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设计(详案)

萌到你眼炸
970次浏览
2020年11月04日 11:0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律师资格考试-升学宴祝酒词

2020年11月4日发(作者:曹岩)


《跳水》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跳水》选自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 八单元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叙
述了在一艘外国轮船上发生的故事:一只猴子把船长儿子戴的帽子挂到了 桅杆
最高的横木的一头,孩子为了追回帽子,走上横木。在万分危急的时刻,船长
急中生智,命 令儿子跳水,水手及时下水抢救,终于使孩子转危为安。课文按
事情的发展顺序,叙事清楚,情节紧张, 扣人心弦。
二、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识字学词,并联系上下文理解“放肆”、“龇着 牙”等词语的
意思,主动积累和摘抄词语与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 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船长
沉着冷静、果敢机智的形象。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培养复述能力。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看跳水吗奥运会上,我国的 体育健儿在跳水项目上取得
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自豪。今天我们要欣赏的不是
体育比赛,而是一个惊险的故事。(生齐读题目)
(二)检查预习,交流笔记
1、 指名学生汇报预习收获。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去预习课文,相信通过预习大家一定有所收获吧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指名两个学生汇报,看来同学们对课文内容有一定


的了解 ,那么你么了解作者吗(指名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同步拓展阅读》是
我们学习课文的好帮手。老师这儿 也有一段关于作者的简介。师出示资料介绍
作者)
2、 交流笔记,相机学习生字词 在预习课文时同学们都做好摘抄,能说说你们积累了哪些好词吗生汇报。
在你们积累的这些词中,有 一些是我们这篇课文的生词(出示词语:一艘 桅
杆 吓唬 撕得更凶 绳子 船舱 海鸥 鼻子 控制)指1名学生
读,还有这么多同学们想读啊,行,大家一起读。这篇课文的 生字比较多,
在摘抄的时候,你觉得有哪个字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的呢(重点指导 “鼻”,
师板书。闭着眼睛,这个字清晰地出现在你眼前的请举手)
3、轮读课文,随读正字正音。
掌握了生字词,就为我们读通课文打下了基础。老师想请同学 来轮流读
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否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了(多种形式朗
读:第一段 先请一个同学来读,评价:你有小播音员的音色,还读得字正腔
圆。同学们一起读这个词,知道它的意思 吗指名说,解释得很到位,你是怎
么知道的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老师就奖励你读第二自然段吧。我们来开 辆小
火车吧,每人读一句。小火车开得又快又稳,一路上没有遇到障碍。老师还
想听听男女生比 赛朗读,相比之下,男同学不仅声音响亮,还把对课文的初
步理解融入朗读之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4、把握主要内容
课文读得很流利,看来大家的预习做得很到位。那么你们一定知道课文讲< br>了一件什么事吗谁来说说。(指两名学生说。通过预习你就能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真了不起!师 板书)


三、新课教学
1、默读2—6段,画出孩子的表现,梳理情节的变化
过渡:是啊,因为水手逗猴子,猴子捉弄孩子,孩子身处险境,才会导致跳
水这件事的发 生。那么,在猴子的捉弄下,孩子是怎么一步步地陷入险境的哪
些自然段写到这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默读 2—6段,用括号标出描写孩子表现的
句子,试着体会孩子当时的心情,再小声地读给自己听。
带着你对句子的初步理解,把你画出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吧,谁来(学生
汇报)读得好 ,你接下去读吧,声音娓娓动听,还融入了感情。
2、结合表格,进一步体会孩子的心情,指导朗读
过渡语:老师听出来了,随着事情的一步步发展,孩子的表现也在不停地
变化,那么 作者着重抓住孩子的哪些方面来描写(动作、神态、语言,师板书)
从这三个方面的描写中,我们就能体 会孩子的心情也在发生变化。看来同学们
已经和孩子产生共鸣,(出示表格)相信这个表格同学们一定能 完成得很好,试
一试吧!
指名学生汇报(当孩子……的时候,心情……),其它同学补充。(指导朗读 :
1、水手们笑 的声音更大了,孩子的脸红了。带着你的理解读给大家听吧,你们
听出什么了是啊,站在甲板上的孩子被 猴子捉弄了,水手们的笑声太刺耳了,
一起读。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很害羞,再读。为了挽回面 子,孩子就
也跟着爬上了桅杆2、“你逃不了。”孩子一边喊一边往上爬。你就是这个孩子,
猴 子拿你的帽子往上爬,还故意挑衅你,你很生气,读“”。指名为他评价。恩,
眼看就要追上了,猴子却 爬得比刚才更快更巧了,孩子气急败坏,一起读:“”
就这样孩子一步步往上爬,他爬到了最高的横木上 。3、他往下一望,脚底下就
摇晃了起来。生说想读吗那就读吧!站在横木上的孩子往下一望,太高了, 他


紧张极了,一起读。孩子的重心不稳,脚发抖,桅杆就轻轻地摇晃起来,孩子
害怕极了,再读。孩子的紧张和害怕你都体会到了,真了不起!除了从孩子的
表现看出他此时身处险境外 ,还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3、 险情探究:
默读5、6两段,找到能表现孩子身处险境的句 子,找到一句就写画下来
写上1,找到两句就写2,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想。(生汇报。谈感想。引导
学生抓住水手神态,侧面描写体会孩子身处的险境。)是啊,孩子的处境多么危
险啊,他进退两 难,随时都可能从桅杆上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这惊心动魄
的一幕谁看见了(水手、船长)
此时此刻,水手、船长、孩子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请你任选一个角色,用一
两句话把心里的想法写出来,交 流。(水手们,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你的心
里在想…船长,看到这触目惊心的一幕,你一定也有想法 …孩子啊,看到自己身
陷险境,你的心情一定不好受吧…
看来同学们都能通过动作、神态走进 人物的内心了。相信再读这一部分,
一定能读得更好。(有感情地朗读5、6两段)让我们放松一下紧张 的心情,下
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品读“跳水”
过渡:通过第一 节课的学习,我们都知道,孩子身处险境不仅让在场的水
手捏了一把汗,还让我们把心都揪了起来。看到 孩子在最高的横木上摇摇晃晃,
作为孩子的父亲,这位船长怎么能不着急呢船长想到了什么办法救孩子呢 (生
说,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写到这部分的内容)
(1) 默读读一读第7段,边读边想象,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船长


(2) 交流汇报,再读 ,画出具体的语句(同一个人物我们会读出不同的形象,
咱们就带着体会到的品质再回到第七自然段读一 读,画出有关句子,来说
明自己这样理解的理由。
(3)汇报有关句子。在课前摘抄的时候, 你有积累到这个句子吗指名说,为什
么要摘抄这个句子(预习的时候你就能抓住重点词句了,了不起)能 根据自己
的理解读一读吗评价。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立刻”、四个感叹号和简洁的语言,
了解 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船长的机智和果断)(看来阅读的时候,不仅是
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 标点符号,都会丰富我们的理解,现在再读这句
话,味道肯定不一样了。再读一读吧!)
4、 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船长不怕海浪将他的儿子卷走吗 (引出“风平浪静”,其实第一自然段还有一些地方是和整个故事密切联系的,你能找出来吗)你看,第一自然段寥寥数
语却交代了整个事件发 生的背景。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过渡谈话,指导复述
谈话过渡:刚才我们一起经历了这 样一个有惊无险的场面。船慢慢地靠岸了,
你就是现场的一名乘客,你就是这个孩子,你就是水手,你就 是船长,回到
家,你会向你的亲人怎样讲述呢请同学们结合复述要求,给同桌练习讲讲吧!
(1) 出示复述要求:1、尽量用上老师提供的词语2、抓住要点,尽量用上
自己的语言,条 理清晰,声音响亮。
(2) 学生练习讲述:同桌练习复述:同桌讲的时候你要注意听,为他提提
建议。
(3) 班级交流 。(评价:完整、通顺、连贯、精练;还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
来说,注意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创造性要在 原文基础上发挥想像,重


新加以组织,改变人称、合理扩充故事情节。在学生复述的过程 中,
老师与学生对话,“多调皮的猴子啊!”“唉,这孩子做事真的太不考虑
后果了!”“水手 们开玩笑应该有点分寸才是啊!”玩笑开得太大了!)
指导学生结合复述要求评价(先评,刚才老师出示 的复述要求,你觉
得他其他方面做得怎么样)
(三)读写结合,课堂练笔
1、导写跳水之后
要求:喜欢这个故事吗你亲眼看到小男孩被救上来后,这个故事会怎么发< br>展呢船长、水手和孩子之间会展开怎么样的对话呢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
神态和语言,以“孩 子又开始呼吸了。”为开头,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下去。
1、 交流与讲评
(四) 拓展阅读,比较阅读
同学们,老师还曾经读过一个发生在一艘大轮船上的故事。这艘船叫“诺
曼底”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哈尔威的船长。当时这艘船载着包括船长、
水手、乘客共61个人航 行在海上。就在大家进入梦乡的时候,意外发生了,这
艘船被一艘大轮船撞上了。灾难发生的那一瞬间, 在哈尔威船长的指挥下,船
上的60个人获救了,而他却葬身大海。每次读起这个故事,我总是在想这到 底
是怎样的一个人啊让我们一起分享文章的精彩片段。(印发给学生)同学们课后
去仔细阅读, 想想这篇文章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船长下午的阅读课我们再一起交
流。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词
2、向家长复述故事


3、认真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写上批注。

秋天作文600字-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


宁波会计继续教育-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幼儿园感恩节活动-短信息服务中心


永不言败作文-gerenjianli


妇女节礼物-新年手抄报资料


同在一个屋檐下作文-幼儿园班级工作总结


沾化人事考试信息网-初三班主任计划


贵阳人事考试信息网-美国建筑学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