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施小学寓言故事的阅读教学
万圣节服装-加拿大留学咨询
龙源期刊网 http:
如何实施小学寓言故事的阅读教学
作者:姚于蓝
来源:《师道·教研》2014年第04期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不少文质兼美的寓言故事。当我们指导学生阅读一篇寓言故
事,不应只停留在
熟悉其中的情节、人物,明白书中大意而已,还需要作进一步的鉴赏和思
考。那么,应该如何实施小学寓
言故事的阅读教学呢?
〓〓一、梳理文段,把握寓言故事内容
〓〓学习寓言,主要探讨故事的构思立意,揭示故事的寓意。这样就需要我们梳理故事的
顺序,把握文章
的大意。寓言故事短小,一般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描写。小学阶段有不少寓言
故事课文,比如《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井底之蛙》等,寓言故事常常是用假托的故
事或白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
。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弄清故事的情节,也
就是故事
的发生、发展和结果。那么,如何使学生弄清故事情节,把握故事内容呢?可以按照事情的起<
br>因、经过、结果来梳理寓言故事的来龙去脉。
〓〓把握重点词理解课文,指
导学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重点字词。比方
说《揠苗助长》一文中“筋疲力尽”的意思,
除了力气用尽之外,还从中体会到种田人想庄稼快
点长大的焦急心情。因此,教学中面对三年级的孩子要
指导他们学会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引
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筋疲力尽”、“巴望”等词中你了解到
了什么,从而对寓言故事的内容
体会更加深刻。
〓〓加强朗读指导,启发
学生把故事中表达的意思读出来。如学习“坐井观天”时,可以使
用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的方法,让学生
体会小鸟和青蛙对天到底有多大这件事的态度。通过情
景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分享体验,理解寓言故事道理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寓言故事篇幅短小,
往往只有上百个字,但是几乎每一则寓言,都
有一个生动有趣、情节富于变化的故事,同时语言精练简洁
易于朗读,这样的故事深受小学生
的喜爱,从而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寓言故事往往通过一个个生动有
趣的小故事形象地反映
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就像慈爱聪明的长者,总是语重心
长地告诉人
们一些生活道理和人生哲理。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较强,理解能力较差,缺乏感性经验,要揭
示和理解深刻的寓意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故事情境并让学
生
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在阅读寓言故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养
成良好的阅读
习惯。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时,一定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身边以及在