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 天地人教案
字谜笑话-美国教育制度
① 天地人
第一课时
1.会认“天、地”等6个字。
2.初步学会朗读课文。
1.多种方法认识生字。
2.读准“人、你、我”的读音。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天、地”等6个字。
2.初步学会朗读课文。
3.读准“人、你、我”的读音。
【教具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学读课题
1.板书课题,要求学生留心观看。(板书:① 天
地 人)
2.(课件出示2)
出示任务:这个课题由3个字
宝宝组成,同学们看看这三个字宝宝,有哪个字宝
宝你会读,轻声
读一读。
3.反馈指导:
指名汇报会认读的字,正音,范读带读。如有
学生不认识
的,教师直接范读带读。(相机出示字
卡:天 地 人)
4.带读课题:① 天 地 人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读课题,认识了3个生
字宝宝。接下来,我们就要通过读课文继续学习生
字宝宝了。
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
第1页共7页
【设计意
图
:鼓励学
生自己先认
读题目,把
主动权交给
学生,以学
定教,根据<
br>学生的知识
缺漏再去
教,就很省
力气。】
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
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
读,齐读。
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
组?
(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
三、分组学习,多元认字
(一)学习“天地人”。
(课件出示3生字)天地人
1. 动作猜字学习。 <
br>辨认“天”和“人”,可以根据字形请学生上台
演示动作,其他同学猜汉字。学有余力的话,可以
结合生活,积累“天地、他人”等词语。
2.图片示范正音。(课件出示4)可以依次出示<
br>一组相关图片,如“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
教师手举对应的生字“人”示范读,学生跟读
,理
解字义。
3.场景听读正音。如,借助生活场景认读“地”,
(课件出示5一8
)展示各种生活场景:铺满土的
叫土地;铺满沙的是沙地;长满草的是草地;铺满
雪花的是雪地
。教师手举生字卡片“地”,听学生的
发音,并及时正音。
(二)学习“你我他”。
(课件出示9生字)你我他
1.
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语,
可以衔接入学教育的内容,创设交流氛围。
教师
一手举生字“你”,问“你叫什么名字”,
并把生字卡片“你”递交给学生;一手举生字“我”,
说“我是你们的语文老师”。出示生字“他”,指学
生问“他叫什么名字”,并把生字卡片“他”递给
这
名学生。在交流递送生字卡片的过程中正音识记生
第2页共7页
【设计意
图:借助图
片、听读、
创设情境交
流等多种方
法帮助学生
读准字音。
】
【设计意
图:在游戏
中巩固6个
生字,是对
识记生字情
况的进一步
检验,更是
深入理解字
义,运用生
字的重要环
节。】
字。
2.比较识字。比较“地”和“他”,说说不同在
哪里。
四、巩固提高,游戏赛读
1.生字宝宝要和我们做游戏啦,首先我们来抢
答。老师
出示一张卡片,能读的小朋友站起来大声
读。(如果有错,及时纠正。)
2.齐读:天
地 人 你 我 他
请两位小朋友上台,老师拿出卡片,一名学生
大声读,另一名学生找出相对应的位置。
3.我们来开火车比赛,看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
好。每个小朋友看着卡片大声读字,再说一个词。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
天 地 人 你 我
他
2.口头给字组词。
天 地 人
3.读一读下面的词语,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同学。
上天入地 欢天喜地
昏天黑地 冰天雪地
惊天动地 顶天立地
参考答案:
1.略
2.天空 天气 土地 大地 人口 人们
3.略
第3页共7页
【板书设计】
天地人
你
天 地 人 我
他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
br>本课只有6个生字,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
意做到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的识字
兴趣,通过看图、识字游戏,让学
生多角度、多方位认识生字,感受学习生字的乐趣;二是学习扩词,<
br>通过扩词丰富学生的语言,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为进一步的学
习打下基础。
不足之处:
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在课堂上,随时会有学生灵光的闪现,如何
抓住学生
的这些语言,将它们与理解文本很好地结合,这也是教师在
今后的教学中,需要仔细研究和学习的。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本课共6个生字,第一组3个字向我们呈现了画面中3个主
要的
事物“天地人”。“天”覆盖万物,“地”负载万物,天地之间以“人”
为贵。第二组生字
“你我他”是生活中常用的3个人称代词,不仅反
映中华文化对“人”的重视,还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平
等交往。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天地人”三才之道
“天地人”来源于《周
易·说卦》,天地人被视为宇宙系统中最
为重要的三大要素,它们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才”是指
本质,
“三才”是三方面具有实质的内容,在《周易》中具体指天、地、人。
“三才之道”就是
天道、地道和人道。“天道”是阴和阳,“地道”是
柔和刚,“人道”是仁和义。“三才之道”的探讨和
论述在春秋战国时
第4页共7页
期已经相当广泛,在古人启蒙读物《三字经》
中也有“三才者,天地
人”的说法。民间春联也有:“福禄寿三星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
由
此可见,“天地人”三才之道在我国历经几千年而流传不衰,对传
统文化有深远影响。
课后作业
1. 读一读。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
幼儿当
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
自听;有的低头不语
,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
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
幼儿建立和
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
动作亲昵,消
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
堂教学中,改变过去
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
取自由
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
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
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
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
和
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
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
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
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
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
不断提高。天、地、人、你、我、
他
2. 读儿歌,找出本课学过的生字,画“○”。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
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
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
教
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
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
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
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我的<
br>第5页共7页
好妈妈,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妈妈妈妈快坐下
,
妈妈妈妈快坐下,请喝一杯茶。让我亲亲你吧,让我亲亲你吧,我的
好妈妈,我的好妈妈。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
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
”,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
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
学”“医学”“武学”等
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
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
仅要作入
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
之“助教”一席,
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
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
朝廷要员。至此,
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
基本
概念都具有了。大公鸡,喔喔啼,天天叫我早早起。风不吹,树
不摇,鸟儿也不叫,好宝宝要睡觉,眼睛
闭闭好。
3.猜谜语。
(1)一加一不是二。( )
(2)一减一不是零。( )
(3)一人,猜一字。( )
答案:
1.略
第6页共7页
2.我 你 天 我
3.(1)王(2) 三 (3)大
第7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