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期中考复习提纲

玛丽莲梦兔
553次浏览
2020年11月03日 18: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张良之死-南阳市人事网

2020年11月3日发(作者:冯森龄)



科学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基本感觉,分别由感觉器官眼、耳朵、鼻、舌、皮肤感受。
2、皮肤的感觉功能:冷觉:(冷觉感受器)、热觉:热觉感受器、触觉:触觉感受器、痛觉:(痛觉感 受器,对人
体有保护作用)。手术麻醉时有触觉而无痛觉,说明触觉感受器与痛觉感受器是分开的。
皮肤不能准确的感受温度。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测试温度),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盲人阅读盲文)。
4、嗅觉的形成:气味→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 < br>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而闻不出这种味道;②
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味觉感受器)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口 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因为味觉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味觉细胞(接
受刺激)→味觉神经( 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味道 酸 甜 苦 咸
敏感区域 舌侧(中) 舌尖 舌根 舌侧(前)
麻、辣、涩等为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闻着柠檬的同时吃着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柠檬混合的味道。说明嗅觉与味觉是相互影响的。
7 、进行探究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传播的速度:温度越高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快;声音传播的速度 固体>液体>气体;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
速度是340ms。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 br>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 )→
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听神经(传导信息)→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轻的、薄的、小的、细的、短的物体振动快,振动频率大,音调高。
响度------ 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 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1100赫兹之间;听觉
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2000 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蝙蝠:发出、接受超声波。B超:应用超声波。地震:发出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流星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②影子的形成③
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井底之蛙所见甚小)。
小孔成像:倒立的实像(等大、缩小、放大都有可能)
85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10ms 或3×10K m s),空气中次之,液体中第三,固体中最慢。光年
1



是长度单位。
815
1光年=3×10米秒×365×24×3600秒=9.4608×10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
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成。
4、看不见的光:①红外线的应用:红外测温仪、红外夜视仪、红外遥感、红外摄像仪、红外望远镜。
②紫外线的应用:荧光效应、杀菌、消毒。
5、物体颜色:透明的物体的颜色由透过它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不透明的物体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颜色决定(其他色光被吸收)
注意:白色物体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体则能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物体的颜色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不同!

第五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 反射:光从一种均匀的物质射到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时,光会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质中。
2、光的反射定律:
①光反射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α
β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β=α )
【注意】入射角是指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指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垂直射入时,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线重合,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光路具有可逆性。(A看到了B的眼睛,则B也一定能看到A的眼睛)
3、在科学上往往用一个带箭头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这样的直线称为光线,期中箭头的指向表示光
的传播方向。
4、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黑板的反光、化装镜

漫反射:电影屏幕、植物、墙壁、衣服等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
(光的反射现象) 像和物离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的连线和镜面垂直。
像和物体以镜面对称
【注意】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只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和距离没有关系
蜡烛发出的光经镜面反射进入眼中,感觉反射的光线好像是从虚像的位置发射出来的。





凸面镜 凹面镜
6、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汽车观后镜) (可扩大观察的范围)。
γ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太阳灶)。
α
7、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物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注意: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传播速度改变)
8、光的折射定律:
①光折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α

γ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物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γ < α)
2



④当光从其他透明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γ > α)
α
β

【注意】①折射角是指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②垂直射入界面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
法线三线重合,折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γ

③光发生折射时,光路也具有可逆性。
④在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同时也发生了反射。
8、从河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从水中看河岸上的树觉的高。筷子弯折。(都是虚像)



空气







注意:光的反射解释: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在同种介质中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光的折射解释:岸上看水中的鱼、水中看岸上的树、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海市蜃楼、水中的筷子弯折了、
透镜成像、光的色散。

第六节眼和视觉
1、 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面镜也有会聚光线的作用)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有发散光线的作用。(凸面镜也有发散光线的作用)




3、有关凸透镜成像的几个概念:
●焦点F:凸透镜能将太阳光(平行光)会聚成一点,这点叫做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凸透镜有一对实焦点,而凹透镜有一对虚焦点)
●物距u: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像距v:透镜到像的距离.
4、凸透镜成像规律











3



像的水平运动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一致,像离透镜越远,像就越大。
由于成倒像,所以物体向上移,像向下移。

物体到透镜像的特点 像与透镜的
的距离u 距离v
倒立或正立 缩小或放大 虚或实
u2f

fu2f
应用
照相机
幻灯机
测焦距f
获取平行光
放大镜

u2f

倒立
倒立
倒立
正立
缩小
放大
等大
不成像
放大




fv2f

f2v

v2f


uf

uf

5、眼球与折光系统:
眼球由眼球壁(包括角膜、巩膜、虹膜、睫 状体、脉络膜、视网膜)及其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和玻璃
体)组成。
眼的折光系统由角 膜、房水、晶状体(主要)、玻璃体组成(相当于凸透镜)。物体射出的光线经折光系统的
折射,在视网 膜上形成物像(倒立缩小的实像),经视神经传入大脑,形成视觉。
6、虹膜(有颜色)的作用:调节瞳孔的大小,可以控制进入眼球内的光线的强弱。
7、近视和远视的原因及矫正(图见P33-34)

原因 矫正
近视 成像在视网膜前 佩戴凹透镜
远视 成像在视网膜后 佩戴凸透镜



第七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1、信息反映的是事物的状态、特性的变化。
2、获取、处理信息的途径:
外界事物 → 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3、用于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称为信息技术。 4、电磁波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 等。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紫外线可以杀菌消毒,还能是荧光物质发光,用来鉴别纸币真伪;X射线在医学 上可以诊断
疾病;γ射线可以杀死肿瘤细胞。
声波不是电磁波。
5、不论是嗅觉、味觉、视觉、听觉,它们形成的部位都在大脑。

第二章 运动和力
第一节:运动和能的形式
1.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2.运动有多种形式:机械运动、声运动、电运动、光运动、生命运动等。
(其中最简单的是机械运动,最复杂的是生命运动)
3.机械能:动能(运动着的物体所具有的能)和势能(物体被举高或发生形变多具有的能)。
物体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动能越大。
物体质量越大,被举的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形变越厉害,弹性势能越大
4、汽油、木 材、天然气、沼气、煤炭等燃料储存的能,食物中储存的能,电池、蓄电池中储存的能都属于化学
能。
5、能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



第二节、机械运动
1、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选择不同参照物,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也不同
(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运动的类型:(按运动路线):曲线运动和直线运动
(按速度是否改变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三种方法:一 是比较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二是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三
是比较单位时间内走的路程,
4、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意义: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5、公式:V=S t S=V t t =SV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V=S t(速度与路程、时间不成比例关系,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6、单位:1ms=3.6kmh 1ms意义:物体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为1米。 1kmh=
单位换算: 9ms= kmh 43.2 kmh= ms

s
1
3.6
ms
7、变速直线运动:我们可以用 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V
=
t
,注意,这里的s是指所求时间内的 总
路程,t是总的时间。

第三节:力的存在
1、 力的作用效果: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
有力的作用,可能形变,也可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力的存在一定需要两个物体。(可以接触、也可以不接触,接触也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相互作用力是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A对B有力的作用,B对A也有力的作
用)
4、弹力:物体发生弹 性形变,反抗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的条件是物体发生形变,弹力产生的原因是物体
反抗形变。
(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拉力、支持力、压力都是弹力)
在一定范围内,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形变也就越大。【注意】这个“一定范围”是指弹性形变
的范围。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单位符号是N,(两个鸡蛋重2牛,中学生重约500牛)
测量力的大小工具叫测力计,实验室用弹簧测力计(或弹簧秤)测量力的大小。
6、弹簧秤原 理:在弹性形变范围(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拉力成正比。
使用注意:调零、看清量程和最小刻度、不测超过量程的力

第四节:力的图示
1、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改变一个要素,效果就改变)
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
作力的图示时,应当注意: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他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一般画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线段的箭头方向必须跟力的方向一致。
线段的长度(包括箭头在内)要跟力的大小成比例,同时要标出单位线段表示力的大小。
3、力的示意图: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5




第五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施力物体:地球; 作用点:重心; 方向: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水平仪)
大小与质量成正比(G= m g m= G g g = G m )
g=9.8牛千克: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
2、 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不随形状、温度、状态、位置而变化。
而重力随物体所在位置(如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因为不同纬度g不相同。
第六节:摩擦的利和弊
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会产正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动摩擦)
(固体、液体、气体都会产生摩擦力)
动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2、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保持相对静止,但有运动趋势,在接触面会产生静摩擦力。
3、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和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 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5、增大有利摩擦方法: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方法: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加润滑剂,利用气垫。

第七节: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惯性定律)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中,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
成立的条件是: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
结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原先保持静止状态的,当一切外力都消失时,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
原先保持运动状态的,当一切外力都消失时,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固体、液体、气体,运动或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
注意:惯性的大小与一切因素都无关,只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

第八节:二力平衡
1、如果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 么这两个力就是一对平衡力,这对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反过来 ,如果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相互
平衡 。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
注意:学会区别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2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它对我们解题的启示是: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个物体只有两种情况:要么不受外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要么受到一对平衡< br>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的条件),如果是后者,则这两个力肯定是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
3、我们在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时,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到底要研究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然后 对这个物体进
行受力分析,在做受力分析时,要有顺序,比如先考虑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在考虑竖直 方向上的受力情
况;接着根据运动和力的关系分析该物体在受到这些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状态。
6



4、【拓展】 1)同一个物体,如果速度增大,意味着它的动能变大。
2)用一个力F推物体,物体推不动,说明它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摩擦力的 大小不是一个固定值,
此时,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力F的大小(它们是一对平衡力)。但静摩擦力有一个 最大静摩擦力,
只有当推力F大于这个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才能运动,而此时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叫滑动
摩擦力(它的大小只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第三章 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一节:动物的生命周期
1、人的一生的生长时期:婴儿期—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中年期—老年期
2、青蛙一生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蝌蚪—幼蛙—成蛙

3、蝌蚪与成蛙的比较

蝌蚪
成蛙
生活环境
水中
水中与陆地
运动器官
躯干和尾部
四肢
运动方式
游泳
游泳、跳跃
呼吸器官

肺和皮肤
4、完全变 态发育: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过程中,在生活和形态结构上要发生很大改变的发育类型叫做完全变态
发育 。
青蛙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5、昆虫的发育类型: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四个阶段。(如:蚕、蝶、蛾、蚊、蝇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成虫 三个阶段。(如:蝗虫、蟋蟀、蝼蛄、螳螂、臭虫 )
6、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等生长时期。
7、动物 的寿命:由生命周期构成。生命周期的时间就是这种动物的寿命。(寿命受食物、环境、敌害等因素的影
响)

第二节:新生命的诞生
1、精子和卵细胞
⑴新生命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
⑵受精卵由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结合产生。
⑶精子和卵细胞:卵细胞是人 体中最大的细胞,而精子有尾巴,能够移动。精子和卵细胞属于性细胞,其细胞核
内都携带着遗传物质。
2、人的生殖系统
⑴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输精管、精囊、前列腺等器官组成。
睾丸的主要功能: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⑵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组成。
成年女性大约每个月会排出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卵巢的主要功能: 产生卵细胞,分泌
雌性激素。
3、受精与妊娠
⑴受精: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⑵妊娠: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往下移动到子宫后,经过数次分裂逐渐形成胚胎,并附着在子宫壁上,
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妊娠。
(注意: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的场所在输卵管,且在输卵管就开始分裂。而胚胎发育的场所主要在子宫。)
4、胚胎发育―――主要在子宫(发育时间约280天或约9个月)
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当植入子宫后胚胎发育的营养和氧气来自母体。
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相连。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
5、分娩和养育
7



⑴分娩:胎儿从母体内产出的过程叫做分娩。分娩过程分为宫颈扩张、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三个阶段。
⑵试管婴儿:人工完成受精过程,然后将受精卵植入子宫内继续发育。(本质上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 体内发
育)
⑶婴儿:产出的胎儿叫婴儿。新生婴儿主要靠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还含有抗病物质。

第三节:走向成熟
1、青春期发育的主要特征是性发育、性成熟。
2、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除生殖器官外的男女差异称为第二性征。
3、青少年在青春期的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4、月经是女孩的卵巢发育成熟, 能产生卵细胞的标志。遗精是男孩的睾丸发育成熟,能产生精子的标志。
5、青春期特点:① 出现第二性征 ② 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 ③ 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第四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1、动物的生殖方式:
⑴有性生殖(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受精方式
胚胎发育方式
幼体发育场所
营养来源
昆虫
体内
鱼类 两栖类
卵生
体外
卵黄
爬行类 鸟类
体内
胎生
母体(主要来源)
哺乳类 鲨、蝮

卵胎生
卵黄
体外(水中)
母体内(子宫内) 母体内
⑵无性生殖(不需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①分裂生殖(代表动物:变形虫);
(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②出芽生殖(代表动物:水螅)。
体内受精













有性生殖
受精方式
体外受精 (鱼类、两栖类)
(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哺乳类)
卵生
胚胎发育方式
胎生
卵胎生
分裂生殖
无性生殖
出芽生殖

(鲨、蝮蛇)


(水螅)

(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草履虫)


2、胎生与哺乳对哺乳动物的繁殖的意义:为哺乳动物的幼体提供了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成活率有很 大提高。
3、卵生动物的卵很大的原因:卵生动物胚胎发育营养都来自卵黄。
3、衰老的最终结果是死亡。死亡的主要特征是心脏、肺和大脑停止活动。
死亡的主要标志:大脑停止活动。
4、克隆技术是无性生殖。
5、同卵双生:一个卵子接受一个精子。异卵双生:两个卵子接受两个精子。
8

个人职业发展规划-2014山东高考理综


小学一年级作文-租赁合同


礼品推荐-自由落体运动教案


单身证明-山东注册会计师协会


西安公务员-泰安人事局


水中情-道德讲堂实施方案


要加薪-活动总结书怎么写


纪检监察工作要点-先进个人推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