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教学案例
爱国主义教育电影-锦旗用语大全
《船长》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船长》是苏教版小学语
文第十一册中第二单元的一篇小说。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维克
多·雨果的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
记》。这篇课文的内容极为感人,讲的是薄雾笼罩的
大海上,客轮诺曼底号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的猛烈撞击
即将沉没,客轮船长哈尔威镇定自
若,指挥救援60名乘客脱险,自己却坚守船长岗位,随客轮一起沉入
大海。读完全文,我
们不禁对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哈尔威船长产生崇敬之情。
学情分析
1、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放手让他们自主阅读,自
主学习,逐步提高
他们的阅读能力。
2、以读促讲。文中的插图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应
指导学生细致观察,引导学生朗读、
感悟。通过阅读课文和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感悟船长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了解在船长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旅客和船员安全脱险的经过,
感受船长临危不
惧、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片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片段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精
神。
2
、感悟哈尔威船长在四次命令中所表现出来的临危不惧、沉着果敢、镇定指挥、以身殉职
的高尚品质和忠
于职守、先人后己、爱护弱小的做人之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二、自主探究,精读感悟
三、回归整体,巩固提高
四、实践性作业
1揭示课题,激趣导入
2简介“诺曼底”号遇难情况
3自读感悟,初步感知
1学习体会最后一自然段(中心段)
2朗读体会第一段(遇险)
3小组合作学习体会第二段(自救)
① 哈尔威船长几次下令指挥?
② 哈尔威船长在什么情况下的命令?
③
找出哈尔威船长的动作、神态,从中可以体会到船长哪些品质?
4学习体会第三段(牺牲)
1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感受到哈尔威船长的哪些品质?
2学习课文从动作、语言等方面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3结合板书,总结课文。
将课文编排成一幕课本剧,并在活动课上表演。
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故事内容,初步认识段落结构。
小组讨论,思考:哈尔威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朗读、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体会以身殉职精神。
学习体会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自行排练
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直接切入尾部,找准全篇突破点。
让学生自渎自悟,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感悟人物的崇高品质。
回归整体,让学生对故事、对人物有个整体认识。
课后拓展,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人物特点,更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
板书设计
6、船长
遇险 千钧一发
自救 巍然屹立
牺牲
以身殉职
忠于职守
沉着镇静
舍己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