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一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说课稿
雨季不在来-快乐的童年作文
1 秋天说课稿
一、说教材
《秋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年级上
册第四单元的第-篇课文,也是一年级同学开学来学
的第一篇课文,该单元以“写物”为主题展开。《秋
天》是一篇散文,主要写了秋天的景色,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写作特点”语言简炼、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 4个;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了解阅读方法;
3.使学生初步了解秋
天,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激发学生
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优美的意境。(重点)
2.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
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
习惯。此
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年几个季
节?(春夏秋冬)那么看图猜猜现在是什么季节?这节课就让我们到大自然中
去欣赏秋天那美丽的景色。
(二)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教师请学生借助课后生字提示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解决字词问
题,教师有针对性的对
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秋 树
片等”。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
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
的特征。接下来,教师请数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或者是听范读),
教师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
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根据学生板书文章脉络。
(教师板书)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
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
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
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
重点。
(三)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践。”教师以多媒体出示课件,教师请学生先自由读在分组读。课件的设置一脉相承
,学生积
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四)拓展延伸
好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的好心,
提取学生兴趣,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看看
秋天都变化了些什么,分组讨论交流等等之类。
(五)课后作业
画一画美丽的秋天。
好处:巩固知识点,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实践,学以致用。
2 小小的船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
想象描绘出晴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
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体现了一个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
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
中航行,驶过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悦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
起来心情愉快,
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
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
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
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
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句较完整的话,并能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
达到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
也正是学习本课的有
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0个生字,会写 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学习多种识字方法,激发识字兴趣。
4.示范书写,会使用田字格。
5.背诵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使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
陶和情感的
升华。(重点)
2.理解诗句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图画、音乐、
多媒体等手段,
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提供展
开想
象的空间,降低学生理解诗句的难度。
六、说教学过程
(一)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我就借助多媒体,播放谜语,让学生猜一猜,从
而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培养了他们认真听的习惯,并能一边听一边想。
(二)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想象是通往创新的桥梁
。所以我在教学中
首先是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宗旨,从学生的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通过图画、音乐
和文学
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地真实感,较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区。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
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月),有时候月亮是这样的,(出示新月)
月亮有时候又是
这样的?
教师趁机提问:
①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②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③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既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又体现了教学是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
程
这一要素,使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带着强烈地求知欲去感知和领悟课文中月亮与船这两
个意象的联系。
特别是对“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生的发言充满了新意,
充满了童趣。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
里,抬头看天空,蓝天上有星星,有月
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播放背景音乐)现在请
大家听着音乐轻轻摆,慢慢
地闭上眼睛。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
时学生会情不自
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播
放课件)哈,小朋友现在我们已经飞上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
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
》(播放儿童歌曲《小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
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
训练。例
如蓝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
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情境,
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
为此而兴奋不已,学生情绪为之高涨,进入一个高潮。此举极大地
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
就乐在其中,悟也在其中。
(三)朗读训练。
学生在朗读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始终重视让“趣”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在读读、想想
、说说中感受美,培养想象力并进行朗读训练。
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
读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范读指导。于是我
播放了多媒体VCD中的“课文朗读”,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上
美丽的夜空图,使课文内容形
象化,从而激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
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再通过个别、小组、大
组赛读,激发参与的积极性
,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
方法,可
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这样学生就不只囿于“只<
br>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而且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①自由演读 ②个别演读 ③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
程度不一而进行。在自由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
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动作,来更
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在自由演
读的基础上,再请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入,
动作是否和谐,从而让其在
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优秀的学生,边
读边演,这时学
生会置身于那诗的情境之中,其中在全体演读时,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其中一分子。拉近
了与
学生的距离。
(四)创作想像画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学生扩散思维出发,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是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
,我用上音乐泻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游蓝天的情景,用手
中的画笔描绘出二十一
世纪的太空美景。
3 江南说课稿
一、说教材
《江南》是统编版小
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也是学生第一次正式的学习古诗。本
课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
秀的小诗。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