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蜜蜂
中学生交通安全-推广普通话的意义
《蜜蜂》教学设计
江西省高安市相城中心小学 付美玲
设计理念:这篇课文
是法国作家法布尔,以第一人称写了他所做的一个试验。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
实的作风。课文
叙述线索清楚,情节完整。教材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在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同时,让学生了
解作者观
察、思考、试验的方法和探索的精神。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
“是现
代意义上的学习方式,而在此意义上建构的个性化阅读是解读现代语文学习的神奇撬杆.本课教学力求
引
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充分展开默读训练,语言感悟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文本所蕴含的精神,豁然享受<
br>语文之美。
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重难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设计意图】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2、同学们
,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
呢?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
究事实,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语感悟文本是三年级阅
读训练的重点,但也常常是三年级孩子的一个难点。为了降低
难度,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听说”一词的含
义,特在此环节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联系实际的深刻体会中感
悟
“听说”所蕴含的法布尔求实的作风。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
br>【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要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而在默读中边读边画,可以促进学
生养
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
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
书:捉蜜蜂
做记号 叫女儿等 走两里多路 放飞蜜蜂)
【设计意图】对于较复杂的内容,交给学生
用一定的句式组织语言,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并把语言
的实践与内容的感悟巧妙地结合在一
起。在实践中通过同桌互说的形式,让每个孩子都得到了训练提高的机
会。
3、
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设计意图】第二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段落之一。也是充分体现
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的段落。在自读自悟
的基础上进行的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可以让学生在生与生,师
与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中,逐步学会阅读。
4、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上一环节的学习,心中的情感早已溢满于胸,喷薄欲出了。此环节可以给学生提供
很好
地表达自己个性化阅读体验的机会。更让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得到一次升华。
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
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
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
评议。)
【设计意图】抓住朗读训练点,充分地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语感,在读中感悟人物内
心。
8、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9、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
蜜蜂中,十
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
来了。)
10、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
“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
意思。)
【设计意图】这是文中的第二个朗读训练点,在朗读中将词语的理解溶入了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体验之中。
11、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设计意图】在学生多元化的解读中,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
(生读:蜜蜂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
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
:(生读:蜜蜂
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
设计意图】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论并没有在文章中直接呈现,此时,通过对第一自然段的改读,及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句三读,使学生从中得到了感的迁移,情的激发,智的启迪。从而体察作者透过文字传递的感
情。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
,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5、自由读读资
料袋里的内容,里面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
求
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本课正好适合对学生创造潜能开发、科学态度
和方法
熏陶的培养,因此,紧扣末尾这一结论,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再生疑,促使学生去主动发现、自
主地探究。
六、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
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
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
,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
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
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
究。
【设计意图】资料的
适时补充,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距离孩子年代久远的事实,从而更好地感悟法布尔求实
严谨的科学作风
。
七、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木木的昆虫日记》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 做试验 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设计意图】板书很好地展现了课文脉络,揭示了课文主旨,做到了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