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
屯溪一中-单位工作证明范文
《咏柳》教学设计
双南小学 薛卫娟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
想感情。
2、会认3个生字,会写2个字。
3、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
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一)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导入:同
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
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
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你看,这是什么?(出示:杨柳图。)
(三)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
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四)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
以写下了这一首
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五)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
(六)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七)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习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品味美
(一)指导学习第一句。
1、通过预习,你读懂了哪些词的意思,学生交流后回答。
2、(放远看柳树的图片)大家预习得
很充分,你们看到柳树像什么?倒垂下
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第一句还有什么不懂之处?大家共同探讨。
4、教师指导读,指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柳树像
碧玉装饰成的一样,垂拂的柳枝又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美丽极了!
诗人的比喻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
你又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对柳树的赞美呢?
全班看书中插图吟诵这句。
(二)合作学习第二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和同桌一起读第二句。多读几遍,
读出感情。
2、出示“柳叶”图片,观察描述柳叶的样子。
3、多读几遍这一句,思考“这么美的柳叶是谁的杰作呢?”
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
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绦和
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作者对
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
样读。
5、结合课件上“似”的字义提示,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师:“不知细叶谁裁出”讨论:
作者运用了拟人写法,从“裁”字看出,把
春天人格化,使读者感到好像有一位春姑娘在那里巧妙地裁剪
似的。
“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是对上句提出问题的答复,把二月的春风比喻
成剪刀。
6、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
了什么?
(三)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
的叶子细细的,
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
(四)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
诗人满怀着对柳树的喜爱写出
了柳树的美呢。(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
的意
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抒发美
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
的方法来创造、
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考虑、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朗诵、写作、画画
等)
(一)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分成四组:朗诵组、表演组、图画组。根据自己
的爱好自由选择小组。
(二)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三)分组展示表演。
1、诗朗诵组;
2、表演组;
3、图画组;
4、写作组。
(四)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古诗,我
觉得
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回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爸爸妈妈,好吗?
四、总结写法,拓展学习——延伸美
(一)小结: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
特点善于运用
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了喜爱之情。希望同
学
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
美景!
(二)拓展学生课外学习,并搜集歌颂、赞美事物的诗。
五、作业设计
你还知道哪些歌颂、赞美其它事物的诗?课后搜集并和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咏柳
【唐】贺知章
颜色美
轻柔美
形态美
春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