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单元 语文园地 部编版
我爱读书手抄报-大学生个人鉴定
语文园地五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6个板块,包括“识字加油
站”“我的发现”“字词句运
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识字加油
站”这一板块归类呈现了4组表示时间的词语,旨在引导学生识记5个生字,
了解时间之间的先后顺序。
“上、下、天、明、个、去”这几个字前面已经学过,“午、晚、
昨、今、年”是本课需要识记的5个生
字。
“我的发现”这一板块是一个新栏目,出现了两组同偏旁的汉字,8个生字都是会认的
字
,旨在让学生发现汉字偏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通过偏旁归类,让学生了解汉字偏旁表义
的构字特点。
“字词句运用”安排了4组容易读错的音近字,通过“读一读,比一比”引导学生关注
“声母不
同、韵母同”的现象,通过对“n-l”“sh-s”“zh-z”3组易混淆音节的强化认
读,加强学
生的辨读能力。
“书写提示”总结了“从左到右”“先撇后捺”两种汉字书写规则,培养学生按笔顺正
确书写汉字的习惯。
“日积月累”这一个板块编排的是古诗《悯农》(其二),旨在引导学生
积累经典诗文。
学生在积累古诗的同时,明白要珍惜劳动成果,不能浪费粮食的道理。
“和大
人一起读”编排的是一则有趣的故事《拔萝卜》,通过和大人一起阅读,了解故事
内容,学习续讲故事。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发现“草字头”“木字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字音。
4.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5.学习古诗《悯农》(其二),理解诗句意思,激发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6.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尝试续编古诗。
教学重点
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发现“草字头”“木字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1.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字音。
2.学习古诗《悯农》(其二),理解诗句意思,激发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3.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1.识字加油站
这个板块呈现的4
组词语,都是学生口语中经常用到的词语。词义的理解没有什么难度,
学生主要是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
关联。引导学生发现4组词语的相同点是都表示时间,不
同点是按照“时——天——月——年”的顺序排
列的。
2.我的发现
“我的发现”是一个新栏目,教学中,可以先引导学生读读两组不同偏
旁的汉字,说说
自己的发现: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学生说说两组汉
字
的特点,理解偏旁代表的意义,渗透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偏旁,让学生
说
出带有该偏旁的生字,并说说这些偏旁跟什么有关,再让学生回顾学过的字,找一找其他
同偏旁的汉字,
如“你、他、休”“妈、妹、奶”等。
3.字词句运用
这一板块可以让学生自己先拼一拼,
读一读。拼读时,注意观察音节的不同之处。也可
指导学生圈一圈、画一画音节的不同之处,教师可通过
认读、跟读、对比读等方式指导学生
读准字音,再指导学生开展同桌比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准。还可开展
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
如打乱生字和拼音,让学生连一连等。
4.书写提示
教学时
先指导学生书空同组里的两个汉字,观察发现两个汉字共同的笔顺规则“从左到
右”和“先撇后捺”。指
导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每个生字的位置,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
位置,再进行书写。可结合“我的发现
”板块中“木字旁”的4个字,巩固“从左到右”的
笔顺规则。
5.日积月累
可以
先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读准字音,再通过教师范读、伙伴互读等方式进行正音。
引导学生结合插图,
想象画面。简单交流读不明白的地方,帮助学生大致理解诗意,在熟读
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6.和大人一起读
引导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可引导学生边演边读,关注“
喊”“帮
忙”“拉着”“拔呀拔”“嗨哟”这些多次出现的词语,再试着续编故事。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积累12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并认识相关的5个生字。
2.能按结构归类,通过归类巩固认字;发现“草字头”“木字旁”与字义之间的联系。
3.复习汉语拼音,区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读准字音。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代表时间的词语呢?(学生回答)这些代表时间
的词语具
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呢?
2.教师把学生说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说得多,就可以集齐书中出现的4组词语。
3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这里也有4组代表时间的词语,不过它们都迷路了,把
自己的位置记错了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它们吧!
板块二 认认读读,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晚上 下午 上午
2.请学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上午、下午、晚上)
3.请学生说说这些词语表示的意思。
“上午、下午、晚上”代表了一天中的某段时间。
4.课件出示生字“午、晚”,指导学生学习。
(1)引导学生发现“午”字和“牛”字的区别,“午”字竖不出头。
(2)引导学生读准“晚”的拼音,注意字形,左部是“日”,略窄。
5.过渡:同学们真聪
明!还有3组时间宝宝没找到位置呢,你们能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
排列吗?
6.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其他3组词语,请学生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昨天
今天 明天
上个月 这个月 下个月
去年 今年 明年
7.请学生说说这些词语表示的意思。
“昨天”代表了刚刚过去的一天,“这个月
”代表了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个月,“明年”
则代表了即将到来的一年。
8.课件出示生字“昨、今、年”,指导学生学习。
(1)引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字音,“今”是前鼻音。
(2)让学生观察字形,注意“昨”和“作”的区别,“昨”字左部是“日”,略窄。
9.齐
读词语,让学生再说说这些词语的不同点。(是按照“时——天——月——年”的
顺序排列的)
板块三 观察发现,偏旁归类
1.过渡:汉字王国里面的字可真多啊,有些字还可以根据偏旁
来分类呢,今天让我们一
起去探索这个秘密吧!
2.课件出示带图片的两组字:“花、草、莲、苹、树、林、桃、桥”,学生自由读。
3.指名学生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每组汉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组成的。
4.根据学习伙伴的提示,学生说说两组汉字的特点。
第一组的字都与植物有关,都是草字头。第二组字都与树木有关,都是木字旁。
5.说说自己见过的带有“草字头”“木字旁”的字。(莓、芳、杨、枝等)
6.教师给出偏旁,引导学生说说带有该偏旁的字。
鸟字旁:鸭、鹅
三点水:江、河、没
绞丝旁:红、绿
7.翻到课本最后的《识字表》,找一找还有哪些字也有相同偏旁,圈出来。
8.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引导学生说说这些偏旁分别与什么有关。
9.小结:同学们认识的
字可真多,我们的汉字多有意思啊!一个偏旁,就有那么多好朋
友。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多多留
心这样有相同偏旁的字,成为识字小达人!
板块四 区分字音,准确朗读
1.课件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1)z
zh (2) s sh (3) n l
2.各小组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区别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3.过渡:这
些拼音宝宝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今天也请了一些朋友到课堂中来,我们
一起去认识它们吧!(课件出
示书上的音节,指名读)
4.课件出示生字卡片,两组词同时出现。
你们 家里
男生 蓝色 上山 三年 写字 报纸
(1)教师范读“你们、家里”“男生、蓝色”,引导学生发
现这些字声母不同、韵母同,
并带读“你、里、男、蓝”。
(2)教师范读“上山、三年”“
写字、报纸”,引导学生发现声母分别为平舌音和翘舌音。
回忆发音方法——发翘舌音时,舌头翘起来。
(3)同桌合作读,互相正音。
(4)分小组读,小组长组织,每人同时读一组。(如:你们、家里)
5.课件出示打乱顺序的生字和拼音,学生连一连。
第二课时
1.了解笔顺规则,正确书写汉字。
2.学习古诗《悯农》(其二),理解诗句意思,激发学生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
3.和大人一起读《拔萝卜》,体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尝试续编古诗。
板块一
把握规则,正确书写
1.课件出示“儿、林、本、天”4个字。
2.教师范写“儿、林”,请学生仔细观察书写顺序,学生书空。(从左到右)
3.教师范写
“本、天”,学生书空,交流提醒关键笔画所在位置,强调笔顺规则——先撇
后捺。
4.引导学生发现“我的发现”板块里面的“树、林、桃、桥”的书写笔顺都是从左到右。
5
.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提示:端正坐姿,做到“头正、肩平、身直、足安”;注意
“眼离纸张一尺
,胸离桌沿一拳,指离笔尖一寸”。
6.学生完成书写,展示评价。
板块二
学习古诗,日积月累
1.过渡:同学们的字写得真漂亮!(课件出示教材插图)咦?这个农民伯伯在干
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一起去古诗乐园中看看吧!(板书课题)
2.让学生根据插图说说内容。(一个农民伯伯在太阳下种地)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4.指名学生读,读准“锄、知、中、餐
、辛”这几个字的读音,“锄、知、中”是翘舌
音,“餐”是平舌音,“辛”是前鼻音。
5.教师范读,学生关注诗中的停顿。
6.这首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农民在午后烈日的暴晒下耕种,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
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劳动换来的呢?
7.教师引导背诵,教师说诗前两个字,学生说诗后三个字。
8.学生练习背诵古诗,看谁背得又快又好。
9.小组间讨论交流读古诗后的体会。
板块三 读中感知,发挥想象
1.过渡:通过学习古诗,我们知道了农民伯伯耕种的辛苦,我
们平时一定要节约食物。
有一位老公公,他也种了一个萝卜,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这
个有趣的故
事吧!
2.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准读音,“萝卜、公公、婆婆、拉着”要读成轻声。
4.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5.指名学生分小节读故事,要求边演边读。
6.教师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复述。
老公公叫谁来帮忙了?(老婆婆)
老婆婆叫谁来帮忙了?(小姑娘)
接着谁来了?(小狗)
小狗叫谁来了?(小猫)
猜猜看,后来怎么样了呢?(萝卜拔出来了)
7.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表演,提醒学生注意:
(1)拔萝卜的动作和表情。
(2)喊人的动作和对话。
(3)不同角色的走路姿势及动作。
8.请个别小组上台表演。
9.鼓励学生回家再演,请家长扮演一个角色。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生字时,教师要
引导学生主动观察生
字的偏旁,学会根据偏旁给字归类,加强识记。在书写生字时,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书
写顺序,
并结合“我的发现”中的生字进行拓展,加强对“从左到右”的书写笔顺的理解。阅读中,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让他们敢于独立阅读,进而喜欢阅读。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
梳理脉络
,让学生在复述过程中加强对内容的理解。之后通过表演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
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