凹下去的,即
所谓“圩顶”,父亲便以此为他命名。所谓假,是指假托万物之
名。孔子有了儿子后,鲁昭公送给他一条
鲤鱼,于是他就给儿子取名“鲤”,遵照的就是“取于物为假”的原则。
所谓类,指的是可以取与父亲相
似的名字。
⑨此外,古人还提出了取名需避开的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
隐疾,不以畜牲,
不以器币。如果人名与这几样东西重名,会造成诸多不便。晋国的僖侯名为“司徒”,
宋武公名为“司空”,就废
了司徒、司空这两个官名;而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就废了具、敖
两座山的山名。
第 5 页 共 12 页
⑩从宋朝开始,取名
的讲究就更多了,家族辈分、生辰八字、生肖属相等都纳入了考量的范围。著名历史学家
陈寅恪,在家族
中排“恪”字辈,他出生在寅时,因此取名“寅恪”。
⑪古人的名字,显示着家族的血脉传承,寄托着
长辈的殷殷期望,象征着人的身份、地位,是一个人安身立命
的重要依托。
古人的字有什么讲究
⑫古人的“字”是“名外之名”,字数上可以取一到两个字。大多数情况
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说
起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⑬并列,也就是名和
字的意思相同或相通,是并列的关系。比如屈平,字原。古语中“广平曰原”,所以两者
意思相同。再比
如孟轲,字子舆。轲、舆在汉语中都是“车”的意思。
⑭辅助,是说字的意思和名相近,但不完全一样
,可以互为补充。比如陆机,字士衡。机、衡二字都是北斗星
宿的名,相辅相成。
⑮矛盾式,
即字和名两者意思相反。朱熹,字元晦。熹是“晨光”的意思,表示天亮;而晦则是“黑暗”的意
思,表
示天黑。
⑯补充式,意思是字与名意思相顺承、互为因果或可以用来解释名。比如赵云,字子龙。《周
易》说:“云从
龙,风从虎。”属于同在一句话中,意思相顺。而于谦,字廷益,则来自《尚书》的“谦
受益”,两者互为因果。
⑰引申式。如李白,字太白。太白指太白金星,是对“白”字意义的延伸。
⑱此外,古人的字男女皆可取,并非男性的独占。《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
答曰:
“无字。”这一方面说明黛玉还未到十五岁,也未婚配,不到取字的年龄;另一方面也说明古代女
子是可以取字的。
别号怎样取
⑲相比名和字,古人别号的选取显得更加自由,无论是字数、个数还是字词的选用,都没什么限制。 <
br>⑳上文说过,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之间用来互称或自称的,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
等,
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㉑比如苏轼号“东坡居士”,居士表明他信仰佛教,而他曾在黄州城
东打理过一片荒地,“东坡”就是那片荒
地的代称。
㉒有时候,也可以用人的官职、故乡等为号,比如王维的号“王右丞”,柳宗元的号“柳河东”。
第 6 页 共 12 页
㉓帝王、士大夫等死后还被冠以“谥号
”“庙号”,也是别号的一种。如“范文正公”“曾文正公”“秦穆公”
之类。
㉔古人的名、
字、号中,包含着他们的文化意蕴、生活态度。了解了这些讲究,闲来无事时,可以为自己取个
别号,不
仅怡情养性,更在方寸之间,自成雅趣。
(选自《阅读时代》,有删改)
(1)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古代只有男性才有字,女性没有。如《红楼梦》中,贾宝玉问林黛玉:“表字如何?”黛玉答曰:“无字。”
B . 古人取名有六条禁忌,分别是: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
晋国的僖
侯名为“司徒”,就很好地避开了这些禁忌。
C .
在古人看来,一个人的“名”只在君王或长辈面前才能使用,而“字”只用于平辈间称呼。
D . “
号以寓怀”,别号一般是文人雅士自取的,用于自称或文友间互称,多寄托主人的情怀、品格、兴趣爱
好
和生活经历等,是人生追求的体现。
(2) “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哪几种?请列举。
(3) 第⑫段划线句中划线的文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字的选取与名有一定的联系。
(4)
第⑲—㉔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列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
12. (20分)
(2019·游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做人须“勇改”
凌焕新 <
br>①清代袁枚写过《续诗品·勇改》一文,认为诗歌有弊病,就当勇于改正,“知一重非,进一重境”。其实
,
做人如同作文,人生亦须“勇改”。
②有人说,“写得好的本领,就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
的本领。”白居易的诗歌脍炙人口,其遗稿“涂改甚
多”“竟有终篇不留一字者”。人生在世,不可能“
一气呵成”“一字不改”。追求完美是人生的至高境界,但正
如哲人所言,“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
”。正因此,一个“改”字十分可贵。“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吾日
第 7 页 共 12
页
三省吾“过”,有利于减少谬误,校准人生的航向。
③春秋时的晏子德才
无双,被司马迁称为“不辱使命,雄辩四方”。晏子曾把自己喻为一根弯弯曲曲又有无数
疙瘩的木头,想
成为有用的器具,就必须用斧子劈、刀子削、刨子刨、锯子锯。此言,不仅说明“人非圣贤”,更
道出了
改过之艰。“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做人如果看不到自身的“脏、乱、差、丑”,或虽看到但不肯“劈、
削、刨、锯”,显然难以成就大器、彰显卓越。
④老舍写文章有一个窍门,就是写完之后不断念给人
听——“再念、再念、再念”。也有知名作家介绍写作经
验说,把作品当成不是自己的,从别人的角度旁
观,冷静地修改。像这样借力于他人的做法,同样不失为人生改过
之灵方。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请别人帮助审视自我,也许更能把自己看个通透。打磨钻石用的是另一颗
钻石,人生修为一样离不开他
人敲打。当年晏子决意辞退三年不给他挑毛病的幕僚,相比之下,如今有的人对帮自
己指出不足的人不谢
反恨、恩将仇报,实在糊涂至极。
⑤勇于改正的前提,在于坦承错误。其实,一些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
实、对自身问题遮遮掩掩,往往源于爱面
子。对此,陈云曾提出过“论事不论脸”的原则。他告诫犯错误
的同志“不充好汉”,怕丢脸就一定会丢脸,不怕
丢脸反倒可能不丢脸。那些翻船落马、身败名裂者,有
几人不是因为文过饰非,从而一错再错、小错酿大错,最终
把自己逼得无路可走?共产党人没有个人的私
利,更应当讲真理不讲面子,像陈云所说,“在两个人谈话中”“在
小组会上”“在大一点的会上”“在
千万人面前”,都可以承认错误。
⑥做人应“勇改”,但不能妄改。袁枚曾说,自己的诗“改好者固多
,改坏者定复不少”。奋进人生路,也面
临“改坏”的风险。做人应当谨记崇德向善,跟着蜜蜂去寻找花
朵;切忌比下比烂,被苍蝇蚊子引向污浊。叶圣陶
讲过,审慎的作家写作,往往斟酌又斟酌、修改又修改
,一字一句都不肯随便。做人尤其是从政,应当知畏知戒、
守身如玉,一言一行都“不肯随便”。
⑦如此,惟有像作文那样“改、改、改”,人生才能不断地“知一重非,进一重境”。
(1)
文章开头从清代袁枚写过《续诗品·勇改》写起,有什么作用?
(2)
文章第④段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
(3) 理解“做人应
当谨记崇德向善,跟着蜜蜂去寻找花朵;切忌比下比烂,被苍蝇蚊子引向污浊”这句话的
含义。
(4) 下面这则材料能不能作为第⑥段的论据?请阐明理由。
战国时候,燕国有个年轻人
,他听说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潇洒优雅,就去赵国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结
果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
人的步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结果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
第 8 页
共 12 页
13. (20分) (2017七上·濮阳期中)
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站在山脚下的人
27岁时,他从牧师转行去当画家,深信自己会在绘画艺术上有所成就。
一天,他拿着自己的
几幅临摹画作,去巴黎向一位知名的画家求教,希望他能指点一二。可一连去了好多次,
对方都以他的作
品太稚嫩,根本不具备绘画天赋为由拒绝给他指导,甚至连面都懒得见。
无奈之下,他只好守在这位画家的院门口,希望能在他出门时拦住他。
一天,画家果然被他等
到了,“我对您的才华仰慕已久,请您务必花几分钟时间,指点一下我的作品。好吗?”
说完,他便将自
己的画双手奉上。
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位画家不但没有伸手去接画,反而以无比轻蔑的语气说道:“
让我去看一个无名小卒的
画,除了浪费我的时间外,没有任何意义。”
对方的话极大地伤害了
他的自尊,但他还是稳了稳情绪,然后微笑着说道:“如果把绘画艺术比作一座高山,
那么现在的您无疑
是站在山顶的那个人,而我则毫无疑问是站在山脚的那个,您若是朝下看我,自然觉得我渺小得
如同一只
蚂蚁。”
大画家听后哈哈大笑:“既然你懂得这个道理,就应该知趣地离我远一点!”
他点
了点头:“从下一刻起,我便会离您远远的。可是,难道您就不想知道山脚下的人看山上的人是怎样的感
觉吗?”
“什么感觉?高山仰止?”大画家得意地反问。
“不,我在山脚朝上看您,同样也觉得您渺小无比。”他淡淡地答道。
就在那位画家惊愕不已
时,他接着说道:“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
而站在山脚的人,
只要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不是吗?”
后来的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攀上了绘画艺术
的最高峰。不错,他正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文森
特·梵高。
(1)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
(2) 文中划线句“人是不能永远站在山顶的,无论他
站得多高,始终都是要下来的;而站在山脚的人,只要
肯努力,也一定有登上山顶的一天”,你赞同这个
观点吗?为什么?
第 9 页 共 12 页
(3)
自选角度赏析这篇文章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最成功的一种写作手法并说明理由。
(4)
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两个人,虽然地位不同,但在对方眼里,同样的渺小。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 写作 (共2题;共30分)
14. (25分) (2011·昭通)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这篇习作。
感恩父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父亲头上寸草不生,也许是满足于光头的清凉,也许是仰慕光头明星的帅气,他也弄了个光头,眼睛虽然近
视,但又大又有神,好像什么谎言都能被他看破;他脸上已留下岁月的痕迹,细看已不太年轻;他衣着讲究,常
穿
得整整齐齐,很有风度的样子。
③我的父亲是个工作狂,一工作起来就不着家了。
④冬天的早晨,他送我上学,我似一只刚出生的小猫,蜷缩在他身后,吹向我的冷风被他的身子挡住,悄然向<
br>四处逃窜。他虽然双耳冻得由红转紫,仍然腰板挺直地走着。到了学校,他总是站在校门口,一副道貌岸然
的样子,
一直要目送我走进学校才离开。
⑤有几次,我看见他那瘦削的身影在车影人影里穿
梭,
。
(1)
请根据文意,在第①段横线上写一个句子,作为这篇习作的开头。
(2)
第②段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请找出并修改。
(3)
第④段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替换。
(4)
从结构上看,有一段与文章内容不符,请找出来,并说说该怎样修改。
第 10
页 共 12 页
(5)
请为这篇习作补写一句话作为结尾,使之与开头照应。
15. (5分)
(2019九下·宁江模拟)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文(一)题目:我成长中的故事
作文(二)阅读下面的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感谢那些偶尔出现并打动
我们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让我们的内心下一场雨,洗刷洗刷,然后继续前行。
一只站在树枝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孩子们的头脑里宁愿画上很多问号,也不要画上太多的句号。
以上三则材料给我们这样一些启
示:那些偶尔出现的平凡之人和微小之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心灵;不要一味
依赖外部条件,要相信自己
;要敢于质疑,善于探索……
作文要求:①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500字。④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
洁。⑤文中不得出现考生本人姓名及毕业学校名。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
一、 语文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22分)
1、答案:略
2、答案:略
3、答案:略
4、答案:略
5、答案:略
6、答案:略
7、答案:略
二、
语文综合运用 (共1题;共15分)
8、答案:略
三、 阅读理解
(共5题;共80分)
9、答案:略
10、答案:略
11、答案:略
12、答案:略
13、答案:略
四、 写作 (共2题;共30分)
14、答案:略
15、答案:略
第 12 页 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