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爱国主义教育-520活动
2017-2018学年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及分析
本册教材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
顺应现代科学技术发
展、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层次
上的变化,较三年级上册的要求有所提高,针
对儿童科学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侧
重于引导学生设计对比实验、进行定量观察、注重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
整理、分
析等方面的训练。
1.“游戏里的科学”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力的现象
进行探究,如
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行变而产生的弹力等
等
,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2.“太阳与时间”单
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
解,并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
现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了解计
时工具发明的过程,旨在让学生运用观察、实验、制作以及查阅资料的方
法进行
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收获发明创造的快乐。
3.“电的本领”单元:主要
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
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
个个与电有关的谜,同时
认识电这种能源的特点、作用,并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用的电器,
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通过探究还要使他们认识到科技对生
产的影响,意识
到要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我们的生
活。
4.“我们的身体”单元
:主要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领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
的生命领域——人体,对生命世界产生浓厚的兴
趣,从而发展到对生命本质的认
识;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对生态可持
续发展的关注,以形成良好的生活
习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5.“动物王国”单元:按照“个
体——类群”的思路开展研究活动,以学生对常
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开展,使学生亲历科学探
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
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
br>类的基本特征。
6.“研究与实践”单元:主要是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
法和已有知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确定研究方向和计划,尝试对生活中与儿童
成长密切相关的
问题做出初步的调查了解;培养学生“调查与养殖”等实践能力,
从而实现开发学生科学学习潜能、培养
创新精神和动手和动手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2.能运用已有的
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用各种感官直
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
事物的形态特征。
3.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各种感官对动物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归
纳鸟、哺乳动物等的共同特征。
4.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试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
简单图标;
能用简单工具对物体、动物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作简单记录,并选择自己
擅长
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5.能制作简单地科学模型;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有创造性的科技
作品;
能做简易的昆虫模型;
6.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和评价。
7.会根据需要,从更多渠
道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
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
2.愿意合作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生活产生的影响,意识到要
关注新科技、新发明,乐于
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和生活中,并力争发展创新,改善生活。
4.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科学知识
1.探究推力、拉力、摩擦力、弹力等各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特点等;
2.探究天平的使用与原理以及磁铁的特点与作用。
3.研究太阳、太阳与影子、太阳与生物、太阳能利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4.认识电路的特点、作用,正确使用常用电器,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5.知道人体外部结构和内部主要器官,了解其作用与保健。
6.认识常见动物的几种类型,归纳它们的共同特征,感受动物世界的纷繁复
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
科学素养。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
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
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
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四、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习态度比以前认真了许多,但缺乏灵活
性、学习习惯仍然较差。习惯于死学硬记
死板知识,喜欢或习惯于在他人引导下
开展活动,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学生对
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多数学生对
周
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
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
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
习科学,我将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与课外探究结合起
来,把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措施
1.从
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
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
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
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
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
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运用自我反思性评价与教师评价、小组成员评价相
结合的方式,以
自我反思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平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
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
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习科学知识知
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3.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辅助教学。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六、教学进度
时间
课题名称
1、小车的运动
2、玩滑梯的启示
第一单元
3、跷跷板
课时
2
2
1
1
1
1
1
1
1
9
10、制作计时工具
11、灯泡亮了
12、让更多的灯泡亮
第三单元
起来
电的本领
13、谁的本领大
14、安全用电
15、我们的身体
第四单元
我们的身体
16、骨骼
17、关节
18、肌肉
2
1
1
1
14
1
2 15
12
12
13
2 11
1
2 10
周次
1
2
3
4
5
6
7
8
游戏里的科学
4、弹簧里的学问
5、有趣的磁铁
6、指南针
7、认识太阳
第二单元
太阳与时间
8、太阳和影子
9、用太阳计时
19、蚂蚁
第五单元
动物王国
20、它们都是鸟
21、猫和兔
22、多样的动物
期末复习 迎接考试
2
1
16
17
1
1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