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111页)
落地签证的国家-词汇量测试
二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
上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我把教
学的重点放在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身上。认真备课、上好每一
节课。在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多下功夫,
收集相关的成语,加大读、写、背的力度,逢周六日让学生写
读书笔记和日记,并让有条件的学生发到博
客上,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教学中,
我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
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
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
学语文的兴趣,课堂上做到讲练结合。
但是,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二年级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有些家长溺爱孩子,所以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针对这种问题,在工作中注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多表扬、多鼓励。
本册教学内容:
一、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四册教科书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
1、春天里的发现;
2、奉献与关爱;
3、爱祖国、爱家乡;
4、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5、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6、培养优秀的品质;
7、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8、走进科技的世界。
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
,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习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
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本册共有32篇课文。为体现与中年级的衔接,安排了4篇略读课文。
1、《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2、《充气雨衣》
3、《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4、《阿德的梦》。
略读课文只编排了两项课后练习;有识字任务,没有写字要求。
三、“语文园地”包括四——五个栏目,在上册教材四个栏目的基础上,新增了“宽带网”。
四、八组课文之后,安排了六篇选读课文,供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可作灵活处理。教材最后是两个生
字表
。生字表(一)是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有400个。生字表(二)是全册要求会写的字,有300个。要求认识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每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标明。
除了随课文识字以外,在“语文园地”里也
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学生既可以利用熟字认识生字,
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在同类事物的列举中认
字。
本册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
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
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
4、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初步学
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句、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和格言警句。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习,参加学校的学科竞赛。能与他
人
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逐步养成讲
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
人交谈,讲述简短
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
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
中,学习使用逗号。
10、对周围事物额,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完成教学采取的措施:
1、让学生借
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
泼多样的教学方
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
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
br>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
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
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
优秀篇段并复习巩固学过的字词,利用周末作业和学校作业展示的要求,
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
口头和书面语言之中。
6、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举手发言,互相释疑,合作释疑,培养他们勤思善问的习惯和提出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进度表:
第1——2周 第1单元
第3——4周 第2单元
第5——6周 第3单元
第7——8周
第4单元
第9——10周 第5单元
第11——12周 第6单元
第13——14周 第7单元
第15——16周 第8单元
第17周——期末 复习、机动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第一组教材围绕“春天里的发现”这个主题进行安排,主要《找春天》《笋芽儿》《古诗两首》《小鹿的玫瑰花》及语文园地一组成。
上学期我们已经学过以“多彩的春天”为专
题的一组课文,本组课文在此基础上重在引导学生走进春
天,发现春天的特点,探索春天的奥秘。课文中
有描写美好春光的散文、古诗,有发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尽管文章体裁不同,但从内容上都很贴近学生生
活。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反复诵读
中感悟、积累语言,提升审美情趣。同时还要积
极开发生活中的学习资源,增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的机会。
《找春天》图文并茂,充满儿童情趣
和文学色彩,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师
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读文中品味美感,积
累语言。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热爱大自
然的情感 。
《笋
芽儿》语言精美,角色鲜明。由于孩子们对笋芽儿的知识了解不多,课前师生可共同搜集一些相关
的音像
和图片资料。教学中要创设情境,以读带问,以情促思,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能读
书的能
力。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比较贴近儿童生活。教师应
重点抓住黄
莺和微风的话进一步开发文本,运用“移情”策略,引导想象,使学生在充分的角色体验中受
到情感熏陶。
教学内容:
1、《找春天》 2 古诗两首 3 芛芽儿
4 小鹿的玫瑰花 语文园地一
单元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读会要认的字,掌握识字的规律。
2、在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生字,注意左右结构和全包围结构字的间架要求。
3、了解中国山水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了解偏旁的意义,区别形近字。
教学重点:
识字,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喜欢识字,主动识字,了解祖国文化的瑰丽。
教学准备:
光盘、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10-12课时。
课时按排:
1 找春天
两课时
2 古诗两首 两课时
3
芛芽儿 两课时
4 小鹿的玫瑰花
两课时
语文园地一 三课时
找春天
教材分析:
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本文的课
题呼唤着我们——找春天去吧!我们到
校园里找一找,到野外去找一找。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
文学色彩。孩子们找到春天了吗?从哪
里找到的?怎样找到的?激发学生多读书吧。读着这些语句,领会
其中的情与趣,我们会感到回味无究。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观察发现的习惯。
课前准备:
歌曲磁带、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9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9个字。
2、学习课文1、2、3段,初步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板书:春天)春姑娘来到了我们身边
。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迎接
她的到来吧!(让学生说说平时积累的有关春天的词句。)
师
:是的。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里呢?让我
们一块
去找春天吧!
(板书:找)
二、感知课文
师:春天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同学们,平常读课文,都有哪些要求呢?
1、一读课文,过生字关: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自学生字宝宝。
⑵ 组内读一读,读得好的夸奖他,读得不好的帮助他。
⑶
课件出示生字宝宝,多形式认读,力求人人参与人人过关。
⑷
小组交流识记生字宝宝的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注意积累。
2、二读课文,过读通关:
⑴ 要求:把课文读流利,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读后让学生提出难读的句子,课件随机出示并指导读流利。如:
①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④ 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⑤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放声朗读课文。
3、三读课文,感悟积累:
⑴ 课件出示春景图: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鸟报信的时候可高兴了。
你们呢?(高兴)让我们和小鸟一起高兴地向大家报个信吧!指导朗读。
⑵ 师:听了你们的话
,我们几个孩子可高兴了,急忙──(出示句子:脱掉棉袄,冲出家门,奔
向田野,去寻找春天。)此时
,课件显示课文情景。
齐读第二段,指导:还能再急切些吗?
⑶
师:老师听出来了,孩子们可急了。可是春天却──
出示句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① 自由读句子。
② 指名读。
③ 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④ 再读句子,读出自己不同的体会。
⑷ 齐读1~3段课文。
⑸
留下悬念:
我们找到春天了吗?下节课,让我们再跟着他们欢快的脚步,走进春天,去领悟春天那充满生机
的美。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有关生字,左窄右宽的字有哪几个?书写时,该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探 躲:
课件出示“探
躲”两字,请学生说说这两字该注意的地方,课件上突出该部分,教师再进行示范,
学生练习。
3、师范写学生提出的难写字
4、找找说说(课件出示课后习题及配音)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4到8段,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春天的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师:燕子姐姐从南方回来了,她听说咱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一节课就和许
多生字词语交上朋友。她
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就出了一些题目来考考大家。如果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她就会送我们大家一份
礼物。谁来打开考题?
课件显示词语:
害羞
遮遮掩掩 躲躲藏藏 嫩芽 音符 喜鹊 杜鹃
二、朗读感悟
(一)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让我们跟随燕子姐姐一起去找春天吧!
⑴
学生自由读课文4到8段,找找春天都藏在哪里?
⑵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随机出示句子: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这几句话中选一句最喜欢的句子进行合作学习,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你
想到了什么
?或你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⑷ 汇报学习成果:
学生交流学习成果,教师随机点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如: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学生读句子,说说感受到的,想到的,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再抓住问号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又
如;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
冻的小溪丁丁
冬冬,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请学生说说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或还想说些什么?并把你的体会用朗读告诉大家。
再如: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
笑„„
师引读: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生接读: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
头笑„„
师:春天只在这些地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中的“„„”变红色)
学生说说春天还在哪些地方?
2、齐读4~8段课文:
⑴
春天这么美,有位诗人把这几句话改成了一首诗(出示课件,配乐朗读)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
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
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树木吐出点点嫩芽,
那是春天的音符吧?
解冻的小溪丁丁冬冬,
那是春天的琴声吧?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我们看到她,我们听到她,
我们闻到她,我们触到她。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
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
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⑵ 师:春天这么美,我们把它背下来好吗?你们真棒!
燕子姐姐也被你们的智慧征服了,她想带咱们去春游呢!
(课件显示小燕子一路飞过春天各个地方,与此同时,优美的旋律在耳边激荡。)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触到了什么?让学生畅所欲言。
2、你眼中的春天美吗?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赞美春天呢?
生1:画春天。
生2:说写几句话来赞美春天。
„„
3、自主组合,赞美春天:
画画组:展示画。
写话组:把写的话串成一首诗。
4、展示成果。
四、作业自助餐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积累文中词句。
2、到郊外去找春天。
3、收集有关春天的诗句。
板书设计:
小草
眉毛
野花 找春天 眼睛
嫩芽 音符
溪水
琴声
„„
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学生的语
文实践,拓展学生的语文空间。《找春天》一文语言优美,充满
诗意。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把课文改
成诗歌,不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充分利用文本来拓宽学生
写话的空间。由此可见,教材不应是码头,
而应是航船。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宿新市
徐公店》描绘的是诗
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见到的生机勃勃的暮春景色。作者运用白描的手法,把景物与人
物融为一体,描绘了
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极富生活情趣,作者的喜悦之情也尽在对景物、人物的描写之
中。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
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
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11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1、请大家把你课前准备好的小草拿出来
2、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草的认识
3、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小草?
4、小草长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教师小结:小草很顽强,春天一到,它又快乐地来到我们生活中,人们看到小草就会被它所震撼,唐
代诗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诗,题目是《草》。(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小诗,学生认真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
三、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字卡认读:“枯“”荣“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教师画出节奏范读。
草
离离| 原上草,
一岁| 一枯荣。
野火| 烧不尽,
春风|
吹又生。
2、学生自由模仿读诗
3、教师指名读诗
4、小组合作,了解诗歌大意
5、以组汇报:
教师出示春草图,冬草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讲图意,理解前两句“离离| 原上草,一岁| 一枯荣。”
问:小草冬天都经历了冰冻、火烧,但到了春天,它们却又长出来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大胆
发言说明小草顽强、勇敢、生命力强等)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
七、试背全诗
八、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本课9个字要写的字中平
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zhuī)烧(shāo)荣(rïng);平
舌音:菜(cài)宿(
sù)。建议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观察发现。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宿、菜
上中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
下面的“兀”字横要短,
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九、拓展延伸
1、读书后古诗
2、积累白居易的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
1、幻灯出示图片,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然后,把你看到的告诉
大家。(小男孩、黄蝶、花、
小路)
2、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美丽)人呢?(可爱)
想知道这是哪里呢?这里是
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教师随手板
书课题和作者)
3、让生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由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师语:杨万里看到美丽的景色,他写了一首诗
1、圈出生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生字教学,班内交流识字方法,筛出难字进行教学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
三、学习古诗
1、出示全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杨万里
篱落|疏疏| 一径| 深,
树头| 花落| 未| 成阴。
儿童| 急走| 追|黄蝶,
飞入|
菜花| 无处| 寻。
2、教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以组学习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4、班内交流学习情况,(重点理解前两句古诗)
四、指导朗读
1、师语:这么美的春天,我们读诗时应该怎样读?
2、录音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五、背诵古诗
六、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1、背会古诗,2、积累古诗
板书设计:
枯 野火烧不尽
景 美丽
草 宿新市徐公店
荣 春风吹又生
人 可爱
教学反思: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
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
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
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录像片中真实
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
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
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
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
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
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
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
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
,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笋芽儿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拟人体的童话散文,在作者笔下有稚嫩的笋芽儿娃娃,有
温柔的春雨姑娘,有大嗓门的雷公
公,还有慈爱的竹妈妈。春雨的声音是春姑娘弹奏的乐曲,春雷的声音
是雷公公敲响的大鼓,一层层的笋
壳是竹妈妈给笋芽儿穿上的一件件衣服。课文形象生动,采用春雨姑娘
对笋芽儿的引发力,竹妈妈对笋芽
儿的束缚力以及笋芽儿自身奋发力交错的形式,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笋芽
儿的成长过程。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
难点:字写字,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下生字。朗读课文,感受笋芽儿积极向上的精神。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12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课前能通过网络、书籍、生活等平台收集与笋相关资料。锻炼信息收集、筛选、整理能力。
2、准确认读“笋、唤、揉、漆、轰、扭、钻”7个生字,正确书写“轰、世界、呼唤”5个字词。
3、通过对课文1——4小节的朗读、感悟,感受积极向上的精神。
4、增加好词好句的积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竹子图片。这是什么,竹子在小的时候,我们把它叫做?教学生字“笋”。说说你对笋的了解。
笋小的时候,我们叫它“笋芽儿”。
“笋芽”是我们今天要写的词语。指导书写。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课题就是“笋芽儿”。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与同桌合作学习生字。
2、生字交流
小朋友们,笋芽还在地底沉睡呢,小朋友想不想帮帮它,让她钻出地面?
认读生字。
笋芽钻出了地面,你的心情怎么样?
读句: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在自然界中,是谁帮助笋芽钻出地面的呢?请小朋友带着问题再读读课文。
三、品读1——5自然段
1、交流:是谁把笋芽儿唤出地面的呀?
2、是呀,雷公
公和春雨姑娘可关心小笋芽了,是他们把笋芽唤了地面。那么他们的呼唤有什么不同?
(低声的呼唤、粗
重的嗓音呼唤)
3、老师也想当当笋芽儿,你们能当当春雨姑娘来呼唤我吗?生读。
4、和春雨姑娘不同,雷公公的呼唤却是粗重的。请你读读这段话,看看雷公公是怎样呼唤笋芽儿的。
你想当当雷公公吗?自己去试试。 课件出示句子:雷公公用粗重的嗓音呼唤着笋芽儿:
“(
)”。
理解藏了一冬、重重
5、指导朗读两段话。
6、听见春雨姑娘的呼唤,笋芽儿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撒娇:平时你会向谁撒娇?你也学着笋芽儿来撒撒娇吧。
配上音乐表演读
7、听了春雨姑娘的话,笋芽儿醒来了,听了雷公公的呼唤,笋芽又怎样了呢?
从“一个劲儿”你看出了什么?那你怎么读?你能做动作读吗?
是啊,尽管泥土是这么的硬,
笋芽儿却还能一个劲儿的网上钻,真不怕苦。她可真是好样的。让我们
再用我们的朗读来夸夸她。
你能做动作读吗?
7、看见笋芽儿不断向上钻,妈妈心里可急了,引读:她给笋芽儿穿上——
还不停唠叨——
理解“穿上一件又一件衣服”。
8、其实这篇课文有许多提示语告诉我们怎么读课文,以后我们可以运用这些提示语自己读好课文。
四、小结课文,书写生字
1、在春雨姑娘、雷公公、妈妈的帮助下,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她的心情怎样?
再读:笋芽儿终于钻出了地面。
2、你希望钻出地面后的笋芽儿长的快长的壮吗?请你再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帮帮她。
3、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终、辫、
够、抚、滋、润、冈、豪”8个生字;能正确书写“世、界、喊、冈”四个
生字。
2、能有流利、感情的欣赏、朗读全文,大部分学生能背诵第6自然段。
3、懂得世间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阳光雨露的自然规律。
4、根据学生不同学情积累关于春天的好词佳句,有主动搜集和积累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动画歌曲《小雨沙沙》
2、春雨姑娘叫醒了沉睡的万物,到处春意盎然.笋芽儿也终于从地里钻出来了.
二、品读课文
1、第六段
a呀!外面的世界真美呀!笋芽儿看到了什么呢?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b(自由读,展示读,比赛读,齐读,试背诵)
c拓展:“„„”代表什么意思?她还看到了什么?(配乐想象)
d引读“她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
e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色,还有朋友们的
呼唤,笋芽儿高兴的说(指导多元理解朗读——“多美的春
光啊!我要快快长大!”)
f练读段落。
2、第七段
a笋芽儿的愿望是什么?能实现吗?为什么?是谁帮助了它?
——春雨姑娘,太阳公公
b他们是怎样帮助她的?——通过理解积累词语“阳光雨露”
c(指导多元理解朗读“我长大了!”)
d练读段落
e用“我”代替“笋芽儿、她”改读课文。
三、检查识字,积累词语。
四、教写生字
1、看书
2、看老师范写
3、练写。
五、课外拓展阅读
附:
一、古诗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 《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 熹 《春日》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杜 甫 《绝句》
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 《游园不值》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 甫 《春雨》
二、散文《春》
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
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
也能让人断魂。春,绝对是一桢浸染着生命之色的画布。
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
一点
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踩在她松软的泥土上,才
知道生命的温床可以如此地平实。只要季节的老人飘然而至,所有沉睡的种
子,都可以在这里孕育,并赋
予生命一种变换的姿态。 春,绝对是一幅饱蘸着生命繁华的画卷。
披着柔媚的春光,让
略带甜意的风,从身边掠过。就会领悟到春的气息里,其实包含着一种最令人感
动的柔情。也会觉得大自
然就是一位奇特的母亲,她竟选择在万物萧条的冬的尽头,将千姿百态的生命孕
育而出,让它们踏着那最
为柔媚的第一缕春光,相拥而至,把无限的生机带给人世。
板书设计:
笋芽儿
春雨姑娘(图)
太阳公公(图) 阳光雨露
生字:冈、世界、喊
教学反思:
偶尔的一次阅读中,看到一段文字,大约意思是:童话是通
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
反映生活,对自然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童话的教学重要是引
导学生通过朗读与想象来感受美、受到情
感的熏陶,而不能纠缠于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如果以事实来考
证童话是否真实可行,那是很不合适的。
本课教学中,学生之所以担心笋芽儿会被吃掉,其实就是
把作品中的人物现实化了,忽视了童话的虚
拟性。如果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我们的
教学中出现以上问题时,是不是就应该这样
去引导:从你的话中老师体会到了你们对笋芽儿的喜欢。同学
们,其实,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童话故事
的阿姨,总是把大自然中的植物啊、动物啊,当作人来写的呢
!你们再去读读课文,这勇敢、可爱的笋芽
儿就像谁呢?你还从课文当中看到了谁呢?
也许这样的生成更合适!
小鹿的玫瑰花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
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在美好的春天,小鹿栽了一丛玫瑰。从“他常常
去松土、浇水”中的“常常”,我
们可以体会到小鹿很爱玫瑰,他种玫瑰很用心,很辛苦。从他和弟弟一起
数花骨朵,我们知道小鹿十分盼
望见到玫瑰开花。然而,当玫瑰快要开花的时候,小鹿因跌伤了脚不能走
动而没看到玫瑰
花。鹿弟弟先是替哥哥惋惜,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高兴地说“看来,你的
玫瑰没有白栽”
。结尾的这句话,一定会引发学生许多思考。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举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懂得小录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课前准备:
动物头饰,玫瑰盛开的录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16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有积累词语的举和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小鹿栽种玫瑰花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实物导入:
教师手拿一束玫瑰花,让学生看看、闻闻:喜欢这份礼物吗?
(指导“瑰”的读法,并书写“玫瑰”)
关于玫瑰花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
(板书课题)
2、谈话导入:
(出示玫瑰花和小鹿的图片)
认识它们吗?玫瑰花和小鹿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 看谁读得通顺,没有错别字。
三、讨论
1、找出描写鹿弟弟的话,引导学生质疑: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学生可能会问:为什么一开始鹿弟弟说玫瑰花白栽了,后来又说没白栽?)
2、小组合作读文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四、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说玫瑰花白栽了?
1、读课文1~2自然段,抓住小鹿精心种花的句子,引导学生想象:小鹿栽花时会想些什么?
2、当小鹿跌伤了脚,没能看到玫瑰花开,又会想些什么?
3、此时鹿弟弟又会怎么想?体会他“惋惜”的心情。
五、朗读
1、自由读:
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式读文。
2、交流读:
向学习伙伴请教──自己哪里读得好?哪里还需要改进?
3、竞赛读:
每组推荐一名同学读,大家评议,互相取长补短。
六、练习
结合课文情境进行写话训练:
1、花骨朵渐渐地长大了。
2、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
3、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这玫瑰你白栽了,一朵花都没看着。”
(注意引导学生拓宽思路,看谁说的句子和别人不一样)
七、写字
学习“弟、哥、骨、微、渐”5个字:
1、学生观察:写这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指导:
“微”字中间有一短横,下面的“几”字要变弯钩为提;
“骨”字上边中间时横折,下面的“月”字变撇为竖;
“渐”字的“车”下面变横为提,笔顺是先竖后提。
3、作业展示,师生评议。
(个人自评最满意的字—同桌互评最满意的字—小组评选“写字能手”—全班展示自己的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字,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2、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以“摘果子”的方式复习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交流
重点交流:鹿弟弟为什么又说玫瑰花没有白栽?
1、指名读黄莺和微风的话:练习读—分角色读—挑战读。
2、引导想象:小鹿的朋
友大象拍下了花开的情景,想象一下他会对小鹿说些什么?还有哪些小动物
看到了玫瑰花开,他们又会对
小鹿说些什么?
3、教师小结:小鹿自己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玫瑰花已经开在别人的心田里,
别人感到快乐,小
鹿自己也感到非常幸福。所以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
三、表演
1、同桌之间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在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表演,研究角色的表情和语言。
(可以适当展开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教师巡视,相机进行指导。
3、每
组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全班比赛,大家共同评选出“最佳合作奖”、“最佳风采奖”和“最佳创意
奖”。
四、练习
假如小鹿种的是迎春花或者别的花,黄莺和微风会怎么对小鹿说呢?请你替他写几句台词。
五、写字
学习“抽、拐、浇、终、静、躺、谢”7个字:
1、认读生字,口头组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2、学生观察后联系已有知识,教师进行迁移式书写指导:如烧—浇、躲—躺等。
3、学生书写,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板书设计:
小鹿的玫瑰花
嫩绿的叶子──花骨朵──快要开花──浓密的绿叶──
(带来快乐) (受伤) (失望)
黄莺──唱歌微风──玫瑰香风──小鹿快乐
(快乐、幸福)
为别人带来幸福快乐,自己更快乐
教学反思:
《小鹿的玫瑰花》是一篇能够引起学生思考而有所感悟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四个
角色:小鹿、鹿弟
弟、黄莺、微风。故事的内容是小鹿在美好的春天栽了一丛玫瑰,当玫瑰快要开花时,
小鹿因跌伤了脚不
能走动而没看到玫瑰花,鹿弟弟首先替哥哥惋惜,听了黄莺和微风对玫瑰花的赞美后,
高兴地说“看来,
你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故事蕴涵着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
快乐的思想情操,给
学生以美的熏陶。但“鹿弟弟”这个角色的选择并没有起到衬托的作用。小鹿没看到
玫瑰花开是因为跌伤
了脚,那鹿弟弟呢?更多的孩子会怀疑鹿弟弟的真诚和善良,从文中的“他常常去松
土、浇水、”和“小鹿
和弟弟一起数了数,总共有三十二个,他们高兴极了”可以体会小鹿和鹿弟弟很爱
玫瑰,很想盼望见到玫
瑰开花。既然如此,学生会问“鹿弟弟又没有跌伤脚,他为什么不告诉小鹿哥哥玫
瑰花的消息,让小鹿哥
哥高兴呢?”显然“鹿弟弟”在这里是画蛇添足了。或许有的孩子会天真地说:“
鹿弟弟一直陪伴在小鹿哥
哥的身边,没有走出家门,没看到花开。”但我们心里都明白这样的说法很难自
圆其说。何况小鹿没看到玫
瑰花开惋惜的心情,让第三者“鹿弟弟”说出来给孩子增加了难度,有些“曲
线救国、舍近求远”的味道,
削弱了文章的感染力。假如没有“鹿弟弟”这个角色,一点都不会使文章失
去原有的意蕴。在备课的时候
就想到了“鹿弟弟”这个角色的疑点,但怀着侥幸心理去上了课,果真学生
在课堂上提了以上问题,让自
己尴尬无比,看来,我们的教材还要多从孩子的眼睛出发,多考虑孩子的观
点,才能更完美!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3、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
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
力。
4、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加偏旁”的识字方法、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18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发现和应用“加偏旁”的识字方法,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2、
通过引导学生发现人类文明的事物与自然界事物在外形上的相似之处,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
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语文乐园”里玩,大家觉得怎么样?好!首先我们来“逛迷宫”。
二、“逛迷宫”
1、寻找“燕子”和“剪刀”的相似之处。
学生看“我的发现',自己观察说出“燕子”的尾巴像“剪刀”,并把“燕子”和“剪刀”用线连结起来。
2、寻找其它事物的相似之处,并连线,看谁连得又对又快。
三、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游戏激趣。
导语:走出“小小观察台”,春姑娘又带我们来到“字词游戏宫”(点击课件)。
配音:欢迎同学们参加“合作闯关”字词游戏。请看游戏提示:
①组成“读读认认”自学小组,选组长,分任务。
②在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字、记字,比谁认得准,互相检查。
③小组商量怎样抢答汇报学习结果。
④快乐传递读生字。
⑤生字搬家,考考你。
(2)当众汇报小组学习结果,鼓励每个组用不同的方式汇报。教师随机指导。
材:与木相关。(材料、钢材、教材)
渡:与水有关。(渡口,横渡,渡船)
粮:与米有关。(粮食、干粮、细粮)
帽:“冒”加上围巾的巾,组成“帽”。草帽、衣帽、帽子
达与走路有关,到达、达到、雷达、直达车。
按:安全的“安”加提手旁,读“按”。按时、按期。
笨:“本”字加上竹字头,组成笨。笨重。
烈:“列”字加上四点水,组成烈。烈士、烈火、激烈。
(3)做快乐传达游戏。去掉拼音,
还会认这些生字吗?分小组听音乐传生字卡片,音乐停,拿卡片同学依
次教读生字。
(4)生字搬家。
出示课件制作的儿歌,配图。生字搬了家,跳进儿歌里,你们还会读吗?
(笨笨熊)或乖乖笨,摇渡船,
运粮食,运木材。
烈日当头不用帽,
按时到达心欢笑。
2.读读背背。
过渡:(点
击课件,春姑娘话白)祝贺同学们识字闯关成功,让我们到语文天地“精美语句园”去采集最
美的诗句吧
。比谁采得多。
(1)轻声读诗句,不认识的字,看音节多读几遍。
(2)将诗句大声地读给同桌听,同桌专心听,欣赏,指点。
(3)再读诗句,想象画面,比谁读得
有味道。(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验眼前仿佛看见什么景色,入情入
境地读,个别读、齐读、分组读等等
。)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背诗句。
(5)展示交流,课外收集描写春光的诗句,或即兴写诗。
3.我会填。
过渡:同学们积累了那么多描写春天的诗句,会用学过的词赞美春天的景物吗?
(1)读词:春光、天空、枝条、绿叶、阳光、小溪。
(2)请同学们讨论填空。
(3)交流欣赏,画图,个别同学在黑板上填写。齐读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听说能力。
教学过程:
一、春游前奏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要去春游了,去发现春天了。请大家睁大双眼,把你看
到的写下来。休息时,我
们要进行交流,看谁发现的多,看谁的发现新。返回时,我们就要请这些同学来
做“导游”,给我们介绍美
丽的春天。
二、游中交际
1、教师边走边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2、以组进行,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春天。
3、各组评选出优胜者,参加全班的交流。
4、评选“小导游”,返回时有几名“小导游”轮流介绍沿途的景色。
三、游后总结
同
学们,今天,我们用智慧的双眼又发现了许许多多春天里美好的事物。课后,请同学们利用各种途
径,包
括上网查寻,搜集有关春天的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起来,准备参加展示会。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作品以及收集到的资料,并善于学习别人好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上宽带网
同学们,宽带网是现代计算机与网络传输技术的一个
名词。通过宽带网,我们可以学到许多课本上学
不到的知识。
今天,宽带网给我们送来了什么礼物呢?请同学们看一看吧!
1、自读宽带网,指名分段读,大家齐读。
2、说一说自己从宽带网上获得的信息。
3、说一说自己还知道春天有哪些花。
4、展示自己上网查到的花的资料(如果学生没有查到,教师给予补充)。
二、展示自我
1、以学生的课桌为“展示台”,展示学生的作品。
2、愿意当“导游”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
3、愿意当“游客”的学生参观别人的作品。
4、把学生的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台”里,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板书设计:
春天里的发现
细心观察 畅所欲言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重在积累和练
习的拓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开阔视野和学以致用。当然在学生的练习中还
要注意语言要规范。比如“
我的发现”比喻句的练习,有的学生会说“燕子像剪刀”“月亮像香蕉”“我长
得像爸爸”等,教师在肯
定学生积极动脑的同时,都要及时进行纠正。二年级还应该注重句子的积累,所
以在“读读认认”中我加
了选择词语说话的练习,学生的思维还是令人惊讶的,经常这样的练习肯定能提
高学生的语言,更让学生
的思维得到发散。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解析:
本组教材
以“奉献与关爱”为主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
的》《卡罗
尔和她的小猫》四篇课文及语文园地二组成。
教学内容:
<<泉水>>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我不是最弱小的》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语文园地二
教学难点:
应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教学中应先从图入手,图
文对照,再抓住重
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识字 、写字。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雷锋学习。
4.学会默读课文,并能有条有理地讲述故事。
5.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敢于负责道理。
6.学会默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7.理解什么样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教具学具:
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课时按排:
10---12课时
5泉水
两课时
6、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两课时
7
我不是最弱小的 两课时
8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两课时
语文园地二 两课时
泉水
教材分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
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
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
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
满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会认“哦、股”等八个字,会写“互、泉”等九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懂得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从小树立热爱大自然,保护资源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品词析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20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泉水的
奉献精神,喜欢乐于助人的泉水。从而懂得关心身边的人,为需要
帮助的人伸出热情的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有关泉水的录象,生观看,师适时讲解:
在大山的深处,泉水从石缝里冲了出来,贮存在这个天然的大水池里。来到这美丽的世界,泉水从高
处往下流,不停地往前奔跑。和溪水、河水汇成一股,奔向大海。(板书课题)
二、我会读
1、作者把这美丽的画面写成一首很好听的小诗,想读吗?自己先读一读,再读给你的同桌听。
(生自读儿歌)
2、指名比较朗读。
三、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1、还有一篇更美的课文,想学吗?如果不帮你们,你们自己会读吗?请大家小声地把课文读一读,
遇到不懂的字,就请课文下方的拼音来帮帮你。
(生自读课文)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3、开火车认读要求会认的生字、词语,生生互相纠正。
4、齐读生字。
5、认识多音字“结”,口头组词理解。
6、学生标出各段序号,分段指名读课文。
7、读得真好!那么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儿来的?来到什么地方?
交流。
四、学习课文
1、整体感知:
⑴ 师:大家把生字读得很漂亮,课文也能学得这么好吗?
⑵ 师:泉水来到这美丽的世界,可高兴了!他要考考大家,请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
筋想这两个问题:
① 泉水流过哪些地方?
②
在这些地方,他和谁说话了?
按照水流的顺序,想一想。
生自读课文,画线。
⑶ 师:泉水经过了什么地方?
生回答,分别出现词语:水池、平地、果园、山谷
⑷ 师:泉水在这些地方,和谁说话了?
(山里的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
2、导学第二节:
⑴ 师:泉水先来到山间的平地,遇到了山里的姐姐,他和姐姐说了什么?我们一起学习第二节。
老师读
前面的部分,你们读泉水说的话。好吗?
师生朗读第二节。
⑵
师:读了这一节,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生质疑,着重解释“天然水塔”。
⑶ 师:请找一找,“天然水塔”在图上的什么地方?
是呀,高山上泉水冒出的地方就是“天然水塔”。
⑷ 师:如果你就是泉水娃娃,你要怎么对山
里的姐姐说话?自己读读课文中泉水说的话,把你旁
边的小伙伴当成山里的姐姐,对他说一说吧。。比比
谁更像泉水娃娃!
生自读课文,同桌交流读课文。
⑸
师:现在,我就是山里的姐姐,我可需要水啦!哪位泉水娃娃愿意来和我说说话?
指名比较朗读,评议,悟中读出感情。
⑹ 师:谁读得最好?哪个地方读得好?他是怎么读的?
学生回答。
⑺ 师:从泉水娃娃的话里,你们还听明白了什么?(泉水很多
等)课文里是怎么写他的“多”?
该怎么读?(很多很多)
师板书“多”。
⑻ 师:是呀,他真是个热情的好孩子!
板书:“来吧”。
⑼ 师:大家说得真好!现在,让苏老师也当一当泉水娃娃,你们当山里的姐姐,好吗?
师生再读第二节。
⑽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读一遍吧。
3、合作学习三~五节
⑴ 师:泉水热情地帮助了山里的姐姐。他唱着,跳着,高兴地往前跑去
。他又来到哪些地方?和
谁说话?说了什么?下面,课文的3、4、5小节老师要让你们自己学,行吗?
⑵ 师:请你们在学习小组里,选择最喜欢的一节,然后用上你们最喜欢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行
吗?等会儿,要请小组来汇报。
小组合作学习。
4、扩展活动:
⑴ 师:泉水欢快地往前跑。(课件:新画面)来到新的地方他还会遇到谁?会说些什么?闭上眼
睛
想一想,再仿照课文的句子自己说一说。
生自己思考、说话。
⑵ 师:你想到了什么?快告诉你的小伙伴吧。
课件出示静止画面,背景音乐,学生想象,交流。
⑶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大家,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泉水说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
适时提示:杜鹃花在泉边照镜子、白天鹅在水面上洗澡、鱼儿在水中跳跃、
梅花鹿在泉边喝水等。
5、配乐朗读6、7节,全文小结
⑴
泉水娃娃做了这么多好事,他继续往前跑,最后到了哪儿?让我们一起读读6、7节吧。
⑵ 泉
水娃娃为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热情的手;为需要温暖的伙伴献上一颗火热的心。在流向大海
的旅途中,他一定会为大家做更多的好事。让我们和热心的泉水娃娃一起相约在大海吧!小朋友们,跟泉
水娃娃说声“再见”吧!
五、小结、作业设计
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多!既学习了8
个生字,又认识了“泉水”这个新伙伴。回家后,请大家再把
课文读一读,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查
查书或问问爸爸妈妈,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学习,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词语:瓦罐、石缝、一股清泉、清脆的歌声、杜鹃花、天然水塔。
2、学习并在田字格正确书写生字、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4、发散思维,想象泉水对大自然、对人类的贡献。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经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泉水从石缝里冲出来了,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看,他来啦─
─
课件:在背景图上跳出泉水娃娃。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进一步领会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泉水说的话。
三、品析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1、你最喜欢课文的那一段?为什么?
2、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3、了解背诵情况。
四、学习生字
师:请看这几个字(瓦、泉、然、结、股、脆)大家说说,哪个字最难写?
师重点指导“然”、“脆”字,板书示范。
1、师:其他几个字,老师要让你们自己学,行吗?
师:请仔细地观察田字格,自己想想要怎样才能把这六个字写好,再告诉你的小伙伴,最后,自
己动手在田字格写一写吧。
生书写交流。
老师讲评。
2、出示田字格生字、词:塔、杜鹃。
⑴ 这三个字,哪个最难写?
指名交流,师板书范写“鹃”。
⑵ 还有一个“塔”字和“杜”字,需要老师教吗?
师:请看着田字格,仔细观察一下写这两个字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就在田字格里写一个“塔”
字并把“杜
鹃”这个词语抄一遍。
生练习书写。
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小结
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多!既学习了8个生字,又懂得了关心帮助别人。回家后
,请大家再把生字写
一写。
板书设计:
泉 水
多 清 甜 美
来吧 照吧 喝吧 唱吧
(热情)
教学反思:
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是在教师有效的引导下,而不是凭空产生的,当学生思维没有被激发时,教师应
多
角度进行描述,学生的想象力才能被激活,在本节课中的让学生想象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它看见了谁,
说
些什么,这个环节的设计很有利于学习语言,表达语言,可是学生一下子想不出来,教师简单举了个例
子
后学生马上打开话匣子,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虽然放手让学生动起来,还应该靠教师的必要引
导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赞颂了雷锋同志的事迹,虽
然雷锋同志离开了我们,但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无数个雷
锋出现。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像雷锋一
样乐于助人,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并读出诗歌的节奏感。
3、通过了解雷锋的事迹培养学生成为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优秀少先队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并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表达对雷锋叔叔的敬爱之情。
教学难点:课文的感情朗读、背诵。将奉献旨意内化心灵,外化行动。
课前准备:
投影仪、卡片、轻音乐伴奏带、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23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识记字型。
2、能有感情地朗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还记得吗?在大山
的深处,有热情的泉水娃娃为大自然和人们做许多好事。有一位叔叔,他
也热情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们,大
家知道他是谁吗?(生)
2、师:是呀,他就是──雷锋。(板书:雷锋叔叔)
3
、师:雷锋叔叔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想念他,都想找到他。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六
课。(
板书:你在哪里)。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家小声地把
课文读一读,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懂的字请课文下面的
拼音来帮忙吧。(自读课
文)
2、把字音读准了吗?在学习小组里开火车检查一下。
3、字音读准了,能把课文读通顺吗?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一听吧。比比,谁读得好。
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4、谁愿意读一读课文?(指名)你想请几位小伙伴和你一起读?(渗透诗歌的小节划分)
三、再读课文
1、师: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开动脑筋想一想:
⑴ 雷锋叔叔到过那里?
⑵ 他在那里做了什么好事?边想边做上记号。
生再读课文。
2、学习小组交流答案。
3、班级交流:
板书:长长的小溪 抱着迷路的孩子
弯弯的小路 背着年迈的大娘
4、
师:儿歌的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迷路的孩子?哪几个小节讲的是雷锋叔叔帮助年迈的
大娘?
班级交流。
5、师:请选择最喜欢的一部分,用上喜欢的方式自己读一读吧。
生自读课文段落。
四、朗读交流
1、请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当评委,做点评,说说哪里读得好?人家是怎么读的?
2、喜欢相同段落的同学齐读。
3、听了同学的朗读,闭上眼睛做了想象,如果你是那个迷路的孩
子,或是年迈的大娘,你想对雷锋
叔叔说些什么?
4、雷锋叔叔在长长的小溪边帮助了迷
路的孩子;在弯弯的小路上帮助了年迈的大娘。他还会到哪儿
呢?我们一起把第六节读一读。
5、师:儿歌后面的一位小姐姐提了一个问题,是什么?
指名读问题,交流答案。
是的,谁为人们做了好事,谁就是“活雷锋”。
6、儿歌读一读,把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背下来:
交流背诵。
五、课堂小结
雷锋,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他乐于助人,
无私奉献影响了多少人!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应
该怎样做呢?让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吧!
六、布置作业
利用一周的时间为身边的人做几件好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12个生字,在田字格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抄写一个词语“泥泞”。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认识雷锋叔叔,知道雷锋叔叔的故事,并学习他
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发现身边的“活雷
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分组读课文,检查课文背诵情况。
二、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田字格,在小组里讨论一下,怎么在田字格里写好这几个生字。哪个字需要老师帮忙。
2、小组讨论,学写生字
3、班级交流,注意:
⑴
“雷”和“需”的雨字头写法,要宽而扁。
⑵
中间一行都是走之底的字,写好“迷”的“点”。
⑶ 师适时板书“需”和“迷”。
4、其余4个字由生自行观察,临摹。
三、讲评
四、课堂小结
根据学生书写情况进行总结。
五、布置作业
把本课生字在仿影本上认真书写完成。
板书设计: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小溪 小路
抱、冒 背、踏
泥泞──足迹 荆棘──汗滴
教学反思:
情感的延伸,就是引导学生体会和揣摩
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果文章仅仅停留在“哪里需要
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的表层
意思,哪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通过我
们班里也有很多小雷锋,快来夸一夸吧。用
句式的练习,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我们的世界只要人人献出一
点爱将会变的更美好的思想境界。
我不是最弱小的
教材分析:
这篇记叙文情节简单,贴近学生生活。课文以平实自然
的语言描绘了一段真实感人的雨中情。“我不是
最弱小的”是萨沙自信而坚定的话语,也是文章的题眼。
课文中的三个问句都是萨沙的问话,要引导学生
边读边想,通过萨沙和妈妈的对话,明白“应该保护不自
己弱小” 的道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25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提示课题
谈话:(出示苏霍姆林斯基头像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
吗?对,他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为我们
写了一篇文章,大家想读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不是最弱
小的》(板书、齐读课题,学习“弱”,
并用它组词)
看了课题,大家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关键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大声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不会读的可以请教教师、同学或拼音朋友。教师巡视,重
点指
导学困生。
2、同桌互读:同桌有困难,请你帮帮忙,同桌读得好,请你夸夸他。
3、检查评价:
⑴ (课件出示句子)请愿意读的同学读句子,师生共同指出不足
①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森林里的景色那么
美好,空
气那么清新。
② 原来有一丛野蔷薇,被铃兰花簇拥着,开出了第一朵粉红的花。带着露珠的
花朵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一家人坐在野蔷薇旁边,聊起天来。
③ 突然,雷声大作
天上飘下几滴雨点,紧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妈妈赶紧从背包里拿出雨衣
递给身边的托利亚,托利亚又
把雨衣给了萨沙。
④ 大雨已经打掉了两片蔷薇花瓣,花儿无力地垂着头,显得更加娇嫩。萨
沙掀起雨衣,轻轻地
遮在蔷薇花上。
⑵
指名读课文,愿意读哪段就读哪段,根据“正确、流利”的要求,师生共同评价,注意鼓励。
三、合作识字,指导书写
1、师谈话:句子、课文大家读得很好,下面检查一下生字认得
怎么样,好吗?(课件再次展示AB
CD四个句子,将句子中的生字变成红色)
2、看大屏幕,学生自己读读红色的字,同桌互读。
3、合作识字:以四人为一组,向同组的小伙伴介绍自己认识的字及记字方法。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小结好的识字方法。
5、(出示“找朋友”图标)指名给字找朋友。
6、游戏巩固:“保护蔷薇花”──在一朵朵的蔷薇花后面写上生字,谁读对了,就说明保护了弱小
的
蔷薇花。
7、出示要求写的字,问:你想提醒大家写好哪个字?指名说。示范书写:夏、弱、应;
学生各自书写,互相修改。展示较规范的字,鼓励学生找规律写好有相同特点的字。
四、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再读课文,想想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
2、小组交流各问题,讨论难以解决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交流,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从哪段知道的,相机指导朗读:
⑴ 读萨沙的第一问
:抓住“不解”,读出萨沙不理解妈妈和哥哥的做法而发问的心理。(各自读;
互相读,指出不足;指名
读)
⑵ 读萨沙的第二问:读出萨沙不相信自己是弱小者的心理。(范读,让学生体会语调先升
后降;各
自试读;指名读;齐读)
⑶ 读萨沙的第三问:读出萨沙的自信、坚强
⑷ 读妈妈的话:表现慈爱的语气,最后一句读出妈妈欣喜、夸奖的语气。(指名读、范读、请愿
意
读的同学读)
⑸ 小组分角色读:学生认真听,说说读得怎么样。
4、师问:读了这课,你觉得喜欢谁,为什么?你是否保护过比自己弱小的人或物,举例说明。
五、质疑问难,释疑
六、总结,布置作业
课后积累好词佳句,或者写带有问号、感叹号的句子,也可把这节课的收获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2、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交流收获
1、指导总结本课内容,教师板书,出示字卡,复习本课生字。
2、完成“我会填”:各自完成,指名交流。
3、交流收获:
⑴
展示积累的词语:当小老师领读
⑵
用不同的语气读自己写出的问句、感叹句,其它学生体会不同的语气。
⑶
把自己写得收获读给同学听。
二、反复朗读,升华情感
1、分段有感情地朗读,师生共同评价,强调三次对话的朗读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教师加入其中。
3、表演读。
三、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
↓
保护蔷薇花
保护比自己弱小的
教学反思: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教材分析:
这篇儿童故事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很长,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修饰语少,抒情也少,但语言质朴,可读性强,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默读明白故事梗概,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默读的方法,抓住关键长文短教,使他们在充分的自读自悟中学会交流合作,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3、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重难点:
学会默读课文,从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课前搜集广告词
。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初步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知道许多动物都是人类的好伙伴,你最喜欢跟什么小动物一起玩耍呢?(生自由畅谈)
2、有一位叫卡罗尔的外国小姑娘很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最终她是怎样得到的呢,让我们一起从《
卡
罗尔和她的小猫》这篇课文中寻找答案。(板书课题,指名读题)
3、今天老师给大家
上一节自习课,我们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自己学习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也就是
说自己默读学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法指导:
默读要求:
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默读标注:标出自然段。标出生字、新词。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
⑴ 你
们觉得哪些字音最难读,谁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读一读?(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
词,说话。
⑵ 去拼音读,不认识的字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⑶ 交流自己画出的美词。
⑷ 游戏识字:
① 不上不下(卡)
②
兔子的尾巴不见了(免)
③ 土撒在热水上(垫)
④
明白的反义词(糊涂)
⑤ 妈妈做饭的地方(厨)
⑥
做一下“蹭”这一动作。
⑸ 教学多音字:
dāi 待在 jiān
黑白相间
dài 等待 jiàn 中间、心间、房间
三、朗读感悟
1、再次默读:
思考:你认为哪些地方有趣?
交流:学生畅所欲言。
2、你能对课文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同学们?小组合作,提几个认为比较关键、有意义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考学生:
例如:我们组的问题是“卡罗尔的小猫是从哪来的?”请你们回答!
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所得。
四、小结
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
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
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
会真诚地关爱我们。
五、作业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2、感受卡罗尔善良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对话平台
朗读: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
方式朗读自己认为有趣的部分,同学之间互相评议:他哪里读得好?为什么?哪
里还需要改进?
练习读──展示读──评议读──竞赛读
三、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1、回忆什么叫什么叫默读?(指名说)小结:不出声,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边读边想。
2
、学生默读课文(第一次),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指名
全班
交流)
3、学生默读课文:(第二次)
⑴
哪些地方让你觉得有趣,为什么?边读边用“―――”画下来。
⑵
把自己画下来的句子、段落默默地多读几遍,你一定会觉得其乐无穷。
⑶ 指名全班交流:
老师要注意适时评价,并请学生把自己喜欢句子和自然段读一读。看谁说得有趣,那谁能读得
比她更有趣呢?
4、默读课文最后三段(第三次),想一想伯洛为什么没有离开?你从哪
儿知道的?卡罗尔用心地照顾
它,和它一起游戏,一起玩耍。
你看到卡罗尔和小猫亲热时,有什么感受?(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感受。)
5、再次默读启发思考,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卡罗尔和人们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6、领悟文章
内涵: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
球上的动物,动物
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别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7、小结默读的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种新的读书方法选好学习了这篇课文,这种方法很好。你在
读的时候,可以静静地思
考问题。现在老师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就用默读的方法在课外读一读课外书。
四、实践活动
1、我们感受到了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真挚的情谊。刚才有同学谈到了广告的作用真大。在生活当中你
见过
哪些广告呢?(学生自由地谈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各种广告。)
2、试着写广告词。
3、课外阅读作品:《我家的小猫》、《内尔罗和爱犬》、《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五、作业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和大家进行交流。
2、多音字组词:
待、间。
3、仿照课文的写法,试着写一则广告词。
板书设计: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送来小猫——送走小猫——只也没有了——跑出来
高兴 伤心 流泪 高兴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发现“我的发现”里的字都是由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部件组成的,并运用这个特点帮助
记字。
2、在“日积月累”会认9个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3、学会倾听,能听懂他人讲的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的参与讨论,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4、能通过“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语言。
2、难点:用“„„像„„”说话,口语交际,收集资料。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由两个或三个相同汉字组成新字的汉字构字规律。
2、复习形声字,借助其构成规律,认识9个新字,读准字音,记忆字型。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我们知道,汉字是个神奇的大家族,他们的组成可有趣了!瞧──出示
汉字,你能猜猜这几个字
是怎么来的吗?最后这幅图又有什么特点?小组商量一下。
山 网 秋 上 下 哭 笑
⑴ 小组交流。
⑵ 班级交流:
从形状变化而来的字──山、网。
带有指示意义的字──上、下。
可以借助图形进行辨认的字──哭、笑。
偏旁、组成有表示意义的字──秋。
2、今天,老师请来了一组新的汉字朋友,看──(出示“我
的发现”)旁边的小姐姐为我们提了一个
问题,大家一起读一读吧。
齐读问题。
3、自己读读,说说,告诉你的同桌:
出示“我的发现”:
班级交流:
⑴ 相同的两个字上下排列构成──多、吕、昌、炎。
⑵
相同的两个字左右排列构成──双、朋、羽、林。
⑶
相同的三个字排列构成──品、晶、众、森。
4、大家还知道哪些汉字也是用这三种方法构成的?
学生各抒己见。
二、日积月累·读读认认
1、通过刚
才的学习,咱们又发现了汉字一种有趣的构成方法。现在,有一群老朋友来了?大家还认
得吗?
出示汉字,小老师带读,读对的齐读:
议 塘
站
慌
钩 爪
裤 符
2、老朋友大家都记得,那么他们带来的新朋友呢?你从横线两边站的字中发现了什么?
出示汉字:
议──义(字义) 塘──唐(唐诗)
站──占(占领)
慌──荒(荒地)
钩──勾(勾画) 抓──爪(爪子)
裤──库(粮库) 符──付(付钱)
(都是形声字、形近字)
3、到底该怎么叫新朋友,自己认认、想想,还可以拿出字典查查。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
4、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新朋友吧:
抽出生字卡片。
5、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新朋友的?
班级交流。
6、你还认识哪些形声字,把它们记下来吧:
生拿出纸笔记录。
三、小结
把这节课你的收获教给别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2、认读、记忆新词和谚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我们再来认一认吧:
游戏复习生字。
2、今天,我们继续到语文园地里学习。
二、日积月累·读读记记
1、认读词语、句子:
⑴
上节课,我们积累了许多生字,今天,我们要积累些什么呢?看──(出示课文题目)
读读记记
雷声大作 倾盆大雨 阳光灿烂
随风舞动 芬芳扑鼻
黑白相间
读读背背
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帮助别人的人,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⑵ 这两道题的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都要求“读”)
⑶
请大家根据题目的要求,先把这6个词语读一读吧。比比,谁读得又快有好:
生自读词语。
⑷ 都读准了吗?(生)在小组里读一读,比比谁读得最准?
小组读词语,互相正音。
⑸
班级交流:词语接力(开火车轮读,哪组读得最准,接得最好就算赢)
⑹
能不能用最喜欢的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口头造句。
⑺
我们再来读读句子。
句子接力(开火车轮读,哪组读得最准,最流利,接得最好就算赢)
⑻ 读了这些句子,你明白了什么?
(要为身边的人或事物伸出热情的手)
2、记忆擂台:
⑴ 大家说得真好!那能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些词语、句子都
记下来。你喜欢背词语就背词语,
喜欢背句子就背句子。背完一项再背另一项。比比,谁是“记忆小神童
”。自己先背。
生自己背诵词句。
⑵
同桌两人比比谁背得又多又好。你有什么好的记忆方法也请告诉你的小伙伴。
同桌互背。
⑶ 班级交流:“记忆小神童”大擂台。
⑷ 请“优胜者”交流记忆的办法。
⑸ 再次背诵、记忆。
三、单元总结,升华主题
1、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几位新朋友?他们是──(出示)
泉水娃娃
雷峰叔叔
萨沙
卡罗尔
2、你喜欢这些新朋友吗?(生)这些新朋友做了什么事让你们这么喜欢?(一个一个回忆。)
各抒己见。
3、我们一起把19页方框里的话读一读吧。(齐读)
4、是呀,他们
都是热心的好伙伴,都有火热的心(板书、简比画),都热情地伸出手帮助身边的朋友,
甚至是小动物。
老师也很喜欢他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多关爱别人,才会赢得别人对我们的爱。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指导学生较通顺、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从小懂得要伸出热情的双手帮助身边的朋友。
3、能通过“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学习了这单元的课文,你们最喜欢哪个新伙伴,为什么?
各抒己见。
2、书上的伙伴们这么热情地帮助身边的朋友,那我们小朋友要是遇到
了相同的事,你们会怎么做?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商量商量。
二、谈话导学
1、谁愿意读一读37页方框里的话?
指名读导语。
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有遇到需要我们伸出双手的事吗?是什么呢?谁愿意说一说。
学生交流,师选择、板书。
3、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手指板书)如果
遇到困难的是你,你希望周围的
人怎么帮你?如果你刚好能帮上别人,你会为他伸出热情的手吗?你会怎
么做?自己想一想,在学习小组
里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
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反馈
哪个小组要先上台交流?(点名)其他的小
朋友当评委,仔细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是怎么做的?你
有没有不同的想法、做法。
小组反馈,生生互评,师适时指导。
四、创设多个情景,练习对话
情景一:一个老爷爷
在路边病倒了,你会怎么做?(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如请路旁
的大人帮忙;打110求
救)
情景二:当你十分忙,别人又急需你的帮助时,你该怎么办?(学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思想
,进行
对话练习)
五、展示台
1、故事会:
⑴
创设故事会氛围。
⑵ 根据左边图标的提示,学生先讲收集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
⑶ 根据右边图标的提示,引导学生讲一讲身边的好人好事。
2、查字典擂台:
⑴ 课前鼓励学生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认识汉字。
⑵
出示不知读音或知道读音但不知字意的生字,激发学生比一比的欲望。
⑶
学生自由选择生字查字典,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准,在全班交流。
⑷
进一步拓展,交流自己通过查字典学会的一些生字。
3、引导学生展示其他方面的本领和学习成果。
六、小结布置作业
把今天的收获说给别人,并写一写。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伸出我们的双手
展示台 故事会 查字典擂台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解析:
本组教材围绕“爱祖国、爱家乡” 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日月潭
》《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
《北京亮起来了》和语文园地三组成。风景如画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吐
鲁番、繁华热闹的北京城和风情
淳朴的泼水节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祖国山河的辽阔、壮美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链接,通过在地图上
查找四篇课文介绍的地方,创设游览情境,引导学生反复
读文,自主感悟,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同时还
要挖掘教材中潜在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走出教室,通过
观察、访问、调查等探究活动,了解家乡,赞美
家乡,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综合能力。
《日月潭》结构清晰,景美情浓,课前教师布置学生继续查找相关图片,课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
情
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提高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葡萄
沟》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文章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教学中教师要根据
低年级学
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演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
各种语文
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难忘的泼水节》一文紧扣“难忘”二字展开,突出“景
难忘”“人难忘”“情难忘”。表达了周总理和
人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有感情地朗读是本课教学重
点,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反复地读
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热
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语文园地三共安排了我的发现,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写一写、展示台。
教学内容:
9 日月潭 10 葡萄沟 11 难忘的泼水节 12
北京亮起来了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领略不同的民族风情
4、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5、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层次、多种形式
反复地读课文,从而感受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时的
热烈场面和人们的兴奋心情。
课时安排:
10-----12课时
9 日月潭
两课时
10 葡萄沟 两课时
11 难忘的泼水节
两课时
12 北京亮起来了 两课时
语文园地三
三课时
日月潭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
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
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
,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
其境之感。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自主感悟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体会那里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中国地图、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的台湾及其他风景区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读“环、绕、茂、隐”4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能与同学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点击鼠标,出现中国地图,让学生观看中国地图,然后请学生走上讲台指指宝
2、岛台湾的位置,师生结合课外资料简要介绍介绍台湾岛。
3、师:今天我们就要到台湾岛去,看看那里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
(出示日月潭的全景图)
学生观看。
(教师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读一读课题。
4、读后解释“潭”:水很深的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那见过这个字。
(玉渊潭、龙潭湖)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⑴
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读准字音。
⑵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意,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展 环 绕 岛 纱 隐 约 胜 建 省 茂 盛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对读得正确的同学及时送上增强物,鼓励
她们再接再
厉。
⑵ 看电脑,读词语:
环绕 仙境 建筑 朦胧 清晰 隐隐约约
童话 附近 倒映 茂盛 吸引 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请学生走上讲台,自主地指词语,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⑶
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①
熟字加偏旁:
不──环 急──隐 山──仙
巩──筑
央──映 勺──约
竟──境
② 熟字换偏旁:
晓──绕 坏──环 律──建
③ 分析字形结构:
环:左右结构,右边是“王”,左边是“不”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⑷ 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环绕:围绕。本课指:四周围着,日月潭就在其中。
倒映:本课指湖水中照出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
清晰:非常清楚,晰:清楚。
展现:全部显现出来,使人一目了然。
仙境:传说中神仙住的环境优美的地方。
朦胧:模糊不清,与清晰相对。
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及时纠正读音。
3、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让学生自选读哪个自然段,然后进行评议。
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说说哪个字书写起来有困难。
2、教师和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重点指导:
建:这个字的偏旁是建之旁,共有两笔:横折折撇、捺。书写时先写外面部分,再写里面。
五、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2、使学生了解日月潭的的特点,知道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3、比较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教师和学生一起做摘苹果的游戏。
(谁摘下了苹果,就带着同学们读生字)。
2、看电脑,读生字: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让学生自主的指汉字读一读:
展 环 绕
岛 纱 隐 约 胜 建 省 茂 盛
3、邀请同学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读词语:
环绕 仙境 建筑 朦胧 清晰 隐隐约约
童话 附近 倒映 茂盛 吸引 风光秀丽
名胜古迹
二、学习课文
1、从整体入手学习:教师伴着音乐范读:
⑴ 让学生边听边在文中标出自然段。
⑵ 谈感受:日月潭在你的眼中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点击鼠标,出示问题:
日月潭是我国( )省最大的一个(
)。那里( ),( ),周围有许多( )。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练习填写。
请学生口头回答。
订正: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
一个(湖)。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
(名胜古迹)。
有语气地读一读。
3、抓住重点学习课文:
第二自然段:
⑴ 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
⑵
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
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
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
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教师板书:名字的由来。
⑶ 教师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比较: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叫日潭。南边叫月潭。
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学生读一读这两个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使学生知道使用比喻句使句子更具体)
指导朗读:突出日月潭的特点。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
⑷ 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一画日月潭的样子。
⑸ 展示:
第三、第四自然段:
⑴ 小声读这二个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两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⑵ 让学生在书中画出喜欢的语句,谈看法,体会日月潭的美丽。
⑶
让学生在小组内谈想法,相互交流。共同感受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
感
⑷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归纳:
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着,朦朦胧胧的,
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
景色。“太阳高照、清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
;“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
月潭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
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
板书:清晨:隐约
中午:明朗
下雨:仙境
⑸ 师小结:
这些语
句中使我们感受到:日月潭风光秀丽,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让我们欣赏到独特的景色,
同学们面对这一切
你会想到什么,让学生运用读的方式体会,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
⑹
结合学生读书情况进行指导:
第三自然段:突出雾的特点,要读得轻柔,缓慢;在读描写
晨星和灯光的语句时,要读得慢一
些,虚一些,读出若隐若现的感觉。
第四自然
段:突出“太阳高照、蒙蒙细雨”的特点,表达当时的意境。这些词语要加重语气。
“清晰、整个、展现
、轻纱 、朦胧”这些词语读时要轻柔些。
⑺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在读的过程中可以表演,可以进行配乐。
三、拓展巩固
组织
学生观看日月潭的风光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日月潭的风光秀丽,为什么吸引游客,激发
学生热爱
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增强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和期盼祖国统一的意识。
板书:风光秀丽,吸引游客。
四、布置作业
相互交流关于日月潭的资料。
板书设计:
日 在哪:台湾 最大 高山
月 由来:日潭 月潭 秀丽 风光
潭 怎样:清晨
晴天 雨天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
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
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
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我多媒体出示日月潭在
“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
况下迷人景色,让学生欣赏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
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
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
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
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
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
头表达能力。
葡萄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
“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
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
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优美的
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
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3月9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6个字。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请班级里的小舞蹈家应天琦和郑桂芬小朋友给大家跳一跳新疆舞。
(播放音乐,学生也可自由地做动作)
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葡萄沟》)
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
2、 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
三、自主学习
1、 学生按自学四步骤学习课文。
2、 检查朗读情况:
⑴ 小老师领读生字。
⑵ 识字游戏一:摘葡萄。
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⑶ 识字游戏二:找朋友。
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新疆、
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
颜色涂好。涂好后
站起来轻轻地读几遍。再指名读一读。
⑸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⑹ 指导书写:
沟 够 密 蜜
⑺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
(课件出示地图:找找浙江、新疆;放大新疆的地图,找找吐鲁番)
2、出示词语,让学生给词语排排顺序:
吐鲁番 在 葡萄沟 新疆 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葡萄沟的水果很有名。有哪些?人们最喜欢的是什么?
说话练习:
用句式“有„„有„„还有„„”。
4、指导朗读这一段。
5、小结:
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下堂课再带你们去葡萄园看看那里的风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
2、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扩词。
2、师生引读第一段。
二、感悟体会
1、请同学们坐稳了,老师带你们去葡萄园观光旅游了。
(播放课件)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
(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⑴ 让学生上黑板画图理解“茂密”。
⑵
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为什么时绿色的凉棚?
(教师可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也可用画好的简笔画理解)
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
(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
(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⑴ 看课件,然后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
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
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 。
(已经在黑板上画好的茂密的葡萄架)
⑵
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
(看课件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
⑶
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
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
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
的读一读。
(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教师戴上新疆帽,微笑着走来)
⑴ 口语交际: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
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
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对
我们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
⑵
“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
⑶
我们新疆老乡让你们把葡萄吃个够,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
(板书:热情好客)
⑶ 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
(带着感受读课文)
6、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
(看课件)
说说阴房是什么样子的?
7、老乡还有个问题要考考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8、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9、观察、品尝葡萄干。
(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鲜味甜)
10、推销葡萄干:
假如你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推销葡萄干用生动的话语来打动每位顾客?
四人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全班交流。
三、升华
1、今天老师带你们参观了葡萄沟,请你们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说一说。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结:
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3、用句式“因为(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说话练习,总结课文。
四、指导写剩下的生字
五、实践活动
小调查:
我的家乡
引导学生搜集一些介绍自己家乡情况的资料(风景、特产、人物、生产、建设成
就等),完成在“我的
展示台”作业纸上,准备在本单元语文园地里展示交流。
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教学反思:
思想是作品的灵魂。语文教材很多作品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凝
结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审美观点以
及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是学生认识生活的源泉,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
和道德教育、形成学生的世界观和
人生观的强大手段。通过读“凉棚、一串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
词不仅使学生享受到字词的美妙,
感受到葡萄沟的景美;通过读,让学生看到葡萄沟的人比葡萄更美,让
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了人情的美,让
他们在思想的森林中呼吸,使学生起率真的生命激情,思想得以升华,
人格将得以崇高。
难忘的泼水节
教材分析:
课文热情洋溢地叙述了1961年周
总理在西双版纳同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情形,表达了周总理和人
民群众心连心的深厚情谊。总理的满面笑
容、傣族人民的兴奋与喜悦在作者饱满的激情中淋漓尽致地得以
展现。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
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
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重难点:
了解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他们之间心连心的深情厚谊。
课前准备:<
br>生字卡片、泼水节的多媒体课件、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泼水节和周总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有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上课,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导游,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杭州著名的旅游景点宋城泼水节的盛况。
1、个别介绍。
2、其他同学作补充。
3、课件出示有关宋城泼水节的图片和录像。
4、积趣存疑: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
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图片激趣)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的人们在干什么?
(人们和周总理在一起过泼水节)
(板书:泼水节)
然后在前面加上“难忘”二字:为什么说是难忘的泼水节呢?学习课文我们就会知道。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感受泼水节的难忘。
2、再次读课文,圈画生字,把生字多读几遍。
3、限定时间,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4、接龙读检查读文情况。
三、检查朗读,学习生字
1、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注意瓣读
bàn,在句子中读花瓣时要加儿化音“花瓣儿”。“因为”的“为”
读 wâi
。翘舌音有“蘸、寿”,平舌音有“踩”。
2、交流识字方法。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认字的,然后全班推荐好的识字方法。
3、利用课件游戏检查识字:抓“特务”、“对号入座”、“购买门票”。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自由回答。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五、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把自己读懂的地方和学习伙伴交流。
2、“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用你自己的话向大家描述一下人们欢迎周总理的情景)
4、指导朗读:
重点
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难点是读好最后一句:“周总理来了!”
读最后这句
欢呼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六、写字指导
1、学习“恩、寿、凤、凰、龙、度”六个字:
本课要写的字中有四个字是新认
的(恩、寿、凤、凰)。这四个字中,“凤凰”二字比较难写,可
作重点指导:
⑴
都是半包围结构。
⑵ 第一笔一定要写成竖撇,这是写好这类字的关键;第二笔是“横折弯钩”
的弯形写法,要注意
指导。
⑶
“凤”字内是“又”,要和“风”区分字形。 此外,还应注意“恩”与“思”的区别。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根据书写实际相机指导。
4、学生互相观察和欣赏,写得不满意的字可以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
2、抓住重点词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读文思考
1、学习四五自然段:
⑴ 默读课文,用波浪线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⑵ 小组合作,互相交流读书的收获。
2、反馈交流:
⑴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 一条水红色的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①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笑容满面”。
(态度和蔼可亲,尊重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
② 想像周总理会对人们说些什么?
⑵
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动作的词语体会总理与傣族人民的情谊。
② 你能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写一句话吗?
⑶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
民一边欢呼,一边向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提供句型,练习说话,发散思维。
周总理把水泼到老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青年人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周总理把水泼到孩子们身上,祝愿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导朗读:
个别读──男女同学──齐读。
三、学习最后段落,重点指导朗读
1、配上音乐,激起情感高潮:
师:周总理开心,人们更开心,我们也开心。
2、配乐齐读。
四、知识延伸
傣族人民的泼水节因为有了周总理的参加而显得格外难忘,你还知道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呢?
(师介绍:火把节 那达慕大会等)
五、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利用课件,分析结构和注意点。
3、展示写字作业,学生互相评价。
六、课后实践活动
1、查找、搜集周总理的图片、故事。
2、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节日和民间习俗、开个小小介绍会。
板书设计:
难忘的泼水节
凤凰花 火红火红
──周总理 对襟白褂
咖啡色长裤
傣族人民 特别高兴
难忘
教学反思:
北京亮起来了
教材分析:
课文充满浓郁的现代气息,以生动地语言描绘了我国首都北京灯光迷人的夜景,展
示了北京这座文化
古城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的热爱、赞美之情。金碧辉
煌的天安门,焕然
一新的商业街,绚丽多姿的故宫把古老的北京城点缀得如诗如画。文章文质兼美,层次
清晰,是小学生了
解我国首都、学习语言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结合重点词句自主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丽景色。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
的部分。
3、增强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课文插图投影片。课文朗读录音带,有关反映北京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初步理解新词在课文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4、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家互帮互助,提高识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点明课题
师点击鼠标,出示以下景物的图片:东西长安街;天安门城
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王府井、西单商
业街;故宫、角楼,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地方?简要的介绍介绍
。
师:夜幕降临了,这些景物会变成什么样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教师板书课题:《北京亮起来了》。
二、师生互动,识记生字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在课文中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2、同桌之间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⑴
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互相帮助。
⑵
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
⑶ 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开火车读)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最好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听的能力)
⑵
看电脑画面,读词语:
夜幕降临、五光十色、银光闪闪、光彩夺目、华灯高照、川流不息
① 学生自己练习读,如果有问题及时请教。
②
指名小组读,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开展组际竞赛。
⑶ 说说你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先让
学生说说哪些字记不住,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然后师生
交流记忆的方法。)
4、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⑴ 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然后打手势告诉老师。
⑵ 指名分段读,听一听谁读的正确、流利,结合学生读书情况,进行评价。
三、练习巩固
1、做游戏:
教师把生字写在小星星的背面,然后把星
星贴在黑板上,以小组为单位到前面摘,摘下后,看清
生字并带领同学们读一读。而后结合生字提出问题
;让同学回答,达到记忆的目的。
如:这个字的偏旁是什么?
这个字可以组成什么词语?
它有哪些形近字?请你给大家介绍介绍。
这个游戏以小组为单位,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展示学习成
果。
2、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让学生打开语文书看课后的第二题,观察每个生字的占格情况。
让学生说说这些字的占格情况。
在书中练习描写。师走下去巡视,及时帮助那些书写有困难的学生。
进行展示,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1、抄写难字。
2、提出问题。
3、结合课文内容找找学习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首都北京夜晚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
2、结合课文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知道北京的新变化,体会北京辉煌、亮丽的原因。
3、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有语气朗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变换角色
请同学们听一段老华侨的录音:内容是说说七十年代的北京城夜
景,当时,一到晚上,商店关门,街
上没有霓虹灯,道路很黑,街上的车辆也很少。然后老华侨听说祖国
改革开放后,变化很大,但是自己由
于身体的原因,不能亲自回来看看,他特别想知道现在的北京是什么
样的呢?(这段录音教师可以模仿这
位老华侨,让学生有切实的感受。)
教师:谁愿意当讲解员给老华侨介绍介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变换角色──讲解员。
1、介绍的内容是:《北京亮起来了》。并进行板书。
按照要求,完成任务。
出示题目: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北京夜晚的特点是什么?边听边在课文中画一画(辉煌、亮
丽)板书词语
后,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词语的意思。
分配任务,深入理解: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课文介绍了哪些地方的夜景?(东西长安街;天安
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王府井、西单商
业街;故宫、角楼,结合学生的回答,让他们看看有关的画
面。)
分配任务:教师给学生选择的机会,让小组长代表大家选取一个地方进行讲解:从哪看
出北京的
夜景是辉煌亮丽的?
小组长和同学一起读读有关的语句。
每个人在小组内谈谈自己的感受,大家相互补充。
大家有语气地读读。
(
学生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语句。可以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还可以借助找到的课
外资料。)
(学生在理解的时候,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2、师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一处一处讲解。)
重点围绕以下地方:
“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结合图片认一认华灯,川
流不息说
明这里的车很多,多得像水流不断,每辆汽车的车灯都亮着,灯光一闪一闪的,从高处看,就像
天空中无
数星星构成的银河。)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这里的灯光各种各样,
五颜六色,看上去就像一道
道美丽的彩虹。)
“把繁华的大街变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
夜城”(商店的橱窗分外明亮,绚丽多彩的广告牌,颜色各
异的霓虹灯为商业街平添了一番美丽,再加上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宾客,这些
商业街就显得格外热闹。)
“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这些建
筑物虽
然古老,但是当灯光成为他们的外衣后,就别有一番风韵。)
(在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时,
可以参考插图、可以结合图片、教师要恰当地运用教学软件及时
让学生们欣赏那迷人的夜景,感受北京之
夜的辉煌与亮丽。)
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教师进行指导:注意读出长句中地停顿。
(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物的雄伟轮廓。)
(一束束灯光/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小组练习有语气的朗读。
全班范围内指名让学生有语气朗读。
评一评谁的语气好,为什么?
3、联系实际,结合课外资料说说你眼中的北京的夜景?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汇报。
播放北京的夜景,让学生们欣赏。
三、教师总结
这篇课文描写了北京的夜景,作者把视
角投向了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东西长安街;金碧辉煌的天安
门城楼;环形路上的立交桥;繁华的王府井
、西单商业街;古老的故宫、美丽的角楼,运用优美的文字从
不同方面介绍了我国首都北京那五光十色、
灿烂迷人的夜景,展示了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自改革开放以
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北京
的热爱、赞美之情。作为首都的小公民我们要用双手去建设北
京,描绘北京,使首都的夜景更辉煌,更亮
丽。
四、布置作业
1、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资料,相互学习。
3、在摘录本上积累词语。
板书设计:
北京亮起来了
灯 光 长安街:华灯高照 明 辉
的 的 环形路:道道彩虹
海 世 王府井:焕然一新
洋 界 故 宫:银光闪闪 亮 煌
总──分──总
教学反思: 在语言的品味中培养学生质疑意识和能力。我认为,引导学生品味语言不仅是感受语言给我们带来了
什么,而且要体会到为什么要这么写。让学生在反复得朗读、词语、句子的比较中产生新的疑问。比如,
本课学生抓住“古老”和“年轻”这对反义词同时出现在一句话提问,也就抓住文章的空白点,可以进行
多向思维,从而进入文本意境深处,也使学生逐步摸到了作者的情感的脉搏。
语文园地3
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内容,并学会运用能发现词语内在联系。
2、练习积累。
3、自己通过观察、咨询或查阅资料,了解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物产、名人
以及家乡近年来有哪些变
化。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乡的有关资料、水彩笔、白纸
课时安排:
3课时
授课时间:
3月18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词语特点。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的教学,使学生认识9个字。
3、对学生进行字词的
综合训练,引导学生积累词语。通过“日积月累”中“我会读”的教学,培养学
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提高朗读能力,增加语言积累,使学生了解、热爱我国优秀古诗词。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要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中含有同样的两个字,第二个词是在前
一个词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字,
两个词的意思不一样。
2、接着引导学生发
现,左边一栏的每一组词,前一个表示活动(动作),后一个表示完成活动(动作)
所需使用的工具,即
“照相”要用“照相机”,“洒水”要用“洒水车”,“集邮”要用“集邮册”。右边一栏
的每一组词语
,前一个表示物品(东西),后一个表示场所。
3、在学生发现词语规律的基础上,可以作一些拓展练习,如:
游泳:____
火车:____
洗衣:____ 服装:____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是通过反义词的形式,认识九个生字,同时也有自主发现汉字的反义关系、积累反
义
词的作用。可按以下步骤操作:
⑴
学生读读认识的字,并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看看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⑵ 运
用自己发现的规律,再读这些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比如,“窄、
恶、善、内
”等字的读音。
⑶ 可分男女或同桌之间进行对比读。
⑷ 去掉两个中间
的破折号,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规律后,再两字连词语,熟记反义词语“宽
窄、贵贱、善恶、强弱
、胜败、内外”,并适当运用。
⑸ 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识记九个生字。
2、“我会填”是搭配词语的练习,让学生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对词语的意思,不必作过多的解释:
⑴ 回忆所学课文,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教室) 绚丽多彩的(广告)
繁华的(城市) 川流不息的(汽车)
茂密的(枝叶)
风光秀丽的(公园)
⑵ 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大家认为正确后,再填在括号里。
⑶ 用线连接可以搭配的词语:
明亮的 市场 绚丽多彩的
日月潭
繁华的 森林 川流不息的 舞台
茂密的
灯光 风光秀丽的 行人
3、“我会读”,目的是积累古诗词,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⑴ 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诗歌。
⑵ 看插图,感受草原一望无际、辽阔无边的美景。
⑶
学生自由朗读,再通过教师范读、个别读、品读等多种形式读出感情,熟读成诵。
⑷
欣赏民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形式介绍家乡的特产,把话说完整,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别人。
2、正确
使用普通话,态度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在交谈中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
价别人的话
。
3、与人交流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语气和蔼,态度诚恳。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以一个游客的打扮进入教室,说:今天见到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同学们,心里真高兴,向大家问声好。
几天前,我来到东莞这个美丽的地方,游览了虎门炮台,黄旗山等地,东莞真不愧是一个人杰地灵的
好地
方。可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就要回家乡了,本想把东莞好吃的东西带回去给爸爸、妈妈尝一尝,可找
来找
去,什么也没找到。温州是不是没有好吃的东西呀?
二、出示课题
师:
温州真的有这么多好吃的东西?那就请你们来给我介绍一下(指屏幕齐读课题:家乡的特产)(师
板书)
三、介绍特产
1、说特产:
每人一句话介绍家乡的特产 师:你们说
了这么多的东西,那么它是什么样?怎么吃?什么味道?
我还是不知道呢?(生端出特产请我品尝)看起
来都挺好吃的,那我先尝谁的呢?这样吧,同学们不是在
下面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这些特产的资料吗?那
咱们就以小组的形式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一下,看哪个小
组能说得让我垂涎欲滴,那我就先尝哪个小组的
。
2、展示资料夸家乡:
⑴
分组交流,整理收集的图片或文字资料(这是学生第一次的创造)
⑵ 分组相互介绍(一人发
言后,其他同学可自由补充)教师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随机指导学生
能从各个方面把好吃的东西说具体
,如:名称、样子、颜色、味道等,其他小组同学可以给予恰当的评价,
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⑶
待几个小组介绍后,再播放投影资料,引导学生改用其他形式再次向大家介绍(这是学生第二
次创造)
2、尝特产:
听了你们的介绍,我觉得每一样都非常好吃,都想尝一尝了,行吗?(教师尝后,谈出自己的看法)
3、夸特产:
师:原来东莞有这么特产呀!如果每个组都能说出几句响亮的广告词,让大家一听就
能记住,一听就
想去吃,那东莞这些好吃的东西一定会冲出东莞,走向全国,甚至会誉满全球!怎么样,
想试试吗?开始
吧。
⑴ 学生练说广告词。(这是学生的第三次创造)
⑵ 在小组内交流,补充。
4、动笔写作夸家乡:
⑴
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听到、看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
⑵ 组成一段夸家乡的话写下来。
⑶ 也可给自己的画或照片配上一段文字。
⑷ 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表达。
⑸ 把写好的话读一读。
⑹ 和你的伙伴交流分享。
学会欣赏,感受成功的喜悦。
五、拓展活动
师:来而不往非礼也,你们给我介绍了这么
多好吃的东西,我也想把我家乡好吃的东西介绍给你们好
吗?(看影片,听介绍)
六、结束语
师:我提议,同学们在课余时间用各种方法去收集家乡的特产,更全面的去了解家乡。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习所得,增强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
2、通过阅读“宽带网”,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和了解与本组专题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40分”,这节课我们要进行的是词语接龙游戏和节目表演。
2、认识游戏特点:
词语接龙游戏的特点是利用词的后一个字组成新词。
如:祖国→国家→家园→园长→长大→大家→制订规则。
3、教师指导学生共同制订游戏规则,每组推荐一名评委。
4、词语接龙:
将学生分组,由组长组织进行词语接龙比赛,并由评委计分。
二、启发谈话、指导自学
1、自学“宽带网”,初步感知内容:
⑴ 自读“宽带网”上的内容。
⑵
想一想两段文字各讲的是什么。
三、分组合作、知识竞赛
1、必答题:
⑴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⑵ 我国有多少个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
⑶
我国有多少个省、自治区?
2、抢答题:
⑴
你知道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服饰特点吗?
⑵ 我国有哪些民族?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⑶ 请说出我国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名称。
⑷
请说出我国省、自治区的名称。
3、风险题:
限时从地图上找出四个直辖市、两个特别行政区、自己所在省或自治区。
四、展示图片、交流收获
1、教师先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2、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五、拓展练习,开阔视野
1、学生互相出类似的题目
2、词语接龙游戏。
3、搜集资料:了解中国民族的情况,搜集民族服装图片。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游泳:____ 火车:____
洗衣:____ 服装:____
教学反思: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
好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在低年级重点让
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
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夸家乡》一课时,我先
让学生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有的夸家乡的迷人风光,
有的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有的说家乡的变化,
还有的畅想家乡的未来。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
写下来,看看谁写得最棒。结果学生兴致勃勃,
文章中充满希望。虽然是低年级的学生,但也喜欢观察生
活中一些事物,有时也观察得十分细致,写出的
话自然形象生动,充满了童稚。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组课
文围绕“用心思考、勇于创造”这一专题进行安排,主要由《动手做做看》《邮票齿孔的故事》
<
br>《画风》《充气雨衣》及语文园地四组成。这四个小故事都是围绕动手和动脑选编的,内容贴近儿童生活,
语言朴实易懂。选文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发明家或者整天想着发明创造,而是培养学生爱动脑、勤动
手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中教师要领会编者意图,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放手
让学生在读、思、议、做中自主感悟科学道理,积淀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
13
《动手做做看》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15《画风》 16 《充气雨衣》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会认生字,会写生字。
2、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动手实验进一步唤起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4、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
5、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6、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1、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3、引导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感悟,懂得
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
从小养成观察、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4、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具学具:
挂图,卡片,小黑板
课时安排:
10-----12课时
13
动手做做看 两课时
14 邮票齿孔的故事
两课时
15 画风 两课时
6 充气雨衣
两课时
语文园地四 二课时
动手做做看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
可谓煞费苦心。他
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
话,也不一定都是对
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
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
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读、会写文中生字;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意识,培养探究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3月20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有两件宝贝,知道是什么吗?
(双手和大脑)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离不开动
手和动脑,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动手做做看。
(板书课题)
2、图片导入
出示两张图片:这个小女孩怎么了?(一个是撅着嘴巴生气
的样子,另一个是面带微笑的样子)这个
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呢?学完课文
《动手做做看》你就会明白了。
二、对话平台
1、自读
1、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组内交流识字收获
:在小组内讲一讲自己会认的字,读字音,再组词,并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
住的。
3、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记住的?
2、读思
1、指名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画出伊林娜情绪变化的句子,引导学生质疑。
(教师梳理问题: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又为什么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读书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伊林娜的为什么生气?
1、小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组内其他成员补充。
2、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我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
⑴ “
哄骗”是什么意思?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
望;不过也要
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提醒学生正确区别对待。
⑵ 你能否换一种语气说这句话?
⑶ 练习读这句话,教师进行指导,注意反问的语气。
3、指名读妈妈的话:“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
⑴
读句子,体会“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⑵ 反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指导朗读: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
四、实验
1、按照课文中的描写,和伊琳娜共同做实验验证猜疑。
2、学生谈谈自己实验后的感受。
亲自动手实验,使学生切身体会到伊林娜生气的原因,同时也培
养了学生动手做做看,积极参与实践
的意识。
五、写字
学习写“哄、喝、提、题”四个字。
1、学生仔细观察:你觉得应该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来是这样”的发现问题的游戏。教师可以先做发现示范:示范书写“
哄、喝”两个字,
后自言自语:“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写好看,口字旁得写得高一点,小一点。哦,原来是
这样啊!”“提、题”
是左右结构,“题”是半包围结构,“题”字中“是”的“小脚丫”伸得好长啊!
3、学生临写一遍,然后请学生同桌或小组合作、探究,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开火车检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读1~6自然段。
3、默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为什么笑了?
二、交流
1、指名读朗志万的话,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你觉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⑴
科学家讲的话,我们都应该尽可能地去试一试。
⑵ 我们要怀疑科学家讲的话。
⑶ 当我们对科学家的话有怀疑时,一定要想办法证实一下。
⑷
我们应该好好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思维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听了朗志万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朗读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示范读──分组练习读──竞赛读。
2、伊林娜值得你学习吗?为什么?你想对她说什么?
四、拓展
1、从课外书或网上搜集科学家说过的一些名言,想想对我们有什么指导意义。
2、读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再把自己读后的感受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3、你能发现爸爸妈妈或老师说的、做的有不对的地方吗?细心观察,亲自实践,有礼貌地指出来。
五、写字
1、学生练习书写,教师相机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对于写得好得同学奖励一面小红旗。
板书设计:
金鱼图
其他小朋友(同意)
朗志万 水杯图
水不会漫出来伊琳娜(不同意) 水漫出来了
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教学反思:
我自己回家找一下,我才知
道伊琳娜原来是居里夫人的大女儿,同样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而朗志万,
是个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很
要好的朋友。明天不知道孩子能够查出来吗?这个故事对于伊琳娜来说,妈
妈和朗志万对事的态度给她留
下了深深的影响。
晚上自己细想,我这堂课上是不是话多了,让孩子读的时间不够。问题是就
那四个大问题,分在课堂
的不同时间,可是沉浸下来让孩子读、品的余地不够?这么说过去,如果孩子没
有倾听,真的只是走过场
罢了。因此不管是什么时候,倾听是很重要的,倾听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
途径。
邮票齿孔的故事
教材分析:
这是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小
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课文篇幅较长,但情节简单,语言朴实。小小的齿
孔中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孩子们会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到发明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
的事情。进而使他们从小养成观察
、分析、动手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自主感悟重点词句,从带齿孔邮票的发明过程中受到启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生活中要留心观察,乐于发现,善于探究。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重
点词句的感悟,懂得发明和生活只有一步之遥,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培养学生从
小养成观察、分析、
动手的好习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邮票(带齿孔和不带齿孔的各一张)、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3月24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齿”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邮票齿孔的来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简介邮票,激情导入)
1、出示第一枚邮票。同学们知道邮票的用途吗?(寄信、文化交流、欣赏、记录重大事件、收藏„„)
2、每一枚小小的邮票都有一个故事,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个有关邮票齿孔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邮票的齿孔是怎样发明的?
2、默读课文,初知汇报:
你读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3、小组讨论:
“带齿孔的邮票是怎样发明的?从中你感悟到什么?”小组推荐代表或自荐在全班交流。
4、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带齿孔的邮票用起来真方便,我们应该感谢谁?是从西服
领带上取下一枚别针,在每枚邮票的连
接处刺上小孔的人,还是研制邮票打孔机的人?一个反映灵敏、聪
明手巧;一个善于观察、用心思考,要
创造发明,二者都需要。
5、老师设计或选择一个问题,启发学生尝试解决:
据说,最初生产的卫生纸是完整无孔的,
人们使用时需要用手撕开,使用起来不方便。后来,有
人建议在一小段一小段之间切成孔隙,解决了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
6、拓展思维,动脑实践:
在生活中,你们还发现有哪些不方便?可采用什么方法解决?
三、巩固检查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组合互帮互助认读生字。
2、互相检测生字的认读。
3、教师抽查,游戏认读等。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正
是因为阿切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他才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才有了邮票打孔机的发明,从而给
人们的
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作业:同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刀、尔”等12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克服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结所学,交流感受
1、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回答:带齿孔的邮票怎么发明的?看看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大家
集体解疑。
2、通过这篇课文,我们了解邮票齿孔的
故事,认识了阿切尔这个伟大的发明家,我们应该向阿切尔
学习什么?
3、假如阿切尔就在我们身边,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二、指导朗读
1、找好朋友商量这篇课文应该怎样读?反复练习。
2、指名朗读,适时评议。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三、再读课文,讨论交流
1、我会认:
把要求会认的生字读一读,口头组词。
2、我会写:
⑴
认读要求写的生字,口头组词。
⑵
介绍自己识记这些字的方法。(熟字换偏旁、熟字加偏旁、合一合、减一减„„)
⑶
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写字姿势。
三、作业
1、完成“填填写写”。
2、组词:
刀( ) 尔( ) 更( ) 正( )
力( ) 你( ) 便( ) 整( )
四、拓展知识
1、读一读“我知道”。
2、学生自由交流所了解的有关邮票的知识。
3、展示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
板书设计:
邮票齿孔的故事
阿切尔:英国 发明家
善于观察、思考、实践
教学反思:
《
邮票齿孔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由发明家阿切尔身边的偶然小事引发的发明故事。过本节课的教学,
让我收获颇多,和学生一样,我也懂得了许多有关邮票的知识,和孩子们又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增进了
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讲课自己又得到了一次锻炼。
我们班有许多小邮迷,我借
此机会请他们把自己珍藏的邮票带来给大家看,全班同学都承认邮票确实
是“微型的小百科全书”,小邮
迷们也高兴极了,决定把集邮进行到底。
我认为课文教学并不能拘泥于课堂,而应时刻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长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画风
教材分析:
《画风》一课讲述了宋涛、陈丹、赵小艺三个小朋友在画画时,宋
涛提出画风的想法,在赵小艺的启
发下,他们互相激励,用不同的方法描绘出了风的样子。通过学习课文
,使学生懂得要勤于观察生活,遇
到问题要开动脑筋,善于合作,敢于创新。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课文中小朋友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行为和思维品质。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3月26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赵、宋”等7个生字,会写“丹、显、忽、乌”4个上下结构的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猜谜激趣:
看不到,摸不着;花儿见它点头;小草见它弯腰。(板书:风)
2、你知道哪些风?
学生畅所欲言。
3、今天我们就来画画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识字
1、老师带来了3位小朋友。粘贴三个小朋友的头像,请小老师领读他们的名字。
2、号召学生和他们三个做朋友,与他们三个打招呼,作简要的自我介绍。
例如,宋涛、陈丹、赵小艺,你们好!我叫×××,很想和你们做朋友。
3、卡片认读“宋、涛、陈、丹、赵、艺”六个生字了。
4、想一想、找一找:“宋、涛、陈、丹、赵、艺”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出现了。
5、想知道这三位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互相请教。
2、出示生字“显”,多音字“旗杆”、“呼呼地转”。
3、出示课文的新词,认读词语。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把词语涂好。
4、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5、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四、自读自悟
1、他们是怎样画风的?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答案。
2、全班交流:
⑴ 随学生回答出示有关句子:
①
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
② 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
③
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说:“下雨了,风把雨丝吹斜
了。”
④ 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⑵
句子中的“她”“他”分别指什么,代进去读一读。
⑶ 请学生上黑板画画文中的景色。
⑷ 请学生给学生所画的景物配上文中的话,同时指导朗读。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 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⑵
指名一小组展示朗读成果。
⑶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不要多笔画:
“丹”字只有一点。“乌”字中间没有点,加迠就成了“鸟”字。“丝”字上边的两绞丝没有点。
2、不要少笔画:
“忽”字下面的三点,不能少。
3、结构:
“显”字上小下大、上短下长。“忽、丝”二字上长下短。“杆、眨、涛”左窄右宽“杆”左高右
低,“
眨、涛”左短右长。“艺”字草字头的横宜略长,下面的“乙”字“折笔”应尽量向左边斜,“弯”应
写
平,“钩”直上。
4、生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你喜欢文中的3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实践活动
1、你有更好的画法吗?
学生畅所欲言。
2、小组合作,擅长画的同学画,擅长写的同学写文。
3、全班展示作品。
四、写字指导
“眨”左边是目字旁,不能少一横。“涛”字左边三点,右下还有一点。“
杆、眨、涛”左窄右宽,“杆”
字左高右低,“眨、涛”左短右长。
写字教学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板书设计:
红旗 飘
画风 风车 转
小树 弯
雨丝 斜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简单质朴,学生很喜欢。特别是“你是
怎样画风的?”学生思维非常
活跃:有画气球、画惊涛骇浪、画长发飘扬、画柳枝随风舞动、画举帆前进
、画风筝放飞、画树叶飘落、
画小草点头、画龙卷风、画晒在竹竿上的衣服、画窗帘„„等等,孩子的想
象能力不亚于文中的小朋友。
同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画写几句话,积累语言,更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
把这样一幅作品收藏于成长记
录册,无疑是给孩子留下了宝贵的成长足迹!写字教学放手让学生发现规律
,教师适当点拨,从反馈的作
业来看,“转”字的“专”的“竖折撇”有不少学生写成两笔。
充气雨衣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小林细心观察生活,勤于
动脑动手发明充气雨衣的事。文章较长,识字量
较大,字音不易读准,字形也较复杂,要注意调动学生识
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借助拼音和上下文自主识字,
并安排生动有趣的读书和巩固识字的活动。同时还要充
分利用默读速度快的优势读书,引导学生在默读中
识字,在默读中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难点:
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充气雨衣的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时间:
3月30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
2、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雨天你们都使用什么雨具呢?在使用雨衣
的过程中,当雨衣不够长时,你们有没有遇到过
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的情况呢?那你想过解决
的办法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小朋友也遇到了这种
情况,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发明了充气雨衣。
出示课题:16、充气雨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轻声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生自主识记生字。
3、向同桌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4、在班上汇报自己的识字方法。
5、检查识记情况:
⑴ 合一合:
耳──关(联)
前──刀(剪) 曰──者(暑)
⑵ 比一比:
膜──摸
胎──抬 棒──捧
差──羞 粘──粒 泳──冰
⑶ 读词语:
旋转 塑料气囊 膝盖
⑷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第一到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前三个自然段。
2、下雨天,小林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想的?
3、指导朗读。
4、全班齐读。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想怎么改进?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默读课文,知道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动脑筋,做小制作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生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开火车读词语:
充满 联欢会 旋转 暑假 塑料气囊 内胎
剪刀 差不多 真棒 膝盖
粘上去 游泳
二、学习课文四到六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⑴
小林的充气雨衣的怎样发明出来的?经过了几个过程?
⑵
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如何解决的?
⑶
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指导朗读课文。
3、齐读四至六自然段。
三、齐读全文,说说你认为小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你想怎样改进?
1、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讨论。
3、评选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动动脑筋,做个小制作。
板书设计:
充气雨衣
解决问题──又出现问题──发明充气雨衣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学习的机会,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
读课文,自主质疑,
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自读自悟的方式既能为学生提供自由空间,同时也能激发学
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
但我对学生缺乏信心,一环扣一环的教学步骤束缚了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飞翔的翅膀
,我一步一步引领他们
前进,学生学得很被动。我从指导学生合作探究三个问题(他为什么会想到要把普
通的雨衣改进一下?他
在发明充气雨衣的过程中,遇到过什么难题吗?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到讨论小林
发明充气雨衣受到的启
发,以及指导学生找读小林心理活动的句子,到最后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称赞小林
,联系身边可改进的物
品,都是在我逐步出示任务的情况下完成的,学生成了解答问题的客体,失去了课
堂主体性。因此,学生
学得很疲劳,参与积极性不高,课堂氛围也很冷淡,这正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不信
任终将导致课堂的聊无
生趣,如果不给学生以锻炼的机会,那么的翅膀总有一天会失去飞翔的能力。
这一课的教学带给我很多思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该在把握文本重点的前提下,大胆处理教材,大气
地进行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成效。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
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
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
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
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
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如“月”“夫”,学生认读。教师演示两字合并组成新字。
②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③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当“小老师”领读,试组其他新词。
④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试说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词语和句子。
3、我会读
①自读小故事,同桌互相正音。
②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
⑤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2、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
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
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二、展示台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
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
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
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我们的小制作
先„„再„„接着„„最后„„
清楚、完整
教学反思:
课前,我非常注意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与美
术老师商量,让小朋友捏橡皮泥,捏自己喜欢的作品,体
验动手之乐,积极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交际材料。
口语交际不能离开生活,凡是学生自己熟悉的、体会又深
的活动,一般说得比较具体活泼,反之就空洞死
板,交际时结结巴巴,文理不通的地方也较多。美术课上
了,小朋友们的小制作有《机器人》、《小鸟》
、《一对好朋友》、《花蝴蝶》等作品琳琅满目,我就在口语交
际课上课中引导孩子们把自己怎样构思、
怎样捏的过程(先------再------然后------最后-------)的具体经过介
绍
给大家听。听的小朋友当小记者,有疑难的问题可以上讲台随机采访,提出问题。孩子们一边仔细观察,
一边听,都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人家说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为什么?作补充。
引导他们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作品,尽情地介绍,注意自己的手、脚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然后因
势利导,引导孩子们代表把自己制作的过程具体介绍出来,组织集体评价。同学们有了亲身经历,体验到
动手之乐,交际时兴趣可高了,大部分小朋友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流露出了真情实感。特别是被评到
最佳巧手奖的同学的作品被贴在黑板上展览时,他们的心里是多么自豪呀!被评到最佳口才奖的同学也无
比快乐!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编排了三
篇课文,一首古诗,和一个语文园地,旨在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识字方法来学习积累
大量词汇,同时加大
学生识字量。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过程中,初步了解一些大自然的奥妙,增强
爱国感情,受到热爱
祖国的思想教育。
这四篇课文;都配以相关的插图,图文并茂,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
意思。教学时可以根据教
材特点,侧重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提高学生识字能力。
教学内容:
17古诗两首 18雷雨 19最大的书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语文园地五
单元教学目标:
1、识记生字,读会要认的字,掌握识字的规律。
2、在田字格中正确地书写生字,注意左右结构和全包围结构字的间架要求。
3、了解中国山水美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了解偏旁的意义,区别形近字。
教学重点:
识字,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喜欢识字,主动识字,了解祖国文化的瑰丽。
教学准备:
光盘、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10-12课时。
课时按排:
17古诗两首
两课时
18雷雨 两课时
19最大的书 三课时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两课时
语文园地五
两课时
古诗两首
教材分析:
本课由李白的《望庐山瀑
布》和杜甫的《绝句》两首古诗组成。两首诗均为七言绝句,分别从不同的
角度描绘和赞美了大自然的美
丽景色,诗句情景交融,诗中形象生动逼真,是古诗中写景名作。两诗虽然
都是写景,但手法各异。《望
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
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
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绝句》则以朴实自然的语句,一句一景,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
仿佛一幅生机无限的早春图。教学中应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
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
特点,以读带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进而受到
美和感染,激发对祖国
大好河山,对大自然的深切热爱和赞美。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望庐山瀑布》,并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在假期里,爸爸妈妈带你们去过哪些名胜古迹?风景如何?
2、今天跟老师去领略一下庐山瀑布的美,好吗?
二、初读古诗
1、自由朗读本课的古诗。要求:
把字音读准,庐、紫、川。
2、指名学生分行读诗句,注意正音。
3、学习生字“庐、瀑、炉、疑”,重点正音“瀑”。(学生很容易读成“破”)
说说在读这4个字时,你发现了什么?
如:“庐、炉”读音相同、偏旁不同,“庐、瀑、炉”的韵母相同,“疑”是整体认读音节。
给生字扩词。
4、齐读古诗。
三、朗读感悟
1、生自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什么地方有疑问?小组内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随学生回答相机点拨和引导)
如:日照香炉生紫烟:
理
解“香炉”。可以让学生说说见过香炉没有,在这里指什么?“紫烟”在这里其实是什么?为什
么云雾会
是紫色的?抓住“生”字进行朗读指导。
遥看瀑布挂前川:
理解“遥”“
挂”,为什么瀑布会挂在山川的前面?抓住“遥”字让学生明白这句话写的是远景,
抓住“挂”字进行朗
读指导。
飞流直下三千尺 :
理解“飞”,说明什么?“
三千尺”又说明什么?(课件演示:瀑布的壮观)如果是你,看到这样
的景色,你会说什么?(学生想象
说话)朗读指导。
疑是银河落九天:
理解“疑”,“落九天”说明什么?朗读指导。
3、简介作者:
你还知道什么?
简介诗人“李白”。
四、美读成诵
1、自由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2、教师配乐范读。
3、个人展示读。
4、挑战读:
学生站起来说自己要挑战谁?跟他赛读。
5、跟同桌互读。
6、齐背古诗。
五、书写生字
书写生字“炉、银、烟、流”,重点指导“流”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绝句》,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背诵《望庐山瀑布》。
二、初读《绝句》
1、按自学四步骤读一读古诗。
2、交流自学所得:
卡片认读生字──说说自己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
字)──扩词──展示
读,正音。
三、朗读感悟
1、默读古诗,如果用诗配画的方式学习古诗,你觉得该画哪些画?
2、交流理解,说理由,教师相机简笔画: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引导学生在赏画、评画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大意。
3、感悟语言之美:
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语言又什么特色?
如: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学生发现后再让学生拓展。
在语言的比较中,让学生明白这首
诗对仗工整、朴实自然、一句一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为
我们展现了杜甫草堂周围多姿多彩、清新开
阔的自然景观。
四、美读成诵
1、自读、小组合作推荐读。
2、配乐读。
3、背诵。
五、书写指导
书写剩下的字,强调“含”与“岭”,一个不要多点,一个不要漏点,重点指导“窗、柳”。
板书设计:
望庐山瀑布
香炉 紫烟
见 瀑布
前川 雄壮而美丽
飞流 三千尺
感 银河 落九天
教学反思:
在抓重点词理解这句古诗,感悟这句诗的非凡意境后,再让学生从“疑”字着重体
会诗人的如痴如醉,
更能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瀑布的形态美。还是这个“疑”字,让学生真正溶进古诗中
,溶进意境中,感受
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这种激情因为诗的魅力而流传千年,学生在激情中吟诵古诗
,进而产生了要背诵
古诗的高层次需要,教师这时指导朗诵,重点把握读“生”、“挂”字的舒缓生动、
“飞流直下”的轻快充沛、
“疑”的柔和飘渺、“落九天”的稳重绵长,让学生在自发读与感悟读的层次
递进中掌握诗歌节奏韵律和情
感脉动,最后发展到激情吟诵,达到熟读成诵的传统要求,用“诵”这种亘
古不变的艺术形式再现诗人若
干年前的“情”。
雷雨
教材分析:
本文以
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
展开陈述,
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
生活,热爱
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重难点:
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以及雷雨的特征。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及雷声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整体感知课文,弄清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现象的变化顺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
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揭示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
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⑴
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⑵
乱──乱摆;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⑶
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⑷ 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4、同桌相互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巩固识字,学习新词。
三、朗读感悟,理清文脉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忽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
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
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教学过程:
一、默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想像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二、分段读议
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雷雨时的景象。
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
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
三、填词比较词句
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
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在网上。
比较“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
四、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
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指导写生字。
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
六、课外延伸
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
2、拓展阅读《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花儿低着头,湖水
也烤热了。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
低,在湖面上转圈,报告着好消息:
“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大雨快活地下了起来。
下了一阵雨,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阳又出来了,天边挂起了一道彩虹。
柳叶、花儿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
湖边,有
人乘凉,有人散步。石拱桥上走着一队小学生。湖水像一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
队过桥的小学
生。啊!他们多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板书设计:
前:乌云 大风
闪电 雷声
雷雨 中:下雨 雨大 雨小 (叶子、蝉)(树、蜘蛛)
后:天亮了 太阳出来了
教学反思:
这篇文章有一定的常识性,在教学
时我让学生弄清雷雷雨前后的一些现象是怎么发生的,抓住蜘蛛不
同动作的对比让学生充分感受雷雨前后
的变化。
最大的“书”
教材分析:
本文记叙了爸爸与川川在爬山途中与地质勘探
队员交流的所见所闻,间接地揭示了神奇的自然界是一
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课文语言简洁,以对话贯穿全
文,融地质知识于课文之中,字里行间充满儿童对大自
然的好奇与热爱。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
,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读好人物的对话。
课前准备:
收集有关地壳变迁、化石等相关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质、堪、岩、册、厚、印、痕”7个生字,会写“岩、册、厚”3个字。
2、认识“岩石”,了解岩石的作用及地壳变化。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对话中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学生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创设情景,导入。
1、回顾生活中的书,引出文中最大的“书”。
小朋友们,平时你喜欢看什么书?为什么?
2、学生质疑: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一本书生齐读课题。
有什么想问的吗?(为什么叫最大的书?)
前面出现了一个人,是——(出示图片)字条“地
质勘探队员”。你对地质勘探有什么了解吗?现在,
我们就跟着地质勘探队员叔叔一起去
读最大的书吧。
这里也有一位爱学习、动脑筋的小朋友——川川,也跟你们一样有很多的问题,我们一
起去爬山,去
读懂这本最大的 “书”。
二、初读课文
1、把借助拼音课文读通顺、准确。
2、检查:指名分节读,随机正音“藏”
三、学习1—10自然段
1、自读课文,为什么说岩石是最大的“书”?(1—4小节)
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指名读。随机教学
“岩”:出示字卡“岩”,看着这个字,你能猜出它的意思吗?出示姿态各异的
山岩图。指导书写:岩
(2)教学“册”:
一册书还可以怎么说?让我们来看看古时候的一册书是怎样的?出示竹简
图,这就是两千多年前的书。
那时候没有发明纸,人们把字写在竹块上,再用线连起来,就叫竹简。看到
竹简,你明白“册”为什么是
这样写的吗?一幅画就成了一个字,一个字就是一幅画,咱们祖国的汉字是
世界上最奇妙的文字。
(3)教学厚:
出示词卡“厚厚的”,抽生读。
它的反义词是什么?想一想,除了说厚厚的书,还能说厚厚的什么?
(4)谁能给它换种说法?
指导朗读:岩石书”一层一层,厚吗?如果你把“一层一层”、“
厚厚”这两个词语放慢读,会更好。指名、
男、女生分读平分秋色,都很不错。出示川川的话,分角色朗
读。
小结:岩石一层一层的,真象是一本书啊!
2、学习5—8小节
你还从哪些地方看出岩石是一本书呢?自读课文
有。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
是矿物。它们都是字呀!
(1)这些树叶、贝壳、小鱼,就是书中的“画”。(师板:树叶、贝壳、小鱼)。
其实这些就是书中的“字”(师随机板书:雨痕、波痕、矿物)。
教学“痕”:
雨点的脚印叫——雨痕,波浪的足迹叫——波痕,泪水流过后会留下——泪痕,伤口愈合后留下——
伤痕
,被刀砍之后留下——刀痕。去掉病字旁,你能给它换上什么部首变成新字?
(2)
想像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雨痕、波痕吗?那你们想象一下,这雨痕、波痕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预设:
(我想“雨痕”大概是一点一点的,是雨掉下来打在石头上形成的。)你觉得,雨点落
下来,长年累月,
慢慢地,地上形成一个一个的小坑了,这就是雨痕,对吗?真有意思!
(我
觉得雨痕应该有大的,有小的!因为如果下小雨的话,地上的坑就小一点,下大雨的话,地上的
坑就应该
大一点。)你说得很有道理,我想在座的很多小朋友可能跟你想的一样。
你想的也不错!谁来说说波痕呢?
(波痕应该是一波一波的,(生加上动作表示)就像海浪一样!)点点头,你还加上了动作,真形象。
(波痕应该是一条一条,弯弯曲曲的。)
(3)看图片,你们太会想象了,你们想不想看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呢?
那请大家睁大眼睛,瞧!(师点击课件),这三幅图你能认出哪个是雨痕,哪个是波痕,哪个是矿物吗?
(4)(小眼睛,真亮,全找对了。你们看它们多有意思啊!)谁来介绍一下他们呢?
介绍得真清楚。
谁能把三种连起来介绍,自己先试试看。(你真能干,三种连起来介绍也非常流利。)
师生对读。
下面谁来读读书中叔叔的话呢?(有板有眼)
对,岩石上有这么奇特的文字,真是一本奇妙的书啊!
(5)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岩石书上不仅有字,还有画呢?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1)川川可真会动脑筋,你们能给这里补充吗?川川 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
(2)你们看,(出示课件)这岩石书上的画与我们平时见到的树叶、小鱼、贝壳有什么不一样呢?
交流
小结:孩子们,这里的树叶、小鱼、贝壳,本来也有美的颜色,也是活的,可由于特殊的
地壳运动,他们
被包了起来,死后没有腐烂,埋在地底下,经过漫长的时间之后,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像
石头一样,这些
叫什么呢?
(3)你的图画介绍得可真有趣!谁再来介绍。
孩子们
,其实像这样的图画,岩石书里还有许多,想不想看?(师点击课件,出示恐龙、虾、恐龙蛋、
乌龟的化
石),你们认识这些有意思的东西吗?
对!这么有意思的东西,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介绍呢?
(出示句式:你看,这儿有 ,有 ,那儿还有
哩!),先给大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小结。
3、师生分角色读。川川一问再问,真是个爱刨根问底的孩子。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和川川、叔叔一起去读了一册最大的书,这到底是本怎样的书呢?(难懂、深奥) 同学们,神奇的大自然是一座巨大的宝库,而岩石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这本书里有许许多多的奥
秘,正等着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走进大自然,一起去探索,一起去发现呢!
2、现在我们还不能像叔
叔那样去野外考察,但我们能从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老师推荐大家两本好书《自
然百科全书》和《十万
个为什么》
3、指导书写:册、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3、体会川川对大自然的好奇与热爱,培养从小关注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认读词语
认真 奇怪 闪光 透明 宝藏 足迹
创根问底
二、朗读感悟
1、针对上堂课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读中悟,在交流互动中有所得:
⑴
自由读。你在文中能解决同学们的哪些问题。
⑵ 小组交流。
⑶
全班交流,互相补充,教师相机点拨。
2、演中悟:
⑴
同桌合作演一演。角色选定。熟读对话。分角色朗读,熟悉人物的语言特点。创编动作。
⑵ 朗读展示。
3、猜中想:
你能猜出川川长
大以后想干什么吗?说说你的根据。你能猜想出叔叔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吗?
你想学他吗?
三、积累运用
1、看看课后“我会填”中红花里的字,你发现规律了吗?你会填吗?
如:宝石──石头 化石──石英 高山──山岭
大山──山川 大地──地球 土地──地图
2、问句:
⑴ 哪里有书啊?
⑵ 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⑶ 这能说明什么呢?
3、感叹句:
⑴ 它们都是字呀!
⑵ 太好了,太好了!
⑶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小鱼哩!
四、实践活动
课文中的学习伙伴读到“岩石就是书啊”这句话时,深有感触地说:“真没想到!”实际上,让我们
“真
没想到”的事物可多了。课外读一读《自然百科全书》一类的书籍,办一期“奇妙的大自然”班刊。
板书设计:
最大的“书”
字 波痕 雨痕
画 树叶
贝壳 小鱼
教学反思:
神奇的自然界是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这篇课文内容对学生极富有
吸引力。所以在教法的选择上,采
用了质疑,小组探究,全班交流的方法,课堂气氛活跃、高潮迭起。但
令人担忧的是在小组合作中,很多
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欣赏别人。当我叫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会
有很多学生失望的叫喊声,很不甘
心坐在位置上,如果不及时指正,就势必一节课由着性子随心所欲,“
小皇帝”的本色表现无遗!看来在以
后的教学中,一定要狠抓“
学会聆听、学会宽容、欣赏他人”的良好学习习惯。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儿童诗歌。全诗融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之中,向学生介绍了大
自然中许多细微的、
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诗歌易读易懂,节奏感强,诗句韵脚整齐,适合朗
读。通过学习激发学
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观察自然,探究发现的美好愿望。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
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如果你迷路了,会怎样想?
板书:慌张,理解词语的意思。
2、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学了之后,就是迷了路你也不会害怕!
出示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二、自学
1、学生按自学四步骤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学习生字:针、忠、盏、稠。
强调“盏”字的读音。
用自己的方法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给生字扩词。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
3、展示朗读:
小组内读课文,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推荐小组组员,展示朗读,并说说推荐原因。
全班交流。(正音)
三、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指南针?用横线划出。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太阳 北极星 大树 沟渠里的积雪
3、说话练习:
用句式:课文介绍了天然的指南针有„„练习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四、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导、盏、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
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
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
、师: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
续学习第20课《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初读了课文
,知道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帮助
我们辨别方向。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二、自读自悟
1、师: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
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
现了什么?用“”划一划。
2、学生自读自悟。
三、感悟体会
1、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
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 说说自己的发现。
课件演示。
⑶ 做实验:
手电筒笔杆让学生用手势指出方向。
⑷ 互动游戏:
谢老师迷了路,你们来当太阳,帮我指明方向。
师边走边说:这是什么地方啊?我迷路了,太阳公公(姐姐),请你给我指方向!
学生回答。
学生之间互动。
⑸ 质疑:这段话里有疑问吗?
比如: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课件演示)
拓展: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学习词语:旭日东升)傍晚的太阳呢?(夕阳
西下)
比如: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理解“向导”“忠实”,因
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
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
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
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
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 )
你也能举几个例子吗?
⑹ 朗读指导。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三节。
⑵ 你有什么疑问?
比如:怎样找到北极星?(课件演示)
为什么是指路灯?(理解“永远”)
⑶ 游戏互动:
师戴上星星头饰作“北极星”,走到教室的各个地方,学生用手势指出“东、南、西、北”。
⑷
儿歌:
老师这有一首儿歌的前半部分,你来找出后半部分。
齐读儿歌。
⑸ 朗读展示:
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北极星的乐于助人。
4、教学第四自然段:
⑴ 指名读。
⑵ “大树”自述指点方向的方法:
戴上树枝帽,上台把自己的方法介绍大家。
⑶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比如: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的北方?
教学词语:南稠北稀。
5、教学第五自然段。
⑴ 齐读课文。
⑵
课文没给我们答案,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理解“沟渠”,课件演示。
⑶
把“北”“南”代进课文读一读。
6、小结: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
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
题向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填空题)学生自由练,同桌互说,指名说,齐读。
7、朗读比赛:
今天喜欢怎样比赛?
⑴ 自由准备。
⑵ 朗读挑战赛。
四、拓展升华
1、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
2、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五、实践活动
编写诗句。
板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南面 北边
中午: 太阳
树影
黑夜: 北极星 细细观察,
阴雨天: 树叶稠 树叶稀 多多去想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课之前让学生搜
集有关辨别方向的资料十分重要,有了这些感性知识的积累才使读懂这篇文
章可能课后再让学生去寻找其
他辨别本向的办法学生很感兴趣。
语文园地5
教学目标:
1、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在搭配词语,“节气歌”中巩固识字,积累语言。认识二十四种节气。
3、感知动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写下来。
4、通过课内外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了解自然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了解标点在句子中的作用。学习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能把自己
了解的动物讲给同学听,并把说的话
写下来。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感叹号、问号与句号并了解它们的用法。
2、认读新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聪明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园地五》,相信大家会有新的收获。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句子:这书上有字
生:齐读句子。
师:谁能给句子加上两个不同的标点,使两句话的意思不一样。
生积极思考。
生:我给“这书上有字”加“。”。
生:可以加“?”。
师出示相应的句子:这书上有字。
这书上有字?
学生读句子,要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后要讲一讲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生:用“。”说明讲的话是真实的。
生:用“?”表示值得怀疑,代表疑问。
师:同学们真聪明,发现了句号、问号的不同用法,老师为大家鼓掌。
2、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下一组句子,引导学生了解感叹句的用法。
3、出示几组句子进行练习:
⑴ 今天老师没来。
⑵ 明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老师没来 明天是你的生日
三、读读认认
1、出示生字:
材、拦、蚪、猴、伴、膀、慢、祖
学生认读生字。
2、再出示新字:
财、栏、抖、喉、拌、榜、馒、租
3、学生猜读后教师出示拼音拼读:
学生说说不同处和相同处。
4、学生自主的认识生字,同桌间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5、用扩词和抽读的方法巩固生字。
四、总结
师:时间过的真快,一节课又结束了,同学们有新的收获吗?
学生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地搭配词语。
2、读背节气歌。
教学过程:
一、我会连
1、课件出示:
打开 方向 茂密的 乌云
辨别 宝藏
满天的 空气
寻找 窗户 清新的 枝叶
⑴
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⑵ 明白题意后连一连,师巡视指导。
⑶
指名汇报学情。
⑷ 讲要点:前后词语要恰当。如:“打开”只能对窗户、门、抽屉、盒子等可
以紧闭的东西。再如:
“辨别”只能对方向、色彩、图案、脚印等内容。
⑸
再出示几个进行练习。
二、读背节气歌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多少个节气吗?你们会读节气歌吗?
学生们积极思考,也许有的学生说的不太完整,鼓励他们知道几个说几个。
1、出示相应的节气歌。
2、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名读,师生正音。
4、师范读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针对每一个季节出示相应的节气。
6、了解“暑相连”与“秋处露秋”的意思。
7、学生质疑,相互提问,共同解决。师参与到学生中去。
8、熟读成诵。
三、课后延伸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而且还会读、会背节气歌,回去
后把这些知识告诉你的爸
爸、妈妈、弟弟、妹妹及你的朋友们,好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与大家积极交流。
2、写出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老师今天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愿不愿意去?(愿意)看,这是什么地方?(课件出示动物世界)
生观察后回答:动物世界(师板书:动物世界)
师:动物世界都有哪些动物?你知道这些动物的特点吗?
生看后积极回答:鹦鹉能学人说话;大象能帮人运东西;经过训练的狗能为盲人领路„„
师:大家知道真不少,真是:不看不知道,动物世界真奇妙。(板书:奇妙的)
二、自由组合,生生交流
师:动物世界真奇妙!你身边有哪些动物,你了解它们的生活习
性吗?你和这些动物之间发生过哪些
有趣的事?赶快说出来,跟同学交流交流吧!
学生们可以自由组合,把自己了解的动物和与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说出来。在别的同学说的时候,可以
提出自己的疑问。(师巡视指导)
三、组织学生,班内交流
选取几名代表上台交流,同组的学生可以补充。
四、组织评价
学生们进行评价,优胜者选取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示鼓励。
五、写一写
师:同学们说
的都特别好,老师听的津津有味,愿意把自己熟悉的一种动物写出来,让更多的小朋友
们都来了解它们吗
?(愿意)
1、出示写话要求:可以描写它可爱的样子;可以写它有趣的生活习性;可以写与它之
间发生的有趣
的事。
2、学生练习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写好后,与本组学生进行交流。
4、选写的生动的读一读。
六、总结
师:同学们说的、写的都特别好,而且还懂得了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保护动物是大事。
教学反思:
学生对自然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但如何有效提高孩子搜集资料的能力以及为他
们的搜集创造条件,
是一个难题。如果这个难题未能得到解决,孩子的综合实践将是一句空话。“展示台
”“宽带网”的设计,
都说明在这一册更注重拓宽学生学习的时空,这同时也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能力,
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年龄
小,虽然兴趣浓厚,但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我校是寄宿制的,有时就根本不具备同
公办学校学生的条件,
他们在放学后,可以在父母的指导下搜集,但我班这么多学生,光靠老师一人指导
,而且这方面的书籍也
不够,非常不便,学生也只是一时兴起,真正做到的也只是少数几人。
画家和牧童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生动的儿童故事。讲述了唐代时一个牧童指出著名
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
事。赞扬了牧童率直不盲从,实事求实,敢于挑战权威的品德以
及戴嵩敢于面对错误,虚心谨慎,勇于接
受批评的优秀品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角色鲜明。在教学中教
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围观人的表现与小牧童
进行对比,在读、议、演、评中充分感受人物的品质。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图文结合阅读理解,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和文意插图、画家戴嵩。
2、课外搜集大画家戴嵩的生平介绍、绘画作品等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画家的高超技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启思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位朋友,他们是谁呢?
(课件出示:戴嵩和牧童)
2、指名读他们的名字,去掉拼音读“戴”:咱们班有姓“戴”的吗?
(如果没有,建议学生回去可以调查一下周围的人。)
3、了解戴嵩吗?指名说说,教师出示“我知道”的内容。
4、(板书:画家
牧童)齐读:你发现了什么?(“画家”两个字写得大“牧童”两个字写得小) 猜
猜我为什么这样写?
(因为戴嵩是大人,是画家;牧童是小孩,是放牛的„„)那么大画家和小牧童之间
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地多读几遍。
2、同
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一个人拿卡片,另一个人读生字,遇到不会的放在一边,同桌
互相帮助识
字,看哪组合作的最好。
3、指名当小老师领读: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打乱顺序读生字。
4、猜猜找找的游戏:请你根据老师的表现猜一猜,找到相应的生字:
注:字谜──黑土
动作识字──戴 拱 翘 抹
体验识字──一个人常常因为做错事或有缺点而感到不好意思。
5、参加“智慧乐园”: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聪明的孩子们,你们能摘到智慧果吗?
6、写字:抹、挤、拱、批评、决。
⑴ 观察体会: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
⑵
教师范写:你们想让老师指导写哪个字?学生自由选择。
⑶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于写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面小红旗,并全班展示写得好的字。
三、对比感知
1、检查读文,师生共同评议,重点纠正字音和难读的句子。
2、默读课文,思考:对于戴嵩的画,大家是怎样评价的?
⑴
出示商人、教书先生和牧童的话,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⑵
结合插图学生想象:其他人会说些什么?相机理解“纷纷称赞”。
3、大家为什么纷纷称赞戴嵩的画?轻声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⑴
怎样读才能让人感觉戴嵩是著名的画家?学生练习读、指名选择喜欢的句子读、教师范读、分
组读。
(追问:你为什么这样读?)
⑵ 重点指导这两句话: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戴嵩的画画得好。)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细笔轻描,很快就画完了。
(戴嵩画得很快。)
⑶ 师:你们看,汉语中的“一”多神奇啊!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夸夸它吗?
四、总结思考
大家对戴嵩的画赞不绝口,在这种情况下小牧童却说他画错了,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
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教学过程:
一、旧知导入
1、上节课的生字朋友你们还认识吗?师生对口形猜字,开火车读生字。
2、通过学
习我们知道对于戴嵩的画,大家赞不绝口,可是小牧童却挤进人群大声喊,(喊什么?)指
名读、男女分
组读、齐读。
二、读文品悟
1、听到小牧童这样喊,围观的人什么反应?结合插图想象当时的情形:人们又会说什么?
2、戴嵩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轻声读课文5、6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戴嵩和牧童的对话:练习读、同桌分角色读、指导读、范读、评议读、表演读。
4、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全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表演,其他学生可以当观众,也可以当围观的人。
5、深入思考:
⑴ 读到这里,你想说点什么?想对谁说?指名任意说。
⑵
课题这样写合适吗?
(教师重新写“牧童”,字的大小和“画家”一样大。)
⑶ 律动:
配乐欣赏中国画家的作品。
(其实在我们国家还有许多著名的画家,下面让我们在轻松的音乐中休息一下,欣赏欣赏他们
的作品.)
三、拓展延伸
重点欣赏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和李苦禅的《鹰》,请学生为他
们的画配上话,想怎么写就
怎么写,能写几句都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四、规范写字
重点指导“兄、呆、商、购、价钱”。
1、学生认读生字,描摹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3、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教师展示学生作业。
五、总结建议
画家和
牧童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但是最近又有人在网上向牧童挑战他认为两
牛相斗的时
候,尾巴翘起说明牛心情好,这样更容易斗赢,想了解具体情况吗?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
查有关的资
料。
板书设计:
画家 和 牧童
浓墨涂抹 和蔼 喊
轻笔细描 惭愧
虚心
勇敢
教学反思:
在教学时,我是这样来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两个人的优秀品质的.我多次请小
朋友朗读画家和小牧童说的
话,然后说说你觉得他怎么样,你从哪儿感受到的,你能虚心
(和蔼、勇敢)地加上动作读一读吗?从读
中感悟人物品质,在感悟中提升朗读水平。这样,读一点,悟
一点,再读一点,再悟一点,层层推进,层
层深入,入情入境,学生的情感由浅到深,体会更到位,朗读
更精彩。
三个儿子
教材分析:
《三个儿子》是一篇生动感人的生活故事。课文通
过三个妈妈对自己儿子的夸奖和三个儿子妈妈面前
的具体表现的对比叙述,揭示了一个深刻而又厚重的道
理。即: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
课文内容浅显,语言通俗,人物对话较多。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9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故事内容的课件。
2、多方面收集有关父母疼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及反面的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会写4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说:三个妈妈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这时她们的三个儿子迎面跑了过来。同学们想想三
个
儿子会有什么表现呢?
2.板书课题。
二、指导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词语。
特别: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导阅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读第一至六自然段。
2.从书中画出三个妈妈说的话,出声读一读。
(1)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那个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3)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分组讨论:她们的话分别是什么意思?她们各自用怎样的语气说?
(从“谁也比不过他
”,看出第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最聪明、最有力气;从“谁都没有他那
样的好嗓子”,看出第二个妈
妈认为自己的儿子歌声最好听。两位妈妈用夸奖,甚至夸耀的语气说。从“他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看
出第三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儿子和其他的儿子是—一样的,没有超出一般的。这位
妈妈用平常的语气。)
4.指导读三个妈妈说的话,体会语气。
采取分组练读、集体赛读的形式。
五、巩固:分角色有感情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欣赏课文的内容,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 复习生字词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下面考考大家,自己读读“小考场”里的词语?(出示课件词语) <
br>2、读得真棒,你看,有两个生字娃娃跑到田字格里了,你有好办法记住它们吗?怎么才能把字写漂亮呢?
(课件出示晃荡)
3、看老师写胳膊,自己练写(音乐伴奏)
二、
创设情景导入,读、悟三个妈妈的话
1、小朋友读得好,写得也认真,真了不起。瞧,我刚才在夸奖我
们班的小朋友呢,平时你妈妈有夸奖你吗?
什么事得到妈妈夸奖的?
2、是啊,在妈妈心目中
,你们都是了不起的,上节课我们还学习知道了有三位妈妈一边在打水,一边在谈
论自己的孩子(出示课
件句子)
3、交流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好嗓子。
(1)请两个同学来读读妈妈夸奖自己儿子的话。
(2)这两个妈妈夸的多自豪啊!第三个妈妈怎么夸的?为什么没夸呢?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件出示第三句话)
(1)这个妈妈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2)你能用朗读表现吗?
三、 感悟道理
1、第三个妈妈的儿子真的没特别的地方吗?就在三个妈妈打完水走回家路上发生了什么事?请小朋友自
己
去读读7、8小节,想想,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2、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水很重?(课件点击词语)
能用动作表演吗?
能读好这段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指名读,一起读。
3、是啊,三个妈妈可累了,这时她们最需要的是什么?
4、三个儿子正好来了,可老爷爷看到他们怎么说的?(出示课件)
三个儿子?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5、男同学读。
6、看
到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吗?让我们先来读读他们是怎么做的,再来解答刚才的问题。
7、交流,(出示课件)
女同学来读三句话,现在你知道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
你体会到什么?
对这三个儿子,你想说些什么?
小结:是啊,虽然第一个和第二个
孩子聪明有力气会歌声好听,让妈妈很自豪,但作为一个儿子,首先要
懂事、孝顺,这样妈妈的心里才会
暖暖的,不然本领再大,也称不上一个真正的儿子。
9、你想做一个真正的好儿子好女儿吗?(课件出示)
今天,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无力地坐在沙发上,可是还有很多家务没做呢,你该怎么做?
四、分角色朗读
我们二(1)班的小朋友都是聪明能干的,而且也很孝顺,可懂事拉!下面我
让小朋友扮演一下三个妈妈,
谁愿意来当?
今天,我们小朋友学得真认真,回家后通过自己的
实际行动关心父母,孝顺父母,做个真正懂事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反思:
“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觉
得不必给二年级的孩子讲多少孝敬父母
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细抠文章的思想内容,只要在引
导孩子们读书的基础上,抓住“明明有
三个儿子在眼前,为什么老爷爷说只有一个儿子”这个问题,来引
导孩子们去读书,读出神,读出味。
1、阅读教学生活化。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仅仅把自己对文本
的感受、理解、体验传授给学生是不行的,
教学应该是一种“导体”,让文本与学生的感受、理解、体验
发生“碰撞”,产生火花,从这个角度看,它
就是生活。因此,阅读教学生活化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进行生活教育,在
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比如:在教完课文时
,让孩子们说说“今天,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
回到家,无力地坐在沙发上,可是还有很多家务没做呢,你
该怎么做?”这样的教学贴近生活,并营造了
一个民主的教学环境,充分挖掘了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
潜力。
2、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
关系,教师应尊
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谐
的气氛里,学生
的思维才可能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才能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
因此,课堂上,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语言:“老师,我有个问题。”“***,我对你提个意见。”“我对
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觉得„„。”
老师的语言也成了:“**你先来说说好吗?”“能向大家说说你是怎
么想的吗?”“你先等一等,让别的同学
先准备一下好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教学气氛具有很
强的感染力,它易于造成一种具有感染性
的催人奋发向上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从中受到感化和熏陶,从而
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创造愿望,使他
们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提高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到妈妈提水很累时,学生体会地很好,说地也好,但“老爷爷为什么
说只
看到一个儿子”这个问题还没落实,教师应该起到点拨、总结的角色作用。
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全文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一个
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生动故事,内容贴近学生
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课文语言亲切朴实,
通俗易懂,人物形象鲜明,情节曲折,引人深思,
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良好
教材。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在自读自悟中受到关爱父母、关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正确流利的读课文,认识11个生字,会分角色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具吗?“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想不想让妈妈给你买个玩具呢?那就让我
们一起来学这一课。
(出示课题)
二、学课文,认生字
1、学生自学:
⑴ 同桌帮忙,读通课文。
⑵
圈出要求认识的11个生字,同桌读读字音,记记字型,组组词语
2、集体检查:
⑴ 课件演示生字:
jù guì máng shîu
huî yào pǐn bīng
具 柜 芒
售 货 药 品 兵
zá qiǎng yù
咱 抢 裕
请一个同学说一个字,要求读出字音,说出记字的方法 ,组一个词,其他同学听后可以纠正或
补充。
课件随机变成:
玩具 柜台 光芒 售货员 药品 当兵
咱们 抢着说 富裕
请同学任意选择一个词造句。
⑵
第一段:朗读课文大比拼:
请三个同学读,其他同学纠正并选出最出色的一位。
师:比较起来,xx同学读得最好,因为他看得最仔细,接下来大家跟老师来读一读。
(把“目不转睛”连起来读)
第109页~110页的段落:
请一个
同学扮演售货员阿姨,一个同学扮演小男孩,老师扮演妈妈。三个人按角色来读,并做
出课文中所说的动
作。其他同学当导演,对三个人的表演进行打分或现场指导。
第111页的段落:朗读课文大比拼
三、课外延伸
课后组织三个同学对第109页到第110页的段落表演课本剧。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句,感悟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察图画)
课件出示课文开头的一幅图从图上找找小男孩。边看边回想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知道的内容。
师:你喜欢小男孩吗?小男孩确实有许多值得让人学习的地方,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
(出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1、第一段,按自学提示学习:
(课件一一出示)
⑴ 读第一段,提出不懂的词。
⑵
小男孩喜欢小汽车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⑶ 用“只要„„就„„”说一句话。
⑷ 结合图画,一起朗读第一段。
(第109页~110页的段落)
2、自学提示:
⑴ 小组一起学,提出不懂的问题,组长做记录。
⑵
从小男孩身上,你看到了哪些好品质?
⑶ 表演课本剧,选出最佳演员。
3、最后两段:
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想想哪个小朋友也是一个懂得为他人着想的好孩子。
三、小结
请同学说说读了课文,自己有哪些新想法?
(教师最后补充:我们都应该向小男孩学习,做一个为他人着想的人。)
板书设计:
心疼妈妈
多么爱汽车──────────不买,只看看
懂
事
爱
教学反思:
在读中落实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如:
让学生自主读第一
节,启发思考:这个孩子在玩具柜台前想干什么?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说
说自己的理由。并组织
学生进行交流,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
玩具汽车的喜欢之情。
从小男孩在玩具柜前的表现入手,抓住人物的外在表现,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为
理解下文小男孩的异常
决定,体会人物的品质打下坚实基础。自主讨论的方式,同有感情地朗读相结合,
训练了学生对语言文字
的感受能力。在深入研读课文后,分组研究讨论:小男孩那样喜欢小汽车,为什么
不买一辆呢?结合课文
内容,抓住为什么喜欢却不买这个核心问题,统摄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对话较多
的行文特点,从读中理
解。学生在挖掘人物内心世界的过程中,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同
时强调自读自悟,引发
学生的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增强
学生的感悟,丰富学生
体验,并从中受到人物优秀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向
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
活动的内
容。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规律。
2、能独立识字,区分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读词语,体会词语朗读时的节奏。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2、说出发现。
全班交流后归纳:这些词语不仅重叠形式相同,而且都是由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构成的。
3、照样子说词语。
大大小小(大小)多多少少()
深深浅浅()高高低低()
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4、拓展。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教师相机板书)
如: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进进出出、里里外外、走走停停„„
5、读一读书中和刚刚积累的词语。
6、选择三个词语补充在书上。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现在,我们到字词游戏宫去看看吧!
(2)、小组内互相合作,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又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3)、小组汇报
(4)、游戏巩固生字。
(5)、扩词游戏。
2、我会填。
①审题。说说题意。
②说说每组词有什么不同点。
③同桌互相交流、全班交流。
④独立完成作业。做好后同桌可互相检查。
⑤拓展练习
购()评()破()拾()
沟()坪()玻()给()
拎()甸()续()钱()
铃()句()读()线()
3、我会读。
(1)自读诗歌。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3)全班交流感悟诗歌。
(4)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口语交际,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一、再现情境。
(1)引用书中的第一段话导入。
(2)小组讨论:他该怎么做?为什么?
(3)集体交流。
教师小结学生的做法:◎记下小龙的名字。
◎不记。
二、提出建议。
(1)按不同意见分成两组。相对而座。分别给两队取名为正方、反方。
(2)选出一名陈述自
己观点的陈述人。在陈述人说明观点后,各方展开辩论,充分说明自己观点正
确的理由,对方错误的理由
。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三、小小辩论会。
(1)陈述观点。
(2)自由辩论。
(3)教师总裁、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课外学习心得,能向大家展示跟伙伴合
作办的墙报、以及其他有关记录“六一”
活动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读读学习小伙伴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感悟“公民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可以练习生活实际理解,也可举例子理解,也可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
3、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还做得不够。
4、你想为集体做些什么?
5、教师小结。
二、展示“六一小报”。
1、小组交流。
如:小报的名称、内容、小组是如何分工、怎样收集的资料等等。
2、“推销小报”比赛。
假如自己是推销员,如何把自己的小报推向市场或读者。
(1)先自由准备
(2)小组内交流,推选一位最佳推销员。
(3)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
三、粘贴学生的小报作品。
教学反思:
写离不开读,读为写打好基础。尽管是低年级,也要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良好习惯
。在低年级重点让
学生借助读学会写生动形象的一句话或几句话,为中高年级习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在教学口语交际《夸家乡》一课时,我先让学生一起来夸夸自己的家乡:有的夸家乡的迷人风光,
有的夸家乡的丰富物产,也有的说家乡的变化,还有的畅想家乡的未来。接着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说的话
写下来,看看谁写得最棒。结果学生兴致勃勃,文章中充满希望。虽然是低年级的学生,但也喜欢观察生
活中一些事物,有时也观察得十分细致,写出的话自然形象生动,充满了童稚。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有四篇课文,25玲玲的画 26、蜜蜂引路 27、寓言两则 28、丑小鸭,一个语文园
地,每
篇课文都配有生动的插图,图文结合十分紧密。主要教育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初
步懂得
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说话能
力。教学中应先从图入手,图文对照,再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教完课文后,指导学生识字 、写字。
教学目标:
1. 学会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 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4.
初步懂得一些从小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和正确认识自己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课时按排:
10---12课时
25玲玲的画 两课时
26、蜜蜂引路
两课时
27、寓言两则 两课时
28、丑小鸭 两课时
语文园地七
两课时
玲玲的画
教材分析: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
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
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
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
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
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谈话激趣:
⑴ 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
高兴的事,我们来
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
的画》)
⑵ 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3、合作学习:
⑴
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⑵ 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① 教师引导:
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②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⑶ 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⑷ 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好事)
5、设疑:
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1、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2、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
些。
3、学生练写。
4、把学生写的生字、词在多媒体上展示,并引导学生评一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同学们已经学过了这些词语,老师来看看你们的记性怎样?(生开火车读词语)
2、好,同学们既然会读了,那会写吗?我们一起来听写一下。
3、全班再读一次检测一下是否正确。
三、新授
(一)1——3段
1、
大家看!这就是玲玲画的《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参加评奖了,你认为他能得奖吗?
(
出示玲玲的画)
2、请同学打开25课自己读全文一次,问:她得了几等奖?
3、玲玲的画真美啊!现在请同学们把第一段读齐读一次。
(课件:第一段)
4、玲玲满意地端详――再看看这句话里
“满意地端详”有什么特别?怎样才是满意的端详呢?(生说)
这里让学生做动作表达。
5、所以玲玲很开心很满意,那我们也来端详端详这幅画。自己带着满意的心情去读。指读
7、就在这时,谁来催玲玲了,谁愿意来读?(课件:第二段)(指读)
8、平时,你们的爸爸妈妈怎么催你睡觉?带着这种感觉读。(指读)
9、爸爸真关心你们,多幸福啊!玲玲又是怎样回答爸爸的?(指读)
(二)4――6段
1、 就在这时,仔细听,你听到什么了?(叭的一声)
呀!画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指读第六自然段。(课件:第6段)
2、问学生:如果是你,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会跟哭着的玲玲说些什么呢?
3、那你猜哭着的玲玲会说些什么呢?(指读)
4、 这可怎么办?谁来帮帮玲玲?(生说)
三、(7――10)段
1、(课件:爸爸的办法)这一次我想来读读爸爸的办法,可以吗?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谁再来指导指导?还有谁行?(师读)
2、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把玲玲怎么做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
3、
谁来读读?(生读)
5、 瞧!(课件:画)看着这幅画,玲玲满意地笑了。你觉得这幅画怎样?
6、 不仅玲玲满意了,爸爸也很高兴。请同学们画出爸爸说的话,(课件:9段)谁来读?这里的坏事
指什
么?好事呢?你找到坏事变好事的秘诀了吗?(随学生回答完成板书:动脑筋)
四、训练表达,渗透思想
1、小朋友们看,从课文中我们不难看出,玲玲在生活中遇到了不高
兴的事,在爸爸的指点下,她通过动脑
筋,将坏事变成了好事,老师想知道,在你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
这样的事吗?(小组讨论)
2、如果小朋友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碰到类似课文
中这样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让我们再来重温一下这个故事,分角色读读全文。
五、积累运用
1、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六、拓展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关于动脑筋思考的名言,请同学们看一下。不用太多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
板书设计:
玲玲的画
(动脑筋)
坏事————好事
教学反思:
深入想想,象玲玲类似的,因
家长启发后,坏事变好事的经历会可能好吗?让孩子们从何说起呢?我
们在面对常见的生活小事又该如何
启发呢?家长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我想:我们应该在孩子
的身上再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教育
他们。启发孩子观察社会生活,不放过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只有思
考,才会闪耀解决问题的火花。
教育必须建立在学生的生活,教育应该对关照学生思考生活,意味着教育要关注完整的生命,并致力于完整的人的发展。引导孩子关注生活。因为大部分孩子没有把“生活”这本大书看懂,看透,看明白,不会思考真实的生活。孩子对生活问题解决能力的薄弱,迫切需要我们多多引导,多多启发。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两篇寓言组成。课文分别
勾勒出了古代两个可笑的人物形象。一
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个是对意外
的收获心存侥幸,不认真做事,结果一
事无成。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
动有趣。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
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可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
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揠苗助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寓言两则”,由学生根据查找的资料来解释课题。(
“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
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
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播放课件理解课题、了解故事:
⑴ 学生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⑵
按照“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⑶
播放课件,要求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⑴
范读课文,听准生字字音。
⑵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注意指导读错的字。
同桌之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⑶ 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开火车读)
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老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3、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出示四个问题:
⑴
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长高时,他的心情怎样?将描写他心情的词句画出来。你能理解他的心
情吗?
随机理解重点词语:巴望、焦急。
出示重点句子,体会种田人的心情。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
有感情地朗读重点词句,要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⑵
种田人在这种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结果怎样?
用课件演示种田人拔苗的过程,朗读第2段,要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
读第3、4段,体会种田人回家后得意的心情,以及后来知道禾苗都死了,十分失望的心理。
⑶
这则寓言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
⑷
我们已经知道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助他实现自己的
愿望?
4、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默读课文,理解《守株待兔》的寓意。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每个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
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今天,老
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
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正音:
⑴ 揭示课题,正音。
⑵ 释题:
“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1、2段:
⑴ 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⑵ 默读课文:
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检到兔子)
⑶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
窜──乱跑;撞──碰
⑷
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
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句读、齐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⑴ 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板书:整天坐守
庄稼全完了
⑵ 齐读第3段。
3、理解寓意:
⑴
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⑵
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⑶ 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⑷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⑸ 老师总结:
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
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⑹ 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九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
3、指导写字。
3、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揠 苗 助 长
原 因
做 法 结 果
巴 望 ──── 拔 高 ──── 枯 死
(板画) (板画) (板画)
│
│
错
│
│
急于求成 , 事与愿违
道理:
按 事 物 规 律 办 事
教学反思:
通过开寓言故事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读寓言、讲寓
言、说说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并收集其他寓言故事
进行交流,学生兴致很高。
丑小鸭
教材分析: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
动引人的情节,描
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
。文中“丑小鸭”
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
者。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领会故事所表达的积极意义。
课前准备:
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童话故事,老师是怎样指导我们学习童话故事的,拣一篇自己最感兴趣的童话故
事,跟家里的人或同学讲一讲。
二、谈话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上课前,
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都完成了吗?谁能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
一听。今天,
我们又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这篇故事是根据安徒生爷爷写的同名童话改编的,叫《丑
小鸭》。(
板书课题:4丑小鸭)
三、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小声读课文一、二遍,要
求读准字音,并用“——”线将课后的生字在课文中划出来,
多读几遍生字的字音。
2.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用生字卡片正音,注意下面生字的读音。
堆(duí),注意和方言区别,不要读成dǘi。
等(děng)和剩(shěng)都是后鼻音,不要读成děn和shěn。
瘦(shǒu)和除(chù)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sǒu和cù。
钻(zuán)是平舌音,不要把u读丢了。
3.自由小声读课文,要求按已往老师教给的朗读长
句子的方法和要求读通文中的长句子,并给自然段
标序号。学生读时,教师可相机提醒学生,读长句子时
,在句中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停顿时,不要读破词
语,“的”字前面一般不要停顿„„。
4.分段指名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听,检查是否读通了文中的句子。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可以小声地跟着读,进一步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6.边读课文边看图,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7.讨论上述问题。(课文主要讲的
是一只丑小鸭自出生以来就被人看不起,被迫离开家,历经苦难,最
后意外发现自己不是一只丑小鸭,而
是一只美丽的天鹅。)
四、课堂作业。
1.在课文中找出生字所带的词,读一读。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过程:
一、交待阅读方法。
1.指名学生朗读课后练习题1。
2.启发谈话: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练习题1中的三个问题,看图读课文,一段一段地把课文读懂。
二、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1)个问题,阅读1—2自然段。
1.围绕问题(1),看第一幅图,读课文,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1—2自然段)。
2.分段阅读。
(1)阅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暖烘烘的”是什么意思!你有过“太阳暖烘烘的”这样的感觉吗?“太阳暖烘烘的”这种感觉一
般产生在什么时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
③“鸭妈妈卧在稻草堆里„„孩子出世。”用我们平常的话说,这句话应该怎么说?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春天,鸭妈妈在孵小鸭。)
(2)阅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然后讨论。①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②“特别”是什么意思?(不同一般)
③边读边看图,找一找从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些地方看出丑小鸭很特别。(讨论后归纳)
A.蛋大。
B.出世时间长。(都„„最后„„过了好几天„„才„„慢慢„„)
C.又大又丑。(毛„„嘴巴„„身子„„)
④用自己的话简单地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抓住“特别”来说)。
3.连段阅读,回答问题(
1)。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如下几个要点来回答:(1)时间;(2)事件(鸭
妈妈孵小鸭);(3
)丑小鸭显得很特别。
三、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2)个问题阅读3—6自然段。
1.围绕问题(2),看第二、三幅图,读课文,大致划出写这一问题(其中有两个小问题)的段落(3—
6自然段,其中写第一个小问题的是第三自然段,写第二个小问题的是第四至六自然段)。
2.阅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疼爱”是什么意思
?“欺负”呢?联系自己平时的观察,
同小鸭在一起的可能有谁?他们谁欺负丑小鸭?是怎么欺负的?(
咬、啄、讨厌)还可能怎么欺负?谁疼
爱丑小鸭?从哪里看出来?(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试着用“除了„
„都„„”说一句话。
(3)“孤单”是什么意思?丑小鸭为什么感到孤单?
(4)试着用“因为„所以„„”说话。
①把“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一句中说话。
②把
“因为„„所以„„”加入“丑小鸭来到世界上,除了鸭妈妈疼爱他,谁都欺负他”、“丑小鸭感
到非常
孤单,就钻出篱笆,离开了家”二个句子中说话。
(5)朗读这一自然段,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一个小问题。
3.分段阅读4—6自然段。
(1)回顾学法——怎样围绕问题来分段阅读课文:先一自然段一自
然段地读,结合图画一句句地弄清
各自然段的基本意思,再把几个自然段连起来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
(2)试着运用这一方法阅读4—6自然段,边读边填写下表,展开讨论。 季节
丑小鸭遇到的困难
(3)检查自学、讨论情况,重点检查学生对第五自然段第二、三句话的
理解情况:从这二句话中可看
出些什么?(丑小鸭非常孤单;丑小鸭羡慕美丽的天鹅,希望像天鹅那样过
上欢乐的日子。)
(4)连段阅读,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2)中的第二个小问题。
四、围绕课后练习题1中的第(3)个问题阅读第七自然段。
1.围绕问题(3),看第四幅图,大致找出写这一问题的段落(第七自然段)。
2.阅读第七自然段,边读、边看图、边思考,然后讨论。
(1)这一自段共有几句话?
(2)采用引读的方法分句理解课文。老师问学生答:什么时间?(第二年春天)什么地方?(湖面
上)
湖水怎样?(湖水很清像镜面)丑小鸭发觉了什么?(一个漂亮的影子)怎样漂亮?(雪白的羽毛、
长长
的脖子、美丽极了)这个漂亮的影子原来是谁的影子?(丑小鸭)
3.用自己的话回答第3个问题。
五、全文教学总结。
1.读全文,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主要就课文的思想内
容说,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要无限
拔高。)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先一自然段一自然段地讨论:应带着什么语气读?
2.试读,指名读,读读评评,直到读出感情为止。
七、综合练习。
1.课后练习题2、3、4。
2.练讲这一童话故事。
板书设计:
丑小鸭
丑——苦——盼——美
白天鹅
(不要灰心,不要放弃)
教学反思: <
br>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再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丑小鸭很可怜,
p>
很值得同情的词句──“哥哥姐姐欺侮他,小伙伴们嘲笑他,连妈妈也不太喜欢他。”“丑小
鸭来到树林里,
小鸟讥笑他,猎狗追赶他。”“可怜的丑小鸭又冷又饿,昏倒在冰湖上。”„„围绕这一
重点,引导学生合作
探究问题。在广泛师生互动,生生互补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选择权还给了学生
,使学生真正成了学
习的主人,使每个学生都获得了充分自主的发展。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发现汉字的一字多义的特点。
2、联系生活实际识记生字,并积累成语。
3、看图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并鼓励学生动脑筋想办法,做善于思考的孩子。
4、绘画、写话、培养初步的习作能力。
5、完成填字游戏,进行谜语展示。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积累新词。
2、进行口语交际。
3、绘画、写话。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一字多义的用法。
2、认读新词。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投影出示三个句子:
⑴
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
⑵ 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陈琳是满族。
⑶
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
2、指名读三句话,再读学习伙伴的提示语,想想三句话中“回”字的意思。
3、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4、集体查字典,了解“回”的几种解释:
⑴
还,走向原来的地方。
⑵ 掉转。
⑶ 旋转、环绕。
⑶
答复、答报。
⑶ 量词、指事件的次数。
⑶ 回族,我国少数民族名。
5、再读句子,选择“回”在句子中的准确意思:
句⑴:“回”是掉转的意思。
句⑵:“回”是回族的意思。
句⑶:是量词,指事情的件数。
6、学生汇报:
说说从刚才的学习中发现了什么。
7、教师小结:
汉字有一个字多义的特点,因此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
理解字的意思,提
高阅读能力。
二、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生词。
2、小组交流: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这些字跟偏旁有什么关系,了解字义。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4、出示相应的图片认读。
5、扩展练习:
学生回家观察厨房里的用具,看是否能说出名称,并积累新词,学习新字,制成词卡。
三、课堂练习
1、投影出示句子,说说同一个字在不同句中的意思:
⑴ 花:
妹妹穿着一件花衣服。
公园里的花开得非常鲜艳。
我花了五元买了一支钢笔。
⑵ 火:
早晨,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
看到我的成绩,爸爸发火了。
我军向敌人猛烈开火。
2、字、音连线:
zào guō sháo chǎn hú tāng
汤 壶 灶 锅 勺 铲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积累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上节课学过的厨房用具卡片,指名认读。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词卡认读。
二、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读“读读背背”中的成语,并想想这些成语意思。
2、小组合作:
读成语,互相正音,交流自己理解的成语,提出不懂的成语。
3、全班交流:
分组读成语,讨论不懂的成语的意思。
4、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背成语。
三、巩固练习
填空:
( )( )协力
( )( )成城 ( )( )不林
人外( )( ) 博采( )( ) ( )(
)益善
( )学( )问 读书( )( ) ( )( )自见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出示教学挂图
1、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什么内容。
2、议图,弄明白四幅图连起来说的什么事。
二、续编故事
1、假如你是图中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2、选择合理的想法,小组合作续编故事。
⑴
小朋友认识这位叔叔确实是爸爸的朋友,该怎么办?
⑵ 小朋友不认识这位叔叔,又该怎么办?
三、全班展示
1、小组评选好的同学到台前讲故事。
2、评选故事大王。
四、讨论交流
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展示台”中的填字游戏,谜语展示。
2、画画、写话。
教学过程:
一、展示台
1、完成“填字游戏”:
⑴
投影出示填字游戏。
⑵ 同桌合作,把词语补充完整。
⑶
指名读成语,看是否正确。
⑷ 竖着读填好的字,说说发现了什么。
(新世纪我能行)
2、猜谜语:
⑴ 学生出示自己准备的谜语。
⑵ 小组互猜谜语。
⑶ 全班猜谜语比赛,评出猜谜大王。
二、画画、写话
1、教师出示一幅画,指名说说画的内容。
2、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画,并说出画上的内容。
3、写话,注意语句通顺,写清楚画上的内容。
4、小组相互展示交流。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之后,做“画画写写”的练习。
内容由学生自定,目的是学生用画、写结合的形式,
练习表达,提高写话的兴趣。写好之后,相互展示和
交流。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解析:
第八单元包括《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
》,《阿德的梦》、《语文园地八》。29
课讲了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30课讲爱迪生
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童话
故事。31课在想象中漫游恐龙王国,在漫游中轻松愉快地
朗读课文,同时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32
课通过品读课文,引导学生从阿德的梦中,体会少年儿
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语文园地
八共安排了我的发现,选选认认、“我会读”读读背背
、口语交际、写一写、展示台。
单元教学内容:
《数星星的孩子》,《爱迪生救妈妈》,《恐龙的灭绝 》,《阿德的梦》、《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4、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5、培养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界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6、体会少年儿童对未来世界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课时按排:
10---12课时
29《数星星的孩子》 两课时
30《爱迪生救妈妈》
两课时
31《恐龙的灭绝 》 两课时
32《阿德的梦》 两课时
语文园地八
两课时
数星星的孩子
教材分析:
张衡也在数星星,他偎依
着奶奶,一直数到了几百颗。为什么他能数得肖?因为他关于观察,发现了
星星不是像奶奶说的乱动,而
是在有规律地动。也许是爷爷的启发,也许是发现的成就感的驱使,长大以
后的张衡刻苦钻研天文学,成
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并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的三个问题。
3.能按要求完成课后练习2,能说出课后练习3每组中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了解张衡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
好天文,长大以后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培养
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12个生字。
2.启发学生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掌握它们的音形义。
2、能正确认读本课生词并理解词意。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写出课题。提示“数”(sh()的读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并标出自然段。
2.指名三人读课文,分别读1~3自然段,4~5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说说这课主要讲了谁的什么事。
(这课讲了张衡数星星的事。)
3.老师简介张衡生平事迹。
张衡(
公元78年~139年),是我国汉朝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河南南阳人。他在天文学
方面表
现了非凡的才能,创制了世界上最早用水力推动的观测天体的浑天仪和观测气象的候风仪。他创制
了世界
上最早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他还是东汉六大画家之一。
由于张衡在天文、地理、历法、地震、
器械等许多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学者
和科学家,政府于1956年重修了他的坟
墓,科学院院长为墓碑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
属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敬仰。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张衡小时候的一件事。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了解音形义。
2.检查自学效果。
(1)字音:
数:它是一个多音字,在“无数”中读sh),在“数星星”中读sh(。
斗:它是一个多音字,在“北斗星”中读d%u,在“斗争”中读d^u。
(2)字形:
最后一横略短些。
楚:上半部分是一个“林”,注意两个捺都改成点,下边的笔顺是:
(3)词意:
一闪一闪:本课形容星星的光,忽明忽暗。
之间:表示在两个事物或时间的中间。
距离:在空间或时间上的相隔。在本课是指两颗星相隔。
北斗星:由七颗明亮的星星组成的,分布呈勺子的形状。
无数:难计算出数,形容非常多。
清楚:事物容易让人辨认、了解。在本课中是“明白”的意思。
3.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然后再读字词,记忆字音、字形、词意。
4.指导书写,让学生写字头。
(四)作业。
1.写生字各一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正确回答课后练习1中的三个问题。
2、了解张衡从小爱好天文,喜欢研究,长大以后才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先学第6自然段,知道这段主要内容。
1.课文的哪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
孩子是谁?(第6自然段直接告诉我们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
张衡。)
2.读了这段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张衡是汉朝人,后来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3.齐读第6自然段。
(二)学习1、2、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体会夜空的美丽。
(1)出示投影。(课文第一幅插图,即夜空的美景。)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夜空的美丽。然后再读书里写夜空的话。
(3)出投影,比较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这两句话的意思基本一样,但第二句更具体、生动,因
为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星星比作了珍珠那
么美丽。)
(4)范读这句,自己练读,齐读。
2.出示投影。(课文第二幅图。)
(1)找书上有关的句子,说说谁在干什么?
(2)指名有语气地读第1自然段。
3.学习2、3自然段。
(1)指名读奶奶的话,说说为什么奶奶叫张衡“傻孩子”,“又”说明了什么?
(“傻孩子”说
明奶奶对张衡很疼爱,“又”说明了张衡是经常数星星的,他从小就对天体现象有浓厚
的兴趣,所以他不
止一次这样做。)
(2)指名读张衡的话,说说他说了几句话。再指三人每人读一句并说出句意。
(共说了三句话。第一
句说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第二句说星星不是乱动。第三句说两颗星之间总隔那么
远。)
问:从张衡说的这三句话中,你看出什么?(张衡不仅数星星,也注意到了星星的运行规律。)
(3)指名分角色读奶奶和张衡的话,说说奶奶和张衡对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奶奶认为那么多星星乱动,根本数不清。张衡认为星星之间的距离是不变的,所以可以数得清。)
(三)学习4、5自然段。
1.默读第4自然段,看看爷爷说了几次话。
2.指名
读爷爷的第一次话,说说爷爷同意谁的观点,他告诉了张衡什么知识?(天上的星星是在动,
它们之间的
距离好像是不变的。)
3.指名读爷爷的第二次话,出示北极星和北斗星的投影。
让学生根据爷爷的话找出北斗星和北极星。
4.出示投影,说说这组句子有什么不同。
(第二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北斗星比作勺子,使句子更生动、具体了。)
5.齐读第4自然段,再说说北斗星和北极星的运行规律。
6.张衡听了爷爷的话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书上找出有关的句子读读。
7.张衡观察的结果是什么?“果然”说明了什么?
8.如有条件,用投影演示北斗星、北极星运转的情况。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分角色读全文,说说为什么张衡长大以后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
2.总结:
张衡长大以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是因为他从小就爱好天文,具有刻苦钻
研精神。我们要
学习张衡这种精神,提高自己观察、研究自然现象的兴趣,长大才能成为有所作为的人。
(五)作业。
1.写字词各三遍。
2.抄写课后作业(3)的句子。
3.读课文两遍。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并听写本课生字词。
2、完成课后练习(2)。
3、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按小组读,全班读)
再说说张衡为什么能成为天文学家。
(二)巩固字词的训练。
1.看拼音写词语。
(出示小黑板,指名一人到前边做,其他同学做在书上。)
做完检查对一对这些词,再齐读两遍。
2.给下面的宇换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语。
锤( )________ 祖( )________
棵(
)________ 炬( )________
3.用多音字组词语。
4.选字填空。
棵颗组祖斗抖
一(
)星星 小( ) 发( )
一( )树苗
( )国 一( )米
一( )小草 (
)合 北( )星
一( )珠子 ( )传
烟( )
一( )红豆 ( )先 ( )动
(填空之前,老师先带领学生查字典,说说每组字的字意,区别一下用法的不同。)
(三)进行句子训练的设计。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例:蜜蜂采了蜜。蜜蜂飞进了蜂房。
蜜蜂采了蜜飞进了蜂房。
(1)张衡坐在院子里。
张衡指着天空数星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
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课文原句填空。
(1)满天的星星像( )撒在( )里。
(2)那七颗星,连起来像( )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