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

绝世美人儿
744次浏览
2020年11月04日 09: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白杨礼赞说课稿-感恩母亲的话

2020年11月4日发(作者:空幻)


20、谈礼貌

教学目标:
1.学习“引用”的说理方法和“以事说理”的段落结构。
2. 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好三件事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的。学习从不同侧面
说明道理的方法。
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让学生 从小养成能礼待人,使用礼貌习惯。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四年级学过的《说勤奋》吗?(记得)《说勤奋》是一篇说理文。
2.那你知道说理文的一般结构吗?
【板贴:(先要)提出论点 (接着)举例论证 (最后)得出结论】
3.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理文。(生齐读课题——20《谈礼貌》)。
4.“谈”和“说”意思一样,表示对某一问题提出作者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这篇
说 理文作者又提出了什么观点,发表了什么看法呢?(指板书),让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二、检查预习
1.导入:同学们回家预习了课文,相信这些词语难不倒你们。
2.(示词语)
彬彬有礼 师傅 小校场 离镫下马 和谐 呔
指读、交流。
彬彬有礼:“彬”这个前鼻音你读得很准,我们一起读一遍。
师傅 :这位同学注意到了,“傅”这个字单独读
fù,
和“师”组词读轻声fu,我 们来读一
遍。
小校场:这个字你读得很准,是“小校场”的“
jiào
”, 这是一个多音字,通常都读“xi
à
o”。
那你知道在这里为什么读“
jià o
”?( 古时候军队练习比武的地方叫“校场”,因为场地
比较小就称为“小校场”)。 齐读
离镫下马:“镫”这个字是后鼻音,你读得很准,一起读一遍。
和谐 :“谐”这个字哪个部件最容易写错,(右下:白)。老师有个好办法:比一比谁更白。
呔:语气词,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喂”,所以是口字旁。
3.生字同学们都会读了,这句话你们会读吗?
(示) 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1)自己读一读,注意停顿。(指读:你读的节奏真准,(示:节奏 齐读)
(2)( 示)这句话出自《礼记》,《礼记》中国古代一本专门讲礼仪的书籍,是古人的必读
书之一。
(3)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学了课文就知道了。

1



三、研读论点 第1自然段
(一)论点
1、说理文 都是先提出论点,那这篇课文的论点是什么呢?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围绕
礼貌提出了一个什么论 点?
(示)第1小节,讨论后把论点变成红色。 齐读论点。
2、“礼貌待人”是指一个人的什么有礼貌(态度、动作要有礼貌),这就是【板:行】。
“使用礼貌用语” 就是指(说话要有礼貌),这就是【板:言】。
3、可见一个人有无礼貌,只要看他的言行就行了。 齐读论点。

(二)古训
1、说理文一般都是直接提出论点,而这篇说理文作者没有直接提出论点,(变色)而是先引
用 了“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这句古训和它的解释。(“古训”是指古代流传下来
的,可以作为准 则的话。) 齐读。
2、这句古训的意思是(齐读)
3、君子不失色于人的意思是(有道德的人——不能态度粗暴)
(变色) “色”的解释随机: 在这里,“色”应该是指(态度 神色)
4、不失口于人的意思是(也不能出言不逊)
(变色)出言不逊的“逊”的意思是(礼貌、谦逊、谦恭)
5、小结:这里引用古训就说明礼貌问题自古以来都受到大家的重视,用古训更有说服力)
6、女生读古训,男生读解释。一起读论点。

四、研读论证
(一)第2-4自然段 故事概括
1、为了说明论点,作者列举了三个故事,请同学们默看 2-4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
内容,如果能用小标题概括就更好了。(提醒:围绕“谁干了什么 结果怎样”来概括。)
2、交流:
(1)第一个故事:牛皋和岳飞用不同的方式向老者问路,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是的,这是一个和“问路”有关的故事。【板:问路】
(2)第二个故事呢:小学生踩了女青年的裙子主动道歉,避免了纠纷。
对,如果用两个字概括【板:踩裙】
(3)第三个故事谁来说说?朱师傅不小心刮破了周总理 的脸,周总理不但没有责怪,反而安
慰他。 用两个字概括【板:理发】【刮脸】
3、我们再来细读这三个故事,推敲一下作者选择这三个事例的理由。

(二)研读第一个故事:
(示:第2自然段)
1、我们先来读第一个故事,牛皋和岳 飞问路时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课文谈谈你的
感受。

2


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教学岳飞和牛皋
2、预设交流:
(1)牛皋(随机变色)
——行:“在马上”:那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
“吼”:意思是(大叫),很不尊重人,没礼貌。
——言: “呔,老头儿”:称呼很无理。
“爷”:目中无人,自高自大。
——牛皋的言行是多么的无礼呀,我们来读一下这句话。
——小结:牛皋是如此的无礼,所以换来的结果是——引读“老人不但——冒失鬼”
(2)那 岳飞(牛皋)问路时又留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像分析牛皋(岳飞)一样从岳飞(牛皋)
的言行来谈谈。( 随机变色)
——行:“离镫下马”:恭恭敬敬的,别小看这个细节,能反映出对人的尊重
“上前施礼”(看课文插图):这个动作表现了岳飞的(彬彬有礼)。
——言:“请问老丈”:这个称呼是对对方的尊敬
——我们把岳飞的这句话读一下,感受一下岳飞的彬彬有礼。
——也正因为岳飞的言行是如此得有礼,所以结果是(读:老人见——指路)
3、小结: < br>牛皋的无礼和岳飞的彬彬有礼通过他们的语言、行为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者用这
一正一反的 例子告诉我们:有礼貌会让人觉得温暖,无礼则会被人嫌弃。
这正如俗话所说:(示)齐读 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
4、同学们,作者列举问路这个故事时,先通过人物言行的描写讲清了 故事的内容,再总结出
有礼貌的好处,也就是得到了一个结论。在这个故事中作者引用的是一句俗语作为 结论。
5、再次齐读小论点。


(三)研读第二、三个故事:(示)
2个故事 随机交流

1、过渡:“踩裙”和“理发”两个故事作者又是怎样写“言行”有礼貌的?又得出什么结
论呢?选一个自己感 兴趣的故事,研读一下,一会儿交流。
2.交流预设:
第二个故事:
“踩裙”

1、交流:
(随机变色)

(1)小学生:行:“连忙抬起脚”,言:“对不起”: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2)女青年:神态:“微笑”,言:“没关系”。理解对方,原谅对方
2、我们来读一读他们的对话,男生读小学生,女生读女青年。
3、小结:正因为小朋友和女青年的言行都很有礼貌,最终避免了可能的纠纷。
4、从这件事 ,作者又得到这样的结论:(变色)齐读小论点: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
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 相互间的矛盾。


3


(示)
第三个故事:(示)
“理发”。谁来说说最后一个故事?
1、交流:
(1)3个“您”:朱师傅是普通老百姓,“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总理,身份 很高,却3
次称朱师傅这位普通百姓为“您”,可见周总理对人尊重,十分有礼。
(2)“不能怪您” “怪我”,“幸亏”“ 躲得快哩!”:周总理知道此时的朱师傅一定很
内疚,所以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他幽默的语言也安慰了朱师傅。
2、作者抓住总理的语言,让我们感受到他良好的修养,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来读好这句话。
3、从总理的语言中,作者得到这样的结论
(变色):
可见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齐读)
五、学习写法
(一)相同
1、你们发现这三个故事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2、三个故事都 是由故事得出讲礼貌的好处,好处其实就是结论,这是说理文常用的例证法。
(示:结论)【板:故事 结论】

(二)不同
1、那这三个故事有什么不同呢?
2、交流1——人物背景:如果学生说不出,就可以提醒:关注一下人物背景呢?(变色)
(1)牛皋和岳飞来自是古人,另外四个人则是今人。作者在列举故事时兼顾了“古人和今人”。
(2)那四个今人身份有什么不同?
“小朋友、女青年、朱师傅”都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而 周总理是我国伟大的总理,既有伟
人又有凡人。
(3)小结:三个故事的选择,就像我们 上学期学的《滴水穿石的启示》一文中所选的例子一
样,从古到今,从凡人到伟人,富有代表性,涵盖面 更大,因此说服力就很强。
3、交流2——不同内容:如果学生说不出就提醒:刚刚是从人物的角度来 分析的,那从内容
方面讲又有什么不同呢?也就是说:这 3个故事分别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告诉我们讲礼貌的好
处的。
问路是当自己有求于别人时; 踩 裙是无意中做了对不起别人的事时;理发是别人无意中伤害
自己时,还把责任归咎于自己。)【板:有求 于人 有过于人 有过于己】
4、小结:这三种情况中,最容易做到的是“有求于人”,最不容易做到的是“有过于己”,
作者选材时不仅注意到故事内容的全面性、合理性,而且还注意到了故事安排的层次性和逻
辑性,这就是 说理文的严谨之处。

六、总结
1、同学们,作者选择这3个故事充分证明了从古 到今,礼貌都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桥梁,无
论是谁,都要——)(示、读: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
2、从而得出了结论:(示、读:人在社会上生活,总要和别人交往。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
使 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

4


3、【指板书】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切感受到了礼貌的重要性。通
过这篇说理文的学习,不仅巩固了说理文的构段方式(提出论点、举例论证、得出结论)
还学到了新的 举证方法:由一个故事得出一个结论,每个结论其实就是分论点,也知道了如
何选取有效的事例。
七、作业:
1、抄写词语、3个结论
2、积累关于礼貌的俗语、名言2——3条。
3、学着课文2、3、4小节的构段方式,把你听说的或者亲身经历的,能说明礼貌待人好处的
事例写一写。(结论可以用书上的,也可以是搜集到的名言„„)




20 谈礼貌 言 行
提出论点
问路 有求于人
举例论证 踩裙 有过于人
(故事 结论) 理发 有过于己
得出结论















5

拉歌-南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


税务代理-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感恩信-中国地质大学教务处


光阴荏苒-济南现代职业学院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


有趣的实验作文-天津公务员论坛


金华银行-雷锋日记内容


历史典故-青海人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