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难忘的一件事600字-两岸四地大学排名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阅读分析策略
二、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多方位指导方法,多样性的评价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读懂了文字,理解了文本
的意思,又与自
己的生活体验链接以后,便会产生属于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
讲,一年级学
生由于语言积累有限,有时无法用语言来表述自己对
课文的体会和感受。所以,“读”就成了低年级学生
表达情感的主
要方式,用自己的语音、语调、语速来反映他们的内心体验。
1.教师
要示范引导,以情带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语文
教学的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
、流利、有感情,
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丽的境界。师生能
读得入情入
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
的课堂。”教师的范读是朗读教学的最好的资源。
小学生,尤其是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初步学习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向师性。
教师精彩的范
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要真正加入到有感情
朗读的行列中来。当学生想读好,而又读不出“味”
的时候,教师
可适时点拨,或示范朗读。教师的即兴范读,不仅有生动、形象、
富有启发性的有
声语言,还有目光、姿态、表情、动作等无声的体
态语言,这些体态语言,在一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起着非
常重要的作
用,可谓“无声胜有声”。教师在范读中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
带着学生一同朗读
课文,走进文本。
2.抓关键词句,感悟品读。在朗读时,如果能够抓住关键的词句,
对课文的品读感悟会有很大的帮助。
3.创设情境,引发共鸣,让学生想读、爱读。教师要
通过文本中
的关键词句、图片、表演、多媒体等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进入角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如学习《棉花姑娘》
一课指导朗读对话时,老师戴上头饰扮演燕子,全班同学做棉花姑
娘,引导学生理解燕子想帮却帮不上忙
时,教师可很为难地说:
“听了你们这样请求,我特别想帮你们。可是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
虫,
帮不了你们的忙。谁来教教我,我该怎么回答棉花姑娘?”学生
听老师这么一说,有的摆手,有的摇头,
有的叹气地教起老师来: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学生读
得
非常投入,特别入情。剩下的两个并列段不用老师引导,学生就
能读得津津有味。学生进入情境后越读越
想读,越读越爱读,完全
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了。
总之,“读”是阅读教学的核心
,尤其对于一年级的语文教学,
由不会读到会读,由初读到熟读和感情朗读,层层递进,层层深入。在语文课堂中占据核心地位的,只能是读,在读中学习字词,在读
中理解课文,在读中明白道理,在
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在读中不知
不觉地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摘要】如何提高小学
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仍是新课标要求下较为
重要的任务,多年教学经验归纳还应从听、说、读、写、思五个
基
础方面着手,善于观察,积极引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抓住孩子
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感到学
习的乐趣,也会让老师感受到教书的乐
趣。
【关键词】语文阅读学生乐趣
1听
为了让学生保证在听我说话,对学生的要求是:老师说话时一定
要抬起
头用眼睛看着老师,老师说话还要用眼神和同学们交流,并
通过请同学起来复述老师讲的内容来激励他们
认真听课,这样也就
无形中培养了他们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另外,对于一年级的孩
子来说,听也是一种很好的识字方法,虽
然拼音在开学一个月之内就学完了,后面的课文中的每一个字都
带
有拼音,但能熟练拼读的孩子毕竟少,所以,很多时候课文还是离
不开老师一字一句地教。因
为一年级孩子却往往是先背会简短的课
文,再对号入座认准每个字
的读音,为避免孩子听错音,所以不能
一味齐读,应采用小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尽量听到每一位孩
子的声音。
2说
首先,关于说的训练,除了前面在听的内容中学
着老师的样子说
一说,学着同学说的说一说,还要学着书上的话说一说。其实这也
是一件很有意
思的事情。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童言无忌、口无遮
拦,想到什么说什么,所以孩子们很感兴趣,都抢着
说,当老师的
看到这种积级场面当然也高兴,而且有时孩子们的答案能让老师彻
底放松。如我在
教学《哪座房子最漂亮》一文时,文中有好多类似
“青青的”、“白白的”、“宽宽的”的词语,这是让
学生积累语
言的好机会,于是在教学中我安排了让学生说几个类似这样的词语,
有的学生很聪明
,由“大大的”想到了“小小的”,接下来就集体
发懵了,我及时引导:天空——?学生马上答“蓝蓝的
”,“苹果—
—?”“——红红的!”学生的兴趣来了,我想让学生的思维再开阔
些,我继续引
导“天上的星星——”,本来我想让孩子们“闪闪的”
一词,没想到全班同学居然异口同声,兴奋地来了
一个词:“眨眨
的!”天,还能这样说,我一时无语,可孩子们还一脸期待地等着我
的夸奖,真
有趣!
当然了,我们还要时刻提醒孩子说完整话,主要做法是如果孩子
不会说,请其
他同学帮着说,然后再自己说。积累语言我认为不是
那几个语言丰富的孩子说出来就过去了,更重要的是
让说不上来的
孩子记住这个词,多数做法是有了好词语,让大家都跟着说一遍。
3读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因此一年级的阅读教学重点
是在课
文朗读教学上。由于识字不多,学生读文时问题主要体现在
以下几方面:
有的学生拖
腔拖调。轻者在词与词之间拖音,如“小小的——船
儿——”,重者字与字之间也拖音,没有词的感觉,
如“小——小
——的——船——儿——”。如果不是教师的刻意引导,后者比较
多。这类学生读词也一样拖音,一个词非得拆成一个一个字来读,
如
“语——文——”。
有的读书停顿不当。有的学生每个词都停顿,有的学生则一字一
顿,遇到翻页,停顿的时间就是最长的,一句与一句之间,一段与
一段之间,正确的停顿就更难;有的学
生音量不对。学生有的轻如蚊
子叫,谁也听不清,有的大声喊叫,像在吆喝什么似的,还有一些
学生不会正确出声,从喉咙底下挤出声音来,这不但让人听起来不
舒服,而且会伤害自己的声带。
鉴于以上的问题,我逐渐在朗读教学中改进方法,针对学生的问
题,有的放矢。
3.2朗读的形式要多样,如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
读、分角色读。让学生从真正
意义上感受读课文就是生活中的说话。
4写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写
”的重点我想谈谈“写字”。一年
级的孩子,对于写字来说,虽说在幼儿园时也有写过,但那只是尝试,并没有规范地学习,所以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
概念。所以在刚开始书写时不仅要
告诉孩子如何执笔,还要一笔一
画地教孩子们写,而且这时的教只靠老师的范写和学生的书空,有
时是不够的,因为有的孩子根本不会落笔,这就需要老师手把手地
去教。其实,这只是一道坎,对于一
个孩子来说,也许一次就足够
了。
所以,指导孩子写字不要急于先让孩子写好,而是
先教会孩子正
确的执笔方法,会写基本的笔画。在指导孩子写字时,要求要严,
指导要细。要求
学生,横要写平,竖要写直,大小要适中,笔顺要
正确,写慢一些不着急,鼓励学生先慢些写努力把字写
好,争取一
次写好,不要频繁使用橡皮擦,然后再要求既快又好。
4.1勾画生字的
方法。把要求学会的生字和要求认识的生字,按
生字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生字在课文中第一次出现
时)、用不
同的记号标示出来。同时也需要老师的细心和耐心指导。
4.2标示自然段的方法。在每个自然段空两格的位置标示自然段。
4.3朗读的基本方法,如词儿连读、遇到标点符号要停顿、不要
唱读等。
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并保护孩子对阅读的兴
趣,课堂上设计有效并且有趣的教学活动
,让学生对活动内容感兴
趣。老师可以用语言鼓励学生,还可以适当地运用物质奖励学生。
要让
被表扬的学生受到鼓舞,要让其他的学生充满向往,不断点燃
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步培植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也要关注语
文的工具性,关注课文的知识点,从每篇文章提取可以训练的知识
点,让
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在阅读中不断扎实。
5思
如果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语
言积累丰富了,也会思考了,也会表
达了,学语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深入分析教材,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倡合理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
,而小学语文阅读最基
本的教学资源就是教材。分析教材、领悟作者思想并把握教学目标
是情境
创设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要认真研究和分析小学各个年级
语文教材中阅读材料的特点、课文内容重点,
在此基础上创设自然
情境、生活情境和社会情境。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并
选取符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情境的
设计上做到胸有成竹。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对事物
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小
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悬念激发学生的
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与学
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让学生想说、愿意说
、乐意说。因此,在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机会,
使学生
置身于探索问题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情境创设的
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2.角色体验,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
文阅读材料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将材料作为话剧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指导学生进行表演,使教学情
境真切地重新在学
生面前,深刻体会阅读文章中的情感,借助角色效应,缩短与文章
之间的距离
,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阅读领悟,最终提高教学的实
效性。
3.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4.借助语言创设情境
生动、富
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能够将学生带入到文章中,使学生
身临其境,在头脑中浮现出阅读文章中的情景,因
此教师在语言表
达上要生动形象。笔者在教学中常运用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学生引入
阅读内容中,
或对阅读文章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激发学生的想象
力。
三、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要创设多样的对话情
境,激发学生提出
问题、讨论问题的热情。首先,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
解决的问题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向学生提供具
体的条件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其次,通
过创设游戏、活
动情境,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阅读问题。例如《小蝌蚪找妈妈》这篇
文章,笔者利
用学生爱玩的天性,创设出学生扮演小蝌蚪的游戏情
境,结合情境品读文章。
四、及时、适时创设情境,确保阅读课堂良好实施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
要善于利用课堂现场资源,引
发学生开展对话的契机。在学生阅读遇到困难时,教师对问题进行
适当的点拨,根据具体问题创设情境,引发阅读话题;在学生感情体
验较浅时,注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创
设情境提高学生的情感感悟能
力;在学生对文章理解偏差时,及时创设情境,实现对话沟通。阅读
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
力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巧妙的选择阅读话题情境,加强学生对文
章内容和表达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
上引导学生交流表达,利用不
同的话题情境推动教学的顺利开展;多开展小组探讨,使学生通过合
作学习、互相交流,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研读和理解。
五、利用阅读情境创设,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更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
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
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学习体会。学生想要学好语文不仅要有良好的写
作能力
更要有丰富的情感,比如写作文,我们想要写好一篇作文就
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对于情感丰富的学生,
会觉得写作文时总有
说不完的话,他们也能写出来很优美的语言。但是对于情感欠缺的
学生来说
一看到作文就会无从下笔,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对于情感
欠缺的学生老师更应该对其进行学习情境教育,
提高学生对事物的
感知度,培养学生丰富的人文感情。老师之间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能
互相借鉴和
学习。老师在备案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优秀老师的多媒体
教学课件,让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有趣提高自己的教
育水平。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是一项长期的研究过程,需要小
学语文教学
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的实际教学中
要立足学情,立足教学,立足生活实际,及时创设
出合适的情境,
提高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