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讲稿:阅读教学“言意相融”的路径选择和落点探寻
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沪江考研
优秀论文报告会
遵路·切脉·践点
——阅读教学“言意相融”的路径选择和落点探寻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承蒙徐特提携,作为优秀论文代表能在这里和大家
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自感激动满怀!讲稿匆匆写就,论文也是侥幸获奖。在此,也特别感谢徐特的多番
指导,也
特别感谢曾帮助过我,以及现在正在帮助我的在座的老师们!
各位老师,
我汇报的题目是《遵路•切脉•践点——阅读教学“言意相融”的路径选择
和落点探寻》。《课程标准》
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工具,要靠理解
、积累和运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每篇课文,都
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
言表达能力都是意义深远的。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要寻找“言意相融”的最佳原点,如何寻觅呢?
一、宏观把握:概览“单元导学”,踏寻“言意相融”之路
我想,首先我们要去概
览“单元导学”,踏寻“言意相融”之路,做到心中有数,心中
有底。现行人教版教材,都采用了专题编
排的形式,每个专题都设置了单元导语、课例、语
文园地等内容。其中语文园地中又涵盖了口语交际、习
作、我的发现(高段为交流平台)、
日积月累等栏目。这些素材,有的统领单元,纵横贯通;有的提示写
法,注重能力,只有充
分把握各自的特点,才能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一)借助“单元导语”,构建话题
我们先来看单元导语,单元导语揭示了单元教学的主题和
目标,是整个单元教学的统领。
有些导语,形象地揭示主题内涵,提出学习任务,为课文和口语交际、回
顾拓展的学习做好
准备。如四上第三组单元导语:“让我们跟随着本组课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
童话
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童话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有哪些有别
于
其他文本的特征呢?为此,我设计了一张“学习单”,就童话内容和文体特征构建话题,
引导自主学习,
驱动学习欲望。
(二)援引“交流平台”,指导学法
“交流平台”中的内容,主要指向于阅
读感受和读写方法。教师在教学整组前,要援引
“交流平台”,对本组的阅读方法进行梳理提炼,并主动
构建,从而能在具体的课例中指导
其学法运用。如六上第五组“初识鲁迅”交流平台中有两个内容,一个
是谈自己心目中的
鲁迅,另一个是交流对含义深刻句子的理解及其理解的方法。关于第二点,在《我的伯
父
鲁迅先生》课例中,有不下四处含义深刻的句子。在具体的操作
时,要同学生一起归纳
出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联系已有经验、揣摩人物心理等理解句子的方法,
并引导学
生利用这些方法,去理解本组课文中的其他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加深对鲁迅的认识。
(三)关注“词语盘点”,提示写法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从四年级上册开始,每个主题单
元课文之后,《语文园地》之
前都设了“词语盘点”,包括“读读写写”和“读读记记”。 “词语盘点
”中的好多词语结
构相似,组成形式相同,若在教学时能适时点拨,加以运用,就能掌握这类词语的共性
。如
四下第一组的48个词语中,有些是描写形状的,有些是带有色彩的;有些写水,有些绘山……教师应敏锐地发现这一点,让学生分类整理,归纳延伸,并在实际教学时进一步明确写景散
文用词语
来描写景物特点的准确性与生动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养成了分析
比较的思维习惯,而且
不断地总结方法,为能力训练奠定了基础。
总之,教师要概览教材中的“单元导学系统”,做到“心中
有毛竹”、“一览众山小”,使
单元导语、交流平台、词语盘点等加强整合,互相渗透,反复呈现,使导
学系统成为一个相
融相织的整体,开辟出一条“言意相融”之路。老师们,这就是我所讲的第一版块的内
容。
(停顿)
二、微观探析:立足“课例特征”,切中“言意相融”之脉
本套教材按专题编排,着眼于人文,促使学生从小打好精神的底子。但细读每篇课例,
都存在着或多或
少的语言训练点。作为教师,要立足“课例特征”,挖掘语言因子,把这些
隐性的语文知识点、语文能力
点,化隐为显,融情于形,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理解语言,并
最终积累和运用这些语言。
(一)以“阅读提示”为指引,把握训练点
纵观教材,在每篇略读课文的前面都设置了“阅读
提示”,除了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趣外,还着重对课文的主旨和阅读方法、学习的重难点、语文实践的
拓展点给予提纲挈领性
的导向。如五下《金钱的魔力》一课的“阅读提示”为:“……认真读读课文,想
想可以用
哪些词语概括老板和托德的特点,课文的哪些描写突出了这样的特点。”细读“阅读提示”,<
br>不难发现,这一课延续前两课描写人物习得的方法,体会词句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在
教学中
,引领学生直接切入文章的语言训练点,反复体悟,展开想象,由表及里,走进人物
充满铜臭的内心世界
,从而真正理解金钱所焕发的巨大“魔力”。
(二)用“课中泡泡”作载体,落实训练点
许
多文本将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置于“小泡泡”中,可以帮助学生感受遣词造句的精
妙,揣摩表达方式的
精准。教师要善于在教材中发现,在课堂上捕捉,引导学生沉入文本,
推敲语言。如《呼风唤雨的世纪》
中的小泡泡:“‘发现’与‘发明’有什么区别呢?”我
是这样落实训练点的。第一层次,揭示课题,引
导质疑,聚焦“发现”与“发明”。初读课
文后,引导学生关注“学习小泡泡”,找到含有发明与发现的
两句话。区别“发现”与“发
明”的意思,让学生体会到两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是否本来就存在”,初
步感受实事求是
的科学态度。
第二层次,细读课文,深入
研读,感受“发现”与“发明”。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20
世纪的“发现”与“发明”,聚集课文第四
自然段,了解20世纪科技成果,了解发现、发明
之多。在朗读汇报的基础上,发现说明文语句的条理性
,这句话先写了20世纪的发现,再
写了20世纪的发明。但同时,通过选词填空,如“人们登上月球前
( )了宇宙飞船,
登上月球后,( )月球上没有生命。人们为了(
)海洋深处的秘密,( )
了各种新型的海底探测仪。”继续深入了解“人类发明了什么登上
月球潜入深海,登上月球
潜入深海后又发现了什么,举例说明“发明”与“发现”有时存在承接关系。
第三层次,拓展延伸,丰富资源,强化“发现”与“发明”。回归课文,通过口头练习
和书面练
习运用这两个词语,在语言的感受、理解、运用中,了解20世纪的其他科技成果。
本片断教学中,教师
用“课中泡泡”作载体,通过想象画面,举例比较等手段,重锤敲击,
释词及句,由句及段,由段至篇,
串起整个课文的教学,让文本的意蕴得以最大限度的提升。
(三)化“课后习题”于课堂,发展训练点
小语教材中的课后习题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意图的具体体现,既突出
训练“双
基”,又突出单元的训练重点。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明白课后习题中的内在逻辑,
在教学中量体裁衣,有
的放矢。如《颐和园》一文有如下课后题:“我要学习《颐和园》的
写法,记一次游览活动。”我是这样
落实教学的:
师:《颐和园》写了大门、长廊、万寿山脚下、昆明湖等几大景点,作者是怎么把这些
景点连接起来的?(四生轮读过渡句)
师:读一读这些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
每个句子都含有两个景点,前一个景点是写前面的意思,后一个景点就是提示下
面的内容。这样使文章脉
络更加清晰。(全班书写:承上启下)
生:作者运用的动词也不一样,有些是“进了”,“绕过”,有些是“走完”,“来到”……
师:你的想法真不错,我们校园的小花园、铅笔广场、紫藤花园等都是极负盛名的景
.........
....
点。现在就让我们来当当小导游,去旅游一番吧!(生练写)
本片断教学时,老师根
据文章的特点及孩子的天性,学习设计了当小导游这一情境,学
生运用课例的表达方法,使用恰当的动词
,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写景物。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抓住“课后习题”的具体体现,分解、细化,并以
之统整课堂教学,让学生去领会学习
的方法,促其能力提升。
三、课堂观照:紧扣“语言文字”, 践行“言意相融”之点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引领学生揣
摩言语形式,寻找文章表达上的秘密,课堂是“主阵地”。
通过单元导学的宏观把握,课例特征的微观探
析,那么通过信息整合,遵“路”切“脉”, 引
领学生到字里行间,践行“言意相融”之“点”,破解
文字的奥秘,得意又得言,得法又得
情。下面,我们就来看我讲话的第三大点的内容。(停顿)
(一)依托“行文结构”,鉴赏布局谋篇的巧妙
行文结构是作者在写文章时,依据的框架结构形式,如开头如何开门见山,逐步深入;
结尾如何
回味无穷,点题照应;文中层次如何铺垫煊情,安排过渡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
要抓住这些信息,鉴赏
作者巧妙的布局谋篇的能力。如《刷子李》一课,以通过外貌、动作
描写等表达方法正面细致刻画刷子李
“奇”为主线,也用徒弟曹小三“一波三折”的心理变
化为暗线推进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是冯骥才小
说的一大亮点,在课的最后,我特地安排
了一个环节:“选择一个‘出乎意料’在练习纸上写一写。①当
小三在师傅的黑衣上找不到
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时,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小三在师傅裤子上发现一个
黄豆大小的白点时,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
_。③当小三明白点原来是师傅抽烟时烧
的小洞时,心想: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把“一波三折”推向更高潮,链接阅读冯
骥才另一篇文章《泥人张》。在教学中,依托“行文结
构”,鉴赏谋篇之妙,在深入钻研文本
和准确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了言语实践的机会。
(二)紧扣“典型段落”,切中语言表达的精道
在教学中,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和典型语段
进行亲密对话。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
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切中语言表达的精道。王崧
舟老师的《慈母情深》教学片
断很好地为此理念作出了阐释。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
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
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师:这段话很特别,特别在哪里?
生:“我的母亲”几个字出现多次。
师:谁的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出示“我的母亲”放前面的句子比较)
师:哪一句话带给你的是慢镜头的感觉?(第一句。)
师: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背?
生:弯曲的背,瘦骨嶙峋的背……
师:在我们的记忆中,母亲的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生:结实、高大……
(同样方法学习第二三分句)
师:母亲啊,你曾经挺
直的背到哪里去了?你曾经光洁的面容到哪里去了?你曾经水
灵灵的眼睛到哪里去了……(诗行引领,感
情诵读)
上述案例中,文本语言的形式有排比,又有倒装,表现了生活重压下的疲惫迟钝、青春
不再的母亲形象。王崧舟老师始终关注语言现象,让学生先充分的品味语言文字,读出了意,
研出了情
,悟出了境,品出了韵,发现其背后隐藏着的丰富的情感世界。最后通过诗化的语
言进一步浸润,在语言
中“出入”,在文字中“来回”,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语言表达的精道。
(三)捶打“关键语句”,品味遣词造句的内蕴
内涵隽永的关键词句,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情感
,而且承载着文本的大量信息,暗含着深
刻的意义。在教学中捕捉这些关键词句,适时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深处反复吟诵,
品味遣词造句的内蕴,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片断:
(王熙
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
要想家。要什么吃的,什
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师:你从哪里读到了王熙凤的热情?
生:她劝林黛玉不要想家,安心地在这里,还热情地问她现在几岁了……
师:真是热情啊!问到了方方面面的话,我们也读读这些话,把她的热情读出来!
师:短短5
0个字,问到了方方面面。读书、吃什么药,身体好不好,还问到了要什么
吃的玩的只管告诉我,多热情
啊!
师:名著就要不断地去品,从语言中去品,如果是问,“妹妹你几岁了?那黛玉就得回
答:
生接说:“我七岁了。”
师:“上过学吗?”
生接说:“我读了一年。”
师:“现在吃什么药?”
生接说:“我每天都在吃好多的药。”
师:她回答了吗?
生:没有。
师:那不回答,一下子问这么多的问题,说明了什么?说给谁听啊?
生:贾母。
师:为什么说给贾母听?
生:这样贾母就会对王熙凤更好。
生:贾母就会觉得王熙凤对她的外孙女非常的好。
生:我觉得她是专门说给林黛玉听的,因为她想在林黛玉面前显耀她自己的身份。
生:说给身边的人听的,也是炫耀自己的地位。
师:就从这句话当中,我们品出了热情周到的
背后有炫耀身份,有讨好老祖宗啊!王
熙凤在《红楼梦》的作品当中人们称她是“语言学家”,每一句话
都有自己的言外之意……
按常理,对话应该有问有答。但是,文中三个问句,并没有给听的人留出回答
的时间。
这只能说明问者并不是真的需要答案,所谓的问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品读富有特色的语言描写,调动各种语文手段,循循善诱地让学生读好关键词句,充分
感受和体
验人物内心。学生在不断地、反复地语言运用中,不但感受了作者用词的精妙,激
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
也探寻到了语言精妙的秘诀。
(四)推敲“特殊标点”,考量细枝末节的魅力
标点符号是书
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小学各阶段学生应掌握的标点符号
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说明。因此,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咬文嚼字,而且还要认清标点符
号的正确使用方法。很多时候,它
对文本感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请看《匆匆》教学片断:
在逃去
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
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
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
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
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个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但不
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
一遭啊?
师:12个问句中有6个问句集中在第四自然段,让我们把光圈缩小到第四自然段。
师:(配
乐)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22年正是“五四”落潮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
国家、民族处在最危险
的时刻,知识青年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朱自清面对匆匆而逝的日子,
他一问自己——
生:(读)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师: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他二问自己——
生:(读)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师:过去的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他三问自己——
生:(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师:是呀!到底有没有留下痕迹呀?他四问自己——
生:(读)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师:难道像游丝样的痕迹都没留下就要离开这世界吗?他问自己——
生:(读)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罢?
师:真是愤愤不平呀!他六问自己——
生:(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师:透过这六问,你体会到朱自清对时间是什么样的感受?
生:面对时光飞逝,作者有一种不知所措、无可奈何的感伤。
生:作者感觉得惭愧、很懊悔,自己的日子白白地过去了。
生:时间实在过得太快了,作者无奈地叹息。
师:刚才几位同学都谈到朱自清感伤、懊悔、叹息的消极情绪。仅仅只有消极的一面
吗? 生:我觉得也有积极向上的情绪,朱自清不甘心时间白白流逝,因为课文中写了,“但
不能平的,为
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生:朱自清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痕迹。
师:是呀,文章中弥漫
的情绪虽然感伤但并不沮丧,虽然彷偟但并不消沉,虽然惆怅
...................
.....
但不失奋进。朱自清就是怀着这样复杂而微妙的情绪写《匆匆》一文的。而把他这种情绪.....
淋漓尽致表达出来的,是什么句?
生:问句,一个又一个的问句。
师:问句、叹句、长句、短句……不同的句式往往能表达作者
不同的情绪情感,我们
......................
在理解文章的时候,注
意关注它的言语形式,往往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
.................
......................
思想感情。
....
本片断中,通
过寻找和朗读(尤其是师引生接读),问句写法自然浮现。同时,在对问
句的朗读中,作者微妙、复杂的
心情也自然传递。“五四”落潮期,现实不断给作者以失望,
而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
烙印”,在文中他一次又一次地叩问自己,给予
信心与力量。在一个又一个的问号的撞击与提点下,理解
到作者细腻刻画时间流逝的踪迹,
以及深切感悟到虚度时光的无奈惋惜又觉醒向上的复杂心情。
各位老师,言意相融——是语文课程的独特使命,是语文课程性质之使然。只有遵循单
元导学之路(包括单元导语、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词语盘点等),切中课例特征之脉(包括
略读课文前
的连接语、课后题、小泡泡等),践行语言文字之点(包括标点、字、词、句、
段、篇等),多方搭建言
语实践的平台,运用语文的独特之美,抹亮学生的生命底色!这是
时代赋予每位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让
我们,一起,行走在“言意相融”的语文康庄大道上,
且思且行,且行且思!
谢谢大家!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