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2小小的船 说课稿

玛丽莲梦兔
764次浏览
2020年11月04日 13:5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三国历史故事-新西兰签证申请中心

2020年11月4日发(作者:戚纶)


说课稿
2.《小小的船》说课案

一、说教材
《小小的 船》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晴
天夜空美丽的景象。这首诗韵律协调,音乐性很强 。文中写了一个孩
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联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蓝天中航行,驶过星
群,看望 星星,表现孩子喜悦的心情。诗中有景,有情,有韵,孩子
们读起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在读中陶冶儿 童美的情操。
本课的重难点在于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力求做到在读中体会,
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想象,在读中得到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升华。
二、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 、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
的事物

活动的东西所吸引。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 已经能说一句
较完整的话,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
同时也较多 地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这也正是学习本课
的有利因素,而不利因素在于学生朗读课文时可 能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三、说教法
从本课儿童诗的特点考虑,从学生实际出发,教学时主要采用情
境教学法。
四、说教学流程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本课一开始,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谜 语,让学生猜一猜,从而


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培养了他们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能一 边听,
一边想。
2.创设情境,理解课文。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 的主体。想象是通往创新
的桥梁。所以我在教学中首先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为宗旨,从学生
的 心理、思维、兴趣出发,通过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
材的情境,给学生以强烈地真实感,较 快地把学生带入智力最近发展
区。
(1)图画展示,创设情景。
(教师出示图画并 用语言描述)小朋友,看这晴朗的夜晚,闪烁
的星星,要是月亮挂在蓝天上,那该多美呀!(教师出示圆 月),月亮
有时候是这样的,(出示新月)有时候又是这样的。
教师趁机提问:
A.这是什么样儿的月亮?诗人把它说成什么?弯弯的月儿像什
么?
B.课文中小朋友看弯弯的月亮为什么觉得像小船?
C.你看着这弯弯的月儿,想不想上去呢?
由浅入深的提问,既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顺序,又 体现了教学是
师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要素,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
强烈地求知欲 去感知和领悟课文中月亮与船这两个意象的联系。特别
是对“弯弯的月儿像什么?”这一问题的回答,学 生的发言充满了新
意,充满了童趣。
(2)综合运用图画、语言、音乐,再创情境。


(教师描述)如果现在是夜晚,我们一起坐在院子里,抬头看天
空,蓝天上有星星,有 月亮。这弯弯的月亮,它多像一艘小船呀!(播
放课件中的背景音乐)现在请大家听着音乐,慢慢地闭上 眼睛,静静
地想。想着,想着,你是不是坐在月亮上了?是不是飞上蓝天了?(此
时学生会情不 自禁说自己已经飞上蓝天,已经坐在月亮上了。)
当学生睁开眼睛,(师播放课件)哈,小朋友现在我 们已经飞上
天了,已经坐在小船里了,让我们在月亮上愉快地唱起《小小的船》
(播放儿童歌曲 《小小的船》)。伴随着歌声的响起,学生就会进入美
妙的境界。
教师随即出示句式:我看见 了____。引导学生说出宇宙飞船上天,
航天飞机登上月球等。接着再用“蓝蓝的天”进行说话训练。 例如蓝
蓝的天上有什么?我在蓝蓝的天上干什么?
不难看出,在理解重点句子时,根据创设的 情境,让学生充分展
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往往为此而兴奋不已,情绪为之高涨,教学也进
入一个 高潮。此举极大地丰富了课文内容,学生的学就乐在其中,悟
也在其中。
3.朗读训练。 < br>学生在朗读同时也在接受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我始终重视让“趣”
字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读读 、想想、说说中感受美,培养想象力并
进行朗读训练。一年级学生的朗读往往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朗 读
训练的第一步就是范读指导。于是我播放了多媒体中的“课文朗读”,
声情并茂的范读,屏幕 上美丽的夜空图,使课文内容形象化,从而激
发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接着进行引读激情。在这里引读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我采用逻
辑引读。
(1)弯弯的月儿像什么?
(2)小小的船儿怎么样?
(3)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什么?
针对小朋友好胜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赛读夺星”这一小环节,使
教学再进入一个小高潮。 比赛的规则是:感情朗读要把闭着眼睛的小朋友仿佛带上蓝天。
再通过个别、小组、大组赛读,激发 参与的积极性,满足求胜欲望。
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即兴演读。演读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读方法,可以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对课文的理解,加
深印象,并受到感染。这样学生 就不再囿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的困境,也达到了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具体做法是 :
a.自由演读 b.个别演读 c.全体演读。
自由演读,按学生的个性差异,内化的程度 不一而进行。在自由
演读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运用外显的,自身喜欢、掌握的形体
动作, 来更好地表现并体会到诗的意境。在自由演读的基础上,再请
个别学生上台演读,通过评比,感情是否投 入,动作是否和谐,从而
让其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最后全班学生一起模仿演读较
优 秀的学生,边读边演,这时学生会置身于诗的情境之中。在全体演
读时,作为教师的我也成为其中一分子 ,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
4.创作想象画。
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着眼,从发展 学生扩散思维出


发,我采用此环节。
作画内容

二十年后,我在太空旅游。
要求:把自己想到的用画描绘出来。
作画时,用音乐渲染气氛,此时学生会进入未来世界,幻想着遨
游蓝天的情景,用手中的画笔描 绘出二十一世纪的太空美景。
在上课时,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环环相扣,
层层推进,使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喝喜酒-厦门财政局网


山东教师资格证考试-市场营销专业介绍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地址-幼儿园育儿经验


国庆节手抄报大全-山东高考报名网


勤奋学习-新学期新起点手抄报


普通话话题范文-想念的短信


四川大学锦城教务网-寒假趣事作文600字


公务员面试自我介绍-作文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